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婆

时间:2023-07-15 03:37:09 作者:不知所云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不知所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我的阿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的阿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我最最亲爱的阿婆

我最最亲爱的阿婆

我遥远的家乡的阿婆啊,你有没有在听我说?

亲爱的阿婆,我想你了,想你在一旁,始终关注着我,想你为我做着可口的饭菜……

阿婆是一个不服老的人,一天到晚,总得找个事做。明明妈妈和舅舅完全可以给她养老了。却还要在家里做药袋子。(就是装药的小袋子)甚至翻地,种菜!还说外边的菜不健康。

哈哈!

阿婆不止我一个孙女儿,还有一个孙子,也就是我的表弟。那个家伙,总喜欢跟我抢阿婆。

我叫外婆管叫阿婆,可表弟非得跟我一个叫法。我一听就火了,“只有我才可以这么叫!”表弟跟我叫板,“凭什么啊!!”……

到之后就演变成了“阿婆争夺战”。“阿婆是我的!”“阿婆是我的!!”……阿婆在一旁看着,笑呵呵的裂开了嘴,其实我们俩这么亲她,她也很高兴吧。不过,我和表弟的那种吵法,按外婆的话来说:“小孩子就应该这么有活力。”

当我第一次被惊雷吓醒,并哭了起来。第一个就是去找阿婆。我光着脚,匆匆跑下楼,哭哭啼啼的喊着:“阿婆!阿……婆!”

阿婆穿着睡衣就冲了出来,看到哭红双眼的'我,平日里大嗓门的她,去却温柔的安抚着我:“没事了,没事啦……没事了……”

在你的渐渐安抚下,我的哭声渐渐小转,直到停了下来。

阿婆在等我不再哭的时候,拿来一条干净毛巾,一下子,我的脚丫子也就干净了。再给我穿上鞋子,拉着我到床上。

阿婆正要离开之际,我却拉住了她的手:“阿婆,我……睡不着。”阿婆也就坐在床旁,读起了一本童话书。

其实,阿婆读的并不好,有点磕磕绊绊的。但是,似乎带着一种魔力,使我安然入睡。

阿婆这个人,正如她的名字,沈雪梅。风中的,一支迎寒而立的梅。也是,我最最亲爱的阿婆。

篇2:阿婆散文

阿婆散文

我的阿婆过世已经十多年了。

我时常想起她,却从来没有梦见她。可就在昨晚,她却像风一样,穿过老家旧堂屋的腰门,在炕的不远处笑吟吟地看着我。我问阿婆,她什么都没有回答我,一直笑着,直到我在漆黑的夜里泪流满面。

阿婆是在她生活的第73个年头去世的。阿婆属羊,是十二生肖中性格最温婉的属相。人们都说属羊的女人命苦,我有些相信。因为在阿婆生活的那个年代,吃吃喝喝都是每天生活的头等大事,除了搞到一家人可以充饥的食物之外,也确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情。

她出生在农村,去世也是在农村。她几乎没有离开过村里那片深厚的黄土——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她唯一出过的一次远门,是在她68岁那年到县城里,那个距村子不足40公里的地方,看望过她的二儿子和小儿子,来看看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那时候,县城里已经有代步车了,阿婆去哪里,都是决意不肯乘坐这些代步车的,一定要走。不是不累,是舍不得那2块钱。在村里,2块钱的价值不仅仅是2块钱那么多,在黄土地里刨了一辈子的她,又怎么舍得。

阿婆得的是肺气肿,到后来发展到肺心病,常常呼吸困难,走的时候特别辛苦。她是在炕上被病魔整整折磨了一年时间才撒手而去的。起初的时候总是觉得胸闷气短,心口憋得慌,到后来逐渐卧床不起了。一年多的`时间里,儿女、亲戚能来探望的人都来了,她也尽量的招呼着每个人,交待伺候的人照顾好来客。

阿婆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女子,也不识字,但她对于社会和人的朴素认识却让我们敬佩不已。她一生养育了5个儿子3个女儿。她觉得子女教育,做人最关键。不要子女做的事,自己先不做,要求子女做的,她力所不能及,就多方鼓励、引导。子女们也在她的影响下,务农的务农、工作的工作,都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人,没有一个“朝钱看”或者追名逐利的“跳弹人”。孙子孙女们也都安安分分,该工作的工作,该读书的读书,也算是对早已去世的阿爷一点安慰和交待了。

阿婆在土地里埋头苦干了一辈子。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饥荒的那阵,阿婆为了抚养几个儿女费尽了心机。大队每年按工分计算下来的粮食,分到家里也没有几斤,供养几个儿女远远不够。大家都缺粮,也都在想办法。队里为了不让劳力们偷吃种地的种子,用大粪把种子搅拌后才在地头分发下去,还派人监督着。即便这样,阿婆也能偷偷地用土和石头把少许种子打磨干净,带回家里给孩子们煮汤喝,多少也能骗住大人小孩发昏的脑袋和饥饿的肚子。那时候,劳动是生活的唯一主题,女性也完全没有享受的权利,以至于在生养的时候都还在田间地头劳作。她性格虽好,却绝不服输。在她去世前的前几年里,虽然重病缠身,动辄呼吸困难,但她还是坚持跟着子女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填炕、扫院、喂牲口、经营菜园子等等这些家里零零碎碎的“脚踏活”她也几乎全包了,没让其他人操过心。

阿爷是退休干部,他去世后阿婆作为家属每月可以领到43块钱的补助。不要小看那43块钱,那些钱完全成了我们这么大家口所有人的救急救难钱。在家庭账目里,每月抚恤金的领取人是她,但是支出人里几乎没有她。她把这些钱抛去必要的开支后,一分一厘的赞起来,积少成多。我在上学的时候,书包、课本、学费等等,就没有少用这笔阿婆用岁月和时间积累起来的金钱。阿爷在弟兄中间排行第五,阿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帮孙辈们的“五阿婆”。她性格平和,又懂得哄小孩子,所以很多孙辈们都来她这儿,围着她转。有时候儿女们给她孝敬点罐头、点心什么的,她也总是全部分给来家里的孩子们,她说娃娃们都没吃过,都“孽障”。

那时候农村没什么菜,做得一碗好面、一笼屉馍馍应该就算最好的手艺了。一碗酸菜面、一张炸油饼在我印象里尤为深刻。做酸菜面,都是自己用油菜花苗子炸的,又酸又香。配着手擀的三次面和晒干油炸的苦菊花,新鲜的腌韭菜——那一点油花在清爽的酸汤里飘荡开来,油炸的香和酸爽的香凝结在一起,使劲儿往鼻子里钻,让你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胃口大开。炸油饼也不是我们通常见到那种油圈子,是用死面反复揉搓后压成的薄薄的千层饼,用油反复再三煎过,和点淡淡的青葱,便成了金黄剔透,香脆可口的油饼了。现在,这些美食的味道就只能在脑海的那些褶皱里仔细品味和寻找了。

那时候我坚定的告诉阿婆,你一定要保重好身体,等我工作了、有钱了,我带你去南方看看,坐火车、坐飞机,看看我们先人400多年前居住的地方……那些话犹如一个残忍的讽刺一样,时时折磨着我。我还没有等到参加工作挣到钱,阿婆已经悄然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我不在身边,正在外地上学。等我赶回来的时候,她已安静地睡在棺材里,等待孝子孝孙们最后的送别。我失声痛哭,泪如雨下。后来,我听说阿婆临别时喊着四叔和我的名字,气绝身亡。几个叔叔伯伯,只有四叔未婚,这是阿婆的心事,到死难以释怀。而我作为几乎一直在她身边长大的长孙,有更多难以启齿的事让她念念不忘。她天不假年,只能这样撒手而去了,一切扯心,都随一缕青烟而散。

阿婆在的时候,我很不听话,总是惹她生气。以至于有一次她恨声说,你一点都不听话,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我很沮丧,既管不住自己好动的天性,又不愿因为好玩惹她生气。正在担心第二天如何向她承认错误,她却在中午放学后为我做了一条美味的鱼。那时候,我觉得阿婆是我最大的避风港,有阿婆在,我做什么都心安理得。她却早早地走了,她的离世,让我的生活变得有些忐忑,做事也不再那么心安理得,心里有时候也有些分神。我终于明白,阿婆一走,阴阳相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如此关心我的人了,我将独自承受孤独、彷徨、难过、委屈,这些无处发泄的情感,又用力逼着我不得不再次深深地想念她……

篇3:“大众”阿婆

“大众”阿婆_初中记叙文

爷爷家的院子里,时常能看到一个矮墩墩的身影,那是我们院子里的阿婆。绿色植物的掩映间,总能一眼发现她和蔼的笑脸。因为大半辈子都呆在这里,对每家都熟悉,平时待人亲切温和,所以每个人见到她都会亲切地叫上一声阿婆。久而久之,她便成为院里的“大众”阿婆。

阿婆很老了,老到没几个人清楚她到底多少岁,只知道她年轻时候就来到这个院子里了,给一家人当了四十年的保姆。阿婆原来不是南京人,她的老家在苏北,那里还留下了一个女儿,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因为家里困难才到城里来当保姆的。

爷爷说这个阿婆大概有九十几岁了,我不信,这是有原因的。阿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一直十分健康,她在院子里呆了几十年,对这个地方很有感情,不论盛夏酷暑、还是严冬腊月,每天总会早一次晚一次的在院里背着手溜达溜达,碰见个熟人唠叨唠叨,聊聊天,爽朗的`笑声便会飘得好远好远。阿婆个头虽然矮,但皮肤却是又白又有弹性,小时候见到她就总有想摸摸她脸的冲动。她的脸胖乎乎的,显得特别和蔼可亲,无时不刻荡漾着满足的笑容,使每一个看见她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露出笑脸,心里变得暖洋洋的。如此无暇又充满活力的笑容,竟是一个饱经岁月的老人所绽放出的。最让我惊叹的是阿婆的双眼,不像有些老人的眼睛显得浑浊暗淡,她的眼睛十分清澈明亮,还水汪汪的,倒更像是一个不涉世事的孩童的双眼,像一潭浅水,宁静温柔。

阿婆是一个很喜欢小孩的人,把每一家的孩子都当自己的孩子养,所以经常有家长把孩子交给她照顾。当年我表弟出生时,她还拿出了一百元当彩礼呢!六七年前,我和院里一帮小朋友都还在幼儿园,每天放学了没事干,就一人一辆滑板车,嗖嗖地围着院子狂奔。阿婆她看见一次就说一次:“小乖乖们啊,慢点,慢点唉!小心摔了痛啊!”嘴上是这么说着,可笑容就不知不觉在脸上洋溢着!

阿婆的记性很好,常常给院里人讲以前发生的故事,我也喜欢听故事,阿婆就特别喜欢我。每次见到我,便老远喊着我的小名,招呼我到她身边去。她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家乡话给我讲那个我从未见过面的亲奶奶的事。我十分依恋她那缓缓的、绘声绘色的讲话风格,虽不如播音员字正腔圆,但也颇有韵味,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阿婆来城里以后,一直在一位南大教授家当保姆。教授家有两个孩子,是阿婆一手带大的,直到那两个孩子成家以后,才离开了她。教授一家和阿婆就像半路亲人一样,彼此关爱着对方。正因为这样,直到阿婆老得已经干不动什么家务活的时候,教授一家还是像对待家中老人一样养着她。可以说,前半生贫苦的阿婆,后半生是过得无比幸福的。

六年级后,我好久好久都没有看见阿婆那慈祥的笑脸了,我开始想念那又白又有弹性的脸蛋,那成天上扬着的嘴角,那一个个用浓重口音讲述的故事……拐角处的大树下再没一个和蔼的老人坐在那儿,只有一个思念着她的女孩独自站在树下,呆呆的望着摇摆的树叶,“沙沙,沙沙”就像阿婆讲的故事一样。

直到第二年春天我才知道,阿婆在去年国庆前后回到她女儿身边,静静的走了。像她来时一样不留痕迹,却带走了许多份思念,和无数的回忆。

大家偶尔还会谈起这位曾经的“大众”阿婆,我却时常站在树下,听着那棵粗壮的樟树,发出沙沙,沙沙……樟树啊樟树,你就像阿婆的心,永远年轻。阿婆曾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在你身上我又听见了,感受到了。

远在天堂的阿婆,希望你还记得这个院子。希望你在那里,能生活的更快乐,更幸福!

篇4:我的阿婆作文500字

她,个子不高,矮矮胖胖,一头花白的卷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其貌不扬,却特别厉害。

她已年过七旬,特别勤劳能干。她打出的毛衣款式多样,她做的鞋子结实美观,她烧的饭菜色香味俱全。她读书不多,却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她能把算盘打得滴溜溜转,我拿计算器和她进行计算比赛也绝不是她的对手。她总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说到这儿,我必须提一下她打理的'小院:各类花花草草安排得错落有致,不时会有各类时令瓜果产出:丝瓜、扁豆、金桔……

她的厉害之处可不只是这些,每当傍晚时分你都能在广场上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平时那个朴素的老太太不见了:素雅的外套换成了颜色亮丽的款式,宽松肥大的布裤变成了弹力十足的紧身裤,黑色的布鞋也成了流行的小白鞋,看着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这时的她呀,走起路来也一改往日平稳笃定的样子,健步如飞,精神抖擞。

伴着悠扬的音乐,她转起了圈,在这一刻,她立马变成了灵活的胖子,犹如一个灵巧的陀螺在旋转。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结束,只见她往上一跳,摆出一个pose,凹出独特的造型,自信满满。

算起来她是个四零后,但她紧跟时代潮流,微信、QQ、游戏她都玩得很是顺溜。杨洋、赵丽颖这些新生代的小鲜肉、小花旦她也如数家珍,让我这个零零后都自叹不如。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告诉你,她就是我那超级厉害的阿婆!

篇5:我的“阿婆”初二作文

我的“阿婆”初二作文

“卖西瓜的阿婆”——一人叫道,一听,就知道是阿婆来了。“阿婆”是她小学时的外号,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还这样叫着。

阿婆她小学时因有着西瓜头,有因为她“胖乎乎”的`。一看就像在街上卖西瓜的那阿婆,因此大家都叫她“卖西瓜的阿婆”叫着叫着就省略了前面的字,直接就叫“阿婆”了。

阿婆最大的优点就是画画了,她最擅长画画了,她经常在我面前“炫耀”她的画,而我总会说:“呸!一点都不好看。(其实很好看的,只是泼一下她冷水而已啦!)”她就会回我一句:你画的好看哦!我应和着说:“嗯嗯嗯,比你好看多了。”(其实那时我还不怎么会画画。)他就让我画最基本的眼睛,而我就画了两个圆圈,里面再加几个小圆圈就说好了。她一看(一副图吐的表情)说:“哎呀,看来还是我来教你吧……”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咯。她就成为了我第一位美术“老师”了。

阿婆最大的缺点就是胆小了,那只是在陌生人或老师面前而已啦!要是在我面前,就真正像一只老虎一样,而我则是一只兔子。但却并不是她欺负我,而是我“欺负”她。呵呵!还记得,有一次,那天下课,由于下节课是体育课,操场上打球的人有很多,有一个人打着打着打到了阿婆,但陈婆并没有说什么,而只是摸摸头说没事,但我知道这事不能就这样算了,一定要找他算账。我走了过去,一把把那男的拉到她面前,要他向阿婆道歉,他知错就改,由于向她道了歉,最终把他“放”回去了。

有时想想,以为文静、可爱、胆小的女生,却也可以跟我这么活泼、开朗、自信的人做成好朋友,真是难得啊!因此我更要珍惜这份友谊,珍惜她,珍惜我的阿婆,我最好的朋友!

篇6:苗寨阿婆诗歌

苗寨阿婆诗歌

贫穷这把刀子

让她无法将老骨头站直

一个始终如一的姿势

熟练的手势

像一个生活的笔者

一遍遍在布机上

穿梭着一页页

风风雨雨的日子

每一段布的间歇处

如同阿婆 贫瘠的'皱褶里

流淌着经纬交错的酸橙汁

铜牛伏在溪边

眼里渗出了泪水

风和氧离子反复嚼着

一条条棉线酸甜苦辣咸

泥土色的杂味

瘦成了一枚干瘪的动词

点燃了一缕烟霞

所有的峰崖纷纷站起

聆听 红辣椒吹着竹叶笛

青花布里的翠花

用吊脚楼原始的苗语

哼唱着阿婆

艰辛贫血的平仄

檀木梳翘首叹息

(后语-----此刻,忘不了阿婆的眼神和姿势,不知道我的笔是继续着,还是放下了。又一次,把质朴的苗寨和惜别捆绑在了一起。)

篇7:阿婆作文600字

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阿婆就住在外婆的隔壁。

记得有一次,我闯了祸,不敢回家,我便躲在阿婆那里。阿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把手放在我的头上,我也懂得了阿婆是什么意思。阿婆望着我,和蔼的说:“孩子,你在外面惹了祸了吧。躲在我这里可不是办法,还是回去认过错吧。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啊!”到了晚上,阿婆拉着我的手送我回家。我认了错,一切都平静地结束了。后来,阿婆那儿常常成了我的避风港。

阿婆还会编漂亮的竹筐。她编出来的竹垫,图案漂亮得让你不可思议。有花开富贵,有迎客松……小时候的我,只会傻傻地看着阿婆灵巧的手指在竹片中间穿行,然后就留下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有一次,我提了一只蚂蚱给阿婆看。阿婆说:“我也会做。我帮你再做一只嘛。”我半信半疑:“阿婆,你看了这只蚂蚱就能编啊?”阿婆说:“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阿婆就选了长长的青色的竹篾,三下两下,就给我编了一只假蚂蚱。那只竹蚂蚱坐在地上,像是跃跃欲试跳起来。我说:“一只蚂蚱太孤单了。”这只竹蚂蚱正好我捉到的那只作伴。我对这对真假蚂蚱喜欢得不得了。准备兜着他们玩。

第二天,我从梦中醒来,发现我捉的那只蚂蚱,趁我在熟睡中逃之夭夭了。我很沮丧地告诉阿婆,阿婆安慰我说,它是有腿有脚的,没拴住它肯定要跑呢,就让它回家吧。见我仍然闷闷不乐,阿婆也感觉丢失了小东西,肯定高兴不起来。我再帮你编一只吧。说完,阿婆又用竹篾帮我编了一只蚂蚱。哎,尽管假蚂蚱没有真的好玩。不过她对我的爱心和体贴,让我心里暖和和的。

后来,我和爸妈搬进了一座楼房,住的地方虽然变宽敞额,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没有过去那么淳朴。那时住的虽然是砖做的大平房,那门对门,门挨门的邻居,却是那么朴实自然。刚开始那段时间,我魂不守舍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想阿婆她们了吧?”我今后常带你去看看她们。

阿婆,你过得还好吗?我和爸爸会来看你的。

篇8:阿婆情感美文

阿婆情感美文

人来人往,如今的人们多了一份猜忌、一份虚伪。只是,诚信朴实的人越来越少。然而,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一切接济的阿婆,却坚持着这份难得的品质。

12月的冬季,南方的城市虽然没有北方的'寒冷,却足以让人唏嘘。雾蒙蒙的天气,使不少人窝在家里头,于是清冷的街道愈加空寂了。

我走在这街头,不由得将衣领子拉了拉,围巾也裹得更紧。乎地,前方一大群衣着华丽的妇女挡住了不大的人行道。我放慢了脚步,不满地呢喃道:“好不无聊啊!有空在这里挡道,还不如回家看儿媳大斗丈母娘去。”我小心翼翼地挤过她们,意外瞥见一抹粗抹布般的衣料,在人群中格格不入。

于是,我又折返回来。只看见那皮包骨的瘦弱身躯蜷缩在一身破烂的衣服中,上边满是补丁。老人的上半身就如虾一般蜷曲着,与下半身快成了90度直角。脚是光着的,给冻成通红色的两颗,更加让人心痛。在她的旁边有一个约摸六七岁的孩子,仅仅穿了一件毛衫。不大的眼睛眨巴着,手中提着一个小桶,里边是两颗虫洞斑斑的包菜。

一个妇女从华丽的手包中取出来一张百元大钞,递给小孩说:“乖乖,收下吧!这菜我要了,不要找零钱了。让奶奶添点衣服吧!”小孩子一听有新衣服穿,高兴地收下了钱。可是,这老人家颤巍巍地把钱再拿起来,塞到妇女手中,结结巴巴地说:“不不不,这钱要不得。这菜菜5块钱,怎么能这样子乱收钱。”

妇女急了,大声说:“哎哟!你这样子怎么过冬啊!可不行!”几番争执,老人还是不肯收下妇女的钱。

我看了看,默默地转身离开。这样一位老人家,可得。

篇9:阿婆说歌词完整

5月20日零点,由陈一发儿演唱的《阿婆说》,独家登陆网易云音乐。继《童话镇》首度合作,接连取得斐然佳绩后,暗杠陈一发儿再次联手,推出《阿婆说》这一经典作品的女声版本。

陈一发儿在女声版本的录音过程中通过很多区别于暗杠演唱版本的唱法设计和变换,尝试对歌曲情绪做了新的角度的.表达。基于对歌曲的深度喜爱,陈一发儿还首次参与到歌曲除演唱外的很多后期制作工作之中,为追求歌曲更加完美的整体呈现,精雕细琢。

篇10:我的三好阿婆四年级作文

我的三好阿婆四年级作文

我有一个令人称羡的阿婆,别看我的阿婆年龄大,可是会的本领可不少。我通常叫她“三好阿婆”。

第一:我的阿婆厨艺好,“蒸煮炒炸煎”她是样样精通。每天早上,阿婆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各种各样丰富又有营养的早餐,让我满满能量的迎接每一天的学习;放学回到家,正当我感觉饥肠辘辘的时候,看到阿婆为我准备好的可口的点心时,别提我有多开心了,直接狼吞虎咽全部消灭光。每天我们家的晚餐是最丰富的,红烧鱼、排骨汤、西红柿炒鸡蛋……应有尽有,全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每逢周末的时候,阿婆还会自己擀皮做馅包饺子“犒劳”我们。每当吃到阿婆做的饭,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多吃几口,她烧的每一次饭我都吃得很饱很饱。

第二:我的阿婆干家务好。阿婆干家务活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快”。只要是大晴天,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的时候,我们家的阳台就不会空着,要么就是晒衣服;要么就是晒被褥;要么就是晒鞋子。阿婆干家务活是“三点一线”,阳台、卫生间、厨房都是她的地盘,任她干活,阿婆干活的时候很注重细节,比如浴室的砖缝里受潮后容易发霉,阿婆就会拿刷子一点一点地刷干净。家里的边边角角,她都要扫——拖——抹,直到打扫得一干二净,一尘不染才肯罢休。每次干完家务后,看到焕然一新的家里,阿婆都会开心的哼着小曲坐在阳台上得瑟一阵,一副很享受的模样。

第三:我的阿婆心眼好。每次无论家里谁的衣服或者裤子破了,阿婆就会戴上眼镜,打开针线盒,一针一针的帮忙缝补好;当天气转凉的时候,阿婆会提前为我织一件既暖和又美观的毛衣,让我暖暖的过冬;当我的被褥厚薄不合适的时候,阿婆会随时为我增减被子。阿婆把我照顾的无微不至,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是一宝”,我觉得阿婆就是我们家的“一大宝”。

篇11:我给阿婆送“福”字

我给阿婆送“福”字

我给阿婆送“福”字

太仓市经贸小学 三(5)班 刘嘉彦

我家楼下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俩待人和蔼可亲,而且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记得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午睡醒来,发现家里没有人。左等右等,爷爷也没有回来。我很害怕,便哭着跑下楼去。正巧被楼下的`阿婆看见,她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了阿婆。阿婆说:“没事,你到我们家玩一会,爷爷一会儿就回来。”

我跟阿婆去了他们家,阿公看到我,也非常热情,赶紧从冰箱里拿冷饮给我吃。果然,不一会儿,爷爷就回来了,他经过阿婆家的时候,我叫住了他。爷爷似乎很惊讶,他知道事情以后,再三地向阿婆道谢。

后来,楼下的阿公不幸去世,剩下阿婆孤孤单单一个人。年前,我和妈妈在大门上换了新的“福”字,顿时有了过年的气氛。楼下阿婆家门上的“福”字已经旧了,我问妈妈:“我们家还有‘福’字吗?给阿婆送个‘福’字吧!”妈妈就和我去了阿婆家,她看到大红的“福”字,连声说谢谢我们。

阿婆每天进进出出,她看到大门上的“福”字,一定感到很温暖,也就不会觉得孤单了。

我的“阿婆”初二作文

难忘扫地阿婆作文

初一作文:阿婆的白开水

房东阿婆的老花镜抒情散文

阿婆说陈一发歌词

阿婆与桃树优秀作文

卖豆腐花的阿婆小学作文300字

《我》范文

我范文

我教案

我的阿婆(锦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的阿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