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随笔:曾经以为

时间:2024-03-22 03:41:00 作者:wangyonglin0616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wangyonglin061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有关读书的随笔:曾经以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读书的随笔:曾经以为,希望大家喜欢!

篇1:有关读书的随笔:曾经以为

鲍尔吉·原野的散文读过不少,但一直以为他是一位外国作家,直到前两天在读者中读到他写的关于草原的一篇文章,才觉得不像外国人写的,不禁纳闷,这文字怎么这么本土呢?刚好手头有一份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周末版里,居然有一篇文章正好是评论他的散文集的,开头这样写道:“鲍尔吉·原野,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后裔,当过新闻记者,现为辽宁省公安厅专业作家,居住在内蒙古赤峰市,他身居城市心系草原,用一支生花妙笔为读者奉献了26本散文集。”原来如此,我这个想当然的人,差点把一位本土作家归到外国去,真是太不负责任了!

无独有偶,当多年前第一次读仓央嘉措的《问佛》时,我被震撼了,因为太美了!我在笔记本上认认真真地抄了一遍。当看到作者的名字时,我又一次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日本人。后来才知道仓央嘉措是藏族人,15岁时正式被立为六世__,进入布达拉宫的仓央嘉措对种种清规戒律难以适应,他深深地爱着美丽的仁增旺姆,但是他们却无缘相见,于是仓央嘉措为她写下了不少情诗,一直传诵至今。不禁又一次为自己的想当然而汗颜。

公众号:明月原创

篇2:随笔:曾经以为不会忘

随笔:曾经以为不会忘

看二十岁以前的日记,发现自已在日记里写下了不少模糊的“断句”。

“今天,我心情不好,因为……”

是心情不好到写不下去了吗?还是连写下来的勇气也没有了呢?

“他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对我说……”

关键的地方没有了。有什么需要绝对保密,以至于如此语焉不详?我模糊地记起“他”指的是谁,但无论如何也想不起他对我说了些什么。但,一定是很重要的话吧,当时的我才会羞涩又认真地在日记里提上一笔。

还有的句子是完整的,但也莫名其妙。“今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日子。”接下来写天气,写校园里的海棠开了,草坪也绿了,却没有了“忘不了”的下文。看得出那个傻傻的女孩子是愉快的,但究竟是为什么呢?

还有的更模糊,只写上某月某日,然后贴着一片花瓣,半透明的,已经变成褐色,似乎是虞美人的花瓣。这又是什么意思?不仅没有“事情”,连“心情”也不明确了。

这些“断句”和空白,就像断桥,将我扔在了此岸,再也回不到当时的彼岸。

可以猜测,对一个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少女,她的喜怒哀乐不会有太奇特的原因。使她兴奋的,不外乎是男同学的一件生日礼物,老师的一句赞美,或者和一个特别出色的陌生人的邂逅。而使她忧伤、挫折的,无非是谁的-一句话刺伤了她的心,或者哪个男孩子没有守信把她要借的书带来……总之不会有什么特别惊人的事情的。

“今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日子。”多么肯定、绝对。写的时候以为永远不会忘、不可能忘的。那么美好、奇特、令人心跳、惊天动地的事情,不用写也会一辈子记得它的。当时是这样有把握。

那些写天气、写花的句子,如果破译出来,也许是写一个男孩子的,关于他和我在校园里棚遇时的一次谈话,他的语气、眼神、翘翘的'头发以及被风吹起的衣角……应该是这样的。可是,终究是什么呢,没有确切的记录,今天的我苦苦追忆也是徒劳。就像一幅照片,拍的是一个湖,湖面上有层层的涟漪。可是为什么有这些涟漪?当时发生了什么?是风吹皱一池春水,还是有谁投石冲开水底天?到底是什么呢——那有趣的、重要的、隐秘的、曾经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是什么啊?

很难说清我读这些句子时的感受。就像面对一个绝对牢固的保险箱,虽然是自己的,但忘了密码,束手无策之余不禁对它的牢固产生了不满。再也没有人能够打外,连我都打不开了,这个少女时代锁上的保险箱。因为密码是二十岁以前的心、透明的眼神、那时的阳光、那时的海棠甜甜的香气……

细看往日的日记,看不出往日的事件与遭遇,看不到几个清晰的面影,只看到那个内向的少女萌动的内心。柔嫩、细微、脆弱、层层叠叠地萌动。

二十岁以前,微笑、叹息、热泪、沉默,都是春天里的故事,而喋喋不休是事后多余而徒劳的追寻。曾经的一切即使淡忘也不曾远走,它们已在你的生命年轮里一一记录。

篇3:曾经以为散文随笔

曾经以为散文随笔

我曾经以为注定在一起的两个人一定是共生的,喜怒哀乐互相影响着,现在依然相信。

我曾经以为,自己很好很善良,可是无论恋爱或者结婚,这远远不够,何况这不是容易被看到的。

我曾经以为一个人是无法幸福的,也许吧,但是一个人可以有选择的生活,一定是自由的。

我曾经以为爱你,把你放在心里就是对你最大的付出,其实爱很抽象,有些时候对别人而言是一种压力。

我曾经以为没有你,我和谁在一起都是不幸福的,何必这样想?难道在一起就幸福?

我曾经以为我会无期限的.迷茫,无目标无动力,甚至无助,可是我却努力让自己做选择,还好我不是逃避生活的人。

我曾经以为我这种人世界上很少,一辈子很难遇见,可是偶尔真的会遇见,倍感珍惜这样的朋友。

我曾经以为无条件对别人好这种事只有我能做到,其实不是,善良的人很多,需要时间过滤,首先我要做到不去怀疑。

我曾经以为瘦下来我就会自信满满无所不能,自信与胖瘦无关,其实无论胖瘦我都很美。

篇4:曾经以为心情随笔

曾经以为心情随笔

曾经以为自己会是个坚强独立的孩子,一切都可以靠自己,不怕孤单,毫无畏惧。却发现一个人的时候我会忧伤流泪。

曾经以为我很坚强,却发现自己经受不住一丝丝的打击或挫伤,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哭鬼。

曾经以为自己有过那么多的骄傲和自信,后来发现,如果遇到爱,所有的一切都谦卑的低下头,默默的等待一朵花开的时间。

曾经以为一段感情和相处可以带来寄托和依靠,有种家的感动,后来发现,寄托和日记一样,都是自己感觉的.事情,与对方无关

曾经以为我会勇敢的说出爱和感受,洒脱而自然,后来发现很多时候只能选择沉默。如果懂得,一切在无言中。如果不懂,说了也是徒劳。

曾经以为为了演好生活这场戏,我们仿佛扮演了很多角色,在不同的布景下演出。后来发现,自始至终,我们只演出了自己,动了情受了伤,喧闹安静爱被爱,离开或者留下。

终于发现,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都不要失去了自己,其实每个人不需要别人来珍惜,自己珍惜自己就足够了。只有珍惜自己才能珍惜别人,也只有珍惜别人,才会被别人珍惜!

曾经以为塑造我自己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却发现丢失了自己,久而久之你亦不再欢喜,何必?

篇5:曾经以为绝对的事随笔

曾经以为绝对的事随笔

年少的我,曾经以为世界是一分为二的分为两极,一极是天真无瑕,比如英雄就是完美无缺的;一极是丑陋恶俗,比如坏人是万恶无比的。

如今,我不再用童年的幼稚遥控自己了,我学会了在生活中思考,学会了面对事物的表象去分析,去鉴别,去归纳,去总结,去疑问。

虽然我不能用“成熟”两个字来划分自己的幼嫩,去形容自己的心态,但是,我不再用儿童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就说明我正在逐渐长大。

那篇《三个人》的故事,告诉了我生活的启示。那是一个父亲讲给儿子听的故事,儿子问父亲,“什么是坏人?什么是好人?”

父亲就给儿子讲了三个人的故事。父亲说,“一个人看到有人落水了,就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救人”。

儿子回答,“那,这个叔叔一定是好人!”

接着,父亲又给儿子讲第二个人的故事。父亲说,“一个人半夜偷偷的溜进别人的家里,进行偷盗。”

儿子说,“那,这个叔叔一定是坏人!”

父亲继续给儿子讲第三个人的故事。父亲说,“一个人在公车上,看到老大爷上车,主动站起来让座。”

儿子说,“那,这个叔叔肯定是好人!”

父亲的故事讲完了,儿子为自己精彩的回答很自豪,想得到父亲对自己的表扬,可看到父亲的表情并没有赞扬的意思。

儿子急了,问,“爸爸,我刚才判断的好坏人对不对啊?”

父亲说,“没有一个说对的。”

儿子不服气,“为什么?”

父亲说,“这三个人所做得事,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啊?”

儿子瞪大了眼睛看着父亲,摇头,“不可能!”

父亲笑,“怎么不可能呢?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好人跟坏人的轮廓不能那么鲜明,也不会分得那么鲜明。”

儿子点头,又摇头,父亲说,“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好与坏是绝对的,没有转换的可能。”儿子闪动着大眼睛,好像听明白了似的。

现实中,我们嘴上承认相对的事,而实际上,我们总习惯夸大事物的绝对性。

其实,我们都错了,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外部的好坏和内在的感受截然不同,人毕竟是复杂的。

参照物的不同,引发的时间就有可能不同,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只表达了形式,由此而引发了人们的看法不同。

当人们恍然大悟的得知真相时,才会嘲笑自己的目光短浅,大脑弱智,耳聋眼花,真是有点朽木不可雕的味道。

儿时曾经以为的英雄,也许正是在绝对的立场上演变而来的,幼稚意味着总是以一种片面而单项的视角看待事物的。

或者说,以一个点去看一则面,对人也一样,往往以一件事就定论一个人的'终生,作了好事,他就是英雄;做了坏事,他永远就是坏人。

好坏人的角色,用以霎那间的行为举止,就此标定他的身份,其实,这是为新的,不符合事务和人都在不断变化中的客观规律。

也许,还会有很多人无法从主观意念中走出来,仍然以敬仰的心态看待事物的好坏,事实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人们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选定事务的参照物是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使之延伸。

真正校正我的应该是相对的待人接物,当有一天有人问你,“英雄是什么?”想必你会疑问,“从那个角度谈起呢?”

曾经以为一切都很美好散文欣赏

读书随笔100

如何写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

《老人与海》读书随笔

雷雨读书随笔

读书经历随笔

教育读书随笔

三国演义读书随笔

教师读书随笔

有关读书的随笔:曾经以为(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关读书的随笔:曾经以为,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