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ybtq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惊蛰节气古诗词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惊蛰节气古诗词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惊蛰节气古诗词有哪些
惊蛰节气古诗
(一)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
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
赏析:一夜春雷震响,所有动物蛰伏的洞穴都空了。在山上居住的人家的篱笆附近有蛇虫开始出没。蚯蚓也开始争先恐后,纷纷钻破苔藓地面,显得气势如虹。
诗人通过对蚯蚓被春雷唤醒后,变得气势如虹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刚健精神的赞美。
(二)春日杂兴
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馀景,收拾赋新篇。
赏析:“日永”指夏至或者夏日白昼,这里代指白昼。“香篆”指篆文状的盘香,点燃可用来计测时间。
还有点薄弱的料峭春寒,阴暗的云彩带走傍晚的烟气。春雨催来了惊蛰节气,春风发作,逼迫着花儿开放。白昼感觉有点漫长,春愁使得酒船出现。为你借来这剩馀光景,让你用来书写新的诗篇。
这首诗使用拟人手法,使得时间和景物都有了情感,变得生动起来。惊蛰节气的到来好像是受春雨的催促,花儿的开放好像是被春风的逼迫,酒船的出现好像是春愁召唤来的,让你借酒消愁,而傍晚竟然也是从白昼借来的。
(三)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赏析:半夜的松涛声如同倾落的瀑布,回忆当初睡不着觉,一起相伴坐在西斋。惊蛰节气的雷声中,细雨蒙蒙,好像被筛子筛过一样,伴着梅花落下。送朋友快要过河的时候还微笑,送走朋友回来才觉得失落。把手中的书卷合上,有谁能知道我现在的心意,从窗子里望去,外面一片新春绿意,等待着杜鹃啼叫。
这首诗写景、怀人,对美景的欣喜和对友人离去的失落融合在一起,在茫茫春雨里如云如烟。“细筛微雨落梅天”一句极好,细雨之中,梅花轻落,一幅绝美的图画。
(四)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赏析:“景常晏”指天晚。“劬”是劳苦的意思。“膏泽”指指雨下到田里。“闾里”指民间、乡里。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
“蛰”是藏的意思,指冬天时动物入冬后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以等待春天到来,就是通常说的“冬眠”。“惊蛰”指冬眠的小动物被春雷声惊动苏醒。
到了惊蛰节气时,天气转暖,渐渐有了春雷,所以诗中说:“一雷惊蛰始”。在春雷声中,钻在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感受到泥土的温暖气息,开始苏醒,并出来活动,它们好像是被春雷震醒的,也就是谚语说的:“春雷惊百虫。”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耕开始,所以诗中说:“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
(五)惊蛰日雷
宋·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赏析:“坤宫”指大地。“蛰户”指蛰虫伏处的洞穴。“花房”指培养花草的温室。“电明”指雷电闪耀。“寒暄”指寒冷和温暖(今天已经衍化成应酬和应酬话的意思了)。
半夜里一声雷响,早晨蛰虫开始出洞,因为天气变暖,花房也可以打开了。田野里风吹来,灭了房内的蜡烛;电闪雷鸣中,雨点急促地击打窗户。草木顿时生机勃勃,和冬天大不一样,这自然是因为寒冷和温暖不同的气候催生的不同结果。只有院中的石龟和房上木雕的大雁对春天的回归毫无反应。
这首诗描写惊蛰时春雷隐隐,大地回春,春风春雨催生草木生长,透露出一股欣喜和爽朗的心情。
惊蛰节气谚语
1.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2. 地化通,赶快耕。
3.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4.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5.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6.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7. 二月打雷麦成堆。
8. 惊蛰地气通。
9. 惊蛰断凌丝。
10. 地化通,见大葱。
11. 惊蛰至,雷声起。
12.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13.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14. 冷惊蜇,暖春分。
15.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16.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17.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18. 惊蛰不藏牛。
19.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20.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21.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22.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23. 春雷响,万物长。
24.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25.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26.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27. 二月打雷麦成堆。
28. 惊蛰地气通。
29. 惊蛰断凌丝。
30. 地化通,见大葱。
31.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32.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33.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34.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35.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36. 大麦豌豆不出九。
37.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38.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39.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40.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41.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42.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43.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44.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45.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篇2: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1.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2.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3.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4.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5.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篇3:描写惊蛰节气古诗词
描写惊蛰节气古诗词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秦楼月·浮云集》
宋代:范成大
原文: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菩萨蛮·春雨》
宋代:萧汉杰
原文: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闻蛙》
宋代:赵蕃
原文: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篇4: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1.《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年代:宋作者: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2.《燕居十六首》
年代:宋作者:彭龟年
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物方全性命,如我爱吾宫。
3.《安济桥》
年代:宋作者: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4.《夜闻警》
年代:宋作者:吴可
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
卧听邻鸡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
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
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5.《冬至日闻雷》
年代:宋作者:杨时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飚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散雪交余辉。
凌寒山驿孤,持盃空自疑。
6.《闻蛙》
年代:宋作者: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7.《冬夜观树影》
年代:明作者:邵宝
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
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
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
玄冬万景瑀,嘉此独咨嗟。
他宵有繁阴,莫向时人夸。
8.《游玉泉》
年代:宋作者: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9.《答陈珽主簿》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绮纨。
果能磨铁砚,真可歃铜盘。
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家贫无宝贝,珍贶欲酬难。
10.《清溪松阴图》
年代:明作者:唐寅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篇5: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最新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词(精选5首)
1、《闻雷》
白居易(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2、《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舒岳祥(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3、《骤雨》
陆文圭(宋)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4、《春晴泛舟》
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5、游景仁东园(节选)
苏辙(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最新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词(精选5首)】
篇6:惊蛰古诗词
1.《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
年代: 宋 作者: 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2.《春晴泛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3.《山房》
年代: 宋 作者: 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4.《清溪松阴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5.《游景仁东园》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篇7:惊蛰古诗词
1.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2.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3.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篇8:惊蛰古诗词
惊蛰古诗词精选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春晴泛舟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拟古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郊迎神
唐乐府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
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
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春雨早雷
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孟浩然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义雀行和朱评事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闻雷
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物候特征
物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鹰化为鸠:鹰,蛰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
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
若“腐草为萤”,“雉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篇9: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词精选10首
咏二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篇10: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词精选10首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篇11: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词精选10首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 惊蛰古诗词
★ 惊蛰节气文案
★ 惊蛰节气诗句
★ 节气惊蛰问候语
★ 惊蛰节气句子
★ 惊蛰节气的古诗
惊蛰节气古诗词有哪些(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