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正能量的征文

时间:2024-02-11 03:39:28 作者:niy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niy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好家风正能量的征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好家风正能量的征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好家风正能量征文

家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能纯民风、净社风、转作风、正行风、促党风、优国风。对每一个人而言,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既是实现个人梦的理智抉择,也是助推中国梦的应有担当。

以家规为载体,诠释正能量。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外在风格和内在风味,并非一人之言、一时之感。恩施人的家风,理应与开放包容、诚实友善、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恩施精神,团结拼搏、求是创新、抢前争先、实干快上的湖北精神和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相融相通,而不是狭隘的利益至上、传统的中庸之道和偏激的江湖义气。好的家风有自然形成的过程,也应有自觉挖掘、整理和提炼的过程,形成向善、求进的家规,用家规来诠释家风,在“追求什么,反对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去做,不怎么做”等方面有明确表述,这样才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 以家教为手段,弘扬正能量。传承和弘扬家风必须重视家教。要言传,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让家人心诚悦服、时刻牢记。空洞说教苍白无力、强词夺理令人反感、方式粗暴适得其反,而应以家人熟知的家事为例,以事育人,讲来龙去脉,析前因后果,从情、理、法的角度阐述,增强渗透力,

引导家人奉家风为宝,视家规为法。要身教,以己正人、以行正言,让家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既要过年说家风,亦要遇事提家风。家长是一家之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深刻影响着家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家长要时时当模范、处处做表率、事事显家风。家长要把家风当齐家兴业报国的传家宝代代相传。

以大家为舞台,释放正能量。滴水入海方不干,小家为国更兴旺。薄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好的家风要为助推中国梦持续释放更多更好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助推个人梦、家庭梦美梦成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做到“五然”:毅然面对目标,孜孜不倦,要有水滴石穿的韧劲,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猛然面对机遇,机遇来了要立马抓住,机遇没来要提前去抢,没有机遇要创造机遇;淡然面对诱惑,做到君子所爱,取之有道,为人不丢底线、处事不越红线、言行不碰高压线,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情所惑;泰然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把埋怨、抱怨的精力用到查根源、谋对策、做实事上;凛然面对是非,不明哲保身,敢伸张正义,不同流合污,敢隐恶扬善。

篇2:好家风正能量征文

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新春走基层之家风是什么》的节目,从电视,网络,再到现实生活中,激发了民众的广泛讨论和热议,从普通群众到公务员引发了一场有关家风的深刻讨论。

“爱国就要爱岗敬业,节日更要坚守岗位,更要干好做好”;“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不啃老,不坑爹”;“凭良心做事”;“尊老爱幼”;“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团结和谐”;“上梁不正下梁歪,德行是根本”;“心胸要宽,做事要执著”;“大鸭有大路,小鸭有小路,如果不游什么路也不会有”等等,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无论何种家风,我们都可以从中体会出一种积极,一种向上,一种健康,一种和谐的正能量。

家风是什么?家风一个家庭长辈教育子女和后代的方式;家风是一种长辈激励后代前行的鞭子;家风是长辈对后代的殷殷期盼;家风更是一种长辈如何教育子女做人处世的态度!家风反映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反映一个家族的精神传承,同时也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要义!

从“爱国就要爱岗敬业”到“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体现的是一种舍小我记大我,将爱家提升到爱国的高度,虽然没有那种“虽九死而其犹未悔”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大义凛然,但从平凡朴实的家风我们也能读懂其朴素的爱国情怀,从春节坚守岗位,从上九天揽月到下五洋捉鳖的实际行动中,更能体会到爱国就是从这些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做起,从这些朴实的家风中激发出的正能量。

从“不啃老,不坑爹”,到“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体现的是一种对自立自强自尊的敬仰,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曾几何时,拼爹成为了新一代青年人的代名词,更激发人们对少年一代新青年一代的担忧,这些家风就是对拼爹的最好批驳,股神巴菲特曾有句名言“我想留给子女的东西,应该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最后让他们一事无成”。这都是一脉相承的家风,都是一种勉后辈奋发图强,自立自强的家风,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从“团结和谐”到“凭良心做事”体现的是一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厚于德,敏于行,诚于信的诚实守信,德行为本的社会风尚。建设和谐的新中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这种家风,离不开人人凭良心做事的基本行为准则。团结和谐需要每一个家庭,需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细枝末节做起,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只有人人都凭良心做事,德行为本,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不稳定,多一份团结和谐。

从“心胸要宽,做事要执著”到“大鸭有大路,小鸭有小路,不游什么路也不会有”体现的是一种不守成,要创业的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激励后代既要传承先辈的事业,更要积极创新的开拓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要持之以恒,要一以贯之的毅力和恒心。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栋梁之材,但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小小的火柴,将每一根火柴汇聚起来,也能燃起熊熊火焰!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走上康庄大道,但每一个都可以做一颗小小的鹅卵石,汇聚起来也能铺成平坦的大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对心胸要宽的最好解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传统,延伸到个人宽广的胸怀更能帮助个人搭建更多的

社会交往平台,拥有更多的朋友,拥有更多的相助,给自己的事业增加更多胜算的筹码。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一言以蔽之,殊出而同归,它们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种道德的支撑。是激励一个人前行的力量,是牵引一个民族成长的标杆,是引领一个国家成熟的方向!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正能量!

篇3:好家风正能量征文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传承先辈的崇高品质和优良家风,进而以个人为细胞、以家庭为基点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转变,这无疑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家风的丰富内涵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家庭、家风建设,传统家风可以归结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徳。而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让家风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扬子晚报》从宏观角度分析认为,无论是社会发展阶段还是个人的需要层次,我国都到了必须树立健康而强大的价值观的时候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炎黄子孙内心深处,无不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正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风和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是我们良心所系的最好的分子载体,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营养土壤,是最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而强大价值观的东西。

中国青年网则从微观解读入手,指出家国情怀、家庭和睦、勤俭持家这三个词,凝聚了“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的殷切期待。

中国文明网评论认为,家风,是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的内在文化因子;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和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每一个公民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精神给养。

良好家风的积极意义

涵养好家风,进而带动党风、政风和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发挥“家”的更大正能量,成为舆论的主要共识。

《解放军报》指出,家庭能给人以归属感,触动的是人们内心情感中最柔软的部分,通过正家风促进转作风,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认为,党风、政风、民风,无论好和坏都会渗透到家庭中去,反过来,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细胞,它的风气也会影响到党风、政风、民风。一个家庭形成勤劳简朴的家风,延伸到社会上就会成为一种道德标准、价值取向。

良好的家教家风,也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呼应。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和家属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影响到其他千千万万的“小家”。《求是》评论认为,是否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最能从家教家风这个侧面反映出来。好的家风,能造福国家民族;家风不正,则祸国殃民。


篇4:好家风正能量征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纵览古今,总有先辈们自立自强的事迹不断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少年的我们就应该担起强国的重任,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妈妈经常对我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小我的妈妈就让我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求我在生活中学会自立,走出父母的保护伞,丰满自己的羽翼。

妈妈上班去了,我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早上起床,叠好被子,忽然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我拿起盆子,放在盛有小米的柜子旁,抓上两把小米,再把小米洗上两遍放进电饭锅里,插上电源等待锅里冒出热气。过了十来分钟电饭锅冒气了,我拿起馒头放进篦子上,然后再把篦子放进锅里,盖上锅盖。不一会儿饭熟了。吃着自己做的饭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妈妈告诉我要做到自立自强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你知道李铿锵艰苦创业的故事吗?他从一个不知名的红薯店做到知名的博士地瓜坊,他用自己的执着去圆梦,用自己不怕苦的精神表现了新一代青年的“自立自强”。我们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只要我们肯奋斗,不怕苦不怕累就能实现正真的自立自强。

现在社会上父母的宠溺现象屡见不鲜,小学生上到二、三年级都不会自己穿衣服,更有网上的“齐全哥”上大学时行李多,需要十几个志愿者来搬运。感谢我的妈妈从小教我自立,迈出了父母的保护伞;感谢我的妈妈从小教我自强,让我记住“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感谢我的妈妈把我培养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篇5:好家风正能量征文

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采访中,无论是姚明受访时所言的诚实,还是莫言所说的“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等,都是儒家精神在民间的'流传,都是中华民族一直珍惜的精神内核,是积极、向上、向善的。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好的家风是孩子成才的根本。从“爱国就要爱岗敬业”到“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体现的是一种舍小我记大我,将爱家提升到爱国的高度,虽然没有那种“虽九死而其犹未悔”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大义凛然,但从平凡朴实的家风中我们能读懂其朴素的爱国情怀。

从“不啃老,不 ”,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体现的是一种对自立自强自尊的敬仰。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股神巴菲特说:“我想留给子女的东西,应该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最后让他们一事无成”。这都是一种勉后辈奋发图强、自立自强的家风,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从“团结和谐”到“凭良心做事”,体现的是一种厚于德、敏于行、诚于信的诚实守信、德行为本的社会风尚。团结和谐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细枝末节做起,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只有人人都凭良心做事,德行为本,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不稳定,多一份团结和谐。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每个家庭组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国家,而每个家风汇总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国风。民主、文明的家风让家人永远和谐幸福,敬业、诚信的家风让家人永远快乐富有,友善、博爱的家风让家人永远自由坦荡。好家风涵养正能量。

篇6:好家风正能量的征文

在这个物流纵横,世风日下的`时代,“家风”俨然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总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风之不传也久矣。

那么,家风究竟是什么?“家风”看到这两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种种严厉的家规!依我之见,家风是一些列在纸上的条条框框,是一把约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遵循的祖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它不需要列举,更不需要背诵,但是它需要我们的传承......

百善孝为先,我们一直在传递。12岁农家少年张俊,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每学期必须拿到一张奖状,回去让奶奶高兴;在学校坚决不能犯错误,免得奶奶伤心。”这些是小张俊对奶奶的承诺,他希望奶奶快乐!在张俊的家里,熏黑的墙上画着一张评比表,上面写着张俊和弟弟张旭的名字,名字后面画的是五角星的图案。张俊说平时他和弟弟谁帮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谁的后面画颗星,每月一评比,看谁得到星星多。这个少年在用真心演绎孝的家风,孝根植我们内心,我们一直在!

励志奋斗,我们一直在行动!“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陈欧的正能量,也是我们的率真和勇气!我们会带着社会的历练,奋斗终生。不离不弃,我们一直在!

诚实守信,我们一直在弘扬。不说谎话,不说大话,实事求是,是家里人从小对我的教诲。原来家风一直都在!

家风需要传承。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风古训仍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员子女啃老骄奢;多少人因为不想吃亏,争名誉地位甚至可能为争一个公交车座位而“斗智斗勇”;多少人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严格质朴的家风,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减少一些?

如今的社会岁月改变了时代的面貌,却拭不去铭刻至今的家风。我们承载着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延续下去?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要齐家,就要我们传承良好的家风。

好家风,我们一直在;好家风,我传承!传承好家风,增添社会正能量!

篇7: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汇聚社会正能量

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汇聚社会正能量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诚实、向上、尊老爱幼”、“勤劳、和谐、家和万事兴”……在龙山区西宁社区的“好家风、好家训”展示平台上,记者看到了这些充满优良传统美德的话语。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治家,而治家就必须要有好的家风。

今年78岁的沙凤芹老人时刻不忘告诫自己的子孙:“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以家国责任为主怀以济世,切勿做有辱家族门风之事。”这句话也成了她们家的家训。沙凤芹老人每天都坚持读书和看报。她说,虽然自己退休了,与社会的交流也少了,但是不能和社会脱轨,要与时俱进,要了解当今社会的.要闻和新鲜事。她对自己子孙的期望就是,要时刻记住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做人更要踏踏实实地做,不要做有损社会道德的事情。

黄秀萍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她说,每天自己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儿,在工作中她经常提醒自己要善待他人;在家中,她也经常告诉自己的孩子:做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更要孝顺长辈,长大了要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张馨梅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她经常想着如何能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她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是非常关键的。她说,家庭就好比是圃,孩子就是苗。家风如雨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为了言传身教,她和丈夫一直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关心、理解,给孩子营造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作为个体户的朱建立,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的家庭尤其重视读书。他说,祖上留下来的家风是“不一定要代代富贵,但是希望代代幸福;读书是立身之本,很多东西要通过读书才能了解,提高人的素质。”所以只要一有时间,他都会读书,他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老爱幼、为人谦和、诚实守信、孝道当先,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积德行善、和睦相处。

“‘好家风、好家训’这个活动开展以来,社区的风气大有改观,以往人们喜欢东家走西家串,没事儿的时候打打小麻将。可自从开展了这个活动后,这样的现象少很多,更多的人都意识到了,要想家中出人才,有一个好的家风是非常必要的,而自己就应该是那个掌舵的人,只有自己把好了舵,才有资格去说服他人。所以,现在很多的社区居民都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放在了修身养性上。”西宁社区党工委副书记齐丽娟说。

篇8:“好家风,正能量”主题征文启事

“好家风,正能量”主题征文启事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是有所不同的。而良好的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华。今起《广陵儿童友好》发起“好家风,正能量”主题征文活动。旨在通过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挖掘广陵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源远流长的家风家训家规中,提炼出优秀元素,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予以传承和光大,使之成为当今社会主流价值和文明风尚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与熏陶。

征文活动紧紧围绕“好家风,正能量”这一主题开展,以本地、本家族或亲朋好友家中世代传承的经典家训、约定提炼的现代家规,以及相关的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为主线等进行创作。

参赛对象:全区中小学生

征文要求:参赛作品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可以是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也可以讲述其他人的经历和故事。作品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写清楚校名、班级、姓名、联系方式和指导教师。参赛作品必须由本人创作,不得抄袭,不得剽窃。作品字数:小学300字左右,初中400字左右,高中500字左右。

截稿时间:2016年12月31日

投稿方式:稿件以电子邮件发送至357525839@qq.com.联系人:钱伟 电话:18936223653

《广陵儿童友好》编辑部

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好家风好少年征文

好家训好家风征文

好家风好孩子征文

正能量优秀征文

青春正能量征文范文

正能量故事征文

高二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好家风征文获奖名单

青春正能量好句子

好家风正能量的征文(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好家风正能量的征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