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秀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那些年的路有点长,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那些年的路有点长,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那些年的路有点长
那年,我完成了小学四年级的学业,终于可以从承载着我们几代人记忆中的庄严而古朴的(彭氏宗祠)学校毕业了。心中居然有几许窃喜,我长大了,可以外出求学了。总觉得这学校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隐约还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石坳联校,我们外出求学的第一站。它是一所由星塘,石坳,郑家,西京五个村合办的学校。去联校的路对于9-10岁(还有更年少的,那时没年龄限制)的孩子来说是相当漫长的。每天早上得早早起床,方能不迟到,下午得匆匆赶路,才能赶在太阳下山前到家,路上再来个追追打打、玩玩闹闹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路途太过于遥远,我们总想着找那么一条捷径,哪怕就近那么一丁点,也都会带给我们无限惊喜。后来也确实探出了几条通往学校的小道,至于是不是近点?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们乐在其中。印象中石坳联校应该也算得上是古董级别的了吧!只记得那时人踩在楼板上,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胆小的得扶着栏杆蹑手蹑脚走,生怕一不小心掉了下去;胆儿大的却总是一阵风儿过,让同学们一阵艳羡时也少不了老师几句笑骂声,但仍乐此不疲。
路途的遥远,学校的破旧,最初外出求学的欣喜,没多久就消失殆尽了,我开始思念起令我有点压抑的学校了。好在读完五年级时,校长说下学期搬到新学校去,失落的心总算有了点安慰。望着那上了年纪又有点跛脚的老大爷似的学校,我真的替它高兴了一把。我们再不走,它经得起我们千百回的蹂躏吗?多年不见,不知它是否安好?
西京小学,我们外出求学的第二站,等待我们的也是更加漫长的路。从家里出发,过石坳,穿郑家,爬山坡,下西京。全程多远?至今也没弄明白,只知早上吃饱饭出发到学校时,肚子就开始抗议了;下午得撒起脚丫子,才能在夕阳的余辉中到家。从家到西京小学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但比较难走,那就是翻过一座山,到吴家垅,再越一座山,涉过一条河到新邵刘家,继续前行2-3里到一本堂,从一本堂过去3-4里翻上一个坡就到校了。这条路可能近点,但下雨天和下雪天是不能走的。90年代的路很少通车,人能走就不错。晴天还好点,碰上个雨雪天气,到学校基本上都是泥人雪人了。似乎那时改革的号角还没吹响沉睡的小旮旯。童年时的我们基本上都是穿着阿妈阿爸做的皮鞋。总是扯起脚就跑,或是不懂得珍惜,或是担心迟到留校误了回家的路。当然下雪天,这双鞋还是得好好珍惜的。漫长的路,幼嫩的脚丫,不知会不会疼?
记忆中,关于学校的事早已模糊,但在求学路上的事仍然那般清晰,仿佛就在昨曰,或是我们一直在路上,抑或是那时求学的艰辛胜过求知的渴望吧!至今还记锯木冲的那条呲牙咧嘴的老黄狗,不知它还在否?是否叫声仍旧那么嘹亮?牙齿是否仍旧那么锋利?还记不记得当年那绕开它走的小男孩?真得感谢那年陪我爬过山,涉过水,一起赶过老黄狗的同学们。不知大家-切安好?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被拉长,小学生活就在这痛苦并快乐着的求学路上结束了。而我们脚下的路又开始延伸至另一个全新的地方。等待我们的还是…
公众号:九龙回首
篇2: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记忆老屋
老屋就像燃在记忆深处的一盏灯,不管走到那里,总在心头闪闪发亮。
小小的老屋是那么的平和、安逸,一切都未有大的改变。只是我知道,看到她就仿佛找寻了童年的记忆,找寻到了父亲清瘦而又矍铄的背影,找寻那已消逝的但在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象。多年以来,老屋以她延续的一份无止无尽的爱,是我永远温暖的港湾;从襁褓中的婴儿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老屋以她博大的胸怀和宽厚仁慈的和蔼,养育了一个健康的我;老屋以她泰山般的背影抵挡过多少风雨和雪霜,洒进一片又一片温暖的眼光……
自从考学离家、工作到城里,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发现自己越来越对自己儿时成长的地方有点模糊,但骨子里对老屋却又是如此的清晰。我的童年是在老屋度过的。老屋很普通,是土木结构的矮平房,岁月的洗礼使老屋看上去很苍老、斑驳。我在老屋的怀抱中成长,老屋的人们,老屋里发生的一件件事情,都让我体味到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教会我做人要做个善良、淳朴的人。
我在这所老屋度过了自己少年时代,曾在老屋里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在他们的呵护下渐渐长大;曾在老屋里在父亲的指导下做着算术题,每天从老师那里带回一个“好”字;曾在老屋那昏暗油灯下伏炕发奋读书,编制着“作家梦”“诗人梦”等不少五彩缤纷梦;曾在老屋里与兄弟姊妹追嬉打闹、玩捉迷藏的天真岁月……虽然这些都成了一去不复返的记忆,但现在回忆起老屋那种感觉依然是甜甜的,儿时的幸福在自己的心底洋溢着,伴我儿时成长的老屋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记忆。每每用目光凝视着她,再次仔细端详时,她愈发显得沧桑了,生锈的铁栅栏,似乎轻轻一碰就要剥落;白色的墙早已发黄发黑,站在这熟悉的角落,总能勾起过去的回忆,转瞬就能从时光的点滴中回望那渐渐模糊的记忆。
儿时,最开心的事之一便是向往每年一样的春节了。这样就有好吃的,外出拜年人家可以给几个水果糖吃;还可以穿新衣服和漂亮的鞋子,那种快乐可以维持整整一个星期。
距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棵特别粗大的老榆树,据老人家们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里也是大队部所在地。记忆犹新的是儿时每逢过年或过节,这里总是最热闹的地方,那儿可真是小孩子们的天堂。因为可以和很多小伙伴玩游戏,还可以看电影。
童年的记忆特别的多。那时老屋前后的林荫下满是背书的同学们,那时读书真的很苦,从家里到学校是三四公里的土路(有的更远),春季时常道路泥泞,夏天时时酷暑难耐,秋季经常瓢泼大雨,冬季天天冰天雪地,除因家庭困难等其它原因辍学外,几乎没有一人不肯上学,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积极与勤奋,琅琅的读书声在林荫下、在田野边、在耕地里,走到哪里,都会见到我熟悉的同学们的影子……
春天的老屋,生机盎然。院内的杨柳已在不经意间吐出绿芽了,墙角里随意点种的向日葵和豆角也破土而出,屋后的小麦苗如抹过油般翠绿,桃树已是满目缤纷、芳香扑鼻。
初夏时节,顶刺带花的嫩黄瓜,酸涩的青葡萄和茸毛未褪的桃子、杏子,早被嘴馋的小伙伴偷着尝个遍了,以至于未到收获时节,已是所剩无几了。
秋天的老屋附近,油菜花已蓬蓬勃勃一片金黄,正灿然热烈地散发着清香,成堆的玉米堆在屋前大院里,一派丰收景象。
冬天的老屋,只剩下安静,成为了“鸟巢”。人被关在屋子里,围绕着炉子转。人们把粮食收回家,村子外面剩下光秃秃的田野和道路。中午的时候,太阳把空气焐得暖一些,人们去井台饮牲口,水桶磕碰井沿,叮叮当当零零星星传进村子,村子里才热闹一阵儿。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怕过得就是冬天了。那是每一岁中多余的一个季节,是天和地清算的日子,庄稼停止生长,鸟儿不飞,鱼不游,人不出门,寒风过来,把地上的东西数了一遍又一遍,把能带走的全部带走。
每一个冬天,我们挖好菜窖,把白菜、洋芋(土豆)、胡萝卜、白萝卜等储存在里面,那些菜够我们吃一个冬天。我们每天吃炒白菜、炒洋芋、炖白菜、炖萝卜、熬白菜、熬萝卜、拌白菜、拌萝卜、醋溜白菜、醋溜洋芋、酸辣白菜、白菜炖粉条、白菜炖豆腐、烧洋芋、烤洋芋……等到储藏的菜吃完,春天就来了。那时的菜虽然没有现在这么丰盛,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可每当回忆起来,怎么也找不到童年里那种可口的醇香。那种充满快乐与幸福的记忆我会充满感激并珍藏着,每次打开那种珍藏则是扑面而来的浓香。
在童年的记忆里,老屋充满了欢乐,记载着童年的成长。现在,我虽然住在楼房里,可邻里之间那些温馨的往事已很遥远,高楼似一堵有形的墙,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生活却不像以前那样充满欢乐,这是我的悲哀,抑或是现代人的悲哀?外面的世界无论多么精彩,可我对老屋的思念、对老屋的深情却永远不会改变。
回家之际,再感老屋之亲切,遂作此文,以表怀念。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3: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重提旧事味香浓
我怎么也没想到,工作单位会在今年发生变化。来到新单位,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又让我勾起了平淡生活的回忆。
我在农村成长,最早经历影响深刻的大事要数包产到户。那时我才十一二岁,恰好是不服软又争强好胜的年龄,也能帮家里做点小事了。
夏日里百草茂盛,沟渠田埂上长势更旺。家中养牛养马的,除了平时到处割草背回来喂牛喂马,时间充足还要去放牛放马,冬天个别人家猪啊狗啊,管理不善围着村子乱跑,都会在所到之处就留下许多黄白之物。
那时人们基于一个朴素的观念——粪便是有用的肥料——想着利用闲暇时间捡拾粪便,有时也安排自家孩子去捡拾。别人家的小孩嫌粪便臭捡拾丢人,去做这事的不多。我愚笨的脑袋想不到这点,时常在秋冬季节的早上背着筐,拿上捡拾工具在村子周围转悠着捡拾,捡到后背回家,连同从圈里拉到外面的粪便用土盖起来做发粪处理。一个冬天过去,粪堆发粪处理好了,就把粪堆翻一遍,把粪块敲碎,掺均匀后再堆放一段日子做有机肥料使用,快到种庄稼前趁着冻土即将融化才把发热冒气的粪便拉运到地里。这样使用有机肥料种植庄稼,收获的粮食吃起来格外有味。
后来,随着工业发展,人们种庄稼开始使用化肥,粪便经发粪处理的有机肥料少用或是不用了,庄稼成熟过程中农药使用多了。这样种植庄稼产量是增加了,但因为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了土壤板结化现象,还带来了土壤的酸碱化问题,改变了土壤性质,又因使用剧毒农药,农药的残留物随着食物吃下去,引起体质的变化,有损于身体健康,做成的食物吃起来也没以前有味道,没以前那么香了。
也许人们还在思念——扶犁往来耕田,撒种期盼秋收——那种怡然自乐的岁月,但反季节食物、使用化学肥料种植的农作物和使用药物催熟的作物,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吃起来确实不那么香甜可口了。各地新闻报道中提到粮食作物和饮食安全问题,给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如今人们幡然醒悟,认识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逐渐想到天空要是把蓝色弄丢了,人们还怎样呼吸呢?大地要是把土壤给破坏了,以后还怎样生存呢?
因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域无垃圾活动在各地展开,排查关闭排污企业治理环境,防止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为创建绿色家园,再次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都是造福于人类生存的大事。
在生存面前,每个人虽然渺小,但散发的力量却能引发蝴蝶效应。新单位有两棵核桃树,每年春天都要施肥。单位同事不再图方便了,改变了浇水时撒点化肥的简单做法,亲自动手在树周围挖坑,用筐从远处担来粪便,倒进坑里盖上土,完成了施肥的要求,没人嫌它脏,没人嫌它臭,都在期盼着有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仿佛又回到了往昔,在不知不觉中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公众号:化隆文联
篇4: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遥远的轻骑车
我的生活经历里,曾骑过各种各样的自行车,骑过几辆不同的摩托车,现在又开上了小轿车。因为交通拥堵,最近我又新买了一辆电动车。但至今让我难忘的,却是一辆木制的、有点类似自行车的玩具车,我姑且称之为轻骑车,它总是那么鲜活地闪烁在我记忆深处。
那时候,我大约只有10来岁。于是,我便很自然地想起了我的舅父,一个瘦高而清癯的乡村木匠。我之所以称其为木匠 ,乃因舅父造出了那辆轻骑车,它编织了我一个美丽的童年梦。
其实,单就木匠这个称谓而言,我的舅父似乎有点名实不符。因为在乡下人眼里,真正的木匠可以砌屋造船、雕梁画栋,可以打造家具、迎嫁送娶,可以制犁造耙、耕耘田地,等等,不一而足。而我的舅父只会做一些小家小户用的桌椅板凳、箍桶圆盆之类的杂活,他无门无派、无师自通,被人轻看,自在情理。
不过,对我而言,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舅父用一双巧手,给我的童年安上了飞翔的翅膀。我至今仍清晰记得那辆小小的、木制的轻骑车的模样。
我的轻骑车整个都由木头构成,且极少使用铁钉。舅父心里想着,怕用了太多铁钉会伤到我。这就给他的制作增添了难度。轮子则使用了两个轴承,在当时这更是稀罕之物。后来,我的许多小伙伴吵着、闹着想要仿制一辆轻骑车,却苦于无法弄来这种轴承。我现在依稀记得,童年时的那辆轻骑车,是多么让同龄人羡慕。
那时候,我还住在乡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逢年过节,走亲戚串门,走的都是乡村小道。即便去一趟县城、或者镇上,走的也是仅通汽车、拖拉机和驴车的沙子路。风一吹,到处尘土飞扬。
舅父制作的轻骑车,没有引擎,它只能从人的背后推着、才能行走。因此,在乡村小路上,其行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轻骑车都由榫卯连接,制作要求之高、难度之大,比之箍桶圆盆,比之桌椅板凳,舅父一定花费了不少心思。
自从有了这辆轻骑,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带上它,早早赶去学校。我的母亲还以为我变得更爱读书。
阳光下的校园,小伙伴众多。宽阔的操场,更是适合轻骑车飞奔。 那时候,只要轻骑车出现在哪儿,大伙儿的目光便集中在哪里。我的童年时光,似乎因此拥有无边无际的幸福和荣耀。我时常怀疑,自己对生活的自信,是不是那时便已打下深深地烙印。
当然,这一切都缘于我的舅父,是他给我的童年镶嵌了一道美丽的花边。
有一年暑假,大姨母捎信儿说,枣子熟了。我自然喜出望外。于是,我便领着妹妹,带着轻骑车,前往另一个山村。
每年的7、8俩月,大姨母好像知道,我们会惦记她院中那颗高大的枣子树。在桂子飘香时节,熟透的果子挂在树上,青黄中透着红,若隐若现,紧紧吸引着我们的口水。谁的童年,能够抵御这样甜美的诱惑?
去大姨母家的途中,我们遇到一道又长又陡的坡道。这下子可把我高兴坏了。我知道,我的轻骑车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我让妹妹坐在身后,顺着溜坡、从坡顶往山下滑去。一路滑,一路的沙子吱吱唧唧乱响,风吹在身上、凉爽极了。这一滑,我感觉足足滑行了半里多地,心里的那份畅快,回想起来至今仍妙不可言。
但走不多远,我们又遇到一条小河。这条河,其实在本地人口中,叫它港沟子。港沟子虽不宽,但水却很深。想去对岸,就必须通过一座独木桥。
当地人在港沟子的中央、并排打下两根木桩,然后在两岸各搭上 一根长长的松木杆子,分别搁在中间的木桩上,用抓钉固定,便成为一座独木桥。过往行人,惟有小心翼翼。稍不留神,脚底一滑,便会扑通一声掉入水中。尤其是雨雪天,独木湿滑,往来通行需要很大的勇气。现在看来还需要一些杂技的本领。
妹妹胆小,自己过去的确勉为其难,我只好选择背她过河。背过了对岸,我自然甚是得意。但当我抱起轻骑车,再一次过河时,一不小心,却将它弄丢到了水中。
这叫我心疼不已,吃枣子的兴趣早已索然。好在此地离大姨母家不远,表哥又正好在家。没费多大周折,他便帮我捞了上来。我十分仔细地剔除了轴承里的泥巴,擦了又擦。表哥用柴油清洗过后,又重新给轴承注入了黄油。
到此时,我才长出了一口气。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我走到哪里,轻骑车总是伴随着我的左右,并伴随着我成长。它俨然成为我亲密无间的朋友。
此去经年,关山路远。在梦里,我仍时时回望儿时的乡村,回望儿时的欢声笑语,回望小小的轻骑车扬起的烟尘。梦醒时分,不由湿泪沾巾。
我常想,为什么我总执念于童年回忆?或许人世间的诸般美好,都是从源头开始。童年,便是我们人生的源头。那里,永远是一道山溪、一股清流、一种直透灵魂的清澈和宁静。
如今,舅父早已作古,轻骑车也不知所终,可童年的记忆却始终那么鲜活地流淌在我的生命之河。每当夜阑人静,我总会时时翻找少时的记忆。哦,还有我的那辆遥远的轻骑车。
公众号:车都文学
篇5:有关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蒲扇轻摇的时光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读着《诗经》里的句子,不知不觉中,蕴藏在青蒲里的时光又渐渐鲜活起来。
我的家乡是水乡,蒲是我们那里极为寻常且又重要的植物,家里很多的家私都和蒲有关,像蒲席、蒲团、蒲帘、蒲垫等。但对年幼的我来说,蒲扇则更具吸引力。
蒲扇不仅可以扇风,还可以驱散蚊虫;再说,拿着蒲扇,轻摇着,很像电影里的文人,风度翩翩啊。父亲说,我还小,别人的蒲扇都是自己编织的,要拥有它,自己就要付出劳动。这,我当然知道,我们这里谁不会编织呢?
白天,我就缠着妈妈,说学编织蒲扇。妈妈没办法,就开始教我。还别说,我学的也还不赖。经过几天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终于编织成了一把蒲扇。父亲很高兴,他又手把手地教我给蒲扇包边,用一小截细长的竹片插进蒲扇里做骨架,作手柄。我拿着自己编织的蒲扇轻摇着,四处溜达着,蒲的清香便开始飘溢出来,如同我激动的心情。
夏夜,萤火虫是孩子眼里的玩物,用蒲扇扑打萤火虫是一种娱乐。明亮的月播洒着清辉,树木、房屋、柴草堆等像是沉浸在水里,知趣的鸣蝉也会唱着夏天的情歌,像是给玩耍的孩子们助兴。我们拿着蒲扇满村跑,追打着一闪一灭的萤火虫,我们干净而甜美的笑声把乡村的夜装饰得更加淳朴,更加迷人。
但更多的时候,我愿意和父亲一起躺在铺在堂屋地上的一张蒲席上,父子二人一人一把蒲扇,慢慢地轻摇着。或许是我的偷懒,也或许是我的力气不足,我干脆放下蒲扇,由父亲为我扇凉。望着从门外走进来的月光,我没有了睡意,缠着父亲讲故事。父亲也不顾自己的疲倦,为我渲染起另一个天地:武松、岳飞、嫦娥、孙悟空……,在父亲绘声绘色地讲述中,我额头上的汗渐渐不见了踪影,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和激动。夏夜,躺在父亲身边,蒲扇轻摇,真是一种享受!
快上小学五年级的那一年。夏夜里,我常常和父亲坐在庭院的一棵槐树下纳凉。父亲和我手里都拿着蒲扇轻摇着。父亲说,蒲浑身是宝啊,蒲芒可以入药,青蒲可用来编织蒲包,很嫩很嫩的蒲根是餐桌上的美味,还有蒲棒,在夏季里点燃,更是驱蚊祛虫的好材料。我很是惊讶,生长在沟渠、池塘、湖荡里的青蒲,很寻常,很不起眼,但竟然有如此多的作用。
父亲笑了,他轻摇着蒲扇,慢条斯理地说,是啊,很普通、很寻常的事物,照样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功效。我似懂非懂,享受着父亲摇蒲扇的凉风,望着悬在树顶上空的月,望着在我们周围飞舞的萤火虫,望着蹲坐在角落里的小黄狗,我笑了……
蒲扇轻摇,我茁壮成长,而父亲则在蒲扇轻摇中慢慢老去。大学毕业那一年的大暑天,父亲晒衣服、棉被等,竟然还有我编织的那把蒲扇,我惊讶不已。我用的那把蒲扇连我都已忘记了,还以为被当作柴火了,谁知父亲竟然替我收藏着,我想,父亲收藏的是我的童年,收藏的是岁月的过往。想起父亲种种的辛劳,我的眼睛竟一片蒙眬……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再次读着《诗经》里的句子,想起了手拿蒲扇的父亲和我一起纳凉的情景,我又一次沉醉在蒲扇轻摇的时光里,很久,很久……
公众号:洪泽湖文学
篇6:美文欣赏:夜游,长安路
美文欣赏:夜游,长安路
乙未年九月十八日晚,不,准确的说经商收摊已过子时,应到了九月十九日,约摊友从住处附近长安路沿路走走,一是学习贵友人生积淀,二来赏景陶冶性情也。
贵友比我年龄大多岁,人已结婚,成熟稳重,在男女交往上比我情商高与一等,夜色朦胧中,车来车往,漫步在长安路上,不时走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有小情侣秀爱,看的我心里好生羡慕也,只觉得我不会谈恋爱,我和友商讨交女朋友一事,友说:“凭你能力容颜,只要有钱,舍得大气方能成事”。我感觉说的确实言之有理,常年在社会基层行走,到觉得好多人其貌不扬,看似不三不四,在社会上瞎混,都能交到朋友,难道他们是真的有钱吗?我也到觉得我不必他别人差呀!
话语刚落,友马上补充:“不,他们只要今天有多少钱,都肯在女孩身上消费完,让女孩觉得不好意思,不得不听从啊!事后绝对女孩感动。”听友说后,我觉得事实如此啊!此刻我想起了书上的一句话,人在好多时候钱聚人散,钱散人聚,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啊!我开始反省自己老是还要考虑以后事业,生活,担心这,担心那的,整得人觉得你抠门,不大方怎能与人交心呢!友说:“大凡年轻能和女孩来往之人必有这样气魄,今日有一百就敢花一百,女孩就知对她好,能不感动听从吗?”我连忙问:“那这些人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呢!友说:“是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是听交友高手说出来的!”呵呵,我连忙点赞夸友智慧!
谈话聊天走着走着,不觉得已到三更,看马路旁一排排车停靠于地,心里想不知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辆车啊!看车有百万的,还有几十万的,几万的,不计其数也!我想这些人有的.恐怕挣钱不是一般打工的吧!绝对挣钱道路不一样,靠这样辛辛苦苦打工几十年攒的钱,买了车一下又回到解放前,那能行吗?回过头来又没钱了,我遂于友商谈必须接触高层次人,干大事才能挣大钱啊!
友说:“是啊!现在养精蓄锐,等待机遇,共谋大计!”我觉得也是如此,靠每月几个小钱,一辈子挣得还真不如人家大老板一个车牌号值钱呢!友乐呵呵地笑着,夸我聪明,他也觉得事实如此啊!
看表时间快4点了,似乎今晚聊天没有了睡意,但我也觉得违背自然规律,还是疲倦了,我说:友回吧!他也连忙点头,今日聊到此地,心里收获不少。
回来的路上看买早点的人已开始生意了,于是乎,新的一天生活又开始了,与友一块去摊前各吃一碗胡辣汤我付款,吃完与友告别,我回到住处,到头就睡,友说的话语只在我心头浮现,我想把它牢记心间,总结话语突发一感慨:人在世,贵在舍得,舍与得把握好,方能成事!但是有一点,必须要看好人,万不能看错人,那将“适得其反。”
★ 经典美文路参考
★ 长路相伴作文
★ 路回忆情散文
回忆过往的美文欣赏:那些年的路有点长(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