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4-27 03:39:02 作者:佳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佳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及答案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文言知识】

词类的活用。上文君如欲生之中的生,为动词,解释为活命,但若把整个句子理解为您如果想活命它们就不通了,因为生在这句话中要作使动词用,即使生(活命),句意为您如果想使它们活命就正确了。又如人欲死之,应理解为人们想要使他死。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方法。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以 ②竞 ③然

2、翻译:①示有恩也 ②恩过不相补矣

3、理解:死者众矣前省略了主语

4、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

篇2:《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

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4分)

①以 ②厚 ③竞 ④然

【小题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题3】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2分)

答案

【小题1】①同“于”;在②优厚地,重重地③争着④对的,正确(每点1分,共4分)

【小题2】恩德补偿不了罪过。(2分)

【小题3】担当、胜任。(2分)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3】“弱不禁风”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篇3:赵简子元日放生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简子元日放生文言文阅读答案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

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4分)

①以 ②厚 ③竞 ④然

【小题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题3】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2分)

答案

【小题1】①同“于”;在②优厚地,重重地③争着④对的,正确(每点1分,共4分)

【小题2】恩德补偿不了罪过。(2分)

【小题3】担当、胜任。(2分)

阅读说明方法及作用题型解题技巧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常见) 摹状貌、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2、说明方法的作用:

答题思路:

①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说清说明对象的__特征

②应注意是为了说明本段中心句,还是全文说明对象的特征

3、常见说明方法作用: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充分地说明了__的__特征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__的__特征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的__特征(增强了文章趣味性)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突出地说明了__的__特征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__的__特征

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有说服力地说明了__的__特征(同时引诗文还可增添文采)

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要把握记叙的要素

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记叙文,对这六个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非写出来。也就是说:有些要素虽然没有写明,文章中也已经具备了。

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

要理清记叙顺序

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要作一个主从、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也可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这就形成了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叙述方式,成为记叙文体的一个特点。

篇4: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

各位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其中有一点就是文言文的翻译,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吧!

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译文:

有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斑鸠鸟进献给简子。简子很高兴,重重地奖赏了他们。门客问简子这样做的原因。简子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对斑鸠)有恩德。”门客说:“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猎它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简子说:“你说的对。”

注释:

⑴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

⑵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

⑶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⑷以:于

⑸然:对

⑹过:错误

⑺故:原因 ,缘故

⑻示:表示

⑼生:放生

⑽然:这是对的

⑾鸠:野鸡

⑿竞:争抢

⒀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启示及寓意

解决问题不能仅从表面上解决,而应从根本上解决。不要本末倒置。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现代社会像赵简子那样,为所谓的政绩而作秀的人依然不绝。

篇5: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赵简子元日放生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赵简子元日放生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文言知识】

词类的活用。上文“君如欲生之”中的“生”,为动词,解释为“活命”,但若把整个句子理解为“您如果想活命它们”就不通了,因为“生”在这句话中要作“使动词”用,即“使……生(活命)”,句意为“您如果想使它们活命”就正确了。又如“人欲死之”,应理解为“人们想要使他死。”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方法。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以②竞③然

2、翻译:①示有恩也②恩过不相补矣

3、理解:“死者众矣”前省略了主语

4、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

篇6:赵简子之子 阅读及答案

赵简子之子 阅读及答案

仙桃(二)文言文阅读(6分)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

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

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

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

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

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14.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

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13.A(2分)

14.(1)诵其词甚习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

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篇7:赵简子纳谏阅读答案

赵简子①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说。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②,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③晋人。

(选自《史记》)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末期晋国国君。②鄂鄂:直言的.样子。③怀:怀柔,即用笼络的手段使之归附。

【问题】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诸大夫【朝】( )

(2)【徒】闻唯唯( )

(3)常不【说】(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19.读完本文后,对你的为人处事有何启发?(2分)

【参考答案】

17.(1)上朝

(2)只

(3)通“悦”,高兴

18.简子因此能使赵邑归附,怀柔晋人。

19.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因意见刺耳而拒之。

篇8:赵普阅读理解答案

赵普阅读理解答案

普少[年青时]习[熟悉]吏事,寡[缺少]学术[学问,道术],及[等到]为相,太祖常劝以[介词,用]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参考答案: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

A.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B.普性深沉有岸谷

C.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D.臣窃以为不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普)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答:(赵普)虽然多忌妒而刻薄,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答:过了些日子(赵普)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3、描写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上面两段文字中,描写赵普,主要运用了细节或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王珪,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都突出地表现了他们作为忠臣 忠直刚毅,不怕得罪皇帝,敢于犯颜直谏的共同特征。

4、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5、刻画人物善用细节。写专心致志地读书,描写了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一个阖字,指闭门谢客,排除一切干扰。写太祖之怒,描写了碎裂奏牍掷地的细节。碎裂足以表明怒的程度,再加一个掷字,怒不可遏的`样子可想而知。写沉着镇定,描写了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然而,赵普岂止拾之,他居然在日后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补缀旧纸这一细节生动感人,那被撕碎的奏牍,要恢复原样,需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

篇9:《赵简子立储》阅读答案及注释译文

《赵简子立储》阅读答案及注释译文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注释:

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

③〔置后〕选立继承人。

④(书)写

⑤〔二简〕两片竹简。

⑥(以)来

⑦〔识(zhl)〕记住。

⑧(举)列举,说出

⑨(甚习)很熟。

⑩(诸)相当于“之于”

【11】(奏)上呈

【12】(为)认为

【13】〔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2.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1.A(2分)

2.(1)诵其词甚习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翻译:

赵简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好。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慎重地记住。”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丢失了。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简子。因此赵简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他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启示

①细节决定成败。

②作为领导要选贤任能。

赵简子(赵鞅)

赵鞅(?—前475年):嬴姓,赵氏,原名名鞅,后名志父,谥号简。时人尊称其赵孟,史书中多称之赵简子,亦称赵简主,其全称名讳当为赵鞅、赵志父(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没有嬴鞅一说)。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赵氏大宗宗主。赵武之孙,赵成嫡长子,出生世卿大族,至晋定公时执政晋国十七年之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赵襄子饮酒阅读理解答案

《周公诫子》阅读理解及答案

《赵襄子饮酒》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简·爱》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桃花源记及答案

牡蛎阅读理解答案

春风阅读理解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及其答案

泥石流阅读理解答案

暴雨阅读理解及答案

《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赵简子元日放生》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