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小螃蟹吐泡泡》

时间:2024-06-12 03:37:37 作者:JOA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JO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中班数学活动《小螃蟹吐泡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中班数学活动《小螃蟹吐泡泡》,希望您能喜欢!

篇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篇2: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篇3:中班数学活动小螃蟹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小螃蟹教案

活动名称:计算《数螃蟹》

活动目标:

认识8及其意义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8的数字卡片、音乐、幼儿人手一份磁性教具

活动过程:

1、复习7及其意义出示一朵花、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七色花)问: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呀!(7个)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7来表示)问:这朵花有几种颜色呀!(7种)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7来表示) 7像什么?(7像镰刀割青草)2、小朋友真棒!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听段音乐。

音乐《爬呀爬》

问:刚才咱们学谁爬了?(小螃蟹)那小朋友知道小螃蟹有几条腿吗?(6、8)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只螃蟹是不是小朋友说的6条腿。

出示图片小螃蟹,让幼儿观察。

敲起小鼓来请出小魔棒吧!咚咚呛、咚咚呛、快快伸出小魔棒!

老师和幼儿一起来数螃蟹有几条腿。8条腿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8来表示)小魔棒伸起来8 8 8小水枪打起来8 8 8小眼睛看起来8 8 8那小朋友把小脚跺起来,咱们赶快把数字宝宝8请出来!

出示数字8,让幼儿观察8长的是什么样子。 8像什么?

(8像麻花拧一拧、8像神奇的宝葫芦)3、这一只是螃蟹哥哥,它的弟弟还在后边了,小朋友把小嘴张开,咱们一起把它吹上来。哇!这么多的螃蟹,咱们来做个《看谁指的快》的游戏。

鼻子鼻子------嘴巴、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小螃蟹一起来数数看一共有几只螃蟹?

8只螃蟹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8像什么?

4、咱们班不仅来了螃蟹哥哥和螃蟹弟弟,还来了一群小兔子。

8只小兔子跳着进来咱们一起数数一共有几只?(8只)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说下8只兔子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请一个小朋友说、说完进行鼓励。

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原来是小兔子们饿了,小朋友,小兔子饿了怎么办啊!(要吃东西)但是小兔子来咱们班时已经自己准备好了食物,我们来看看准备的是什么?(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7个)7个萝卜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7来表示)7像什么呀!(7像镰刀割青草)这只小兔子、你的萝卜哪里去了?现在来一起数数看?8个萝卜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8像什么?那咱们赶紧让小兔子去吃萝卜吧!

5、现在小朋友一起和老师来做个游戏《看谁摆的快》

老师把材料给小朋友发下去,人手一份。

玩法是:老师说出数字几,小朋友就找出数字,再找到跟数字相应的.物品比如:数字7, 找7个物品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把物品摆好,全体起立。

小螃蟹非常高兴,它邀请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咱们走吧!

音乐《爬呀爬》,带着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篇4:螃蟹为什么吐泡泡小学作文

螃蟹为什么吐泡泡小学作文

我们到市场去买螃蟹时会发现在箱子里被绑起来的螃蟹都在吐泡泡,而在水里的螃蟹却没有吐泡泡。这是为什么?

我回家查了查资料,原来是因为螃蟹是用鳃呼吸的,它的鳃长在身体背部两侧,并且由许多像海绵一样的`鳃片组成,能吸进很多水,当它离开水时,在一定时间内,还可靠鳃中的水呼吸,当鳃中的水和空气大量接触,并且一起被吐出鳃外时,就形成了无数的气泡。

篇5:健康活动:小鱼吐泡泡

健康活动:

小鱼吐泡泡

一、预设目标

(一)认识自然智能

1、感受喝水的乐趣。

2、知道泡泡是圆形的。

二、活动资源

1、活动材料:吹泡泡的玩具。

三、示例活动

1、边说儿歌边将准备好的吹塑纸泡泡蘸上水贴到小鱼的背景墙上,吸引宝宝的注意,激发宝宝喝水的愿望。

老师:小鱼喝了一大口水,咕!打个饱嗝,就吐出了一个圆泡泡。你想不想也让小鱼吐个泡泡呀?我们也来喝水吧!让小鱼吐出许多许多的圆泡泡。

2、示范粘贴的方法,先用“泡泡”在海棉上按一按,然后把蘸满水的“泡泡”粘贴到瓷砖上有自己小标记的小鱼的上方。

3、与宝宝一同喝水,鼓励宝宝自己粘贴小泡泡。

——提醒宝宝一定要注意卫生。

四、活动指导策略:

(一)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喝水的乐趣。

难点:知道泡泡是圆形的

(三)活动形式:游戏、操作法。

(四)方法建议

进入秋季宝宝很容易上火感冒,为了鼓励宝宝多喝水,老师创设了“小鱼吐泡泡”的墙面环境,引导宝宝玩粘贴的游戏。这个游戏让宝宝觉得喝水也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

(五)注意事项

五、活动观察与评价

各关键能力表现突出表现较好表现一般备注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

粘贴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断腿的小螃蟹教案

美术《小鱼吐泡泡》课后反思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吐泡泡》

中班绘本:螃蟹小裁缝

小螃蟹赛跑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铺路

泡泡变图画中班教案

小螃蟹400字作文

描写小螃蟹的

小螃蟹找工作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小螃蟹吐泡泡》(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班数学活动《小螃蟹吐泡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