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天气农谚

时间:2024-01-01 03:34:56 作者:Shenre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henr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大寒节气天气农谚,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大寒节气天气农谚,希望大家喜欢!

篇1:大寒节气天气农谚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篇2:大寒节气天气农谚

大寒节气天气农谚汇总

农谚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谚语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篇3:大寒节气天气农谚24节气

大寒节气天气农谚(24节气)

节气和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农民通过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可以准确地预见作物的丰收情况。那么关于“大寒”有哪些农谚呢?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谚语

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

光增产,不节省,好像口袋有窟窿。

劳动吃饱饭,挨饿是懒汉。

奔小康勤劳致富,家家都有小金库。

人勤搬倒山,人懒板凳也坐弯。

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

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靠天吃饭饿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十个懒汉九个馋,有事没事把亲串。

吃饭穿衣看家底,推车担担凭力气。

量体裁衣,看锅吃饭。

夏不劳动秋无收,冬不节约春要愁。

兴家好比肩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打长谱,算细帐,过日子,不上当。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

篇4:大寒节气的天气农谚有哪些

大寒节气天气农谚有哪些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小寒VS大寒,哪个更寒

每年冬天,好事者们都会就“北方和南方谁更冷”争论一番,而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寒冷担当“大寒”和“小寒”来说,对于这两者谁更冷的争执,在气象界也是一个发酵多年的话题。

虽然寒分大小,但实际上,小寒与大寒往往没大没小的。古谚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就曾说过,对全国120个城市(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小寒与大寒的气温进行统计对比,61%的地区小寒更冷,32%的地区大寒更冷的,另有7%为基本持平。

即使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是小寒不亚于大寒。

其中对南方和北方进行分类统计,南方:小寒更冷的占77%,大寒更冷的占13%。在南方,小寒完胜。北方:小寒更冷的占45%,大寒更冷的占50%。在北方,大寒略优。

极端最低气温纪录更容易发生在哪个节气期间?小寒位居第一,其次是冬至、大寒和立春。

既然小寒完胜大寒,为何不索性叫大寒呢?

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篇5:关于大寒节气经典谚语大寒农谚

关于大寒节气经典谚语大全大寒农谚

1. 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

2. 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3.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4.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5. 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

6.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7.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8. 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9.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10.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11.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12.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13. 大寒东风不下雨。

14.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15.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16.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17.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18.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19. 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20.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21.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22.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23.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24. 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25. 干灰喂,增一倍。

26.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27.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28.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29.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30.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31. 大寒牛眠湿,冷至明年三月三。

32.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33.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34.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35.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36.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37. 九里的雪,硬似铁。

38.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39.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40. 避免畜啃青,认真订奖惩。

41.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42.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43.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44. 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45.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46.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47.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48.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49.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50.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51.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52.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53.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54.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55.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56.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57.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58.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59.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60.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61.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62. 大寒雾,春头早;大寒阴,阴二月。

63. 避免畜啃青,认真订奖惩。

64. 大寒东风不下雨。

65. 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

66.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67.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68. 干灰喂,增一倍。

69.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70.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71.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72.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73.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74.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75.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76.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77.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78.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79.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80. 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81.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82.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83.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84.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85.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

86.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87. 该冷不冷,励志人物,不成年景。

88. 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89.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90. 九里的雪,硬似铁。

91.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92.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93.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

94. 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95.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96. 小寒多积肥,大寒迎新年。

97. 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

98.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99.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100.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101.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102.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103.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104.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105.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106. 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107.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108.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109. 靠天吃饭俄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110.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篇6:大寒这天的天气农谚

大寒这天的天气农谚 -资料

节气和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农民通过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可以准确地预见作物的丰收情况,那么关于“大寒”有哪些农谚呢?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

资料

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篇7: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

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这时期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相当冷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最新天气预报:

这两天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全国大部地区开启“冰河模式”。明天就是“大寒”节气了,这意味着寒潮南下将更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到来了。

目前,西伯利亚正有一股霸王级的寒潮蓄势待发,将在本周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受其影响,南方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其中贵州、湖南有冻雨,浙江中北部局地有大暴雪;同时强冷空气将给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6-8℃的降温,局地降幅达10-14℃,安徽南部和浙江中部等地最低气温可能逼近1月历史极值。

这股强冷空气过程预计将在25号结束。26号开始,中东部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29号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很多朋友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都还印象深刻,那么这次南方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有没有20那次强呢?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这次的低温雨雪过程不会有2008年那次严重,但是仍然会给春运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24号春运大幕就要拉开了,在这里我们也提醒要出行的朋友们,提前做好相应防范工作,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篇8:中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寒节气农谚

2016中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寒节气农谚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

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

光增产,不节省,好像口袋有窟窿。

劳动吃饱饭,挨饿是懒汉。

奔小康勤劳致富,家家都有小金库。

人勤搬倒山,人懒板凳也坐弯。

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

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靠天吃饭饿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十个懒汉九个馋,有事没事把亲串。

吃饭穿衣看家底,推车担担凭力气。

量体裁衣,看锅吃饭。

夏不劳动秋无收,冬不节约春要愁。

兴家好比肩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打长谱,算细帐,过日子,不上当。

能掐会算,钱粮不断。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节约要从入仓起,船到江心补漏迟。

能叫囤尖省,不叫囤底空。

家里有个节约手,一年吃穿不用愁。

不会省着,窟窿等着。

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到无时思有时。

燕子衔泥垒大窝。

一年不吸烟,省个大黄犍。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一天节省一根线,十年能织一匹绢。

平常不喝酒,零钱手里有。

勤扫院子清地皮,三年能买一头驴。

大寒节气

立春节气农谚有哪些

大寒节气风俗习惯

大寒节气是什么意思

大寒节气文案

大寒节气传统风俗习惯

大寒节气有什么含义

大寒节气简单介绍由来

大寒节气的诗歌

大寒节气祝福语文案

大寒节气天气农谚(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寒节气天气农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