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05-18 03:33:48 作者:yushengaju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yushengaju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及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及赏析

[宋代]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注释

周草窗:南宋着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玉管春葭: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

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赏析: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不“残雪庭阴不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轻寒帘影不春寒料峭,风动帘拢。“霏霏玉管春葭不,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霏霏不春葭灰的飞动貌。玉管即箫管。这句就是讲立春到了。“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不回答周密“燕归何处人家。不宋代立春日宫中命大臣撰写殿阁的宜春帖子词,士大夫间当然也自己书写,字用金泥,所以说金泥小贴。这种风俗,元代还有。这里是说改朝换代,当日皇宫不存在了,士大夫散去,何人在这时候用金泥写宜春帖子贴挂?春落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不写思念杭州如一帘幽梦,但醒来却是水隔绝,天遮断,“个人不当指周密。“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不,是点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说只梦见到满树幽香,满地枝影横斜的梅花的凄凉景色。这里写出“个人不(即周密)生活虽然凄凉,但心态高洁。“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不,意谓理解周密怀念越友及旧游地的离情。江南春色自是最让人感受到离愁之苦的。“江淹《别赋》:不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都是写江南离愁之苦的。春色之妍,与离愁之苦,对比强烈。“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不,纵青骢马游过的古道和时舟行所见的平沙落雁呢!和周密词中的“残寒梅未绽,正潮过两陵短亭逢雁不相近。“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不意为:想写信对周密表示慰藉笔触从跌宕转为平收。想到你的怀念,便想觅得银泥花笺,不嫌词费的`和你讲一讲如今江南春天物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不此处又笔转别恨,细数离怀。唿应周密原词:“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不从越倦游归去,此身还远在天涯。周密词“萋萋望极王孙草不说:确实如今到处长满了春天芳草,登高望远,已不见你所在之处。这二句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用笔正相反。柳永词《八声甘州》曾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归思难收。不和此句描写手法相似。“更难消,几度东风,几度飞花不,讲这样的离别相思,人将老去,怎能消几番春风来,春花谢呢!和“不知春在谁家不、“殷勤与说年华不等句相照应,围绕离情说,却有春光无主,好景不常的感伤。王安石诗“不知乌石岗头路,到老相寻得几回不,和此句意思相近,但沉痛过之。周密在原词中曾有句“雪霁空城,燕归何人家。不王沂孙在词中也有类似句子,同时抒发了“可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的感慨。在朦胧的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

篇2:《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翻译及赏析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前言】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作品。这是一首唱和词,是答和友人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的。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倦游之感。作者此词,从原词意境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无归的同情和思念。由于此时作者抛离故乡,飘流在外,故此词情真意切,动人心魄。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平韵格。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轻寒:微寒。

霏霏:飘洒,飞扬。

玉管春葭:古代候验节气的器具叫灰琯,将芦苇(葭)茎中薄膜制成灰,置于十二乐律的玉管内,放在特设的室内木案上。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玉管,指管乐器。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小帖金泥:宋代风俗,立春日宫中命大臣为皇帝后妃所居之殿阁撰写贴子词,字用金泥写成。士大夫之间也彼此书写了互送。

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怎得: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银笺:指洁白的信笺。

凭高:登临高处。

飞花:落花飘飞。

【翻译】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

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赏析】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残雪庭阴”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轻寒帘影”春寒料峭,风动帘拢。“霏霏玉管春葭”,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霏霏”春葭灰的飞动貌。玉管即箫管。这句就是讲立春到了。“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回答周密“燕归何处人家。”宋代立春日宫中命大臣撰写殿阁的宜春帖子词,士大夫间当然也自己书写,字用金泥,所以说金泥小贴。这种风俗,元代还有。这里是说改朝换代,当日皇宫不存在了,士大夫散去,何人在这时候用金泥写宜春帖子贴挂?春落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写思念杭州如一帘幽梦,但醒来却是水隔绝,天遮断,“个人”当指周密。“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是点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说只梦见到满树幽香,满地枝影横斜的梅花的'凄凉景色。这里写出“个人”(即周密)生活虽然凄凉,但心态高洁。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意谓理解周密怀念越友及旧游地的离情。江南春色自是最让人感受到离愁之苦的。“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都是写江南离愁之苦的。春色之妍,与离愁之苦,对比强烈。

“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纵青骢马游过的古道和时舟行所见的平沙落雁呢!和周密词中的“残寒梅未绽,正潮过两陵短亭逢雁”相近。“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意为:想写信对周密表示慰藉笔触从跌宕转为平收。想到你的怀念,便想觅得银泥花笺,不嫌词费的和你讲一讲如今江南春天物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此处又笔转别恨,细数离怀。呼应周密原词:“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从越倦游归去,此身还远在天涯。周密词“萋萋望极王孙草”说:确实如今到处长满了春天芳草,登高望远,已不见你所在之处。这二句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用笔正相反。柳永词《八声甘州》曾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归思难收。”和此句描写手法相似。

“更难消,几度东风,几度飞花”,讲这样的离别相思,人将老去,怎能消几番春风来,春花谢呢!和“不知春在谁家”、“殷勤与说年华”等句相照应,围绕离情说,却有春光无主,好景不常的感伤。王安石诗“不知乌石岗头路,到老相寻得几回”,和此句意思相近,但沉痛过之。

周密在原词中曾有句“雪霁空城,燕归何人家。”王沂孙在词中也有类似句子,同时抒发了“可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在朦胧的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

篇3: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代】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译文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注释

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玉管春葭: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

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鉴赏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残雪庭阴”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轻寒帘影”春寒料峭,风动帘拢。“霏霏玉管春葭”,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霏霏”春葭灰的飞动貌。玉管即箫管。这句就是讲立春到了。“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回答周密“燕归何处人家。”宋代立春日宫中命大臣撰写殿阁的宜春帖子词,士大夫间当然也自己书写,字用金泥,所以说金泥小贴。这种风俗,元代还有。这里是说改朝换代,当日皇宫不存在了,士大夫散去,何人在这时候用金泥写宜春帖子贴挂?春落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写思念杭州如一帘幽梦,但醒来却是水隔绝,天遮断,“个人”当指周密。“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是点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说只梦见到满树幽香,满地枝影横斜的`梅花的凄凉景色。这里写出“个人”(即周密)生活虽然凄凉,但心态高洁。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意谓理解周密怀念越友及旧游地的离情。江南春色自是最让人感受到离愁之苦的。“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都是写江南离愁之苦的。春色之妍,与离愁之苦,对比强烈。

“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纵青骢马游过的古道和时舟行所见的平沙落雁呢!和周密词中的“残寒梅未绽,正潮过两陵短亭逢雁”相近。“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意为:想写信对周密表示慰藉笔触从跌宕转为平收。想到你的怀念,便想觅得银泥花笺,不嫌词费的和你讲一讲如今江南春天物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此处又笔转别恨,细数离怀。呼应周密原词:“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从越倦游归去,此身还远在天涯。周密词“萋萋望极王孙草”说:确实如今到处长满了春天芳草,登高望远,已不见你所在之处。这二句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用笔正相反。柳永词《八声甘州》曾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归思难收。”和此句描写手法相似。

“更难消,几度东风,几度飞花”,讲这样的离别相思,人将老去,怎能消几番春风来,春花谢呢!和“不知春在谁家”、“殷勤与说年华”等句相照应,围绕离情说,却有春光无主,好景不常的感伤。王安石诗“不知乌石岗头路,到老相寻得几回”,和此句意思相近,但沉痛过之。

周密在原词中曾有句“雪霁空城,燕归何人家。”王沂孙在词中也有类似句子,同时抒发了“可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在朦胧的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

篇4: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王沂孙,高阳台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的意思,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赏析 -诗词大全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作者:王沂孙  朝代:南宋  体裁:词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是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说与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注释】 ①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②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③玉管春葭: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④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

⑤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⑥游骢;指旅途上的马。【译文】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赏析】本篇如题,是和韵之作。诗人的答和之人是南宋著名词家周密。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毁于兵火,终身寄寓杭州。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抒发家国破亡,怀乡念友之情怀。王沂孙此词即为和作,以哀婉含蓄的`笔调写出亡国后春天来临却毫无知觉的极端的精神痛苦。情景交融,深婉而沉郁。词以残冬初春为背景,意象幽隐,曲折含蓄,既表达对友人深深思念,也寄托了时移世换的兴亡之感。上片切合时令,写相思无奈,在梦境中都难以相见,深情绵邈。下片写同是羁旅,尚不如飞雁可归平沙。暗寓国亡家破,无家可归的隐痛,末尾处以惜花伤春结,种种愁怀萦回纠结,更令人感伤不已。“结笔低徊掩抑,荡气回肠”(况周颐《蕙风词话》)。开片以景入情,点明时令。“小帖金泥”二句幽怨颇自然之春可回,社会之春难返,不知春在谁家,反正我家中无有,状心中之苦。“相思”三句极写念友之情。“但凄然”三句,以极凄美的景象衬托梦后不见故人的怅惆情怀。化用前人诗句却浑化无迹。下片明言离愁之苦,何况自己也是背井离乡之人,流浪之苦不堪忍受,再加上思友之情,惜时惜春之情,层层加码,将哀伤之情推向极至。而这一切,正是国破家亡所造成的。“无限哀怨,一片热肠,反复低回,不能自已。以视白石之《暗香》、《疏影》,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词至是乃蔑以加矣”(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因本词为和作周密原作于下以备欣赏之参考。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人家?梦魂欲注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上平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杨,后到梅花?”

篇5: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

残雪庭阴,

轻寒帘影,

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

不知春是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

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

满树幽香,

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

况游骢古道,

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

殷勤说与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

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

几度东风,

几度飞花。

赏析:

此词为作者对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词的一首和作,写于南宋覆亡之后。上片写立春怀友。“残雪”五句写庭院背阴的残雪尚未消融,轻微的寒气将帷帘晃动,玉管里的芦灰已纷纷飞扬,勾画出冬尽立春的时节、景物之特征。“相思”五句应和周密原词之思越中诸友,写己之思杭州故友。“但凄然”三字则传达出梦中未见故友,梦醒犹记梅林的孤寂和凄凉的心境。下片抒写离愁。“江南”三句承“水隔天遮”,悬想和申诉故友之离愁。不仅漂泊江南,更羁游于北方古道平沙,一个“苦”字传达出故友与词人亡国流离的共同感受。“怎得”四句抒写对故友之思念与关切。最后“更消他”三句则推进一层写离愁之凄绝无奈,以景传情,勾描了一幅东风无情,摧花残落,春光消逝的画面,以“更消他”三字赋予这个画面一种美之消亡的无可挽救、无可承受的悲戚和伤痛,令人回味不尽。此词在怀友伤时的离愁中融入亡国流离的沉痛,情感深婉而沉郁。

寄湘中诸友,寄湘中诸友齐己,寄湘中诸友的意思,寄湘中诸友赏析

白居易《草》原文译文赏析

高阳台,高阳台王沂孙,高阳台的意思,高阳台赏析

高阳台,高阳台王亿之,高阳台的意思,高阳台赏析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赏析

自洛之越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原文及赏析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原文及赏析

《凭阑人·寄征衣》原文及赏析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及赏析(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及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