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寓言故事

时间:2023-02-18 04:01:23 作者:皮皮爱吃肉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皮皮爱吃肉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不断派兵去攻击其他国家。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歼灭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趁机派出使者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否则就要将赵国踏为平地。

于是,赵王召集楼昌、虞卿来商量对策。赵王说:“我们的军队在长平一带吃了败仗,我准备率领赵国的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有什么意见?”楼昌表示反对,他主张派出重要使臣到秦国去讲和。虞卿对这两种意见都不同意,他首先指出楼昌的意见不切合实际,然后针对赵王的意见,问道:“按照大王的看法,秦王能不能打败您带去的全部兵马呢?”赵王说:“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意思是说,秦国进攻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了,一定要打败我们才肯返回的。虞卿于是说:“希望大王能听从我的意见,派出重要使者带着珠宝礼品到楚国、魏国去。楚王和魏王贪图我们的礼品,必然会很好地接待我们的使者。秦王看到这种情况,必然会疑心各国诸侯要联合抗秦。秦王就会心生顾虑,不敢贸然进攻我们,我们与秦国讲和才能成为现实。”但是,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意见,结果军队也吃了败仗。

篇2: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大群家鸡,家鸡个个都长得油光水滑,雄纠纠气昂昂的。

有一次,这个人从外面领回一只猕猴,他把这只猕猴和他的家鸡放在一起生活。

和家鸡们比起来,这只猕猴实在是相形见绌。它的外表实在不好看,它没有雄鸡那鲜红高傲的冠子,没有母鸡那金黄尖利的爪子,它身上的毛灰不溜秋的,完全不是家鸡那种五彩斑斓的油亮羽毛。从外表看,家鸡的确比猕猴漂亮多了。再看生活习惯,家鸡们都是啄食,它们的脖子一动一动的,低头啄一会又抬起头来走几步,样子十分优雅。而猕猴呢?一副浑然无知的样子,吃东西、饮水都要用两只前脚去捧起来,整个脸都凑到食物上去了,常常吃得满嘴满脸都是,真难看。

可是,这猕猴的品质却很好。每当有外敌出现,它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不顾危险,表现得十分勇敢,就连平时看起来雄纠纠气昂昂走路傲气十足的高大的雄鸡也比不上它。这还不说,猕猴的日常工作也十分出色,它忠于职守,勤勉细心,司晨报晓也在众鸡之前。因此猕猴外表虽不及家鸡,但它依然深得主人喜爱,主人总是亲切地称它为“天鸡”。

多少年后,这只猕猴死去了。它的后代小猕猴依然和家鸡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小猕猴却完全不像它的父辈,它违背了父辈的言传身教。小猕猴从小就不去学习父辈的好品质、继承老猕猴的优点长处,而是整日羡慕家鸡的`鲜艳的羽毛,模仿家鸡优雅高傲的动作。日复一日,小猕猴总不愿离开家鸡一步。终于,小猕猴既不会像老猕猴那样辛勤地司晨报晓,更没有了临危不惧、面对敌人挺身而出的勇敢。它现在只有满肚子的虚荣,每天只会戴上鸡冠一样的高帽子,挺胸昂首走路,或将脖子一伸一缩地吃吃喝喝而已。

主人对小猕猴失去了信心,小猕猴也失去了“天鸡”的光荣称呼,只是一只不讨主人喜爱的猕猴了。

小猕猴的故事教育人们,应该继承和学习老一辈的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而不要沾染华而不实、游手好闲的不良习气,否则,即使有了好看的外表,也是毫无用处的。

篇3: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刘邦统一天下后,被群臣拥为皇帝。有一次,他到栎阳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刘邦见了父亲非常孝顺,五天向父亲叩拜一次,他家的家令觉得天子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是礼法所不容的,便偷偷对刘邦的父亲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啊,地上怎会有两个皇帝。虽然皇帝是你的亲生儿子,可他是君主,你是臣子,你俩的地位有天地之隔。你怎能让皇帝向你下拜呢?这岂不是乱了礼法吗?”

听家令这么一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可吓着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让儿子跪他了。每次刘邦来拜,太公总是拿着扫帚在门旁站立,见到儿子就往后退着走,眼睛也不敢看儿子一下。

面对父亲突如其来的变化,刘邦感到十分惊讶。等到听说这是家令劝导太公所致,他倒觉得这凸显了自己的帝王之威,很是受用,就赏给家令黄金五百两。紧接着,刘邦下了一道诏书,说:“人的至亲,没有比父子更亲的了。所以父亲得到了天下,就传给儿子,儿子得了天下,就把功劳归于父亲。这是人的最高道德。前些年天下大乱,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为了解民倒悬,不敢脱下甲衣,连年打仗,终于平定天下。这都是父亲的教训。如今众位将军尊我为皇帝,我的父亲却连一个尊号都没有。今天我宣布,尊我父为太上皇,不必向我行君臣之礼!”

天无二日: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篇4: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贿赂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下其手”了。

篇5: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有一天,他穿了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天下雨了,他把白色衣服脱下,穿着一套黑色的衣服回家来。他家的狗认不出杨布,就迎上去汪汪地对着他大叫。杨布非常恼火, 拿了根棍子就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说:“你快不要打狗了,你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的。假如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白的,回来的时候变成黑的了,那你能够不奇怪吗?”

寓意: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脑子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外地,换位思考。

篇6: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喜欢四处游历,考察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一回,他遇到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告诉他说:“在我们四川的南部,天气不好,一年四季都是阴雨绵绵,很少有放晴的时候。我们那里的狗也习惯了这种阴雨天。偶尔地,遇到太阳出来的时候,狗都以为是一个怪物挂在天上,惊恐万状,就仰天狂叫不已,景象十分有趣。”

这位学者不信,疑惑地说:“狗虽然是愚笨的动物,但也还不至于大惊小怪到这种地步吧,您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

后来,过了些年,这位学者一路来到了温暖的南方,在那里住了下来。

南方的冬天一点也不冷,下雪天更是非常罕见。这位学者赶得也巧,在他来到南方的第二年冬天,天气变得反常起来,比以往的冬天寒冷得多。

寒冷的日子持续了一些时候,到最后竟然下起雪来,而且下得还很大。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好几天,越过了南岭,像一床铺天盖地的大棉絮一样,把南部地区的好几个州都覆盖了起来。

那些天,这几个州的狗都非常惶恐,纷纷狂吠不休,到处胡乱地又跑又窜,没有个静下来的时候。过了些日子,天气晴了,雪也渐渐化了,大地又显露了出来,这些狗才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看到这种情况,这位学者才真正相信了几年前那位老先生的话。

出太阳、下大雪虽然在四川和南方算是比较特殊的气候现象,但群狗如此又叫又闹、反应强烈,实在是少见多怪。我们在生活和处事中,总会遇上一些不太常见的事,这时候就需要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慢慢适应新生事物,不要作出一些过激的举动。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历史寓言故事的成语

3.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4.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

5.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6.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两则

7.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8.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9.寓言故事的成语

10.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篇7: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精选

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

传说他有一天在油灯下读书写字,一连三个时辰没动地方。后来实在太累了,不知不觉地趴在桌上睡着了。

这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还在写字,写着写着,笔杆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花香沁人心肺,令人陶醉。后来又从空中飞来了一张张白纸,雪白雪白的,直落笔下。

李白高兴极了,紧握那支妙笔,飞快地写着,写了一张又一张。不一会儿,李白身边开满了鲜花,原来这些花都是落在纸上的字变的。

篇8: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晏子辞世已经了。

有一天,齐景公宴请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举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家提出一起射箭比武。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可是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然而大臣们却在那里大声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他沉下脸来,把手中的弓箭重重摔在地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正巧,弦章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连忙走到景公身旁。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啊。晏子死了已经17年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刚才我射箭,明明没有射中,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真让我难过呀!”

弦章听了,深有感触。他回答景公说:“这就是大臣们的不贤啊。论智慧,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谈勇气,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唯恐冒犯了您。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我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上行下效’。不是吗?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有一种叫尺蠖(huo)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刚才您说,17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您就不再喜欢听人家批评您,而只喜欢听奉承话所造成的呢?”

一席话说得齐景公心里亮堂了,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太好了,今天这一番话,教我豁然开朗。这是你做了先生,我做了学生了。”

看来,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评,才会经常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建议;如果总是听到别人恭维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弦章的话是有道理的。

篇9: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庄子在《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门”,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

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采石矶是民间传说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句,那些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极!梅之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的启示:

不要自满自负,要学会隐忍和虚心。在适当的时候要主动勇敢地向前辈表现自己,让其指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建议和意见。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智辨盗贼

陈述古是枢密院直学士。那一年,他走马上任到建州浦城县担任县令。

陈述古刚到任没几天,便遇到审理一宗盗窃案。根据案子线索,他派人将好几个盗窃嫌疑犯抓捕归案。可是这些人都拒不承认自己偷了东西,都说自己冤枉。陈述古先让衙役把这些嫌疑犯带下去,再作计较。

第二天,陈述古将这些嫌疑犯全都带上来,他对这些人说:“你们中谁是真正的罪犯,本官自能查个水落石出。后院庙里有一口钟,它能分辨谁是盗贼,极为灵验。”他让下属将这些嫌疑犯一行人带到官署后院,陈述古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进去走到钟边,每人用手摸一下钟。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悄无声息;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钟会发出洪亮的响声。”

接着,陈述古亲自率同僚们先站在钟前围成一圈,闭目祈祷,十分肃敬。祭祀完毕,又用帷帐将钟罩起来。然后,命抓来的嫌疑犯每人伸手去帷帐里摸钟。都摸完了,却没听到钟发出半点声响。那真正的盗贼心中窃喜,他混在这些嫌疑犯中庆幸自己聪明,躲过了大钟的检验。可是,在出庙门时,陈述古命这些嫌疑犯一个个伸出手来检查,发现手上都有墨汁,唯独一个人手上没有墨汁。陈述古厉声喝道:“将此盗贼拿下!休得蒙混过关!”盗贼冷不防吓得心惊肉跳,自知已是逃脱不过,只得从实招认自己便是那个偷东西的盗贼。

原来,陈述古用帷帐将钟罩起来之前,已先命人将墨汁涂在了钟上。他判断那些人的心理,没偷东西的不怕摸钟会发出声响,而偷了东西的贼定然不敢摸钟,因为他唯恐钟会发出声响而暴露了自己,因此他的手上没有墨汁。那个盗贼自以为聪明,他伸出手去假装摸钟却并未摸,正好中了陈述古的妙计。

篇10:动物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对牛弹琴的故事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对牛弹琴的启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寓言故事四字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故事

经典成语故事

经典寓言故事全集

寓言故事

说说笑笑成语故事

三国成语故事

葫芦依样成语故事

画蛇添足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50字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集锦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