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读书笔记日记

时间:2023-03-10 03:54:31 作者:Rushmono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Rushmon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做读书笔记日记,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做读书笔记日记,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做读书笔记日记

做读书笔记日记

今天才想起来开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做读书笔记。

我买了一本很好看的`本子,绿色封面,上面有一只小猫在喝水。怎么做呢?哈,老师说了,前面要空几张纸。我空了四张,准备数页数了,要把数字一个一个标上去,还要做个目录呢,一定要做的漂漂亮亮的!

我打开本子,空好了页数,就一面一面的写数字“1、2、3、4、5、6·······”我写完一面又翻一页,过了好久,才满头大汗的抬起头。这工作看起来容易,但非常的难啊!

说实话,这个页码可真的是太不好标了,麻烦死了。不过总算弄完了。现在该干嘛呢?嗯,做封面吧!把封面弄的漂漂亮亮的,题目写的大大的,多好呀!嗯,现在就开始做。我先用铅笔在格子里写了个工工整整的“我的读书笔记”这六个字。看了看,觉得写在一行太规规矩矩了,就分成了两行交叉着写。再一看,真的好多了。就这样吧!我拿橡皮轻轻地在字上擦了擦,再用蓝色的中性笔描着印子再写一遍,美观多了。我又在题目下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满意地抬起头,要看看还有什么不足。可是一瞧,眉头就皱起来了——这太单调了,除了蓝色就什么颜色也没有了,哪里好看呀?我四处看看,忽然想到铅笔盒里有彩笔,赶紧拿出来涂。用彩色的笔把字描一下,再在四周花一些简单东西,嗯,是好看多了。下题目的下面,我又画了一些小人,这样可以更好看些,不怎么光秃秃的了。

嗯,这个读书笔记可有的我忙活了,还有好多没做呢!一定要坚持下去!

篇2:怎样做读书笔记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

1.读书笔记的用途

“笔记”是人脑有效的外存贮器,是人的记忆能力的延伸。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把所阅书文中有价值的“东西”用笔记录下来,不但能够增强记忆,储存信息,准确地掌握知识,积累丰富的资料,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读书笔记是读者自己考自己,考考到底读书有何心得。不管自己的看法正确与否,意见成熟与否,反正作为读书笔记就必然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日子长了,书读多了,总有体会,深入体会的过程便是思考深化的过程,思考到了精细之处,必然产生思想火花。为了及时捕捉这种稍纵即逝的火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记笔记。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学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就是用“苟有可取,随手记录”的方法,坚持不懈做了三十余本读书笔记,并以此为基础编写而成的。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很重视读书笔记,他说,抄录或笔记是读书极笨极麻烦而又极必要的方法,“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可见作读书笔记不单纯是为了帮助记忆,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创新打基础。

2.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1)警段抄录式法  就是对一些重要的资料或关键性的资料可采用成段或成节摘抄下来的方法。

(2)综合摘要式法  就是对一般性资料可采用记综合摘要的方法。

(3)标题要点式法 

就是对一些次要的资料可采用记每节标题和要点的方法。有些资料虽然按重要性而论属于前面两类,但因自己有这份资料,也可只记各节标题或要点。

(4)文献题目式法  就是对一些更次要的资料可以只记文献题目,必要时可以增加一两句说明。

笔记方法通常还有:索引式、卡片式、批注式、质疑式、札记式、综合式、心得式、评语式、研讨式,等等。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动脑子,或删繁就简,或深入浅出,或标新立异,所有这些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性”。

3 怎样做好读书笔记

(1)要反复思考后再记 

要记下一个问题,必须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反复的思考,让所学到的东西,在自己头脑里成为“会发酵”的知识,然后再记下来才有价值。不动脑筋,不经消化,一味抄书,抄得再多也是徒劳。

(2)要眼看手动重点记 

这就是说,对自己的书文,要一边读书一边做记号、划线条、写评语、做批注等。可在最重要的关键字句上做记号,也可归纳出最重要的短句,把它写在所阅读书籍的上下左右或有关空隙中。这样在再次重读复习时,不用细读原文,只要看到这几个字或短句,就可以想到全页写的是什么。

(3)要用小本子记 

实践证明,用大本子做读书笔记不方便整理和携带。因此,做读书笔记要用小本子,一文写一张,最好是用活页的卡片作笔记效果更佳,不仅便于携带和整理,而且方便存放。

(4)要记得少而精 

笔记内容要经过反复推敲、琢磨,要记得精当,不要什么都记,每条笔记的字数不要太多,但笔记的条数可记得多一些,孤立的一小条,看不出学问,许多条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专题,成为一篇论文。

(5)要加快笔记速度 

笔记的速度,在读者的思考活动中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尽管你头脑里的思考活动多么快速灵活,但如果写字速度太慢,那么很多想法就往往无法整理出来,如果笔记速度快了,读书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

许多名家学者的经验早已证实,坚持做读书笔记是提高读书效率的最好方法。据说,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阅读和做札记的书就有1500本以上。列宁读过的书上,常常写有眉批,还写了读书心得、内容摘要。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时,一直坚持做笔记,仅一本不很厚的《伦理学原理》上就写了万余言的评语。至于一些作家、编辑、记者,几乎都有自己的读书笔记本、资料卡片等。同学们应从中受到启发,注重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找到一条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

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一般有四种:

一是卡片式笔记,将摘记的内容分类记在备好的卡片上。

二是摘要式笔记,即在读书过程中将其重要内容或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三是批注式笔记,即在读书过程中,随时将自己的感悟、联想、疑问等以眉批的形式写在书上,也可以对有关语句画记号、标重点。

四是读后感式笔记,也就是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

做读书笔记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边记的习惯,持之以恒,必将受益非浅。

 

 

(三)

许多科学家、学者、作家都深得记笔记的益处。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在学时期有一本147页的大笔记本,容包罗万象,有名作家的思想言论,有史地知识,有他自己的作文,有关于俄罗斯人及乌克兰民族的风土人情。列宁读书时,在字里行间都画着五颜六色的记号,在书页空白处,往往写有评语。

著名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曾在《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中谈到:“读书应做有心人,要善于平时逐渐搜集对日后有用的资料,把它们写成日记。”他在积累资料中,经常把一些警句、精彩段落摘录下来,并且经常随身带着笔记本,一有空闲,就翻阅笔记本上记录的资料,进行思考。

蒋明谦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他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善于做笔记。他曾说过:“我认为要学好一门课,真正能掌握这门学科的内容,就需要把几种教材编写体系的异同和重点搞清楚,并选择一种教材的骨架为中心,把具体的事例都穿插进去,摆到适当的地位,写出一套自己编制的笔记。在上初中的三年中,我就这样把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笔记都修改过或重写了一遍。它花去了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这套笔记对我考取几个大学预科以及后来顺利地考入本科起了很大作用。”有一次他在写植物笔记时,看到一本教科书在第一页开始就讲南瓜,他感到非常惊异,于是找来好几本生物学课本来对照,也没有找到一本是从南瓜或其他个别物种讲起的。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学习内容、学习能力等原因,不妨从采用以下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

1、抄录式笔记 摘录图书、报刊、教材中与自己兴趣和学习关系密切的章节、段落。有的可以抄录对问题的论证和结论,帮助自己更深刻地掌握文章的主题和重要公式的论证。有的可简明扼要地抄录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中心思想和重要的公式图表、实验方法、实例等。

2、摘要式笔记 在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原书或原文顺序简明扼要地摘录其要点。可以把书中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结论、重要公式、实验结果等,按照原文顺序将它的要点摘录下来。

3、台历式笔记 同学们可以利用台历,把阅读中看到的精辟的箴言、警句、典故、谚语、学习中的疑问和心得记录在台历上。这些台历上的只言片语经过日积月累,汇聚起来却如同珍宝。台历笔记还可用来自我督促捡查学习情况,哪天记了,哪天没记,一目了然。

4、提纲式笔记 用纲要的形式抄录和用自己的话结合的方式,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将文章中的大小标题作提纲,标题之下罗列讨论的内容,这种笔记条理清楚、内容扼要,简单易行。经常编写读书提纲可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5、批注式笔记 在书中划出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在正文旁注明符号,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批注,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三吾两语,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边读边划,边写边想,理解更加深入。这方法简便易行,便于复习,比较适合于中学生使用。

6、质疑式笔记 阅读中的重点准点,自己不能解决或理解不深、模棱两可时,同学们不妨把这出一问题先记录下来。这样可以避免“难题”成为读书的“拦路虎”而读不下去的现象,也可以避免马虎从事,似懂非懂不求甚解地读过去,暂时把问题搁置起来。随着知识的丰富、思维能力的提高,再回过头来学习,或是请教老师加以解答,这种方法对于培养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有帮助。

7、心得式笔记 这是用自已的语言写下读书后的感受、认识、体会、启发以及收获的一种笔记。读完全书或文章后,经反复思考,才能使知识明记在心,确有所得,受读书的启示,联系实际,或长或短写出真情实感。特别是受阅读启发而产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构思更应写在心得式笔记中。

8、综述式笔记 读过几本或几篇同一主题的书籍或文章后,可写读书综述,在综述中要抓住重点和中心,综述各种观点和思想,说明问题的现状与发展,也要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做笔记的方法。中学生在广泛涉猎、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写些综述式笔记,对于培养自己分析综合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各种读书笔记都需要不断温习、补充和提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隔一些时候再重读自己的读书笔记,一方面能够巩固和加深记忆,另一方面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这样,便会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做笔记的水平和能力。

(四)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徐特立先生向同学们介绍的一条宝贵的治学经验。“动笔墨”就是读书一定要记笔记。

记笔记的好处是:

(1)做读书笔记可以加强记忆。学习的成功,绝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实现这种积累和准备,光靠记忆是不行的。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过目成诵者虽有,但时间久了他也会忘记的。“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笔记使人精确”。

(2)做读书笔记能促进大脑的思维。大脑是信息处理机,笔记本相当于信息储存器。在记笔记时,大脑和笔记相联系,这就像处理机与储存器的接通。它们相互作用,有时会使思维活跃起来,产生特殊的效果。在记笔记过程中,可以使头脑里原来模糊的思想清晰化、条理化。有时,还能迸发出新的思想的火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做读书笔记有利于积累资料,日积月累,笔记本就能成为包罗万象的脑外仓库,用时,打开它,丰富的词汇、名言警句、疑难题解等都会涌现出来,使人思路开阔,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4)做读书笔记可以节省查找资料的时间。在知识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别人的成功经验、科技信息,在阅读时花上点时间记上几笔,存储起来,用时会很快查找到,避免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搜寻之中。

记笔记的种类很多,提出几种常用的供你参考:

1. 简单的阅读笔记。可以按快速阅读中提出的七项“定势”要求去做,以逐步提高阅读质量和初步养成阅读习惯。

2. 摘录。这是常用的一种读书笔记方法。读者根据自己对读物的理解,从中摘要抄录认为有用的句子或章节。这样做,既能积累知识、储存资料,还能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经常这样做,摘录的材料多了,定期整理、复习,还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启示,产生新的见解。特别是在学习研究有关的问题时,积累的摘录笔记可以即时提供资料,供分析归纳,帮助思考,启迪智慧。

3. 内容提要。这是一般适用于内容较为艰深或篇幅较大的书文。写一遍详细的内容提要,其效果比重读一遍要好得多,对于加深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这种阅读笔记能够从中看出书或全文的梗概。写这种笔记要统观全篇,认真思考,科学分析,语言要准确、扼要。

4. 评述。评述是带有评论性质的概述,不仅要表达文章的内容,还要简单地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读书要学会独立思考,要会判断、评价。评述就是锻炼这种能力的一种方法。

5.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它包含着“读”和“感”两方面的内容,它是由“读”引出的“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深化,因而写读后感要善于在领会原文的基础上,抓住原文的思想和主旨,萌发切实的感受和体会。

(五)

文中认为做读书笔记有四种方法:摘录式、提要式、心得式、索引式。

摘录式。

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提要式。

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心得式。

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写这类笔记,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则应注意抓住学习研究中所碰到的难点和问题。有些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哪怕是一丁点都不应放过,并把它及时记下来,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就的关键。

索引式。

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读书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索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四种与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至于书与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总之,各种方式均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注意几点: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周振甫:谈谈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三种写法:“提要钩玄”、“采花酿蜜”、“开山铸铜”。

提要钩玄。

唐朝的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里讲他写读书笔记,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读记事的历史书,把重要的事件摘记下来。他读哲理书,把主要论点摘出来。韩愈的读书笔记,有几篇还保留在他的集子里。有一篇《读〈冠子〉》。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样写提要钩玄的读书笔记的。《冠子》十有九篇,其词杂黄老刑名。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使其人遇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称“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舟,一壶千金’’者,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灭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从这篇里我们看摘要的读书笔记是怎样写的。不是把一本书的要点记下来就算。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的。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书中文字的脱误。从“三读其辞而悲之”看,“三’’字虚数,表示反复读。可见韩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是要反复读的。这就是韩愈写的摘要的读书笔记。里面确实摘记了要点,但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对全书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那就不光把一本书读过就算,读后还要思考,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从这里,我们既可以学习怎样写摘要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学习他是怎样读书的。

采花酿蜜。

蜜蜂采花中甘液酿成蜜,不是采一棵花的甘液所能酿成的,是从多种花中采集来的。有的读书笔记,是作者读了好多书,通过比较研究才得出的一种看法,好比蜜蜂酿蜜,这样的读书笔记写得比较精彩,不同于一般的看法。读书笔记有各种形式,前面举的摘记是一种;这里举的是别的两种,一是随笔式的,一是诗。如朱熹的《朱子语类》:渊明诗,人家说是平谈,据某看系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自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谈的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又龚自珍《已亥杂诗》:陶潜酷拟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谈,二分梁甫一分骚。不论他的衡量是否恰当,总之是象采花酿蜜那样,读了很多书,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来的。

随笔式的只写出自己的意见,不必记下书名卷数等,主要把自己对书的意见写下来,用诗的形式来写更不必记书名卷数等了。

开山铸铜。

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是读书笔记的巨著。他在《与人书十》里,谈到有两种书:一种是收旧钱称做废铜来铸新钱,既是粗制滥造,又毁坏了好的旧钱。一种是开山采铜矿来炼铜。他的《日知录》,一年来“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毁旧钱来铸新钱,大概指把旧书剪剪贴贴编成新书,开山铸铜,大概指从许多材料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假使说,采花酿蜜主要指文艺方面的研究说的,那末开山铸铜主要是指学术方面的研究说的。

以上三种读书笔记的写法。主要是第一种摘记的写法,就是写摘记时,不要只抄警句或摘要点,还要用心想一想,写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来,那样的读书笔记才是自己的。即使自己的意见不成熟,积累得多了,也可以看出自己思想发展的过程,是有用处的。至于采花酿蜜是较高的要求,对文艺作品读得多了,有比较,就会产生各种看法,这种看法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也就是属于采花酿蜜这一类,所以这样的读书笔记,也是可以写的。写摘记的读书笔记,积累得多了,自然会产生写采花酿蜜的读书笔记来了。至于开山铸铜,这是属于学术研究方面的读书笔记。对某一个问题发生兴趣,搜集有关这一问题的材料来进行研究,也可以写出这样的读书笔记来。因此,这里说的后两种笔记,虽然要求高一点,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写出采花酿蜜的读书笔记来;在研究问题时,在作学术研究时,写出开山铸铜的读书笔记来。

篇3:怎样做读书笔记

怎样做读书笔记

怎样做读书笔记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而主要是这样四种方式:

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历奥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心得式。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写这类笔记,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则应注意抓住学习研究中所碰到的难点和问题。有些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点都不应放过,并把它及时记下来,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就的关键。

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四种与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至于书与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总之,各种方式均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请你注意几点: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篇4:做饺子日记

每次爸爸包饺子,两手神秘地壹捏,饺子就出生了。所以,我总想试试手艺。

终于有壹天,我们吃饺子了,我和爸爸分工后,就开始了。我拿起壹张饺子皮,心想:为了让饺子好吃,我得多放点馅。我便放了好多馅,双手使劲壹捏,嘴里叽咕着:“呵,饺子终于要在我得手中诞生了!”可是,我壹放在桌上就大叫起来:“哎呀!不好。”原来馅太多了,就像壹个吃得太多,撑饱肚子得小熊。爸爸听了,随口接上壹句:“咋了?”抬头壹看,不禁笑了起来:“啊,哈哈!哈哈!”我轻声说:“我这是第壹次做嘛!”

没关系,吃壹堑,长壹智,下次放少些就是了。第贰 次,我只放了壹点点,两手壹捏,心想:这次皮没破,壹定成功了。我高兴地把饺子放在桌上。哎呀,它怎么像壹位发育不良,十分瘦弱得孩子壹样,壹松手就趴在桌子上,别提有多难看了。

我连包了好几个,不是象个皮球,就是个瘦子,歪歪斜斜躺在桌子上,真叫人扫兴。我赌气地大叫起来:“不包了,不包了,那么难。”爸爸看见了,就开导我说:“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不然你什么都做不好。“我想爸爸得话很有道理,就仔细看爸爸是怎么包得,想自己为什么包不好。学着爸爸得样子,我又练习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壹只只饺子就像壹个个训练有素得士兵壹样竖立在桌子上。我欢快地叫着:“我成功了,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饺子煮熟了,妈妈给我盛了壹碗,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得饺子,心里真有壹种说不出得高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吃爸爸做的没自己做的好吃。

篇5:做检查日记

今天因为我的牙齿总是出血,所以妈妈昨天下午带我到医院里去检查了一下。

我们等了半个小时的公交车才到达医院。妈妈带我挂了儿科的号,我查血常规。于是我们拿着挂号的单子来到了二楼。儿科里面是一位女医生,妈妈和女医生说了具体情况,医生就在电脑屏幕上输入了几个字母说:“好,先去楼下交费,然后上来到对面的化验室化验。”我们又下了楼,交好费去了二楼的化验室。不会吧,要扎手,我最怕扎手了!打针我还不怕,就怕扎手,上次被蚂蚁夹了一下疼了我好半天呢!不要不要!

到了化验室了。一看,原来是个女医生,还好不是男医生,男医生扎手可痛了!可我还是有点怕,应该不痛的吧,呜呜呜呜,我都要哭出来了!我慢慢地、恐惧地把手放进了那个窗口里,“不痛吧。”我小心翼翼的问。医生说:“不痛。”妈妈则在旁边安慰我说:“不痛,一下就好了,就像被蚂蚁夹一下就好了,楠楠最勇敢了!”只见那个医生把一根棉签沾了沾消毒水,然后在我的右手无名指上涂一涂,然后拿起一个长方体,这个应该就是针了吧,以前打针的顺序都是这样的。那个医生把长方体放在我那个刚刚涂了药水的手指上,然后一按,只听见“嘣”的一声响,医生把那个长方体拿走了,我看见我的手指上有一滴红色的血。不会吧,这么快,我一点儿感觉也没有,那几乎就是一秒钟的事,可是,针呢?我怎么没看见针?我以为好了,医生却先把我手指上的血擦掉,然后用力挤我的手指,把血给挤出来,又拿了一根透明的管子来接我手上的血,然后又挤了一点儿,一直到把一根管子全都装满才罢休,最后,医生拿了一个棉花把我的手指包住,叫我一直按着。忙完了她才说了一句:“10分钟后在楼下领取化验单。”

我们去下面等。第十分钟到了,我拿着我的诊断卡在那个机子上一刷,我的化验报告就出来了。我拿上去给那个儿科医生看,她说:“一切正常!”什么?那我不是白挨一针了吗。不过细细想来也还值,换来一个安心嘛!

我的手指留下了一个孔,不过,今天已经长好了!想的那时,好疼,再也不敢了。

篇6:做贺卡日记

昨天,英语老师留了一项作业,这项作业就是让做英语贺卡,我们回家就构思,想做什么内容呢?现在距离一个节日最近,当然就是新年,所以我们就打算写《HAPPR NEW YEAR》这个题目。

我们选好了一张颜色比较鲜艳的纸,先fold了一下,然后呢,在fold的基础上,给左面写上了几句英文句子,英文句子的中文意思就是把最好的祝福献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写完这句话,右面还是空的。右面的画,是我出的主意。是画什么呢?因为今年是蛇年,所以要画一座房子,房子门口画一条小蛇。蛇的嘴里衔着一盏灯笼,灯笼上有一个字:福。我为什么想到画这幅画,因为我们家春联的下联是:蛇报福音久住门,意思当然就是蛇抱着最好的祝福永远呆在你们家不肯走。所以我才会想到这个。房子升起浓浓的青烟,天空中最明亮的太阳闪闪发光,金灿灿的光照着”福“,”福“就是那么的漂亮,那么代表永远的幸福呢。

我做的这张贺卡,表达着贺老师让我们记住的三个单词:fold——折、write——写以及draw——画。要在这张贺卡里运用到这些单词,并记住它们。

现在,我已经把这幅画画好了,我们该涂颜色了。蛇衔着一个福,那么它应该代表着祝福,那代表祝福的颜色就应该是红色,因为祝福代表的是健康、幸福,这些祝福代表的颜色就是红色,所以这条蛇就是送福的小红蛇。

篇7:做贺卡日记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我坐在房间的椅子上,想着,想着。妈妈进来了,看着我傻傻的坐着,说:“想什么呢!坐着发呆。”“嗯!没什么,你快出去,你快出去。”我边说,边推着妈妈,让妈妈出去。“我才不会让我这伟大的计划被妈妈发现呢!”

我想到了,做贺卡。我马上发开柜子,拿出剪刀,胶水,卡纸,绳子。开始认认真真的做起来了,可是选什么颜色的卡纸呢呢?绿色?蓝色?还是黄色呢?我突然眼前一亮,红色,热情大方,代表我真诚的心。我从卡纸里挑出一张大红色的纸,而且妈妈最喜欢的是红色,我先剪成一个爱心,再用彩色水笔画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妈妈,画中:妈妈牵着我的手,再写上:妈妈,生日快乐,祝您每天快乐,开心,我在在爱心上剪一个洞,把绳子穿进去,再打一个结。这样,漂亮而又精致的贺卡就大功告成了。

我悄悄的来到妈妈房前,把贺卡挂在门的把手上,我看了看手表,1:50了,妈妈快起床了,我现在就去泡一杯奶茶给妈妈。把奶茶粉倒进杯子里,然后用吸管搅拌一会儿,再盖上盖子,放在餐桌上。妈妈醒了,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的奶茶,和挂在门上贺卡,我站在妈妈的面前,鞠了个躬,说:“妈妈,祝您生日快乐!”妈妈看着我,眼里充满了幸福的泪水,跑过来,把我抱得紧紧的,说:“谢谢,我抬头看了看妈妈,她笑了,笑得好美好美……

篇8:做贺卡日记

时光飞逝,转眼间20xx年即将挥手跟我们告别。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精心制作了一张贺卡。

前几次做的贺卡,我已用过镂空的表达方式,现在该用什么形式呢?该用什么元素来表达”辞旧迎新“呢?我埋头苦思了好一会,脑海里冒出了好几种方案。最后,我打算用剪贴画的形式来做这张贺卡。前几天,刚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晶莹的雪花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中的仙境。真希望,整个冬天都能有雪相伴。于是,我找了一张温磬的淡黄色卡纸做背景,在封面上贴了一对依偎在一起的雪人母女。她们戴着红手套和红帽子,围着红围巾,在冰雪天地中窃窃私语、其乐融融。翻开贺卡,一棵郁郁葱葱的圣诞树映入眼帘,像一位高大威武的站士,高高矗立着。我在圣诞树的两旁,画了许多小礼物和小雪花,它们围绕着圣诞树妈妈翩翩起舞。封底,我贴了一双喜气洋洋的圣诞袜子,里面满载着小朋友喜欢的礼物。妈妈慎重地在这张贺卡上写上了对我的新年寄语。虽然才寥寥数语,但表达了对我殷切的厚望。

一张饱含着母女情深的贺卡,在我的手中完成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努力做一个令妈妈骄傲的孩子。

篇9:学做酸梅汤日记

学做酸梅汤日记

今天,我在爸爸的指导下,做出了清热解暑的酸梅汤。

首先,我和爸爸去中药店购买了乌梅、陈皮、山楂甘草。然后,我们开始制作酸梅汤。先用清水将乌梅和山楂表面的'灰尘洗净,然后将乌梅和山楂倒入开水锅中,大约煮10分钟左右,再放入陈皮和甘草,继续小火煮30分钟。最后,再放入冰糖调味。至此,美味的酸梅汤就基本制作成功了。当然,还差最后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将酸梅汤装瓶,放入冰箱冰镇。然后就是等待享受冰镇酸梅汤的美味了。

酸梅汤的功效非常多,不但有抗疲劳、降肺火的功效,还能平衡体内的酸碱度。而且,酸梅汤中富含丰富的有机酸,其中有一种特殊枸橼酸,它能有效抑制乳酸,因此,在炎炎夏日,疲惫时喝一杯酸梅汤可以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据说,乾隆皇帝每天都要饮用此汤,因此乾隆皇帝一生都是一副清瘦身材,并没有大腹便便。

冰箱里的酸梅汤终于冰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取出来,一大口,酸味、甜味,就感觉一身疲惫、困意全无,浑身上下清清爽爽,如沐浴在春风中的小草,充满了活力。没想到这小小的酸梅汤在这炎炎夏日竟带给我如此的清凉。感谢你,酸梅汤的美味;感谢我,辛勤的付出。

篇10:做家务日记

有一天,老妈因为有事出去了,我想,老妈在家照顾我每天还要做家务很辛苦。

我看到地上很脏,我想:每天都是老妈扫地的,今天我就学着老妈的样子来扫地吧,老妈回到家一定会很开心的。

我先用吸尘器吸了一遍地,接着再用拖把拖了一遍,我感觉我的手和腰好酸啊,于是一边干活一边想:老妈每天都要这样劳累,以后我得帮老妈多做家务,洗碗啊,叠衣服啊,这些我都会只是平时都是老妈在做。

老妈回来了,看到了干净的地板,看到了洗好的碗,自豪的说:“宝贝,真能干!我为你感到自豪。”

篇11:做家务日记

今天,我自己开始洗衣服了,我用小手擦肥皂,那些泡泡正冲我笑呢!接着那些泡泡跳起了欢快的舞。我又划了把,那些泡泡刷了下来,那些泡泡像玩滑滑梯一样的滑下来。

最后,我用清水把衣服又清洗了一下,衣服就变成了干干净净的衣服了,放在架子上嗮,老妈走过来说:“夸我今天做的真不错,下次再努力!”

篇12:做家务日记

今天,我晚上吃完饭,我帮奶奶做一件事---洗碗。我把碗集中在一起,我倒入了一点儿洗洁精,我看见那些五颜六色的泡泡正在我的'小手上做游戏呢。那些碗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像那些泡泡发出的笑声。我用清水把滑滑的碗冲洗干净,那些泡泡液跟着消失了。

接着,我把筷子整理得整整齐齐,我用小手把筷子搓出的沙沙声,好听极了。这个时候老妈走了过来,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老妈的这句话,使我的心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篇13:做家务日记

洗刷刷,洗刷刷……暑假,我帮老妈做家务,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

暑假,我制作了一个劳动计划表:周一、三、五、七洗碗,周一至周五拖地。今天正好轮到我洗碗了。吃完饭了,我把老爸、老妈带到客厅看电视,我回到厨房把碗收好,叠成两小摞,拿到水槽里,用干净的水反复冲涮,再拿抹布把碗擦得干干净净,并小心翼翼地放进橱柜里。

我洗完了碗,下来一看客厅的地可脏了,便去拖地了。

我先拿出拖把,清洗干净后,就把拖把上的水拧干。进入客厅,就开始拖起来了,前后推动,我把很脏的地方拖干净了,把拖把拿去清洗,洗干净了再去拖。

这个暑假里,我体会到了老妈做家务的辛苦,我以后要多多帮老妈做家务。

篇14:做家务日记

天是腊月25日。古来说腊月二十五扫尘土。早饭后,奶奶说:“要过年了,今天得打扫卫生—扫尘土。”我问什么叫扫尘土呀!”奶奶说:“要过年了,要把陈旧不好的,没用的都扫掉,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我说:“那好哇,今天我唱主角。”

于是我跟奶奶一起干起来。我们先扫房。用一把长扫帚先扫了棚顶,再扫墙壁,扫完再扫地,拖地。不一会干完了,看着白白的墙壁,心里美美的。可我跟奶奶成小花脸了。接着我擦了桌椅跟玻璃。我按着奶奶教的方法。先把抹布用清水洗干净,把玻璃一块一块的擦一遍,然后再用干布擦这样玻璃就亮了许多,灰尘跟污点都擦掉了。奶奶说:“再用软纸抹一遍就更亮了。”果然抹过的玻璃真的更亮了。

今天我虽然很累。但看到焕然一新的房间,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更让我体会到奶奶操持家务多么辛苦,以后我一定多帮奶奶干点活,做奶奶的`小帮手。

篇15:做玉米浓汤日记

11月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带着材料到学校,我们还没开始煮,就有人拿着剪刀拼命的敲着罐头想要打开罐头呢!

到了下午第二节,在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终于开始煮了。我们这一组要做的.是好喝的玉米浓汤,材料有我带的素火腿;其他人带的是玉米粒、玉米酱、四颗蛋、味精,当然少不了锅子、煤气炉、水。

我们开始煮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我们接连的把材料倒进去,最后在的指导和和大家的辛苦之下,这道汤终于完成了,我们都觉得特别的好喝。可是我不得不说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三组,我们全班一开始做的时候,第三组很贪心,他们竟然准备很大的锅子,那锅子至少可以煮二十碗汤都没问题!但是,有一个人在喝他们自己做的汤时,说很难喝,那个人就是第三组的捣蛋鬼,因为他把很多盐加进汤里面使得汤咸到不能喝。

今天我觉得做玉米浓汤很好玩,不仅可以增加常识,还能喝到玉米浓汤,真的是一举两得,也希望下次能够做更好喝的味增豆腐汤。

篇16:做布丁日记

做布丁日记

昨天熬好了焦糖,今天妈妈给我买的材料都到家了,我可以做布丁了。

制作焦糖布丁所需的材料有:牛奶375克、鸡蛋3个,以及37。5克糖。我先把糖倒进了一个大瓷碗里,再把牛奶倒了进去,放进蒸锅加热。过了15分钟,牛奶加热好了,我把鸡蛋打碎,倒在另一个大瓷碗里,用打蛋器打碎。接着,我把牛奶倒进了放着鸡蛋液的大瓷碗里,妈妈说这样不用浪费鸡蛋。我拿出一个过滤网,把布丁液过滤了一遍,静置20分钟。很快,时间到了,我拿出布丁瓶,把焦糖倒在里面,再把布丁液倒在焦糖之上。可是,我在焦糖里放的热水太多了,导致焦糖很稀,和布丁液混杂在了一起。

我在面包机里倒进布丁瓶三分之二高的'热开水,放入布丁瓶,开启了烘烤的模式。过了半个小时,布丁烤好了,我端了出来,发现布丁各个都凸了起来,很Q弹。过了一个小时,布丁冷却了,凸出的部分往下凹了。我拿起勺子,挖了一口。天哪!这和焦糖混杂在一起的布丁竟然挺好吃的!

我不停地吃着布丁,很快,被我吃掉了3个布丁,妈妈打断我,道:“停!你不能再吃了,瞧瞧你的双下巴!”我一脸可惜地把剩下的布丁放进了冰箱。

做志愿日记

做家务——日记

日记做家务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笔记

做陶瓷日记300字

做家务小学生日记

日记做冰棍300字

日记做家务300字

暑假做家务日记精选合集

做蛋糕的日记

做读书笔记日记(推荐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做读书笔记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