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萍龙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几朵浮云,仗着雷雨底势力,
把一天底星月都扫尽了。
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
树枝拚命地扭来扭去,
但是无法躲避风底爪子。
凶狠的风声,悲酸的雨声——
我一壁听着,一壁想着;
假使梦这时要来找我,
我定要永远拉着他,不放他走;
还剜出我的心来送他作贽礼,
他要收我做个莫逆的朋友。
风声还在树里呻吟着,
泪痕满面的曙天白得可怕,
我的梦依然没有做成。
哦!原来真的已被我厌恶了,
假的`就没他自身的尊严吗?
篇2: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灯儿灭了,人儿在床;
月儿底银潮
沥过了叶缝,冲进了洞窗,
射到睡觉的双靥上,
跟他亲了嘴儿又偎脸,
便洗净一切感情底表象,
只剩下了如梦幻的天真,
笼在那连耳目口鼻
都分不清的玉影上。
啊!这才是人底真色相!
这才是自然底真创造!
自然只此一副模型;
铸了月面,又铸人面。
哦!但是我爱这睡觉的人,
他醒了我又怕他呢!
我越看这可爱的睡容,
想起那醒容,越发可怕。
啊!让我睡了,躲脱他的醒罢!
可是瞌睡象只秋燕,
在我眼帘前掠了一周,
忽地翻身飞去了,
不知几时才能得回来呢?
月儿,将银潮密密地酌着!
睡觉的,撑开枯肠深深地喝着!
快酌,快喝!喝着,睡着!
莫又醒了,切莫醒了!
但是还响点擂着,鼾雷!
我祗爱听这自然底壮美底回音,
他警告我这时候
那人心宫底禁闼大开,
上帝在里头登极了!
篇3: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
织成一件大氅,
轻轻地将憔悴的世界,
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
又加了死人一层殓衣。
伊将一片鱼鳞似的屋顶埋起了,
却总埋不住那屋顶上的青烟缕
啊!缕缕蜿蜒的青烟啊!
仿佛是诗人向上的灵魂,
穿透自身的躯壳:直向天堂迈往。
高视阔步的风霜蹂躏世界,
森林里抖颤的众生战斗多时,
最末望见伊底白氅,
都欢声喊道:“和平到了,奋斗成功了!
这不是冬投降底白旗吗?”
篇4: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太阳射上床,惊走了梦魂。
昨日底烦恼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
啊!这样肥饱的鹑声,
稻林里撞挤出来——来到我心房酿蜜,
还同我的,万物底蜜心,
融合作一团快乐——生命底唯一真义。
此刻时间望我尽笑,
我便合掌向他祈祷:“赐我无尽期!”
可怕!那笑还是冷笑;
那里?他把眉尖锁起,居然生了气。
“地得!地得!”听那壁上的钟声,
果同快马狂蹄一般地奔腾。
那骑者还仿佛吼着:
“尽可多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
那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篇5: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人们说我有些象一颗星儿,
无论怎样光明,只好作月儿底伴,
总不若灯烛那样有用——
还要照着世界作工,不徒是好看。
人们说春风把我吹燃,是火样的薇花,
再吹一口,便变成了一堆死灰;
剩下的叶儿象铁甲,刺儿象蜂针,
谁敢抱进他的赤裸的胸怀?
又有些人比我作一座遥山:
他们但愿远远望见我的颜色,
却不相信那白云深处里,
还别有一个世界——一个天国。
其余的人或说这样,或许那样,
只是说得对的没有一个。
“谢谢朋友们!”我说,“不要管我了,
你们那样忙,那有心思来管我?
你们在忙中觉得热闷时,
风儿吹来,你们无心地喝下了,
也不必问是谁送来的,
自然会觉得他来的正好!”
篇6: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也许(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蔽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地飞。
【作者作品及背景】
作者作品: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诗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背景:在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得知其妻子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匆匆返回家乡。立瑛病情严重,不幸夭亡。闻一多含悲写下这首诗。
【作品赏析】
一落笔,诗人即用“也许”,虚化爱女夭亡的事实。本着对女儿平日活泼娇憨情态的清晰记忆,诗人不忍接受女儿亡故的冰冷现实,他但愿爱女一如平日,只是娇哭既倦,香甜酣眠;本着对女儿的悉心呵护,诗人不许鹰啼蛙鸣、蝙蝠乱飞,以免搅扰女儿酣眠。但臆想毕竟抹不掉事实,鹰啼蛙鸣、蝙蝠翻飞这些景象,还是把事实的冰冷浇入了诗人的心。在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诗人强忍悲哀,张开温暖的臂膀,像以往呵护女儿的`生一样,呵护着女儿的死,保其天真,护其安详。
第二节,诗人进一步以深挚的父爱,为女儿守望彼岸的宁静。连阳光、清风,他都嫌怨;他要用一伞青松蔽护女儿的安眠。但同时, 阳光,清风,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反衬着死亡的冰冷沉寂;那一伞松荫,恰是爱女长眠于斯的标志。所以,诗人为女儿营造彼岸的宁静时,心底实强忍着硬生生的痛。
第三节,在前文虚化女儿死亡事实的基础上,诗人对这一事实作了美化。诗人设想女儿在地底下,依然保持着在世时的天真与好奇,聆听大自然的奇妙音乐,陶醉在欢快愉悦中。诗人还拿自然天籁与人间的咒骂声作对比,借此抚慰女儿,也抚慰自己:或许在宁静的阴间,比在污浊吵杂的人间更能保持品性的天真和灵魂的纯洁,能比活在丑陋的人间要好些。
第四节是诗人思想感情的高潮。一方面,父亲对女儿的慈爱发展到了高潮——诗人倾尽慈爱,悄声劝慰,仿佛在安抚女儿入眠,好让她进入恬静的梦乡;而另一方面,诗人的丧女之痛也发展到了高潮——黄土撒落,纸钱飘飞,女儿死矣!两股感情,纠结涌荡。诗歌到此,言已尽,而情不可终;诗人此刻,柔肠寸断,心肝俱碎。
痛失爱女,诗人内心的凄切悲怆,岩浆般涌荡奔突。然而,父亲对女儿疼爱呵护的温情,伴随了女儿的生,也要伴随女儿的死;女儿的生命曾是那么鲜活,女儿的灵魂是那么纯洁,诗人怎肯用冰冷的“死”来玷辱她?何况,在艺术上,诗人崇尚锤炼,讲求蕴藉。故诗人敛住悲怆,将它掩抑在对女儿的爱之下。因沉浸着浓郁的悲哀,父爱更显真挚凝重;因掩抑在温厚的父爱下,悲哀更显蕴藉深沉。因此,诗的意象、意境童话般纯净,诗的韵律眠歌般舒缓;整首诗,散发着淳厚的凄美。
★ 闻一多一句话赏析
★ 范文先生网
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通用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