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iufuye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重要性论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重要性论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重要性论文
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重要性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性。方法:以6月至6月未开展药学服务社区药房病例150例作为对照组,以207月至7月开展药学服务社区药房病例150例作为实验组。对2组的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例用药的准确性、处方不合理情况、药物质量问题、服药依从性等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病房开展药学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药房;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我国人口在不断上升,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增长,使得用药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1]。本文主要对社区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价值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206月至2014年6月未开展药学服务社区药房病例15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4年7月至207月开展药学服务社区药房病例150例作为实验组。这2组病例的病情、学历、年龄等相比,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2组病例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社区药房未实施药学服务。实验组社区药房实施药物服务,具体为:
1.2.1做好处方审查
药师在为患者进行配药时,应对药物之间的配伍情况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出现不安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社区药房药师还要对药物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解,以此避免出现药物混淆的情况。在患者提出用药疑问时,社区药房药师应保证为患者提供准确无误的解答,以此增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1.2.2药物咨询工作
社区药房可以设置专门的咨询台,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更加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治疗时间、用药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储存方法。若患者不能正确了解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在患者出现合理的不良反应之后,患者会认为是药师配药不合理而要求药师进行换药,严重时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咨询台相关人员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注意事项耐心的解释,以此促进患者的安全用药。
1.2.3药品管理
社区药房中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加强社区药房药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必要。社区药房人员应对药物的养护、储存方法进行了解,做好药物的分类保管工作,按照药物的价格、剂量剂型、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同时注意药物的通风、防潮、防火以及避光。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社区药房药物均处于有效的使用期内。定时对社区药房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检查,同时也应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对于特殊药物,应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可以设置专门的密码箱进行储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药房比例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房服务、药物咨询情况、药房服务情况以及对药房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改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例用药的准确性、处方不合理情况、药物质量问题、服药依从性等进行比较分析。
1.4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实施药学服务,其病例用药的准确性、处方不合理情况、药物质量问题、服药依从性等均与未实施药学服务的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我国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使得新型药物不断增多,药师因知识局限性以及生理局限性,使得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不断发生[2]。因此,加强药房的药学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会受到生理、心理以及经济的压力,其经药物治疗后若存在不良反应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3],则可能会将责任推在药师身上。药师应加强对药物治疗方法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了解,保持和蔼的态度耐心为患者讲解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4,5]。若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消极的情况,社区药房药师应给予患者鼓励以及支持,增加患者药物治疗的信心,以此更好的接受药物治疗。在社区药房中实施药学服务,可以增加药师对药物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的了解,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信息,从而提高患者经药物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对社区药房药师的信任度,更好的接受治疗[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药学服务的实验组,其病例用药的准确性、处方不合理情况、药物质量问题、服药依从性等均与未实施药学服务的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促进药物的合理用药,降低药物的质量问题,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社区药房的服务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君隆,符永钰,胡豪,等.美国纽约中国澳门和珠海社区药房药学服务的对比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12):1663-1665.
[2]何长安.社区药房实施药学服务的层次分析[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31(5):239-240.
[3]钱先中,杨积顺,金惠静,等.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实践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4):53-55.
[4]刘桂萍,王健.病区药房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12):114-116.
[5]孙志勇,史香芬,张俊珂,等.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在医院门诊药房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8):1535-1536.
[6]张君隆,于小文,胡豪,等.美国纽约、中国澳门和中国珠海社区药房基础服务的对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2):143-146.
篇2: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思考论文
【摘 要】:
目的:思考医院药房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方式,提升医院药房服务质量。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式,通过相关数据研究,阐述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同时思考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具体措施。
结果: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后,患者对于医院药学服务满意态度明显提升。
结论:今后我院要更为明确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得到中医意义,在医院药房大范围推广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
篇3: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思考论文
“全程药学服务”是在“药学服务”的基础上所衍生出的一种药学服务方式,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一些国外西方学者提出,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直接、有责任的药物技术服务,从本质上实现了“基本保障型”到“以患者为核心”医院药学模式过渡,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全程药学服务”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推动力量,为此我院从药房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思考出发,进行了一次资料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资料调查,快速寻求出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可行方式,从而提升我院药房服务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收治的'892例患者展开问卷调查,其中男性患者452例,女性患者44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8岁~72岁,平均年龄为45±1.2岁,调查患者对医院药房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前后的药学服务满意程度,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临床调查过程中,我院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式,对我院收治的892例患者展开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医院药房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前后的药学服务满意程度,并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从而思考明确全程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总结出更为可行的医院药房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方案。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调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通过本次临床调查研究,我院对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即思考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意义,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有效方法。
首先我院认为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全程化藥学服务将医、护、药三个方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全程化药学服务中,药师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医生提供药理方面的服务,从而更好的帮助医生减少药物配伍禁忌。同时要为护士提供药物理化性质以及选择溶媒方面的知识,通过医、护、药三个方面的联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服务。
(2)全程化药学服务帮助药师更好的提升了业务水平,在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前,医院药师只要具备专业药学知识即可,但是在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实施后,药师除了要具备相关药学知识,还要了解药物使用法规、饮食保健以及心理指导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指导[1]。
其次关于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方法措施方面的思考,我院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1)要完善全程化药学服务制度,对药师工作进行规范说明,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通过部门内部考核、科室考核、患者考核多个方面出发,提升我院药学服务质量。
(2)建立药学信息资料库,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方便医药信息管理,可以在医院药剂科建立药学信息资料系统,通过信息软件,更好的进行药品信息管理,从而为患者提高高质量的药学服务[2]。
(3)加强院内药师队伍建设,在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对药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形势,医院必须要加大药师工作培训,不断的充实药师的专业学知识和新型理论技能,从而加快院内药师队伍建设。
(4)建立药历、临床药学服务,也就是指在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要加强药师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处方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而全程化药学服务真正的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可以控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医院卫生事业发展,医院药房加强全程化药学服务开展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胡兰兰.医院药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769-771.
[2]秦慧宁.中小型专科医院药房现状、发展及药学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338-339.
篇4: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研究论文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208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236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19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患者就诊后,直接取药,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同对照组16.24%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4.96%,同对照组8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对患者实施药学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用药安全性;依从性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指专业药学人员利用药学知识与工具,向社会公众(患者及家属等)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院工作模式也在不断改变,药学服务在门诊药房中的实施,可满足患者需求,提高用药安全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相比于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病情较缓,且缺乏专业监督,因此用药依从性较差。有学者认为[2],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了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236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19例,男58例,女61例;年龄18~71岁,平均(43.23±1.28)岁;文化程度:23例为大学及以上,65例为中学到高中,31例为初中以下。对照组117例,男54例,女63例;年龄19~72岁,平均(43.52±1.31)岁;文化程度:25例为大学及以上,63例为中学到高中,29例为初中以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18岁;慢性疾病患者;意识正常,语言表达能力无障碍且无精神性疾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急性病症患者;患有精神性障碍患者;患者不同意或没有条件进行随访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就诊后,药师严格按“四查十对”调剂配发药品,告知患者药物正确使用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药师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疾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病症诱发因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说明该疾病的生活禁忌;告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详细说明药物有无禁忌证及用药前后注意事项,嘱患者按时服药,讲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注重药学监督,3d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并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予以说明,并指导患者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不良反应;在配发药品及电话随访时,对患者疑问耐心解答,并对患者予以安慰、鼓励,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1~3个月随访,记录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严格执行医嘱用药;部分依从:基本能遵医嘱用药,不按时用药、擅自减药次数<3次;不依从:不遵从医嘱用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同对照组16.24%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P<0.05),见表1。
2.2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4.96%,同对照组86.32%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2,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健康问题[3]。门诊药房是医院重要组成,不仅直接反映医院医疗质量,对于患者病情缓解、生活质量提高均有重要意义。慢性疾病由于病程迁延,需长期用药,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且部分药物可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用药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4]。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安全性是门诊药房工作者关注的重点[5]。有报道显示[6-8],在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可提升工作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学服务,结果显示,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药学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表现,其目的在于提升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药师通过药学服务,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重视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指导可避免患者错服、漏服、多服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通过定期随访,利于监督及指导患者用药;在药学服务过程中,药师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抚,解答患者疑问,可帮助患者重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有研究表明[9-10],目前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尚存在一定问题,药师当转变观念,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并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门诊药房对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可显著增强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观察时间短,纳入样本少,结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篇5:蒙医医院蒙药房药学服务论文
药房是医院一个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一个窗口部门。面对众多病种,药学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应由传统的“调剂”服务模式,转向以药学服务为主的模式,,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向患者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现改善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这些工作都是由药师来完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尤其是蒙药药剂师对于蒙医医院的蒙药房来说至关重要。探讨对蒙医医院蒙药房药学服务如下:
1蒙药房工作的转变 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医药市场的规范化,药房调剂工作要由“具体操作经验服务型” 模式向“药学知识技术服务型”模式改变,医院药房药学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的`模式,对患者用药追踪, 实行个体化最佳用药,保证蒙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做好药学服务。
2重视蒙药房药学服务 由于蒙医医院蒙药房面对患者较多, 蒙药房药师是临床医师正确选用蒙药成药和单药的监督者, 同时也是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服务者,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也关系到整个医院服务质量,因此需要药房工作者“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的药学服务。
因此蒙医医院必须认清蒙药房工作的发展趋势和药学服务的重要性, 转变以往工作模式,把蒙药房药学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建立长效的培养药学人才机制,充分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蒙药房药学服务各项制度 蒙药房同西药房和中药房一样要建立标准的操作规程和流程, 要建立质量评定体系, 对每位药师的药学服务能力进行量化考核, 建立和落实相应的药学服务制度,如药物的临床评价制度等,择优选择合格的药师。
4提高蒙医院蒙药房药师的社会地位 只有发挥新医改的政策导向作用,重视蒙药房药师的作用,加强对蒙药师药学能力的广泛宣传,提高药房药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增强蒙药师的信心和勇气,充分发挥蒙药房蒙药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开展蒙药房蒙药学服务。
药师也应该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自身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5全面提高蒙药房药师综合素质 蒙药房药师需要蒙汉两种语言兼通,且需要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改进原有的窗口调剂模式为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柜台调剂环境,加强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及用药史,为患者建立药历,提供更合理的用药服务。
使患者改变对蒙药师的认识,蒙药师的药学服务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
蒙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优劣决定于蒙药师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药师的业务素质,是做好药学服务的根本保证。蒙药房蒙药师既要完成药品供应、调剂等日常工作,也要加强对蒙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用药等学习,还要把蒙药学和蒙医临床有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提高对临床知识的了解。
6提高蒙药的社会氛围 在蒙药临床化水平偏低的情况下,迫切需要蒙药房药师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 还需要对患者用药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到农牧区、到基层以不同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蒙药用药知识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常识。
综合上述,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是医院药房的发展方向,也是医院药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蒙医医院蒙药房药学服务的现状,只有不断地改变、完善,才能使医院药房药学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何展旺,李秀梅.我院门诊药学服务现状及对策.医药指南, 2009,7(6).
[2] 张石革,马国辉.药师职责转型的时代使命与其必然性[T].中国药房,2006,17(2):84-86
[3] 中华本草编委会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276.
[4] 奇太宝.蒙古医学经典丛书・方剂学,第1版[M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5] 陶・苏和,喜霞.关于 发展 蒙医药事业的几点思考[J].中华民族医药杂志,2001,7(4):39.
篇6:中西药房合并在药学服务的作用论文
中西药房合并在药学服务的作用论文
1中西药房合并后的效果
药房人员精简,药品管理完善,患者取药一步到位,药学服务体现了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
2目前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药学服务主要是保证药品供应,完成药物发放和调配等工作[1]。中药房的药学信息服务往往被忽略、简化,有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药学信息服务的概念。然而在临床上,药学服务其实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只是其短期效益较低。目前,部分医院的经费难以落实到位,使得药学服务只能针对于药品的发放和调配等工作。由于专业限制等原因,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主要涉及药理作用和药物分子结构等方面,对临床知识知之甚少。中西药房合并后,部分药学人员对中药、成药及相关方剂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掌握不充分、不及时,导致用药差错;药学人员和临床医生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药房工作繁忙,工作人员的.知识仅限于理论层面,且无暇学习其他专业知识,难以顺利完成临床药学工作。
3中西药房合并对医院好处
中西药房主要包含中成药和西药,因此,需单独配置经验丰富的中药师解答中草药配方情况[2]。中西药房合并前后,程序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在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工作人员要多进行学习和交流。医院要对药学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药房人员要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咨询,使处方配伍更加符合辨证施治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4药学服务改进措施
4.1强化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业务能力
药学人员应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药学人员要善于寻找突破点[3],多与临床医生进行探讨和学习,找出治疗患者的最好方法。在寻找解决办法时,要多与医生进行沟通和研究,多查资料,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展,加强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医院方面,应重视培训药学人员,多为其提供实践机会。
4.2药学人员要多深入临床,参与合理用药
临床在救治危急病例时,可以让中药师参与进来,根据本单位中药材的品种、规格、数量等,随时向医师介绍,当好参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医师合理制定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也有助于自身积累更多的临床药学知识[4]。药学人员还可以加入查房,对一些典型病例进行观察,对治疗方式和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有一例患者,其临床症状为呕吐和眩晕。但对其颈椎和头颅进行CT检查后,显示结果正常,因而不能确定其发病原因。初步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此时,药学人员开始考虑患者是否发生了多发性尿路感染,其眩晕可能是肝风内动而导致的,因肝肾同源,可以采用中成药进行调理。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4.3合并后的药房也应设立中药咨询窗口
中西药房合并后,除了西药咨询窗口,还应设立中药咨询窗口。开展中药学咨询服务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房从传统的配方发药,简单交待注意事项与用法的模式转向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现代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需要.
篇7:我院药房药学服务纠纷与解决措施论文
[摘要]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药学服务出现的差错及纠纷,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
方法:综合近年来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出现的差错及纠纷实例,分析出现差错及纠纷的原因。
结果:药学服务差错及纠纷发生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由药学服务人员业务不精和药房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
结论:医院药学服务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药学服务;差错与纠纷;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新药品种日益增多,人民群众的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加大,因此对药房药事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是药品使用的重要环节。
如何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药房调剂差错在药物治疗中的发生几率及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重视[1]。
本文对近几年来我院药房在调配、发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纠纷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发生差错及纠纷分类
1.1 服务态度差引发的纠纷
有的药学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对患者语言生硬,态度不和蔼对患者的疑问解答不耐心;上岗不准时,仪表不得体,给患者留下消极散漫的影响;工作中不能克制收敛自己的情绪,将负面情绪通过语言表现在工作中,使患者对其工作质量产生怀疑,缺乏安全感而引发纠纷。
1.2 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引发的差错及纠纷
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过程中,不够认真仔细,责任心不强,致使发出的药品有误。
1.2.1 配发药品时未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外观颜色、大小相似而作用完全不同的药品未仔细核对发错药品如将维生素B1针当作维生素B6针(同为山东东明药业,外纸盒相似度极高)整盒发出去,将罗红霉素胶囊当作格列吡嗪缓释片(都为江苏扬子江药业,包装盒相似度极高)发出去,将甘露醇注射液当作甲硝唑注射液(同为洛阳制药厂,标签相似度高),清开灵当作丹红注射液(同为10 ml,棕色安瓶,药液均为暗红色)。
1.2.2 配发药品时未核对药品剂量造成药品规格错误发药时,误将10 mg阿托品当成0.5 mg发给患者,虽经及时发现,但患者情绪激动,引发纠纷;将阿托伐他汀(阿乐)10 mg和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 mg互相取错。
1.2.3 配发药品时未核对药品剂型造成差错将头孢泊肟酯胶囊和头孢泊肟酯颗粒相互发错;罗红霉素胶囊和罗红霉素缓释胶囊相互发错。
1.2.4 对数量未进行仔细核对,引发纠纷发药时未将整盒药品打开检查,将已经发过的药品误认为整盒而发出去。
发痰热清(9支)时,未检查整盒包装(10 ml×3支)里的数量,给了患者3盒,患者在注射室发现有一盒里少2支,引发纠纷。
1.2.5 对用法用量未仔细核对,交代或标示错误,造成患者误服,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 g×12片,正常用法为每日1次,每次0.1 g。
发药时误将用法交代为每日3次,致使患者服用后出现紫斑、皮下淤血、胃痛等。
如一患儿8岁,过敏性鼻炎给予西替利嗪片,处方为每晚1次,每次半片,误交代为每次2片,家属发现药品不够顿数咨询引起纠纷。
1.2.6 退药时未仔细核对,致使有标注用法的药品又重新标注用法,致使患者超剂量服用,引发纠纷如一婴儿8个月大,因上感给予甲麻口服液,因退药时写在药盒上的每次7.5 ml,每日3次的用法未更改,发药时未仔细核对,在另一边又写上了每次1.5 ml,每日3次的用法,患者父母在家按7.5 ml给婴儿服用,后发现两种用法,咨询后发现超剂量服用,引发纠纷。
1.2.7 未仔细核对药物禁忌,将禁忌药品发给特殊人群,引发纠纷误将洛美沙星片(应为头孢羟氨苄颗粒)发给1岁以下儿童,说明书中18岁以下禁用,后患儿家属发现,引发纠纷。
1.3 对患者呼叫不清,张冠李戴
发药叫名时,当时窗口有两个人,一个人在打电话,另一个人张冠李戴,误将他人药当作自己药拿走,后药房及时发现立即追赶,将药换回。
1.4 未严格执行有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将过期药品发出造成纠纷
药房曾经将过期诺和灵注射液1支发出,患者发现后,又未及时给予退换,引起纠纷;将过期二羟丙茶碱(喘定)针发出,后患者发现,引起纠纷。
1.5 审核发现问题处方需医师修改引发纠纷
《药品管理法》[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3]、《处方管理办法》[4]等都对处方审核作出了规定。
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实际工作中,遇到不规范的处方,如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剂量不写,用法、用量含糊,甚至实习生代签医师名,收费处又收过钱的'情况下,要求患者联系处方医师进行修改,患者往往不大理解,认为药房故意刁难,由此会产生不满,一旦处理不当,往往会迁怒与窗口药师引发纠纷。
1.6 退药问题引发的纠纷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3]第二十七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
但实际工作中,退药现象不可避免,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纠纷。
有的患者已将药品包装拆封,自诉服用后不适,认为出现不良反应要求退药遭拒时会引发不满。
患者领药后,自己保管不当,造成损坏或丢失,责怪药剂人员发药数量不够或少发,要求赔偿,引发纠纷。
1.7 和医师或患者沟通不畅等原因引发纠纷
有的药师缺乏与患者沟通能力,医师处方到药房后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取药时,不能和患者或医师合理沟通,引发纠纷。
如一患者在医师处开完处方去药房取药,处方上药品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为进口药品,包装为60粒/瓶,而处方用量为6粒,药师告诉患者这种药品不拆零,让处方医师更改,患者到医师处,医师未修改,由此造成药师和医师之间的矛盾,最后引发纠纷。
1.8 特殊药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患者不理解引发纠纷
有时因患者不了解相关政策,未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或者不符合条件得不到药品,不理解引发纠纷。
1.9 价格、规格等调整未及时告知引发纠纷
因招标采购、临床使用等方面因素,使得药品品种结构需要调整;或药品采购及请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处方上某种药品短缺;医师临时更换医嘱;或者价格出现差错,都会引发争吵或纠纷。
2 解决纠纷措施
2.1 加强制度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制订相关规程制度,以制度管理人,建立药师工作目标责任,强化岗位意识能力,注重加强年轻药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
2.2 加强人员业务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不合格药师会带来风险,药师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有效地减少工作中的差错发生,因此建立药师学习制度势在必行。
加强对药剂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周四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素质。
2.3 开设用药咨询窗口,营造良好的药学服务氛围
设立用药咨询窗口,开展药学咨询服务,患者可直接向药师咨询有关用药方面的问题,药师运用专业知识,对患者的用药进行规范的交代与指导[5]。
由于这种方式能够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既避免取药窗口的拥挤,又避免发药药师交代不清而引发的纠纷,既能使患者掌握了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又能赢得患者及家属的尊敬与信任,体现药学人员的价值。
2.4 严格执行调剂操作规程,避免差错发生
调剂差错,必然会引发纠纷甚至事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都对处方调剂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依照有关规定制订了相应的《药品调剂管理制度》,将调剂规程定为审核(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发药,严格执行“四查十对”[4]制度,设立审核调配、核对发药双人岗位,加强核对,尤其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小儿、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及肝、肾病患者等,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实行开放式发药柜台,这种措施不仅拉近了患者和药师的距离,增加了药师工作的透明度,而且便于患者取药及与药师交流。
药师要彻底转变观念,尊重患者的权利,从传统的“被动发药”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6],才能有效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做到药品分类管理实行分柜包干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将药柜分到专人管理,挂牌明示,责任到人。
责任人负责所包药架上药品的质量、请领计划、效期及摆放等。
2.6 制订退药制度,合理退药
制订退药制度,避免退药过程中的纠纷。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制作告知标牌――药品属特殊商品,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
张贴在药房外醒目地方,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对特殊情况,分类对待。
如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经医师诊断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报告表》,剩余药品由处方医师开退药处方,经药师核对药品的批号、产地、规格,并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后决定是否给予退药。
对药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如片剂裂片、霉变等立即给予无条件退货。
由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退药,应细致耐心地给予解释,如不理解需报告药房负责人进行处理。
2.7 加强与其他科室之间的沟通
有的药患纠纷看似在药房,其实与其他科室之间有必然联系。
比如处方错误、收费错误、药库有药房无药等现象,如能及时与科室沟通,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对医师不规范处方,要求科室人员在下午患者不多的情况下找医生沟通,做以修改,避免患者来回跑产生怨气;将药房销售药品规格及包装打印成表分发给医师,避免不必要的拆零;某种药品使用期间因某种原因短缺时应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对药品价格的调整要一致,以免出现不同价格等。
3 结语
随着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对药学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药学服务中避免差错与纠纷是每个药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管理者,应该运用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的武器,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制度能够可行并落实到位,既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又尽可能避免药学服务中的差错与纠纷。
[参考文献]
[1]杨广胜,徐兵,魏超.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6):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S].2001.
[3]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2002.
[4]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2007.
[5]陈晓.医院药房药学服务纠纷与解决措施探索[J].海峡药学,2009,21(2):156.
[6]张莉,王怀冲.急诊药房药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药房,2005, 16(21):1627.
篇8:医院药房管理与药学服务方式研究论文
医院药房管理与药学服务方式研究论文
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是我国今后医院药学的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因而,医院要实现建设的改革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医院药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医药药房的主要职责是:统一药品的管理和发放,对临床医生进行合理用药的指导,保证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完成患者提供治疗的最后一项环节,在患者诊断治疗后,负责相关药品的申请、领取、调配、发放和保管的工作,与此同时还要为患者提供药品的咨询的相关服务。现如今,科技进步飞快,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药房也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来提高药房的技术性、专业性、服务性。药房在医疗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与广大医疗患者的生命健康休戚相关。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对医疗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医药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迫在眉睫,因此医院不断完善药房管理制度,加大对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提高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重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药学人员。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的提升能够保证医院有着更好的发展。
1加强药房管理
1.1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
在现代药房管理体系中,药学技术人员是重要环节,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能够很好的保证广大医疗群众的用药安全,提升药房管理质量,从而决定了整个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的水平。此外,药学技术人员担负着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和相关信息服务的职责,药学技术人员素质代表着整个医院的综合实力。从事药房工作的人员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主动担负起减轻医疗患者痛苦的义务。(1)提高道德素质水平,拥有高尚医德和良好医风。医院应加强对药房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药学人员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开展工作。(2)重视对药房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目前,医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医学药学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多、难度逐渐增大,这就提高了对药房技术人员的要求。所以技术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来应对日益增多的挑战。医院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技术人员拟定学习计划并定期开展培训。此外,也要制定考核制度,拟定考核标准,定期对药学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考核,注重对技术人员的鼓励,提供为其深造的机会。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医药理论知识研讨会和药学法律法规的讲座,加强对药学法律法规的掌握学习,树立良好的法治观理念。加强各个科室部门之间的合作,医院是一个整体,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药学技术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的合作有利于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自身工作,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药学技术人员参与医护人员的工作,组织查房并参加医疗护理的相关讲座,共同推进新业务的开展,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学术研究。(3)树立科学严谨的用药理念,增强安全用药意识。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患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系着患者疾病的治愈和生命安全。药房的药师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加深对药物药理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合理开药。当出现药物安全隐患时能够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利益。在药房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对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1.2完善药房规章制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药房管理规章制度是加强药房管理的制度保障,可以为药学服务工作提供依据,使药房工作有条理有原则的进行。医院药房规章制度的建立极大地降低了药房工作中的出错率,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很快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同时,应完善药房工作记录、总结制度,对每一天的工作进行记录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或漏洞并及时改正,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质量。
2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药学服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学技术人员通过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医院患者和大众提供专业的药物作用讲解,来保证药物的正确安全使用,对患者和大众有着药物知识普及的作用,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可以体现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综合素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如下。
2.1加强退药管理
退药的现象在正常医疗过程中十分常见,药房人员要加强对退药的管理,避免有质量问题的退药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加强退药流程的管理是有效方法,加强对退药的检查、核对、记录来保证退药信息的明确,一旦发现问题可以依据退药信息进行相关责任的追究。
2.2开展药物咨询
医院可以专门设立药物咨询处,积极开展药物咨询,为广大患者和群众普及药品真伪辨识、功能作用、服用剂量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药品的基本认识,有利于医院在医疗活动中的合理用药。
3结束语
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医院自身的发展,加强药房管理、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医院要加强管理与投入,建立健全医疗制度,培养有着更高素质的药学技术人员,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龙秀卓.医院药房管理与药学服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3):75-76.
篇9: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潜在影响因素论文
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潜在影响因素论文
0 引言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医疗与药学在不断细化、专业化的同时,也在相互渗透、影响。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与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1].目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水平尚较低,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条件不足、规范性不足、普及范围小以及内容狭小等问题,导致了国内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困境与缺陷[2].本研究分析了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潜在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药学服务的推广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时间为 2014 年 1 月至 12 月,向我院 28 名药学人员发放调查问卷,28 份量表均全数回收,有效回收率为 100%.主要调查内容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影响工作开展的主观及客观因素。采用演绎法以及归纳法分析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 结果
调查统计研究显示,28 名药学人员中,7 名(25.00%)认为相关法规不健全,5 名(17.86%)认为药师专业能力限制,3 名(10.71%)药师观念因素,2 名(7.14%)行政领导因素,7例(25.00%)药学资源因素,3 名(10.71%)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
3 讨论
医院药学服务是确保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各医疗机构中,药学服务尚未获得普及,在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或者阻力因素影响药学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本研究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剖析影响医院药学服务开展的影响因素,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法律法规因素
我国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宣传以及探索的阶段,虽然在《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均提出要求医疗机构应开展药学服务以及处方审核,但目前我国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医院需开展药学服务,也无完善的药学服务内容、规范以及程序规定,更缺乏响应的责任制度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学服务的普及[3].本组 25.00% 的药师认为,相关法规不健全是影响药学服务开展的主要原因。
3.2 药师观念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疗服务模式已逐渐转为“生物 - 心理 - 社会”模式,药学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药品供应”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及时转变其观念,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4].本研究中,10.71% 认为药师观念是影响药学服务开展的影响因素。
3.3 药师专业因素
既往药学教育培养模式较为陈旧,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合格药师不足,部分临床药师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薄弱,难以胜任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要求[2].本组有 17.86%认为药师专业能力限制将影响药学服务的开展。
3.4 行政领导因素
我国医疗体制上存在较多的弊端,医疗机构的行政领导人员对药学服务的重视度以及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药学服务的开展,本组调查率占 7.14%.
3.5 药学资源方面
药学资源主要是指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中药学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工作量较大,药学服务分工不明,严重影响药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质量[4].此外,药学研究条件不足,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等,均限制了药学服务的发展。
结合目前医院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药师药学服务内容、程序,确保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有序地开展。此外,改革药学教育模式,建立药学专业,针对性地培养临床药学人才,对于拓展药学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医院硬件设施,在临床药学服务中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健全药学服务监测系统等,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与效果。与此同时,完善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提高对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视度,分设药学服务专科,做到明确分工,充分发挥药学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树立药师的职业形象。积极健全药学服务管理制度、开展药师继续教育、合理调配药师人力资源以及加强药学宣传教育等,对于加大药师影响,促进药学服务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医院药学服务尚未得到广泛开展,影响因素较多,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改进药学教育制度、加强医院管理与硬件建设等是促进药学服务推广普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梁海珊 ,张新平.我国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医学与社会 ,2010,23(5):43-45.
[2] 陈楚雄 ,李国成 ,匡莉 ,等 .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J].中国医药导报 ,2010,7(10):217-219.
[3] 李歆 ,平其能 .国内与国外临床药学服务影响因素研究比较 [J].医药导报 ,2010,29(8):1101-1105.
[4] 金齐清 .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J].健康必读 ( 中旬刊 ),2013,12(6):526.
篇10:社区药学服务的意义与内容论文
摘要:在社区药学服务开展,让药师为居民用药把关,负责包括药品采购、处方调配、药品采购、临床用药指导、处方审核、药学监护、药学咨询、药物情报、临床用药评价在内的许多工作。
药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不仅患者的用药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由药物引发的医疗费用也得到了降低,使社区居民在使用药品时在药品有效、安全、经济等方面得到保障。
关键词:社区药学服务;社区药师;合理用药
在我国,医院药剂科是药师队伍主体的所在,此科室是业务科室,是有一定职能性质的部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深医疗卫生改革,医院有向以社区服务为中心转移的倾向,这就说明社区药学服务会逐步发展起来,医院药师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把工作重点放到参与医疗,利用药学知识为医疗提供服务。
1.国外社区要学服务的现状
美国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提出药学服务到实施的阶段,平均每年药物损害致死的约有十万人,这大大加快了其药学服务的发展。
现在,美国临床药学服务发展迅猛,范围也逐步扩大,包括医院的各个科室,社区、家庭及养老院等,部分社会保健机构的药学服务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开展。
随着美国社区药学的发展,药师、医师及护士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了,在临床用药时,临床药师的决策和知道地位得到了提高,重医轻药及医药分离的局面得到了改变。
医院药学部变成了一个综合机构,负责包括药品采购、处方调配、药品采购、临床用药指导、处方审核、药学监护、药学咨询、药物情报、临床用药评价在内的许多工作。
药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不仅患者的用药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由药物引发的医疗费用也得到了降低。
2.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意义
2.1 药学服务的开展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项必要补充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的工作量不断增大,导致医生及药师没有充分的时间与患者接触;由于专业的限制,加上药物不断增加的新品种数量庞大,医师很难对所有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患者一般都对医院和医师有依赖性,本身的药疗意识相对较差;药物虽然有治疗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由于我国的平均文化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人都不能完全读懂并理解药品说明。
这些都是用药隐患发生的原因,而社区药学服务恰恰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少有积极作用。
2.2 加强群众用药安全、减少浪费
药品使用不合理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病人负担及药源性损害等后果。
药学服务可以指导群众安全合理用药,在公众自我药疗及保健水平的提高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使群众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高,从而使患病率及医疗费用得到降低。
2.3 提高药师社会地位
在我国,药师一般负责调剂和制剂,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发展药学服务,能够让患者对药师更加信任,从而使药师的医疗地位得到提高。
2.4 加强医院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不断改革,患者的选择越来越多,服务项目周全、质量和态度好的医院无疑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
社区药学服务使患者与药师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增加,药师可以最大限度的体现对患者的关爱,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及有效性,减少患者经济负担,这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医院竞争力。
3.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内容
在社区药学服务中,药师是直接面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服务,使社区居民在使用药品时在药品有效、安全、经济等方面得到保障。
我国目前群众的文化程度及经济水平相对不高,在医药知识方面更加匮乏,用药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因此社区药学服务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准确定位 药师要充分认识社区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在工作时要做到仪表整洁、和蔼可亲,对患者要有耐心,注意患者的文化背景,确保患者充分理解所说的问题。
3.2 普及药物知识,增强用药合理性 在社区工作中,药师的服务对象很多老年人,因为各种原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所以,药师除了正常提供药品外,还要特别对老年人的用药进行指导。
药师要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用药知识进行宣传;告知病人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3.3 提供网络系统,开展药学服务 通过计算机提供咨询服务,加强联系和沟通。
即方便医师对处方进行分析,也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用药的重视。
有效的沟通,能够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给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药师可以根据这些档案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及效率。
4.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健康的也需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群众经济水平及知识水平相对不高,药物知识相对匮乏。
而医生的工作量不断增大,与患者接触少;由于专业的限制,加上药物不断增加的新品种数量庞大,医师很难对所有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些都是用药隐患发生的原因,而社区药学服务恰恰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少有积极作用。
在社区药学服务中,药师是直接面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服务,使社区居民在使用药品时在药品有效、安全、经济等方面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巢勤华.努力创造合理用药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J].中国药业,2007,16(20):13.
[2]巢勤华.提高社区药学服务水平初探[J].药学进展,2011,35(3):122-125.
篇11:浅谈中药房的药学服务论文
浅谈中药房的药学服务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步提升。现如今当下的人们更加注重保健养生,防病治病,再加上西医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从而使传统医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追捧。作为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医院药房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声誉。随着医院药房工作的重心逐步转向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上来。怎样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指导患者有效合理安全用药是每个药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现就浅谈下怎样才能做好门诊中药房的药学服务,更好地全面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让病人更加满意为目的。
1.影响中药窗口药学服务的因素和解析
1.1.工作环境
由于中药调配繁琐,工作环境差,等候取药时间相对较长。病人在医生那里看病可能就已经排队等候一段时间,再加上排队缴费又花去一段时间,最后到药房来取药时就会情绪激动,易爆易怒,药房人员说话稍微不慎就会说服务态度不好,把在看病过程中所遭受的怨气全往药房工作人员身上发泄引起矛盾。而中药的组方调配又相对比较复杂,一张中药处方少则五六味,多则三四十味,且需每味秤份量、均匀分帖药物剂量,很是费工费时。由于药师需调配众多患者的处方,主要精力都应用在了调配处方药品上,从而挤占了药师提供药学服 务的时间,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减少,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
1.2.专业系统知识欠缺
特别是基层医院,药剂人员不受重视,病人对药剂人员的感知就认为只是发发药,对药学人员的不尊重不认可从而也大大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影响药学人员对系 统的专业知识更新学习兴趣缺乏,提供的药学服务无法结合现代临床、合理指导用药,影响治疗效果。
2.不合理用药表现与分析
用药不合理有:
①滥用滋补强壮药物:人们通常认为人参无毒副作用,药性平和且使用安全,随意加大用量,并长期服用。殊不知,药物均有毒付作用,服用过量会引起“人参滥用综合征”,临床表现神经过敏、失眠、皮疹和腹泻,甚至出现兴奋和烦躁不安。对人参较敏感者大剂量服用,还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鼻出血等。
②联合用药不当:忽视药物间相互作用,如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五味子、山茱萸,女贞子,乌梅,白芍,枳实,木瓜,山楂及制剂等可使大环内酯类及磺胺类药物的溶解性降低,增加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导致引起血尿、结晶尿
③重复给药:医生对药物含量不甚了解,处方时不够仔细,或多名医生给同一患者开药,或合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制剂,如新帕尔克片和感冒灵颗粒,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④部分医生对药物知识不熟悉:用药时对药物的一药多名不清楚,从而导致无法给药或双份给药。
⑤患者不按规定用药:随意增减服用剂量或听信某些药物宣传广告,不恰当用药。
⑥煎煮不当:如中药附子含乌头碱具有很强的毒性,需先煎煮1h,毒性才可减少,若煎煮时间不足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
3.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做好中药窗口药学服务
3.1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
药师与患者沟通,主要是指导合理用药和用药咨询的需求。随着中西药的联用广泛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事件发生也随之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应用药物,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医师不可能掌握有关药物的所有信息,同时因为需要给众多病人看病所以也不可有太多时间为患者做详细说明。在药学服务工作中,发药交代是药师与患者沟通互动的重要环节,这时药师便可以在发药过程中向患者详尽说明药品的正确用法用量;向患者提示服用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药师可根据患者的疾病和所配取的药物有针对性地开展用药知识宣传,主动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使其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对自己所关心的用药问题患者可向药师及时提出、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对药师的服务进行监督。
3.2.改善工作环境礼诚相待
在服务大厅内设置座椅供患者等候取药用,药师接方后可礼请患者在座椅处等候。对处方进行调配时,药剂人员应认真仔细,在准确调配的.同时尽可能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同时药师要注意仪容仪表,对待患者要以诚相待,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学会做到换位思考。在交流沟通中认真聆听患者讲述,态度和蔼,使患者感到自己被重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激发患者积极医治的意愿。
3.3.加强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药品是特殊商品,为确保患者有效、合理、安全的用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作为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做好中药窗口的药学服务。为此,我院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学习,请各院的知名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业余时间增加医学理论培训和社会心理学、药学服务技能的学习。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指导地位,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的咨询热情耐心地向他们做详尽专业解答,详细交代清楚服药时间、方法及停药的注意事项或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因不良反应引起的医疗纠纷。
3.4.多形式提供优质药学服务
(1)设立咨询窗口。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向患者宣传合理用药的有关知识。医药工作者应根据所掌握的药物综合知识回答并给予病人合理化建议,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2)设立。回答患者时,告诫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不擅自加大药量,延长用药时间,避免引起药物蓄积中毒和产生药物依赖。当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须及时停药,任何药物都有利害两重性,用药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3)建立宣传栏。宣传推广药品药事的政策法规、新药资信、用药常规等知识,尤其是要注意一些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问题。老人和小儿因生理原因用药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务必加强干预指导。加强窗口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关键。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是提升自身形象,赢得尊重的需要。发挥药师的职能作用,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全程为病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4)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的便捷。我院对一些年老行动不便、居住偏远凡有需要邮寄业务的病人开展了免费快递邮寄业务(本市区),极大地解决并关照了患者的需求,由此大大提升了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和谐了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新形式条件下对药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作为一名药学工作者务必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篇12:社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开展对策论文
社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开展对策论文
摘要:新时代下,公共管理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的生活,社区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有效推进社区公共服务,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本文立足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当前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短板予以分析,然后提出了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一些措施方法,希望可以给业界同人提供一些参考,深化相关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措施
城市是以社区为单位组成的,在公共管理当中,社区公共服务需要引起关注,因为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社区民众的生活,从而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如何改善当前的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打破困局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新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社区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随着时代发展,在一些老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随之涌现,只有立足于全局角度,切实了解相关问题,才能推动公共管理工作的进步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解读
所谓的新公共管理,其是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因为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在新时期已经难以发挥作用,与社会的发展形势出现了脱节。尤其是在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等背景下,公共管理需要不断革新转变。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出发:一是政府职能调整,引入社会和民间力量,减轻政府的压力;二是不断开发创新管理方式,对信息技术加强利用,重构管理流程和模式;三是分权改革,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落实到不同的部门,同时确定其对应的责任,以责任助推管理工作的开展。新公共管理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改革,我国近些年也在逐渐转变公共管理方式,向新公共管理靠拢。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公共服存在的一些短板
社区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公共服务目前显露出现了一些短板,这将对公共管理的发展起到制约影响。因此,要想在新时期提升公共管理的效果,那么就需要从社区公共服务的不足切入,切实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主体单一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在社区公共服务这个方面,一个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服务主体单一,即仍旧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机构或相关单位提供服务,缺少其他主体的参与。一般来说,社区公共服务的主体主要是街道办事处这样的政府基层部门,由于没有其他主体参与,这就导致社区服务的质量并不高,因为没有竞争和盈利,不少人员的服务积极性并不高,服务意识也不强,在社区工作中容易出现怠惰、敷衍了事的情况。
(二)基础设施薄弱
除了服务主体单一这个问题,基础设施薄弱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比如健身场地和设施缺乏,这个问题近些年就非常显著,尤其是广场舞扰民这个问题,各地新闻媒体都进行过很多报道,其根本原因就是社区体育服务水平有限,难以给社区居民提供足够的场地和设备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导致部分居民在小区或是马路上进行广场舞活动,给其他居民带来困扰,这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社区矛盾,对于公共管理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在一些其他方面,同样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比如近些年快递业务迅速扩张,但是很多社区的物流储物终端欠缺。还有一些社区的`保洁设施不足,垃圾处理存在问题。基础设施薄弱,将直接降低社区公共服务的水平。
(三)服务工作狭隘
社区公共服务的工作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涉及到治安、卫生、教育、就业、文体活动、消防等等方面,可以说工作内容繁杂而细致。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社区公共服务的工作较为狭隘,不少方面的工作并未予以关注。一些社区公共服务局限在文体活动、卫生消防这些方面,对于劳动就业、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关注不足。
(四)居民缺乏参与
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与管理,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如果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提供服务,那么见效较慢,对于改善社会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效果不明显。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讲,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认知非常欠缺,没有形成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面对社区管理中的事务,经常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只要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就不参与。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居民的参与缺乏,就会导致公共服务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可能在实施后引起居民的反对。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开展对策
(一)打破局限构建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社区公共服务局限于政府部门这个单一主体的问题,在新时期就需要打破这种局限,构建起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引入其他的服务机构或是社会力量,让社区公共服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的服务。首先,政府基层部门需要对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研究,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予以掌握理解,由此创新公共服务项目和工作内容,确保社区公共服务紧跟时代发展。其次,给社会力量创造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条件,基于竞争机制让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让社区居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仅如此,有了竞争,各方面的服务质量也就可以不断提升,让社区居民得到实惠。
(二)加强财政投入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基础建设
除了引入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主体之外,还需要依靠政府的财政加强投入,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就应该关注民生,从目前社区最为迫切的方面切入,进行基础建设。一方面,需要从文体活动、物流卫生这些方面切入,对相应的文体活动场所进行规划,配置对应的活动设施。还需要加强物流设施、卫生设施的建设配置,保证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要从教育、就业等方面加强基础服务建设,可以建立社区教育办帮扶中心,对社区居民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同时还可以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通过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的建设,便可以大大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三)借助新技术扩大社区公共服务覆盖面
对于公共服务不全面这个问题,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人力资源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而如今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方法,这对于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大有裨益,因此要对这些新技术加强利用,借助这些新技术打造一个全面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比如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套社区老人关爱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社区老人实现统一的信息管理,社区老人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联系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人员,在遭遇困难时可以及时获得帮助,在老龄化趋势下,这样的关爱系统很有必要。
(四)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管理
要想社区公共服务取得切实的成效,还需要社区居民有效参与进来,集思广益共同决策,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与矛盾,确保社区公共服务可以顺利开展。比如要在社区内建设体育锻炼设施,建在什么位置,数量要建多少,这些都可以引导社区居民进行讨论,得出一个统一的方案,然后据此执行便可。如此一来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管理,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避免后续出现纠纷或是其他意外事件。社区公共服务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业界人士而言,应该认清目前的整体形势,从存在的短板切入,创设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加强基础建设,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引导居民参与,通过多样化手段综合并用,如此自然可以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木.非营利性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作用、困境和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23-24.
[2]类延村,秦施爽.街区制变革中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 服务社区的体会
★ 审计的重要性论文
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重要性论文(推荐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