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ecosway101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玻璃箱后的岁月叙事散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玻璃箱后的岁月叙事散文,供大家参考。
篇1:玻璃箱后的岁月作文1000字
玻璃箱后的岁月作文1000字
旧巷。残日。凄风。
立于巷口的我,带着一丝年少的成熟而归,心间携着一丝童年的忧伤。闭目,凝眸。由远及近的拨浪鼓声重重叠叠,重重叠叠的敲打声撕开我记忆的那片白纸。思绪在飘飞,飞向那遥不可及的曾经。
敲打声愈加接近,苍老的面容也愈加接近。那是一个走街串巷的老人,肩上总是挑着数不清的快乐和欢笑。肩上的玻璃箱中是一颗颗汽水糖,一件件泥塑品,一本本小人书。最奇妙的还是玻璃箱夹层中的皮影,当他被打开时,我们的快乐之门也随之开启。
那时的奢望便是含着汽水糖,翻着小人书,躺于树荫下。时间就这样悠闲地从指尖滑过,心中的烦闷早已被蝉鸣,鸟啼冲走,只剩下那片如画般的宁静。
当太阳慵懒的滑下山头,老人便出现在巷口。老人的玻璃箱便是我们的`乐园。随着玻璃箱夹层的开启,玻璃箱后面是一双忙碌的手,前面则是孩子们又惊又喜的面孔。一个个皮影逐渐出场,孙悟空腾云驾雾,却在老人手上翻滚,二郎神追风逐云,却在老人指尖跃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一幕幕跃然屏上。玻璃箱前的孩子们笑着,玻璃箱后面的老人也笑着。童年就像一场亦真亦幻的皮影戏,流转了光影的变化,萦绕着时间的迁移。
老人笑呵呵的收起皮影,扛起玻璃箱,摇着拨浪鼓,慢慢的离开巷口,孩子们的欢笑却从未停止,快乐欢笑的源泉从来没有断流。
岁月在玻璃箱中悄然流逝,皮影亦渐渐泛黄,失去了欢笑的容颜。
后来再见到老人的机会就少了,不过可在陌上偶遇,便是一笑。
躺于河堤上,拨浪鼓的敲打声由远及近,是水中鱼儿翻卷的浪。
行于竹林间,拨浪鼓的敲打声由远及近,是林中鸟儿跳跃的枝。
我再回到巷口,已是三年之后,熟悉的敲打声传来,却是更苍老的面容,玻璃箱中的皮影亦无影踪,据说,老人现在只卖些油盐罢了。
哀伤,无奈,亦怅然。
那泛黄的皮影是否已化为云烟?不过肯定的,皮影正离我远去,一门技艺不再重现。连最有可能将它传承的老人最终也只有无奈叹息。
玻璃箱中的岁月已悄然流转。
玻璃箱外的世界也时过境迁。
玻璃箱前的面容亦了无踪影。
如果再没有人愿意欣赏这简单而又令人快乐的皮影戏,那又何必再次表演。
随着岁月流逝,玻璃箱前落下了帷幕,永恒的落下帷幕,只剩下老人那苍凉的悲叹和力不从心的哀伤。
当然,我那个有着皮影戏陪伴的童年也已落下了帷幕,终不再现。
再想试图回首寻找那场皮影戏,恐怕连玻璃都破碎了吧?不过在支离破碎的玻璃箱中,当年的光影依然在黯然的跃动。
新的孙悟空将再次腾云驾雾。
新的二郎神将再次追风逐云。
新的舞台将再次构建。
斑驳枯黄将从皮影上褪去。
老人只在台下,手拿烟袋,淡然的青烟从微微扬起的嘴角飘荡而出。
篇2:岁月如歌叙事散文
岁月如歌叙事散文
妻子的二姑父是位颇受我尊敬的慈祥长者。按新化的土话称呼,我们尊呼其为二太爷。
记得初识二太爷是在和妻相亲的一次会面上,我当时年近而立还打着单身,我去相亲其实是很不自信的,没有存款,没有房子,更没有一份正式工作,年纪上又大妻一轮,凭什么女孩会看上我?这时一位身材魁伟谈吐文雅的老者发话了,他说,我看这后生行,能写会画,有文化,知书达礼,九妹嫁给他,不会差到哪里去。我后来知道,这位有些赏识我的老人是妻的二姑父,是位已退休的人民教师,大半辈子都从事教书育人和管理教育的工作,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仼劳任怨,工作出色硕果累累,桃李芬芳满天下,学生贤达遍四诲。甚为领导器重同事尊敬。无疑这时德高望重的二太爷的话‘’打了总称”(即起了决定性作用),岳父母当即同意了我们的婚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对老人的知遇之恩心存感念,我活着经历太多的冷眼和歧视,二太爷对我的肯定和认可,我以为比金子珍贵比玉石纯净。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晃近廿载光阴即将逝去,我最终还算没辜负二太爷对我的赏识之恩,现在,我们有了安稳幸福的生活,儿子乖巧懂事,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这么多年了,鲜少登门探访过老人,虽说可以以忙于生计为理由,但心里始终怀揣愧意和内疚。
再次见到二太爷,老人已是耄耋之年,满头银丝如雪,脸上驻满了老年斑,拄着拐扙,走路颤颤巍巍,蹒跚而行,如风雨中瑟抖的残叶,我迎上去,搀着老人的胳膊,牵着他的手,我感触到了那手的泌凉。刹那间,涩涩的酸楚涌上心头,眼眶湿润了,我感慨不已,时间真是太残忍,无情地剥夺一位至尊至爱的老人的健康,剥夺他享受生活的权力和自由。然而,令我很为惊诧的是,当我们坐下来,无意间聊起过去的岁月,聊起他的人生经历,聊起他昔日的荣光,聊起那已逝的铮嵘岁月,霎时,老人容光涣发精神抖擞起来,活泛得如同青年,声音宏亮,双眼晶晶,象打开了话匣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知道,老人开始沉浸在回忆里了……
我一九三三年五月也即民国廿一年出生于新化孟公一个叫清水的美丽村庄,我的家乡依山伴水,山青水碧。一条清溪绕村庄弯延而一去,河水潺潺,清澈见石,水底鱼虾畅游,水面鸭鹅嬉戏。河畔绿柳成荫,草长莺飞。这条清水河是我童年的伊甸园,是我儿时嬉耍的天堂。
一俟盛夏,知了在栁树上热啊热啊的叫唤,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早光着腚,赤条条地跳进清凉透彻的河坝里“打起了泅泡”,水花翻腾,喧闹震天。有时一个猛子扎进水底,双手轻轻挪开一块大石,惊喜地俘获了一只大螃蟹,或一只大龙虾,有时是一尾身形狭长的河鱼,当然,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误撞误抓一条光溜溜水蛇,这时,我可要吓坏了,惊慌失措地将那邪物抛向天空,飞往河畔去了。
我们清水村还有一个神仙去处,唤作岩前洞,洞外怪石耸立,嶙峋突兀,洞里石柱石笋千姿百态,象老人,象菩萨,象武将,似飞龙,似猛兽,似禽鸟。看啥象啥。关于岩前洞有许多传说,其中有个流传甚广的传说,说岩前洞住着一位白胡子的洞门爷爷,法力广大,能降妖伏魔,能变化万物,惩治邪恶,匡扶正义,是我们这方水土的保护神。岩前洞是村人神圣的禁地,洞门前设了洞门爷爷的神位,香火一年四季被村里人供奉着。关于这岩前洞的神奇,还真的发生过一件很神异的事件,那是一九四五年秋季,日本鬼子打到了新化洋溪镇,那些挨干刀的日本兵见房子就烧见财物就抢,看到男的就杀,见到女的就奸淫,将洋溪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听到了消息,村里家家户户惊慌失措哭作一团,以为大难大灾降临了。这时,民团将全村人集中起来,扶老携幼,带上钱财细软,赶着牛羊,躲进了岩前洞。一到洞里才发现洞内开阔,上下四层,有垂斜的路径相通,全村上千号人连同成群的牛羊竟然全住了进去,且从洞外丝毫看不出异常。当躲到第五天的时候,在洞外望风的人告诉大家一个惊天喜地的好消息,万恶的日本鬼子投降了!大家都说是洞门爷爷显灵保佑着村人。从此,村里人对岩前洞的神位更加侍奉有加。
哦,我把话题扯远了点,言归正传吧,我的童年哪比得上你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幸福着呢。我的童年时光全在旧社会里度过,所以我的童年的快乐是有限的,更多是苦涩坚硬的记忆。我一家六口,父母、三个姐姐、我是玄崽。我原本生活在一个祥和的大家庭里,父母勤劳节俭,尤其是我的母亲,为人淳朴真诚,勤恳能干,除和父亲合作裁缝的手艺外,农活也做得样样出色,力大手巧粗细活计一把好手,为村人所赞扬。
上行下效,姐姐们也勤快懂事,正是一家人和睦上进,勤劳节俭,让我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不但吃得饱饭穿得暖衣而且到了年底竟有余粮,让人更为欣喜的是,到了我出生的时候还买了二三亩田地哩。
然而,好景偏逢不测风雨,安康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母亲,我们心目中贤淑能干的'母亲突然撤手人睘,母亲在怀第五胎(我的未出世的弟或妹)临盆的时候难产,大出血,连同腹中的胎儿大人小孩都没保住。母亲去世时,年仅三十几岁,受了一辈子的苦,没享过几天清闲,真是造孽啊!那时代的医疗条件遇到妇女难产是根本没办法挽救的。
母亲过逝时,我才五岁,我的二姐三姐也还是孩子,大姐稍大些十三四岁吧。父亲是个老实憨厚的人,原先母亲在世的时候,大事小事都是母亲当家作主,如今失去了主心骨,家里一下就乱套了。俗话讲,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大姐性格脾气行事作风颇象我母亲,干练泼辣贤德聪颖,农闲时,利用在母亲那里学来的缝纫手艺走村窜户操起了裁缝的行当,因为诚信本分,活儿又日惭精熟,所以,婚丧嫁娶的人家请她做衣服的越发多起来。
大姐的勤奋懂事,大姐对弟妹的关心呵护让我们渐惭地淡忘了失母的悲伤,走出了心里的阴霾。在我的心里,已将姐姐们当成了我的依靠和安慰。如果你问我对母亲的印象,说实话没有什么记忆,我那时还小,唯对姐姐们却是有许多的往事还记忆犹新。我的父亲后来给我们找了后母,她就是我们村的,嫁给我父亲时仍是未婚。我的这位后母怎么样呢?我实在不好评价,毕竟是尊长嘛,反正印象不好。不过,几十年来,我每年清明节在给父母坟头祭拜的时候,也没忘在后母的坟前献上花圈,她一辈子无儿无女,不能让她在那边感到孤苦伶仃啊。她曾坚决反对我和三姐上学堂念书。说起读书啊,我可要感谢我的三个姐姐,她们把读书的机会一致同意给了我,而且还不遗余力地资助我。正是因为我后来念了书一直念到武冈师范毕业,才让我的命运彻底改写,让我成为能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未完侍续)
篇3:尘封的记忆,悠长的岁月叙事散文
尘封的记忆,悠长的岁月叙事散文
“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续多日,秋雨绵绵,寒意日渐浓。幕色笼罩,秋雨敲窗;暖灯相伴,惬意流淌。沏一盏茶,看杯中绿叶翻转;静听夜雨,诉说光阴的流逝;打开书页,徜徉在文字中……
雨夜,如此简单,如此美好。突来一条短信,是单位的一个通知,要求自带钢笔,参加钢笔字培训。久违的钢笔,泛黄的记忆。时光深处,尘封的岁月,顿时,思绪拉得很长很长……
儿时的梦想,当个“孩子王”。年少时的感觉,姐姐的话语重千斤:与华哥一样,去ls读书。圆梦时的那般惊醒,稚气未脱的那般模样,梦寐以求的那个地方,放逐了长长的思念。
依山傍水的校园,来自四方的学子,蹒跚学书的经历,渐渐爬上心头。记得入校不久,我便认识那个叫文的男孩,他与华哥同届不同班,高我两届,是个老乡。那时文送我一幅钢笔字,确切地说是我向他求来的。文的钢笔书作,让我开了眼界,也是平生第一次了解,钢笔作品是咋回事。欣喜之余,我对文充满了深深的谢意。
过不多久,正赶上了一场赛事,那可是高规格的省首届钢笔书赛,心中升起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了学文的作品模样,也为了试水参赛,自己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练字。上课练,下课练,练!练!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处女书作诞生了!
仅为是第一次参赛,心中留存那份喜悦,没有痴心妄想,心中万般舒坦。压根儿就是没有去多想,交了作品便算完事,因为总觉得自己的书写底子不够,还配不上拿奖的资格,一切还太浅,太单薄。世事难料,或许是上苍眷顾,我收获了意外惊喜:初赛告捷,我的第一幅书作,竟然在省里获奖了!因此,我也受宠,学校的书法老师认识了我,把我吸收为“近墨阁”成员。“近墨阁”可是十人的专用书法教室。一有空,我们便在专属的小天地习字。大家伙也都珍惜彼此的缘,幽默风趣的伟,帅气十足的峰……大家相互学习交流,那痴痴的追梦日子,至今记忆犹新。
一有赛况,王老师便在“近墨阁”最初发布,鼓励我们参赛。我所参赛获奖的次数也慢慢有增,其中有软笔书作,但硬笔书作居多。印象最深的是,那回全国青少年硬笔银河大奖赛,没想到,获奖作品还在《青少年书法》杂志刊登。想起那些美好,心底便涌动着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刚走出校门的那阵子,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欣赏古代文人遗墨,或信手涂鸦,潇洒自如地写上几张。每逢周末,楼老师会经常带领我们“灵泉书社”一帮人,在一起切磋书法,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活动。那个书社的全体社员,现在我还能一一说出他们。当初的同道,个个都有恒心,有毅力,对书法有很高的造诣,都已成书法家了!
我呢?说来惭愧,为家庭,为人母……似乎为自己找到了美丽的藉口,慢慢淡漠了自己曾经的初衷。也很少再去参加什么书法活动了,离得最近的一次参赛,都是很遥远,十余年前的事了。那是全区教职工的书法比赛,获得了最高奖项,从此,便销声匿迹!
曾经的梦想,曾经的美好,留作深深的纪念!如今,只会偶然提笔,然而,已不再是为参赛,只为将心安放,灵魂有所归依。都说练习书法,能陶冶人性情,不为朝朝暮暮,只为长长久久,此生若能执笔相伴,何乐不为?
★ 岁月如歌叙事散文
★ 那些岁月散文
★ 懵懂岁月散文
★ 关于岁月的散文
★ 经年岁月经典散文
★ 岁月流光散文
★ 岁月神偷散文
★ 岁月似水散文
★ 岁月车辙散文
玻璃箱后的岁月叙事散文(通用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