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fffs021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欣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欣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古代端午节的古诗欣赏
古代端午节的古诗欣赏
NO1、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NO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NO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NO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NO5、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NO6、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NO7、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NO8、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NO9、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NO10、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NO11、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NO12、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NO13、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NO14、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NO15、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NO16、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NO17、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NO1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NO19、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NO2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NO2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NO2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兼且传觞。
NO23、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
NO2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NO25、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NO26、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NO2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NO28、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NO2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NO30、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NO3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NO32、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NO3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NO3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NO35、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NO36、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NO37、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NO3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NO3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NO40、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NO41、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NO4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NO43、醉讽离骚不解愁。午日处州禁竞渡
NO44、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NO45、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NO46、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满江红。端阳前作
NO47、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NO4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NO4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NO50、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NO51、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NO52、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NO53、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NO5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NO55、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NO5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NO57、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
NO58、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NO59、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
NO60、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NO61、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NO6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NO63、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NO6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NO65、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NO66、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NO67、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NO68、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NO69、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NO70、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NO71、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篇2: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
1、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
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春晓 孟浩然
春晓不觉眠,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篇3: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六首
(一)相见欢 李煜
楚江去水东流,帝王休,幸卷薄存,千古尚风流。
少时忆,发如洗,尽淹留。一曲清风吟唱已白头。
(二)梦江南
多情否?欲忘念不休。尘封往事难封心,断了音讯难断情,教人如何信!
最无情!抽刀斩闲愁。一笑绝尘掩泪眼,从今不问世间缘,人生一缕烟。
(三)湖中记---雨
湖中小亭,看细雨蒙蒙。垂柳青,奇石宫,寒风潇潇,雨已停。湖上青空,劳燕分飞行。池碧情,舟线重,寒骨瑟瑟,雨不停!
(四)西江月。扁老夫子
众口词尘喧耀,舒文各有些同。或由城府定功成,应是老谋深重。
网络游离南北,力夫学浅身轻。欣然懈遇老家翁,把酒屏前与共。
(五)观落花
一夜三春雨,遍地落花红。
繁华转眼逝,红颜尽凋零。
葬花人不在,且有环卫工。
亘古女人花,女人花如梦。
(六)诗赠叶梦
江南多佳女,
叶梦好钗裙。
才盈潇湘水,
琼采洞庭春。
含情月弯眉,
婉笑落香云。
长歌巴陵赋,
丽质驻红尘。
篇4:欣赏古诗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出自于宋朝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一句诗的意思是:不能一下子看清庐山的全貌,只因我身处庐山之中。表达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再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句诗是出自于唐朝作者王维的《鸟鸣涧》,全诗是: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后一句诗意思是:月亮出来了,惊醒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这首诗写于安定统一的盛唐时期,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在这首诗中,读者可以欣赏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
篇5:古诗欣赏
孟郊(唐)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篇6:欣赏古诗
欣赏古诗(一)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样,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结局都与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这首诗的寓意告诉我们,要做成功一件事,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否则,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这首诗虽短,确让人读后很有回味,可见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写水平,我深深钦佩古诗人。
欣赏古诗(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生性浪漫旷达,豪放不羁。
李白的许多诗都充分表现了他非凡的抱负,及奔放的热情。他希望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权贵和腐败,而遭受排挤。《行路难》这首诗真是他遭受谗毁后,在被贬长安的途中所写的。全诗表达了他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抱负,虽被贬谪,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消退,他希望有“长风破浪”之日,“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更表明了他旷达豪放,积极的`人生态度。虽屡受挫折,却难抵内心的悲愤,他仍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
含蓄的语言,昂扬的斗志。好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人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达到激励人心的效果,鞭策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奋进。
欣赏古诗(三)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出自于宋朝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一句诗的意思是:不能一下子看清庐山的全貌,只因我身处庐山之中。表达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再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句诗是出自于唐朝作者王维的《鸟鸣涧》,全诗是: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后一句诗意思是:月亮出来了,惊醒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这首诗写于安定统一的盛唐时期,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在这首诗中,读者可以欣赏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
欣赏古诗(四)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谁人能见千里寒山中的花儿?谁人曾闻流水与花儿淙淙私语?谁人肯顾花开花落的生离死别?
攒足了劲,满溢着欣喜的花骨朵儿终于在某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绽放了容颜。她撷了一片叶,听闻自己的鼻息,却以一种处变不惊的高傲姿态立于山中水前。没有人声仅存月影,她却也孤芳自赏落得满心欢喜。
楚天千里清秋。秋风凌厉吹拂,过草变色,趋木叶脱。风尘满面的花儿摇摇欲坠,饶是风韵犹存也抵不过秋风无情了。鲜艳之色褪尽,芳香之气渐销。残花飘落水中,陷进泥里,被流水携至万里,抑或是化作春泥护花。不觉悲凉,只留安详,像是一生忙碌终于人土为安。
一切景色都落入这涧户之中。无人语,无人问。流水自流,纤革自纤,花儿自开自落,不奢想人人眼帘,被捧上天,只在涧户静静地演绎着最美的独角戏。
且开,且落。一生静好。
这是生命最美的姿态。
篇7:古诗欣赏
古诗四首欣赏
即事
两个文明倡未休,黄污不绝泛街头。
任随禁令天天喊,无甚良方去毒瘤。
月夜怀乡
羁留何所系,远景不容归。
月满怜乡远,天高羡鸟飞。
韶华从此逝,前路岂堪悲?
莫负今宵月,何妨酒一杯。
寄赠张学文先生
张公苦苦觅诗魂,莫向人前误说贫。
忧乐俱关天下事,歌吟能起古今人。
辛勤吟咏三千首,隐忍沉埋一寸心。
投笔寻金斯世事,先生何以独钟文?
他乡感怀
无伴莫登楼,乡愁空自扰。
夜深人未归,只为谋温饱。
辗转总难绵,翻书不觉晓。
送穷愧无方,流浪何时了?
最念是双亲,辛勤忙到老。
他乡一载余,见识未曾少。
踏破铁鞋易,年华消逝早。
人生路万条,求索还萦绕。
看尽古和今,乾坤时颠倒。
芸芸亿万人,都为孔方恼。
物欲渐横流,投机不厌巧。
身贫气已亏,有理声须小。
清浊待谁分?位高人自好。
众生何碌碌,谁得忘忧草?
夙愿负青云,苍穹多倦鸟!
篇8:古诗欣赏
古诗十首欣赏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篇9: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精选30首)
1、相见欢
李煜
楚江去水东流,帝王休,幸卷薄存,千古尚风流。
少时忆,发如洗,尽淹留。一曲清风吟唱已白头。
2、梦江南
多情否?欲忘念不休。尘封往事难封心,断了音讯难断情,教人如何信!
最无情!抽刀斩闲愁。一笑绝尘掩泪眼,从今不问世间缘,人生一缕烟。
3、湖中记雨
湖中小亭,看细雨蒙蒙。垂柳青,奇石宫,寒风潇潇,雨已停。湖上青空,劳燕分飞行。池碧情,舟线重,寒骨瑟瑟,雨不停!
4、西江月
扁老夫子
众口词尘喧耀,舒文各有些同。或由城府定功成,应是老谋深重。
网络游离南北,力夫学浅身轻。欣然懈遇老家翁,把酒屏前与共。
5、观落花
一夜三春雨,遍地落花红。
繁华转眼逝,红颜尽凋零。
葬花人不在,且有环卫工。
亘古女人花,女人花如梦。
6、《燕昭王》
作者: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7、《题画竹》
作者: 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8、《论诗十绝》
作者: 戴复古
草就 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9、《登高》
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咏史》
作者: 高適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11、《公子行》
作者: 贯休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王是何物?
12、《露华赋碧桃,用南湖韵》
[宋代]刘学箕
武陵夜寂。
记露影璇空,一笑曾识。
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幂。
莫是歌渡烟江,浣却旧家颜色。
还又讶,深宫绀袖,唾花犹湿。
问他阿母消息。
甚落莫梨云,青鸟难觅。
不比锦红轻薄,容易狼籍。
嫩绿护出溪头,谁顾采香仙客。
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
13、《碧桃岩》
[宋代]刘学箕
自要贪间非避秦,洞门隔断世间尘。
山中不置四时历,开到碧桃知是春。
14、《题章复画碧桃》
[宋代]刘学箕
忆昔瑶池侍宴时,碧桃花下酒盈卮。
今朝醉里看图画,羞对东风两鬓丝。
15、《张恭甫正字折赠馆中碧桃,因次子充韵》
[宋代]刘学箕
满枝晴雪照青霞,旧识桃源晕碧花。
俯仰京尘隔年梦,东风犹认故人家。
16、《戏答诸君追和予去年醉碧桃》
[宋代]刘学箕
当时倒著接(上四下离)
回,不但碧桃邀我来。
白蚁拨醅官酒满,紫绵揉色海棠开。
17、《碧桃曲》
[宋代]刘学箕
草平不断瑶池路,楼碍东风花满树。
绿眉素颊澹裙裳,月华暖透三更露。
双成飞琼妒高研,引梢摇月分婵娟。
云璈一曲迸空碧,青鸾惊起花翩翩。
18、《三月二十九日还家花事已过独碧桃盛开》
[宋代]刘学箕
出门红未芳,还家绿成幄。
仙葩独婉娩,书声共寥落。
日暮碧云合,天寒翠袖薄。
念远怅悠悠,缑山缈孤鹤。
19、《碧桃花》
[宋代]刘学箕
何时和露种琼英,素质轻盈骨骼清。
古观自栽千树艳,重门谁锁一春情。
绡裳月曳瑶台晚,绿蒂烟凝粉瓣晴。
几片雪香流出远,涌金池傍涌金城。
20、《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2、《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3、《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4、《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5、《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26、《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8、《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9、《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0、《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篇10:端午节古诗精选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 《晚春》古诗欣赏
★ 端午节的古诗
★ 端午节儿童古诗
★ 端午节古诗小学
★ 古诗欣赏之鹧鸪天
★ 今人仿古诗欣赏
★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欣赏(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