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dodo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忆崔生,忆崔生红绡妓,忆崔生的意思,忆崔生赏析,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忆崔生,忆崔生红绡妓,忆崔生的意思,忆崔生赏析,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忆崔生,忆崔生红绡妓,忆崔生的意思,忆崔生赏析
忆崔生,忆崔生红绡妓,忆崔生的意思,忆崔生赏析 -诗词大全
忆崔生作者:红绡妓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
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
篇2:江北忆崔汶,江北忆崔汶卢纶,江北忆崔汶的意思,江北忆崔汶赏析
江北忆崔汶,江北忆崔汶卢纶,江北忆崔汶的意思,江北忆崔汶赏析 -诗词大全
江北忆崔汶作者:卢纶 朝代:唐 体裁:五排 夜问江西客,还知在楚乡。全身出部伍,尽室逐渔商。
晴日游瓜步,新年对汉阳。月昏惊浪白,瘴起觉云黄。
望岭家何处,登山泪几行。闽中传有雪,应且住南康。
篇3:嘲崔生,嘲崔生刘行敏,嘲崔生的意思,嘲崔生赏析
嘲崔生,嘲崔生刘行敏,嘲崔生的意思,嘲崔生赏析 -诗词大全
嘲崔生作者:刘行敏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崔生犯夜行,武候正严更。幞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
杖迹胸前出,绳文腕后生。愁人不惜夜,随意晓参横。
篇4:夜调琴忆崔少卿,夜调琴忆崔少卿白居易,夜调琴忆崔少卿的意思,夜调琴忆崔少
夜调琴忆崔少卿,夜调琴忆崔少卿白居易,夜调琴忆崔少卿的意思,夜调琴忆崔少卿赏析 -白居易的诗
夜调琴忆崔少卿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今夜调琴忽有情,欲弹惆怅忆崔卿。
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
篇5:春日忆姚氏外甥,春日忆姚氏外甥崔峒,春日忆姚氏外甥的意思,春日忆姚氏外甥
春日忆姚氏外甥,春日忆姚氏外甥崔峒,春日忆姚氏外甥的意思,春日忆姚氏外甥赏析 -诗词大全
春日忆姚氏外甥作者:崔峒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离乱人相失,春秋雁自飞。只缘行路远,未必寄书稀。
二月花无数,频年意有违。落晖看过后,独坐泪沾衣。
篇6:十二时/忆少年,十二时/忆少年崔敦诗,十二时/忆少年的意思,十二时/忆少
十二时/忆少年,十二时/忆少年崔敦诗,十二时/忆少年的意思,十二时/忆少年赏析 -诗词大全
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崔敦诗 朝代:宋 体裁:词 勋华并、天胙昌期。圣德茂重离。英明经远,浚哲昭微。宝俭更深慈。观万国、累洽重熙。对明时。报礼秩神祗。玉帛奏华夷。雍肃显相,百辟各钦祗。奄嘉虞英璧奠华滋。神安坐、景气澄虚。极光焰、烛长丽。展诗应律,万舞逶迟。三献洽皇仪。垂露浸庆祜来宜。礼无违。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清和寰宇,霈泽一朝驰。醇化无为。万祀巩洪基。
篇7:《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解】:
①从弟:堂弟。
②斋:书房。
③山阴:今浙江绍兴。
④少府:官名,泰置,为九卿之一,次于县令。唐代科第出身的士子也任其职。
⑤帷:帘幕。
⑥澹:水缓缓地流。
⑦演漾:水流摇荡。
⑧几盈虚:月亮圆缺反复多次。
⑨荏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⑩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韵译】: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翻译】:
悠闲地躺卧南斋,拉开帷帘见明月初上。在它清辉的沐浴下,树影随着水波轻轻摇晃,水月的清光映照在窗户上,不住地徘徊荡漾。岁月流逝,月亮圆缺不知经过了多少反复;世间几度苍桑巨变,它仍然像原来那样清亮澄莹。日夜思念的人啊,你远在清江河畔,当此月圆良宵,一定伤感地吟诵思乡之曲。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我们却共享一个明月的光辉。你远播的名声,如同兰花若吐露的清香,千里之外也会随风吹来。
篇8: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由王昌龄创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作者: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解】:
①从弟:堂弟。
②斋:书房。
③山阴:今浙江绍兴。
④少府:官名,泰置,为九卿之一,次于县令。唐代科第出身的士子也任其职。
⑤帷:帘幕。
⑥澹:水缓缓地流。
⑦演漾:水流摇荡。
⑧几盈虚:月亮圆缺反复多次。
⑨荏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⑩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韵译】: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翻译】:
悠闲地躺卧南斋,拉开帷帘见明月初上。在它清辉的沐浴下,树影随着水波轻轻摇晃,水月的清光映照在窗户上,不住地徘徊荡漾。岁月流逝,月亮圆缺不知经过了多少反复;世间几度苍桑巨变,它仍然像原来那样清亮澄莹。日夜思念的人啊,你远在清江河畔,当此月圆良宵,一定伤感地吟诵思乡之曲。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我们却共享一个明月的光辉。你远播的名声,如同兰花若吐露的清香,千里之外也会随风吹来。
【评析】:
王昌龄不以古体诗见长,但这首观月怀友的五言古体诗,却写得恬淡悠远,耐人咀嚼寻味。诗的前六句着重写开窗所见的月色,清幽的月色引起诗人深刻的思考:月亮经历了多少圆缺?人世经历了多少变迁?深深的慨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珍视。最后四句是怀友。诗人驰骋想象,想象在这月光普照的夜晚,崔少府也一定在曹娥江畔苦吟,思念自己,真是人隔千里,明月相共。最后采用传统的“引类譬喻”的手法,以兰草、杜若比崔少府,其芬芳之香随处可闻。
【作者介绍】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英汉对照】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 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 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 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 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 微风吹兰杜。
WITH MY BROTHER AT THE SOUTH STUDY
THINKING IN THE MOONLIGHT OF VICE-PREFECT CUI IN SHANYIN
Wang Changling
Lying on a high seat in the south study,
We have lifted the curtain-and we see the rising moon
Brighten with pure light the water and the grove
And flow like a wave on our window and our door.
It will move through the cycle, full moon and then crescent again,
Calmly, beyond our wisdom, altering new to old.
…Our chosen one, our friend, is now by a limpid river --
Singing, perhaps, a plaintive eastern song.
He is far, far away from us, three hundred miles away.
And yet a breath of orchids comes along the wind.
篇9:崔永元给柯柄生的公开信
崔永元给柯柄生的公开信
柯帅:
你我素昧平生。若非您再三在一些隆重的场合提到我和我的纪录片,你我之间并无交集。但是,您非要让我焦急,我也只能积极了。
我知道自己是外行。您则一再自称自己也是外行。我相信您不是故作自谦,而是出于诚实。您是地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农业政策与市场研究所博士,按照您的偶像方是民的观点,你确实在转基因方面没有发言权。
但是,我拍纪录片您总重复柯五条不就是为了证明外行也有发言的权利吗?。实际上你我两个外行,一直在转基因一事上捍卫自己的发言权,都很帅。
身为外行,你选择少占办公室,我选择的是恪尽一个媒体人的角色义务,忠实呈现事物面貌,努力接近事实真相。我让那些内行和不内行的人都说话,而我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我的观众在纪录片里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是当事人话语的真实记录。
我的努力至少向公众传播了这几个真相:第一,美国人并非心甘情愿吃了近二十年转基因,而是不知真情稀里糊涂吃下去的;第二,转基因安全问题并不是没有争议,包括科学家内部也有争议;第三,转基因需要严格监管,滥种既违背科学伦理也违法,绝对不可容忍;第四,转基因应该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目前转基因食品标识还有很多明显漏洞。第五,转基因就是一种成功的分子育种商业模式,粮食产量牵涉到水、土、肥、种、密、保、管、工,转基因仅只是“种”的优化,在中国未必水土服,未必产量增。
前晚正边上网边看球,网上推到我面前的,却是您这个外行的讲话,您又一次在演讲中提到了我。看球还是看您?我还是决定看完球再看您。球没惦记我,而您却一再惦记我。
拜读了您的发言,原以为您会用更内行的话表达对我的驳斥,但是很让人遗憾,您的论述是这样的:因为美国人没有因为转基因受害者上法庭打官司,所以转基因是无害的。——您觉得这符合一个科学家的逻辑么?这样给农大学生讲好意思吗?
您说:“转基因食品是超市里的蘑菇……转基因的食品检验非常严格的,他的检验比所有的食品都严格。”为什么转基因食品的检验比所有的食品都严格?听话听音,这言下之意,是任何一个外行都能听明白的,也就是转基因食品比任何其他食品都更有风险。您这话是安抚呢,还是威胁呢?
您提到“美国是转基因食品吃的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国家”。(嗯,现在有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不同说法,每年有两次全国性的反转游行)柯校长说:“美国我们都知道,美国非常严重,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法律之严远远超过我们,技术手段也比我们先进吧。”
基于您的原话,我希望柯校长能够出示这样的证据来说服我们,美国的经验是可以移植到中国来的:
1、中国的法律也能跟美国一样严,尤其是执行层面。2、中国的技术手段也跟美国一样先进,而且同样严谨。
否则,我们凭什么相信美国不出问题的技术到了中国也不出问题?就不用举例了吧。
柯先生说:“我们国家有标识,有选择”。我想给您一个机会去证明您这话有多靠谱!您去买几个木瓜瞧一瞧,再买点豆浆豆豉,或者买点豆腐脑,不管是咸的还是甜的,拿到你的中国农大检测一下,看看那些没标识的是否都不是转基因,那些转基因的是否都有标记?还可以随机抽查一下产自湖北的大米,柯校长,可难为您?
柯校长说:“生物科学家能够说得清楚,但是他们讲的'道理老百姓听不明白,政府官员也听不太明白,所以老百姓相信记者,但是记者相信谣言。……老百姓相信政府,政府应该相信谁,这是问题。”
中国老百姓确实相信政府,他们用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去相信政府——如果他们看到部委食堂机关幼儿园吃的都是转基因食品,他们就会放心吃。
柯校长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部委食堂吃的都是不含转基因的食品,这在中国老百姓看来,就是政府官员其实对转基因也含糊。这些官员虽然智商未必比普通老百姓高,他们却知道更多的国家管理方式和各种内幕,这点是不用怀疑的。他们没法相信生物科学家和食品监管部门,却要哄着老百姓去相信?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和老百姓都信记者,却不信专家,这不是记者有问题,也不是老百姓有问题,而是专家和政府有问题。
柯校长说:“科学界、政府部门没有异议,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合、科学家协会主流都没有争议,不是说对转基因产品没有争议,是对经过政府批准上市已经种植的产品没有争议,至于个别科学家的争议不是主流的。”
柯校长还真是外行,你问问你手下的科学家,那些外国大机构会为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担保吗?
且不说这是公共事务,面对如此多的对转基因不信任的人群,你认为他们必须被迫接受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么?
柯校长强调中国需要转基因的最关键理由是:“土地面积逐年下降,每年大概减少耕地面积五六百万吨(吨?),这还是统计数,那些瞒报的、偷偷的地方政府以各种名目转变成为非农用途的,肯定也是有的,我们报道的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道理很简单,地方政府有较高的积极性把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意味着出让金、意味着收入。我们号称最严格的耕地保证制度,我们要实行好一点,只能减少耕地下降的速度,这个趋势没法扭转。”
柯校长说了这么多,我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犯罪分子非法占用土地以及政府贪婪卖地敛财带来的后果,却要人民大众吃转基因食品为他们买单,并且还要继续纵容他们这样做。
作为一个外行,我非常尊重那些内行的科学工作者对他们本职工作的贡献。我所接触的很多优秀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谦虚。他们不会说科学是真理,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不会妄言自己掌握了真理。
我相信你的谦虚也是源于对科学本身谦卑。你我这样的外行也好,那61位上书的院士内行也罢,您说的主流科学家内行也罢,都必须承认,科学和科学家都有当下的局限,也有自身领域的局限。
你我都清楚:转基因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技术,更是一个产业,裹着利益一路飞奔。科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非常讨厌被利益制衡科学真相的,所以德正品端的科学家都应该感谢非利益方的制衡才对。我相信,他们会感激我这样的非利益方的人对转基因行业的监督和制衡。
在转基因领域,你我都是外行。在农业经济学领域,您是内行。所以我想讨教几个问题:
第一,当今的农业发展,粮食若平均分配,已经可以保证世界上每一个人免于饥饿的恐惧,饥饿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是粮食本身供应不足,而是某些人购买力不足。(崔永元需要少吃减肥,崔成浩却永远吃不饱)转基因并不能改变这个现象,对吗?
第二,在中国,解决收割贮运和餐盘浪费问题是不是更迫切?贵校武维华院士测算过,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可养活2.5亿至3亿人,这问题不好好解决,却要迫不及待推广转基因,您认为其间不是利益集团的推动吗?
第三,转基因可以解决中国农村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土地面积缩小问题么?您觉得应该阻止土地的违法滥用,还是让人民吃转基因食物为违法滥用土地买单?
第四,转基因的安全性,转基因育种的美好愿景,是转基因产业化的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
先写这么多吧,应该有错字。农大的学生很棒,他们在网上围着我捍卫柯帅虽情绪激动却很少谩骂。所以,我们可以当着他们辩论一次。
崔永元
篇10: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赏析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韵译: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玩月”。
诗人与堂弟高卧南斋时,月亮刚刚出来。渐渐地升高之后,清辉遍洒水上、树木上,倾泻在窗户上。这两句写月光很有特色,尤其是一个“澹”字、一个“演漾”,逼真地说出了月光照地时人对月光的感觉。
诗人没有停留在对月色的描摹上,而是宕开一笔,写对月亮的思考:亘古以来,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可是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着月亮。月光依然,而人生不常啊!
继而诗人悬想朋友崔少府也必定在这清月之下、清江之畔吟诗。诗人与朋友虽相隔千里,但同在望月。诗的最后一句“微风吹兰杜”最有意味:不说对朋友思念,而写兰杜之芳,那么,这兰杜之芳能吹到朋友那里去吗?朋友知道我在思念他吗?
全诗赏月思友,由月忆人,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赏析2篇】
★ 诗歌:忆
★ 忆初
★ 崔子玉座右铭赏析
★ 崔万志观后感
★ 崔皓月的语录
★ 商务函电崔证范文
★ 崔永元语录
忆崔生,忆崔生红绡妓,忆崔生的意思,忆崔生赏析(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