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 李白

时间:2023-09-15 03:37:27 作者:贝欢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贝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长干行 李白,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长干行 李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李白——《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曲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滟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床:这里指坐具。

不道远:不会嫌远。

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赏析】

这是一首商妇的爱情叙事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从两人天真烂漫的童年到丈夫远离后深深的思念,将初嫁时的羞涩、新婚的喜悦和坚贞不渝的心愿写得十分细腻生动。由于这首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就成了后世用来比喻童年相好而成夫妻的成语.。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篇2:李白——《长干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长干行》

【内容】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赏析】:

这是一首以商妇的爱情和离别为题材的诗。它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写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怀念。诗用年龄序数法和四季相思的格调,巧妙地把一些生活片断(或女主人公拟想中的生活情景)联缀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一开始四句,女子回忆童年时与丈夫一起长大,彼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十四为君妇”四句,以极细腻的笔触写初婚时的情景。尽管对方是童年的伙伴,但出嫁时仍然羞涩不堪。“十五始展眉”四句,抒写夫妇间婚后发展起来的炽烈爱恋。《庄子。盗跖》云:“尾生与女子期(约会)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小夫妻但愿同生共死,常日怀着尾生抱柱的信念,哪里曾想到有上望夫台的今日呢?“十六君远行”四句,遥思丈夫远行经商,而所去的方向又是长江三峡那条险途,想到那哀猿长啸的环境,想到高浪急流下的暗礁滟滪堆,不由得为之担惊受怕。“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触景生情,刻骨的相思在煎熬着少妇的心。门前伫立等待时留下的足迹已长满了青苔,盖上了落叶,再加上西园双飞的蝴蝶,格外叫人伤感,因为忧愁的煎熬,自己的容貌也不觉憔悴了。最后四句,寄语远方亲人:您不论什么时候回来,预先都要给家里捎封信,我好去迎您,即使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去迎候,也不会嫌远。

这首诗写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缠绵婉转,步步深入。配合着舒徐和谐的音节,形象化的语言,在生活图景刻画,环境气氛渲染,人物性格描写上,显示了完整性、创造性。《唐宋诗醇》赞扬说:“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中流出。萦回曲折,一往情深。”评价是很高的。这首诗通过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展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并且,随着人物的成长,写出了一对商人家庭的儿女带有解放色彩的婚姻和爱情。诗中的长干,是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其地在今南京市,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古代,在商人、市民中间,封建礼教的控制力量是比较弱的。这位长干女子,似乎从小就远离了封建礼教的监护,而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活环境,那种青梅竹马式的童年生活,对于心灵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她新婚时的“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没有某些女子因受封建婚姻迫害的愁苦,而是通过羞涩情态表现了她对于爱情的矜持和性格中淳厚的素质。她婚后“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以及与丈夫离别后的深刻思念,都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真诚平等的相爱和对爱情幸福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这种爱情多少带有一点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

八世纪上半叶,大唐帝国经济繁荣,工商业和城市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生在商人家庭的李白,和市民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唐代诗人中最敢于大胆蔑视封建秩序的人物。可以说他和长干儿女,最早呼吸到一点由市民圈子中产生出来的新鲜空气。李白的《长干行》比白居易《琵琶行》要早半个多世纪。而到《琵琶行》问世前后,在诗歌和传奇中写商妇或妓女等类人物,则几乎成为一种风尚。与此同时,市民文学也随着萌生和发展。因此,李白此篇可以说最早在封建正统文学中透露了一些市民气息,是《琵琶行》等一类作品的前驱。

(余恕诚)

篇3:长干行 李白

,此诗一共有两首,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作品,这一组诗主要反映妇女生活的场景,叙述了妇女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这组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长干行原文: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长干行字词解释:

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下篇一作张潮。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⑶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⑷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⑸滟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⑹天上哀:哀一作“鸣”。

⑺迟行迹:迟一作“旧”。

⑻生绿苔:绿一作“苍”。

⑼蝴蝶来:一作“蝴蝶黄”。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作‘黄’字亦有道理。

⑽早晚:多早晚,犹何时。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⑾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⑿忆妾深闺里:妾一作“昔”。

⒀沙头:沙岸上。风色:风向。

⒁下:一作“在”。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

⒂发:出发。扬子:扬子渡。

⒃湘潭:泛指湖南一带。

⒄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⒅浮云骢: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

⒆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

⒇翡翠:水鸟名。“好乘”四句:一作“北客至王公,朱衣满汀中。日没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背景:

此诗为李白初游金陵时所作,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末之后不久。长干,是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秦淮河南。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与李白同时的崔颢有《长干曲四首》,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也都是五言四句的小乐府体,所描绘的都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男女青年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内容都较简单。李白《长干行》的篇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

长干行翻译:

其一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堆。五月水涨时,滟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其二

想当初我以前未出闺时,根本不知烟尘为何物;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却整日在江岸沙头上等候良人船回的消息。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来亦悲,去亦悲,因为总是见面少而别离多啊?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在睡梦里也随君渡水越江而去。昨天夜里来了一阵狂风,将江边的大树都吹倒了。望着烟波洁渺的大江,夫君你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天天过着异地相思担惊受怕的别离生活。

长干行赏析:

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二首》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这是两首爱情叙事诗。第一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诗同是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第二首诗恰似第一首诗中的少妇风尘仆仆地划着小船来到长风沙的江边沙头上等候久别的丈夫。此诗在描述女子情感脉络上非常细密柔婉,像是山林中的清泉涓涓流畅而又还回曲折,给读者留下数不清的情韵,把少妇的闺怨描写得淋漓酣畅。这首诗中,诗人用“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两句便将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月南风兴”以下四句交代了诗中丈夫的行踪。“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则表现了她对夫婿安危的深切关怀,最后,“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以少妇感怀身世的方式将满腔离愁别恨渲染得恰到好处。这首诗将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刻画得十分到位。全诗感情细腻,缠绵婉转,步步深入,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也属诗歌艺术的上品。

但是,与第一首诗相比起来,第二首诗显得要稍逊一筹。第二首诗与其他描写闺怨题材的诗一样,是从少妇时期入手, 而第一首诗却别出心裁,偏偏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李白在此诗中打破了陈规,自出机杼。它通过描绘出的一副副生活场景 ,精心渲染环境气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鲜自然,显示出完整性和独创性。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显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这些是第二首诗所没有达到的艺术高度。

透过第一首诗典型化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小妇形象。这就是典型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这首诗是最贴切不过了,相形之下,第二首诗略显平庸,一则在于它的遣词用句没有前者的创新性,二者它的叙述方式没有摆脱掉其他相同题材诗歌的影子。它更加注重愁怨的描写,而第一首的最后两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则带有一丝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因此,第一首诗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饱满,更令读者喜爱。

《长干行二首》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

作者资料:

李白(701-762),唐朝浪漫主

篇4:长干行 李白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注解:

1、床:这里指坐具。

2、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3、不道远:不会嫌远。

4、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5、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曲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滟?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李白的这首《长干行》是他向六朝民歌学习的又一成功之作。

《长干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江东称山冈之间空地为干。建邺(今南京)之南有山,山间平地,吏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之称。全诗使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并运用年龄记叙和四季相思的民歌手法,巧妙地把女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歌的前六句写的是女主人公幸福的童年,也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她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起她与丈夫共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光。这段回忆是从孩提时候一段青梅竹马的动人故事开始的:“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剧,游戏。床,古代坐具,不是现在睡觉用的床。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就与如今的郎君比邻而居,当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发刚刚能够在前额留出漂亮的刘海,热衷在家门口摆弄花花草草的时候,邻居的小男孩就一天到晚跨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马,围小姑娘坐着的小板凳,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地玩耍,这一段有着青青梅树作为背景的美好经历,长大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纯洁无邪,使他们成就了后来的秦晋之好。这比起当时那些完全由家长指定、而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来说,无疑是幸运得多了。

接下来诗歌用极为细腻的表现手法、传神的笔触描写初婚的情景:“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虽然丈夫是儿时的玩伴,但在结婚的头一年里,十四岁的小姑娘就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就变成了人家的新嫁娘,自然难免感到羞涩,对于自己身份的突然转换,她一时感到无所适从,而那位当初只知骑竹马、弄青梅的小男孩突然之间成了新郎官,却对这桩婚事感到心满意足。可惜的是,尽管他对新婚的妻子一再热情呼唤,但是新娘子却只是面对墙壁,娇羞不语,这一极富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是那样的出乎意料,却又是非常合乎情理,为我们形象地再现了女人公那难忘的新婚之夜。

紧接着诗歌用非常甜蜜的口吻抒发了小两口由于共同的婚后生活所发展起来的热烈的爱情。“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经过一年婚后生活的磨合,她已经不是那个羞涩的、不谙世故的小姑娘了,而当初的娇羞与局促也早已灰飞烟灭了。女主人公已经完全进入了妻子的角色,与丈夫一起过上了和美的夫妻生活,日子过得顺心,心情舒畅,不但成天脸上都是笑盈盈的,而且在心中暗暗发下誓言,要与丈夫白头到老。在这里,尘与灰比喻她对丈夫的坚贞爱情和同甘苦共患难的决心。诗人仔细挑选了两个典故,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的小夫妻的幸福心态。抱柱,典出《庄子·盗跖篇》:古时有一男子名尾生,曾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大水已到,尾生不肯失信,遂抱桥柱不肯离开,结果活活被大水淹死。望夫石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是非常普遍的,一般都是丈夫出门在外,长年不归,妻子经常站在山上,望穿秋水,盼望丈夫早日回转,久而久之,化作山石。可是一年来,这小两口儿,如胶似漆,丈夫对她无比关爱,简直就像是古代最痴情的男子尾生一样,忠贞不二,这使得她对未来生活和爱情充满了幻想与希望,有这样丈夫与自己厮守相伴,不用像身边那些不幸的姐妹一样,会因为丈夫的远行而经常一个人苦撑岁月,独守空房,到头来化作一块冰冷的望夫石。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会为女主人公感到由衷的高兴,再次发出善意的感叹,多幸运的女人呀。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可是万万没想到,幸福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十六岁的时候,丈夫就为生计所迫,远离家乡,沿江直上,去了天下最危险的长江天险,“瞿塘滟?堆”!滟?堆,是长江中的巨大的礁石,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五公里处,正好位于瞿塘峡口,水小时,滟?堆突出江面,水面变窄,水大时,没入江底,不见踪影。总之不论何时通过,都极为凶险。解放初期被炸掉。有民谣说:“滟?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大如龟,瞿塘不可窥。”丈夫刚离家时,妻子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全。就在去年,她还庆幸自己“岂上望夫台”,但是没想到,现在她也加入了这一不幸的行列。然而丈夫出门是为了一家的生计,没有办法,她担心的是丈夫此行的安危,而丈夫身边,再也没有自己尽心的照顾与服侍,有的只是生活的艰辛与险恶的滟?堆。想起这些不由得让人心惊肉跳。诗歌接下来的节奏明显加快了,从五月说到八月,显示了女主人公在家里度日如年的不安心情。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在这年的五月,呆在家中的.女主人公,看到家门口的江水一日高过一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三峡中的滟?堆已被江水所淹没,过往船只不易辨别,极易触礁沉没。想到这里,她内心十分不安,好像连峡中的江猿的哀啼都听到了。旧行迹,指和丈夫共同生活时往来留下的足迹。不知道丈夫此时此地身处何地,由于音讯全无,所以丈夫在家留下的生活痕迹,就显得非常触目惊心了,门前的小路是丈夫在家时天天要走的,可是才几个月过去,由于丈夫不在了,这条小路已经长出了绿苔,“一一生绿苔”,一一两个字,用得非常独到,它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在家中,不论望到何处,仿佛都能看见丈夫在家活动时留下的足迹,而每一处“行迹”都引起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都加深她对丈夫的思念,也都触发她的担忧。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回忆、思念与担忧中,门前的“绿苔”已经越长越厚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整个夏天都已经过完,门前的小路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飘落下一层被秋风吹落的树叶了。看着落叶,她忍不住感叹起来:“今年的秋天怎么来得这样早呀!”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坐”字在古代诗歌中经常是“因为”的意思,如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就是说自己因为喜爱枫林的红叶,才忍不住停下车来驻足观赏。五月份时,她看到丈夫留下的行迹,心中涌起无限的相思,而到八月份,她已经不管看到什么,都只感到伤心了。她觉得自己的命运简直还不如那在西园中双飞的蝴蝶呢!在这种无时不在的相思的煎熬中,连容貌也变得日益憔悴了。其实,这时她还是丰华正茂的少妇呢,可是当初她那种让我们为之心动的“初复额”、“未尝开”、“始展眉”的神情与风韵已经被现实的生活折磨得荡然无存了,我们的心也随着沉重起来,忍不住要为她的不幸发出叹息了。从“门前旧行迹”以下,触景生情,满目皆悲,如火的爱恋化为刻骨的相思,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已经成为少妇的女主人公的心。五月时,看见的是家门口路上的青苔,八月时,看见的是西园中双飞蝴蝶。所见所思,无非是丈夫留下的行迹,所牵所挂,无非是丈夫出门的安危。对于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健康已经全然麻木了,不知不觉中,斗转星移,时光流逝,当年那个天真浪漫“妾发初复额”的小女娃,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坐愁红颜老”的商人妇了。这一切的变化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不堪回首呀。然而,年华可以老去,红颜可以不再,但是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一片忠贞之情,却永远也不会因为岁月的折磨而改变,只能更加深沉凝重,也许此时,没有了十五始展眉时的炽热,但却更增添了执着与坚贞。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早晚,何时。三巴,地名,指巴郡、巴东、巴西,均在今四川省东部。长风沙,地名,又名长风峡。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五十里长江边上。陆游的《入蜀记》说从南京到长风峡有七百里远。在诗歌的最后,她忍不住无声地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家,一定要事先捎个信来,让我知道,哪怕是远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我也会义无返顾地前去迎接。这个“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的告白,不是比历史上无数个伫立不动望夫石更加让人感到她对爱情的渴望,对丈夫的真情吗?尽管她在全诗中,都是以一个弱女子的形象和心态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但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坚贞的心。从头至尾,女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丝毫改变的,就是她对丈夫的一片真心。

通过诗歌,这位弱小的南国女子用“萦迂回折”的口吻,向我们坦露了她一生中平凡但却“一往情深”的感情经历,并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到后来,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首诗是出自一位“诗仙”李白的手笔,这也许就是李白这首诗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地方。难怪钟惺会说这首诗“古秀,真汉人乐府。”没有一丝扭捏作态,没有一点矫揉造作,《长干行》简直比民歌还民歌,比乐府还乐府,谁能说这不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呢?李白真不愧是一位博采众长、无所不能的大家呀。

篇5:李白长干行

作品原文

长干行二首⑴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⑵。

同居长干里⑶,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⑷,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⑸。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⑹。

门前迟行迹⑺,一一生绿苔⑻。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⑼,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⑽,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⑾。

其二

忆妾深闺里⑿,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⒀。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⒁。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⒂。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⒃,妾梦越**。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⒄,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⒅,佳期兰渚东⒆。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⒇。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作品介绍

《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第一首诗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出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第二首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凄切幽怨,缠绵感人。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注释译文

【注释】

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下篇一作张潮。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⑶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⑷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⑸滟(yn)滪(y)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⑹天上哀:哀一作鸣。

⑺迟行迹:迟一作旧。

⑻生绿苔:绿一作苍。

⑼胡蝶来:一作胡蝶黄。胡蝶,即蝴蝶。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作黄字亦有道理。

⑽早晚:多早晚,犹何时。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⑾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⑿妾:一作昔。

⒀沙头:沙岸上。风色:风向。

⒁下:一作在。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

⒂发:出发。扬子:扬子渡。

⒃湘潭:泛指湖南一带。

⒄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⒅浮云骢(cōng):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

⒆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

⒇翡翠:水鸟名。好乘四句:一作北客至王公,朱衣满汀中。日没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译文】

其一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其二

想当初我以前未出闺时,根本不知烟尘为何物;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却整日在江岸沙头上等候良人船回的消息。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来亦悲,去亦悲,因为总是见面少而别离多啊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在睡梦里也随君渡水越江而去。昨天夜里来了一阵狂风,将江边的大树都吹倒了。望着烟波浩渺的大江,夫君你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天天过着异地相思担惊受怕的别离生活。

篇6:李白长干行

[唐]李白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注释:

【1】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下篇一作张潮。黄庭坚作李益诗。

【2】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3】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4】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5】滟(yàn)滪(yù)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6】天上哀:哀一作“鸣”。

【7】迟行迹:迟一作“旧”。

【8】生绿苔:绿一作“苍”。

【9】胡蝶来:一作“胡蝶黄”。胡蝶,即蝴蝶。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作‘黄’字亦有道理。

【10】早晚:多早晚,犹何时。

【11】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12】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13】妾:一作“昔”。

【14】沙头:沙岸上。

【15】风色:风向。

【16】下:一作“在”。

【17】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

【18】发:出发。

【19】扬子:扬子渡。

【20】湘潭:泛指湖南一带。

【21】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22】浮云骢(cōng):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

【23】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

【24】翡翠:水鸟名。“好乘”四句:一作“北客至王公,朱衣满汀中。日没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赏析:

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二首》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这是两首爱情叙事诗。第一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诗同是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第二首诗恰似第一首诗中的少妇风尘仆仆地划着小船来到长风沙的江边沙头上等候久别的丈夫。此诗在描述女子情感脉络上非常细密柔婉,像是山林中的清泉涓涓流畅而又还回曲折,给读者留下数不清的情韵,把少妇的闺怨描写得淋漓酣畅。这首诗中,诗人用“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两句便将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月南风兴”以下四句交代了诗中丈夫的行踪。“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则表现了她对夫婿安危的深切关怀,最后,“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以少妇感怀身世的方式将满腔离愁别恨渲染得恰到好处。这首诗将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刻画得十分到位。全诗感情细腻,缠绵婉转,步步深入,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也属诗歌艺术的上品。

但是,与第一首诗相比起来,第二首诗显得要稍逊一筹。第二首诗与其他描写闺怨题材的诗一样,是从少妇时期入手,而第一首诗却别出心裁,偏偏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李白在此诗中打破了陈规,自出机杼。它通过描绘出的一副副生活场景,精心渲染环境气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鲜自然,显示出完整性和独创性。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显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这些是第二首诗所没有达到的艺术高度。

透过第一首诗典型化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小妇形象。这就是典型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这首诗是最贴切不过了,相形之下,第二首诗略显平庸,一则在于它的遣词用句没有前者的创新性,二者它的叙述方式没有摆脱掉其他相同题材诗歌的影子。它更加注重愁怨的描写,而第一首的最后两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则带有一丝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因此,第一首诗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饱满,更令读者喜爱。

《长干行二首》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

篇7:李白长干行

[唐]李白《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注释:

1、初覆额:古时女子十五岁方以簪束发如成人,称及笄。初覆额,指未束发时头发散遮前额的样子。

2、剧:嬉戏。

3、竹马:小儿把竹竿放在胯下当马骑着玩耍。床:此指坐具。弄:耍弄。二句即为成语“青梅竹马”之出处。

4、嫌猜:嫌疑,封建礼教规定男女授受不亲,以避嫌疑。无嫌猜:即无嫌疑猜忌之心,正见天真无邪情状。

5、羞颜:害羞的容颜。以上四句写初婚时的羞涩娇媚。

6、展眉:舒展眉头,形容心情舒畅。

7、尘与灰:指人死化为尘灰。此句谓愿同生死,永不分离。

8、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即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即以“抱柱”为守信的典范。

9、望夫台:传说古有丈夫久出不归,其妻每天登高而望,盼其归来,久而化为石,遂称望夫石,亦称望夫台、望夫山,传说有多处,大概皆以山石形状附会成说。

10、瞿塘:峡名,为长江三峡之一。滟滪堆:即为屹立瞿塘峡口江流最急处之巨石,在今重庆奉节县东,因碍于航行,解放后被炸掉。

11、不可触:李肇《国史补》卷下:“蜀之三峡……四月五月为尤险时,故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

12、猿声哀:《水经注·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迟:迟留,一作“归”。二句谓丈夫离家时留下的足迹都一一长满了绿苔。可见离家之久。

14、黄:一作“来”。

15、坐愁:犹言深愁。

16、早晚:犹何时。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今属重庆。

17、书:家信。

18、不道:犹不管、不顾。

19、长风沙:地名,又名长风夹,俗称鸭儿沟,今名长风镇,在今安徽安庆市东郊二十九公里处长江边上。

赏析:

这首诗用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口吻,深情绵邈地叙述了一个完整而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青年男女,由恋爱而结婚,感情深挚,爱情美满。可是结婚才两年,丈夫就远出经商,而且是到舟行极为艰险的三峡,这就使女主人公格外担心和思念。独居的寂寞与凄凉,蝴蝶双飞的撩拨和引惹,更使她痛感青春空逝,愈增其对丈夫的刻骨思念,于是渴盼丈夫早寄归信,她将不辞长途跋涉之苦,亲往迎接丈夫回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刻划了一位天真活泼、善良钟情、热烈执着、大胆勇敢的可爱的女主人公形象。

古诗《长干行》李白

唐诗之《长干行·其一》

浅析庞德译李白诗《长干行》

李白长相思

长相思 李白

长歌行李白

《江夏行》李白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原文及赏析

李白《长相思·其一》诗歌鉴赏

李白唐诗《长相思》鉴赏

长干行 李白(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长干行 李白,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