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杯具27589324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司考经验司法考试三国法分科复习方法,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司考经验司法考试三国法分科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司考经验司法考试三国法分科复习方法
分值比例偏低,但总体来讲试题偏易,属于入门难,但回报高的学科,
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法各学科司法考试的试题特点各异,考生需针对性的掌握。
(一)国际公法试题分析
1、基本特点:考点散、试题难度低、时事和考试空白点的试题转化比例高。
(1)考点散:国际公法在三国法中所占分值最少,但考点分散,例如试题一共才9道共12分,但却覆盖了大纲的七章的内容;
(2)试题难度低:只要考点被抓住,基本上就能作对题目,知识点中理解和记忆的难点基本上没有。
(3)注意当年与国际公法有关的时事:如大气环保、多国河流、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等。
(4)命题部分集中在考试空白点:如河流制度、条约保留的效果、国际刑事法院等。
2、针对性的复习方法:整理考点,反复记忆。.
(二)国际私法试题分析
1、基本特点:考点集中、试题多属记忆性命题(要求考生比对记忆)、与大纲变化结合最为密切。
(1)考点集中:国际私法的考查重点始终是第五章国际民商事法律适用、第六章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和第七章的区际司法协助,基本上要占总分值的95%以上。
(2)试题多属于记忆性命题:要特别注意一些相似制度的比较记忆。
(3)与大纲变化结合最为紧密:每一年大纲的变化(主要指增、改),都会直接体现在当年的试题中,
备考资料
如增加了外资非正常撤离、涉台司法文书的送达、涉港判决的认可与执行等,都在当年直接转化为试题考查。
2、针对性的复习方法:整理知识点,记忆知识点(部分知识点需要比对记忆),重点掌握当年大纲增改知识点,多做练习(真题的参考价值很大)。
(三)国际经济法试题分析
1、基本特点:考点相对固定,试题难度大、以理解性为主,与大纲变化联系密切。
(1)考点相对集中:主要是在货物贸易法和对外贸易管理(大纲中间的五章内容),第一章从不涉及,第七章的命题基本上在一些固定的知识点。
(2)试题难度大:理解运用型试题多于记忆性试题。
(3)与大纲变化联系密切:每年国经大纲变化不大,但有增加的知识点基本上都直接进行试题转化,例如增加的承运人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的法律责任问题在2009年都直接成为考查的重点。此外,与国际私法不同,国际经济法大纲除了有增改外,删除以及重点调整的情况也比较多见,考生也需特别注意,以免做无用功。
2、针对性的复习方法:整理考点,理解考点并多练习(真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注意大纲变化。
(四)三国法整体分析
因为三国多属于较易得分的部分,所以大家要对这部分的复习以抓住要点为主。合理分配时间,如果无法通读三大本的话,可以读下考试大司法考试网课堂 讲义,简明一些,以理解记忆为主,辅以练习。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2:〖司考经验〗司法考试三国法复习方法:善做真题
一、国际三法的考试特点
从过去的律考到现在的司法考试,国际三法一直是考试必考内容之一,研究近5年的真题,会发现司法考试“三国法”的命题有如下特点:
1 国际经济法从“三国法”的龙头老大地位逐渐降格为与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三分天下,在以往的司法考试中,国际经济法的重点十分突出,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法部分,比如,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共14道题,其中国际贸易法13道题。但近两年,基于出题人的审美疲劳,以及考点多年重复造成的考试难度降低,国际经济法的考点开始呈现分散化趋势,一些过去无关轻重的考点,如WTO、反倾销、反补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似乎成了命题人的新宠。当然,国际贸易法本身仍然占有很大的分量,不容轻视。如此一来,考生复习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就要变宽,负担自然也就更重了。
2 国际私法分值位居第二,但其显着特点是试题难度最小,复习量也最小,尽管近年来考点呈分散化趋势,相对而言重点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考点集中于三块:一是总论部分为数不多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自然人和法人的住所、国籍、冲突规范、准据法)和五大制度(识别、反致、外国法查明、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二是分论部分的七种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法律行为与时效、物权、债权、商事关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三是程序部分(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近两年司法考试对此加大了考核力度。
3 国际公法分值最少,考点极为分散,几乎章章有题,重点不突出,因此复习难度比较大。
4 国际公法和国际经济法涉及到的法条很少,而国际私法中法条特别是我国的相关规定则比较重要。
5 命题特点上,首先“三国法”的试题近5年都集中于卷一的客观题,卷四的主观题中没有“三国法”的试题;其次,小案例型选择题占有相当份量,2009年国际公法、国际私法部分19道题均为小案例。而国际经济法部分则经常将贸易术语、国际海运与保险以及信用证支付等知识点结合起来出小案例题。这种题考查考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有一定难度。
6 最新命题趋势:近年来,三国法部分的试题在深度和细节上比过去有所加强,国际私法部分往往会出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试题,个别试题考的很细,需要特别注意。如第32题,本题中戴某虽可取得外国国籍但显然未在国外定居,不可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同时戴某虽书面声明放弃中国国籍,但未向中国正式提出放弃申请,更未经 批准,因此不能退出中国国籍。本题考生如果未注意到中国国籍法关于丧失中国国籍的具体规定,易在A、B两项上误选。
二、如何有效地复习“三国法”
1 理论提高――重在熟悉真题
该阶段主要适用于理论要求较高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在较早期的复习中可重点攻克上述几大部门法,“三国法”在这个阶段最佳工作是看真题,熟悉考试方式和考点,建立对“三国法”考题的感性认识,试题要尽量多看几遍。为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可在复习主干课程劳累之时,作为调剂做此工作。
2 系统强化――重在“摘”知识点
5月份考试大纲公布后,进入系统强化阶段,通读司考教材,将“三国法”重点提炼出来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三国法”各有特色,提炼方法各有不同。国际公法由于考点分散且量大,适宜在看书同时做笔记,读一章,总结一章,用精练的关键词来概括大段的知识点,“将书读薄”方能提高后期复习速度。这种做法看似费时费力,实则在总体时间上颇为经济。例如,复习到国际公法上的公海航行制度,有一知识点是挂旗规则,一段话可简单总结为“要挂旗、只能挂一面旗、挂多面旗或随便变旗视为无国籍船,各国均可管”,这样既利于记忆又便于后面复习,
国际私法则主要将本文前述所提到的重要知识点理解弄清,“去粗留精”,将大量无用的内容清理出视线之外,只留下有考试价值的知识点。例如,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讲了很多内容(共十多页),但实际上能成为考点的,主要就一个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即什么是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如何判断涉外?这个知识点其实只记一个法条(《民法通则意见》第178条第1款)就可以了,其他内容大多只是帮助初学者了解国际私法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考试一般是不会考的,复习时完全可以不看的,经过这样的过滤后,大量的无用信息在第二阶段就无需再去理会,这样就会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信心自然也会大大增加。
国际经济法份量较重,通读教材十分必要,尤其是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法第一章可以不看),但重在理解,理清知识体系,因为考题大多侧重于灵活运用。可以说,这个阶段就是要为下阶段的“突击记忆”打下“理解”的基础。
3 应试串讲――重在“用”和“记”
司考常常要求综合运用所“记”住的多个相关知识点(或法条)去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案例)。因此,本阶段重要的任务是学会灵活运用前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点,这个阶段最好是快速复习一单元的知识点,做一单元的同步练习,随时检验复习效果。一个“单元”可大可小,小的可以是一章,大的可以是一门,如国际公法。“学而不会用”的问题要在做小案例分析题时得到解决。
4 模考冲刺――重在“精确化”和“查漏补缺”
国际法的试题大多比较简单,一般不需要过多分析思考,因此,如何提高做题速度为同一试卷的其他试题节约时间,并提高“命中精度”,是一个在本阶段需要通过全真模考进行检验的问题。同时,做模考题也能对国际法知识点复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5 考前突破――合理押题
在考前的十来天,往往是考生最为焦灼的时刻。此时在研究历年考题的基础上对当年可能要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预测,并消除自己对这些知识点中存在的一切疑问和不确定,将非常有助于考试前稳定心态,提高考试质量。
三、资料运用
1 关于教材,对于初次参考考生,早期要尽量把教材通读一遍(当然,如果在各种司考辅导班由老师经过系统串讲也可不看),因为尽管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考点非常突出,但考试经常会考边边角角的小知识点,如果不通读教材,难免遗漏;对教材已比较熟悉的考生可以直接对教材进行浓缩总结。
2 关于司考真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除了在首轮复习前要先看近几年真题外,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也要经常翻看司考历年真题,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和走向,免走弯路。还有一个很好的利用真题的方法,就是复习一个单元之前先把该单元的历年考题集中看一下,很可能会得出意想不到的启发。例如,复习国际经济法的贸易术语前,先把近几年凡是有关贸易术语的题过滤一遍,基本上就知道该如何复习贸易术语了。
3 关于模拟题,前期多做同步练习题,及时进行同步自测练习,后期则要多做全真模考题,进行综合训练,同时熟悉考试强度和节奏。另外作题要有针对性,主要针对自己不懂或不擅长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已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就不必浪费时间了。再有,善作题者懂得利用一道题来带动多个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而不是单纯搞题海战术。4 关于法条,除了国际私法要多注意背法条外,国际经济法需要看的法条很少,主要是《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和《海商法》的部分法条,国际公法的主要内容都在教材上,偶尔会涉及法条,如《国籍法》等。我国没有专门的国际私法法典,国际私法的法条分散在各有关法律文件中,如《民法通则》第140~150条,《民法通则意见》第178~195条,《海商法》第268~276条,《票据法》第95~102条,《民用航空法》第184~190条,《收养法》第21条,《继承法》第36条,《民事诉讼法》第237~269条,《民事诉讼法意见》第302~320条等。这些规定在考试时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考,一是直接将法条原文直接编成考题,二是通过小案例的方式考法条。因此,记忆和运用需要兼备。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篇3:〖司考经验〗国家司法考试三阶段复习方法
司法考试三阶段复习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想一举通关,成功拿下20司法考试,方法非常重要,方法决定高度,并且决定到达高度的速度,要想挤过司考的独木桥,务必跟着规律走,科学复习,循序渐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首先,了解司考到底考什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司法考试最重要的特点是规律性很强,重点非常突出,即大约80%的知识点是每年反复考核的,而这些重点内容又只占大纲内容的30%.从理论上说,只要掌握了这些重点内容,就一定能通过考试。可见,司法考试的复习是一门“放弃的艺术”,考生可轻视甚至放弃不重要的内容;允许“投机取巧”,因为可以直奔主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重要考点和如何牢固掌握重要考点并且能在考试中正确运用。重要考点的确定有两个最有效的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反复研究近五年的真题。可以说历年真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就是重点,这是一个真理,屡试不爽。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对考试普遍规律的把握来确定司考的重点。在考核的内容上,各种类别的考试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重要的、新颖的、例外的”。所谓重要的知识点,是指调整社会生活频率最高的法律制度或者部门法。所谓新颖的知识点,是指新出台的重要法律和司法解释。所谓例外的知识点,是指对原则规定的例外规定。并且,如果一项法律制度同时充足“重要的、新颖的、例外的”这三个要件,就一定是重中之重。比如《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地役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也是规律,重复发生作用。
其次,多轮重复,科学记忆。
法学是一个强调记忆和熟悉的人文学科,虽然说法学最终考察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记忆实为逻辑运用之根基,根基不稳,运用终不能自如。也就是说,考生首先要能记住大量的信息,包括重点法条、理论要点等,而记忆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对此,从记忆的规律看,众多人类学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多次重复是高效记忆、牢固记忆的唯一方法,对记忆能力差的考生就更要强调重复记忆,
重复在司法考试的复习中又是有语境的,司考中的重复由于信息量大,如果将大纲划定的范围全部记下,显然不可能,这就需要科学记忆。这里说的科学记忆,首先是考什么才记什么,如何实现?就是上面说的从真题出发,把历年真题一五一十,丝丝入扣地过上三遍,利用真题定取舍,利用真题辨枝干,利用真题抓核心,利用真题建体系,把考点找出来,把考点的体系全部记住。其次,科学记忆还要挖掘技巧,切忌死记硬背,技巧可以总结为:“口诀化、串联法、体系化”九字方针。具体讲,口诀化,就是将纷繁复杂的数个相关知识点编成口诀,5个字记住5个考点,10个字记住10个考点;串联法,就是就一个主题范围,或纵向或横向展开,将该范围所有考点一网打尽;体系化,就是在部门法的层面,理清脉络,绘出知识树,做到真正融会贯通,通过整体记住细节。一言以蔽之,科学记忆,不要全记,但该记的要记全,不要死记,但要记死。
再次,在记忆的基础上,梳理要点,建立自己的司考知识体系。
形成自己的司考观,提升自己的法学逻辑思维素养。可以听听业内名师专业的讲解,辅导班的作用在于帮助你梳理要点,不一定能帮助你走捷径,但绝对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解答你在自学中积累下来的那些如鲠在喉的疑问。
最后,除了看书以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掌握制度背后的原理,理解有助于记忆;二是多做真题,通过真题的训练不仅可以摸索出题的规律、优化解题的方法、确定复习已经达到的程度和状态,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记忆。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篇4:司法考试司考三国法攻克宝典
一、熟悉真题
该阶段主要适用于理论要求较高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在较早期的复习中可重点攻克上述几大部门法,“三国法”在这个阶段最佳工作是看真题,熟悉考试方式和考点,建立对“三国法”考题的感性认识,试题要尽量多看几遍。为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可在复习主干课程劳累之时,作为调剂做此工作。
二、去粗留精
“三国法”各有特色,提炼方法各有不同。国际公法由于考点分散且量大,适宜在看书同时做笔记,读一章,总结一章,用精练的关键词来概括大段的知识点,“将书读薄”方能提高后期复习速度。这种做法看似费时费力,实则在总体时间上颇为经济。例如,复习到国际公法上的公海航行制度,有一知识点是挂旗规则,一段话可简单总结为“要挂旗、只能挂一面旗、挂多面旗或随便变旗视为无国籍船,各国均可管”,这样既利于记忆又便于后面复习。
国际私法则主要将本文前述所提到的重要知识点理解弄清,“去粗留精”,将大量无用的内容清理出视线之外,只留下有考试价值的知识点,
备考资料
例如,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讲了很多内容(共十多页),但实际上能成为考点的,主要就一个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即什么是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如何判断涉外?这个知识点其实只记一个法条(《民法通则意见》第178条第1款)就可以了,其他内容大多只是帮助初学者了解国际私法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考试一般是不会考的,复习时完全可以不看的,经过这样的过滤后,大量的无用信息在第二阶段就无需再去理会,这样就会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信心自然也会大大增加。
国际经济法份量较重,通读教材十分必要,尤其是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法第一章可以不看),但重在理解,理清知识体系,因为考题大多侧重于灵活运用。可以说,这个阶段就是要为下阶段的“突击记忆”打下“理解”的基础。
三、灵活运用
司考常常要求综合运用所“记”住的多个相关知识点(或法条)去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案例)。因此,本阶段重要的任务是学会灵活运用前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点,这个阶段最好是快速复习一单元的知识点,做一单元的同步练习,随时检验复习效果。一个“单元”可大可小,小的可以是一章,大的可以是一门,如国际公法。“学而不会用”的问题要在做小案例分析题时得到解决。
四、考前突破
在考前的十来天,往往是考生最为焦灼的时刻。此时在研究历年考题的基础上对当年可能要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预测,并消除自己对这些知识点中存在的一切疑问和不确定,将非常有助于考试前稳定心态,提高考试质量。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5:司考经验名师谈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方法
一、理解学科特点
法理学是法学的主要理论学科,考试大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法理学通过研究法的现象来探寻法的内在规律,即研究整体的法、一般的法,探讨法的普遍原理或最高原理,讨论法学和法律实践中带有根本性、规律性的问题。
法理学比较抽象,概括性强,带有一种很强烈的思辨色彩。法理学为应用法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二、明确考试要求
法理学是理论性强的考试科目,因此大家复习应考时在全面掌握大纲内容的基础上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地把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念和价值。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大纲的内容,尤其是能够对相关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判断。认识法理学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相互关系,能够运用法理学的基本知识来分析法律事件、案件或现行制度,运用理论分析中国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注意法理学知识与法律应用学科知识的结合。
司法考试日益重视考核考生从事法律职业的潜力,因此法理学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
备考资料
三、掌握考试规律
司法考试不同于研究生入学等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有明显的淘汰性,因此题目的设计有其特点。我们应当通过认真练习、揣摩近几年的司法考试题目来掌握司法考试的规律。一定要花时间做真题,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掌握答题要领和技巧。
四、注意考试重点
学科重点是理解、掌握法理学的关键,法的概念、法的本质无疑为法理学的学科重点。而司法考试的重点与学科重点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法律适用方面的内容需要特别注意。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6:司考经验司法考试如何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当有人听说我作为一名法律大专生能一次性通过司法考试后,颇感意外,因为其身边不少人连续多年参加司考,却屡试不第,总差那么几分,还听说北京有一名“准律师”,连考十年,屡败屡战,精神十分可佳,说他们对法律不感兴趣不太公平,他们中有的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又连年征战于司考,本身就说明他们对法律这个职业比较眷恋。但为何总是拿不了360分呢?分析其原因之一,学习方法的不正确恐怕还是关键。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1、死记硬背。死守学历教育考试的经验做法,忽视了司法考试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概念条文记得清楚,碰到案例就没辙,当然事倍而功半。
2、重点不明。认识一位司考落榜的研究生,在每本指导教材的几乎每一页上打满了下划线,感觉每句话都很重要。要知重点过多,就没了重点。再者,除了基础理论外,教材基本上是法律条文的演绎,而历年考试绝大多数试题是紧贴法律条文定题,舍近而求远,焉能不累?
3、滥做习题。许多人认为做模拟题对司法考试很重要,其实是错误的,做真题才是最最最重要的。不少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4、脱离实际。记得有一位学友,先后参加了三次司考,均未过关,看书很刻苦,却总感觉今年还不如去年懂,问题就在于不善联系实际,没有举一反三哪来融会贯通?
结合本人复习备考的体会,我觉得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周密制订学习计划,
备考资料
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在职的较多,一般不可能有整块的时间进行脱产式学习,需要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
我把它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为基础阶段,从考前四个月至一个半月,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系统复习,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把所有内容过一遍,侧重点是民法和刑法基础理论,这些内容是司考的重点,也是出题的难点,靠短期的突击很难凑效,民法、刑法学好了,司法考试就过了一半。
后期为冲刺阶段,离考前一个半月,主要是整理知识点,弥补薄弱点,强化宪法、法制史、诉讼法、经济法中需要记忆性的内容,做全真模拟习题,如果可能的话考前二十天请假集中时间复习。
二是购买一套权威的复习资料。当前,各种司法考试资料充斥书市,良莠不齐,尤其是在今后司法部不再指定教材的情况下,更要慎之又慎,最好是选择权威法学人士编撰的教材,教材的章节与当年考试大纲相同的为佳。
三是突出学习重点。司法考试复习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减负的过程。基础性的教材一般都洋洋洒洒数百万言,加上司考大纲内的一百多部法律、司法解释,光把它们读一遍需要好几个月时间,更何况要达到理解、记忆和运用。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抓重点。
四是认真做题。只有大量在网上的司法考试题库做题,尤其是大量做真题,才能提高考试时答题的速度和准度。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司考经验司法考试三国法分科复习方法(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