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nvnvnv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传家风守家训征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传家风守家训征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传家风守家训征文
好家风,实力厚是指家风内涵共同约定,崇德好礼,向上向善,金玉良言。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是家庭的灵魂,是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言行举止的标杆。
家风是道德品质的披沙拣金、世代积累,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流风余韵,犹如家庭成员的血脉脐带,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6]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包拯家风“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严厉要求其后代不犯脏滥,不违其志,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岳母姚氏“精忠报国”,刺于儿背,岳飞再将这一家规传承,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清代名臣林则徐留给后辈的家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视金钱如粪土,世人点赞,世代颂传。
家风非一成不变,当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故而具有撼人心魄的大实力。
篇2:传家风守家训征文
家庭是蓝天,我是小鸟,没有它我将无法飞翔;家庭是雨点,我是小草,没有它我将无法生长;家庭是阳光,我是树苗,没有它我将无法成长。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父母从小告诉我,做人要善良。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
偏僻,但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说: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十分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孩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右手,那道伤,令我十分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说: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环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当然,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到那些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
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的时候,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到我,我觉得这就是从中培养出来的。
我也有错的时候呀!六岁那一天,一个舅舅家的小男孩来我家玩,玩了许久,舅舅便把他拉了出去,在家里的沙发上,一个玉像项链落在了那里,眼尖的'我马上跑到那里坐下假装看电视。摸到项链后我马上回房间把项链藏好,在晚饭后,我心中忐忑不安。爸爸妈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反复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爸爸妈妈。我马上把项链接给我妈妈,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论是在哪里捡的也要还给主人,不然主人一定会担心的。妈妈把项链还给我小男孩后,他连声谢道:谢谢姐姐。
而我却情不自禁地低下了头。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无论怎样面对多大的诱惑也要想想后果。
篇3:传家风守家训征文
父亲小时曾读过几年私塾,引以为傲,因此也特别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古书,说话特别喜欢引经据典。从小到大,就十分注意培养我们喜好读书的习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的时候,父亲在自己订阅杂志的时候也给我们订阅了许多的杂志。到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订阅一本杂志,父亲便让我把那厚厚的一摞订阅单拿去给老师看,那种骄傲的感觉至今我都记得。
从儿提时代的听话,到青年时期的抵触,一直到现在自己也为人父的理解,终于知道了读书的好处,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读书,可以增长人的见识--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读书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会明白许多道理,可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文凭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的;读书可以使我们适应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总结起来,最能记住的最通俗的一句便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所幸,在颇有幼儿教育天赋的老婆的引导下,小小的女儿不知何时便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最爱缠着我和老婆给她看书讲故事。现在我知道了,这就叫亲子阅读,阅读是教育学习的起始,而亲子是爱的本能,我想,我们会坚持亲子阅读,把读书好习惯继续带给女儿。
篇4:传家风守家训征文
在这个物流纵横,世风日下的时代,“家风”俨然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总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风之不传也久矣。
那么,家风究竟是什么?“家风”看到这两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种种严厉的家规!依我之见,家风是一些列在纸上的条条框框,是一把约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遵循的祖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它不需要列举,更不需要背诵,但是它需要我们的传承......
百善孝为先,我们一直在传递。12岁农家少年张俊,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每学期必须拿到一张奖状,回去让奶奶高兴;在学校坚决不能犯错误,免得奶奶伤心。”这些是小张俊对奶奶的承诺,他希望奶奶快乐!在张俊的家里,熏黑的墙上画着一张评比表,上面写着张俊和弟弟张旭的名字,名字后面画的是五角星的图案。张俊说平时他和弟弟谁帮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谁的后面画颗星,每月一评比,看谁得到星星多。这个少年在用真心演绎孝的家风,孝根植我们内心,我们一直在!
励志奋斗,我们一直在行动!“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陈欧的正能量,也是我们的率真和勇气!我们会带着社会的历练,奋斗终生。不离不弃,我们一直在!
诚实守信,我们一直在弘扬。不说谎话,不说大话,实事求是,是家里人从小对我的教诲。原来家风一直都在!
家风需要传承。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风古训仍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员子女啃老骄奢;多少人因为不想吃亏,争名誉地位甚至可能为争一个公交车座位而“斗智斗勇”;多少人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严格质朴的家风,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减少一些?
如今的社会岁月改变了时代的面貌,却拭不去铭刻至今的家风。我们承载着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延续下去?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要齐家,就要我们传承良好的家风。
好家风,我们一直在;好家风,我传承!
篇5:传家风守家训征文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也无关父母文化程度,关涉的是父母德行素养。一个知识分子,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差强人意;一对文盲父母,却可能培育出良善品德的孩子。作家老舍曾写道: “我真正的老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学校育人一课缺失时,常是父母来补齐。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很多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因此,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与沟通,双管齐下,目标一致,才能使“家风”建设落到实处。
在家里是家风,在社会上是社会风气,在学校里是校风,在班级里班风,家风占主导位置。我们希望校园是践行良好家风的校园,是践行良好校风的校园。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以传承好家风,培育好家风,弘扬“贤文化”共筑“中国梦”为主线,开展“好家风”培育系列活动,如:举办“好家风给我的教育”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从校园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立德树人的正能量。
篇6:高中传家风守家训征文选登
每个幸福的家庭都会有一套出色的家风,我们家也不例外。主要可以概括为:“孝、俭、修”这三个字!
而我们家最为突出的更是孝,爸爸因为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来才有时间回来,但每逢爸爸回来总要去桥林看望爷爷和奶奶,带上他们爱吃的蔬菜和水果,放到冰箱里,让他们吃上几天。因为老人家平时都很节俭,舍不得买菜吃,总是喜欢将就一下。妈妈也同样,每过几天就会打个电话给他们二位老人家,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奶奶有腿疼的老毛病,在家里又总是闲不住,所以总让人操心。因为我们平时都和公公婆婆住一起,所以对他们照顾起来比较方便,对他们的身体状况都掌握的很好。我们家还有一位老人家同住,那就是妈妈的外婆,我的太太,她老人家八十多岁了,可是她耳不聋,眼不花,身体棒棒的,平时家里的家务活儿都抢着做,但是太太有个血压高的毛病,所以平日里,家里的饮食都要注意,妈妈也经常询问太太的血压药还有多少,每次都去药店刷上几盒回来给她。爸爸也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常常教育我要尊老爱幼。
其次是俭,也就是勤俭。我们家这一点做的不是很好,因为妈妈总是喜欢大手大脚的花钱,每次一抱着手机就开始上淘宝了,总喜欢给我买好多衣服回来。每年整理橱柜里衣服的时候,总能整出吊牌都没有剪的衣服都已经小的不能穿了,可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购物欲望。爸爸则比较爱打牌,妈妈为此也跟他没少呕气。相对来说,家里的老年人都比较节俭,他们平时打打小牌娱乐娱乐。
最后便是修养了,这点都是日常生活累积的,就比如在公共场所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能抽烟,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很重要的,只有先会做人,才能把事做好。
一个好的家风,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过的东西才能铭记在心。
篇7:高中传家风守家训征文选登
青花罐流传至今,经岁月积淀,时光打磨,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几枚勋章,象征爷爷的功绩,是先辈保家卫国的最有力证明。青花罐与勋章作为传家宝,固然有其价值,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祖训,凝聚先祖智慧,告训子孙以忠厚待世,凭诗书修身,岂不更具价值?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风家规又称家训,一般指一个家族传承恒久不变的精神规则。其侧重于对整个家族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影响。可以说家训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缩影,一些古代著名家族的家训曾一度引领中国一些家族的辉煌历史,如《诫子书》、《朱子家训》、《范氏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业精于勤荒于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哲理名言许多都是出自一些著名家训。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许多家训一度曾引领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兴亡,但随着时间和家族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现代社会家庭的分散和独立,家风家规已变得越加少见稀缺。笔者不由反思:近些年社会公德和价值观的'各种扭曲现象是否与家风家规的日益衰败密不可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民族传统儒家文化的根基,而其中的精髓是仁悌忠孝礼义廉,“惯儿不孝,惯狗上灶”,“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业精于勤荒于嬉”,“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都是强调严教、勤俭、勤奋、自立才能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个人价值,并光宗耀祖。知耻才懂后行,知礼义才知善恶,才能行善行仁而“积德以遗子孙”。真正的传家宝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作风,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我们的精神大厦。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今天更多的孩子已变成“小皇帝”和“小祖宗”,而结果是导致更多的“啃老族”出现,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往往偏向了“钱代表一切”,在此观念下衍生出了当今社会的各种假恶丑现象:唯利是图、盲目跟从、虚荣攀比、仇官仇富,逐利不惜挺而走险,违法乱纪,女性忠贞观早已演变为嫁钱不嫁人,笑贫不笑娼。“扶不起的老人”更折射着真善美礼义廉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的尴尬之痛。
缺少了精神和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传承民族文化,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做传家宝,把符合中国特色和价值观的家风家训中的爱国、尊师、感恩、孝道等宝贵的品质、优良的作风,传承下去,荫庇后代,造福子孙。
精神之训,万世之宝,秉承祖训,大放异彩。
篇8:传家风守家训作文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我就在家风家训中成长。
我的家风——诚信为本
我的爷爷奶奶在年轻时就经营起一个小买部,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于经营起了一个中型超市。一天早晨,一位老爷爷来我家买白糖,在要付钱时,他突然问:“这糖有一斤(五百克)吗?”“那当然!”爷爷边说边把糖往秤上一放——只见称上显示着四百九十五克。爷爷一看火冒三丈,大声质问奶奶:“你怎么称糖的!”。立刻把糖往外一扔,重新拿了一包给老爷爷,并向他道歉。
我的家训——严谨
在我直至六岁时,一直是家里唯一的长孙。所以从小一直享受着家人的宠爱。可当我一年级时,妈妈常会因为奶奶对我的溺爱,和奶奶“吵架”。这事竟然是一部手机引起的。
因为妈妈对我的要求是很严谨的,从来不允许我玩手机。哪怕做好作业也不能碰一下,最多也只能看看电视。而奶奶看见许多小孩成天玩这手机。认为小孩玩手机是理所当然的事,便偷偷带了一部智能手机,让我在周末玩。可这事很快就被妈妈发现了。她立刻“下令”:不准让奶奶再带手机去祁门给我玩游戏了。如果我要查资料,也不能碰其他软件。如果有人“作恶”,一律“严惩”。
这就是我的家风——诚信为本、家训——严谨。
篇9:传家训扬家风的征文
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气氛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风气、风格与风气。
闻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言行品行,都是融入成长过程建材,使这个人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影响,除有形仿照以外,更重要是无形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重要了。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风气。在我们家,表达在孝顺上。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外公外婆说话,我们都要好好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承受方式静静告知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表达。长辈们说话,我们小孩子肯定要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我们家家风还表达在饭桌上。一家子人开饭了,假如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们小孩子肯定不能先吃。都要等到全家人到齐了,大家才开头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一个习惯了。固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家风固然也不仅仅这些,还有诚恳啦!这个家风也非常重要,就拿我们家来说吧。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根本品质就是诚恳。所以,我认为,我家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方,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同学们考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妈妈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
篇10:传家训扬家风的征文
古人云:“以人为镜,正人衣冠。”我却觉得做人不仅仅要以人为镜,更要以训诫为标尺,以良好风格为方向。
以人为镜,可以熟悉缺乏,然后去改正;以训诫为标尺,可以衡量一切,把握是非善恶观;以良好风格为方向,可以步入光明阔途,直通向胜利。
正所谓:“恨铁不成钢。”每个爸爸妈妈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胜利,他们从小就会教育孩子,尽量为他们铺好将来的道路。我的爸爸妈妈从小就会告诫我:“做人要正实、和善,又热心帮忙他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受人敬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在别人需要帮忙时,我会主动出一份力;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帮他走出逆境;在别人急需某物时,我会主动赐予他……总之一番下来,我的人缘就有了不少提升,与大家相处的'融洽了,总是嘻嘻哈哈一起玩,从不缺少乐趣。可见其训诫作用之大。再者,对于别人提出的质疑,需要照实告知,而不是尔虞我诈,这样人与人之间将失去信任。在两难境况下,训诫也可以帮忙你辨识一切,做出很好的选择。例如我有坏消息不忍直接告知他人时,我会撒一个善意的谎话帮忙他人不受影响;与好朋友商定时自己有事不能去,便痛下决心说出实情,另择他日赴约。
我的爸爸妈妈从小也告知我:“人一辈子要活得精彩,微笑面对世界,遇到挫折不轻易放弃,英勇去追求幻想。所以我摔倒在地时,我会悄悄爬起来,一声不吭,留给大家的是浅浅的微笑;当我遇到困难,停滞不前时,我会鼓舞自己再加把劲,突破障碍,克制困难,将绊脚石踩在脚下;当我事事不顺心时,我会大声告知自己,熬过今日将迎接美妙的明天。
一棵小草,经过狂风的摧残,始终坚守“遇挫不放弃”的训诫便可长成参天大树,纵使风雨交加,雷电齐鸣也奈它不得;一只幼鹰经过残酷的训练仍坚持“英勇追求幻想”的信念,便可展翅高飞,冲出蓝天之外,傲视苍穹;一群大雁经过漫长的长途跋涉,始终坚持“团结”的风格便能越过高山,跨越大海,到达旅途的终点。
篇11:传家训扬家风的征文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其中既有共性,更有共性。在共性方面,有的突出学习之风,有的彰显勤劳之风,有的信奉孝敬之风,有的提倡节省之风。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的总和。从文化学的角度评说,又可理解为一种家庭文化或家庭精神。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安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特殊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一般说来,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爱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喜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意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敬重。不同的家风都会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服、心理安全、情趣昂扬、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的重要性,便是家风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家风是一种家庭文化的积淀、伦理道德的.传承。在现实生活中,要把握传统和现代之间内在的承接性关联,留意反映时代的特征,也要继承传统的经典,要重在建立上下功夫。建立和谐的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关键在于主要成员的学识、修养、气度和作风。家长之间关系正常,相互敬重、谦让、理解、宽容,孩子感受到的是温馨、和谐的真诚亲情。家长习惯读书学习、擅长思索,孩子品尝到的是勤奋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家长爱岗敬业、勤俭持家,孩子体验到的是仔细踏实的作风。也就是说,家长想把孩子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应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风虽是家教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它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常常对孩子进展直接的教育和影响,往往比单纯说教、管教的作用大、收效好。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还会作用他们的将来。要形成好的家风,父母应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力争将家庭变为孩子德行修炼和素养增加的课堂。
★ 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 好家训好家风征文
★ 高一家风家训征文
★ 家风家训范文
★ 家风、家训
★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
传家风守家训征文(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