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qinb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政协建议规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政协建议规范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建议征集启事
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建议征集启事
为推进新常态下的融媒体发展和人民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人民政协报拟从1月1日起推出人民政协报APP(手机数字报),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为深入了解广大政协委员、读者对改进人民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把人民政协报办得更好,更加符合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和政协委员履职需要,本报即日起开展“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建议征集活动”。
本次活动拟评出“优秀建议奖”20名、积极参与奖1000名,奖励平板电脑、U盘等纪念品,并将“优秀建议奖”获得者名单及具体建议在人民政协报网上刊登。
请于12月28日前将您的建议反馈至:
(1)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路69号人民政协报出版发行部。请在封面注明“读者调查”。
(2)邮箱26030699﹫qq.com
(3)传真:010-88138283
(4)垂询电话:010-88146999010-88146880
篇2:城市交通规范服务管理状况调研建议
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门户,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经营服务水平常常会成为人们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标准,对城市的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交通已成为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倍受政府关心、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城市公交、出租及短途客运等城市交通行业现状,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的行业管理,市政协于20xx年4月初,组织相关委员成立调研组,深入到全市各公共交通客运管理行业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查看等形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情况
多年来**市的城市交通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履行职责,城市交通已逐步迈向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十余年来,**城市交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市拥有城市公交车29辆,开通公交线路3条(其中1路线23辆,运营基本正常,2路线因市场修建暂停营业,3路线6辆,2、3路线因受客源的局限,时通时停,运营尚不稳定);运营出租车达到403辆,基本实现了出租车“着绿”,目前管理相对规范,运营基本正常;短途客运车辆51台,运营网络已扩大至全市各农业村及牧业定居点,城乡两级运营网络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近年来,在市运管部门的积极努力及交警、工商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全市的`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较为规范,运营网络基本健全,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二、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相对滞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实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市尚未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尚未编制、出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没有专门划拨土地用于建立城市公交车辆停车场地、调度室、首末站及短途客运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公交的发展。目前,仅仅对短途客运车辆划定了临时候车区域,候车区域车辆停放极不规范,不仅有碍市容市貌,还对城市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短途客运车辆与出租车辆相互“抢客、拉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城市主要街道、道路的临时停车区域划定不尽合理,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机动车辆在部分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现象随处可见,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
(二)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线路设置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车困难。市民平时候车时间过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使市民对城市公交车无法产生依赖性。另外,城市交通企业的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出租车及短途客运行业上。部分出租车及短途客运车辆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出租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三)城市公交车冷线运营困难,市民乘车不便。由于我市公共交通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城市公交公司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成立时尚未出台相关的行业规范,而本市现有的城市公交车与公交公司之间仅为挂*关系,车辆均为私人所有。近年来,由于城市公交公司经营不善,目前尚处于负债经营,毫无风险承担能力。在实行公交车辆管理时,对车辆进行“热线”、“冷线”相互调配使用方面没有相应的措施支持,城市公交线路培育时间过短,公交市场培育不成熟。目前,1路车辆虽然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只限定了发车及抵达时间,中间各站点的停车及候车时间未加以限制,出现了人少路段“猛跑”,人多路段“死等”的现象。而2路、3路车辆由于不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发车,市民对城市公交车失去了应有的依赖性。近年来,针对油价居高等问题,国家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给予了油价补贴,目的是在于继续保持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应有公益性质。但在我市,由于2路、3路车基本无人乘坐,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导致部分车辆出现了与其进行亏本运营,还不如停运后仍然挂*在公交公司,却可以享受政府每年每辆车拨付的2.7万元的油价补贴等不良现象。
(四)出租车无计费装置,市民乘车消费不透明。广大市民普遍反映,由于本地的出租车均未采取安装计价器按照里程进行计费等行之有效的行业监管措施,也未能制定出台相关的里程计费标准,无法实行打表计价,乘客消费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尤其在乘坐出租车去火车站接送亲友或下乡访亲探友等稍远路途时,存在出租司机漫天要价或就地议价等不良行为,此外,部分出租车辆在多人搭乘时存在按人头收费、重复载客等“宰客”行为,市民及外地游客对此怨声载道,不仅使乘客乘车的消费知情权和监督权无法得到有效保
篇3:城市交通规范服务管理状况调研建议
障,更使我市的对外形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对此,交通管理部门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三、规范城市交通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推进城市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目前,全国许多发达城市已把公共交通事业摆在公益性行业的突出位置,由国企经营公交行业,形成规模效应,政府扶持发展,如杭州、北京等城市。我市也应明确城市公共交通属公益性事业的定性,并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政策中充分体现。建议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先保证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对规划划定的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城市公交车辆停车场地、调度室、首末站及短途客运车站等建设用地,应采用划拨方式用地,不得随意挤占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或改变使用性质。同时应加强宣传和引导,树立“公交优先”的交通意识,提高市民对公交车辆公益性质的认识,激发市民乘坐公交车辆的积极性,使市民养成对公交车辆的依赖性,让公交车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导现有“冷线”逐步转入“热线”。形成政府重视、各部门支持、全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城市交通行业管理,规范城市交通市场。建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性行业规范,在公交车辆停*站点、停车及候车时间、公交班次间隔、夜间运营时间、客运服务质量、车内环境卫生等方面实行规范性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城市公交公司统一调度的作用,对车辆各站点到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监管、群众监督、举报投诉等制度,对公交线路各路段进行全程监督,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停*站点的相关规章制度,杜绝出租车与短途客运车辆相互“拉客、抢客”、其他车辆擅自占用公交站点停放车辆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三)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扶持培育公交市场。要突出城市公交管理的公益性质,转变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建议在恢复原**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基础上,采取由政府出资或集团收购的方式,收回现有民营公交公司,实行国企经营,将公交行业交由市公共汽车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现有的公交车辆采取评估入股的形式进行重组,组建**市公共交通集团股份公司,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车辆统一调度,增强共同抵御抗风险的能力。应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确定公交线路,并按照集约化经营的方式,采取“热线”贴补“冷线”等办法,逐步完善城市公交线路。同时,要大力扶持公交企业发展公交广告、出租营运、汽车租赁、长途客运等相关产业,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反哺公交主业,逐步培育一个成熟的公交市场。
(四)增加扶持力度,实现出租车辆计费管理。建议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出租车司乘人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市客运出租汽车规范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现出租车辆计费规范管理。并及时召开听证会,制定适合本地的出租车辆计费标准。建议由政府出资,购置计价器效验检测设备,采取个人出资、财政适当补贴的办法,在全市所有出租车辆内安装计费装置,全面实施出租车辆打表计价制度,让广大市民明白消费。同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夜间巡逻及举报投诉制度,严厉打击重复收费、重复载客等“宰客”行为。
城市交通除了是道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还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人们往往从一个城市交通的营运质量和文明程度上去感受、去判断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等。做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城市交通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的城市交通事业一定会作到科学管理、合理规划,为打造城市精品交通、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4: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作文
闲暇时,漫步于大街小巷,就能发现处处都是语文,但细心一看,街头的店名、标语、匾额都不太统一,有的是简体字,有的是繁体字,有的是冷僻字,有的甚至是错别字……各种各样,参差不齐。这都是有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规范街头用字的重视力度不足,相关部门管教不严,使至此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我认为:不规范用字的情况是不容忽视,如:有的把螃蟹的“蟹”写成“蚧”;有的把夜宵的“宵”写成“肖”等。这些字给我们带来多多少少的影响,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对语文的掌握不太深,接触到这些不规范的字后,久而久之,而“以错替对”,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如今,家乡建造国际商贸城,而忙得不亦乐乎。但我们也应该着眼于那街头的小文化,从这些小事也能体现出佛山的面貌。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工商部门在批核群众门牌时,要严加管理,因为这是导致街头用字不规范的源头,要在此先杜绝。二、有关部门勤检查,防止有“漏网之鱼”,使街头用字统一、规范。三、多以媒体的形式宣传规范街头用字的重要性,加强市民群众的意识。四、市民要做到自律,特别是一些政要与名人,他们为商厦、公司所题词、题匾时,都不要以习惯为由,随心所欲抒发出他们认为是“字”的“字”。各人做好自己的本份,那么不规范的字就会大大减少。五、对于不够规范的店铺用语实行警告,屡教不改者实施适当的处罚。六、学校多组织此类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让祖国的花朵从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提高意识。作为义乌,经济与旅游业在不断地发展,要使义乌给来自各地的游人一个好的'印象,不但需要“高楼阔路”,还需要从街头小字开始,这体现了义乌文化教育的所在。也许,我所提供的不太全面,但这是一个中学生真心的建议!愿义乌在规范街头用字方面能越做越好!
篇5: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初中作文
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初中作文
不知大家留意过没有,街上贴的广告、在一些小店门前的广告板上、小店里总会有几个错别字杵在那儿:水果店品种介绍的牌子上,“芒果“的“芒“总会被写成"芝",“西瓜“的“瓜“写成了“爪“,还有,快餐店的`牌上,“餐“字总会写成“占“,菜谱上,“马铃薯“有的还写作“马0焦",我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后来问了店主才明白.文具店的“具”有的写少了一横……。“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诸如某服饰的广告语“‘衣衣’不舍”,某美容丰乳产品的广告语“‘挺挺’玉立”,某轮胎的广告“无与‘轮’比”,某药品的广告“无‘胃’不治”,等等。其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抢人眼球,细究起来却问题多多。意改变成语字眼会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既对国家通用语言产生很大的伤害,又对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有的学校不得已喊出了“成语打假”的口号,因为学生的作业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成语:“无所胃惧、痔在必得、咳不容缓、天尝地酒、乐在骑中”,而且在回答老师时还振振有词:“广告上都是这样。”让老师们哭笑不得。炎黄子孙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写好每一个汉字,走上街头,消灭那些错别字!
篇6: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作文700字
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作文700字
闲暇时,漫步于大街小巷,就能发现处处都是语文,但细心一看,街头的店名、标语、匾额都不太统一,有的是简体字,有的是繁体字,有的是冷僻字,有的甚至是错别字……各种各样,参差不齐。来源:这都是有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规范街头用字的重视力度不足,相关部门管教不严,使至此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认为:不规范用字的情况是不容忽视,如:有的`把螃蟹的“蟹”写成“蚧”;有的把夜宵的“宵”写成“肖”等。这些字给我们带来多多少少的影响,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对语文的掌握不太深,接触到这些不规范的字后,久而久之,而“以错替对”,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如今,家乡建造国际商贸城,而忙得不亦乐乎。但我们也应该着眼于那街头的小文化,从这些小事也能体现出佛山的面貌。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工商部门在批核群众门牌时,要严加管理,因为这是导致街头用字不规范的源头,要在此先杜绝。
二、有关部门勤检查,防止有“漏网之鱼”,使街头用字统一、规范。
三、多以媒体的形式宣传规范街头用字的重要性,加强市民群众的意识。
四、市民要做到自律,特别是一些政要与名人,他们为商厦、公司所题词、题匾时,都不要以习惯为由,随心所欲抒发出他们认为是“字”的“字”。各人做好自己的本份,那么不规范的字就会大大减少。
五、对于不够规范的店铺用语实行警告,屡教不改者实施适当的处罚。
六、学校多组织此类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让祖国的花朵从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提高意识。
作为义乌,经济与旅游业在不断地发展,要使义乌给来自各地的游人一个好的印象,不但需要“高楼阔路”,还需要从街头小字开始,这体现了义乌文化教育的所在。也许,我所提供的不太全面,但这是一个中学生真心的建议!愿义乌在规范街头用字方面能越做越好!
篇7: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期货市场现状
● 2001年的期货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秩序比较规范
● 期货交易所逐步走向成熟
● 经纪公司开始了一轮新的整合
● 存在的问题是:品种较少,规模较小
(一)整顿后的期货市场已基本步入规范运行轨道
经过几年较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规范整顿,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四个《管理办法》为主的期货市场法规框架基本确立,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三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期货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期货交易所的市场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期货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智,整个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2001年期货交易较上年有所提高,受国内外市场形势及政策变化的影响,大豆、铜、小麦等期货品种的交易价格波动较大,但市场总体运行相对平稳,市场秩序比较规范,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表明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在不断提高,逐步走向成熟,为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期货市场整体发展缓慢
1.期货交易规模偏小
近年来,期货交易规模逐年萎缩。2001年由于期货市场政策面向好等多种有利因素的影响,期货交易规模止跌回升,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从总量看,交易规模仍然偏小。
2.交易活跃的品种较少
12个期货品种中胶合板、红小豆、籼米、啤酒大麦和花生仁等品种根本没有上市交易。虽然近几年期货市场正在努力研究和开发玉米、棉花、石油、股票指数等新的期货品种,但迟迟没有推出。2001年期货市场上仍然只有老品种进行交易,交易活跃的品种越来越集中(见表1)。
表1 2001年商品期货分品种交易情况
品种名称 总成交量(万手) 交易金额(亿元) 市场份额%
大豆 9077.94 19121.58 63.41
铜 817.79 6510.98 21.59
铝 289.64 1994.62 6.61
小麦 1463.92 1835.11 6.09
豆粕 382.40 638.81 2.12
天然橡胶 14.64 52.89 0.18
合计 12046.34 30154.08 100.00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统计年鉴
(三)期货交易所逐步走向成熟
1.大连商品交易所
2001年大商所期货交易较上年大幅度增长,且持仓分布结构合理,市场运行平稳,市场内在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其中大豆的成交量是同期日本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的5.3倍,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成交量的28%,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豆期货价格对大豆生产以及大豆产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全国大豆市场的主导价格,并被国际市场视为大豆销区的基准价格,在国际大豆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年交割大豆及豆粕现货50多万吨,大商所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企业,特别是大豆生产、加工、流通等相关企业套期保值的重要场所。在活跃老品种的同时,大商所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玉米等新品种,应对入世后国际上转基因大豆对国内大豆的冲击,探讨将大豆上市品种区分为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两种合约。
2.上海期货交易所
经过几年的发展,上交所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铜期货交易中心。期铜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联系紧密,全国98%的有色金属企业铜价都以期铜价格为定价基础,已经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定价体系的基础价格。2001年受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的影响,国际铜价深幅下滑和大幅振荡,更多的有色金属企业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避免了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了期货市场的功能。为迎接入世,上海期货交易所正积极研究和开发石油、股票指数等新的期货品种,准备在更大的领域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
3.郑州商品交易所
郑商所坚定不移地活跃小麦期货交易,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培育市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小麦期货交易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运行平稳,小麦价格较好地反映了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投机资金开始入市交易,越来越多的粮食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在此基础上,郑商所正积极研究、开发棉花、白糖等新品种。
(四)期货经纪公司在规范中求发展
经过治理整顿后的期货经纪公司进一步规范,由增资扩股推动的期货经纪公司重组初见成效,60多家上市公司和具有金融背景的机构入主期货经纪公司,增强了期货公司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资产质量。2001年参加年检的199家经纪公司中有17家停业整顿;19家不予通过年检,取消经纪业务资格;期货经纪公司下设的营业部,有 157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并获得《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经营许可证》。2000年末,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期货行业有了自律组织,进一步规范了期货经纪业的代理行为,经纪业进入依法运作时代。
2001年适应期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期货经纪公司新一轮整合已经开始。股票指数、国债等金融期货品种上市交易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了证券金融业等注意,一批券商已经行动,以收购、兼并等形式参股期货公司。为迎接入世后国外期货经纪业的竞争,期货经纪公司分类管理从探讨已经变为行动,中国国际期货公司开始了公司内部的整合,向综合类期货公司方向发展;其他一些期货公司也在增资扩股,为成为综合类期货公司作准备。
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 没有金融期货,没有期权交易,中
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
● 期货业生存困难,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形势发展需要
● 期货市场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观念中的误区;政策是期货发展中的一件紧身衣;法律环境的制约;品种上市机制需要规范化
(一)当前期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突出表现在:一是期货市场的范围小,仅局限于商品期货,没有金融期货;期货交易方式单一,没有期权等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不适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要求。二是交易品种少且品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形成大连大豆一个品种独大的局面,既不能满足各业企业对期货市场的需求,又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发展,使得期货市场规模偏小,已经不能承受社会投资资金的需求,增大了市场的风险。三是可以使用期货市场的需求者范围小,客户少,可以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来源少,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
2.期货行业生存困难,期货市场难以规范发展
市场规模偏小,使众多期货企业面临存亡的考验。2001年期货交易虽然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市场日平均成交额刚刚超过100亿元,仅仅维持生存,缺乏发展能力。市场清淡迫使企业压缩成本,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离开期货业,人才流失严重,动摇了市场的基础。为了生存,一些经纪公司不惜以降低手续费、降低保证金比例来吸引客户,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市场风险;更有一些经纪公司违规自营或超范围经营,给期货市场带来更多的潜在危害,影响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3.期货经纪代理业不适应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为期货市场主体的期货经纪代理业,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规模小、实力弱,与国际期货经纪业相比差之甚远,缺乏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经营业务单一,服务结构趋同。目前的期货经纪公司无论大小,经营业务都仅限于经纪代理,不能开展配套性的深层次服务,缺乏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层,弱化了期货经纪业的作用。同时,由于经纪公司经营业务收入来源单一,同业竞争剧烈,限制了期货经纪公司自身的发展。再一方面,治理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期货经纪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甚至还是关联公司持股,其结果是没有来自股权内部的制衡机制,董事会流于形式,期货经纪公司在运作中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期货经纪业的管理风险。
4.期货市场难以在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95%以上的商品实现了市场化,而仅仅几个商品品种的期货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使市场经济体系不尽完善,将影响市场运行效率,潜伏金融安全隐患;伴随各类现货市场规模的增大,市场风险加大,市场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需要有相应的期货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分散市场风险。目前,中国期货市场范围小、金融衍生工具单一,不能满足证券市场等各种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市场要向WTO所有成员国开放,国内市场已经是国际化,现有的期货市场无法满足国内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要求,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制约期货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1.对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人对中国期货市场的认识还停留在期货市场建立初期,只关注当时期货市场的风险和问题,没有注意到规范整顿后期货市场的有序运行,不了解十几年来期货市场对发现有色金属、大豆的价格,回避市场风险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更没有认真思考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业和产品由于缺乏期货市场和不利用期货市场而遭受的风险和损失。许多人对期货市场的发展持谨慎态度,不会利用期货市场或不敢利用期货市场,弱化了期货市场的作用,限制了发展。
2.期货市场的政策约束
中国现有的期货市场政策,制定的背景是期货市场初期盲目发展的阶段,是针对当时我国期货市场混乱的特殊情况采取的一些临时措施,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惯例差别很大。由于这些政策的限制,我国期货经纪机构没有金融机构参与,股权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和实力较小,经营范围有限;同时,参与期货交易范围受到限制,参与期货交易的机构少,导致进入市场的资金来源和规模难以扩大。随着期货市场规范化程度提高,市场已经进入有序运行阶段,这些政策已不适应发展的形势,成为制约期货市场发展的因素。
3.现有的期货法规对期货市场的束缚
在规范整顿期货市场过程中出台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四个配套《管理办法》,已经实施2年多了。《条例》和四个《管理办法》中的一些内容,与国际惯例的差距很大,已经不能适应期货市场发展变化的形势,《期货法》又迟迟没有出台,期货市场缺乏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环境,使得一系列有关市场发展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期货市场的创新发展。
4.期货品种上市机制不顺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上市品种长达几年不变,使得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关键是期货品种上市机制不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将期货品种上市的审批权赋予了中国证监会。但实际并没有按此执行,《条例》颁布近三年,各交易所研究、申请的待上市期货品种经过漫长的公文旅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结果,中国证监会并没有审批一个期货新品种。因此,期货品种上市机制缺乏规范化、法制化,亟待改进和完善。
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
● 扩大期货市场服务范围,增加上市品种
● 扩大期货市场服务对象,鼓励企业参与期货交易
● 重新培育期货经纪业务
● 早日出台《期货法》,提供良好法律环境
● 建立科学可行的品种上市机制
● 建立和完善分层次的风险监控体系
(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1.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期货市场相应发展
首先,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将对期货市场机制和功能的健全和完善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期货市场发展的外部动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市场功能,提高市场效率,不仅需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避险功能,还需要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以加速资金周转、保证金融安全。
其次,期货
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市场的发展和相互联系的加强以及市场体系的健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期货市场。
第三,期货市场自身将会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丰富上市品种、健全运作机制、扩大服务功能、强化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自我完善,形成促进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内部动力。
2.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如石油、有色金属、钢材等等,需要相应的期货市场为之服务;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更需要期货市场的支持。
3.入世,与世界经济接轨需要有发达的期货市场
2001年,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在更大范围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使中国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需要发达的期货市场。
入世后,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和投资者需要更多的经营渠道、回避风险的工具和及时准确的信息,需要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断增加,而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和左右。中国虽然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期货市场规模小、品种少,不能参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只能被动的接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无法积极地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因此,要跻身于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需要有发达的期货市场作后盾。
同时,中国市场要向WTO所有成员国开放,WTO的142个成员要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已经是国际化。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运作,是大多数跨国公司的习惯经营策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需要有发达的期货市场为之服务。国内企业也要学会利用期货市场,才能具备与国际企业平等竞争的能力。
(二)规范发展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虽然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实质性的进展有待于认识上和制度上的突破,实现新一轮发展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
1.调整期货市场的相关政策
要发展中国期货市场,提升中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需要参考国际惯例,适时调整期货市场的相关政策,为中国期货市场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创造发展的环境。
首先,扩大期货市场的服务范围。应该根据各类市场发展的进程与需要,逐步扩大期货市场的服务范围。一是增加商品期货上市品种,扩大市场规模,满足更多的行业和商品对期货市场的需求;二是针对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大、风险集聚的情况,适时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将期货市场服务范围扩大到金融期货,回避和分散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研究和探讨外汇期货和利率期货品种,为将来这些品种的上市作好准备。
其次,扩大期货市场的服务对象。应该取消企业(尤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限制,鼓励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并允许将其作为投资工具,适度参与期货投资交易。同时,要允许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等各类基金适当地使用期货交易这一投资工具,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放宽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限制。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金融资金参与期货市场的限制。允许期货标准仓单、债券、银行存单等有价证券的质押融资,既增加了期货市场的资金来源,又提高企业优质资产的利用率;对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可试行在资金封闭运行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信贷资金支持;根据期货市场的规范程度和发展规模,可考虑进行期货投资基金的试点,吸纳和分流社会资金,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
第四,重新构造期货经纪业。一是要改造经纪公司的股权结构,允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参股期货经纪公司,增强经纪公司的实力,以适应金融期货品种上市、对抗国外期货经纪业的竞争;二是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综合类的大型期货经纪公司,作为期货经纪业的中坚和核心力量,实行行业分类管理,改善期货经纪业的结构;第三,扩大经纪业的经营范围,对不同类型的经纪公司赋予不同的经营权,允许大型综合类经纪公司开展投资咨询、代客理财和自营业务,发挥经纪业的更大作用。
2.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现有期货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与国际惯例不接轨,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削弱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竞争力,急需进行完善和修改。要继续做好“期货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推动“期货法”及早出台,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坚持注重与国际惯例接轨和有利于期货市场发展的原则,加快《条例》及四个《管理办法》的修改速度,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法律环境。
3.建立科学可行的期货品种上市机制
不断推出新品种上市,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行的一项主要内容,需要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便于执行和管理,避免由政府决策部门一事一议。可根据上市品种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可制定上市品种分类管理目录),对市场化程度高、不影响国计民生的小品种实行备案制,交易所可以组织上市,报期货监管部门备案和监控风险,让市场进行取舍;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期货品种的上市交易,实行预审制和试点运行,借鉴上市公司上市审批的方式,组织上市品种审查委员会,对上市品种进行预审,通过的品种上市进行一定时期的试运行,试行期内上市成功,确认为正式上市的品种,使新品种上市成为期货市场的一项常规的业务。
4.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在推出新品种、扩大交易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要建立和完善分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期货监管部门要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监控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监控防范风险,用制度管理风险;期货交易所要发挥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防范和化解风险于未然,杜绝随意出政策;期货经纪公司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流程,管理期货业务风险。同时要指导投资者建立自我风险约束制度。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廖英敏 来源:《期货日报》
★ 乡政协工作计划
★ 政协60周年征文
★ 什么是政协建议案
★ 政协办公室标语
★ 政协活动总结
★ 给政协的感谢信
政协建议规范范文(通用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