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周记400字

时间:2023-02-10 04:14:41 作者:嘉士伯小可爱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嘉士伯小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周记400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周记4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 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周记400字

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周记400字

星期五下午,我们兴致勃勃地去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参观。

中国水乡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南苑街道人民广场北侧。建筑外观仿良渚文化玉琮,具有鲜明的造型特点。进入博物馆,宽敞的大厅,精美的装饰,把我们带入历史的空间。这是一座既反映余杭历史,又以闻名于世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是人们了解良渚文化和余杭历史,解读余杭和整个江南水乡文化现象及其成因的重要窗口。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进行了参观。馆内设7个展厅,4个单元展览。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余杭历史文化展”,重点反映自7000多年前马家浜文化开始至现代余杭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各地名胜、自然资源等;第二单元“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精品陈列馆”,展示良渚遗址出土的`各种精美玉器,以及黑陶器和石器;第三单元“江南水乡文化展览”,主要介绍江南水乡的形成和发展、地理景观特征、对文化形成的意义及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第四单元为临时展厅。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还从“江南的文化历史”、“江南古镇”、“水乡风情”三个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面而立体的江南。

参观完这个博物馆,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我也身为一个余杭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篇2:参观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小学作文

参观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小学作文

今天,春光明媚,妈妈带着我去参观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我们先来到了地下层,那里有余杭古代名人墙,上面所有的名人栩栩如生,墙上记载了他们的丰功伟绩。有商代舌形戈,那是用青铜器做的,还有植被动物园。上面展示了余杭土地上所有的动物、鸟类和植物。

我们再到一层,那里是我们的文明发祥地,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展览馆,柜台里有玉碧,有玉戊,还有玉柱形器,这都是玉做成的。另外还有很多石头做成的刀、剑、戊。还有很多黑陶器。这是典型的.良渚文化代表。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们到了二楼,那里有吴越春秋文化,记载了美女西施的故事。欢乐吉庆记载的是余杭人们过节时的喜庆。真是太神气了,我们还经过一条繁华的街市。我仿佛进入了古代,两边开满了小店:有米行、百货行、布行、典当行、打铁铺、酱菜行、茶馆,还有剃头师傅在给一位老伯伯剃头。除了这些,还有嬉戏的孩童,做布鞋的村妇,烧饭的阿婆,深不见底的巷子……我目不暇接,兴奋不已。

我们来到了第三层,那里反映了江南水乡的乡土民俗,有小孩满一周岁的抓周,有婚庆,最典型的是十里红妆。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真的非常好玩。我非常喜欢它。里面的展品,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事、物,实在是太多了,有些我还不明白,不能一一介绍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这样我才能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3:参观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周记

参观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周记

星期三上午,学校组织我们去远足,目的地便是位于无锡市锡山区东亭春雷造船厂旧址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

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欣赏着沿途的春景,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博物馆的门口。

一进大门,只见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河缓缓流淌。再看那博物馆,粉墙黛瓦,显得朴素简约。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于7月28日在无锡市锡山区正式开馆,这是全国唯一收藏乡镇企业发展各时期文史资料和文物的博物馆。”“哇!”同学们听后个个都惊叹不已。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白色丰碑,上面刻着九个黑色大字:“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低头看,只见地面上刻着“1956、1958……”等一系列用金色刻成的年代数字,两边的墙上是一幅美丽的油画。 “地上这些年代数字,标志着中国乡镇企业走过的`各个阶段。两边的田野图被命名为‘希望的田野’。整个博物馆分为序厅、成就馆、历程馆、区域馆和无锡馆5部分,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序厅。”工作人员一一解说着。

我们跟着工作人员由序厅转入展厅。两扇打开的铜质感大门前,一只大手握着一把金钥匙的雕塑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老师走过来介绍:“这叫‘启动大地’。象征着农民自己选择道路,用创办乡镇企业的模式作为开启中国农村工业化大门的钥匙。”可真是形象啊!我不由地点了点头。

来到成就馆,我们一一参观了“报纸阵”、“数字阵”、“图片库”、“影像阵”,还了解了“四千四万精神”。据说,这个四千四万精神的雕塑立柱是乡镇企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那四根柱体支撑着空间上方的圆形穹顶,真寓意着“四千四万”精神撑起了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天地。

随着人流我们进入第二站历程馆。进入展厅,我发现地面高低起伏,工作人员说这其实是设计师的“良苦用心”。的确,高低不平的地面使得我们在心里和身体感受上,有一种与乡镇企业发展艰辛相通的感觉。地面上还刻有重要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并采用独立的点光源进行照射,形成特有的光斑,更加营造出了一股历史凝重感。

之后,我们还去参观了区域馆以及无锡馆,这更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乡镇企业一路上的坎坷和取得的成就。

走出展厅,我们便到了船坞。只见一艘木头船上有着几名工人正在修船,这让我隐隐约约地仿佛看到了他们在烈日炎炎下坚持工作的情景。

离开博物馆,走在回校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此次远足,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更使我们了解了乡镇企业的历史,看到了他们身上奋力拼搏、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乡镇企业所创造的辉煌业绩,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生活。

篇4: 参观博物馆周记

这几天,姑姑带我们参观了和=穿越古今的美术博物馆和富有想象力的科学博物馆我先来说说精致的美术博物馆吧!

一进去就能看到很多断臂的雕塑,我心想:“难道断臂是艺术品的特点吗?”还有各式各样的盘子餐具等,看到的我仿佛穿越到古代享受了一顿贵族大餐呢。

在这里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木乃伊和油画啦!木乃伊在我的想象中是神秘可怕的,当我怀着紧张好奇的心情接近木乃伊时,发现他全身都绑着绷带,在绷带上还有一丝丝血迹。而脸则被蒙住了,其实是看不到全貌的。有的木乃伊直接放在棺材里,埃及的神秘令我向往。油画是最好看的了,有梵高的星空,莫奈的荷花,一向喜欢画画的我看到了不禁称赞道:“太美了。”还有的油画,把人的一丝一发都画的十分细致,青筋都能看到。

接着让我们进入科学博物馆去探索奥妙吧。大家都玩过球球吧,但你们有没有在大屏幕上玩呢,我站在屏幕前,里面的七彩球会随着我身体的舞动“逃走”,当你将双手围成一个圈时,球也就被你抓住啦。是不是很神奇呢!

恐龙早已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可是好奇的人类却不断探索挖掘恐龙化石,并将零碎的部位进行拼接。我看到的恐龙模型很大有一层多楼高,一个脚印就能抵我们30个脚印,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称霸地球也是正常的了。

看完了凶猛的恐龙,我又看了漂亮的蝴蝶啦。进入温室,花儿都争相开放,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煽动着迷人的翅膀。近距离看蝴蝶的种类还真不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多都是全球各个地方采集过来的,翅膀的花纹真的美的不行。我最喜欢的一只蝴蝶,它的翅膀看上去都是黑色的,但是张开来确实亮闪闪的蓝色。

我的博物馆之旅真是说都说不尽

篇5: 参观博物馆周记

星期天,老妈带我去参观启明博物馆。

下了车,远远的就能看到“浙江启明博物馆”几个大字,那墙上的花纹都是用灰砖拼成,看起来有种神秘之感。

进入大门,“启东方文化之门,明华夏典藏之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走过了鹅卵石小路,看到了一片嫩绿的竹林。中间那竹子很是奇怪,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给火烧焦了呢。原来它的学名叫紫竹。不错,我又长见识了。

到达了一楼展示厅,看见了很多根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了。他穿着又大又厚的棉大衣,举着手,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如果走近仔细看,他的.表情极其严肃,给人一种很威严的感觉。不过他的眼神里还带着一丝的笑意。另一尊雕像引起了我的注意,看上去很滑稽。肚子胖得像个大西瓜,看那衣服都不够大了,包不住圆滚滚的大肚皮。那双手上有太多的肉肉,摸起来一定很柔软,很有肉感。我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再看看他的,下次同学们如果还笑我胖,我一定会告诉他们:“你看那弥勒佛多胖!跟他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想着同学们的反应,我不禁笑出声来。

离开了“弥勒佛”,我们还去二楼的青铜器展厅观看了一番。有制作成动物、植物、人物、其他物品,应有尽有。形状不一,神态各异。看得我是“眼花缭乱”。转弯处,远远的看到一样东西,它右手插着腰,左手向上举,像在做操。走近一看,哈哈,原来是一个大茶杯呀!

回到家中,我查了一些资料。原来启明博物馆里藏着20xx余件珍贵的文物,包括青铜器、春秋战国漆器、汉唐古砚、陶瓷、金银器、玉器等。真不愧是浙江有名的博物馆了!

篇6:参观自然博物馆周记

参观自然博物馆周记

今天,我和邻居家的小妹妹贝贝去了西湖文化广场的自然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匹匹形态各异的骏马,这些马儿们的大小不同,可都长得十分俊俏。这些马的种类各不相同,有西南马,有矮脚马,有蒙古马,甚至还有斑马。

参观完了屹立在大门口的马儿们后,我们继续往里走。

走进珊瑚的展览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珊瑚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开始逐一观赏,有花状的,有块状的',有片状的。这些珊瑚的形状真是“各有千秋”呀!我们又看了关于珊瑚的小知识,,进一步了解了这个美丽的生物。原来,大大小小的珊瑚都是由无数小得几乎看不清的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外骨骼组成的。

这次自然博物馆之旅真有趣!让我又收获了不少知识,开阔了眼界呢!连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小贝贝也看傻了眼呢!

篇7:参观航海博物馆周记

参观航海博物馆周记

上个周末,我们去航海博物馆了,里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比如钻进大船舱看里面的东西,我看见里面有2床被子和5只枕头,还有上船听讲解,大姐姐讲解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一拥而上,很多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去看。

我最喜欢的就是4D电影,片名叫《海盗》,有人看见片名就害怕得不得了,不敢进去看,看了一半就逃出来了,我看的时候有点害怕,就用手把脚紧紧抱住缩在椅子里,爸爸看着我笑。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椅子上有2个机关,1个是用来喷水的,怪不得我们能够感觉到影片里海盗向我们吐口水。另外一个机关是用来出气的,你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电影里海盗放了一个臭屁,卟,卟,我们能感觉到气体,但闻不到臭味。还有个机关在我们脚底下,电影里有很多很多螃蟹爬到海盗身上,就像爬到我们身上一样。那时候我吓得把脚缩成一团。这下我把所有机关都找到了,我开心极了。

我在航海博物馆里学到的知识是,船员也是有等级的,从一条杠到四条杠。四条杠就是船长了,三条杠是开轮船的人,是副船长,二条杠是指挥搬运工的工作人员们,一条杠就是搬运货物的工作人员啦。我学到了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开心。

篇8:参观运河博物馆周记

参观运河博物馆周记

今天,我起得特别早,因为我们阳光假日小队的同学要去运河运河博物馆参观啦!

来到运河博物馆,我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也看到了现代化的影视宣传资料。通过参观,我知道了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78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古代帝国的首都大多在北方,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为了方便把南方的.资源运到北方。

看着博物馆里简陋的挖掘、运输工具,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挖掘机、起重机,就靠一双双手一寸一寸地开掘,一点一点地运输。隋炀帝时,征用了350万民夫开凿运河,仅一年时间累死、病死的民夫就达25万人。京杭大运河真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但是大运河的开通,对唐、宋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运河博物馆里有许多船的模型,有皇帝下江南的龙船,有用来运输粮食和各种物资的漕运船,还有威武的战船。在展厅的地面还有一条玻璃铺成的模型运河。踩着这条“运河”,看着各种精美的船只模型,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运河边,看着各式各样的船爱京杭大运河上来来往往。

参观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我感觉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篇9:参观伞博物馆周记

参观伞博物馆周记

冬日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伞博物馆参观。

到了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用线串在一起的发着光的水晶珠,镶嵌在蓝色的光之中,犹如时光隧道一样。

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着历史发展的年轮,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最早的伞是荷叶,从荷叶伞的有趣传说开始娓娓道来:从前,有个小孩,他要出去玩,刚走出家门,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这时,他非常着急,小孩灵机一动,摘了一片大大的荷叶当伞用。从此就有了荷叶伞。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个自己动手拼雨伞的环节。我走过去,先拿起伞柄,再拿起伞骨,把伞骨撑开,再把伞柄的一头对准伞骨的一头插进去,这样一把雨伞的模型就做好了。我发现伞骨上的竹片做得很精细,裁得很均匀,我感觉一把伞的制作是很不容易的。

自从有了荷叶伞之后,就有了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被誉为西湖之花”的西湖绸伞,它最能体现烟雨江南的典雅风情。自汉代造纸术发明以来,以绵纸涂上桐油产生的油纸伞成为中国用了近千年的传统雨具。现代伞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更具个性。杭州最有名的是天堂牌”雨伞,以伞骨坚固、伞面精致为主要特色,赢得了中外游客的美誉。凡是来杭州游玩的人都要买上一把,留作纪念。

参观完了伞博物馆,就等于给我上了一节生动、形象的关于伞的课堂。

篇10:参观浙江省博物馆周记

参观浙江省博物馆周记

我们假日小队又要开展活动了。星期六中午,队长通知我参加活动的时候,还很神秘,不告诉我要到哪里去参观,说是到时候就会知道,肯定很有收获。

星期天准备出发时,天阴沉沉的,不一会儿下起雨来。我的心情也同天气一样,很糟糕。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急忙让爸爸给章若晨妈妈打电话,询问今天的假日活动会不会取消,听到电话里说:“按时参加”,我马上高兴起来了。带好随身物品,兴奋地赶往我们小队的集合点了。

上了车,才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参观浙江省博物馆。一会儿时间,我们到了西湖边。真是天公作美,刚才还秋雨绵绵的,这会儿天放晴了。浙江省博物馆就坐落的美丽的西子湖畔。

博物馆布置了许多展厅,最吸引我的是画展厅和陶艺厅。先说说画展吧!一进画展厅,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整个展厅显得很安静。有许许多多名人的作品,风格五花八门。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幅油画。一幅画得是,在一个农家院子里,妈妈在水井边洗衣服,一位小女孩在一旁给小鸡们喂食。看着很舒服,我仿佛回到了农村老家,在自家的院子里高兴地玩耍。另一幅画得是,一棵大树,树干很粗壮,树叶非常茂密,大树把旁边遮挡得十分阴凉。在炎热的夏天里,我好想坐在这阴凉的大树下学习啊!

再看看陶艺厅吧!走进展厅,最显眼得是一幅古人在做陶瓷的景象的雕塑,非常逼真。走过这座雕塑,就满是各式各样的陶艺作品。最让我喜欢的是古代大将军们饮酒用的杯子,尖尖的嘴,弯弯的酒杯身子,还雕刻着许多好看的花纹,看着十分精美。真想自己能用这个酒杯倒杯水喝!可这是文物,我们不能随便碰摸的,应该保护好这些文物。

总之,浙江省博物馆展品真多,不仅好看,还能增加知识。大家有空的时候也去参观一下吧!

篇11:参观中国博物馆作文400字

今天,我去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实践活动——参观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位于岱山本岛黄嘴头东南面,那里地势险峻,博物馆就在那里依山沿海而建。

一路上,太阳火辣辣的,但我还是兴致勃勃的。终于到海防博物馆了,我向前望去看见博物馆的城墙被涂成了迷彩色的,好像一个穿了一件迷彩服的哨兵在放哨。上面刻着“中国海防博物馆”七个金灿灿的大字,不禁让人肃然起敬。依山沿海而建的绿色城墙,掩映在茂密的丛林中把整个博物馆围在了里面。

走进博物馆,里面有许多图片和战舰模型及飞机模型,还有一个很大的海防模盘,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我们舟山的海防知识还认识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他的战舰,参加甲午战争的定远舰和致远舰。虽然他的战舰比不上外国的战舰先进,但是在他率领的军队奋勇拼搏下,最后终于收复了台湾,他的壮举令我敬佩不已。

走出博物馆,在博物馆的上面停着一架锈迹斑斑,“伤痕累累”的战斗机,旁边的几门高炮一字排开,它们都对准对面的上空严阵以待……我不知道它们参加过多少战斗,但是我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斗有多么激烈。站在飞机旁边,我仿佛自己就是一名马上要冲入云霄参加战斗的`飞行员了。

参观结束后,我坐在回家的车上回想今天的参观过程,不仅让我懂得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还提高了我的海防意识:我们要时刻警惕,居安思危。

参观中国木雕博物馆作文

大年初一是个晴天,我兴高采烈地跟着姐姐和舅舅去木雕博物馆参观。木雕博物馆位于中国木雕之都———东阳。

一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那酷似中国馆的外观给吸引了。我必须仰起脖子才能仔细端祥它的外貌,真是太气派了。进到展馆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巨雕。它十分大,有一面墙那么大;它十分精致,雕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栩栩如生;它十分高,有两层楼那么高。就这么一幅巨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雕刻完成呀!

进入历史厅,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8000多年前的跨湖桥。木雕的发展共分为四个阶段:刳木伊始、攻木为业、浑雕细琢和登峰造极。跨湖桥的木雕处于第一阶段刳木伊始。那里的人们用尖锐的石头当刻刀,刻出的东西虽然不太好看,但还是可以做装饰品。到了明清时代,木雕工艺比以前就精湛许多了,雕刻出来的人物、动物都显得楚楚动人。

出了历史厅,我们来到了生活厅。在生活厅里,我仿佛置身于一大户人家家里。那里的门、窗棂、横梁和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草、人物等。在生活厅里,我还看到了皇帝的宝座“九五至尊”。尽管不能近距离地观看,但远远望去也觉得非常大气,我竟然幻想着皇帝正端坐在上面。宝座边还有两个屏风,一个“百鸟朝凤”,另一个“国色天香”。这两个屏风上雕刻的鸟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参观完木雕博物馆,我惊叹于这些能工巧匠,突然想到馆里介绍里的一句话:“木雕根植于土,铭心于木”,只有认真、细心、投入地去刻,才会雕出精美的作品。我们读书也一样,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

篇12:周记参观杭州气象博物馆

周记参观杭州气象博物馆

12月10日,天气格外晴朗,我们二(1)班同学在家委会的组织下,约上爸爸妈妈和亲爱的胡老师一起登上不高的`馒头山,兴致勃勃来到杭州气象博物馆,去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风力自行车,同学们马上排起了队伍,依次尝试在特定条件下骑自行车的滋味,和平时骑自行车真是大不相同。然后又来到自然灾害介绍区;其中特别是杭州1954年的特大洪涝灾害;1956年1988年的强台风,真是厉害啊!:大树横倒、电线折断挂下、部分围墙和建筑东倒西歪,一夜间把美丽的杭州搞得面目全非。

接着我们又体验雷电通道的惊险刺激,最高兴的是我们看了一场关于灾害避险教育的4D电影,随着电影上的惊险镜头,神奇的椅子会左摇右摆、前倾后仰,有时还会喷雾,真好玩;戴上4D专用眼镜,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食人鱼像是要把我给吞下去了。让我们学会在危险中如何避险自救。

接着活动进入高潮,检验同学们气象科学知识的抢答题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举起小手,争取答题,一次次准确的回答,一份份奖品送出,同学们掌握越来越多的气象知识。活动到了中午,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杭州气象博物馆。这次活动丰富同学们气象知识,掌握避险常识。也使同学们明白只有爱护环境,关注大自然,才能减少自然灾害。

篇13:参观中国伞博物馆400字作文

参观中国伞博物馆400字作文

“原来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伞,也有这么多故事啊!”寒假里,我去运河边参观了中国伞博物馆,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伞博物馆,我看到了各种各样漂亮的伞。比如八角型的油纸伞、民国末期的小姐伞、现在的西湖绸伞和尼泊尔的工艺伞等,每一把伞都是一件工艺品。关于伞,有许多优美的.故事和诗歌。比如白娘子和许仙之间感动天地的人蛇奇缘,就是缘于《西湖借伞》。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多美啊!

伞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之一是起源于荷叶。大约40前,一位儿童在池塘边耍,突然天降大雨,他灵机一动摘起身边的一片荷叶,顶在头上,冒雨行走。雨珠从凸面的荷叶斜边滚下,启发人们发明了伞。

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是说春秋战国时的鲁班在乡间干活时,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内暂避。然而,夏天雨情多变,固定的亭子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天,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听了妻子的话,鲁班茅塞顿开。他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柄。“伞”就这样问世了。

不管伞是怎么起源的,都是来源于“灵机一动”。看来,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多捕捉灵感,然后把它实现。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篇14: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寒冬时节,我市的文字博物馆震撼开馆了,消息传来真是高兴的我合不拢嘴。放寒假了,我就嚷着让爸爸带我和姐姐一起去博物馆一睹风采。当我们来到博物馆正门口,只见两只金黄色的玄鸟各立一边,路过的人们无不惊叹它那奇特而夸张的造型。

经过玄鸟即是字坊,它采用了甲骨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跨过字坊是开阔整洁的馆前广场,两旁各竖立一排甲骨文“碑林”。穿过广场正前即是宏大的博物馆建筑,金壁辉煌气势恢弘令人折服。

在爸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大厅,环顾大厅四周,是四块巨大的白色浮雕,大气磅礴。大厅顶部采用穹庐顶的样式。北面的浮雕介绍的是中国文字发展简史,南面的则是一片甲骨惊天下,东面的是中国书法简史,西面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的参观中时光似乎倒流,开始了中国文字的演变的旅行。在文字发展史的二楼北厅,有一处是反映古人制陶的场景。雕像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后面的布景是一泓看起来触手可及的清水,远处是飞翔的鸟儿和现场的声光配合将我们带入了迷人的远古时代。

在二楼东厅展柜前我被那各种精美的文物所吸引,久久不舍离开。这里有各式造型古朴、庄重肃穆的青铜器;又有长短不一保存完好的竹简;还有晶莹剔透、质地温润的玉器。这些珍贵文物见证着数千年文字的演变历程。三楼北厅的第四展厅,主要展示民族文字大家庭藏族、朝鲜、东巴、水书、白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字,这些文字的展示让参观者啧啧称奇。在三楼的历代书法展览前,我这小小的书法爱好者沉湎其中流连忘返。

三个小时的参观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博物馆,脑海里还浮现着参观时情景。通过参观进一步了解了我国5000年的文字史,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字,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更激励了我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力量,使祖国更繁荣更昌盛!

篇15: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1月3日,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一起去了中国文字博物馆。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博物馆门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光闪烁的字坊,它雄伟壮观地矗立在大门口。绕过字坊,穿过28片甲骨青铜器组成的碑林,就来到了主题馆。首先我们看到“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字样,想到古代汉字是人们的血汗凝结成的,随后我们看到甲骨坑里那一片片的甲骨,大家都是更深入的体会到古人的用心良苦。

抱着对甲骨神秘探究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二楼的第三展厅,首先看到甲骨的取代品——纸。

走进去,我们看到造纸术的发明者的头像,大家一定猜到了是“蔡伦”,跟着老师的引导我们看到了造纸术的过程和场景,看到造纸术需要那么多程序,特别麻烦,我认识到我们要爱惜纸张,节约用纸。

最后大家步入第三展厅,大步奔跑到电脑室,这可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我一会描红,一会玩印刷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字的应用越来越方便。

参观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文字博物馆,但里面汉字神奇的变化过程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里。

篇16: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作文400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今天,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

博物馆外观古雅、视野开阔,馆内设施十分现代化,超大屏幕、触摸屏,衣着帅气得特种保安、讲解员,管理有条不紊、非常到位。该馆有四层,馆内藏品非常多,是国家级的博物馆,感觉十分气派。这里没有一般浏览地的拥挤,一切让人看了都非常舒服。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面“雄伟”的墙。所谓雄伟,就是因为三面墙上,每面都刻着甲骨文,还是金色的呢!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七扭八歪,有的字像只碗,有的像一张桌子……这些神奇的汉字,看得我眼花缭乱,晕头转向。

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分四层,第二层是汉字游戏,有电子书,描红三字经,汉字拼图……。我最喜欢玩汉字拼图。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玩儿,我很烦躁,调来调去的,本来拼好了这一块,为了把那一块挪对位置,刚拼好的,又乱了,还得重新拼。“乱七八糟的,怎么拼啊?”我有点着急。“你别急嘛!我们先把这一块挪开,看下面的隐藏文字!是‘钟鼎’,我们快找找‘钟鼎’这两个字!”姐姐告诉我。“哦,找到了,在这儿!”我按照姐姐说的找出“钟鼎”这两字。“我们先把它调好位置,再……。”我渐渐熟悉了,觉得这是一个开发智力的小游戏,很不错。后来,我们又玩了电子书,我用手一挥,书就自动翻过去一页,等你观看。好有趣呀!

五千年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甲骨文改变到现在的文字,不知经历了多少变革,只有看过展览以后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走出了博物馆,我心里非常高兴,它让我为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明而骄傲,也为我上了一堂丰富的历史课。

这次难忘的安阳之旅,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终身难忘。

参观博物馆日记400字

参观首都博物馆作文400字

参观殷墟博物馆日记400字

参观碑林博物馆400字作文

参观博物馆日记

参观博物馆有感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

参观跨湖桥博物馆作文400字

400字周记大全

参观北京故宫周记

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周记400字(整理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周记4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