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阅读理解及答案

时间:2024-07-31 03:36:41 作者:seline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eline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阅读理解及答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阅读理解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阅读理解及答案

在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路旁长着一株矮小的含羞草,它茎杆纤细,长着羽毛状的叶子。只要一碰它,它就会整张叶子合起来,然后整株含羞草都低垂下来,真有意思!因此,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上学放学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它,看着它“害羞”,觉得有无穷的乐趣。‖

今天早晨,骆宁抢在我的前头,蹲下身子去拨弄含羞草,忽然,她惊呼起来:“你们快来看呀,含羞草不羞了!”我和张志玲跑上去,果真含羞草纹丝不动,整株含羞草都没有合起来,我和张志玲又拨弄几下,奇怪!含羞草真没有合起来。它的脸皮“厚”了起来。含羞草的叶子怎么不合起来呢?大概是天气冷了吧?我立刻把这一闪而过的想法否定了。记得几天前我偶然碰过一簇含羞草,它的叶子很快就合上了!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上午放学回家,妈妈说收音机的`电池没电了,要我去买两节来。我突然想到了:含羞草和电池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呢?电池的电会耗尽,含羞草里的使它“害羞”的那种物质会不会也会耗尽了呢?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但还不能用科学的道理解释它,心里总有点不满足。

下午,我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的书看,才知道这个秘密。原来含羞草的小叶柄、大叶柄和复叶柄与茎轴相连的地方叫叶枕,叶枕内部细胞含有水分,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上部细胞内的水分便流到别的细胞空隙去,叶枕上部就褶皱起来,于是,含羞草就出现“害羞”的状态。但是,我们经常连续碰它,使它的叶枕内的细胞液都流光了,而它还没有补充过来的时候,就出现了“不羞”的情况。‖

没想到,小小一株不起眼的含羞草也蕴藏着如此有趣的科学,看来,平时还得多注意观察和学习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百思不得其解:

②蕴藏: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上学放学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它,看着它“害羞”,觉得有无穷的乐趣。这里的“羞”指的是什么?“害羞”指的是什么?

(2)它的脸皮“厚”了起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把含羞草当作什么来写的?

3.按分好的段(已用“‖”标明),概括指定段落的意思。

4.回答。

(1)含羞草为什么会“不羞”了?

(2)作者弄清了“含羞草不羞”的道理后有什么体会?

答案:

1.①经过反复地思考都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

②蓄积而未显露或发掘。

2.(1)指用手去碰其叶子。指整张叶子合起来和整株含羞草的低垂。

(2)意思是整株含羞草都张开,没有合起来。把物当人来写。

3.第二段:写含羞草叶子不合,“我”百思不得其解。

第三段:通过看书学习与探究,“我”终于明白了含羞草“不羞”的原因。

4.(1)因为含羞草叶枕内的细胞液都流光了,而它还没有补充过来的时候,所以不羞。

(2)没想到一株不起眼的含羞草也蕴藏着如此有趣的科学道理,平时要加强观察和学习。

篇2: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阅读答案

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

在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路旁长着一株矮小的含羞草,它茎秆纤细,长着羽毛状的叶子。

只要一碰它,它就会整张叶子合起来,然后整株含羞草都低垂下来,真有意思!因此,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上学放学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它,看着它“害羞”,觉得有无穷的乐趣。

今天早晨,骆宁抢在我的前头蹲下身子去拨弄含羞草忽然她惊呼起来你们快来看呀含羞草不羞了我和张志玲跑上去,含羞草果真纹丝不动,整株含羞草都没有合起来;我和张志玲又拨弄几下,奇怪!含羞草真没有合起来。它的脸皮“厚”了起来。含羞草的叶子怎么不合起来呢?大概是天气冷了吧?我立刻把这一闪而过的想法否定了。记得几天前我偶然碰过一簇含羞草,它的叶子很快就合上了!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上午放学回家,妈妈说收音机的电池没电了,要我去买两节来。我突然想到了:含羞草和电池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呢?电池的电会耗尽,含羞草里的使它“害羞”的那种物质会不会也耗尽了呢?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但还不能用科学的道理解释它,心里总有点不满足。

下午,我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的书看,才知道这个秘密。原来含羞草的小叶柄、大叶柄和复叶柄与茎轴相连的地方叫叶枕,叶枕内部细胞含有水分,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上部细胞内的水分便流到别的细胞空隙去,叶枕上部就褶(zhě)皱起来,于是,含羞草就出现“害羞”的状态。但是,我们经常连续碰它,使它的叶枕内的细胞液都流光了,而它还没有补充过来的时候,就出现了“不羞”的'情况。

没想到,小小一株不起眼的含羞草也蕴藏着如此有趣的科学道理,看来,平时还得多注意观察和学习啊!

1、在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并注意在格中的位置。

2、“百思不得其解”中的“百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读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上学放学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它,看着它“害羞”,觉得有无穷的乐趣。这里的“羞”指的是什么?“害羞”指的是什么?

(2)它的脸皮“厚”了起来。“厚”指的是什么?

4、按分好的段(已用“标明),概括第二段的意思。

5、根据你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回答问题。

(1)含羞草为什么会“不羞”了?

(2)明白了“含羞草为什么不羞”后,你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1、,。,:“!!”

2、反复多次思考

3、“羞”指的是含羞草的整张叶子合起来。“害羞”指的是人们轻轻一碰含羞草,他的整张叶子就会合起来,整株含羞草都低垂下来。

4、今晨,我们发现含羞草不羞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5、

(1)因为人们连续触碰含羞草,是它的叶枕内的细胞液都流光了,而它还没有补充过来的时候,就出现了”不羞”的状况。

(2)示例:要爱护含羞草,不要因为它的“害羞”而不停地逗弄它,伤害了它的生命力。

篇3: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的周记

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的周记

暑假里,姐姐从花鸟市场给我买了一盆含羞草。含羞草浑身都是绿的,像个披着绿衣裳的孩子。茎的两边满是叶子,细细的,长长的,约摸有二三十片。我可喜欢含羞草了,听别人说,只要轻轻地碰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马上把自己的“脸”遮住。是不是真的呀?于是我便于好奇地试了试。果然,我的手刚刚出碰到含羞草,它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只要我碰它一下,它就会像一个“脸红”的娃娃,合上了自己的“脸颊”。

今天,我又像往常一样去给含羞草浇水,并且照例碰了碰它的叶子。可这回含羞草的叶儿却没有合起来。“咦?含羞草的叶子怎么没有合拢啊?”我的心中不禁打了个问号。难道是因为含羞草和我相处了很久,已经是我的好朋友了,所以它见了我才不“害羞”?我猜想。为了弄明白这一奇怪的现象,我便上网查询了有关资料。

过了有小会儿答案就出来了。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奇妙。原来含羞草的小叶柄、大叶柄和复叶柄与茎轴相连的地方叫叶枕。叶枕里有水分。当我们碰到叶片的时候,叶枕上部细胞内的水分便到别的细胞空隙去了,叶枕上就褶皱了起来,于是含羞草就出现了我们所见的含羞草“害羞”的情况。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去触碰它的叶子,它的叶枕内的细胞液就会全部流光,所以就会出现含羞草不“害羞”的状况。仔细一想,也是。由于我觉得含羞草会合叶很好玩,所以经常去触摸它的叶子。怪不得它这回不“害羞”了呢!

我总算弄懂了这其中的奥妙。看来,含羞草有时候也是一个“开朗”的“孩子”啊!

篇4:为富不忘报桑梓阅读理解答案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1岁时全家流落到香港。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不到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7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群众公寓”,所需建筑费用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群众公寓”有10幢共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患者,有病床500张。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有人说:“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文中说:“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校舍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李嘉诚常说:“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李嘉诚“超人李”、“大哥诚”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呼风唤雨”、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几段叙述李嘉诚创业过程,表明他的财富来之不易,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

B.文章在关于传主报效桑梓的`叙述之中多次对他进行语言描写,直接揭示出李嘉诚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C.文中对新建的汕头大学校园的详细介绍,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也是传主呕心沥血办教育的生动写照。

D.作者写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并在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作了有关的指示,用意十分明显——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传主。

E.文章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人们爱戴和尊敬李嘉诚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

(2)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6分)

(3)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B(2分)D(3分)E(1分)(A“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错;C“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错;E“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不准确)

(2)(6分。答3点即给满分,概括和具体内容各1分,事例提到一处即可)①具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或有顽强的毅力)——过早挑起生活重担,创业中辛苦工作;②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在塑胶玩具厂经理一职上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又发展为长江实业公司;又转向地产业、贸易业);③热爱祖国和故乡,热心祖国公益事业——捐资给家乡建医院、住宅、大学(说出一个即可);④富贵不淫——穿戴住都很节俭,不出席豪华宴会;⑤克己奉公——不领公司津贴,酬金都给公司,每年只拿600美元董事费。

(3)(6分)①类比,突出传主的形象。②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

(4)(8分。观点2分;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分析,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一:是回报社会的善举。①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民;②学会感恩;③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

观点二:是传统道德的体现。①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②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观点三:需要社会大力提倡。①创造浓郁的社会风气②创设良好的操作条件;③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观点四:要靠致富者的自觉。①发乎真情,避免作秀;②淡泊名利,提升境界;③感动民众,发扬光大。

篇5:为富不忘报桑梓阅读理解练习答案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1岁时全家流落到香港。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不到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7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群众公寓”,所需建筑费用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群众公寓”有10幢共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患者,有病床500张。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有人说:“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文中说:“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校舍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 “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 “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李嘉诚常说:“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李嘉诚“超人李”、“大哥诚”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呼风唤雨”、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

1.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4分)

2.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3.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答案:

1.①具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或有顽强的毅力)——过早挑起生活重担,创业中辛苦工作;②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在塑胶玩具厂经理一职上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又发展为长江实业公司;又转向地产业、贸易业);③热爱祖国和故乡,热心祖国公益事业——捐资给家乡建医院、住宅、大学(说出一个即可);④富贵不淫——穿戴住都很节俭,不出席豪华宴会;⑤克己奉公——不领公司津贴,酬金都给公司,每年只拿600美元董事费。(4分。答4点即给满分,概括和具体内容各1分,事例提到一处即可)

2.①类比,突出传主的形象。②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5分,答1点给2分,答2点给3分,答3点即给满分)

3.观点一:是回报社会的善举。①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民;②学会感恩;③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

观点二:是传统道德的体现。①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②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观点三:需要社会大力提倡。①创造浓郁的社会风气②创设良好的操作条件;③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观点四:要靠致富者的自觉。①发乎真情,避免作秀;②淡泊名利,提升境界;③感动民众,发扬光大。

(6分。观点2分;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分析,4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在全文中找出相应的能够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句子,并将原文中的句子概括出来。例如:“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体现了他苦干实干的精神。

2.试题分析:有人说:“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是将两个人放到一起进行类比,突出李嘉诚的形象。“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这样一次一次的写陈嘉庚,也是为了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3.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先要看清题干要求“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不但要结合文本,还要联系实际。在讨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阅读理解桃花源记及答案

牡蛎阅读理解答案

春风阅读理解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及其答案

泥石流阅读理解答案

暴雨阅读理解及答案

噪音阅读理解答案

入迷阅读理解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父亲阅读理解答案

《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阅读理解及答案(推荐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阅读理解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