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剑倾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于1978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中国环科院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自然和谐、厚积薄发”的'理念,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国家科技成果,为国家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和标准、开发污染防治技术、制定生态保护对策措施,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环科院经过三十余载扎实的科学研究,在酸雨项目上取得开拓性成果,为国家酸沉降调控提出科学的控制指标和对策方案;坚持以源削减和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全新环保战略,完成中国第一批清洁生产技术标准,为我国清洁生产标准的方法体系和结构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重大专项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5个项目20个课题,孟伟院士出任专项技术总师;牵头开展全国重点湖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的“一湖一策”调控措施;依托 “973”、“863”等重大项目开展基准研究,提升环境标准科技水平,大力推进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建设。
通过实施“人才、科技创新、环境标准”三大战略,形成了以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安全、环境标准、化学品管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研究为主的环境科学创新体系。我院目前拥有四名工程院院士,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点(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共建),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近二十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百余项。
一、报考条件:必须符合全国统一考试招生规定。
二、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三、研究生招生信息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立 、张梅 (电话:010--84913888 、84915148,传真:010-84915149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院,邮政编码:100012。
篇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欢迎报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于1978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中国环科院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自然和谐、厚积薄发”的理念,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国家科技成果,为国家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和标准、开发污染防治技术、制定生态保护对策措施,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环科院经过三十余载扎实的科学研究,在酸雨项目上取得开拓性成果,为国家酸沉降调控提出科学的控制指标和对策方案;坚持以源削减和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全新环保战略,完成中国第一批清洁生产技术标准,为我国清洁生产标准的.方法体系和结构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重大专项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5个项目20个课题,孟伟院士出任专项技术总师;牵头开展全国重点湖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的“一湖一策”调控措施;依托“973”、“863”等重大项目开展基准研究,提升环境标准科技水平,大力推进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建设。
通过实施“人才、科技创新、环境标准”三大战略,形成了以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安全、环境标准、化学品管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研究为主的环境科学创新体系。我院目前拥有四名工程院院士,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点(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共建),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近二十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百余项。
一、报考条件:必须符合全国统一考试招生规定。
二、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0不区分院系所15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3环境经济学本科背景最好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或环境经济学专业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3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4大气物理学或805大气化学本科背景最好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071012生态学2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6生态学本科背景最好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083001环境科学4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环境科学综合本科背景最好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083002环境工程4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环境工程本科背景最好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考试科目考试范围801环境科学综合①《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 窦贴俭 ②《环境科学基础教程》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关伯仁802环境工程① 《环境工程学》(第1版或第2版) 主编蒋展鹏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庭耀、顾国维 ③排水工程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 张自杰803环境经济学①《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5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 (美)蒂坦伯格 著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中804大气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5月第1版 盛裴轩等编著805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唐孝炎806生态学①《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再版 李博 ②《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第三次印刷 孙儒泳三、研究生招生信息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立 、张梅 (电话:010--84913888 、84915148,传真:010-84915149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院,邮政编码:100012。
篇3:考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
2013年考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
一、申请条件
申请者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没有受过任何处分;
2.获得其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3.学生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当年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且原则上应是全国重点大学;
4.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优秀或六级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外语为小语种的申请者必须获得该语种国内公共外语相当于英语四级考试合格证书);
5.1-6学期学习成绩优秀,没有不及格或重修课程;
6.在校前三年综合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20%;
7.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
8.身心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提交材料
1.推荐学校出具的推免资格证明,需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2.学校教务处出具的前六学期成绩单;
3.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
4.能证明自身学术水平的论文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生攻读硕士学位申请表》(见附件)。
三、申请程序
1.申请人请于2012年10月8日前将以上材料寄(送)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经审核后由我办通知申请人联系导师,达成初步意向后即可安排复试。复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 专业外语,专业课,综合能力测试;
2.申请人复试时需提交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原件进行查验,并提交近半年内体检证明(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4.通过复试并拟同意接收的推免生,我院将发给接收函。推荐免试硕士生,须持我校的接收函,到所在学校教务处(或学生处)领取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签发(加盖公章)的推荐免试硕士生报名表。
5.拟接收的推免生必须按教育部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手续不全者不能被录取。取得硕士资格的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参加现场确认,
四、其他
申请人如有以下情况,将取消录取资格
1.在7-8学期学习成绩有不及格课程;
2.受到纪律处分;
3.毕业论文(设计)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绩;
4.体检不合格;
5.发现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真实;
6.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
联系电话:010-628890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招生办 100091
★ 环境科学自荐信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推荐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