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英语是什么

时间:2023-06-11 03:55:06 作者:富贵树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富贵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皇后的英语是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皇后的英语是什么,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皇后的英语是什么

法国玛丽安东妮皇后是路易十六的妻子。

Queen Marie Antoinette of France was the wife of Louis the 16th.

皇后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

The queen was a very clever woman.

我看见皇后和小公主在阳台上。

I saw the empress and her young princess on the balcony.

你知道的,象徵仁慈的红心皇后一直都是你的王牌。

You know the queen of hearts is always your best bet.

你就是国际象棋皇后。

You are the chess queen dujour.

皇后不久失宠。被处死了。

Soon the queen fell into disfavour and was executed.

我看见皇后和小公主在阳台上。

I saw the empress and hre young princess on the balcony.

到香港不久你就成了模特,并成了选美皇后。

And you became a model and a beauty queen quite soon after arriving.

但是很快地,他发现皇后每晚都去墓园。

But soon he found that his queen went to the churchyard every night.

皇后的双语例句

1. I don't want to be treated like a cosseted movie queen.

我不愿意被人当作是个娇纵惯了的电影皇后。

2. The neighborhood is given over to performers, stilt walkers and drag queens.

社区变成了玩杂耍的、踩高跷的和扮装皇后的天地。

3. Salt and Peppa are two streetwise and sassy girls from Queens.

索尔特和佩帕是两个来自皇后区的精明泼辣的女孩。

4. Soon the queen fell into disfavour and was executed.

皇后不久失宠.被处死了.

5. Athens is often called the queen of the Aegean.

雅典时常被人称为爱琴海上的皇后.

6. The queen was resplendent with jewels.

那皇后浑身上下珠光宝气.

7. In keeping with tradition, the Emperor and Empress did not attend the ceremony.

按照传统,皇帝和皇后未参加该仪式。

8. I veered away from the set menu and went for the day's special of queen scallops.

我没有点套餐,而是要了当日的特供菜——皇后海扇贝。

9. It wasn't exactly exciting either to have the empress as your mother - in - law .

没劲,认皇后作 丈母娘,这姑爷准不好当.

10. His remains have been exhumed from a cemetery in Queens, New York City.

他的遗体被从纽约市皇后区的墓地里挖了出来。

11. Queen Latifah and Jay Leno round out this all - star cast.

皇后?拉蒂法以及杰?雷诺的加入使这份明星卡司声势更为浩大.

12. The expectant crowds waited for the king and his queen to pass.

期待的人群等候国王和皇后经过.

13. The court went into mourning for the Queen's uncle.

朝庭为皇后亡叔服丧.

14. Young wives naturally prefer to be undisputed queen of their own establishment.

年轻的妻子当然更喜欢做她自己宫殿里的无可争议的皇后.

15. He has made several crossings on the Atlantic aboard S . S . Queen Mary.

他好几次乘玛丽皇后号轮船横渡大西洋.

篇2:《黑桃皇后》

“四年前,我住在圣彼得堡,在那里过着毫无节制的生活。在圣彼得堡,我们在不同场合新结识的游手好闲的青年人组成了一个集团。我们的生活相当放纵。大家在安德烈家吃饭毫无胃口,喝酒也毫无乐趣;我们就去声名狼藉的赌场老板娘c.a.(索菲娅·阿斯塔波夫娜)家去。这并无必要,只是为了用某种佯装的无所谓态度惹怒可怜的老太太。大家无所事事地混日子,一到晚上,我们就聚在一起,有时到这家,有时到那家,拿着牌玩上一通宵。”(张继双等译)

这是俄国大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写的一段话,时间是他创作他最著名的小说《黑桃皇后》(пиковаядама)前不久;事实上,这话就是他为《黑桃皇后》所做笔记的评注。也就在“这样的一个晚上,”俄国出生的法国作家亨利·特罗亚在为诗人所写的传记中说,“普希金用粉笔在自己的袖子上写了几行诗,作为《黑桃皇后》第一章的题词:‘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我们常常聚在一起;*狠下赌注,*——愿上帝饶恕他们,*从50到100卢布。输输赢赢,赢赢输输,*账目都用粉笔记住,*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他们消磨时日的方法就是狂赌。’”(题词系曹缦西的译文)《黑桃皇后》的手稿没有留下,专家相信创作的时间在1833年秋,是10月一个月和11月初,诗人在他的庄园度过他“第二个”波罗金诺之秋的这段时日里;随后,普希金于11月中去莫斯科,把作品的完成稿读给他的亲密朋友帕维尔·纳斯秋金(павелнащокин)听。普希金喜欢赌博,他所有的稿酬都流到牌桌上去了;他作为赌客的名声不次于他作为诗人的名声,以致莫斯科警察局把他列为第36号著名赌徒。好赌的人都爱听有关赌博的故事和逸闻,普希金也有这方面的兴趣。一次,他的朋友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利岑公爵(князьвладимирдмитриьвичголицын)跟他说到一件事:那天,他输得很惨,去向他祖母要钱。她没有给他钱,只告诉他三张牌,那是她在巴黎时著名冒险家圣日尔曼伯爵传授给她的。“去试试看吧!”老夫人说。于是,谢尔盖就拿这三张牌下赌,结果把输掉的钱全都赢了回来。戈利岑公爵的逸闻激发了普希金的灵感,让他创作出了《黑桃皇后》。

作为小说,普希金在《黑桃皇后》中的想象和虚构的确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小说发表后,作者普希金在1834年4月7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的《黑桃皇后》风靡一时。赌徒们都把赌注下在‘3’、‘7’和‘a’上。他们发现老伯爵和娜塔莉娅·彼得罗夫娜相似。似乎并不叫我为难。

篇3:皇后广场

皇后广场,是连接汇丰银行与渣打道的Cenotaph的开阔地区。这里有许多喷泉与坐椅,每到星期天许多菲律宾女佣都会在这里聚集。许多人都是非法到这里来打工的,汇丰银行大楼是另一个聚集点。广场的雕塑在二战时被日军所毁,如今只有Thomas Jackson爵士的雕塑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他曾是汇丰银行的经理。广场中心圆顶殖民地风格的建筑原为最高法院,现在是立法会总部。它跻身于高楼林立之地,别有情趣。

目录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景点现况附近建筑物收缩展开地理位置

皇后广场位于香港岛中环,是香港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公众广场。然而,到了现时皇后广场已经没有任何皇后或女皇的铜像,只有一座纪念银行家昃臣的铜像。

历史沿革

皇后广场原名中央广场,随着1880年代的填海而产生,原本是一块空地。18,为纪念英国女皇维多利亚60周年的庆典,香港政府铸造了一座女皇的铜像,并安置于中央广场,而广场亦改名为皇后像广场。称为皇后像而不是女皇像,是因为早年香港一律将女皇误以为是皇后,例如皇后大道。 早期广场为草地,中央有一条获利街贯穿。19,为表扬身为汇丰银行总经理的`银行家昃臣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亦把他的铜像安放至皇后像广场。1923年,广场旁竖立了一座抗战胜利纪念碑,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军。当时广场还有英皇爱德华七世及皇后雅丽珊、英皇乔治五世及其皇后玛丽的铜像。 香港日治时期,皇后像广场中的女皇铜像被日军运往日本,准备熔掉成为制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则竖立了一个石碑,宣告香港已经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女皇铜像获得归还,但放置铜像的位置于1940年代末期计划进行遮打道的扩阔工程。适逢位于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于1951年开始兴建,女皇铜像改为放置于公园内,而公园亦以“维多利亚”来命名。而原址则只剩下昃臣的铜像。由于皇后像广场的英文名称是Statue Square,直译为“铜像广场”,因此很多外地人士误以为皇后像广场是因昃臣的铜像而得名。

景点现况

现在每逢星期日,皇后广场及其附近街道被划作行人专用区。而有不少菲律宾女佣都选择此处作为其休息的地方。在1980年代时,不少香港报章的专栏作者都把这广场戏称 为“宾妹广场”。及至1990年代中期,当时立法会通过《人权法》后,各人都自动停止这个半开玩笑的名称,以免被指为种族歧视。 另外,每年的香港重光纪念日,广场旁的抗战胜利纪念碑都会有仪式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军人。在回归以前,纪念活动都只限于香港的英兵及华籍英兵。回归之后,东江踪队及港九大队的成员亦获邀请出席纪念活动,以表示对他们当年保卫香港所作出贡献的肯定。 此外,每年12月皇后像广场都会举行香港缤纷冬日节。广场仿照北欧芬兰的圣诞老人镇,设有很多与圣诞节有关的布置,并且设有一棵35米高的户外圣诞树,为全香港最高。

附近建筑物

皇后广场 香港汇丰银行总行大厦 香港立法会大楼 太子大厦 遮打花园 爱丁堡广场 香港大会堂图书馆 香港会所 旧中国银行 香港文华东方酒店

篇4: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

北周明帝皇后独孤氏

独孤皇后(北周明帝皇后独孤氏)

独孤皇后(?―公元558年),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独孤信长女,母郭氏。明帝为藩王时,纳为夫人。明帝二年正月,立为王后,四月逝世,葬于昭陵。北周武成(559年―560年)初年,追崇为皇后。北周明帝逝世后,与独孤氏合葬。全谥曰明敬皇后。

目录史籍记载相关史料史籍记载

北史明敬皇后传明敬皇后独孤氏,太保、卫公信之长女也。帝之在O,纳为夫人。二年正月,立为王后。四月,崩,葬昭陵。武成初,追崇为皇后。明帝崩,与后合葬焉。周书明敬皇后传明帝独孤皇后,太保、卫国公信之长女。帝之在藩也,纳为夫人。二年正月,立为王后。四月,崩,葬昭陵。武成初,追崇为皇后。世宗崩,与后合葬。

相关史料

《北史列传第二》明敬皇后独孤氏,太保、卫公信之长女也。帝之在藩,纳为夫人。二年正月,立为王后。四月,崩,葬昭陵。武成初,追崇为独孤皇后。明帝崩,与后合葬焉。

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皇后(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

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北朝关陇军事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七女,河南洛阳人。14岁嫁给仪表非凡的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自杀,夫家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为丈夫广结人缘、树立良好形象;周隋交替之际,纵横政坛、果断出击,和丈夫开创隋朝基业;在后位时,对朝政“随则匡谏,多所弘益”,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同时夫妻恩爱、情投意合,诞有五子五女。晚年主导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仁寿二年八月病逝,隋文帝始终“不能忘怀”,企盼“魂其有知,地下相会”,合葬太陵,全谥曰文献皇后。

目录代北奇英,倾世红颜俪与天齐,帝后一体双面夏娃,魅惑如迷天潢贵胄,散落飘零收缩展开代北奇英,倾世红颜

传奇一生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公元544年――公元6),河南洛阳人。她是隋文帝的皇后,夫妇携手共同开创了结束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分裂、促进中华各民族第一次大融合的隋朝。父独孤信,北朝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核心人物之一,其祖辈为代北鲜卑贵族;母清河崔氏,出自中古时期最著名的“五姓七望”汉族文化世家门阀之一。14岁的独孤伽罗于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嫁给父亲老部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并相继育有五子五女。其中长女杨丽华为北周宣帝宇文S之皇后。周宣帝残暴、大失人心,继位两年后去世。杨坚抓住机会把持朝政,后取代北周创建隋朝。独孤伽罗通达书史、聪明过人,性格刚强果断,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周宣帝突然病逝,近臣矫诏令杨坚入宫辅政,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对丈夫进言:“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妻子的忠告让杨坚顿下决心:代周立隋。独孤伽罗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了果敢善断的政治家气魄。隋朝从草创到强大的发展过程中,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一样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君主执政期间对其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隋文帝对她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隋朝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独孤皇后的主意,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开皇之治”独孤皇后功不可没。独孤皇后虽然热心政治,但并不属于爱出风头、锋芒毕露的个性。她在恢复传统伦理道德以治理天下的观点上和隋文帝如出一辙,而且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她在生活上起居简朴、不尚华丽,家庭生活中要求女儿们要培养妇德、孝顺舅姑,同时公私分明、抑制外戚。开皇末年,独孤皇后在废杨勇立杨广的储君决策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她无法料到的是她和文帝寄予厚望的杨广因为急功近利从而滥用民力、用兵无度导致富强的隋朝二世而亡,因此不少史家学者也把隋亡责任归咎给独孤皇后。仁寿二年(602年)8月,独孤皇后病逝于永安宫。她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隋文帝失去爱侣和精神支柱,悲痛不已,隋朝为独孤皇后上谥号为献皇后。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献者:聪明睿智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同年闰十月,花甲之年的隋文帝亲送亡妻葬于太陵,两年后去世的隋文帝与爱妻合葬。

大事年表

公元纪年年号纪年年龄事件544年西魏大统十年独孤伽罗出生。父: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独孤信,母:清河崔氏557年北周孝闵帝元年14岁嫁给父亲老部下陈留公杨忠嫡长子杨坚为妻3月,独孤信与宇文护争权,政斗失败,被迫自杀558年北周明帝二年15岁独孤信长女,明帝王后独孤氏去世561年北周武帝保定元年18岁长女杨丽华出生,后为周宣帝皇后568年北周武帝天和三年25岁7月,公公随国公杨忠去世;抚养杨坚幼弟杨爽569年北周天和四年26岁第二子杨英(杨广)出生571年北周天和六年28岁第三子杨俊出生573年北周武帝建德二年30岁长女杨丽华被聘为周武帝皇太子宇文S之太子妃;第四子杨秀出生577年北周建德六年34岁向丈夫推荐清廉直质的晋州总管周摇;找到失散多年的异母长兄独孤罗578年北周宣帝宣政元年35岁周宣帝继位,杨丽华立为皇后580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37岁周宣帝发怒要处死杨丽华,独孤伽罗叩首流血得免;周宣帝暴亡,杨坚进宫辅政,独孤伽罗劝丈夫下定代立决心;12月,杨坚进封为隋王,独孤伽罗进位为隋王妃581年北周静帝大定元年隋文帝开皇元年38岁2月,独孤王妃进位为独孤王后隋文帝立独孤王后为大隋皇后582年开皇二年39岁隋文帝夫妇为第二子晋王杨广纳西梁公主萧氏为妃隋文帝夫妇登门道贺皇后长兄独孤罗袭独孤信爵独孤皇后参与制定隋朝妇官制度583年开皇三年40岁迎怀孕的晋王妃于大兴宫待产,并且抚养杨广长子杨昭为外祖父崔彦珍祈福,在大兴城立普耀寺为父亲独孤信祈福,在大兴城立弘善寺585年开皇五年42岁8月,皇后接见并赏赐突厥王子库合真586年开皇六年43岁为母亲纪国夫人崔氏祈福,在大兴城立纪国寺590年开皇十年47岁皇后接见岭南女首领冼夫人,并赐首饰和宴服一袭591年开皇十一年48岁皇后被异母弟独孤陀猫鬼蛊诅咒,三日不食为其向隋文帝求情593年开皇十三年50岁为复兴佛教,皇帝施绢十二万匹,皇后施绢十二万匹595年开皇十五年52岁隋文帝与皇后为还愿在大兴法界尼寺建造连基浮图并安置舍利皇后为修建仁寿宫滥用民力的杨素求情隋文帝请法纯禅师为皇后受戒5开皇十六年53岁隋文帝和皇后共观神雀,许善心作《神雀颂》,并诏许善心母侍皇后讲读597年开皇十七年54岁隋文帝出轨,皇后盛怒杀死宫女尉迟氏,文帝负气离家出走,皇后谢罪5开皇十八年55岁迎越国公杨素妻越国夫人郑祈耶至仁寿宫养病5开皇十九年56岁与杨素结盟废易太子、罢黜高獬ば侄拦侣奕ナ6开皇二十年57岁6月30日,第三子秦王杨俊因病去世10月19日,隋文帝废黜皇太子杨勇,其子女并为庶人11月3日,隋文帝立第二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6隋文帝仁寿元年58岁隋文帝夫妇大兴佛法,于全国各州起舍利塔皇后被犯罪的番州刺史陆让嫡母冯氏的品德感动,为其向隋文帝求情602年仁寿二年59岁8月24日午夜,独孤皇后于仁寿宫之永安宫病逝闰10月28日,隋文帝亲送爱妻独孤伽罗葬于太陵,谥号为献皇后6仁寿三年隋文帝为纪念爱妻,修建了天下规模最大的寺院禅定寺隋文帝把中国唯一一颗释迦牟尼佛牙送到追念爱妻之寺供养6仁寿四年隋文帝去世后与爱妻独孤伽罗合葬于太陵

俪与天齐,帝后一体

胡汉菁华

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的某一天,秦州上封(今甘肃天水市)太子太保、大都督、秦州刺史独孤信家里传出一阵女婴啼声。这已经是独孤信的第七女,不过由于其生母崔氏的正妻身份和家族地位,独孤信想必仍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为她取了一个极富时代特色的佛教色彩名字:伽罗,梵语为Tagara,意为香木、沉香。谁也不曾料到,三十七年后,这个女孩将掌控中国历史走向。小七伽罗的父亲独孤信祖辈是归附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祖父便是独孤部的一支部落首领,独孤信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因而在北周政权中享有崇高地位,为八柱国家族之一,并出任大司马、封为河内公;伽罗之母崔氏却是出自源于东汉的汉族政治文化世家清河崔氏,这是中古时期最著名的“五姓七望”家族之一。双方的结合本身就具体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政治意义。唐朝柳芳在《氏族志》中总结“代北人尚武”、“尚贵戚”、“徇劳力、无礼教”等正是游牧民族尚武好勇之风气写照,而当独孤信走上政治舞台时,独孤家族也在由尚武向文武并重悄然转变,与崔氏的联姻就是一个重要标志。鲜卑民族有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多由内政”,在这种文化环境下长大的小伽罗,自然具有鲜明的北朝妇女之风:即有当家做主参与维护家族利益的自觉性、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独孤伽罗从记事开始,想必就已经习惯了父亲骑着高头大马不时出征的生活,也知道了战争的紧张不安和胜利带来的喜悦荣耀。由建功立业带来的父亲显赫的政治军事地位、家世勋贵的耀眼光环,又让聪慧的小伽罗感到无比骄傲,心中埋下渴望展现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不输男儿的志气。同时,其母崔氏又为小伽罗烙上了深刻的汉文化印记。清河崔氏是一个文化功底深厚、学识渊博的文化世族,比较注重家族整体文化素养的培养,家族女性外嫁之后,便将自家的家学带到重新组合的家庭中。好学不辍、儒家文化中的“孝悌”“温良恭俭让”等崔氏家传文化影响着家族成员的思想意识与思维方式,指导他们的行为模式。史载文献皇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等,可见清河崔氏的家传文化在伽罗身上也有相当程度的体现。独孤信和崔氏联姻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越了婚姻作为“男女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含义,但是在不经意中,却使得不同的文化通过婚姻这种形式融合起来,培养出了一个大写中国历史的时代菁英――独孤伽罗。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实岁未必满十三的独孤伽罗开始走入中国史官视野。

佳郎潜龙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月,西魏、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关陇集团的凝聚核心宇文泰去世,遗命其侄宇文护辅政。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虚岁已经十三的伽罗也许能感受到父亲独孤信脸色越来越凝重,有越来越多的心事。不过独孤信百忙之中也没忘记小七的终身大事,他看中了老部下、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的长子杨坚气质出众、仪表非凡,便把小七伽罗嫁给了他。杨坚时年十七,刚刚踏入仕途。他相貌有奇表,从小在寺院长大,性格深沉稳重,又养出了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仪风姿。这桩婚事虽然同样带有贵族内部联姻的政治色彩,不过对杨坚和独孤伽罗两人来说,两者的结合是一桩对彼此人生都产生了决定性作用的喜事。当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命运首先和杨坚这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少年郎开了个大玩笑,这桩门当户对巩固联系双方家族利益的政治亲缘联姻,不仅没有给他带来政治收益,反而婚后不到两月,岳父独孤信政斗失败被逼自尽,势力流散,妻儿也受牵连流放到蜀地多年。杨家不肯依附宇文护,再加上独孤信的这层关系,导致杨坚也不幸遭受牵连,遭到宇文护常年打压,连续七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职,甚至一度有过性命之忧。而对独孤伽罗来说,父亲定的这门婚事太及时了,如果她没有出嫁,失去杨家的保护,她恐怕也得随着家人流放边地,那不仅她个人命运、只怕北周和中国历史都要改写了。小娇妻伽罗从受人尊重的顶级贵胄家族跌入深渊,家门不幸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杨坚更是对她爱怜有加。但是独孤家族风光不再,更让伽罗寒心的是世态炎凉,当年围绕在父亲身边效忠卖力的人转眼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以证明自己对当朝新贵的忠诚。事实上,令世人趋之若鹜的是炙手可热的权力,而不是某个权力的体现者,权力本身才是永恒的,不满十四岁的伽罗人生刚刚起步,就受到了如此深刻冷酷的政治启蒙教育。丈夫杨坚对她无私的爱让她暗下决心,倾尽心智辅佐丈夫在政坛崛起,既成就他一番雄心壮志,又能洗刷家族耻辱。在余生风云诡谲的岁月中,伽罗始终是杨坚最亲密的爱人、知己、智囊和精神支柱。政治继续在杨坚夫妇面前充分展现其隐秘和黑暗的一面,宇文护攫取政权、废掉孝闵帝、毒死明帝,他那阴冷的目光不时瞄向杨家这条似乎也不太稳固的船,着实令人森然可怖。杨坚和妻子不得不相互鼓励,互商对策,以期逃避宇文护怀疑的目光。所幸由于北周周边环境形势严峻,北有突厥骚扰侵犯、东有北齐虎视眈眈、南有南朝趁火打劫,杨坚的父亲杨忠虽然不肯依附被宇文护打压,但因为骁勇善战战斗经验丰富,宇文护一面打压一面又不得不拉拢依靠老将来保护巩固北周国家利益。杨忠之后靠战功一直拥有相当的地位,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相继和宇文皇室联姻,老二娶了宇文泰外甥的女儿尉迟氏、老三娶了周武帝妹顺阳公主。杨坚夫妇在父亲的大树羽翼之下暂得保全。在杨坚和伽罗的婚姻关系中,杨坚对伽罗一直保持了感情的坚贞,夫妻俩艰难同辛共度难关。杨坚与伽罗的姻缘中得到的最大利益不是所谓家族势力,而是和他两情相悦相得甚欢又聪慧果敢智计过人的独孤伽罗本人。杨坚还原创过两首琵琶曲《地厚》、《天高》,来表达对美满夫妇关系的愉悦之情,可见两人的结合实在是如鱼得水非常“相得”。

二圣至尊

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2年),一直隐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突然发动政变,铲除了权臣宇文护,杨坚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由于杨氏的元勋地位声望,以及杨坚本身长期被打压无势力朋党、独孤家族又早已风光不再,周武帝特意礼聘杨坚和伽罗的长女杨丽华为其皇太子宇文S之太子妃。可是杨坚和独孤伽罗很快就发现,周室君臣对杨坚始终猜疑,并不重用,而且由于杨坚有引人瞩目的奇表和突出气质,他的生命再度受到威胁,所幸周武帝并不信任相面之言。周宣帝上台后,岳父杨坚虽然跻身政治权力最高阶层,但这位女婿行为乖张、凶狠残暴,杨坚和女儿杨丽华好几次都差点丢掉性命。有一次周宣帝放话要杀死杨丽华,独孤伽罗闻讯赶赴皇宫叩头至血流满面,满足女婿对权力掌控的变态心理满足感,才救得女儿和全家性命。杨坚和独孤伽罗的人生始终都在政治的惊涛骇浪中度过,由此也积累下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屡遭迫害使杨坚夫妇对周皇室没有任何感情。周宣帝的暴死几乎是命中注定让他们夫妇出头的机会。身处朝不保夕的险恶政治漩涡之中,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杨坚夫妇早在宫廷之中有意拉拢结交了一批心腹。现在,这些人发挥了作用,矫诏令杨坚入宫辅政,让他轻而易举控制了权力中枢。此时,杨坚遇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生死抉择,他可以保存年幼的周帝,做一个掌握实权的权臣,减少北周旧臣的反对;也可以趁机取而代之代周自立,但这对根基薄弱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件一着不慎身死族灭的冒险之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入宫向丈夫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独孤伽罗很可能吸取了宇文护的教训,与其做权臣被人记恨唾骂,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己当皇帝,改朝换代,成一世之雄。妻子的忠告让杨坚顿下决心:开基立隋。关键时刻,独孤伽罗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了果敢善断的政治家气魄。

盛世开皇

隋朝从草创到强大的过程中,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一样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同辇而行,至殿阁而止,派宦官跟随而进沟通联络,“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待到文帝下朝,她早已在等待丈夫下班,夫妻“相顾欣然”,同起同居。在平常生活中,她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学问不凡,隋文帝对这位爱妻是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二圣”。所以,隋朝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有独孤皇后的的主意,而她的政治影响力也不仅限于影响隋文帝而已。隋朝宰相高庠来是独孤信家的宾客,在独孤家落难时,高家依然忠心耿耿,和独孤皇后保持了亲密的联系,高家的才干和品德都很得独孤皇后赏识,故大力推荐给隋文帝。所以,当隋文帝建隋之初,就“素知馇棵鳎又习兵事,多计略”,立即委以重任。而高馕痪邮赘ㄊ余年,经历多次政治风浪,始终履险如夷、不动如山,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独孤皇后这一坚强靠山,以至隋文帝把他当家人看待,“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独孤而不名也”。高獾匚坏奈裙蹋对隋朝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隋文帝夫妇多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辛苦工作之下,隋王朝很快北定突厥、南平江南,一统中国,结束了持续三百余年的**分裂,是继秦汉以来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促进了中华各民族之统一。而且隋王朝在职官、礼制、法制、经济、文化、军事、公共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深远地影响了未来一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发展。独孤皇后对此功不可没。

多事之秋

随着统一全国的事业完成,开皇之治的蒸蒸日上,辛勤工作了十余年、步入晚景的隋文帝夫妇也终于轻轻松了一口气,并且于开皇十五年修成了为皇帝避暑的仁寿离宫,文帝夫妇余生也被舒适的仁寿宫完全俘虏,从开皇十七年到帝后相继去世,夫妇俩几乎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呆在仁寿宫(只有仁寿三年,因为前一年皇后在此去世,文帝不忍触景伤情留在大兴)在这种外在富足内心安逸的舒适心情下,事情却并不是向独孤皇后憧憬的老夫老妻相互扶持安度晚年那个方向发展,大约在开皇十七年,仁寿宫桃色事件发生了。隋文帝的出轨让一夫一妻四十年一直骄傲自信的独孤皇后遭到毁灭性打击,她自觉遭受爱人和亲人的双重背叛,盛怒之下杀死了被隋文帝宠幸的宫女尉迟氏,随后文帝负气离家出走,最后在高庋钏氐牡骱拖拢独孤皇后主动请罪,夫妇俩表面和好如初,皇后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对后宫问题进行了妥协,于是57岁的文帝后宫始有一个固定姬妾陈嫔。之后隋文帝虽然一如既往甚至加倍依赖信任爱妻,但自尊心强烈的独孤皇后内心已经受到强烈打击,她觉得失去了支撑她一生苦乐的爱情,在完成了废易太子这一决策之后,身体逐渐萎靡衰弱,一代奇英终于在仁寿二年八月底平静地枯萎凋零。独孤皇后不只是管住皇夫不近二色,为了国家利益,她还强力干涉儿子和大臣们的感情生活。独孤皇后为太子杨勇选定了元氏之女为太子妃,按照仪制另立云氏之女为昭训。元妃生性温婉贤淑,端庄有礼,独孤皇后认为她十分适合将来母仪天下,因而对她颇为器重;云昭训却是一个活泼乖巧的女子,相貌俏丽,楚楚动人,相比之下,独孤皇后嫌她失于轻优,立她为昭训本有些勉强,按她的意思是让太子尽量少接近云氏。然而,太子的情感与母亲的心意不同,他对元妃更多的是敬重,而对云昭训却十分宠爱,因此,平时多半是与云氏缠绵一处。对此,独孤皇后听到风声后,心中大为不悦。这时,晋王杨广正好乘虚而入,广泛结交大臣,处处讨好母后。独孤皇后见杨广努力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心中自然十分喜欢,她对隋文帝说:“广儿大孝,每听到我们派遣的使节到他的守地,他必定出城恭迎;每次谈到远离朝廷、父母,他都悲泣伤感;他的新婚王妃也可怜得很,广儿忙于政务根本无暇顾及她,我派使婢前在探视。王妃萧氏常常只能和她们同寝共食,哪里象勇儿与云氏,终日设宴取乐。勇儿真是亲近了小人啊!”由于杨广的有意图谋和独孤皇后的评价,杨勇的太子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了。有一年冬至,百官都到太子宫中称贺,杨勇超出礼制规定张乐受贺。独孤后便对杨坚说:“太子勇率性任意,动多乖张,今日冬至,百官循例进宫,他却张乐受贺。圣上尚需劝诫他一番才好。”杨坚听说后,也是心里不快,下诏与群臣,令此后不得擅贺东宫。从此杨坚对于太子渐加猜忌,宠爱大不如以前了。事情不凑巧,由于太子处境困窘,心存大志的太子妃元氏为他担心焦虑,偏偏太子自己却不把这事放在心上,终于导致元氏悒郁成疾,抱憾离开了人世。昭训云氏是一个不甚操心政事的女子,她醉心于儿女之情,这种性格很讨杨勇的欢心,两人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就在元妃死后不久,云昭训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小王子。本来元妃的死就让独孤皇后耿耿于怀,如今太子又违反了她所订下的规矩――“后庭有之,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因此,偏妃生子成了太子杨勇的罪孽,使皇后对他大为不满。正好晋王杨广由他的守地扬州入京晋见母后。他在独孤皇后面前暗暗挑拨道:“太子对儿存有异心,屡次派人刺杀为儿,让儿十分惊恐。”独孤皇后本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稍微理智些就不可能轻信杨广的惑言,但因为她已对杨勇产生了很深的成见,所以不假思索地就听信了杨广的一面之辞。怜爱和气愤的情绪一齐涌上她的心头,于是坦白地对杨广说明了她的心意:“勇儿已不成器,抛开正室,专宠云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负你们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后,太子竟是庶出,你们兄弟还得向云氏俯首称臣,讨得生路啊!”太子杨勇依旧和一般宵小混在一起。晋王杨广正在暗地进行推翻太子的计划。太子醉生梦死,丝毫不加防备。晋王的小名叫阿摩。原来杨广将出生时,独孤皇后梦见金龙一条,突然从自己身上飞出。初时小,渐飞渐大,直飞到半空中间,足有十来丈长短,张牙舞爪,盘旋空中。独孤皇后不觉惊醒,霎时腹痛临盆,产下了杨广,却生得丰颐广额,仪表不俗。独孤后将产前的异梦说了。杨坚似觉吉利,说金龙飞舞半空,当有摩云的志向,不妨小名叫作阿摩。积毁成山,三人成虎。杨素与独孤后异口同声地说太子失德,内外交谗,杨坚便动了废立的主意。宫廷内外,都知了废立的消息,传到东宫,杨勇才开始着慌。他引入巫觋,做了种种厌禳术。这个消息,又被人探听了去,报告了独孤皇后,当晚杨坚也知道了。命杨素到东宫探看虚实。杨素本是杨广的人,他到了东宫,杨勇慌忙更换好了衣冠。哪知杨素故意东看一回花草,西看一回亭台,只是挨延不去。杨勇等候了多时,不禁着恼起来,待到杨素徐行入见,杨勇怒形于色说:“公姗姗来迟,究属何意?圣上虽欲将我废立,此时究竟尚未实行,你莫自恃功高,便不把我放在眼里。”杨素佯作失惊道:“老臣该死,进了园中,一因年迈,脚步迟了些;二因贪看了园中景色,因此有劳殿下久候。还念老朽可怜,恕罪一遭。”杨勇冷笑:“说得倒好,你来此做什么?”杨素又假意微叹说:“圣上不知听信了谁的谗言,意欲废立东宫。老臣素知殿下,仁德无亏,今日特来安慰殿下的。”杨勇听了,以为杨素真心好意,不免言语之中,露出怨愤。杨素听在耳中,回到宫里,见了杨坚,便一一说了出来。杨坚大怒,便在成德殿上,召集了百官宣诏废杨勇。过了数日,即立晋王杨广为太子。事情到了这种田地,废除太子一事已毋庸置疑了,因此,在开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独孤皇后主张下,以太子“情溺宠爱,失于至理,仁孝无闻,昵近小人”的罪名而将他废为庶人。一个月后,在独孤皇后的授意下,不好声色、专宠嫡妻的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管了儿子,独孤皇后还要管大臣。高G是隋国的开国的元老,而且是独孤皇后两代家臣,本是德高望重,皇后的制度仍然也要对他生效。高G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身为相国的高G心伤欲碎,曾忧伤地对独孤皇后说:“瑟弦骤断,唯斋居诵经而已。”此言曾深受皇后的赞叹。谁知不久之后,相国府中锣鼓喧天,传出相国庆祝爱妾生子的消息。隋文帝尚祝贺相国晚年得子,独孤皇后却火冒三丈,认为高G表里不一,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宠爱小妾,竟致小妾生子。于是独孤皇后天天在枕边向文帝絮叨高G的不是,文帝终于架不住皇后软硬兼施的`请求,将当政二十年,功绩显赫的相国高G以“表里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罢免了丞相之职,让他回乡养老去了。

生死相随

独孤皇后了无牵挂在平静中寿终正寝,可她的离去对垂暮的隋文帝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伽罗的死让文帝失去了爱侣、亲人、唯一知己、精神支柱,于是他真的成为了彻底的孤家寡人,杨素积极用心为皇后寻觅陵寝之地,文帝下诏表扬,认为这个功劳比平戎定寇还大,别封了他一子万户。他甚至亲临出殡,把妻子送到了安息之地。“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佛门和投机者投其所好,赶紧吹捧文献皇后升化成妙善菩萨,文帝未尝不知道这种虚妄,然而他的反应是“且悲且喜”,也就是说他很需要这种精神安慰来说服自己伽罗在另一个世界也过得很好。他在余生无比凄楚深沉的怀念妻子,文帝在为伽罗做佛事时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把为伽罗祈祷阴福的禅定寺修得宛如天苑举国莫有,甚至不忍去仁寿宫触景伤情。其实爱妻伽罗的去世也提醒着垂暮之年的文帝,这意味着他充满雄心抱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曾经刚强矫健的文帝大鹏折翼,他剩下的时间只不过是在孤独和寂寥中等待着人生的谢幕罢了。文帝在伽罗去世后还度过了两年光阴,他于仁寿四年七月去世,这期间他有两个宠妃陈氏和蔡氏,甚至因为纵欲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于是文帝也没有摆脱“人间不许见白头”自然规律的残酷阴影,他试图在美丽女人们青春的气息中找到人生存在的一点现实欢乐,然而寻寻觅觅却内心空空荡荡。对美色的沉迷也无法排遣心中的茫然与失落,宣泄不了无尽的空虚和寂寥。因为她们终究不是皇后,也填补不了皇后留下的巨大精神空白。其实他去世前说“使皇后在,吾不及此”,与其说是在后悔没有听从皇后的管制约束保管好自己身体,不如说这是他深切的痛苦:如果爱妻伽罗还活着,他根本不会空虚寂寞得去放纵自己。文帝被伽罗管制了一辈子,临死前还是觉得有妻如此很幸福满足:上疾笃,谓(何)稠曰:“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

双面夏娃,魅惑如迷

妇德若斯

从小生长于“当时荣盛,莫与为比”的政治门阀望族,这样复杂的家庭生活,使独孤伽罗从小就谙悉上层社会的各种生活礼仪和规范,随年龄的增长,她也慢慢地领悟着其中的微妙与复杂。这样的家境与阅历,对于她的一生,都有很深的影响。十四岁遭到家庭巨变打击后,独孤伽罗一生都伴随着险恶的政治的**,尤其是丈夫杨坚屡遭猜忌,数次有性命之忧,为了丈夫的安危,伽罗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地为杨坚树立忠顺的形象。在与同僚交往中,她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在宫中宴会或其他正式场合,常常有礼节地谢绝那些要向她致敬的提议,以免因贵戚身分遭到忌恨。路上遇到同僚,伽罗从不让手下抢道先行,别人按礼制给她让路时,自己也表示很谦虚,显得并不心安。她这种“谦卑自守”的形象,使她获得了极好的名声。隋朝初年,突厥与隋交易,有明珠一筐,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建议皇后买下,她回答到:“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百官闻而敬贺,这为新生的隋杨政权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独孤伽罗的举止也并不止是停留打造优秀贤后形象层次,从她一生的作为来看,她的确是发自内心尊重和恪守优秀传统道德。她虽然热心政治,但并不属于爱出风头、锋芒毕露的个性。面对唾手可取的权力,时刻保持着清醒和冷静的态度:随夫上朝,但并不踏入朝堂一步,始终不逾越这道界线;有司想讨好她扩大皇后权力:根据《周礼》之义,百官之妻,命于皇后,请依古制。独孤皇后认为这或将乱政,不以为然,予以拒绝。在恢复传统伦理道德以治理天下的观念上,她更是和隋文帝理念如出一辙。隋文帝提倡以孝治天下,独孤皇后本人就是一个孝女,她少失双亲,终生对父母保持了深切的追念。她靠自身努力为家门洗刷了耻辱重添光彩,寻找和照顾失散多年的孤苦长兄独孤罗,为父母外祖建寺立院祈祷阴福。而且每见公卿有父母者,便为致礼。她经常告诫公主:“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失礼于舅姑,离薄人骨肉,此不顺事,尔等当诫之”。要求公主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上,隋文帝崇尚朴素,宫廷里都穿旧衣,如果没有宴会等公开活动,皇帝平常也不过吃分肉而已。独孤皇后更是以身作则、夫唱妇随。她起居简朴,宫中连敷面的胡粉都不多存一两。因为她不尚华丽,隋文帝想把华美精巧的七宝车送给爱妻,最后还是毁弃只留下镜台。而独孤伽罗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高尚品德强力辅佐着丈夫成为结束乱世叱咤风云四海臣妾的一代雄主。

狠辣冷酷

独孤伽罗是一个尊重优秀道德传统、贤德有品行的妇女,也不乏女性柔情的一面:“后颇仁爱,每闻大理决囚,未尝不流涕。”然而她的本质仍然是一个政治人物,她等于是隋文帝的影子,而且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惟后言是用”,隋文帝的任何决策想法她必然是第一个听众和参谋。最破坏她贤后形象的杀死尉迟女事件并不算真正的狠毒,她作为隋文帝杨坚最信任和依赖的智囊和精神支柱,直接参与了代周立隋夺取政权活动。隋初“四贵”(高狻⒀钚邸⑩浊煸颉⒗畹铝治隋文帝前期最信任的智囊团)之一庾庆则劝隋文帝在登基之前尽诛北周皇室宇文氏,高夂脱钚鄄桓仪嵫栽蕹苫蛘叻炊裕因为南北朝时期,由于改朝换代或者新王即立进行的宗室屠杀司空见惯,李德林有心阻止却被文帝叱责疏远。从隋文帝对这个残忍行动的坚决态度来看,经历和看惯了身死家灭血腥政斗的独孤皇后必定对此是持支持和肯定态度,这被屠杀的宇文氏家族成员中包含有她名义上的侄儿(明帝后裔)、名义上的外孙(周静帝)等。隋文帝夫妇曾对长子杨勇抱有深厚的舐犊之情和殷殷期待,隋文帝的诫子文里:“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时之事,故令高G赐汝我旧所带刀子一枚,并菹酱一合,汝昔作上士时所常食如此。若存忆前事,应知我心。”把象征勇气和权力的刀子、父母慈爱的菹酱送给杨勇,家常口语下饱含着父母对孩子的温情细腻一面。然而当皇后认为皇太子不堪大用,所作所为将来有可能“变乱宗社”时,为了她心中的政治理想和巩固新的集权政治,皇后一旦下定决心,就果断泯灭慈母之情,亲手废掉自己儿子,手段冰冷没有任何妇人之仁和回旋余地。皇太子的有力支持者高猓其父高宾曾经是独孤家家臣,独孤信死后,皇后和高家依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本来有这层亲缘关系,隋朝建立后,独孤皇后一直是高庾钣辛Φ囊揽浚皇太子杨勇的女儿也下嫁给高獾亩子,相互联姻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亲缘,隋文帝曾认为高G像他的儿子,虽然有时不在身边,但好像一直陪着自己一样。但是废太子程序进行后,高庥牍与私都无法支持独孤皇后的行动,于是独孤皇后该舍弃的时候又非常冷静的舍弃了。开皇十九年,独孤皇后一边唱红脸对着因为政治分歧被免官的老友高庑乃崃骼幔隋文帝一边唱黑脸放出了可以继续打击高獾男藕牛进一步拔除皇太子杨勇的势力。高馍钕莸酆蠛狭Φ那渴拼蚧鳎甚至有司已经建议处斩刑,声势浩大的攻讦政斗之后,高庵皇浅官废爵为民,而且没有牵连子孙,也算是独孤皇后对这个老友确实有很深的感情了。

公正理性

一个聪明、意志坚定、拥有至高权力和坚决的行动力的政治人物,如果不知收敛没有原则底线,一旦放任欲望只恐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独孤皇后在权势和欲望面前却始终有政治家的底线和行为准则。历代外戚,因皇后权势得高位厚秩者很多。但往往不得善终。隋代外戚较少有凭藉私宠,飞扬跋扈者,所以也得以保全身名。这与独孤后鉴于史迹、矫正其弊端有很大关系。据史书记载,独孤皇后对她的亲戚,生活上给以许多关照,但在政治上却给以种种限制。隋代外戚任高官者很少,独孤皇后的兄弟不过任将军、不过刺史而已。据《隋书》记载:独孤后家的亲戚,不预朝政,兄弟在位,亦无殊荣,不但没有像西汉王政君时兄弟一日得封“五侯”,而且亲属也无列三司之荣仪。至于家蓄巨财、称富一方;耀武扬威,横行乡里,也是从未有的事。正是由于独孤皇后的严厉约束,隋朝外戚极少干扰朝政。若是外戚犯法,必依律科罪。独孤皇后的同父异母弟弟独孤陀,好左道,喜欢事猫鬼搞巫术。据说,每到子夜拜祀咒诅,猫鬼就可以听从人的意志去害人,被害人家的钱财可以潜移到养猫鬼的人家中。他居然把歪心思动到了皇后头上,用猫鬼蛊害得独孤皇后生病。事情败露后,看到爱妻身体受损,隋文帝大怒,想将独孤陀夫妇赐死。独孤皇后闻知,绝食三天为其求情。她对杨坚说:“独孤陀若是蠢政害民,杀他,那是罪有应得,我也无话可说。不过他是因为诅咒我,虽然不能原恕,希望能饶他一死。”隋文帝考虑到她的意见,再加上其弟独孤整苦苦求情,免了独孤陀夫妻死罪,削职为民。而皇后亲族犯了国法,独孤皇后却毫不犹豫,并且态度最为坚决。有一次,她的表哥大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隋文帝考虑到崔长仁是皇后娘舅家的兄弟,已经赦免他死罪。独孤皇后听到这个消息,虽然倍感痛心,但仍对丈夫进言:“国家之事,焉可顾私!我怎能因亲私之情而置国法于不顾!”结果,崔长仁依律被斩。显然,独孤皇后对于公私界线是相当分明的,对待外戚态度也颇有远见。史称独孤皇后“性忌妾媵”,似乎性格偏激得和小妾与庶出子女不共戴天,然而仁寿年间一件事又能看出这个皇后身上高贵的理性光芒。番州刺史陆让因为贪赃枉法下狱,期间他又百般狡辩试图脱罪,最后事发一并举罪。他是陆家庶出之子,嫡母冯氏闻庶子行此不诚不孝不义之事,蓬头垢面赴朝堂请罪痛斥陆让,又泣涕哀切展现慈母情怀为庶子送别,替其向皇帝上表求情。独孤皇后也被冯氏的风范气度大为感动,特意为她向隋文帝致情达意。隋文帝树冯氏为妇女典范,并且发诏书号召天下妇女学习其道德精神风范。原则和理性始终是独孤皇后身上最可贵的光芒,也是她能辅佐君王开万世基业的至关重要成功因素。

妒由情真

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在《隋炀帝》中分析:“隋文帝的皇后独孤夫人嫉妒心很强。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嫉妒是妇人最大的恶德,严重时会成为被丈夫休掉的理由。因此,中国的史学家没有一个人同情独孤皇后,甚至有人将其嫉妒心强归结为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因妒忌而杀尉迟女是独孤伽罗作为“皇后”这种职业身份抹不掉的一个污点。独孤伽罗通达世事,非常熟悉和善于利用社会生存规则,在皇后这个位置她也表现得优秀得无可挑剔,隋文帝五子皆是她出,她也是文帝的第一政治高参和最亲密的知己爱人,唐朝人甚至称年近花甲的她为文帝“宠妇”(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高龄的宠后)。当一夫一妻无妾40年、54岁的她面对即将花甲的丈夫(隋文帝当时57岁)出轨背叛时,像个疯狂的少女那样手段拙劣地去捍卫自己的领地,令聪明练达世故老练的她丧失理性不顾地位身份的原始动力只有一个:她炽烈深刻地爱着杨坚。隋文帝的父亲杨忠曾经追随过独孤信,后位晋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之位,是仅次于八柱国的武官。两家可称世交,门第也很相当。北朝社会风俗尚武,男女界限不如后世讲究,杨坚只比独孤伽罗大三岁,两人很有可能婚前就很熟悉。伽罗嫁给杨坚时,杨坚也只有17岁。小夫妻新婚后的生活是美满的。史称:“高祖(即杨坚)与后相得”,这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曾立誓“无异生之子”,相约共守白头,永不变心。独孤家失势后,杨坚二十年如一日一如既往地爱护和保护着无枝可依的小娇妻,生儿育女专情一人;而胸有大略万丈雄心原本众人对其寄予厚望的杨坚不断被打压被质疑被讥讽嘲笑,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时,在爱妻伽罗的心中却始终坚信:丈夫乃天下第一男儿好汉,是她心目中的旷世大英雄。夫妻俩彼此依偎相互依靠,共同忍辱求全以待时飞、共同面对血雨腥风、共同做下道德无法评估之事、共同掌领天下使社稷强盛,国泰民安、共同享受站在权力顶端的荣耀风光……然而隋文帝毕竟是在传统男权文化教育下长大的,生活在一个男人尤其是皇帝占有多个女人天经地义社会文化心理中的社会,他为爱妻伽罗守身如玉是基于对妻子的感情而自我约束,并非在文化心理上认同了丈夫对妻子有肉体忠贞义务、纳妾是伤害妻子感情的行为。文帝晚年基于生理需要在皇后活着时候纳了两个小妾(只有一个能得幸),从文帝的角度出发,他并没有动摇妻子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对爱妻减少任何情感关怀,但在文献皇后看来,这简直是她人生的毁灭性打击。隋书记载伽罗自尉迟女事件后“意颇衰折”,不管文帝对她再怎么好,对伽罗来说,已经发生的就不可能抹去,她是帝国皇后,自然不能再干出与身份地位不相符合的冲动事情。在古代,男女感情上男方肉体的忠贞只能依靠男人的责任心与自我约束,文帝已经提出了生理需要的要求,伽罗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文帝纳妾这个现实。爱情,这个支撑了她整整一生的幸福和梦想、快乐和自信的基柱,只怕在得知丈夫出轨一刹那间,已然幻灭了。伽罗去世后的隋文帝试图在花丛中寻找爱妻伽罗的影子,姿貌无双、仪容婉丽的南国佳人陈贵人、蔡贵人双双得幸。美人在怀,然而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梦中幻里、上下寻觅,内心竟是空空荡荡。“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由于男女思维的差异,隋文帝可能直到临死前才明白和醒悟自己在哪里伤害爱妻了,当生命无多的老皇帝柔情地又像临终嘱托又像自白地说出“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一番话时,冰冷的史书这一刻也变得温柔起来。佛门和著作郎王劭皆云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那曾经相亲相爱、同甘共苦一生的爱妻伽罗,如今仙踪何处?又化身何人?普济哪方?碧落黄泉,一缕孤魂,夫妻可有重逢之时?皇后相亲相爱的丈夫无辜又委屈的伤害了她,皇后寄予厚望的继承人杨广辜负了她的期待。伽罗身为皇后,既然试图一夫一妻挑战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制度和心理接受度,那被世人用世俗伦理观点批判也是她应该有的命运。既然废易太子的决策和行动是她做的,那因为继承人失败导致事后诸葛亮们的清算也是她必然的命运。然而,处在那个位置时候,伽罗只是希望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做成,而不是为了获得或避免某种评价。浩瀚天宇,星光永恒,海德格尔说:“向一颗星而行,唯此一星。”杨坚和伽罗相互支撑的爱,为理想付出辛勤背后的人生价值实现感,大兴宫里、仁寿宫中,不再年轻的夫妻俩彼此依偎,不守礼教的亲昵,高处不胜寒之中彼此却毫无保留,能给对方一个可以依赖的结实肩膀、一颗天真烂漫的赤真之心,又何其有幸!这就是那唯一一颗星的价值,光明、温暖,但是又永恒。

天潢贵胄,散落飘零

父母兄弟,荣辱连枝

父:独孤信(公元503年―公元557年),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原名独孤如愿,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官拜大司马,进封卫国公。史称其“美容仪,善骑射”,号“独孤郎”,留下“侧帽风流”典故。有妻三人:如罗氏、郭氏、崔氏。公元557年其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政斗失败,被逼自尽。隋文帝登基后追赠其太师、上柱国、冀、定、相、沧、瀛、赵、恒、贝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曰景,长子独孤罗袭爵。文献皇后于开皇三年在大兴城立弘善寺(开皇十八年改赵景公寺)为父祈祷阴福。母:崔氏,出身汉族门阀世家清河崔氏,经历不详,隋文帝登基追赠皇后母亲为纪国夫人。其曾祖为北魏郢州刺史崔蔚、祖父为北魏永昌郡守崔稚,隋文帝登基追赠其上开府仪同三司、新州刺史;父崔彦珍,大统三年和弟崔彦穆起兵投奔西魏,其后经历不详。文献皇后于开皇三年在大兴城立普耀寺为外祖父崔彦珍祈祷阴福、开皇六年立纪国寺为母亲祈福。兄弟:独孤罗(534-599),字罗仁,仪同大将军。隋代周后开皇二年袭独孤信爵赵国公,食邑一万户,开皇十二年拜右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十三年任凉州刺史。开皇十九年(599)二月六日卒,年六十六岁。谥曰德。炀帝嗣位,改封蜀国公。子独孤纂,独孤武都,独孤开远。独孤善,字伏陀(佛教名),鲜卑名弩引,北周时以父荫封魏宁县公、长城郡公、骠骑大将军、河州刺史、龙州刺史,天和六年,袭爵河内郡公,卒于兖州刺史位上,年三十八。子独孤览。独孤穆,北周时以父荫封必要县侯,隋封金泉县公。独孤藏(553-587),字拔臣(鲜卑名),又字达磨(佛教名),北周明敬皇后同母弟,年八岁以父功封武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九百户,任隆山太守,宣政元年(587)八月四日卒于长安,年三十五岁。夫人贺兰氏,有子三人,一子独孤机,滕国公、沧州刺史。独孤顺,北周时以父荫封武城县侯。独孤陀,字黎邪,北周时以父荫封建忠县伯,隋封武喜县公,拜上开府、领左右将军,累转延州刺史。赠银青光禄大夫。妻杨氏(杨素异母妹),子独孤延福,独孤延寿。独孤整,位幽州刺史。大业初,赠金紫光禄大夫、平乡侯。独孤震,鲜卑名毗贺周,墓志上记载为第三子,独孤善、独孤藏之弟。姐妹:独孤氏(独孤信长女)北周世宗明皇帝宇文毓妻,追封为明敬皇后独孤氏(独孤信第四女)唐高祖李渊母,追封为元贞皇后

五子五女,舐犊情深

五子:房陵王杨勇,字地伐,妃:元氏隋炀帝杨广,小字阿mo(上麻下女),皇后萧氏秦孝王杨俊,字阿祗,妃:崔氏蜀王杨秀,妃:长孙氏汉王杨谅,字德章、小字阿客、益钱,妃:豆卢氏五女:乐平公主杨丽华,北周宣帝宇文S皇后,独女宇文娥英下嫁李敏,外孙女李静训襄国公主(清河长公主)下嫁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李长雅。子李义恭,李义和,女无丑儿。广平公主,下嫁熊州刺史、安德县公宇文静礼,宇文协,宇文晶某公主兰陵公主杨阿五,初嫁仪同王奉孝,后嫁柳述

唐元贞皇后独孤氏

独孤皇后(唐元贞皇后独孤氏)

目录简介相关史料简介

独孤氏,北周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第四女。隋文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北周皇后独孤氏的妹妹。嫁给唐国公李\\,生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李洪,唐高祖李渊和同安长公主。6(死后)追封为元贞皇后。

相关史料

《旧唐书》武德元年六月己卯,追谥皇考曰元皇帝,庙号世祖,妣独孤氏曰元贞皇后。

唐代宗皇后独孤氏

独孤皇后(唐代宗皇后独孤氏)

目录基本信息相关史料基本信息

贞懿皇后(?―776年)独孤氏,唐代宗李豫皇后。失其何所人。父独孤颖,左威卫录事参军。天宝年中,李豫为广平王,当杨贵妃外家贵冠戚里,秘书少监崔峋妻韩国夫人杨氏以其女女皇孙为妃。崔妃生子李疲所谓召王者。崔妃倚母家,颇骑u。当杨氏被诛后,礼数日渐薄。后来崔氏逝世,独孤氏以姝艳进,居常专夜。广平王即位,册为贵妃。独孤贵妃生韩王李迥、华阳公主。大历十年逝世,追号为皇后,上谥。唐代宗悼思不已,故殡内殿,累年不外葬。后三年,始诏于都城左边建陵,欲朝夕望见之。补阙姚南仲谏而止,乃葬庄陵。诏宰相常衮为哀册,唐代宗对独孤皇后厚爱,故送终华广,务称其情,衮极道凄婉,以中帝意。又诏群臣为挽辞,唐代宗择其尤悲者令歌之。当初,独孤皇后爱遇第一,宗叔独孤卓为少府监,兄独孤良佐太子中允。

相关史料

《新唐书列传第二》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失其何所人。父颖,左威卫录事参军。天宝中,帝为广平王,时贵妃杨氏外家贵冠戚里,秘书少监崔峋妻韩国夫人以其女女皇孙为妃。妃生子疲所谓召王者。妃倚母家,颇骑u。诸杨诛,礼浸薄,及薨,后以姝艳进,居常专夜。王即位,册贵妃,生韩王回、华阳公主。大历十年薨,追号为皇后,上谥。帝悼思不已,故殡内殿,累年不外葬。后三年,始诏於都左治陵,欲朝夕望见之。补阙姚南仲谏而止,乃葬庄陵。诏宰相常衮为哀册,帝於后厚,故送终华广,务称其情,衮极道凄婉,以中帝意。又诏群臣为挽辞,帝择其尤悲者令歌之。初,后爱遇第一,官其宗叔卓少府监,兄良佐太子中允。

篇5: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名不见载。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崩。谥号文德皇后。上元元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幼子即唐高宗。

目录帝后恩爱,伉俪情深帝后恩爱,伉俪情深

生平简介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宗室长。父长孙晟,隋右骁卫将军,有“一箭双雕”之美誉,母高氏。仁寿元年出生,大业九年(13岁)嫁唐公 李渊 次子李世民。筮者曾预言她“贵不可言”。唐代隋后被册为秦王妃。武德末年储位之争期间,与房玄龄“同心影助”李世民,并在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激励将士。李世民即位后,立为皇后。长孙氏是一位有趣的贤后,自称不涉朝政,但时常以古事设喻劝谏皇帝,更留下“朝服劝谏”以迂回策略保护大臣的美名;不允许自己的同母兄无忌为宰执,却因不愿留下“恃宠”恶名而请求李世民赦免其参与谋反的异母兄安业;性情不好奢靡,却有以丹羽金叶制作的“歧头履”传世;史载“造次必循礼”,却有活泼浪漫的《春游曲》流传;出生于崇尚佛教的家庭,却斥责佛道为异端,在重病时驳回皇帝为其大赦延寿的决定;对于自己掌管的宫人嫔妃非常仁慈,却敢于在其著作《女则》中毫不留情地指摘东汉 明德皇后 的过失。贞观十年六月己卯日(7月28日),长孙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谥号文德。李世民曾在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魏征婉谏,方作罢。她是一位十分令人玩味的历史人物,这样一位具备一切成为祸国妖姬特质以及条件的女子却选择了一条往往令今人曲解为压抑刻板的道路。也许结合今人所理解的相悖的两端,我们才能看清一位充满智慧、荣宠一生、优雅大气与妩媚活泼并存,且骄傲自负得可爱的贤后的真面目。

鹣鲽情深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此诗名曰《春游曲》,诗中的后宫佳人,在桃花芳菲烂漫之际,翩然穿梭漫天锦绣之中,观蝶聆莺。桃花因

偷得她的面色而娇艳,嫩柳因习得她的腰身而身轻。她自负地认为自己的出众风流之名早已远播于世间,勿须借问!

于是此诗被佳人的丈夫――九五之尊的帝王“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于是此诗被某些迂腐的老学究斥为“艳诗”。

但是毋庸置疑,这首诗是一位被丈夫宠爱的妖娆女子张扬的.自画像!

这位女子,正是被丈夫李世民称作“嘉偶”“良佐”,被史书称为“矜尚礼法”“母仪何炜”的一代贤后长孙氏。

厚重的史册只呈现给世人一位在政治上有作为的长孙皇后,她是皇帝的良佐,她是忠直大臣的保护伞,她是后世皇后的标杆;厚重的史册却无法完全承载她绚烂妖娆活泼的一生。掌握着话语权的史官们欲说还休的却是――她是一个处事圆滑的情报传送者,她是一个拥有汪洋恣肆口才的纵横家,她是一个偏好奇特珍贵玩物的收藏家,她是一个略带自负且傲慢的幸福女人,她是她丈夫挚爱一生的妻子。

一切还是从长孙皇后的离世说起吧。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病逝,太宗依据爱妻因山为陵的遗言,将其埋葬在 九旧 ,皇后入葬元宫后,太宗做了两件前所未有之事:

他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太宗首创。可见在太宗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唐会要》卷二十.陵议)。

他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昭陵,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文德皇后 既葬,帝念后不已,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g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望陵毁观”的故事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有所耳闻。这个故事既反衬出太宗对长孙皇后刻骨铭心的追恋之情,又反衬出太宗追恋爱妻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

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太宗如此张扬的思妻念妻被人嘲弄讥讽也是理所当然了。其实太宗作为封建帝王,对此规则不可能不知,但他还是毫不避讳建层观,望昭陵,还拉着大臣一起来怀念。如果不是用情太深,情难自己,又怎么会明知故犯呢? 在 魏征 的劝讽下,层观最终拆除了。但太宗对爱妻的思念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越发汹涌难以自控,以至于他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诉说起了自己丧偶之后的悲苦心情――“顷年以来祸衅既极,又缺嘉偶,荼毒未几,悲伤继及。凡在生灵,孰胜哀痛,岁序屡迁,触目摧感。自尔以来,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见《答魏征手诏》)。真可谓“一字一血泪”,看后令人不免唏嘘。

也因为对皇后思念不已,唐太宗又做了一件旷古绝今之事――亲自抚养了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为什么要留他们在身边亲自抚养,《唐会要》中是这样记载的“晋王以文德皇后最少子,于后崩后累年,太宗怜之,不令出阁。”这同时可以在《新唐书.晋阳公主传》中的得到复证。太宗亲自抚养幼子幼女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因为爱宠其母,所以亲养其子,并以子思母,借此来慰籍自己苦闷和空虚心灵,不过这种慰籍法,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也因为太宗的这种心情,因此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多年无子嗣,仅得的一子也被过继。

贞观14年,长孙皇后的二子李泰与兄争夺太子之位,为了讨好其父,这位皇子在洛阳大兴土木,修建了 伊阙佛龛 ,为母亲追福(右《 三龛记 》,唐兼中书侍郎岑文本撰,起居郎褚遂良书,字画尤奇伟。在河南龙门山,山夹伊水,东西可爱,俗谓其东曰香山,其西曰龙门。 龙门山壁间凿石为佛像,大小数百,多后魏及唐时所造。惟此三龛像最大,乃魏王泰为长孙皇后造也 。――――《 欧阳修集 》)。这时长孙皇后已经过逝五年多了,李泰谋嫡却是抬出了已过世多年的母亲讨好父亲。这足以充分说明李世民对他的爱妻是多么痴心长情,不仅没有人走茶凉,她的子女在她身后仍因为父亲对母亲的深爱而备受呵护,而嫡子们对母亲的态度甚至能影响太宗对他们的宠爱度。

即使到了贞观后期,江南才女 徐惠 渐得君宠的情况下,李世民却还要留已成为太子的李治在身边,为此大臣们在贞观18年和 贞观 20年两度上书,要求皇帝放太子回东宫,最后双方妥协,太子李治15日在东宫,15日留在父皇身边。正如大臣在奏章中所说“父子不可以滞爱”,正因为李治可以自由出入内宫,衍生了他与 武则天 的恋情,从而给大唐李氏宗室带来了灾难。

可能是李治也觉察到父皇对母后的深深思念,他在贞观22年建起了一座宏伟富丽的 大慈恩寺 来纪念母亲(大慈恩寺的规模很大, 共有10几个院落,1897间房屋 ,云阁禅院,重楼复殿,十分豪华。唐玄奘称其为“ 壮丽轮奂,今古莫俦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如果没有皇帝的支持和默许,太子是没有能力和胆量如此做的)。

长孙皇后生前并不是信佛之人,史载:当她病重时,太子李承乾请求做佛事为其祈福,当时太宗及大臣一致同意,并准备付诸实施,却被皇后断然拒绝。她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为佛家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吧。

其实长孙皇后为佛家的贡献远不止这两件:

贞观(或武德)年间,因长孙皇后不预,太宗北上太原,到 玄中寺 礼谒道绰太师为皇后祈愿除病,曾施舍“众宝名珍”,重修寺宇。(“ 太宗昔幸北京,文德皇后不豫,辇过兰若,礼谒禅师绰公,便解众宝名珍,供养启愿 。”――《 铁弥勒像颂碑 》)

贞观十年四月,因长孙皇后久病不愈,太宗下命修葺全国破旧寺庙为功德。(敕为皇后虚风日久,未善痊除,修复废寺,以希福力,天下三百九十二所佛事院宇,并好山水形胜有七塔者,并依旧名置立。――《 唐文拾遗 .卷五十》 )

长孙皇后曾经说过:“佛、老异方教耳,皆上所不为!”太宗本“上所不为”,却为了能从死神手中夺回爱妻,“不为”也“为”了。见于《旧唐书.文德皇后传》

其实综观史载,唐太宗为长孙皇后不为”也“为”之事,还有许多:

比如 贞观初年,长孙皇后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参与谋反,按律当诛,却因为长孙皇后的求情,太宗免除了他的死罪。这样一个身犯谋反大罪之人,最后却还能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亲兄弟谋反,按一般逻辑,皇后这时应该是跪着请罪,担心自己被株连才对,但长孙皇后非但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反而要求皇帝网开一面饶恕这位异母兄长,这是得到怎样的宠爱,才能有如此的自信?)

太宗本是对官员要求极其严格之人,有个大臣只因死后家人出来变卖珠宝他就怀疑人家贪污受贿,但当长孙皇后的叔叔长孙敞因...

跳舞皇后童话故事

重生皇后辞职报告番外

神奇的皇后锅700字作文

水果皇后草莓说明文优秀作文

像男人一样的“皇后娘娘”五年级作文

我们的家金句皇后小学作文

英语 范文

范文英语

高二英语通用范文

英语介绍信

皇后的英语是什么(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皇后的英语是什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