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春天的古诗词

时间:2023-11-21 03:39:53 作者:小虎妞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小虎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歌颂春天的古诗词,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歌颂春天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歌颂春天的古诗词

歌颂春天的古诗词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篇2:歌颂春天的经典古诗词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搘藤绕舍行。

新涨生波渔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轻。

烟迷芳草苍茫色,鹊占高枝嚄唶声。

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

篇3:歌颂春天的经典古诗词

歌颂春天的经典古诗词

1.《春晓》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搘藤绕舍行。

新涨生波渔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轻。

烟迷芳草苍茫色,鹊占高枝嚄唶声。

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

2.《春词》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臂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3.《春游湖》

朝代: 宋 作者: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4.《春中田园作》

朝代: 唐 作者: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5.《春兴》

朝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6.《春日》

朝代: 宋 作者: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春思》

朝代: 唐 作者: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8.《春庭晚望》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萧悫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荀。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9.《春日》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10.《春日》

朝代: 宋 作者: 秦观

残腊渺茫云外日,新春彷佛梦中来。

雪霜便觉都无力,只见桃花次第开。

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

篇4:歌颂赞美春天的古诗词

歌颂赞美春天的古诗词

春天是欢乐的季节,这种趣味是春天里最常见到的。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醉桃源·春景》——(宋)严仁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喈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春日杂咏》——(明)高珩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春雪》——(唐)韩愈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曲江对雨》——(唐)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夜月 / 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绝句二首》——(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晓过鸳湖》——(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立春偶成》——(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代春怨》——(唐)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春题湖上》——(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早春寄王汉阳》——(唐)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春昼回文》——(唐)京镗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

《山房春事二首》——(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南湖早春》——(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渡青草湖》——南北朝作者: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篇5:歌颂父亲古诗词

歌颂父亲古诗词

汝坟贫女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情。竹马琅锵冲掉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藕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

《北郭闲思》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篇6:春天古诗词

春天古诗词

春天到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吹遍大地,春雨也悄然而至,把一切刷洗得焕然一新。

《春游曲》

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菩萨蛮》

唐·韦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篇7:春天古诗词

南北朝: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者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作者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篇8:春天古诗词

五代:顾敻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评析

这首词写闺妇的春愁。

上片以双燕来来去去起兴,引起闺妇的思绪。下片写她与情人别后的愁苦。结尾一句,别致有情。《栩庄漫记》说:“别愁无那,赖梦见以慰相思,而反云却怕良宵频梦见,是更进一层写法。”

篇9:春天古诗词

唐代: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译文

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

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

有锁纽的金蟾香炉,香烟缭绕飘逸,

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

贾女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

魏王梦见甄氏留枕,赋诗比作宓妃。

呵,我这颗心不再与春花一同萌发;

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烟灰。

鉴赏

这首无题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首联“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东风细雨,容易令人联想起“梦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纪昀说:“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所谓“远神,是指这种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所构筑的渺远的艺术意境,一种难以言传的朦胧美。

颔联“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写女子居处的幽寂。金蟾是一种蟾状香炉;“锁”指香炉的鼻钮,可以开启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装饰的虎状辘轳,“丝”指井索。室内户外,所见者惟闭锁的香炉,汲井的辘轳,它们衬托出女子幽处孤寂的情景和长日无聊、深锁春光的惆怅。香炉和辘轳,在诗词中也常和男女欢爱联系在一起,它们同时又是牵动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东西,这从两句分别用“香”、“丝”谐音“相”、“思”可以见出。总之,这一联兼用赋、比,既表现女主人公深闭幽闺的孤寞,又暗示她内心时时被牵动的情丝。

颈联出句“贾氏窥帘韩掾少”使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见《世说新语》载:晋韩寿貌美,大臣贾充辟他为掾(僚属)。一次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被充所发觉,遂以女妻寿。对句“宓妃留枕魏王才”使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见《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赋》,后明帝改名《洛神赋》(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联的“烧香”引出贾氏窥帘,赠香韩掾;由“牵丝(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断,藕断丝连。这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之强烈,奔放。末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突然转折,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热情转化成幻灭的悲哀和强烈的激愤。以“春心”喻爱情的向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与“花争发”联系起来,不仅赋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显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作者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李商隐写得最好的爱情诗,几乎全是写失意的爱情。而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又常常融入自身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感慨中也可窥见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际。

歌颂春节的古诗词

歌颂重阳节的古诗词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

歌颂爱的古诗词名句

春天思念的古诗词

大学春天的古诗词

初中描写春天古诗词

描绘春天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赞美春天的古诗词

歌颂春天的古诗词(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歌颂春天的古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