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xiaole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保护熊猫的措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保护熊猫的措施,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 目录
篇1:保护熊猫的措施
保护熊猫的措施
显而易见,目前大熊猫正处于这个物种发展当中的衰退期,仅仅以稀少的数量存活于世的大熊猫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挽救这一濒危物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
目前,主要的保护方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在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王朗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彭州白水河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等。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给大熊猫带来大面积的,适应它们生存习惯的栖息环境,比之动物园能更好的让大熊猫们满意,而且有利于它们的生存。但是,自然保护区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这些大熊猫野放。很多在保护区生活的大熊猫,一旦放归自然,那么很容易就没法自己生存下去,不会躲避敌害,也不会照顾刚出生的小熊猫。
另外还有一种保护大熊猫的措施,那就是建立珍稀野生动物精子库,来收集、
保存和研究大熊猫的精子,为大熊猫的配种提供精源,人工地为大熊猫受精,提高大熊猫的受孕率,以此来增加大熊猫的数量,并且保护大熊猫的基因。
除此之外,除了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外,我们也应该保护和恢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我们应当减少对于山林的破坏,封山育林,多植树造林,让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得以恢复,并且制止人们盲目地割竹、挖笋以及类似的行为,以保护大熊猫的食物来源,这样就能通过提升环境容纳量来增加大熊猫的数量。
大熊猫的简介
大熊猫,别称竹熊、银狗、洞尕等,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种。大熊猫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一带。它性情温顺,与世无争。体格肥硕似熊,憨态可掬,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即鼻吻端、眼圈、两耳、四肢及肩胛部为黑色,头颈部、躯干和尾巴为白色,而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大熊猫的体长大约在120~180cm之间,体重60~125kg,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
化石显示,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而且大熊猫的化石通常在海拔较高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里发现。后来,与大熊猫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只留下大熊猫孑遗至今,并保持其原有的古老特征。因而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我国将它誉为“国宝”。
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原因
目前在世界上,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足1000只,即使是在动物园里培育的大熊猫,数量也相当少,并且饲养、繁育大熊猫的成活率很低。因此大熊猫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弥足珍贵。至于为何大熊猫濒临灭绝,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成年大熊猫在一年之中的发情期短,一年中不过春、秋两次。雄性的大熊猫,它们的发情期大约持续三、四十天,而雌性的大熊猫则只有8到20天左右的时间,并且其中最利于交配的时间仅仅有两到三天。所以一旦错过了这一有利的交
配期,那么雌性大熊猫便失去了此次受孕的机会。再加上大熊猫平常除了发情期外,往往不相往来,独自为生,只有到了发情期,才开始漫山遍野地到处寻找异性伴侣,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大熊猫的出生率将有多低。而且雌性大熊猫每胎只产一只幼仔,很少有双胞胎,即使大熊猫一次产下了两只幼仔,熊猫妈妈也只会抚养其中的一只,不管另一只。再加上刚刚出生的大熊猫幼仔非常的脆弱,浑身没有毛来包裹着,体型大小比老鼠还要小,两个月后才能看见东西,三个多月后才可以爬行,因此大熊猫幼仔非常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夭折,例如缺乏足够的营养、患病、遭遇恶劣的气候,或者遇到了大熊猫的天敌——金猫、豺、豹、狼,以及黄喉貂等等。
其次,是大熊猫单一的饮食习惯。众所周知,大熊猫喜欢吃竹子,这也是大熊猫又被人称为“竹熊”的原因。但就是这一点,使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大熊猫吃的竹子包括了它们能够在山中找到的所有的种类,而且除了睡眠和短暂的爬行运动之外,大熊猫一天当中有十多个小时是在吃竹子。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它们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纤维含量最少的部分,比如竹子的嫩茎、嫩芽,还有鲜嫩的竹笋。所以当大熊猫的栖息地中只有一种竹子的时候,它们很快就会将这种竹子吃光。而当竹子全部死亡的时候,这片地区的大熊猫就会面临饥饿的危险。
还有就是大熊猫的种群分布在隔离的岛状环境中,小群体内发生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大熊猫的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我们都知道基因交流少,对于物种的进化和生存都是不利的,因此很有可能,大熊猫会因为此而灭绝。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类的活动对于大熊猫的影响。
大熊猫对于栖息环境的要求很高。大熊猫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主要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那里是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八十度以上。而它们活动的区域则多位于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地形处,一般这些地方都是坡度在二十度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且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了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的,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由大熊猫的化石分布可以知道,大熊猫的祖先们在距今几十万年前曾经广泛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那时候可以说是大熊猫们的繁盛时期。但是到了今天,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已经变得十分的狭小,它们仅仅分布在中国的秦岭南坡,以及岷山、邛
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的局部地区。自近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使得大熊猫栖息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严重影响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最近的几百年,中国人口急剧增加,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也逐渐上升,因此人们占用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多,很多曾经适合大熊猫们生存的栖息地都消失在了人类生活的城市、乡村之中。在很久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低山河谷,现在成了居民点。而且由于人类对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大熊猫们生活的山林,如今也成了一片光秃秃的山坡,甚至可能还会有沙漠化的迹象。而由于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在1200~3400米之间的地方,因此,大熊猫的数量也急剧减小。
当然,在解放前,许多西方国家大肆在中国购买、捕捉大熊猫,也是致使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到今天,甚至有些地区的大熊猫都已经消失了。除了捉活的大熊猫外,更有甚者,有些人残忍的杀害大熊猫,仅仅是为了一个看上去娇憨可爱,能够卖出高价的、私人收藏的熊猫标本。这些行为导致数百只大熊猫从中国境内流失甚至死亡。由于大熊猫种群增长慢,大量的捕捉大熊猫,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更何况人为地减少一个地区某个物种的数量,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恢复起来也很麻烦。
因此,目前大熊猫在我国面临着灭种的危险,成为了濒危物种。
篇2:保护大熊猫措施
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它有着胖胖的身躯,黑白相间的“外套”,它憨态可掬、温驯善良的形象和独具魅力的风采及奇特秉性很惹人喜欢。它素有“活化石”之称,在1000万前,就从食肉类动物分化出来,历经磨难,演变成以竹为食的非凡家族。它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我也十分喜欢大熊猫,因此,我对它的现有数量、生存现状、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国家和当地政府正在采取的保护措施作了依次调查。
大熊猫的居住环境
在中国西南部的省份,包括四川,甘肃及陕西.曾在北越,缅甸及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北至北京,也发现了它们的踪影。他们居于四千呎至一万一千呎高度的气候潮湿的竹林或山岭上。
大熊猫的食性
大熊猫虽属肉食类,却几乎不吃肉,通常以箭竹为主。一般人对大熊猫的印象都只是吃竹子,它们是杂食性的动物,除竹子外,也吃鱼、小动物、植物和蜂蜜。每天要吃十五至二十公斤竹子,食量很大:动物园里所饲养的大熊猫、对甘蔗,蛋、苹果、菠菜也不排斥。
目前野外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现在,大熊猫仅分布于秦岭南麓和四川盆地的西北边缘,总数约有1000只,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栖息地下降到现今仅1万平方公里。森林的破坏和人为的侵扰不仅导致大熊猫分布区和栖息地缩小,更主要的是被分割后,大熊猫分布岛屿化,造成孤立点内熊猫个体的消失和各分散小区的遗传压力急剧增大,加速了大熊猫的局部绝灭和总体的衰败速度。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
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大熊猫处境的严峻,所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先后制定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多种法律法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为了有效的打击和制裁不法分子猎杀和走私大熊猫的违法行为,对于走私,捕杀大熊猫的违法行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将判处以上有期徒刑,并罚款和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在保护区内,坚持常年巡逻检查,抢救生病和挨饿的大熊猫,制止和惩处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同时进行治山治水,恢复植被,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野外生息的干扰,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篇3:保护大熊猫措施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生性孤僻,常独栖于茂密的竹丛中,有“竹林隐士”的雅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将大熊猫列为附录一物种。
为加强大熊猫保护,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连续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资源调查
为掌握大熊猫资源和保护状况,中国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分别于1974年至1977年,1985年至1988年,至底连续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大熊猫资源调查。6月结束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截至20底,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范围内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包括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栖息地总面积为230多万公顷;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590余只。
二、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
中国政府一直把强化栖息地建设作为大熊猫保护的关键,把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重要手段。1963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白河、王朗、喇叭河等地建立了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992年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进一步加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限制大熊猫分布区森林采伐力度,强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建设。截至底,全国已经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2个,有效地保护了超过57%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71%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
三、积极开展大熊猫抢救工作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岷山、邛崃山、秦岭、凉山等地的大熊猫主食竹发生了大面积集中连片开花,严重威胁野外大熊猫生存,很多大熊猫个体因饥饿、疾病而死亡。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国务院全面部署,林业部采取非常措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以及大熊猫分布区地方政府都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组织,建立专业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和收容点等专业保护组织60多个,从事专业保护工作的人员达到千余人。同时,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兴起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到20底,全国共抢救病饿大熊猫287只,其中救活210多只,经治疗康复后放回野外的大熊猫123只。1990年以后,随着大熊猫栖息地开花的竹林逐渐恢复,抢救工作也逐步转入正常保护阶段。
四、实施重点工程,以保护大熊猫
1992年国家计委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为期10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工程的实施在本底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综合能力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规划从1992年到完善已建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在32个县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加强大熊猫圈养繁殖和生态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
国家开始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在内的西部省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撤销或转产国有森工企业,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
12月,作为全国性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再次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列为重点保护物种继续给予重点保护。
五、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我国大熊猫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由中央、省、市(州)、县和自然保护区自上而下五级管理机构形成。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各级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有大熊猫分布的16个市和45个县,都已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熊猫分布省、市(州)、县(市)林业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专(兼)职保护机构,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能力建设、巡护、救护、监测、社区共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在稳步发展。
六、大熊猫的迁地保护
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是对大熊猫就地保护的有利辅助,就是以野外大熊猫个体为建群者,在人工条件下发展圈养种群数量,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最小规模。在圈养种群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开展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准备工作,最终建立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良性互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龙头,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为重点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发展体系。
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在繁殖方面一直面临着 “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 三大难题。经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首的多家单位科研人员共同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攻克圈养大熊猫繁育的“三难”,从19以来,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步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07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239只,其中人工条件下繁育的个体超过70%,彻底结束了依靠野外大熊猫个体维持圈养种群的局面,基本步入自我维持初级阶段,并具备了向野外补充大熊猫个体的能力。
在大熊猫圈养种群取得实质性发展后,中国政府适时启动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验工作。2003年7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圈养条件繁育的大熊猫“祥祥”放入人工控制的自然环境进行为其三年的野化培训,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8月,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政府将在都江堰救护的大熊猫“盛林1号”放入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利用定期自动脱落的GPS颈圈对其进行跟踪定位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大熊猫野外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了解救护大熊猫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情况,为圈养个体放归打基础。4月,经过三年培训的大熊猫“祥祥”正式放入卧龙保护区纯野生环境,检验三年培训的结果,实行“以训代放”,这是我国首次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有计划地放入野生环境,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从加强野外救护、强化人工圈养阶段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的转变。
七、大熊猫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随着各地交通设施等建设的加强,人为干扰在增大,大熊猫栖息地存在被进一步分割的局面,特别是岷山、邛崃山和凉山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
2.人为干扰依然严重。随着大熊猫分布区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强,森工采伐已不是主要干扰,但放牧、采药、割竹打笋、偷猎等干扰在日渐增强,不够规范的旅游活动带来的人为干扰也在增强。
3.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大熊猫分布区的群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仍然很强,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收入锐减,使其对自然资源依赖性更强。
4.大熊猫迁地保护任务依然紧迫。尽管近几年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在快速增大,但仍不能达到自我维持水平,种群之间的交流还很不充分,相关的有效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加强。
5.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和保护设施造成了严重损毁,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在62处大熊猫保护区中,有49处大熊猫保护区的房屋、通讯、道路、野外站点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重灾区有12万公顷栖息地彻底毁坏;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严重的损毁。
篇4:保护大熊猫措施
作为具有一千万年历史的“活化石”,大熊猫现已成为国际社会携手保护濒危珍稀动物活动的象征。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科技界,它也是一场关于如何适当地应用技术手段来增加这一种群数量的争论焦点。
目前在中国,有一千只左右的大熊猫在野外生活,还有近百民大熊猫在29家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圈养。
最近的一场争论是由一份关于通过他外受精以获取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大熊猫”的五年(l996-2000)研究项目建议书引发的。尽管人工授精技术已在一些动物园和繁育基地成功地运用了近,但试管大熊猫研究项目的提出,还是在中国科技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人工繁育大熊猫的争论;同时也加剧了圈养派和野外栖息地保护派之间的分歧。
试管大熊猫的倡导者计划建立一个名为“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胚胎工程”的开放实验室。他们认为,目前大熊猫种群数量甚少,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技术来大幅度地增加其数量,防止其绝灭。但是反对者认为,只要在保护野外栖息地方面再多下些功夫,野外大熊猫的繁殖率尽管不高,仍足以维持该物种的生存。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在大熊猫繁育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大熊猫生殖系统解剖及组织学结构、大熊猫卵巢及组织学结构、生殖激素与妊娠诊断、人工采精与授精、精液品质与精子异种穿卵等。据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和拟建立的珍稀动物胚胎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高级兽医师张安居介绍,自1978年在北京动物园诞生了第一例人工授精后繁殖的大熊猫之后,其他一些动物园,如成都动物园,也成功地运用冷冻精液作人工授精。这些成功之举为大熊猫人工繁殖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
曾任成都动物园园长的张先生说,1990年至95年,成都动物园共出生了14胎20只熊猫仔,其中存活了15只。自1989年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全国动物园共出生了46胎60只熊猫仔,存活42只。与此前50年间相比,这已是很大的进步:1936至88年,345只圈养熊猫产下67胎106只小仔,其中仅32只存活一年以上。
遗憾的是,这些新增数目并未大幅度地增加圈养熊猫的总数,而人工授精仍停留在成败参半的程度上。“若想大规模地增加熊猫种群数量,技术上的新突破就势在必行,”张先生说。“试管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突破成为可能。”由14名兽医师、动物学家和工程师牵头,拟在成都市建立的胚胎工程实验室共需经费150 0万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来源于国家计委拨款、自筹和国外投资及捐赠三个方面。
张先生的研究项目计划从一雌性死熊猫或活熊猫体内取出卵巢,应用机械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卵母细胞,置适宜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培养液中,使其成熟。再将成熟的卵子与已获得的精子共同培养,达到体外受精,且将受精卵培养成胚胎。尔后进行胚胎冷冻研究,置摄氏零下196度液氮中长期保存。待有合适的受体时,即可解冻胚胎,并移入适宜卵子着床的大熊猫子宫内令其受孕产仔。张先生计划先在黑熊身上作胚胎移植的试验,至90年代末对该技术很有把握时再考虑将此技术应用到熊猫身上。
然而,好几位大熊猫专家对张先生的研究项目之实用价值提出质疑。中科院动物所受精生物学家陈大元教授说,试管大熊猫项目对于增加熊猫数量“既不可行也不会有帮助”。“试管大熊猫如果做成了,或许可以产生轰动效应,即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生物工程已达到某一水平,”被聘为该项目顾问的陈教授说。“但是野外大熊猫一共只有一千来只,不足以做为实验对象。我们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拯救大熊猫,增加其数量,使它免于灭绝。”
现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陈教授说,几十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人工繁殖常处在起伏不定之中,成功率提高得很慢,空怀率较高。分析其原因,莫过于精卵结合的受精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而对十余年来大熊猫的研究资料作深入分析之后,陈教授认为大熊猫生殖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失调,主要表现在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不足,以致影响精卵的发育及成熟,性功能衰退,繁殖力下降。鉴于这种情况,陈教授提出了“雌雄双控”的设想,对雌性大熊猫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促进滤泡发育,卵子成熟和发情排卵;对雄性大熊猫精液的冷冻颗粒开展解冻液、稀释液和培养液的研制,以利提高精子活力和延长精子在体外的存活。近五年来,陈教授将“双控”设想成功地应用在与成都动物园和大熊猫基地合作进行的大熊猫繁育中。
对试管大熊猫项目更尖锐的批评来自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潘文石。这位现年59岁的动物学家在四川卧龙和陕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工作了。“大熊猫不是实验动物,”他说。“从雌性熊猫体内取出卵巢这一手术,对熊猫来说,即使不是致命的,也是极不舒服的。在牛羊等家畜身上已做成的试管牛或试管羊,是以成百上千例的失败为基础的。熊猫数量太有限了,怎么经得起这样的失败?”潘先生昔日的学生、今日的同事吕植副教授说:“试管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选择熊猫作为对象这一点上。”
潘先生认为,拯救大熊猫的最好办法是保护其栖息地和将圈养的熊猫放归野外。令潘先生担忧的是,在国家资金极度紧缺的今天,拨给试管熊猫研究项目的钱多了,则用在野外的钱就有可能减少。“熊猫在野外的存活率比在动物园要高得多,”他强调说。从1988年至95年,潘教授、吕教授及其同事在秦岭观察了大约80只熊猫,其中新出生的熊猫仔有11只,自然死亡的仅4只。潘先生说,即使在竹子开花的时候,“熊猫也会迁移,转而食用其他种类的竹子,或干脆去到另一海拔高度的地方觅食。”
张安居承认同行的批评不无道理:“我们知道熊猫是一种异常珍稀的动物。”他表示近期工作目标是解决诸如受精卵体外培养等技术难题,进一步研究大熊猫的繁殖内分泌学方面的特点。张先生说,目前尚不能确定有多少只圈养熊猫将用于试管大熊猫项目。但是他的助手、成都动物园园长何光昕说,他们将“先在不如熊猫珍贵的动物身上做试验,待技术完善后,才会用活熊猫做试验”。
试管大熊猫项目已得到由成都市计委组织的论证委员会专家组的肯定,现已申报国家计委审批。尽管市政府对大熊猫圈养工作给予很多的支持(北京市政府每年拨给北京动物园用于其饲养的15只熊猫的经费为60万元以上),但是全国范围的圈养工作是由建设部主管的。该部城建司园林处的赵庆国先生说,动物园一方面可为濒危珍稀动物提供避难所,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机会,另一方面又以其特有的直观的方式对游客作科普教育和保护大熊猫及其他珍稀动物的教育。“自然保护区一般游人很难涉足,不可能起到这样一个直观的、生动的效果,”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计划拨款6000万元人民币,完善现有的13个大熊猫保护区,新建14个保护区(多数在四川省),并且在保护区之间建造17条木竹廊道。这项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工程始于1992年。除国家拨款外,该工程办公室希望从国际社会得到两亿多元人民币的援助。“我们认为,像大部分物种一样,大熊猫应当在野外生存,”林业部保护司保护大熊猫工程办公室的周志华女士说。“动物园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不过,周女士承认,国际社会不如她们预想的那么慷慨。“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她说。该办公室己得到的103万美元来自对送往韩国和日本作为研究对象的两对大熊猫的报偿(共约230万美元)。建设部也分得103万美元,剩下的给了提供熊猫的动物园。
鉴于大熊猫对于拯救濒危珍稀动物活动的象征性意义,就试管大熊猫项目而在中国展开的这场争论,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及自然保护派的关注。“不管他们做什么,全世界都将在注视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著名病毒学家斯第芬·欧博莱恩先生说。“大熊猫的事情从来就是这样。”欧博莱恩先生与潘教授和吕教授为保护大熊猫的事业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积极投身于国际性的自然保护活动之中。
>>>下一页更多精彩“保护熊猫倡议书”
篇5:保护熊猫作文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熊猫的家在我的家乡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听爸爸说陕西秦岭也有大熊猫。
熊猫传说是黑熊和白猫生的,所以叫熊猫。熊猫长的胖乎乎的,它们身上只有黑白二色。戴着一付黑眼镜,穿着黑白背心和黑皮鞋,走路慢吞吞的大熊猫非常逗人喜欢。熊猫是杂食动物,它特别爱吃竹子。
熊猫的长相受到全国的小朋友的喜爱,他们把可爱的熊猫拍成电影,如:《功夫熊猫1》、《功夫熊猫2》和《熊猫总动员》。
熊猫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工作-----爱的使者。它代表中国的野生动物到世界各国去让小朋友参观。熊猫只有我国才有的,而且数量只有1000多只了,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
【关于保护熊猫作文汇总5篇】
篇6:保护熊猫作文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有关马小跳的书。故事讲了马小跳、唐飞等几个伙伴一起去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了解大熊猫,保护大熊猫。他们先根据一堆熊猫屎判断大熊猫就在附近,然后他们给设置了陷阱,抓到了一只大熊猫,在确定大熊猫没有受伤后,就给大熊猫安装上装有发射器的颈圈,然后放了,这样他们可以随时了解大熊猫的生活情况。第二天,又有一只大熊猫掉进了陷阱,大家发现它很瘦,叶朗博士仔细观察了大熊猫,确定大熊猫的肚子里有蛔虫,就给它吃了药。后来他们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只牙坏了的大熊猫,把它送进口腔医院,牙科医生给大熊猫补好了牙……
通过学习,使我知道了许多人在破坏大熊猫生存的家,使大熊猫逐渐减少。当然也有许多人在想办法保护大熊猫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向马小跳他们学习,一起来保护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一起拯救大熊猫,让大熊猫过上快乐的生活,让我们的国宝——可爱又聪明的大熊猫永远地生活在地球上。同时我们要向大家宣传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品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
【【推荐】保护熊猫作文汇编5篇】
篇7:保护熊猫作文
熊猫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很惹人喜爱。它四肢较短,行动很慢。它的全身胖乎乎的,面孔上有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眼睛四周有着黑黑的眼圈,好像戴了一副墨镜,十分可爱。
熊猫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悠闲地散步,愉快地玩耍。有时抬头望望天空;有时低下头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又像在思索什么。当它高兴的时候就翻一下跟斗,像一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熊猫睡觉的时候也不老实,有时用它的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个腿一蹬就翻个身。
熊猫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盘腿而坐,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子往嘴里送。它爱吃鲜嫩的竹子,吃饱了还得喝水润润它的喉咙。它走到水池边,俯下身子,前腿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大多数熊猫生活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山区。熊猫不是猫而是熊,因为它像猫又像熊,所以叫“熊猫”。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能活到30岁。
熊猫很可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要保护熊猫。
【【推荐】保护熊猫作文汇总三篇】
篇8:保护熊猫作文
“大熊猫”这个词对于大家一定不陌生,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除了有大熊猫这个名称以外,还叫竹熊和花熊,它分布于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局部地区。
熊猫憨厚可爱,性情温顺,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体重60-110千克,躯干和尾是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主要以竹笋、竹叶为食,偶尔也捕食小动物。
要问我最喜欢地动物是什么?当然是大熊猫它那憨厚可爱的样子真让人忍不住去模一下。奥运五环中有一个黑色的圈,那个黑色的圈代表的就是熊猫,叫晶晶。
为什么我要克隆大熊猫?大熊猫又不是不会繁殖?这是因为熊猫正面临灭绝。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在一千只左右,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所以这便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一千只左右,这是一个多么渺小的数字,而全世界的大熊猫的总数就在处于这个渺小的数字!
看着心爱的大熊猫马上就要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们的心难道不痛吗?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许许多多的大熊猫,不让大熊猫灭绝,让大熊猫继续生活在这个美妙的世界,多一个大熊猫,在世界,就多了一份可爱与色彩。
所以,让我们联合起来,保护大熊猫让这个世界上多一条小生命!
篇9:保护熊猫作文
国宝——大熊猫 说到大熊猫,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但是说到它的习性,大家就不一定都知道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胖乎乎、毛茸茸,满是白毛的脸上带着两个黑眼圈,憨态可掬。大熊猫性情温顺,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其它动物。
遇到危险时,大熊猫也没什么方法保护自己,只能赶快逃跑。逃不掉的话,它就会像害羞一样,用前爪蒙住脸,希望敌人看不到自己。 大熊猫天生喜欢吃竹子,鲜嫩多汁的竹笋更是它的美味佳肴。吃东西的时候,大熊猫会想人一样坐在地上,用有力的牙齿把食物咬碎。吃饱了还要喝水。大熊猫喝水可不像小猫一样舔舔了事,它经常一喝再喝,一直喝到走不动为止,然后就干脆倒在小溪旁睡觉,醒了还能继续喝呢!
大熊猫每胎2至3个,刚出生的熊猫宝宝非常小,只有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两岁时,小熊猫才能离开家独立生活。 怎么样,听完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大熊猫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呢。最后我们一起呼吁:“保护大熊猫,让它们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篇10:保护熊猫作文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有关马小跳的书。故事讲了马小跳、唐飞等几个伙伴一起去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了解大熊猫,保护大熊猫。他们先根据一堆熊猫屎判断大熊猫就在附近,然后他们给设置了陷阱,抓到了一只大熊猫,在确定大熊猫没有受伤后,就给大熊猫安装上装有发射器的颈圈,然后放了,这样他们可以随时了解大熊猫的生活情况。第二天,又有一只大熊猫掉进了陷阱,大家发现它很瘦,叶朗博士仔细观察了大熊猫,确定大熊猫的肚子里有蛔虫,就给它吃了药。后来他们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只牙坏了的大熊猫,把它送进口腔医院,牙科医生给大熊猫补好了牙……
通过学习,使我知道了许多人在破坏大熊猫生存的家,使大熊猫逐渐减少。当然也有许多人在想办法保护大熊猫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向马小跳他们学习,一起来保护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一起拯救大熊猫,让大熊猫过上快乐的生活,让我们的国宝——可爱又聪明的大熊猫永远地生活在地球上。同时我们要向大家宣传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品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
篇11:保护熊猫作文
大熊猫身体胖软,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公斤。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付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被称为“国宝”。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以吃箭竹为生。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要吃20公斤左右的鲜竹。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昼伏夜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它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雄雌大熊猫难得同居在一起。雌性大熊猫怀孕4-5个月左右,就急着寻找树洞或石穴作为“产房”,它每胎产1-2只小熊猫。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他们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区,在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也有他们的踪迹,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应该叫“大猫熊“。因为,大熊猫不是像猫的熊,而是像熊的猫,大熊猫是猫科动物。
大熊猫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让我都去保护大熊猫吧!
篇12:保护熊猫作文
南山竹海来了两只大熊猫。爸爸带我去看大熊猫。
大熊猫在山顶上,要坐缆车才能过去。我们坐着缆车慢慢向上,一片片竹海都在我的身下,我感觉自己要飞上天了。
终于,我们来到了大熊猫住的地方。哇!真的有两只又白又胖的大熊猫。
一只正在太阳底下晒太阳,一会儿伸伸懒腰,一会儿挺着个大肚子打几个滚,可爱极了!另一只在吃竹叶,它一边吃,还一边看着游人,好像心里在说:“哇!这些人的衣服好漂亮呀!可我们只有黑白的颜色,要是我们能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那有多好呀!
大熊猫真是有趣呀!我们要保护它!
【关于保护熊猫作文合集三篇】
★ 保护熊猫倡议书
★ 熊猫作文
★ 熊猫课件
★ 措施
★ 熊猫观察日记
★ 二年级作文熊猫
★ 功夫熊猫影评
★ 熊猫作文100字
★ 大班教案《熊猫》
保护熊猫的措施(整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