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雷锋足迹大学征文

时间:2023-03-11 04:01:19 作者:diamond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diamon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追寻雷锋足迹大学征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追寻雷锋足迹大学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追寻雷锋足迹大学征文

“雷锋出行一公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今天三月五号,偶然间在堂弟的嘴里捕捉到了这句话,我不禁感慨万千。雷锋已远离我们而去,他的精神是否还活在我们心中呢?

我追寻着那些奉献的行为,搜寻着生活中那些无私的事件。无意间的一个回眸……

他长得很平凡,有着一身专属于农民的黝黑皮肤,汗水在上面反射着健康的光芒,晶莹剔透。他脸上挂着淳朴而又真诚的笑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劳动人民。

而真正吸引我的不只是他外表,而是他的所作所为:他正在搬着一个大木头箱子,木头箱子沉甸甸地压在他并不壮实的身体上,手上青筋迭起,身上的几块小得可怜的二头肌费力的凸起,汗水不久便浸满了他的全身。过了半晌,五个木箱子才全体“搬家”。我看着气喘吁吁的他,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旁边有几个人的目光正落在他的身上,其中一个走向前去,十分庄重地对他说了声:“谢谢。”他绚丽的笑又在脸上绽放,只不过又多了几分羞涩,他应声回答:“不客气,今天雷锋日嘛,在家也是闲着,应该做些好事!”说罢,他便匆匆的走了。我凝望着他的背影,有说不尽的亲切:他不是当代的活雷锋吗?

“梦想太过于脆弱,现实太过于残酷,但我要他们的梦成为现实,让他们成为只在风雪中生长的雪莲花!”我看了新闻联播,听到了这么一席话,让我感动不已。这句话出自在贵州教书的一名名牌大学生的口中。听说贵州那里十分贫穷,图片上的学校是不规则排列的竹子筑成,屋内设施异常简陋,光线不足,廉价的电灯泡在那散着微光。那里的小孩吃不好也住不好,很难想象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从那里出来的,而对于我们这些已养尊处优的人,对那里的生活简直不敢想象!可是那位大学生却奔向了那儿,自愿帮助那儿的贫困学生。舍弃了俗世认为的远大理想抱负,抛却了浮躁的繁华都市的霓虹灯,这是什么精神?对,是雷锋精神,是当代的活雷锋!

我的眼前如影片般上演绎着一幕幕的雷锋事迹,令我感慨万千。什么是雷锋?他们就是雷锋,新世纪的活雷锋!

我想:“我们这些中学生虽不能做些大事,但也可以从小事做起。”对,做一个最好的你。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或许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学生的责任,学习雷锋的意义。

追着雷锋的足迹,昂起头来,迎着新的朝阳,踏入新的世界,我仿佛看见一群群中学生俨然成为了新的雷锋!

篇2:追寻红色足迹征文

还记得甲午战争吗?还记得五三惨案吗?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吗?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给中华人民留下的深刻记忆、惨痛伤痕。为了重温历史,我们江宁小学校外辅导员李爷爷带领我们雏鹰假日小队来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寇修建的一座碉堡。

那是一座陈旧的碉堡,砖头与砖头间已有了缝隙,似乎随时就要倒塌。它的门建在距离地面约二米处。破烂的木门上了锁,通过一指长的裂缝望进去,却发现里面断垣残壁,布满灰尘的房梁上结满了蜘蛛网,暗灰色的地上,只有几张破烂的椅子。碉堡上有四个机枪口,据李爷爷说,这些机枪口是用来窥探和袭击的,敌人在里面就可以射中外面的老百姓。

李爷爷告诉我们,这座碉堡是日本人为了保护铁轨,运送军需物资而修建的。当时,由于中国国民党军腐败无能,导致几十万中国军队被几万日本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老百姓想反抗,就拿起各家的铁锹,去砸那道铁轨,想要断送日本军队的军需物资。于是,日本军队为了保护铁轨,保护自己的军需物资,就建造了这碉堡来保护铁轨。

“日本侵略者太可恶了!”听完李爷爷的故事后,我愤愤的想:“不仅日本侵略者可恶,中国国民党军队也太懦弱了!他们面对仅仅只有几万的日本军队,选择的是逃避而不是面对,选择的是投降而不是抗争。这说明了什么?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仰人鼻息!以前,中国军队弱小,日本侵略者才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掠。现在,中国强大起来了,还会被挨打吗?不,不会!祖国强大了,人民强大了,就能阻挡别国的侵略了,就可以不怕挨打了!由于时代的发展,人民强大了,做贡献了,让祖国强大起来了!我也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献出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追寻着革命先辈留下来的足迹,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3:追寻雷锋的足迹作文

雷锋是我们每个少年儿童学习的好榜样。我认为,学雷锋并不是非要做很大的事,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学习雷锋,就是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的。

平时我是生活在姑妈家里的。在这里,我是大人眼里懂事的乖孩子。平时写完作业后,我就自觉地读读课外书,画画画。除此之外还常常帮姑妈洗碗、扫地、拖地、收拾房间、倒垃圾。

每年暑假回到我自己的家,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我是他们眼里可爱的小学生。因为我常常给小弟弟、小妹妹们讲故事,教他们认字、画画、做游戏;看到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就主动扶一扶,帮着搬搬凳子、提提东西;见到大人总是很有礼貌地问好,大人们总是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还是个有爱心的小学生。记得有一年,小区里曾来了一只流浪狗,那时正值春节,我就拿着塑料袋把客人吃剩的骨头收集起来,放到地下室给小狗吃,并且还给它带些水喝。有时我还会把毛线球放在地下室给它玩,直到小狗被人领走。

我奶奶家的院子里住了一家农民工。他们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常常不能按时吃饭,我经常从奶奶家拿些吃的给他们。看见他们穿的衣服破了,我还经常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穿,我和他们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坐公交车时,我常常给老人、残疾人、孕妇让座位。出门在外,有时会碰到乞讨的残疾人、老人及有病需要捐助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零花钱。

我们班欧阳绿云同学因手臂骨折提东西不方便。她每天上完两节课后都要回家,这期间,我天天帮她拿书包,直到她的手臂完全康复,能拿动书包为止。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每次外出旅游时,我总会带几个塑料袋。一是把自己吃完的垃圾装进塑料袋里,二是捡一些旅游景点的垃圾,为美化环境做点贡献。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就能做更多的好事。我要沿着雷锋的足迹,把学雷锋做好事当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雷锋一样做一个平凡而高尚的人。

篇4:追寻雷锋的足迹作文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三月,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学习雷锋好榜样》正随处被传唱。雷锋走过的足迹,鼓舞着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雷锋——这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成了好人的代名词。雷锋同志,用他的一生恪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雷锋同志,用他的行为证明了高尚的魅力;雷锋同志,用他的生命抒写了道德的诗篇R22;R22;回眸历史的长河,雷锋精神是一块永垂不朽的道德丰碑,它是我们任何时代的最强音。

曾记否,那个正直勇敢的雷锋,一次又一次在风浪中锻炼自己的气概?曾记否,那个勤俭节约的雷锋,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小气”?曾记否,那个敬业奉献的雷锋,永远坚守岗位的“螺丝钉”精神?雷锋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灵魂,它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雷锋用自己的言和行号召着人们共筑道德长城。

在21世纪的今日,虽然雷锋的躯体早已雁落无痕,但雷锋的高尚品质却永远闪耀光芒。在我们身边,出现了无数的“活雷锋”——他们以雷锋为自己的信念榜样,不留名地为人们服务,为社会增砖加瓦,他们是新时代的雷锋同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美妈妈”吴菊萍做到了。她用她的双手托住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她用母爱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2岁的妞妞因为贪玩爬到窗台上被窗沿挂住,随时可能掉下来。那么高的楼层,如果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妞妞坚持了一分钟后还是掉下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妞妞得救了,可是吴菊萍的左臂却多处粉碎性骨折。我想:吴菊萍肯定不会后悔的,因为如果她当时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如果她当时有一丝一毫的退缩,那么,这个才来人世间不久的小生命将会永远孤独地重返天堂了。母爱的力量让她伸出双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她托住了生命,这就是当代最棒的活雷锋!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在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了!

她普通,但她卓然!

无数的“吴菊萍”,他们接受着最传统的中华美德;彰显着最感动的永恒与瞬间。他们走在道德的前沿,用自己的举动引领着道德的航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

我是一个中学生,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要努力学习雷锋的品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我相信,只要雷锋在我心中,我就一定能够净化自己的灵魂,成为一个品德高尚

的人。雷锋精神,我愿意为你激情燃烧。

有人说,现在,道德长城已经倒了。倒了吗?不,没有!道德的长城永远也不会倒下,因为总有一批人会伸出道德的双手去填补长城上的空缺。我坚信,只要《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永远传唱,道德的长城就会恒久弥新!

阳光透过指间静静穿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昂首笑对阳光,在内心默默宣誓:“追寻雷锋足迹,共筑道德长城!”

篇5:追寻先烈足迹征文优秀

五星红旗是火红的,国徽是火红的,祖国人的鲜血是火红的,祖国人的心是火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龙的象征,是红色的象征。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上,红军战士的足迹深深的印在那曾经被蹂躏过的土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千千万万个足迹,牵连着龙族亿万人的心,终将被历史铭记。

我更不能忘记红军。因为旧中国的解放,就是靠他们打下来的;因为新中国的诞生,就是靠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总是漫长的。共产党人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行军,战斗,他们挨饿,受冻,他们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广阔地区。二万五千里啊,我不知道有多远,但我知道是很远很远,远得那么不可触摸,不可估量。红军啊,你们好像一只笔,在没有污秽的白纸上一点一滴的文字,写上一大片灿烂的文章。

在台儿庄,我被哪里的景物迷倒啦,路边到处都是绿荫,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路边的花朵,娇艳欲滴,人们在这里开心快乐地劳作。

现在我们只有切身地去感受历史,回忆历史,去聆听那些饱受日本侵掠者欺凌、摧残的幸存者的含泪倾诉,去聆听那些真实记录片的倾诉,才能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看到两个民族之间无法用时间磨灭的深仇大恨。这个恨,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曾经在中国的领土上掠夺财富,欺压我们的同胞,这个深仇大恨,永生永世都不能忘。

如今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身为党的阳光下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篇6: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精选

我的家乡在慈溪市观海卫镇昌明村,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碧波粼粼的杜湖畔,群山环绕。湖边的梅山北坡,松竹繁密,据说丛林中隐藏着当年中共慈镇县工委领导人的栖身之处——石公馆。

那一天,我跟着爸爸,沿着台阶式的石径小道,前往这一个神圣而又充满故事的地方,寻访先烈的足迹。

虽然周边环境都已经经过了整治,危石崖壁处都设置了钢管护栏,但是一路上我还 是走得磕磕绊绊。爸爸说:“正是因为这里人迹罕至,显得隐秘,所以当年共产党才会选择这里作为栖息地。早些年,国闵党反动派对三北地区发动疯狂的政治、军事清剿。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计划,中共慈镇县工委在宓家埭地下党员宓信官的配合下,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天然石洞,作为秘密办公地。既能隐蔽疏散、又便于联络,就是石公馆的有利条件!”

听到这里,我不禁产生了疑问:“那么,在这样不便的地方,他们的起居饮食怎么解决呢?”爸爸接过了话茬:“当然,条件肯定是十分艰苦的。据说,那时候,他们就靠山下百姓偷偷送上来的粗粮填肚子,偶尔改善下伙食,也不过是几根鱼骨头泡清汤,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草根,皮带,都拿来充饥。这是我听我外公常说起的呢!”

不知不觉间,爸爸告诉我:“到了!”一直埋头赶路的我,抬眼望去,不禁为之一振:眼前是几块不规则的巨石构成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洞穴,洞口朝着西北方向,深约三、四米,高约两米,石头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周围高矮不的杂草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洞的左边石壁上,刻着《石公馆记》:“1947年冬,中共慈镇县工委为在国闵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下推进人民游击战争,于梅山北坡巨石群中寻得这一山洞,作为工委机关秘密驻地,名之曰‘石公馆’……”

望着眼前的一切,再联系爸爸的讲述,当年共产党员的艰苦生活就不难想象了,他们心怀天下而栖身在这片山野上,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政治、军事围剿,在人民的解放史上,谱写了多么光辉的历史 篇章!

青山依旧在,壮士一去不复返!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洒下了热血,献出了生命。这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树,都见证了他们的斗争,山谷里,永远回荡着他们“为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呐喊声!

许多年后的今天,在这样的一个和平年代,我们更不应该忘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我们应该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沿着先辈的足迹,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篇7:追寻红色足迹优秀征文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电视机里播放着习主席带领大家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唱国歌时那隆重而又庄严的场面,是我也不禁跟着一起唱起国歌。

今天,是全中国人民都值得兴奋的日子——抗战胜利70周年。

而回想起70年前,那些抗日还没胜利,还没结束的日子。所有人都生活在黑暗,相互厮杀的场景里。每一天里,都有许多的中国人死去;每一天,都有许多人活在痛苦当中;每一天,都有许多无辜的孩子死在日本人的枪剑上,或是失去父母。然而,我们现在脚上踩着的的土地,曾经又有多少的中国同胞倒在这里……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他们出现了。

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奋不顾身,与敌人殊死拼搏。他们就是抗日战士,是抗日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也更不会有现在强大的中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勇性命换来了现在我们的幸福。她们是我们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是祖国的先锋。

我想,他们每个人都有个愿望,就是:抗战胜利。可惜,他们没有等到那个时刻,就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安息了,她们的努力保护国家,得到了回报,日本人投降。那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啊!

直到今天,9月3日,已是抗战胜利70周年了。看着在天安门广场那些训练有序的军人,还有一些八九十岁的抗战老兵,心里都会感慨:现在的生活那么和平,那么幸福,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和平,因为他来之不易啊!

像习主席在仪式上,讲的一句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家的耻辱是不容忘记的。而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先烈,我们都要去记住他们啊。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70周年的胜利,每个人都很兴奋。但每个人都应该要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8: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600字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转眼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

回首百年,悠悠岁月。黄继光为了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叔叔,为了不暴露革命目标,趴在烈火中活活烧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

缅怀先烈,我感慨万分;缅怀先烈,我思绪起伏;缅怀先烈,我心潮澎湃……革命先烈虽然壮志未酬,未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_上冉冉升起,但你们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将永远浇灌着中华民族解放胜利的鲜花!

青山肃立,绿水长歌。同学们,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既享受着幸福的生活,学习的快乐,又肩负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听!祖国的明天在召唤我们,我们只有认真学习,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将来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和昌盛!

篇9: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600字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这个日子,我想过得比以前更有意义。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和表哥阳阳一起去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我们去追寻红军的足迹,去缅怀先烈,了解历史。

到了红军广场,我一眼就看见了广场中停放的那架飞机,那是列宁号侦察轻型轰炸机。这是红军缴获的______的飞机,也是红军的第一架飞机。我抚摸着机翼,一种自豪涌上心头。

抬头一望,正对面的建筑物上几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这是______的题词呢!我们快步上前,拾级而上,旁边雕花的扶手十分古朴。

从入口进去,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电子屏幕,上面介绍了纪念馆的参观路线和七部分的内容简介,从这里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纪念馆里一尊尊雕像吸引了我的视线。在第一展厅中一排伟人的雕像屹立着,正是他们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再往前走,我看见了徐向前的塑像。徐向前原名叫徐象谦,因为他自己的永远向前的革命精神而将名字改为“向前”。他用自己的一生对“向前”作了最有力的诠释。我们还看见了沈泽民临终前写报告的雕像。他坐在简陋的屋子里,斑驳的墙壁,昏黄的油灯….虽然有一盆炭火,但从他单薄的衣物上可以想象他的寒冷。这至死不渝的精神让我感动。

革命的成功不单单靠领袖人物,人民大众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雕像同样让我感到震撼。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信阳站工人2000余人提前拉响了罢工的汽笛。截住了一列由南往北的列车,与前来镇压的反动军阀进行针锋相对的抗争。虽然林详谦、施洋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的精神永留人世间。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组雕像是“柳林起义”。红军用“土坦克”打败敌人的“洋碉堡”。“ 土坦克”就是把棉被浸透水,蒙在一张方桌上。就这样居然把火力猛烈的“洋碉堡”打败了。真是令人拍手称快!

在当时红军要取得胜利非常不容易。我们看到展出的实物有:大刀、长矛、红缨枪头、脚鱼叉等,比起日本的东洋刀差远了,更不要说洋枪大炮了。我们还看到了红军穿过的草鞋、军装等。看着这些我心潮起伏,这些锈迹斑斑的武器上不知洒下了多少红军的热血与汗水,我也不由得想起红军与敌军搏斗的场面。我的眼睛湿润了。

今天我认识了信阳的革命背景,知道了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是伟大的红军和广大的农民工人用大刀长矛打拼出来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篇10:追寻先烈足迹

去年,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红色足迹之旅”我们班级有幸参加了这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上午八点,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穿上干净整洁的校服,系好红领巾,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革命纪念馆。

隔着大门,我远远就看见了‘南阳革命纪念馆’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种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环视四周,同学们也一改刚才的欢声笑语。我们静静地走进革命纪念馆,路两旁的柏树郁郁葱葱,仿佛一位位保卫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红军战士。拾级而上,来到大厅,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通过展厅的一幅幅图画和文字介绍,深入的了解南阳抗战历史以及红军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其中有一座雕像深深地吸引了我,两名战士分别扛着冲锋枪,一位站着,一位半蹲着,他们目光坚定,栩栩如生。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仿佛传来了当年激烈的枪声和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作文Www.ZuoWEn8.Com/,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我们今天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游乐场里尽情的玩耍。这是一种多么大公无私的精神啊,想着想着泪水不禁湿润了我的双眼。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战士们用过的刀、枪和大炮,这些仿佛还带着战士们体温的武器又一次让我们肃然起敬。漫步其中,浮想联翩。高大雕像正是他们高大形象的最好诠释。为了我们能过上种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我们现在安稳的生活。所以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想想自己平时的挑食、偏食、不爱惜粮食,我不禁羞愧的低下了头……

红色之旅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那天的一幕幕还不停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未来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学习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精神,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不懈奋斗!

篇11:追寻先烈足迹

九月三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民,对于我们世界人民,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反法西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是啊,回想过去,中国人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伟大的革命战士们,为了保卫这片广大的土地,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即使被捕也宁死不屈,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所以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去跟随党的足迹去探索历史。

一、回顾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军攻陷了我国东北地区,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便是“九一八”事变。接着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打响,从那以后日军便开始肆无忌惮的杀害中国人民,数以万计的人民倒下,大片的鲜血染红土地,场面惨不忍睹……

二、反抗

虽然日本侵占了我国大片土地,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许多人民舍身救国,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不管是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要打鬼子,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要坚定信念,为了保卫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

但是,胜利不是轻易得到的,在这中间有许许多多的英勇顽强的战士为此而牺牲: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吉鸿昌,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他们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的名字却因此流芳百世,被人民视作榜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木春。历经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获胜利,三年解放战争,人民解作文Www.ZuoWEn8.Com/放军摧枯拉朽。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南京蒋家王朝覆灭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没有了!但我们不会忘记,卢沟桥上的烽火,南京城里的白骨,我们更不会忘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平型关百团大战来之不易胜利。

三、爷爷眼中的抗战

我的爷爷就生在那个战争年代,见证了日本鬼子的凶残无道,可憎至极,他常常和我说起那个年代的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冬天没有棉衣穿,每天吃着同一样食物,棒子面,然后各种炖白菜,炒白菜,拌白菜……而且有时炮弹也会落到附近,百姓们的生活不得安宁。那一次,鬼子来到了威海羊亭附近,把那里一个村的人全杀光了,血流成河……爷爷说,他至今都不会忘记日军犯下的罪行,那些鲜红的回忆时不时的跳出来警示着他!

因为那个时候爷爷小,并没能参加抗日战争,但是长大后想为祖国出一份力,于是参加了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站在战场上,他也害怕过,但是一想到朝鲜人民那个感激的眼神,便立马有了动力和信心,在战场上挥洒着汗与血……那场战争以后,爷爷回到了平凡的岗位上,但有时往事就在眼前跳动着、

如今,战争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安定又和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武器,新科技出现,这些科学家有时间致力研究与科技,结根归低还是因为和平,所以我们要维护这个和平社会,同时要铭记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惨痛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追寻先烈足迹的诗歌

雷锋的足迹-作文

雷锋征文

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追寻生命的足迹作文700字

寻找红色足迹征文

追寻我的成长足迹900字作文

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500字精选

雷锋在我心中征文

雷锋的征文

追寻雷锋足迹大学征文(锦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追寻雷锋足迹大学征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