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ittleg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吟咏风筝的诗词中,最经典的当属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一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南宋大诗人陆游则通过“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风筝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风筝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放风筝也大有讲究,要想让风筝高高飞在天上绝非易事。孔尚任在《放风筝》中描绘了这种情景:“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天真顽皮的儿童没有把风筝成功放飞,他不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风力不够。在孔尚任的笔下,孩子那种可爱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
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明朝徐文长在《风鸢图十首》中就写到了一个老人对待风筝的情趣:“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老人们放风筝,不再有孩童的喧闹,也不再有年轻人的激情,他们有的只是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在宁静闲适中生活的情致。和煦的春风中,明媚的阳光下,眼看风筝高入云霄,自然令人心旷神怡。难怪诗仙李白吟咏“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寇准写出“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元朝马臻诗赞“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放风筝的古诗所描写的场景中,最壮观的莫过于郑板桥的《怀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又是“如雪”,又是“满天”,放风筝的场面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再加上一队“娇女”,在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又是“打四围”,又是摆罗裙,不知是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天地,还是她们使春天更加俏丽多彩。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同样是风筝,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流露不同的情感。宋朝寇准的《纸鸢》却曰:“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则通过画中的风筝写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清代著名大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探春这一人物写的一首风筝诗,此诗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篇2: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借探春这一人物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另一种曲调,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诗中并不见纸鸢的形象,却给人们带来了遐想,风筝只有凭借风力方可傍云而飞,人事腾达不也是这样的吗?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只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纸鸢
元-谢宗可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摆动罗裙,在周围欢呼助兴,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机会。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让我们呼吸到了早春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风筝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兴致勃勃的儿童准备好放风筝,却等不到足够的春风,“骂”是心急,也“骂”出了对风筝的钟爱。
篇3:描写儿童古诗
1、《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9、《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0、《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篇4:描写儿童古诗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幼儿(儿童)古诗词大全
2.适合儿童朗读的古诗
3.描写儿童的优美古诗
4.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5.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
6.儿童生活的古诗
7.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大全
8.秋天的古诗儿童诗配画
9.儿童古诗
10.牧童儿童配画古诗
篇5:描写放风筝的古诗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诗中并不见纸鸢的形象,却给人们带来了遐想,风筝只有凭借风力方可傍云而飞,人事腾达不也是这样的吗?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另一种曲调,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只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摆动罗裙,在周围欢呼助兴,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机会。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让我们呼吸到了早春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风筝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兴致勃勃的儿童准备好放风筝,却等不到足够的春风,“骂”是心急,也“骂”出了对风筝的钟爱。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借探春这一人物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春是信笔
清-陈长生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春闺
清-骆绮兰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诗人把春日常见之景,点化入诗,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题画诗
清-吴友如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通过画中的风筝写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
纸鸢
元-谢宗可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美人风筝
清-杨仲愈
雾谷云销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尘缘一线时时断,碧海青天任去来。
在诗人笔下,断线风筝也能写出新意。唐宋时期,杭州西湖盛行斗风筝,少年竞相勾引筝线,以剪断对方为胜。当被剪断的风筝被风吹落,勾起了诗人丰富的想象。
篇6:描写儿童的古诗
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碎地声。
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0、《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1、《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4、《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5、《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篇7:描写儿童的古诗
1、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施肩吾《幼女词》
5、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6、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7、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8、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0、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庄《与小女》
篇8:描写儿童的古诗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愿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儿童疾走追黄碟,
飞入菜花看不见。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池上>>白居易池上>
儿童散学返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蓬葆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该人.
<<小儿钓鱼>>胡令能小儿钓鱼>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 <<夜书所见>>夜书所见>
《小儿钓鱼》
【唐】胡令能
蓬葆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该人。
《旋里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愿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东风吹入钓鱼湾。
幼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篇9:描写儿童的古诗
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
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3、《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6、《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9、《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0、《巴女谣》
【唐】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篇10:描写儿童古诗全
描写儿童古诗全
古诗写儿童的古诗有很多,诗人通过古诗来表达孩童的天真无邪情感!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与小女》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牛图》
午后顺着小河走,
河水清清,
在我脚下流。
水中石头大如斗,
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
赤身蹲在,
田边和地头。
口中唤着大花狗,
手里牵着老黄牛。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儿童的古诗
★ 端午节儿童古诗
★ 有关儿童的古诗
★ 描写放风筝的作文
★ 1一3岁儿童古诗
★ 儿童古诗登鹳雀楼
★ 描写儿童散文
★ 描写儿童的唐诗
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