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然景物的古诗句

时间:2023-03-17 03:51:04 作者:快乐小勾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快乐小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形容自然景物的古诗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形容自然景物的古诗句,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形容自然景物的古诗句

形容自然景物的古诗句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4、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6、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7、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8、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

9、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13、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1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5、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16、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17、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

18、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19、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0、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21、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2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3、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24、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25、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26、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27、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28、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篇2:描写自然景物的清新古诗句

描写自然景物的清新古诗句

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

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

篇3:自然景物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2、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5、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6、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9、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10、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14、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15、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1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7、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8、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9、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2、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2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2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6、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27、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28、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29、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1、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32、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3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5、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篇4:自然景物的诗句

1、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2、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3、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4、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宿石邑山中》

5、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6、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7、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8、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9、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10、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1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2、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1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4、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15、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6、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7、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薛昂夫《西湖杂咏春》

18、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19、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20、涨西湖、半篙新雨,D尘波外风软。张翥《摸鱼儿送春》

21、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22、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23、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24、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2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6、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7、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28、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29、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30、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篇5:自然景物的诗句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3、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白居易《早冬》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0、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12、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3、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14、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1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16、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7、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18、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19、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南乡子・乘彩舫》

20、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2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22、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子规》

2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2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27、红酥手,黄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9、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30、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31、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荷叶》

32、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33、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3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篇6:自然景物的诗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篇7:自然景物的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5、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2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2、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3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4、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3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4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4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篇8:春天景物的古诗句

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子里静悄悄。院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 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赏析

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体现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全曲句句不离春天的特征。“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作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这样的画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怡然与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近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篇9:春天景物的古诗句

宋代: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译文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鉴赏

丰乐亭在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泉上。此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经过,由苏轼书后刻石。美景,美文,美书,三美兼具,从此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但这组诗则撷取四时景色中最典型的春景先加描绘。第一首写惜春之意,第二首写醉春之态,第三首写恋春之情。

第一首头两句说: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连成一片,鸟儿在山上林间愉快地歌唱。阳光下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树枝,不少落花随风飞舞。“交加”,意为树木枝叶繁茂,种植紧密,所以枝叶交叉重叠,形成一片绿阴。“荡漾”两字写出春风在青山幽谷、林间草坪飘扬的神理,也写出游人在撩人春景中的愉快心境。明媚春光,令人心醉。诗人呢,野鸟啁啾,杂花乱飞,他一概不闻不见,他也进入了醉乡。次日酒醒,春无踪迹,原来已悄然归去了。第四句“明日酒醒春已归”,表面说醉了一天,实际是醉了整整一个春天。此句用夸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短暂,带有浓厚的惋惜之意。

第二首前两句说:天上是淡云旭日,晴空万里;地上则是春草茂盛,蓬勃生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而飞舞着的杨花、柳絮洒落在游人的春衣上,“拂了一身还满”。一个“惹”字写出了春草欣欣向荣之势,春草主动来“惹”人,又表现了春意的撩人;配上一个“拂”字,更传神地描绘了春色的依依。此句与白居易的名篇《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相比,功力悉敌,简直把春景写活了!

第三四句写游人兴之所至,来到丰乐亭,在亭西碰上了欧阳太守。太守在于什么呢?他双鬓和衣襟上插满了花卉,坐在竹轿上大醉而归。篮舆,是竹轿。他不乘一本正经的官轿,而坐悠悠晃动、吱嘎作响的竹轿,显示出洒脱不羁的性格。因为坐的是敞篷的竹轿,嵌而人们得以一睹这位太守倜傥的丰采。

第三首写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天已暮,春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有的本子“老”字作“尽”,两字义近,但“老”字比“尽”字更能传神。这首诗把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既缠绵又酣畅。在这批惜春的游人队伍中,当然有诗人自己在内。欧阳修是写惜春之情的高手,他在一首《蝶恋花》词中有句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真是令人肠断;而此诗“来往亭前踏落花”的多情游客,也令读者惆怅不已。

综观三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三诗的结句都是情致缠绵,余音袅袅。欧阳修深于情,他的古文也是以阴柔胜,具一唱三叹之致。如果结合他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来欣赏这组诗,更能相映成趣。

形容梨花的古诗句

形容初夏的古诗句

有哪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

形容心情悲痛的古诗句

形容亲情的古诗句摘抄

经典古诗句

陶醉自然景物作文

爱国古诗句

暗恋古诗句

七言古诗句

形容自然景物的古诗句(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形容自然景物的古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