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时间:2024-09-20 03:34:40 作者:aails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aails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生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生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小学生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小学生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头儿和他的老太婆,住在蔚蓝色的大海边;他们住在一所破旧的泥舍里,整整过了三十又三年。老头儿每天出去撒网打鱼,让老太婆在家里纺纱结线。

有一次他向大海撒下网,拖上来的只是一些泥沙。他第二次撒下网,拖上来的是一些海草。他第三次撒下网,这次网到了一条鱼,这不是平常的鱼——是条金鱼。

金鱼苦苦地哀求,用人的声音说话:“老爹爹,放了我吧,把我放回大海吧,我给你贵重的报酬:为了赎回我的身体,你要什么都可以。”老头儿觉得很奇怪,心里有点儿害怕:他打鱼打了三十又三年,从来没有听说鱼会讲话。

他放了那条金鱼,亲切地对她说:“上帝保佑你,金鱼!我不要你的报酬,你回到大海里去吧,在那儿自由自在地漫游。”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向她讲起这件天大的怪事:“今天我捉到一条鱼,不是平常的鱼,是条金鱼,这条鱼会说人话。她请求我把她放回大海,她愿意用贵重的代价把自己赎回:为了赎回她的身体,我要什么她都依。我不敢要她的报酬,就把她放回蔚蓝的大海。”

老太婆指着老头儿就骂:“你这个蠢货,你这个傻瓜!不敢拿这条鱼的报酬!你哪怕找她要个木盆也好,我们的那个已经破得不成样儿。”

于是,老头儿走向蔚蓝的大海,看见大海微微地起着波浪。他就开始呼唤金鱼,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老爹爹?”老头儿向她行了个礼,回答道:“鱼娘娘,你做做好事吧,我的老太婆把我责骂,不让我这老头儿安宁:她要一个新木盆,我们的那个,已经破得不成样儿。”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你们马上就会有个新木盆。”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看见老太婆果然有了一个新木盆。这次,老太婆骂得更厉害:“你这个蠢货,你这个傻瓜!只要了个木盆,你真蠢!木盆有什么了不得?滚回去,蠢货,回到金鱼那儿去,向她行个礼,找她要一座木房子。”

于是,他又走向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大海骚动起来)。他开始叫唤金鱼,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老爹爹?”

老头儿向他行了个礼,回答道:“鱼娘娘,你做做好事吧,老太婆的脾气发得更大,她不让我老头儿安宁:讨厌的老太婆想要一座木房子。”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你们准会有座木房子。”

他走向自己的泥舍,泥舍已经无影无踪;在他前面,是一座有敞亮房间的木房子,装着砖砌的白烟囱,还有橡木薄板的大门。

老太婆坐在窗子下,指着丈夫破口大骂:“你这个蠢货,你这个道地的傻瓜!只要了一座木房子,你真傻!滚回去,向金鱼行个礼,说:我不愿再做低贱的庄稼婆,我要做个世袭的贵妇。”

老头儿走向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大海翻动起来)。他又开始叫唤金鱼,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老爹爹?”

老头儿向她行了个礼,回答道:“鱼娘娘,你做做好事吧,老太婆的脾气发得更大,她不让我老头儿安宁:她已经不愿做庄稼婆,要做一个世袭的贵妇。”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他看到什么呢?一座高大的楼房。他的老太婆站在台阶上,身上罩著名贵的黑貂皮披肩,头上戴着绣金的头饰,脖子上挂满珍珠,手上戴着嵌宝石的金戒指,脚上还穿着一双红色的皮靴。

她面前站着许多勤劳的奴仆,她打他们,揪他们的头发。

老头儿对他的老太婆说:“你好吗,尊敬的贵妇人!大概,这回您的心总该满足了吧?”

老太婆对他大声叱喝,派他到马棚里去干活。过了一个星期,又过一星期,老太婆的'脾气发得更厉害,她又打发老头儿到金鱼那儿去:“滚回去,向金鱼行个礼,说:我不愿再做贵妇人,我要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老头儿吓了一跳,恳求说:“你怎么啦,婆娘,疯了吗?你连走路、说话都不像!你会惹得全国人笑话。”

老太婆气得怒火冲天,打了丈夫一记耳光:“乡下佬,你敢跟我,跟我这世袭的贵妇人争吵?滚到海边去,老实对你说,你不去,也得押你去。”

老头儿向海边走去,(蔚蓝的大海变得阴暗起来)。他开始叫唤金鱼,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老爹爹?”

老头儿向她行了个礼,回答道:“鱼娘娘,你做做好事吧,我的老太婆又在大吵大嚷:她不愿再做贵妇人,他要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老太婆就会变成女皇!”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怎么?在他面前竟是一座皇宫,他看见他的老太婆在宝殿里。她做了女皇,坐在桌边,大臣、贵族在侍奉她,给她斟上外国的美酒,还吃着花式的糕饼;周围站着威严的卫兵,肩上都扛着利斧。

老头儿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她面向老太婆,跪在地下,说道:“您好,威严的女皇!这回您的心总该满足了吧?”

老太婆瞧都不瞧他,吩咐把他赶开。大臣、贵族跑过来,抓住老头儿的脖子朝外推。到了门口,卫兵又赶过来,差点儿用利斧把他砍死。

过了一星期,又过一星期,老太婆的脾气发得更厉害。她派了大臣去找她的丈夫,他们找到了老头儿,把他押来。

老太婆对老头儿说:“滚回去,向金鱼行个礼,说:我不愿再做自由自在的女皇,我要做海上的女霸王,让我生活在海洋上,叫金鱼来侍候我,听我随便使唤。”

老头儿不敢顶嘴,更不敢违抗。于是,他来到蔚蓝的大海边,看见海上掀起了黑色的大浪:愤怒的波涛翻腾起来,在奔腾,在喧嚷。

他开始叫唤金鱼,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老爹爹?”

老头儿向她行了个礼,回答道:“鱼娘娘,你做做好事吧!我怎样才能对付这该死的婆娘?她已经不愿再做女皇了,她要做海上的女霸王;这样她好生活在海洋上,叫你亲自侍候她,听她随便使唤。”

金鱼一句话也没说,只用尾巴在水里一划,就游进了深深的大海。

渔夫站在海边等候回音,等了好久也没等着,他只得回去见老太婆——

看见在他前面的仍然是那所小泥舍;他的老太婆坐在门槛上,摆在她前面的,还是那个破木盆。

篇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观后感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俄国诗人普希金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一个渔夫和一个老太婆住在一个岛上,靠打鱼为生。一天,渔夫去海里捕鱼,他捕到了一条金鱼,然后无条件地把金鱼放了。老太婆知道了这件事后,就逼着渔夫向金鱼索要了新木盆、新木屋,贪婪的老太婆却不知足,接下来又要做贵夫人、做女王,最后她还要做海上的`女霸王,要让金鱼侍候她。结果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贪婪,一旦走上贪婪这条路,结果必将会一无所有。能抵得住金钱诱惑的人,最值得敬佩!

古代有一个百姓在地里挖到了一块宝石,他想,如果把这块宝石送给高官,说不定能换个一官半职呢!想到这,他贪婪地笑了笑。第二天,他把这块宝石送给一位高官,高官看了看这块宝石,说:“你的宝物是这块宝石,而我的宝物是——廉。”这个百姓听了,目瞪口呆,也不禁对这位官员产生钦佩之情。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贪婪,有些人却意志坚定,不受诱惑。贪婪是没有限制的,如果一个人走上贪婪这条路,他就会无限制地索取,自毁前程,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同学们,我们不要贪婪,更不要因此来毁掉我们的前程。只有通过努力奋进,付出智慧与汗水,辛勤地学习和劳动,才会幸福地拥有想得到的一切。

篇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一、新课导入

1. 本单元专题是“中外古典名著”,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内容?(师生共同回顾,包括课外阅读的内容,目的是引导课内外结合,课内学方法,课外大量阅读实践。)

2. 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 (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姑息,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课外实践

1.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课外阅读其他古典诗歌名著。

【二】《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脉络,能够简要地概括课文内容。

2、体会渔夫的智慧勇敢与魔鬼的凶恶狡猾。

3、对比阅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与《东郭先生和狼》,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从图入手:(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投影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师:孩子们,如果是你,你看到这样一个凶恶的魔鬼,你还不害怕?那渔夫呢?

2、导语: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里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快速地默读课文,简要地概括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注意课文中难读的生字,并能简要地概括课文。

师:为什么渔夫救出了魔鬼,而魔鬼却要杀了渔夫?(课件出示)

师:这渔夫可真倒霉,如果他四百年前把胆瓶捞上来,那他可要发大财了,他可以终身拥有荣华富贵,可以拥有世界上的所有宝库,可以实现三个愿望,他怎么这么倒霉,四百年后才把它捞上来。

师: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为什么?

生:不相信,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和所罗门作对,所罗门把他装在胆瓶,还用锡封严,盖上印。

师:这魔鬼,杀就杀吧,为什么还找这么多理由?(他想让渔夫心甘情愿地死)你觉得魔鬼是一个怎样的人?(凶恶、狡猾、愚蠢)渔夫呢?(善良、机智、勇敢)

下面小组合作,找一找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魔鬼的凶恶、狡猾、愚蠢和渔夫的善良、机智、勇敢。

生:讨论、展示。

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

预设一

A: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B:一听所罗门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抓住“立刻凶恶”,明白魔鬼的狡猾。

预设二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

抓住“无恶不作”感悟魔鬼的凶恶。

感悟渔夫的“智慧、勇敢”

A“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呢?”(出示)

师:渔夫难道不相信魔鬼会钻进胆瓶里吗?那他为什么要明知顾问呢? (感悟渔夫的智慧)

B“我没有亲眼所见,绝对不相信。”

抓“绝不”,感受渔夫装的逼真。

C“告诉我吧,魔鬼,你计划怎样死?”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个智慧、勇敢渔夫

师:孩子们,其实在勇敢与智慧的渔夫的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 出示“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学生单读)

师:是的呀,孩子们,这么一个贫穷的渔夫,居然战胜了凶恶的魔鬼。正是他的心里有样一个信念。

(学生齐读)

师:是的呀,孩子们,这么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渔夫,居然战胜了无恶不作的魔鬼。正是他的心里有样一个信念。

(学生齐读)

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

“凭着神的名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你不是说你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大海里去。” ?

“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比赛读感受渔夫的勇敢、机智

二、拓展阅读,了解民间文学

师:孩子们,像这样歌颂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资料袋,《渔夫的故事》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请默读有关《一千零一夜》的简介。

(学生默读)

师:这里有一个地方需要大家去了解,《一千零一夜》是一本民间故事集。通过课前的预习,结合刚刚学过的课文,大家对“民间故事”又有哪一些了解。 (口头流传,情节夸张,歌颂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对比阅读《渔夫的故事》与《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片段,说说故事的相似之处 (歌颂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

2、对比阅读《东郭先生与狼》与《渔夫的故事》

师:孩子们,《渔夫的故事》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都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那咱们中国的民间故事是不是也有相似的情节呢?

三、布置作业

阅读《一千零一夜》,找出歌颂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小故事。

【三】32渔夫的故事

教材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预习提纲

教学课时:

篇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山京畜牧场学校五年级(1)班 朱亚平  指导教师:杨明珍

渔夫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所破旧的泥棚里。有一天,渔夫打渔捉到一条金鱼,金鱼为了报答渔夫的不杀之恩,答应要给渔夫贵重的报酬。渔夫自己没有向金鱼要求什么,只有他的老太婆,要了木盆,又要木房子,然后又要当贵妇人,女皇,得到这些还不满足,她还要当海边的女霸王,让金鱼来侍候她,结果她所向金鱼要来的东西都全部失去,她又一无所有。

渔夫的妻子好可悲啊!如果懂得满足,女皇得好好的,过着衣食无忧,有人侍候的日子不是很好吗?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有一句话叫做:“知足常乐”,人就应该懂得知足,否则将会一无所有。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如有的人生活的好好的,听到别人的话,什么半年就可以挣到一千万,结果自己做得很好的事不做参与到其中。投资进去,发现自己的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拿出来,于是不惜把自己的`亲戚和好友也拉卷入其中,这样,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人啊,千万要知道知足。

篇5:《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我读过许多书,可是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渔夫和他的妻子在大海边生活。有一天,渔夫打鱼去。他竟然看见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对渔夫说:“只要你放了我,我可以帮你实现你的愿望。”于是渔夫把它放回了大海中,回家后渔夫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妻子听了,第一次让渔夫去要一只新木盆,第二次让渔夫要一座木房子,第三次让渔夫要贵妇人的名分,第四次让渔夫要女皇的身份,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她的要求。第五次妻子让渔夫找金鱼要做海上女霸王,让金鱼去服侍她。金鱼听了很生气,于是,她把实现的东西都化为乌有。渔夫还傻傻地呆在那,等金鱼的答复。当渔夫回去的时候,还是老样子,旧木盆,破房子,妻子……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贪婪者最后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只有知足常乐,才会幸福一辈子。”

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买东西。看见有两辆车相撞,很多人来看热闹。一个车主已经对另一个车主说对不起了,而另一个车主仍然纠缠不休。说什么你钱赔少了什么呀,什么我的车子很贵的呀。我心想:“这个车主真烦,人家已经赔不是了,怎么还这样说,真讨厌!”另一个车主硬拉着他去警察局。当时,有许多人都在议论纷纷。突然,另一个车主脸红了,便说:“算了,给我赔维修的钱吧!”这场纠纷才化解了。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把钱看得很重,可是也有比金钱更可贵的东西。就是诚实、信任、友情,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篇6:《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普希金的名作《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内容讲的是一个渔夫捕到了一条金鱼,在金鱼苦苦的哀求下,渔夫不假思索地放了金鱼。渔夫空着两手回家后,把捕到金鱼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老太婆听。老太婆骂道:“你怎么不要点东西回来?”之后老太婆要了新木盆,紧接着要新房子;新房子有了,要当贵妇人;当上了贵妇人,还要当女王,最后要当海上的霸王,让金鱼亲自侍候她。金鱼忍无可忍,把送给她的一切通通变没有,就这样,老太婆不但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反而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

读过之后,我想起爷爷对我说的故事——《生金蛋的鸡》。同样也是一位老太婆,她养了一只能生金蛋的鸡,这只鸡每天都生一个金蛋。一开始老太婆很高兴,每天都把鸡喂得饱饱的,可后来老太婆的贪心越来越大,她嫌每天一个金蛋太少了,忽然老太婆的脑子里像流星般闪过一个愚蠢的想法——鸡肚子里一定有许多金蛋,不如把鸡给杀了,把全部的金蛋都取出来。可是她剖开鸡肚子后,一看,里面不但没有一个金蛋,就连个普通的鸡蛋也没有。就这样,老太婆不但没有得到她想要拥有的东西,就连已经拥有的也失去了。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一些贪得无厌而事与愿违的现象。比如一些彩民买彩票,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国家的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做贡献,而是想中500万的大奖。疯狂地购买彩票,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甚至债台高筑,家破人亡。这样的结果怎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呢?

通过上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可贪得无厌,只有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作者|涡阳县“快乐作文天地”学员 城关二小五年级 崔梦琪

公众号:快乐作文天地

篇7: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寓意

最早知道《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我读小学一年级时,那时候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三年级教室每天会把桌椅往墙壁旁一移,腾出一块空地,她们在那里排演情景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人扮演小金鱼,有人扮演渔夫的老婆,有人扮演渔夫。扮演小金鱼的女孩子声音特别甜美清脆,身材娇小玲珑,面容清秀,梳着金鱼头,前面两个龙角造型,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马尾,不排演的时候也这样梳着,非常清亮,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节目是根据当时小学三年级的课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排演的。讲了一个老太婆在有恩于金鱼后,不停地向金鱼提要求,在得到满足后,又向金鱼提出更大的要求。老太婆通过这种简单的,不劳而获的方式,从最初的清苦生活,渐渐达到衣食无忧,又达到福贵,但她总是不满足现状,无休止地追求更高的享受。这让金鱼非常生气,为了惩罚这种贪婪恶习,金鱼又让老太婆回到了最初的清苦,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穷日子。

这个故事,现在想来,有很多寓意。

首先我们应该向金鱼学习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拿着薪水,就不能动小脑筋去想偷安偷闲的事,而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能力发挥到最好,一定要奋力地工作,对得起这个岗位。其次,依靠勤劳追求美好的生活,从而获得的一切才是踏踏实实的东西。而那些不劳而获的所得,终究没有根基,没有保障。最重要的是,不能做一个贪心的人,要懂得知足常乐。人的贪心就像鸡蛋的裂缝。小孩子因为贪吃贪玩,就被不法份子骗走了。成年人偶尔少量买些体育彩票,本来也是件正常的事,但有的人成天抱着靠买彩票中大奖发家暴富的“信念”去买彩票,结果没有好下场。

人的贪心就像鸡蛋的裂缝。小孩子因为贪吃贪玩,就被不法份子骗走了。成年人偶尔少量买些体育彩票,本来也是件正常的事,但有的人成天抱着靠买彩票中大奖发家暴富的“信念”去买彩票,结果没有好下场。有一个例子: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就考上银行管理职位的人,因为手头掌控着钱财权力,他就用这些公款去买彩票,不但没有中大奖,还造成了巨大亏空,因为赔不起这笔公款,不到一年,不但丢了工作,还被刑事处罚,蹲了牢房,十多年的苦读,好不容易争来的工作岗位,就这样成了泡影,想想,这都是贪心所致。要是为官者贪心,那不但给社会造成祸害,同时,道理也很明白,他也在给自己以及整个家属造成祸患。

篇8:《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观后感

我看过许多故事,但有一个令我记忆深刻,就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作者是俄国作家普希金。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位老渔夫,他每天都出海打鱼。一天,他捕到了一只小金鱼,金鱼说他本是一位王子,被诅咒后才变成金鱼的,如果老渔夫把他放了,渔夫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善良的老渔夫什么都没要,就把金鱼放了。

老姨夫到家后给老太婆讲了刚才的经历,老太婆让渔夫问金鱼要新木盆。老渔夫回来后,老太婆又让渔夫问金鱼要一幢新房子,然后又要变成贵妇人,金鱼都一一答应了。但是老太婆的欲望还是没有就此停止,她又要变成女王,金鱼也答应了。最后她竟然要当海上女霸王,让金鱼来伺候她。金鱼这次不仅没答应,还把一切变回了原样。

从故事中,我们看出了老太婆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当她变成女皇,贵妇人时,就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是她不知足,才让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我想,老太婆一定追悔莫及,但一切无法挽回。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人,比如周永康,他曾是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侦查。除了周永康,还有其他的贪官,因为贪污受贿被刑事拘留,有的被判无期,有的被判处死刑,令人扼腕叹息。引起这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的是什么呢?是金钱、地位、荣耀、权力。不仅有高官贪污,还有一些盗窃犯,本身可以流着自己的汗,赚着自己的钱,可由于他们的贪婪,想不劳而获,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我们不要学习故事中的老太婆那样贪婪,那样没有好的结果,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会享受到幸福,过上踏实美满的日子。

作者|涡阳县“快乐作文天地”学员 五年级 王子程

公众号:快乐作文天地

篇9: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童话诗,感受颇深。

这篇童话诗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渔夫捕了一条小金鱼,后来又无偿地将它放回大海。可是,他的老太婆却发怒了,她让渔夫一次又一次地去向金鱼索要木盆、木房子、当贵妇人,直到女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不满足了,想当海上女霸王,让金鱼来服侍她。可这回,金鱼却不再答应,尾巴一划,游到了大海深处。当渔夫回到家时,一看,没有了仆人,没有了宫殿,只有老太婆和那个破木盆以及茅草房子,仿佛一切都没发生......

这篇文章给了我许多感想,可那个老太婆的贪得无厌最值得谴责。

贪,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小到一官半职,大到高官,都是因为“贪”导致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自毁前程。在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克制欲望,做到清白呢?如果真能做到廉洁奉公,确实使人敬佩!

古代春秋时期,一百姓挖出一宝玉,这本是件好事,可是他怕有人抢夺,便献给当时宋国一位重臣,从而想换取一官半职。那位重臣并没有收下,而说了一句话:“你的宝物是玉,而我的宝物却是廉。”这,就是成语“不贪为宝”的历史典故,可如今大小官吏谁又记得呢?他们追求的是“金钱宝”,却把“道德宝”遗忘在了心中的某个角落。

官场如果不治理,就正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海面一样,先是清澈,后浑浊,再阴暗,最后波涛汹涌。如今的官场虽不似古代用钱买官,但用金钱贿赂上级,以金钱谋私利的现象,不也常见吗?贪污受贿不可避免,可人数多了,就会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阴暗。“贪”就会成为潮流!

古人常说:知足常乐。虽然知足不一定会安乐,如果贪得无厌,就要去监狱里吃“自助餐”了。

明代的于谦曾留下这样的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真希望如今的官吏也能留清白在人间!

篇10: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贪心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不正是这样的吗?

从前有一位渔夫和他的妻子生活在大海边,他们靠打鱼为生。一天,渔夫和往常一样去打鱼,当渔网拉上来的时候,网里只有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开口说话,只要渔夫放了它,它就能满足渔夫的愿望。渔夫把它放了,却什么也没有要。回到家后,渔夫把经过告诉妻子,妻子骂了渔夫一顿,让金鱼实现她愿望。起初只是要了一个木盆,然后是木房子,接着又要当贵妇人、女皇,妻子的野心一次比一次大,最终要当海上女霸王,还要让金鱼当她的仆人。金鱼发怒了,把所有的都变回了原样。

做人一定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就会像渔夫的妻子一样最终一无所获。有一个人中了特等奖,一下子变成了富人。但他没有见好就收,以为自己还能中特等奖,变得更富有,然后他就一直,不但把中奖的钱全花光,还借了很多钱,然而一次也没有中,最后债台高筑。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村民在院子里随便挖了一下,挖了一个金元宝,就以为自己院子里还有金元宝,就一直挖,最终房子倒塌了,院子也没了,变得无家可归。

不仅是别人,我自己就有贪心的亲身经历。有一次爸爸给我五块钱买零食,五块钱对我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于是我就买了五角钱一包的干脆面。打开之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到最后,发现包装袋里有张奖券,我中了“再来一包”,我很开心!决定把剩下的四元五角都用来买干脆面。我把干脆面吃完后,肚子非常的胀,一包一包地看,我满怀期待地再次中奖,结果一包都没有中。这回我的心情非常沮丧和懊悔,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贪心了。

大家一定都要有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贪得无厌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有可能最终一贫如洗。

篇11: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土屋”→“新木盆”→“房子”→“贵妇人”→“女皇”→“主宰大海的霸王”→“土屋”,渔夫的妻子一次次地向金鱼索取,金鱼一次次地满足她,可她始终不知足,最终贪得无厌的老太婆回到了原来的生活。捧着《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对童话的结局唏嘘不已,我想也许当老太婆产生向金鱼索要“新木盆”的念想时,便注定了故事的结局“老太婆坐在土屋的门槛上,面前还是那个破木盆”。

或许老太婆在一次次的得到满足的同时,她的欲望就像膨胀了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终于在承受不住的时候,砰然爆炸。我想当老太婆回到土屋的日子时,她一定会扼腕叹息自己曾经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而她却错过了所有获得幸福的机会。真是“机会一去不复返,徒留遗憾空悠悠”。

是啊,幸福是什么呢?也许幸福只是别人投来的一束善意的目光,也许幸福就是爸爸妈妈的一声温暖的关心,也许幸福还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丝感动……

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在父母忙碌的身影上,我的爸爸妈妈,普通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我家依然是幸福的一家子,而我更珍惜这样的生活:别人的妈妈美丽如花,我妈妈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是为我而生;别人家很有钱,我家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有的同学比我优秀,可我的成绩也自己很努力的结果了……

丰特奈尔有这样的名言“幸福的最大障碍就是期待过多的幸福。”最大的幸福应该就是能把握住眼前的幸福,也就是要知足常乐。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在麦地里寻找最大的麦穗,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最终只能“两手空空”。确实,“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世界很大,追求无止境,我们只能将其看成动力而非过大的压力,否则的话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永远也不会感到幸福。

有这样一首儿歌“幸福在哪里啊幸福在哪里……”我们一直在寻找幸福,如果你有双发现的眼睛,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篇12: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双休日我读了本书,名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它使我感触很深。

有一对夫妻一直都是靠捕鱼为生。有一天,老渔夫捉到了一条会说话的小金鱼,他的妻子知道后,就向小金鱼不断地要新木盆,小木屋,别墅,接着还要做皇帝教皇……。最后,他还妄想让小金鱼听他的使唤。那个妻子的`要求这么过份,小金鱼当然不会答应。结果,他还落得个一无所有。象那个妻子这样,为了享受生活而得寸进尺的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学的。

有的人,为了赚更多的钱,得寸进尺,而不惜一切代价,把所有钱都投进股市,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有的同学,在双休日拼命打电脑,看电视,不做作业,到了周一得寸进尺,还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最后一无所获;而我有一次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得寸进尺,提出了过份的要求,结果却一无所获。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如果你是这样的“得寸进尺”,那么肯定会像那位贪婪的渔妇一样一无所有的。

不过,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有“得寸进尺”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题目就要想方设法弄懂它,还要刨根究底,不断拓深,这样,我们的学业就有收获。有时,我们考了一个好成绩,也不能沾沾自喜,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做井底之蛙,沉醉在满足之中,要不断的“得寸进尺”。要知道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还有我们不能只学习课堂上老师教的知识,要象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取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使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得寸进尺”,我们不但不会一无所有,还会大有收获。

读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后,我才知道原来“得寸进尺”也有正反两方面的解释。当然,我在生活上可不能“得寸进尺”,而在学习上却要“得寸进尺”,甚至“得寸进丈”。

渔夫和金鱼读书笔记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长文短教板书设计

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观后感作文500字

特别的启示-《渔夫和金鱼》读后感

土豆和渔夫的故事

小学生寓言故事里的故事

小学生寓言故事范文

渔夫的故事续写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生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生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