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jiezhu1314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文化特征在语域与语类中的体现(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文化特征在语域与语类中的体现(续),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文化特征在语域与语类中的体现(续)
文化特征在语域与语类中的体现(续)
语域是情景语境的产物,语类高于语域层次且能反映文化语境.语域的三个变项共同决定了语篇结构,共同促成了特定语境中存在的.意义类型,从而形成不同的语篇类型即语类.通过语篇分析,可以观察到语域结构中的语言变体,可以了解到语类中的语言图式结构,从而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交际,把对跨文化的了解提升到理性高度.
作 者:冯卡梨 作者单位:广西教育学院外语系,广西,南宁,530023 刊 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6) 分类号:HO 关键词:文化特征 跨文化交际 语类 语篇 语域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篇2:口译教材篇章选择中的语域和语类意识
口译教材篇章选择中的语域和语类意识
通过对口译教材中常见的礼仪祝辞类篇章进行话语分析,来展现在编写教材时融入的语域和语类意识.
作 者:张楠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口译教材 礼仪祝辞 语域 语类篇3:语域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域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由于交际情景的不同,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各种变体.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结合教材提供的语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辨认语域标志,提高语言鉴赏水平,从而培养学生得体、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正确选择语域的能力.
作 者:张永平ZHANG Yong-ping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刊 名:韶关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8(10)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语域 语体 大学英语教学 得体性篇4:韩中两国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韩中两国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摘 要: 语言和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在词汇中得以表现。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了解这一国家的文化对外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但两国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别。本文列举了韩中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并从文化层面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韩国语 汉语 文化差异
1.由地域文化引起的差异
韩国语谚语中与水有关的例子很多,如:●●●●●●(花钱如流水),●●●●●● ●●●●●● (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汉语与土有关的成语和谚语比较多,如挥金如土、卷土重来、灰头土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这与两国的地理位置有关,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远离内陆,所以在韩国人眼中,水是十分丰富的,在表达数量多的意思时,多用● (水)来表达;而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除了沿海地区,大部分地域是远离海洋的,因此中国人认为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地域文化的差异在表示方位上也有体现。中国自古就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思想,如:右职、右文、右姓、右族、左迁、左降、左脾气、说左了等。而且在东西南北观念上,也有“南为尊北为卑,东为尊西为卑”的文化传统。人们常说: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南船北马、南鹞北鹰、南枝北枝。南在说法上往往放在前面,而北的语用意义常与打败仗相连,如:败北、连战皆北、追奔逐北等。东是太阳升起的方向,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西是太阳落下的方向,象征着黑暗、寒冷、死亡、不祥等意。如:东道主、紫气东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上西天、日薄西山、西风落叶等。但韩国文化中没有这种尊卑之分,因此这种表达方式会使韩国人感到困惑,甚至造成误解。在韩国语中,与●●(风)有关的一般都是贬义词,如●●●●(花花公子),●●●● ●(寻花问柳)等。汉语则不同,东风给人温暖的感觉,一般形容积极的事物,如: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西风给人以萧条、冷清的感觉,通常象征衰败、消极的事物,如: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由民族性格引起的差异
与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韩民族一直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这促使韩国人形成了强烈的`团结意识,这种意识在语言中也有体现,如●●(我们)这个词,并不一定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如●●●●●(我的妈妈),●●●●(我的丈夫),●●●●(我的儿子)等,如果不考虑两国的文化差异,就很容易理解成我们的妈妈、我们的丈夫、我们的儿子。
此外,韩中两国在主体和客体的意识上也有差别。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同样是卖衣服的商贩,中国人会说:卖衣服啦。而韩国人会说:● ●●●(买衣服吧)。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国人注重主体,而韩国人注重客体的特点。汉语成语知己知彼在韩国语中变成了●●●● (知彼知己)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3.由传统文化引起的差异
在传统文化方面,韩国和中国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中有所体现。例如汉语成语对牛弹琴在韩国语中是●●●● ●●(牛耳读经),一个是弹琴,另一个是读经,反映了与浪漫的艺术相比,韩国人更注重传统的儒家思想。
此外,两国的谚语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化差异。韩国语与●(糕)有关的谚语数不胜数,如●●● ●(镜中花,水中月)、●●● ●●● ●●●(这山望着那山高)、●● ●●(锦上添花)、●●● ●●●(易如反掌)等。●(糕)是韩国饮食文化中固有的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由于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经常食用,只有在一些重大节日、招待宾客等特殊情况下才能吃到,因此糕在韩国语中具有珍贵之意。而中国与糕相似的食物就是饼,由于旧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小麦产量不高,只有逢年过节和宴请宾客时才能吃到饼,因此在汉语中,饼有好的、珍贵的意思,如天上掉馅饼、画饼充饥等。
民族文化不同,包含在词义中的感情色彩和评价色彩也不相同,这造成了两国人对同一事物和现象的褒贬程度不同。例如牛是两国常见的一种动物,但两国对牛的评价却完全不同。韩国人常用牛比喻勤劳的人,与牛有关的谚语褒义成分较多,这与韩民族对牛的深厚感情有关,作为一个农业国,韩国人很早就开始饲养牛,把牛看做一种神圣的动物。汉语成语亡羊补牢在韩国语中却变成了●● ●●●● ●●●(丢了牛才修牛棚),说明与羊相比,韩国人认为牛更珍贵。在汉语中,牛也常常被比喻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但同时,它还含有讥讽的贬义色彩,比喻愚笨、粗鲁、脾气差的人,如:牛脾气、牛鬼蛇神(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牛步迟迟(称人行动迟缓如牛)等。
4.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国家的语言。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对文化的了解不仅有助于语言的翻译和学习,在语言的对比和研究领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1.
[2]李龙海,方今淑,中韩文化差异与韩国语教学,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5:吃的隐喻在英汉语文化中的比较
吃的隐喻在英汉语文化中的比较
笔者对“吃”的.有关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少与“吃”有关的隐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这不仅反映了“吃”这一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与文化的共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文化、隐喻及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作 者:李睿泽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内蒙古,包头市,014010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年,卷(期):2007 “”(4) 分类号:G04 关键词:“吃” 隐喻 文化差异 对比篇6:传统与现代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论文
传统与现代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建筑;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一、传统文化与建筑
(一)传统文化的本质
1.“传统”的现代涵义。传统的现代涵义可以认为:其一,一般是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其二,是经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思想、心态、道德、风俗、宗教、艺术、制度等“遗传因子”;其三,各地区、各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具有各不相同的形式和状态。
2.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它同一个民族过去的生活方式,建造手段以及社会对建筑的各种需求有关。例如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后期的古典柱式形式,中世纪高耸的尖顶等。已往年代的作品和民族记忆中把习惯的形式美法则保存了下来,使它们具有直接体现历史文化含意的形象价值。建筑传统更深刻的内涵在于作者历史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积淀。
(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与氛围,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文化,建筑与文化互为同构关系。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由于源头与走向不同形成了印度、中国(华夏)、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与之相应的建筑又各具特色,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新文化,提倡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是讲究理性、统一与并富有条理性。文艺复兴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维琴察的文艺复兴后期大师帕拉第奥的代表作圆厅别墅,总体特征是平面方正对称、规整、讲究条理。而中国传统建筑如城市、宫殿、寺庙、宅第等,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例如北京故宫其平面中轴对称、纵深布局,在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中、屋顶的不同等级和台基尺度的变化中,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阔的群体空间,深刻地表达了王权至上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文化的烙印。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其隐藏在建筑表相之后的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二、传统建筑文化
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它既然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份,那么,它必然具有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和连续性等特性。所以它必然有许多具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继承。比如,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园林,不仅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且其中反映“顺应自然”、“珍惜生态”,“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手法和形式,确实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符合自然的设计理念与现代艺术理论是不谋而合的。至于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创造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如江南水乡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黄土高原的生土窑洞建筑文化和西南山地建筑文化,更是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珍品。我们认为,否定传统建筑文化,不仅会造成自暴自弃的社会心理,而且也对民族的新的建筑文化的建立不利。
三、建筑文化的现代性
一个建筑给人的形象感觉是通过两个层面去体现的:一个层面是建筑型体和空间虚实的变化,这很重要,是主体结构,但要创造一个感人的建筑形象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建筑的二维设计,包括饰面的色彩、分格、质感等等,它们对建筑形象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只要使体型塑造细部处理结合起来,就会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和社会效果,而无需更多额外的投资。这一点国内外有许多优秀的实例都做的很好。如巴塞罗那独户住宅砖砌建筑院墙,采用两种不同砌筑方式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再如,帖面砖饰面的分格及色彩的搭配,面砖横贴竖贴的配置变换,不同材质的对比等等,会使人感到丰富、自然和谐。还有玻璃幕墙的出现给建筑外墙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由砖木材料构成的建筑外墙的感受。在无框悬挂式玻璃幕墙中玻璃固定在一个自承重钢结构体系的钩挂体上,玻璃材质的特性及钩挂件的连接点都最大限度地展示在建筑立面上,是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完美表达。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通过建筑细部来充实建筑形象;用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精心设计的建筑,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新的建筑材料的涌现为我们塑造民族建筑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如果说以前是用砖、木、石的民族建筑,今天我们要做的是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去塑现代的、民族的建筑文化。这些是古人所没有做过的,靠抄袭、拿来现有的、别人的东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做的只有创造,而这种创造必然会与建筑遗产与传统保护、继承和发展以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
追求建筑的文化性,并不等于用过去落后的技术手段重建旧时代的建筑,而是用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技术去建造这一历史时期的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国际性文化特点的建筑,真实地体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得以正确表达和延续。
篇7:语际错误在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体现
语际错误在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体现
成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与青少年不同,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判断和认同.当目的.语与母语的心理文化距离相距甚远时,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表现为母语习惯的迁移、文化习惯的迁移、语义概念的取向迁移和思维方式的迁移等.分析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语际错误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目的语.
作 者:王艳 WANG Yan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吉林四平,136000 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27(3) 分类号:H219 关键词:母语 第二语言 语际错误篇8:语域理论在新闻英语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语域理论在新闻英语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域理论具有很多用途.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语域三要素在新闻英语语篇中的体现和语域理论在新闻英语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作 者:王雅丽 WANG Ya-li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刊 名: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23(6) 分类号:H03 关键词:语域 新闻英语 语篇分析篇9:谦语在医患关系中运用与作用
【摘 要】医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综合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
医学谦语必须发挥其功能,才能在临床医学的实践中发挥作用,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交谈的愉快进行也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从而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命的质量;进而改善医患关系,使之更加和谐。
【关键词】医学;谦语;医患关系
古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深刻地说明了医学谦语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语言可治病也可致病。
因此,医务人员还应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语言艺术,加强医患交流,多用谦语或者委婉的表达方式,从中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帮助病人消除疑虑、焦虑、紧张情绪,达到整体最佳的治疗效果。
谦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古汉语中,谦语词被称作“曲语“,指在说话时采用迂回、含蓄、隐晦的方式,不直说某人、某事、某物,却能产生较好的语言交际效果。
禁忌语之所以成为禁忌语是因为它所指的对象是被禁忌的,在社会交往,语言交际中,又不可能不谈及它们,于是就必须寻找到另外的表达策略来替代禁忌语。
这种用来替代禁忌语的语言表达式。
离开谦语,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禁忌语就难以成为禁忌。
同样,假如不是需要禁忌,许多谦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正是禁忌语的存在刺激了谦语的产生,推动了其数量的扩大。
两者有着互为依存的关系。
只是后来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发展成为不同的语言形式,具体功能自然也就各不相同:禁忌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某种敬畏心理的回避;谦语则出于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交际需要。
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有两件东西能用于治疗,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说明医生语言的重要性。
医患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技术,同时又是一门艺术。
交谈是否成功会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影响到病情资料的收集,影响到诊断治疗能否顺利和圆满成功。
而交流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往往取决于交流方式是否恰当和措辞是否得体。
所以说交流信息不但是医患交流的关键和核心,而且也是维持医患关系的过程。
由此可见,医患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也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
如:
病例一:
A1:你不会失明的,你的眼睛没理由。
A2: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你的眼睛不会出现明显的视力障碍。
这两句话的基本意思一样,区别就在Al没用谦语,而A2中用了谦语,两者都传达了病人不会失明的信息内容,均有利于病人,也是病人希望得到的答复。
此时,因为病人更注重言语内容是个好消息的一面,一般并不计较医生在Al中没有用谦语,相比较,A2中用了明显的视力障碍,拐弯抹角地传达出了同样的信息内容。
病例二:患者约20岁,大学生,女,突然四肢痉挛。
医生:好像好点了哦?前两天是差不多每天都发的啊?
患者:嗯。
上个星期三开始的。
医生:那我问你,你自己觉得你的性格怎么样?内向还是外向?
患者:比较内向吧。
医生:比较内向,有事情喜欢憋着还是和朋友说说?
患者:在宿舍说得比较多一点,在外面和家里说得比较少一点。
医生:因为你这种情况好像是焦虑发作,但是从你的性格,你现在的状况,没有心理因素影响,所以不太成立,知道吗?省略也是一种避开使用不愉快和忌讳的策略。
在此对话中,医生除使用问句的形式外,还用了省略的策略。
比如:“好象好点了哦?内向还是外向?知道吗?一等等。
他为什么会使用这种方式呢?因为他遵循了利奇的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因为对于患者来说,在医院中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所以对于患者有必要给予其同情。
医生的问话听起来让人感到真切,因为医生遵守了同情原则。
尽管言语交际双方都希望给对方留面子,但某些言语行为本身存在潜在的威胁。
在医院经常会面对死亡,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对病人及其家属。
在中国医院里,经常会看到医生从手术室里出来,对病人家属说“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
”或者说“对不起,病人已经不行了呢。
言外之意,病人已经不能活下来了。
前文提到的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表达,都是出于对病人的尊重。
在汉语中,人们常说“去世“、“仙逝’’、“驾鹤西游”。
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体魄,然而患病是难以避开的。
在谈及疾病时,需要很多模糊的表达,谦语就充当了这一恰当的角色。
疾病方面的谦语主要分为三种:(1)为避开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惧,医护人员查房交流时常常把“癌症”婉称为“肿瘤”;“心脏病”婉称为“心脏不好“,这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
(2)为缓和人们对某些疾病的忌讳心理, 医护人员恰当地使用谦语可起到安慰患者,辅助治疗的作用,并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比如“精神崩溃”、“精神健康理由”婉指“精神病”、“耳疾”婉指“耳聋”;“眼睛不好”婉指“色盲”。
(3)为避开不雅的称谓,医患交流中对某些器官或病情的谦语,也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在谈及疾病时,为避开不雅、不适和饰讳含蓄的需要而有很多委婉的说法,这时婉语就充当了掩饰的角色,起到掩饰安慰作用,特点是故意缩小事态,轻描淡写,以减少人们对某些疾病名词联想引起的不快。
“意外事件一,实指“中风”,因中风为意外发生,难以预料。
对疾病的淡化如“社会病一,婉称“艾滋病”“发烧”,婉指“猩红热,白喉”;“汉森氏“病,婉指“麻风病”: “精神崩溃’’,婉指“精神病”;“中断妊娠期”,婉指“自然流产”; “行动不便的”,婉指“残疾的(人)”; “特殊的”,婉指“痴呆、弱智”;“听力有缺陷的”,婉指“耳聋”;“被剥夺视力的`”,婉指“双目失明一;“色觉缺陷一,婉指“色盲”“美人痣一,婉指“疣、麻点一等等都体现了谦语掩饰安慰的功用。
诙谐幽默的谈吐是有修养、有学问的标志,特别在交际场合,适度的幽默可以调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特别对那些郁抑忧伤的患者,这样间接的谦语无异于一剂良药。
例如,“快步舞”婉指“腹泻”,形容腹泻患者快步如厕的生动情景,“富贵病”婉指“高血脂”等等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为谋求理想的社交目的而创设的一种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
谦语反映出了各个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习俗,医学中的谦语同样具有各种语用功能。
在时代和科技发展的今天,在医疗水平提高的今天,谦语的合理使用会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同样,了解了医学中的谦语的使用,医护人员尽量在医院内外创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环境,既可以尊重病人,又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曾孔生.语言学:医者的利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04).
[2]梁峰霞.浅析临床医学语言的语境[J].医院管理论坛,2004(04).
篇10:在中介语特征理论框架下研究功能语类习得顺序
在中介语特征理论框架下研究功能语类习得顺序
每个词汇项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句法信息与特定词项的特征关系密切.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是可及的',二语习得者通过习得某些词汇形态,进而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成功习得在句法层面上的某些形式特征.
作 者:杨吉风 Yang Jifeng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4000 刊 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1(6)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二语习得 普遍语法 可及性 特征理论 功能语类★ 迷语
★ 评价语参考
★ 经典情语
★ 年终总结语
★ 语成语
文化特征在语域与语类中的体现(续)(锦集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