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菲比的墨绿森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第一册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第一册数的初步认识,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第九册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习一种或多种颜色撕纸拓印的方法,表现周围环境中熟悉的小景。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概括地表现物象的能力。
3、感受拓印画的美。
教学重点:在于取舍。
教学难点 :画面布局和色彩拓印。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小景拓印画若干幅。
铅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的这幅和我们以前画的画相同吗?(不相同)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回答)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不知道)
二、新授
1、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看看书中是怎样来画这一幅画的?
看了书本,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先撕出要表达的物体,贴到底版纸上,再在上面盖上一张纸,最后用油画棒进行拓印。
2、说地真好,在做之前,我们想想准备画什么?可以在底版纸上用铅笔打稿,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近有远。
3、在撕纸时要由近至远,由大到小,由外到里。撕纸时两手拇指与食指捏紧,细心地撕出图案。
4、摆放时先放大的,在放小的。
5、最后,盖上白纸,用左手按住,右手涂色拓印。涂色时用力要均匀,边缘处要涂出痕来,多种颜色涂绘时要注意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交接。
三、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 展示及讲评
《二方连续(剪纸)》
?? 教学年级:三年级
?? 教学教师:(zhujianchun@163.net) ??
教学目的:
?? 1. 使学生掌握二方连续纹样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2.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 教学重点:
?? 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
?? 教学难点 :
?? 设计。
?? 教具准备:
?? 示范作品;幻灯片数张;各种规格白色与彩色纸;剪刀;胶水。
?? 学具准备:
?? 长条形白纸每人三张;长条形彩色纸每人三张;剪刀;胶水。
??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的'情况。
?? 二、欣赏,导入 新课
?? 1. 出示灯片一(各种简单的对称纹样)
?? 现在老师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变得更美了!
?? 2. 出示灯片二(用灯片一的花纹剪出的二方连续纹样)
?? 原来老师把这些纹样变成了剪纸花边,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二方连续(剪纸)。
??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剪纸)
?? 3. 出示灯片三:说明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 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
?? 4.示范制作步骤。
??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二方连续,再剪出一条竖的二方连续)
?? (1) 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 (2) 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对整齐;
?? (3) 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 (4) 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展开既成。 2、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纹样呢?我们可以把纹样设计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纹样--。(请学生打开课本欣赏学生作品)
??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纹样来吗?
?? 三、学生作业 ,分大组竞赛
?? 每人剪出2-----3条不同的二方连续纹样,将优秀作业 展示在黑板上裙子、衣服、花瓶模板上。
?? (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 四、总结、评议
?? 师总结: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二方连续纹样,并把这几个模型装饰的非常美丽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二年级美术教案《刮出来的画》
[ 作者:谢国华 自:本人 点击数:290 更新时间:2004-6-15 文章录入:chriyl ]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刮画的方法。
2、通过刮画培养学生大胆而细心的素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运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产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小钉子、废圆珠笔芯、小刀、刻刀。
教师:范画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讨论导入 新课
1、教师出示范画,请同学们进行比较,它与我们其他的画有什么不同?这种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刮出来的)
2、那你们想不想学呀?(想)
二、新授
1、 教师示范“刮出来的画”的作画步骤:
1)用油画棒在纸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涂一层也可以涂两层。
(涂一层单色比较简单,涂得厚,用力就行;涂两层底色,先淡后深,一层盖一层。)
2)用工具刮画。
(刮画可轻可重,刮的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刮画是鼓励学生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人、事、物。可以线条为主,适当刮出块面)
在构图上,主体部分画得大些,运用遮挡关系,刮出轻重,线条的粗细等,画得多,画得满满的,使画面内容丰富。
三、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及讲评
篇2:第一册数怎么不够用了
一、课题 §2.1数怎么不够用了(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什么是正、负数?
2.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0表示量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3.任何一个正数都比0大吗?任何一个负数都比0小吗?
4.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即
2.给出有理数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
有理数是英语“Rational number”的译名,更确切的译名应译作“比
3.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简称正数、负数和零,即
并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并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将下列数按上述两种标准分类:
例2 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
课堂练习
25,-100按两种标准分类.
2.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七、练习设计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2.填空题:
的数是______,在分数集合里的数是______;
(2)整数和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正分数和负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
3.选择题
(1)-100不是 [ ]
A.有理数 B.自然数 C.整数 D.负有理数
(2)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非负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
B.零表示没有,不是有理数
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八、板书设计
篇3:第一册数怎么不够用了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二)观察发现 例1、例2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关于这一点,布鲁纳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指出,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驾驭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但使数学学习变得容易,而且会使得别的学科容易学习.显然,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数学教学就不能就知识论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根本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摄具体知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内容逐步渗透,而不能脱离内容形式地传授.本课中,我们有意识地突出“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两点:
1.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2.分类的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篇4: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读定分数、分数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判断、观察能力。教学难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1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讲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 “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停顿片刻,学生无言以对。)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学生如果已经答出,则说:这位同学学习很认真,已经预习过了。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二分之一的教学 师: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张圆纸片,老师就把当成桃子,好不好?(好)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把纸片对折,撕成两半)同学们说现在这两半是不是一样多?(一样) 这种分法叫什么分法?(平均分) 好,接下来,大家自己动手把自己手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 老师看到好多同学都已经能正确地把纸片平均地分成两分了。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向大家说明一下你是怎么分的?(请三位同学上来演示) 三、四分之一的教学 很好,接下来大家看黑板。这个圆现在被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能,表示 )(教师板书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吗?(另外三份都可以表示它的)师:好,下面请同学自己分一分,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它的1/4 ,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请两个小组上来演示)师:这两组的同学大家说做的对不对? 好,那现在老师这里有问题了。那其中的两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2/4)为什么? (请同学起来回答)其中的三份呢?(3/4)什么意思? 四、分数各部分名称的教学:接下来老师给分数的各个部分取个名字。这条横线叫分数线,上面的这些数字叫分子,下面的这些分子叫分母(出示板书)读的时候呢,就读做四分之一,分数线我们读分,四分之一。下面,老师请同学来读读这些数字(1/2、2/4、2/3、4/5) 五、练习(练一练)
篇5:初步认识Flash
学习目标:1、学会启动flash的方法
2、认识flash工作界面
3、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4、学习制作简单的动画
重、难点:认识flash的工作界面、学习制作简单的动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看电视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呀?(动画片)
对了,很多同学都喜欢看动画片。比如说《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这段动画与我们前天开展的活动是有关系的。因为前天刚好是什么日子呢?是我们学习雷锋日。播放《向雷锋同志学习》动画。
那么,这么精彩的动画是用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计算机)
是的,用计算机做出来的。那是用什么软件做出来的呢?用我们以前学过的word、powerpoint能做出来吗?不能。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一个新的软件《flash8》。
二、新课
1、赏析动画
一起来欣赏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中山市学生的获奖作品。
2、启动flash5
方法一:单击“开始”→“程序”→“macromedia flash8”→“flash8”即可。
方 法二:双击桌面上的“macromedia flash8”图标。
3、认识flash8窗口
flash8软件启动完成后,首先显示的是开始页。开始页提供了3栏常用的操作方式:
(1) 打开最近项目。
(2) 创建新项目。
(3) 从模板创建。
4、熟悉flash操作界面
单击“创建新项目”栏下的“flash文档”,就能新建一个空白的flash文栏,同时进入flash操作界面。
仔细观察flash窗口的组成部分,比较一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其他软件界面有何异同。
5、保存和退出
保存:①单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 ②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③单击“保存”按钮
退出:方法一是单击“文件”菜单选择“退出”;方法二是直接单击flash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退出。
三、拓展延伸
练习制作一个伸缩的心形。
四、学习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课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总结。回顾
篇6:EF初步认识
EF全称ADO.NET Entity Framework,是微软以 ADO.NET 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对象关系对应解决方案,这里的对象对应关系就是程序设计模型和数据库,EF把这两者集成在一起,使得程序设计师不用了解SQL指令就可以显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初步了解EF感觉这个东东实在太强大了,记得前几天贾琳师哥说过一个软件要提高用户的体验度,这里不仅包括软件的使用者,也包括软件的开发人员,有了EF不得不说开发人员的体验度大大的提高了。
下面通过一个下例子初步介绍一下用EF是如何生成数据库的。
1.在VS中新建项目,项目类型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名称为P01FirstEF
2.然后再新建的项目中右击→添加→添加新项,选择“数据”菜单下的“ADO.NET实体数据模型”,然后对其命名。
3.添加完实体数据模型后,既可以添加“实体”和“联系”了。在.edmx上右击→新增→实体,给实体命名为User.
4.给实体添加属性,右击实体→标量属性,即可为实体添加属性,
<?www.2cto.com/kf/ware/vc/“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vcD4KPHA+ICAgICAgICA8aW1nIHNyYz0=”www.2cto.com/uploadfile/Collfiles/20141128/2014112809192442.jpg“ alt=”\\\">
5.添加完多个实体后,如果实体之间有联系,还可以给实体添加外键约束。
6.当然实体和实体之间还可以添加联系,在空白处右击→新增→关联,然后选择实体间的对应关系。
7.最后就是数据库的生成了,在空白部分右击→根据模型生成数据库,就会自动为我们生成数据库建表的SQL语句,我们只要在SQL Server中新建一个数据库,复制下生成的SQL语言,直接执行下就大功告成了。
总结:感觉我们学习的技术都是朝着提高效率、更加简单的方向发展的。EF除了能够根据设计模型生成数据库之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实体模型,直接实现对已经创建的数据库的访问,加上LINQ语句,大大减少了我们开发工作的工作量。
★ EF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一册数的初步认识(推荐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