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形容学识的成语

时间:2023-09-25 03:52:44 作者:佑为止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佑为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有哪些形容学识的成语,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有哪些形容学识的成语,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形容学识的成语

形容学识的成语160句

1、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2、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3、未知万一: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4、铄古切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5、管窥筐举: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6、入圣超凡: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7、超凡入圣: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8、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9、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10、寡见少闻: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11、博而不精: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12、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13、寡见鲜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14、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15、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16、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17、升堂入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18、金玉满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19、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20、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1、入室升堂: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22、入室昇堂: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23、博大精深: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4、良贾深藏: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亦作“良贾深藏若虚”。

25、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6、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27、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8、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29、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30、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31、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32、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33、腹饱万言:指学识渊博。

34、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35、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36、博识多通: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37、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38、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39、自视甚高: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40、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41、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42、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43、风流儒雅: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44、汪洋浩博: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45、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46、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47、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48、通才硕学: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49、学富才高: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50、博而寡要: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51、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52、博物洽闻: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53、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54、学浅才疏: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55、学疏才浅: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同“学浅才疏”。

56、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57、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58、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59、才疏学浅: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60、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61、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62、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63、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64、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65、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66、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67、绣花枕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68、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指学识渊博。

69、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指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70、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指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71、有脚书橱:指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72、五车腹笥: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73、立地书厨:指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74、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碰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75、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76、才高八斗:指人极有才华。

77、八斗之才:才:才华。指人极有才华。

78、黄钟毁弃: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指贤人遭受摈斥。

79、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80、怀才不遇: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81、才识过人: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82、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83、满腹经纶:指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84、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85、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86、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87、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88、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89、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0、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91、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9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93、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9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9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96、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97、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98、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99、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100、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101、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02、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103、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十分伟大的事业。

104、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10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06、七步成诗:才思敏捷,反应很快。取自典故曹植做《七步诗》。

107、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108、咏絮之才:人们形容才女的专用词。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众承许之。”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109、见多识广:识:明白。见过的多,明白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110、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111、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112、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113、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貌,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114、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瞭,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瞭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115、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116、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貌;不群:与众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一样。

117、后起之秀:之后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118、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到达很高的成就。

119、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120、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121、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122、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123、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124、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125、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我,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126、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127、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能够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128、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129、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能够相比的。

130、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131、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明白得多。对古代的事明白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32、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133、不一样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34、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135、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本事。

136、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37、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138、雄才大略:十分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139、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140、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141、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142、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143、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也比喻勤学好问。

144、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45、见多识广:见过的多,明白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146、好学不倦: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147、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十分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148、学贯中西: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149、学而不厌:厌:满足。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150、名满天下:名:名气,名声,名誉;满:布满。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151、学贯天人:释义天人:天道与人世,自然与社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152、才德兼备: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153、斗南一人: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154、饱读诗书:读书多。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155、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156、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之后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157、学富五车:形容人学识渊博,写作很多。”书“作动词,就是”写“的意思。

158、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159、满腹经纶:经纶:整理过的蚕丝,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60、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篇2:有哪些形容学识的成语

有哪些形容学识的成语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束教管闻】 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自视甚高】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汪洋浩博】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口耳之学】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以莛叩钟】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入室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良贾深藏】 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亦作“良贾深藏若虚”。

【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区闻陬见】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学疏才浅】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同“学浅才疏”。

【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直谅多闻】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博览古今】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绣花枕头】 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篇3:学识成长的成语

学识成长的成语

1、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2、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指学识渊博。

3、铄古切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4、腹饱万言:指学识渊博。

5、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6、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指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7、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8、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指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9、有脚书橱:指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10、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11、五车腹笥: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12、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立地书厨:指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14、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1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6、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17、风流儒雅: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18、汪洋浩博: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19、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20、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21、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22、通才硕学: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23、学富才高: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24、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5、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26、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27、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28、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29、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碰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30、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31、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32、才高八斗:指人极有才华。

33、八斗之才:才:才华。指人极有才华。

34、黄钟毁弃: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指贤人遭受摈斥。

35、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36、怀才不遇: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37、才识过人: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38、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39、满腹经纶:指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篇4:学识英文路标

作者:汪伦

1. You are welcome.欢迎光临。

2. Visitors please register.来宾请登记。

3. Silence.肃静。

4. No admittance.闲人免进。

5. Drive slowly.车辆缓行。

6. Cycling prohibited.不准骑车。

7. Hands off/Don't touch please.请勿动手。

8. Keep off the grass.请勿践踏草地。

9. Save water please. 节约用水。

10. No scribbling.禁止涂写。

11. Don't harm the flowers and trees.勿折花木。

12. Post no bills. / Stick no bills.禁止张贴。

13. No smoking.请勿吸烟/严禁烟火。

14. This way, please.请这边走。

15. No entry please.禁止入内。

16. No through fare.禁止通行。

17. No fishing.禁止垂钓。

18. Off limits to visitors.游人止步。

19. No spitting.请勿随地吐痰。

20. Save electricity.节约用电。

形容反复无常的成语

形容疲惫的成语

形容气势的成语

形容雨大的成语

形容经验丰富的成语

形容可爱的成语

形容前进的成语

形容冷的成语

形容仔细的成语

形容努力奋斗的成语

有哪些形容学识的成语(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哪些形容学识的成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