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ku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中南大学考研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南大学考研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经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中南大学考研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经验
中南大学考研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经验
中南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20参加考试,3月份复试,到现在确认能录取找好导师。自己当时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今天将自己所知道的写下来,希望能帮助到下年想考的同学,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首先,不知道其他学院怎么样,我感觉商学院还是比较公平的,起码出示的复试名单中,初试笔试英语面试专业面试各项的成绩都明白的写出来,然后再加权。今年招的人比较多,只统招了27个,今年39个。不过在最后名单出来之前,并没有明确说招多少个,招生目录也没有写,下年可能也是一样的情况吧。可能今年大部分学校都扩招了。
复试中,笔试300分,英语面试100,专业面试100,总分500。去年复试占百分之50,今年是百分之30,所以明年多少说不准。笔试很重要,一定要考好,很多同学初试分数并不高,但复试的笔试考的好,照样能上,所以初试分数不是很高的同学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当然分数高一点的也有笔试分数太低最后加权起来总分低了的。所以,复试很重要,不要因为初试分数高而松懈。
其次,复试三项都必须要过,300分的180及格,只要有一项不及格都会被直接刷掉。
具体说说这三项:
1.笔试
笔试考两门,一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门生产运作管理,一门150分。管理科学与工程:五个名词解释(DSS,CIMS等)共10分。八个简答,一个十分(关系模型的组成,E--R图的组成及表示符号,系统分析书的组成等等)。三个画图,一个20分(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决策表)。我感觉这本书是需要仔细背的,因为有的问题考的比较细节,我感觉我当时背的已经很仔细了,但还是遗漏了一些。
生产运作管理,两个分析题,一个30分,两个计算题,一个30分,一个案例分析30分。分析题一个是生产运作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前景,一个是供应链的主要思想、传统供应链与现代供应链的区别,具体题目记不清了,大体是这个意思。计算题一个是最迟时间最早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关键路线。一个是一个什么连续的什么的,要查正态表,因为我当时都没看,所以我也不知道这是哪个知识点,不过好像做上的人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觉得需要查表,结果都没复习,结果考试的时候把表给出来了。所以,不确定明年的题型,会变,今年的仅供参考,让大家知道复习究竟应该到哪一层次。
2.英语面试
感觉英语面试还是比较简单,开始几个人时间很短,大概五分钟左右,中间几个同学时间长一些,七八分钟吧,后面的多久我就不知道了。老师比较和蔼的,不用太紧张。女老师的口语很好哦,听说是从外院请来的,男老师很和蔼,听同学说你在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他还会帮你说一下,帮你圆场。不过我面的时候主要是那个女老师问的。具体问的问题,简单介绍专业,想做什么工作,家乡是哪里,简要介绍家乡,性格啊,喜欢读的英语书啊,书里面的主人公啊,问的比较杂,就是会根据你说的一个问题继续往下问,所以不熟悉的尽量避开,以免老师追问的时候你不知道。但是大家分数还是差不多,70到90左右。
3.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上午没有面完,下午还面了。当然排的中间或者后面的同学还是比较占便宜的,因为前面的一般问的比较刁钻。上午的时候,标准的一个人十几分钟,下午的就快很多,大概五六分钟。上午的时候比较难应付,老师问的比较难回答。记住自己没做过的不要说做过,老师追问起来你不知道的话就不好了。所以一定要诚实。至于问题,有你本科学的专业啊,想学什么方向啊,为什么考研啊,为什么选中南啊,其他问题因人而异,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来问你个人问题。切记,要诚实,可以适当美化自己,但是千万不要太过。可能你会太紧张啊,回答的不是很好啊,都没关系,面试一般都80以上,拉不开分,所以笔试才是王道啊。
当然,有人面试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商学院的老师我感觉还是比较严谨比较讲究学术的`,这也是对自己带的学生负责,我感觉跟着老师学一定会学到东西。所以,你要让老师知道你是认真好学的,相信大家都是真心想到中南学知识的,所以不要说选长沙因为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千万不要。老师收研究生是为了将自己的只是传授下去,回答偏颇了就不好了。
4.至于联系导师
这个感觉不用太过殷勤,我感觉老师不会给你黑幕操作之类的,老师收哪个学生都一样的。所以要放平心态,不要联系太多老师,如果有老师答应收你,就不要再去联系其他导师了,做人要讲诚信,不要放老师鸽子。如果这个老师说人已经收满啊之类的,就再联系其他的。不过很多老师在复试之前都不会给你很确切的大幅,都说你先复试通过再说啊之类的,这也很正常。不要太担心了,复试过了应该就会有导师。不过因为今年扩招,可能有的找导师会比较困难些。所以,要及时关注商学院的网站,看录取结果有没有出。今年本来说是三号出录取名单,结果2号下午就出了。有的是复试之前老师就答应只要他复试通过就收他。如果老师没有明确答复的话,就要确定录取后赶紧联系导师。再晚的话可能很多导师都会收满了。
篇2:中山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初复试经验
2013年中山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初复试经验
一、关于初试
一般考研的科目有两种,一种是考四门的:英语(100),政治(100),专业一(150),专业二(150),满分500。还有一种是考3门:英语(100),政治(100),专业课(300),满分也是500。在此以国商管科为例说明。
管科是属于考四门的,其中数学是考数三,英语是考英语一。
(一)数学
还是推荐李永乐和李正元的复习全书,认真看认真做,辅以真题和相应资料,下大力气,还是可以取得理想分数的,我个人数学没考好,不多说。
(二)英语
推荐看考研视频,阅读看范猛,翻译看唐静,完型看张销民,作文看王江涛,其他人的视频可以忽略。单词我是用乱序版,绿皮的那本,方法是用艾宾浩斯记忆法。我会把艾宾浩斯记忆法的软件上传,大家下载后根据软件制定计划好好背。我当时整个3月都在背单词,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到后期是背到真的想吐了,但坚持下来后效果会非常好,后期只要每天花半个小时回顾下就好。英语真题要反复研究,我到后期是把阅读给翻译了一遍,感觉又到了一层境界。作文在早期要背范文,冲刺时要做一个自己的模板。我的模板都是从考研阅读里面摘录出来修改完成的,然后对照各大辅导机构的模板,只要是重复的我就全部替换掉,保证自己的模板独一无二。我也会把我英语作文的相关资料上传。英语我考了75,虽然还不错,但不是我的理想分数,主要是考试的时候还是急了点。建议大家在考研前要认真模拟英语,包括写作和涂卡。
(三)政治
我考了73,也不满意,政治我花了很大力气,还是没考好。政治现在反猜题的思路很明显,每年都有辅导机构说押中多少题,纯属吹牛!不过肖秀荣还是有点靠谱。可以关注肖秀荣的微博,有挺多有用的建议在里头。大家一定要比对真题跟辅导资料的差别,现在的辅导资料的选择题还是侧重于识记,而真题已经侧重于理解贯通了。大家最好还是老老实实买本考研大纲,认真看认真划,该背的背。题目推荐肖秀荣的一千题,认真做,有帮助的。政治复习时间从八月底或九月初开始最好,不用太早开始,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报辅导班,借下讲义看看就好。冲刺阶段时尽量做多点市面上的选择题,保持手感。
(四)专业课
罗宾斯的《管理学》,第九版。推荐大家使用五轮复习法,网上可以搜到。我在2月份时把管理学看了一遍,在4月份时做了一份笔记,一天做一章。6月再看了一遍课本,并且把笔记修改了下(我是用word做的)。7月份时做出各章的框架图(用铅笔画画就好,自己能看懂就行)。8月份背各章的大知识点,如权变的领导理论有哪些,这时没有记各知识点的详细内容,只是大概记住标题。9月开始认真背知识点了,我这时就完全抛开课本了,就看自己的笔记,那时大概两三天背一章。十月时背第二遍,并把岭院的真题给做了。十一月背第三遍,做岭院真题第二遍,当时觉得不够题做,就自己搜了些题来做,待会我也会上传。十二月时脑海里的知识点就很清晰,就不断滚动地背,对照着框架图回忆内容。同时回归课本看了一遍,揣摩了一些老师会出哪些知识点。冲刺阶段我把国商12年真题考过的知识点给忽略了,认为不会再考。但今年还是有一两个知识点重复考了,估计是换老师出题,因为题型大变,出了案例分析题,还有两个名词解释完全不属于课本上的。所以,大家复习要实打实干,每个点都要过一遍。背管理学的过程会非常痛苦,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都是哑的,每天都要含喉片和吃消炎药,但熬过去了,后期就好过一点了。
最好的'方法是大家到考研论坛看经验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就踏实地实践。要注意发帖人的情况哦,看你自身的情况跟发帖人的情况差距多大。举个例子,去年岭院管科第一的师兄是用张剑的150篇阅读复习的,而这本书是其他考研人不推荐的,但师兄用这本书考了75。后来我跟他见面时问过后才知道,他本身的英语底子就非常好,六级过了,BEC高级也过了,所以他前期用150篇不会影响太大,不过他后期还是很认真地研究了真题。师弟师妹留心点,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辅导班可以不用报的,上网买盗版视频就好,价钱便宜而且可以同时享有很多辅导机构的资源。时间也可以自己掌控,可以自己安排看视频时间,不被辅导班拖着走。辅导班的老师都是赶场的,他在一天之内把内容都给你讲完,你坐那就是抄抄抄,根本没学到什么。而且很奇怪的一点,我周围那些报辅导班的同学最后都没考上。这个不是诅咒,只是辅导班确实会打乱你的学习计划。至于哪些人有卖盗版视频,大家上网搜就有了。另外,不能完全依靠视频,有些人认为自己看视频挺舒服的而且时间过得快,实际知识点在脑海里走了一遍啥也没留下,所以还是认真看书和做题为王道,每年很多高分考生都是自学为主。
二、关于复试
好不容易过了初试,还有复试,考研好漫长!
复试很重要,像中大的复试满分也是500,你在初试高别人十来分的,很容易在复试时就被反超。今年国商复试有两位二战的师兄被涮,就是面试没有表现好,所以复试要很认真的准备。初试后,觉得有希望进复试的,就找师兄问复试的参考书目,寒假时多少看点,这样真进复试了就不会慌乱。口语推荐买一本书,大概叫星火考研复试口语吧,用里面的句子套上自己的情况,背熟,基本可以应付了。
我是3月17号傍晚到了珠海校区,提前到达可以让自己熟悉环境,也可以约师兄师姐出来聊天问问情况。国商是3月19号早上报到,然后笔试。笔试的题型有简答,论述,其中含有作图题。
(一)笔试
内容还是跟管科的四个方向有关:物流,人力,财务,营销。我记得的题有:1.论述社会责任,2.品牌营销,3.杜邦分析,4.分析送披萨的顾客需求和快递员的需求,以及设计送披萨的流程图。其他一些题想不起来了。我会把国商本科生的课本名称以及相关资料上传,准备复试时大家参照这些书认真看。
20号早上面试,国商会给每个学生分配具体的时间点。我当时是10点30分面试,我10点10分从招待所出发,到达时我前面还有两个没有复试。坐下问了面试的情况和题目,心里有个底后就不再参加讨论了,就站起来看看自己的笔记和放松心情。10点45分吧,轮到我。
(二)面试
进去后问好鞠躬,然后老师会提示你从右边的箱子抽题。我的题目是:财务困境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困境以及如何解决。答完后抽英语口语题,题目是: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有哪些并举例回答。答完后就闲聊了,问了我喜欢看哪些书,为什么看这些书,想研究哪个领域,对这个领域的前沿有哪些了解,你是个怎样的人,有什么缺点,为什么数学考得这么差。期间穿插了专业性的问题,如360度反馈法是什么,当今中国的企业可以应用360度反馈法吗。答完这些后,老师就示意我可以走了,鞠躬关门,复试结束。从我们参加复试的9个人情况来说,今年的面试的专业课题目都很宽泛,涉及城镇化,农民工等,以及一些专业性的财务知识,这些需要日常的积累和思考。大家平时可以在网上浏览世界经理人网站和财富网站以做相关准备。
我在准备复试期间,还去参加了招聘会,练习自己的胆量和口才。到后期基本掌握面试技巧和知道如何调控氛围了,这一点对我面试时成功逆袭帮助很大。当时我面试时,抽的专业题我答不出来,但我跟老师讲了我对这道题的想法和思路,老师听完后很认真地给我讲解了答案。然后抽的英语题,大意是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是什么并请举例回答。这题你用中文回答都很别扭,还要用英语回答啊我差点就崩溃啊。我举了个解决团队成员不和的例子,反正我是保持一直说,保持流利,最后得分79(满分100),总算不会拉后腿(大部分人是80+)。然后就是闲聊了,闲聊中老师还是会突然就问到专业性的问题,所以整个过程自己要打起精神。总的来说,我在参加复试的9个人中,抽到的问题是挺难的,而且没答好,但我的面试分数是不低的,就是因为之前的积累,保持镇定,自信,微笑,积极倾听,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引。老师看的是你的综合素质,大家记住这一点。
复试其实有很多可以准备的,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思考老师会问我哪些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自己打好草稿。我当时就面试的问题和口语就做了一本笔记,除了专业性的问题,面试的其他问题都基本在笔记中涉及了。所以大家面试一定要认真,要打有准备的战役。
篇3: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
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作为商学院中唯一一个考管理科学的另类,论坛中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信息几乎是没有,以至于好多考管科(有的童鞋更愿意简称为管工)的同学都觉得管科不是亲儿子。楼主复习的时候也是遍寻管科经验谈无果只好自己摸索,还好幸运的考上了。看到企管营销之类的求助帖总有好人第一时间回复而管科的帖子却总是秒沉,楼主决定力所能及的把了解到的信息都发出来让后来者能有所借鉴,同时要称赞考研网的人大论坛,我逛过好多学校的论坛没有一个学校的报考信息帖的详细程度能跟人大相比,也没有哪个版主能像他那样尽职尽责的第一时间收集各种复试信息。
一、关于招生与报考
据楼主了解的消息(部分可能有偏差),管科进入复试4名,最终录取2名,1人调至技经,1人不幸落榜,最终录取最低分385。
进入复试5名,最终录取5名,最终录取最低分364。
20进入复试4名,最终录取4名,最终录取最低分371。
在学硕稳定趋缩招的近两年商学院管科却在扩招,而且近两年的淘汰率是0,这对报考管科的童鞋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人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20开外评分只有B+,所以报考时要想清楚在专业和学校之间侧重点更倾向于哪儿,楼主喜欢人大几十年,而且人大管科更偏重于经管,所以毫不犹豫报考人大(还有个原因是因为人大考数三)……如果对考管科信心不足又想在这个领域做研究不妨报考技术经济学,技经和管科的老师与课程非常相似,而且技经每年都招不满,今年只有一位上355,只是专业课要考管理综合。
管科今年初试线370商学院最高,同时单科线60,腰斩了好多英语不过线儿专业课120+的同学,所以考管科英语一定要过关,确保能够达到60+。
就楼主的复试经历与得到的信息而言,管科没有任何内幕,不用找导师,不用托关系,分数才是硬道理。
二、关于复习与初试
数英政就不说了,好多大牛们的经验及参考书推荐比比皆是。还是要注意英语,别总分380+却死在了英语60的线上,那才叫欲哭无泪。
1.专业课,先说运筹学,结合与13年真题。
运筹学楼主看的是清华大学出的绿皮儿《运筹学》和胡运权的《运筹学教程》,看其中一本并配合课后题OR习题集就足够了,绿皮儿的讲的更细更深一些,胡的更容易理解。所有章节都要看,没有非重点之说,不要有侥幸心理。人大运筹学出题特点是重思维结构轻计算,更多的是考察建模与逻辑思维,因此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的建模题考查几率很大。像单纯形法表上作业法这种一道题得写两三页纸的`大计算出题几率不大,但是要掌握,反正也不难。
12年运筹学第一题是用文字描述单纯形法迭代步骤与原理,楼主只会算不会说,所以只好乱写一通。
第二题是一道线性规划建模题,而且是绿皮儿书原题,妥妥的送分题。
第三题是最短路问题,用PT标号法(就是那个Dij什么一堆字母的那个法)1分钟算出,妥妥的送分题。
第四题是决策树问题,注意一下细节别算错数就行,妥妥的送分题。
13年的专业课出题老师跟12年的应该不是同一位老师,而且难度增大了。
第一题是0-1整数规划建模题(我觉得是这部分的)。
第二题是动态规划的建模,并要求算出结果,略有难度,强烈建议看透动态规划的那几个模型,理解透了并掌握住就没问题。
第三题是最短路问题,还是PT标号法,妥妥的送分题终于出现了。
第四题是非线性规划求最值,就是目标函数中有二次方项,略坑爹,我同学说用高数的拉格朗日极值法解就行,楼主用仅存于幻想中的库恩塔克方法乱写一通还写错了。
总之一句话,运筹学出的都是最基本的题,书上的例题保证每一道都会做而且知道怎么做就一定没问题。
2.再说管理信息系统。
楼主看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左美云主编的《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管理信息系统问题与详解》,人大出版社周山芙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上一届的学姐看的是甘仞初编的一本,我同学看的是人大本科上课时教的一本书,等开学的时候我再问问本校考研同学看哪些书。书不在多在精,这几本书的框架都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
人大MIS主要考的是对MIS个步骤的理解与应用,基本都是从实际案例出发去考查对MIS整体的理解把握,所以不仅要记住概念,还要知道题目要求你回答哪一部分的概念,而且要准确的答到点子上。
12年管理信息系统第一题是对CIO和信息中心的名词解释。
第二第三题记不清了,都是结合案例回答问题。第四题是一个CIO花高价弄了个信息系统自我感觉很HIGH实施后手下纷纷忧心忡忡觉得没用还拖后腿,隔壁公司花几毛钱弄的系统却让手下交口称赞于是CIO很委屈,对此事件提了几个相关问题,大概考查系统规划与分析。
13年题型变了没有名词解释了。第二三题记不清了(原谅我吧题目好多字呢),第一题很坑爹考的是系统设计中的ER关系图和SQL语言,虽然都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可是楼主复习时根本没仔细看这部分啊只好乱画了几个框框瞎写了几个单词结果SELECT还拼错了。第四题(可能只有三道题)是结合美国一航空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最终大幅度削减成本提高效益的案例,楼主答的方向是BPR也不知道对不对。
总之一句话,每章都得看!连ER图和SQL都考,谁知道明年会不会考数据流程图什么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啊。
三、关于复试
笔试部分三道MIS三道运筹学。MIS考的是ERP,业务流程外包,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考查的范围比较大,需要把自己看的东西综合起来。
(一)运筹学第一题5道选择,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大概能蒙出来答案。第二题考的是存储论EOQ模型及其计算,第三题出的是一道楼主从来没见过的题型,楼主很肯定绿皮儿和胡的书里没有这种题型,另一位非人大复试管科的同学同样没见过这个题型,但是楼主利用5.0的矫正视力和监考老师的不慎走位看到了前排人大本校的一位可以双手在背后合十面试时淡妆小西装楼主好喜欢啊别跑题了的妹子的草稿纸写了一大长串这个题的式子,等楼主开学时再仔细询问人大本科时运筹学的教材。
英语笔试汉译英英译汉各五道,不难。
(二)面试部分先是一个简短的中文自我介绍,之后管科的一位女老师念一段文章,大概1分钟,让用汉语描述大意,是为听力部分。接着从一堆纸条中抽一道题(目测一共70+道)并用英语回答,没有涉及专业知识,是为口语部分。然后五位老师每人提问,没有抽题,就是聊天式的提问,楼主是中国传媒毕业的,老师问了诸如新媒介的特点(?),电视剧拍摄档期时间的调整(这是管科的吗?!),数据挖掘的内容(???)……总之老师非常和蔼非常好,没有难为人及刨根问底似的追问。
四、题外话
对于二战的楼主来说考研是一场与孤独感的战斗,当别人签下三方协议游山玩水时你在自习室,当别人DOTA开黑时你在自习室,当别人卿卿我我享受恋爱时你在自习室,当别人逛街吃大餐时你在自习室。如果你不是那些自我学习能力极强记忆力超众的大牛们,你就必须做好抵抗诱惑与孤独感做战斗的准备,不要在意别人对你能否考上的看法,不要患得患失担心自己能否对得起付出的几个月时间,尽努力,存希望。每次一想到可以坐在明德楼中上课,可以走在干净平整的校园小道,可以闭上眼睛呼吸属于自己梦想的学校中的空气时,这一切就像黑暗中一直闪亮的明灯,看似遥远却又那么触手可及――只要你能够坚定的走下去。希望所有考人大,考商学院,考管科的同学都能坚持到底,为自己搏最后一次,勇敢地走下去。
我会一直收集管科的有关信息,回答所有我能回答的问题,也希望其他了解管科信息的同学能多多分享。
考人大管科的同学们,你永远不会独行。
在你的唱机放低唱片是我,算是暗中一起分享过首歌。
篇4: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
既然选择了前方,留给世界的就只是背影!犹记得去年此时节我奋斗的日子,如今又有那么多学弟学妹与我一样伏案苦读,而我终于如愿,考上了厦大,成为厦大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名研究生,快九月了,我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的厦大研究生生活。今天我就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考研复习的心得,只希望你们也能从中获益,来到厦大,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除了考大家都考的政治英语数学外,就是运筹学了。其他的经验你们可以到网上好好搜搜,都有些实用的经验黄皮书红皮书的,大家要备好。而我和大家聊聊我的专业课复习吧,这个感触最深,也是我花时间最多的。当然,上天不负有心人,我最终拿了高分!
大家在复习专业课时首先要按照厦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列出的考研大纲来做准备工作。考研大纲详细列出所考专业的研究方向、初试目录、参考书及一些特定的要求。这是必须铭记于心的,这对于跨校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尤其重要。我也是跨校跨专业考的。这个专业是要考运筹学的,而我的专业虽然是应用数学,没有学过运筹学。除了线性规划,其他的运筹内容都要靠自学!虽然考研备战时间短暂,但幸运的是,考试大纲告诉了我哪里是重点章节,哪里应忽略。事实证明,考试大纲里没有要求的内容,试卷上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如果考研备战时间不充裕,那么一定要规划好所学习的专业课内容,但是千万不要忽略那些考试大纲中没有提到的章节!按照二八原理,把主要的重要的常考的知识点牢牢把握,就能事半功倍了。现在离考试越来越近了,其实有了这本书,就类似于上了一个辅导班,老师给圈点重点,点拨考点,
其中真题解析部分在我看来,运筹所考的内容就是定义、公式、模型,再举一反三。以“线性规划”为例,会用图解法、单纯形法,对偶法解线性规划,并理解灵敏度分析的意义,这样就可以算过关了。对于“线性规划”来说,不用想这样解题是根据什么原理或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要记得书本上写的步骤,然后多做题,把方法记牢就可以了。当然这不是说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考高分,但这是基础,在灵活的解题之前首先是耳熟能详的会意普通问题的解法,即使是机械式的记忆也能达到刻印在脑中的效果。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运筹考的是虽然是动笔算数,但是该背的一定要背,偶尔的填空也会出定义。即使有些公式只要求了解,但如果不能记在脑子中,我想,做题时,是太可能会联想到这些公式,轻者耽误时间,更甚者无法解题。总之一句话,该背的就要背牢。
虽然题海战术被视为不屑,但不可否认,多做题确实是记牢解题方法的最佳途径。课本的课后习题以及配套的习题集是必做的,即使在考研时不会出原题,但也会让人在考场上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无疑会增加考生的信心。在我准备专业课的时候,就把书后的习题及习题集全部做了一遍。我发现厦大管院研究生专业课考试的重复性很强,出题风格也比较稳定,具有规律性。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对我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就是把自己复习的程度检验下,按照考研时间去做,模拟战场上真有真枪实战的感觉,所以考场上就不那么紧张了。这里,我要再强调一下,就是专业课的历年真题。据我的经验,那些十几年前的真题,看不看均可,关键是看近几年的。对于运筹学来说,从真题中可看出哪些内容经常考,也即是重复复习时的重点。真题一定要仔细做,并且要保证做的对。做真题时,一定要用慎重的态度做。建议不要一次都做完,真题也代表了考研时的试题难度,从而也可测试下复习的成果如何。
此外,专业课复习的时间安排我认为是见仁见智。我觉得专业课的复习可在新一年的考试大纲出来后再复习一遍,可以抓住本年重点。如果所考专业课之前没学过,最好前期按照前一年的大纲复习两到四遍;暑假后,对照考试大纲,挪出一整块时间专攻专业课,对知识系统的理解有帮助。
建议复习运筹学复习的的顺序为:
1.边看参考书边做笔记,然后在做习题。
2.快速浏览下参考书,然后研究真题。
3.进行知识点重点复习,有针对性的做题,也可以此时做上一两篇模拟卷,查漏补缺。
努力备战考研,相信你比我还要更认真!
篇5: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
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既然选择了前方,留给世界的就只是背影!犹记得去年此时节我奋斗的日子,如今又有那么多学弟学妹与我一样伏案苦读,而我终于如愿,考上了厦大,成为厦大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名研究生,快九月了,我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的厦大研究生生活。今天我就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考研复习的心得,只希望你们也能从中获益,来到厦大,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除了考大家都考的政治英语数学外,就是运筹学了。其他的经验你们可以到网上好好搜搜,都有些实用的经验黄皮书红皮书的,大家要备好。而我和大家聊聊我的专业课复习吧,这个感触最深,也是我花时间最多的。当然,上天不负有心人,我最终拿了高分!
大家在复习专业课时首先要按照厦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列出的考研大纲来做准备工作。考研大纲详细列出所考专业的研究方向、初试目录、参考书及一些特定的要求。这是必须铭记于心的,这对于跨校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尤其重要。我也是跨校跨专业考的。这个专业是要考运筹学的,而我的专业虽然是应用数学,没有学过运筹学。除了线性规划,其他的运筹内容都要靠自学!虽然考研备战时间短暂,但幸运的是,考试大纲告诉了我哪里是重点章节,哪里应忽略。事实证明,考试大纲里没有要求的内容,试卷上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如果考研备战时间不充裕,那么一定要规划好所学习的专业课内容,但是千万不要忽略那些考试大纲中没有提到的章节!另外我可能比其他考生多了一本《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精编》这本比考研大纲更详细,落实到具体知识点,有些复习提示则更是强调了考点的级别,
备考资料
按照二八原理,把主要的重要的常考的知识点牢牢把握,就能事半功倍了。现在离考试越来越近了,其实有了这本书,就类似于上了一个辅导班,老师给圈点重点,点拨考点。
按照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的《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精编》上面的提示在书本上划出所考章节,然后,就结合书开始看。而其中真题解析部分在我看来,运筹所考的内容就是定义、公式、模型,再举一反三。以“线性规划”为例,会用图解法、单纯形法,对偶法解线性规划,并理解灵敏度分析的意义,这样就可以算过关了。对于“线性规划”来说,不用想这样解题是根据什么原理或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要记得书本上写的步骤,然后多做题,把方法记牢就可以了。当然这不是说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考高分,但这是基础,在灵活的解题之前首先是耳熟能详的会意普通问题的解法,即使是机械式的记忆也能达到刻印在脑中的效果。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运筹考的是虽然是动笔算数,但是该背的一定要背,偶尔的填空也会出定义。即使有些公式只要求了解,但如果不能记在脑子中,我想,做题时,是太可能会联想到这些公式,轻者耽误时间,更甚者无法解题。总之一句话,该背的就要背牢。
虽然题海战术被视为不屑,但不可否认,多做题确实是记牢解题方法的最佳途径。课本的课后习题以及配套的习题集是必做的,即使在考研时不会出原题,但也会让人在考场上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无疑会增加考生的信心。在我准备专业课的时候,就把书后的习题及习题集全部做了一遍。另外在《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精编》中的历年真题解析中所进行总结的那部分尤其重要,我发现厦大管院研究生专业课考试的重复性很强,出题风格也比较稳定,具有规律性。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对我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另外还购买了运筹学的模拟五套卷,就是把自己复习的程度检验下,按照考研时间去做,模拟战场上真有真枪实战的感觉,所以考场上就不那么紧张了。这里,我要再强调一下,就是专业课的历年真题。据我的经验,那些十几年前的真题,看不看均可,关键是看近几年的。对于运筹学来说,从真题中可看出哪些内容经常考,也即是重复复习时的重点。真题一定要仔细做,并且要保证做的对。做真题时,一定要用慎重的态度做。建议不要一次都做完,真题也代表了考研时的试题难度,从而也可测试下复习的成果如何。
此外,专业课复习的时间安排我认为是见仁见智。我觉得专业课的复习可在新一年的考试大纲出来后再复习一遍,可以抓住本年重点。如果所考专业课之前没学过,最好前期按照前一年的大纲复习两到四遍;暑假后,对照考试大纲,挪出一整块时间专攻专业课,对知识系统的理解有帮助。
建议复习运筹学复习的的顺序为:
1.边看参考书边做笔记,然后在做习题。
2.快速浏览下参考书,然后研究真题,可以按照《复习精编》上对真题的解读去研究。
3.进行知识点重点复习,有针对性的做题,也可以此时做上一两篇模拟卷,查漏补缺。
努力备战考研,相信你比我还要更认真!
篇6:中山大学管理科学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中山大学管理科学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分享
先自我介绍一下,来自江苏的一所理工科学校,本科学得是物理,初试分数401,专业课115,数学142,政治79,英语65,今年岭院管科的专业课压分算是挺严重的,所以跟经济学和金融比起来可能分数略低了点。不过管科的经验帖也有点冷清啊,希望在薪火相传的同时,学弟学妹们也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加油吧。
一、初试
(一)数学
今年的数学应该是中规中矩的,我其实做的特别顺手,1个小时50分钟写完的,结果非常粗心的错了第一题选择题和一个计算结果,这是我最惨痛的教训,要特别注意了,考试,要的就是结果,如果你不对,即便你是会做这一题的也没用,粗心的结果可能是少考很多分,也有可能是直接碎了你考研的梦。
虽然我本科学的是物理,但是我的数学很多都是靠自己看的。我们学校的物理专业是不开设概率论与统计这门课程的,关于概率所有的知识都是我自学的,而且大家也知道大学本科所学的高数知识对于考研来说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对于数学基础而言,我想我和绝大多数同学是一样的。
复习时间:由于我一直没有确定考研的具体方向和学校,所以我的数学复习时间也不算早,是从六月份才正式开始的,而且刚开始时的复习强度也不大,直到七月底才算把高数,线代,概率的课本过了一遍,在八月份我把李永乐的全书过了一边,九月份我把李永乐的全书过了一遍,十月份我把李永乐的全书过了一遍,十一月份我把全书过了一遍,十二月份再一遍,期间又把课本过了即便,当然不是每题都做,是把我没掌握牢的重点巩固。
参考用书:同济版高等数学、浙大版概率论与统计、同济版线性代数、李永乐复习全书、真题。
特别提醒:考试大纲,这个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大纲,我不敢说你考不好。但是有大纲,你绝对能考的更好。
关于数学,我个人最深刻的感触是,不在乎你做的题目的多少,而在乎你是不是真的领会到了大纲里规定的知识点。我在复习数学的时候,考试大纲从来不离手,其实我数学复习上花的时间是不多的,因为我是跨专业,我对于专业课是处于完全不了解和自学的状态,所以我不可能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数学上。
对于数学课本:一定要把大纲里规定的知识点在课本上找到,还有一些公式或知识点的推导方法,也是要好好看的。对高数的那三门课的整体框架和细分的知识点了然于胸的话,130+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课本后面的习题,有选择性的做一部分,最后每本教材都弄一本对应的习题解答,这样的话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对于数学参考资料:你们也看到了,我做的就是不停的重复。没错,我没有去做660,没有做400题,没有做超越135,没有做合工大最后八套,也没有做各种预测卷。但是并不是我对这些资料不了解或者我不知道这些资料,我其实非常了解,每一本我都买过或找同学的看过。我没做,是因为第一点,我认为这些资料对于考研而言,实在是太过了,性价比太低。第二点,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如果你们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去做,而且做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没有那么多时间,相信我,按我说的做,你不会后悔的。
对于真题:这个是我最后悔的事情,我没有来得及把真题做两遍,这个真的是我时间不够了。我真心的告诉你们,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至少做两遍真题,这个是最最最好的资料。
(二)英语
大家也看到了,我的英语考的很一般,也没什么好的经验讲给大家听。但是65分呢,考哪个专业也都够了。而且我四级460,六级至今没过,我想大家也知道我英语什么水平吧。进了大学就没怎么学过英语,当初刚开始复习英语时,也是快要抓狂了,非常痛苦。在这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个人的经验。
复习时间:英语我是和数学一起开始的,就是从六月份开始的,开始的时候就是背单词,说是背单词,我想大家也都有体会,背了和没背一样,基础不好,单词很快就忘。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现在看起来特别傻的事情,我六月中旬开始,一直到七月初这半个月的时间,什么都不做,每天就是背单词,背9个小时的单词,那个时候背单词背到嗓子疼的不行,买润喉片边吃边背,半个月以后拿下绿皮书。然后就认为大功告成,再也不看单词,结果八月初的时候,发现单词几乎忘光,痛心疾首之下,打算放弃英语,就是不愿意再看英语了。知道九月中旬,我用下午吃完饭消食的时间开始做黄皮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终于找到了应付考研英语的方法,就是短时间突击单词,然后不停的做真题,黄皮书我大概做了5、6遍,最后到了12月份,自己总结了几个作文模版,然后考试的时候也基本套上了。其实我考研时英语发挥的也还是不好,最后一篇阅读卡了半个多小时,导致翻译没时间写,最后分数也就一般,但是我想对于像我一样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我的经历你们可以借鉴一下。
复习用书:黄皮书(真题)、绿皮书、作文模版(自己总结的)。
(三)政治
政治的话,跟80+的大神比起来我还是要略逊一筹的,本身政治素养也不够高,纯属为了应付考试,不过今年我政治大题也犯了很致命的.错误,因为听信某辅导机构老师的话,结果每道大题只写了200-300字,导致客观题44-46,结果最后主观题得分很一般,所以研友明年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多写还是有好处的,前提是字要写的稍微工整点。
复习时间:政治我是12月初开始复习的,一个月的时间,看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核心知识考点(就是一本小册子),然后自己总结了一些主要的知识点,政治这门课主要是要熟悉知识点,不用所有点都去背,到考试时,选择题自然会有感觉,而大题也能写的靠边,这样的话,既节省了复习政治的时间,又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复习资料:政治的复习资料确实蛮重要的,我用的是,红宝书(考试大纲)、肖秀荣核心知识考点、肖1000题、肖四、任四、20天20题。
红宝书不用一点点去看,对照着核心考点迅速的看一遍,做上重点记号,然后刷1000题,接着就是不停的去看做记号的内容,政治这种东西,你只要短时间内,不停的看,我感觉是不用打持久战的。
(四)专业课
专业课我都是自学的,最后考115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毕竟我复习的却比较晚,之前一直在犹豫选哪个学校,最后给耽误了,这个是很不好的事情,所以跨专业的同学还是早做打算。
复习时间:专业课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复习的,一直到最后考试都没有间断,管理学这门课就在于你要不断的看,毕竟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至于管理经济学课后的习题还有书中的例题还是要好好做做的。
复习用书:罗宾斯《管理学》,彼得森《管理经济学》其他的参考书我都没怎么用过,事实也证明考试的时候对课本的内容挖掘的很深入,吃透课本才是正道,我看书比较习惯总结,所以关于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的内容我都是自己总结的,最后复习的时候看自己总结的东西也比较舒服。
专业课考试时,我认为字迹是很重要的,如果字写的比较好,绝对是个优势,可惜我的字写的就很不好,不过也没事,只要答到点子上,分数还是有保障的。
二、关于复试的准备:
今年复试与往年不同,是将物流与经管两个方向放在一起,对于运筹学,这又是一门我自学的课程,开始学运筹学也是极端痛苦,好在后来坚持下来,慢慢找到感觉,而且今年的运筹学考到了EOQ和排队论,我只能非常无语,对于我这种跨专业的学生来说,20分眼睁睁的就没有了。而对于战略管理,用的是任浩的黄皮书,不用全看,看前七章就好了。至于具体的题目,我看论坛里已经有其他同学回忆了,我就不再写了。
面试我抽到的是精益生产和对归真堂活熊取胆的看法。还被问到戴明环,营销的几种模式等等专业问题,我都回答出来了,可能老师还是很满意的,所以就和我多聊聊一会儿。本来说的是十分钟,结果超时的不少,还问到我是否看过管理学的书,是否发过论文(还好本科期间发过两篇)等等英语问题。总之感觉老师态度还是蛮好的,最关键的是要淡定,别紧张,想好再说。来年的你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7:中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20中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一、研情分析
中南大学是理工而闻名的学校,本来是想着这样错开报考文学更容易录取,特别是对我们这种跨专业的人来说。但是,事实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报考人数很多。与学校名气直接有关。当然,也是因其文科培养越来越完善。另外,很多人也抱着错开报考的想法。与此对应的却是,保送比例不低。13年官方数据为例,新闻传播学保送12个,统考生复试名单下发26人,淘汰12人,录取14人。但是你再除去那些少干、单考、综合选拔bulabula……最终,所剩无几。
其次,分数线非常高。近三年为375、375、370,英语单科都是55。如此的话,初试成绩70 60 130 120才刚上线,本科一般、跨专业生要突出重围的话400+才有保证。
所以说,要考上真的一点也不轻松。
当然,另一方面,能考上中南这样全国前20名的院校,好处也是多多的(我认为)。
所以,报考前,要对自身水平和客观实际作出综合衡量。一旦下定决心,就风雨无阻吧。就像我,一次考不上,考两次。(这个第二次依然上不了……那还是不来第三次了)。
二、初试用书(非官方,仅为本人选择如此)
政治:《红宝书》+任汝芬序列二、三、四+20天20题。
英语:胡敏的单词书、张剑真题黄皮书、张剑的阅读150题、文都写作书、某某考前预测5套题。
专业一:最新版为准:《新闻学概论》李良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
专业二:《文化产业概论》欧阳友权。
三、复习安排
九月之前,英语是唯一重点,专业书采用浏览法,不专门复习政治。
九月底出版“红宝书”后,加大政治复习的比重,英语依旧重点,吃透专业书。
最后两个多月,专业课疯狂背诵,全面复习。
四、初试经验
(一)政治、英语经验请翻阅公共版块,精华太多太多了,受益匪浅,向前辈们致敬!
特别强调下英语真题的重要性,网上大神说要做五遍“阅读理解”是不无道理的。不要刻意记答案我是复印了好几份近八年的真题反复做。出题人真的是有命题规律的,循序渐进,慢慢会有感觉的。
政治辅导班,仁者见仁,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对我很受用,听他们吹吹牛也是一种考研乐趣……身边不报班的同学,大多还是会拿我们的资料去复印,询问讲课重点,所以,报不报班不一定,里面的讲义资料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另外,押题不能“迷信”,原题重现几率较小。但是一定要看,特别是答案,它会教你怎么扯淡,怎么从材料提取观点,与党和政府挂钩起来,党和政府就那么几个点,依靠人民为人民……
(二)专业课的帖子比较少,说说我不成熟的经验。
1.客观来讲,中南新传专业课“卷面”难度不是很大。通过翻阅历年真题(附件)可以看出,大部分是考查“识记”,书本上都找得到答案的,除了最后写作题(其基本理论也源自课本),也就是侧重于死记硬背。
2.两门专业课内容的背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把课本通读,再加强理解(把条条框框的点代表的意思弄明白,如,什么是品牌策划、品牌控制指的是什么等等),后一阶段就是背诵大的条条框框。
最后达到的程度应该是,看到问题,就知道这个问题分为几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比如,“简述文化品牌塑造”。你就想到这个过程分为“品牌策划、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控制、品牌保护“(没带课本,可能错了,就是意思一下)。然后在每一点下面阐述。因为之前你有过这些条条的理解,这时候就不一定是书本一摸一样的话语了,能一样当然更好。所谓以点带面,应该是这么个意味吧。
3.考试答题纸:一大页一大页的白纸(好像共12页),没有题号,没有横线,每一面有左右两个答题区域,每个区域稍小于A4纸。所以答题的时候你要自己规划好,保持老师能一目了然。很多人问到写多少,这个就不太好量化了。肯定是和分值成正比咯,书上的表
述多就多些一点,少就少写一点,老师出题肯定也就算好了。简答题你就把五六个点写出来,一一在后面加上一两句补充;论述的'每个点后面就肯定就更要详实一些了。个人觉得,1、2、3、4……序列化很有必要。
4.专业一考试范围:新的考试大纲中规定了“中外新闻史”,但是近两年来都没有考过,不代表不考,但是比例一定很小。
五、复试经验
最终成绩=初试成绩X70%+复试成绩X30%
复试分为三部分:专业笔试、综合面试、英语面试。
(一)专业笔试
四个论述(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新闻与传播的区别联系、新闻正义性和客观性、我国文化传播新趋势),一个写作(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影响)。如果说最后一题算新闻热点的话,前面几个就真的考功底和平常积累了,绝对不是出了分数线十几天内能够准备到的。
(二)综合面试
进门,坐下,自我介绍,老师提问。一般都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和提供的信息提问(在我观察,老师手里有一张表,只有基本毕业院校、专业、初试成绩)不是很刁钻古怪,出现频率最高的题目是“介绍你读过的专业书”
(三)英语面试
进门,坐下,老师会提示你开始做自我介绍,老师提问。一般的问题都是你自我介绍的提及的点,还有就是一些常规问题,少部分会与专业沾边。为什么学这个专业、你最喜欢的媒体是什么……这是我记得的一些。
今天我莫名很紧张,在介绍外国名著时,舌头打结了一样,连名字都说不全,有点遗憾,出线堪忧。但是,两个面试的氛围真的是很轻松的。
篇8: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考研复试经验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考研复试经验
今年四系报的人多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国家线很低(复试线就是国家线),所以上线人数多,本校外考调剂回来的也不少。一志愿最高411分调剂回来的最高的也有410+所以今年压力很大,一共刷掉了60多个吧。今年复试比重加大变成了350分微机原理变成200其他的没变微机原理30分的填空96分的简答。(12道题基本都是第三章第六章)还有几道读程序题,一道编程:100个有符号数选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分别放在max和min里;8253应用:计数好像是2000000用两个通道就OK。还有一道芯片扩展,和的最后那一题很像,不过比那个要简单。
面试英语对话,包括自我介绍,老师再问你几个问题,比如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家人啊,大学啊之类的,老师问了我一个五年之内的工作计划之类的,还让我介绍一下我最好的朋友!再就是专业课抽题,自控一筐题,微机原理和C++一筐题题自己任选两道,回答一道就行,都是很简单的题,像根轨迹条数由什么决定?或者给你一个根轨迹让你判断它是几阶、几型的.系统,奈奎斯特图判断稳定性,非线性的一道选择题,脉冲、阶跃、斜坡的拉氏变换。
还有一个复合控制中什么前馈装置,补偿有哪些,答案是扰动补偿和输入补偿。(我认为)剩下的忘了(据说年年都是这些题)。其余就是老师和你唠唠嗑问问你本科时候的事,老师都很和蔼不用紧张。
总体上复试其实不是很严格,但笔试一定要及格,不及格就刷。有一些高分被刷就是因为这个,很可惜!大家在准备复试的时候最好能弄到一本新编16/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95%的题都来源于此,还有历年真题论坛里都有,今年几道简答和大题有的年份都考过,复试的题年年都是那几个老师出,变数不如初试的大。
建议初试成绩出来以后,尽快联系老师,他会给你很大的帮助的。
论坛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希望写的这些可以帮到下届的同学们!
补充
今年是13号报到;14笔试;15面试;17号通知被刷的和被调的,18号下午成绩就出来了。贴在31号楼,19交导师接收表。希望给下届学生做个参考,提早安排住宿问题。
。篇9: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考研初复试经验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考后感的文章。可考研结束,本打算以第一时间写,可是被报临床的不能做基础的问题这个传闻所影响,心情一直起伏不定,那时又没有什么官方的消息,总觉得西综没准交代了。等成绩时候那真是有些叫天天不灵啊,哎,那时才知道,考研虽然劳累,却比不上等分时心灵的煎熬!书归正传,先从初试说起。我是第二年考研,去年我虽然没考,但我与考研的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还有很多同学都在考研,所以我对06年考研还是有了解的。
我想尤其提到三点,我个人觉得这三点比任何包括看书都重要的,那是考研成功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心情,毅力,自信心。06年我的同学们考研,到了最后一、二个月,很多人要么因为快要考试了心情紧张,而至夜不能眠,严重影响了白天的精神和复习的效率;要么因为快要考试了却越来越自觉复习的很差,以至于心情低落,以至每天无论如何也不能专心看书,还有别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都错过了最后的一个月宝贵冲刺的时间,最后都没能考取。我也为我的那些朋友们着急过,难过过。但我想借此向已经工作的我的朋友们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我去年考研时尤其注意这二点:尽可能的保持平常心,不要觉得考不上就怎么怎么样了,要想无论结果怎样,我努力过了,我不会后悔。
回顾那时,我觉得正是这颗平常的心,让我取得了考研的成功。因为只有心态平和,才能在那个枯燥的几个月里保证日日有效率的看书,有效率的天天学习。这就又牵扯一点,毅力。我们下定决心考研,坚持几天,我觉得大家都能做到,但要日复一日,真的很难。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基本没有周末,那是需要毅力,耐力的。复习了一段时间,我相信每个复习的人,都会有烦恼的,要么有关家庭,或学校,或工作,或与周围的关系,或自身的心情,或情感等等数不胜举,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嘛。所以要有毅力,要能持之以恒。如果自身的心情影响较大,请一定记住要尽量调整一颗平常心,大家别怪我罗索,这点这得很重要。第三,要有自信心,我来自一所三流学校,自认为智力也就是常人水平。还有大家可能不知道,因为好学校的本科生要么就业好,要么实习严格,不适宜考研等等,因此即使是北大,协和,大部分都是一些三四流学校的学生在考研究生,考上的也是这些人。所以,一旦你下定决心考好学校,不要胆怯,因为大家差不多都是一个起点考研的,要么你够聪明,会学习;要么你很用功,很持久,只要能扎扎实实坚持到最后,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的。
下面说说具体的复习:
英语
我没做什么220篇,100篇等等之类的阅读理解,只是从9月中旬吧,做的真题,一星期做一份,共做了2至3遍吧,大家不要觉得做的似乎把答案都背下来了,觉得没有效果。我想说即使2、3遍你只错了一个,那这个题你也没领会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其实做这么多遍,我要的是语感和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和习惯。这是任何模拟题都不能替代的。而近三年的真题我是考前三星期做的,一方面模拟考试环境,一方面有时间核对这三套题的答案并领会它们。对了,每次做题不要只做阅读理解,要全部都做(除了作文),当成一次模拟考试,从我过4、6级一直都是这个习惯。我在12月份作过2遍真题时,也曾觉得应该在做做别的什么题,买了套毕金献的模拟,只作了3套吧,与真题的出题思路是不合拍的,所以不做了,一时除了真题,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这样一直到考试。现在想想,有些遗憾,如果再来过,我会多看看英语杂志的。因为我考试时觉得作阅读时有些速度慢,我觉得应该是阅读有些少造成的吧。大家不要觉得我有些唯题至上,毕竟我们的考试环境还是应试教育嘛!不管怎么说还是分数只上嘛!
说到了解真题思路,一定要买本带详细解释的真题书,在加一本高教版的07年英语考试分析,那上面把近几年的真题分析的真是不错的,以此还可以自己揣摩年份较远的真题,说到这,推荐一本分析真题阅读理解和作文的书: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黄皮的),名字我记不清了,似乎叫十年真题的分析,好像不对。不好意思,名字真的忘了,不过有出版社应该能找到此书,感兴趣的不妨留意一下。
第二,说说单词,因为从4、6级开始我习惯背单词,所以考研我也背单词了,但自觉效果不如靠4、6级。这个要看各人情况的,我一个朋友,曾对我说他就是记不住单词,所以我跟他说要把真题里的陌生单词查出然后记住,虽然效果一般,他最后还是得了六十几分。
第三,说说新题型和翻译,作文。新题型真题少,因为只一篇,也难从真题中找到规律和思路,我做的是星火06年版的新题型,它的07版为了赚钱,三种新题型强行分成三本书,我觉得有些不值就没买。但现在我也不晓得哪个出版社的新题型要好些,只是因为星火比较有名就买了而已,只属于个人意见。大家可以自己探索着买。翻译和作文前面提到的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那本书不错。个人觉得万能英语对那些总结能力不强的人还是没坏处的。我自己是在考前三周把近十几年的真题的作文,同类的汇总,自己总结的哪类文章需要些什么框架与语言,然后自己写了几个模版,觉得还是有用的。平时我也是大约每周写一大一小二篇真题作文的。总体来说,我的英语复习的一般吧,只考了70分,我的意见和心得给你们用作一个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再结合自己得学习方法,希望你们英语取得好成绩。
政治
前面说了,我没参加辅导班,所以我没有奔波于各个辅导班中。还有我从网上看到有人说政治要看红宝书和做真题。我认为他的.方法应该不错。所以我从大约十月看政治的,看的就是高教版的红宝书,那上面没有提前画好的重点。所以个人觉得想省事的人可以看任汝分系列一等等之类的书,那上面有重点内容,不过也会导致误导,不画的内容容易忽略。但对不想考太高分的人,足够了。因为看红宝书第一遍很花力气的,得把考纲的重点自己划出来。我共看了三遍。真题似乎一遍没做完,但觉得这种方法与看系列一等等之类的,最后的分数都差不多,所以这两种方法,大家根据自身情况自己选吧!
我的政治考了72分
西综
这门课很重要,但以前你还可以笼统的复习西综,然后靠专业课提分。可从07年西综考试改革来,这门课已经是极其重要了。我想说对于第一次考研的XDJM们来说,应该早一些看这几本书。我的经验是如果自觉智力和大多数人的相似的人来说,不妨早些,6,7月份开始。买一本头年的高教版西综考试说明(32K),看书,我觉得第一遍生理生化病理可以笼统些,等第二遍要精读,看得很细,我似乎内外科看了四遍,生理生化病理看了三遍。内,外科我从第一遍就精读,花了我很长时间,几个月吧,大家复习时不要着急,怕看不完,因为看到最后一遍,周期会大大缩短的。我记得网上有人说过他的周期很短3-5天一个周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西综考了120多分,我自认为以我的能力或学习方法做不到这样,但他表达的一个理念我懂了,那就是复习的周期短,就可以上一遍前面的还没忘,新的一遍已经又把它们巩固了。但他也说过他精读第一遍时也很耗时的。而我复习时这五门前二遍都是精读,第三遍(内外科)虽然没达到他的那个程度,也是能二周一个周期的。
最后的那一遍(这五门)对我帮助很大,许多模糊的记忆在考前的一周内大部分得到巩固和加强。考试时对绝大多数源自于书的题目选答案时都很有把握。对了,我指的是这五门科目考前都要有一个巩固和加强的。
精读时我是看了一门课后,做看过的这部分的真题(北医出版的真题分析),这样子对当天当门科目看过的内容的重点常考点,会有所了解和加深记忆的。要把近十几年的每道真题都搞懂,不行,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解答的。另外,07年的西医重题很多,特别是生理,生化,和病理,所以要特别注重西医的真题啊!不过内外科似乎没什么重题。
课本很重要。我的练习题只有北医的真题,我觉得哪的讲稿也不行(包括贺银成的),虽然贺银成的总结性较强,但西医改革了,更加重了看书的重要性。虽然西医考了248分,但也有遗憾,比如我的复习偏晚,最后的二遍,时间短,只能抓住主要考点,我当时最后一遍是在考前的最后几天一天看一门,看了6天。有些仓促的,但即使这样也是很有收获的,所以说网上说的让西医最后复习周期缩短是很有好处的。
差点忘了说诊断和外科新加的胸外,对我来说,很幸运。因为第一年考,基本没什么涉及到。而且因为第一年考,没有复习资料。只是看书,较难抓住重点,考点,所以我自认为复习的也不好,但幸运的是,新加的内容考的很少。今年,呵呵,你们似乎就不会那么幸运了。对了,还有一个小注意点,每年的新加考点都会考到的,譬如:病理的生殖系统是07年新加的,07年考题就考到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啊!
最后说一下我的时间安排:
一般早上6:00开始看英语政治及一门西综科目,中午睡上一觉,下午再看会英语(一般做真题),然后看其他的西综科目,晚上23:00准时睡觉,个人每天学11-12个小时,周日还会上上网,闷了还会看看电视或找找其他的研友,其实每个人都会由于属于个人的烦恼,很郁闷时找哥们喝上几杯,第二天一觉醒来,就会重新投入学习中的。
最后感谢在考研期间给过我帮助的人,谢谢大家了!
初试就给大家写这么多了,文笔不好,请大家谅解!我会把复试也贴上的。
说起我的复试说困难也困难,说容易也容易。当然也有运气的因素。
得到我的初试成绩,我很开心,毕竟是第二年考,挺不容易的,不过其实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又扯远了,我考的学校,因为初试分数线比较高,所以上线的人数不多。不过也是运气,因为这几年它们的分数线都很高,可我们科还是会满员,还是会刷人,惟独今年却出人意料的少。可我在刚刚得到消息时并不知道,所以很紧张,很早就去了,那里有个师兄,我本打
★ 中南大学自荐信
★ 考研复试自我介绍
中南大学考研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经验(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