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

时间:2024-05-08 03:33:49 作者:心怡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心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欢迎大家分享。

篇1: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

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

放假安排时间表:

官方版本20放假安排时间表在12月16日由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5年春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015年春节是2月19日星期四,

2015年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官方版)

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除夕有放假哦!

【春节境外游推荐】

圆梦目的地:柬埔寨

在古国遗迹中漫步

选择理由

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金钱有限又想出国过年,花费不高而人文景观独特的柬埔寨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据统计,近年来春节去柬埔寨旅游过年的人数正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亲身感受柬埔寨独特的东南亚风情,在大、小吴哥王城和女王宫的美景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柬埔寨古称高棉,古老的吴哥王朝曾经在此繁荣昌盛,却突然神秘消失,被丛林淹没四百多年,当你,或许能读懂藏匿在稀稀落落的石建筑背后的辉煌历史。在柬埔寨的语言里,“吴哥”指的是“首都”,“窟”则指“庙”。当地人把吴哥古城称为“大吴哥”,将吴哥窟称为“小吴哥”。

在吴哥窟内的巴戎寺中,有49座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个个面带安详的微笑,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耶跋摩七世的面容,这是今天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在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梁朝伟把心中的秘密说给吴哥窟旁的树洞,然后以草封掩。据说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包括他自己,能记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妨也学习下。

除了吴哥遗迹,柬埔寨还有美丽的洞里萨湖,湖里盛产小花鱼。雨季来临,水面宽阔辽远;旱季来临,湖底则变成肥沃良田。人们在水面上搭起木屋,有学校,甚至有医院,还有些柬埔寨人直接搬到船上居住,成为水上人家,靠捕鱼养鱼为生。

旅游小贴士

签证:这里可以实行落地签,在柬埔寨的波士东国际机场和暹粒机场获得落地签证,游客须填写出入境申请表,必须有2张护照相片。

美食:柬埔寨的美食接近泰国菜,但酸辣不强,甜味较浓,以河鲜海鲜为主,也有牛肉、鸡等。可尝尝布拉福客,以鱼为基本材料,蘸上由香料和花生调制而成的Tuktray调味汁,别具风味。

圆梦目的地:韩国

去首尔跳江南style

选择理由

韩剧风靡,不少东莞人是不折不扣的韩剧迷,

很多人被那些奇幻的电影场景所诱惑,梦想着去韩国亲自感受一番。最近鸟叔那首“江南style”非常之火,MV取景拍摄的首尔江南区是否也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呢?要感受首都的繁华,又能体验济州岛的海滨风光和韩式浪漫,有些线路还能去滑雪,泡温泉,自然是十分有吸引力。

冬季想要玩得爽快,到韩国一定能得偿所愿,特别是1月到2月,韩国会很有节庆气氛,比如雪花节、鳟鱼冰雪节等将游人带入欢乐的海洋。

去韩国一般的线路有首尔、济州的联游线路。冬季里还有滑雪的体验,比如去到“韩国阳智滑雪场”或者芝山滑雪场等来一场心动滑雪体验。场内提供完善玩雪套餐供选择,令游客大饱眼福欣赏韩国冬季雪景的同时,在冰天雪地中尽情释放激情。

此外,还有安排近距离学习韩国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体验韩国地道美味佳肴。对于爱购物的`游客,还可游逛于韩国首尔,在明洞感受大都市的繁华兴旺,满足购物欲望。穿梭于济州新罗免税店,感受异国购物气氛。

旅游小贴士

活动:春节期间,首尔市内主要旅游景区都将举行各种传统游戏和表演活动。其中南山谷韩屋村、韩国民俗村及国立民俗博物馆内将举行迎春体验活动,景福宫等主要古宫也将计划举办传统民俗游戏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去剧场欣赏韩国传统表演,了解并体验韩国的春节文化。

美食:泡菜、拌饭、紫菜包饭、炒年糕、鲤鱼豆饼、烤肉、参鸡汤、艾糕等都是韩国的著名美食。

圆梦目的地:尼泊尔

到“东方瑞士”感受宁静

选择理由

印度、尼泊尔的旅游产品以深度探寻当地文化遗迹为主要内容。相对来说,尼泊尔属于冷门产品,而现在已经十分火爆。在都市里生活平日里嘈杂无比,而在尼泊尔,却可以找到那种遗失的,宁静安逸的生活。

被誉为“东方瑞士”的尼泊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往多受到驴友们的青睐,而现在对于普通游客也开始选择。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作为亚洲的古国之一,这里拥有独特的历史悠久的文化。

宗教、文化、原始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让这里显得非常宁静。尼泊尔的神像是可以用手摸的,时间是可以用来浪费的。千百年的建筑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迎接你的到来,鸽子成群绕着广场飞落,阳光正温暖,一切安好。这里的星星总是璀璨如银河,天然奔腾的河流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遗世独立的尼泊尔,像一个世外桃源。

在行程当中,会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参观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杜巴广场”、参观帕斯帕提那神庙、参观地标建筑“博达哈大佛塔等。只有坐过车顶才算是体验当地生活。坐在车顶,所有的美景都是360度,呼啸着上坡与下坡,非常过瘾。此外在博卡拉的萨兰阔特看日出和山顶风光都是不错的体验。

旅游小贴士

航班:可从拉萨直飞加德满都,约2.5小时。从广州直飞加德满都约4.5小时。也可在拉萨包车至樟木口岸过境尼泊尔。

篇2: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

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

经国务院批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安排时间表的具体情况定了! 20放假安排具体安排如下:

1、2016年元旦放假安排: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2、2016年春节放假安排: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2月6日、2月14日上班。

3、2016年清明节放假安排:4月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4、2016年劳动节放假安排:5月1日放假,5月2日补休。

5、2016年端午节放假安排: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6月12日上班。

6、2016年中秋节放假安排: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日)上班。

7、2016年国庆节放假安排: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春节放假具体时间:

2016年2月7日至2016年2月13日调休,放假7日。

2月7日(星期日,农历除夕)、2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2月9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6日、2月14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1日(星期四),2月12日(星期五)

2月6日(星期六)、2月14(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春节从除夕休起

根据国办的放假通知,春节休息7天,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上班。2月7日是除夕,这意味着除夕也和2015年一样,被包括在假期范围内,即春节的.7天假期,从除夕休到初六,大年初七开始上班。

至,除夕连续6年被纳入春节假期中,之前春节假期是从初一开始。20春节假期从大年初一开始,但当时遭到网友吐槽,称除夕是春节中最重要的日子,应该回家团聚。

除夕是否应该包括在春节假期内?2014年底,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近70%网友赞成除夕当天放假。但也有企业员工对记者表示,除夕至大年初六放假,会损失一天假期,因为如果初一至初七放假,企业一般除夕当天也会休息。

到底除夕休不休,此前就有专家表示,最根本的问题是我国假日安排长假短缺,与其争论除夕是否放假,不如延长假期。

篇3:2017国务院春节放假安排通知

2017国务院春节放假安排时间【预测版】:

1月27日至202月2日调休,放假7日。

1月27日(星期五,农历除夕)、1月28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1月29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3日(星期五)、2月4(星期六)日照常上班。

【延伸阅读】

春节的节日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的演变发展

中国历代的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的名称变革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有什么传统民俗活动?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

篇4:2017年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

2017年国务院春节放假

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16〕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7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二、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

12月1日

春节过年的习俗

大年初一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

拜年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拜年时要用左手包住右手,右手握拳。[6]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亲戚家、须带礼物。进门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不好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当然,由于我国封建历史很长,在过年的习俗上仍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残余存在,这需要大家注意。一些地区晚辈则要给老辈的人磕头致以拜年。

正月初二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早晨吃昨晚上包好的饺子,饺子中有硬币,吃到硬币今年会交好运。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猪,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猪会养得很好,养猪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在北方有些农村风俗是大年初四,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在福建的莆仙地区的人们的风俗是重新围炉过大年,这是全国唯一、独特的地方风俗,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破五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诗“鱼”与“余”谐音,图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月初八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催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篇5:国务院端午节放假通知

各学院、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

端午节:6月25日至27日放假,共三天,6月28日(周日)上6月26日(周五)的课。

请各学院、各单位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妥善安排好假日值班。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值班名单请于6月23日之前通过电子邮件分别送学校办公室。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发现情况果断处置并及时向保卫处报告。

学校办公室、保卫处

时间

篇6:国务院端午节放假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xx年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6月25日(星期四)至6月27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请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节日期间注意安全,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假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时间

篇7:国务院51放假通知

各科室,委属各单位:

接市府办通知,现将开发区管委会五一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安排: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节假日期间,请经济发展科、规划建设科及时通知并督促入区企业、在建企业及施工建设(监理)单位等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请特别注意清明节期间的用火安全。

三、请各科室在放假前全面、仔细地检查一遍本科室,切勿遗留重要物品在办公室内,并确保本科室所有电源(含饮水机)切断,门窗紧闭。

四、请值班的同志要准时到达值班室(办公室207室),不得迟到早退,要提高警惕、加强巡查,确保值班电话畅通,认真做好值班(包括值班室卫生)登记工作,外出巡查时,请将值班室电话转接到手机。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

五、节假日期间请全体机关同志保持手机通讯畅通。

六、请门卫与值班的同志一起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尤其要加强夜间值班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防、技防工作到位,管理使用好监控设施。

值班电话:xxxxxxx。

人事行政部

2016五一节祝福话语

这年头就流行串个小门,逛个小店,走个街,串个巷,旅个游,喝个酒,交个友。笑一个,美一个。可五一的祝福可不能晚了--祝您节日乐上加乐!

五一假期,你不知道从哪弄来一辆最原始的摩托车,并自豪的称为:“老爷车”,你经过的地方无处不是滚滚浓烟,百姓连连叫苦:孙长老,收了这神通吧!

又是一年五一到,春花秋月何了?冷风细雨非常少,满头大汗少不了,避免中暑最重要!朋友:“五一快乐!”五一祝福语

五一牛哥关照,开心快乐玩闹。舞舞衣衣,衣衣舞舞。一五一十,辛辛苦苦。春光明媚时光好,快乐假期疯的跑,聚会总是哈哈笑,祝福你快乐每一天。劳动节短信

篇8:国务院中秋节放假通知

国务院2015中秋节放假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14〕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5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节: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放假,4月6日(星期一)补休。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六、中秋节:9月27日放假。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12月16日

【延伸阅读】

中秋节的来历

据了解,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土地收成的情况,对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土地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之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国务院放假通知

国务院通知

春节 放假通知

春节放假通知模板

春节放假通知范文

春节放假通知模板范文

春节放假通知公告

2022春节放假通知

春节放假客户通知

店面春节放假通知范文

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集锦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国务院春节放假通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