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优美散文

时间:2024-12-29 12:46:37 作者:欧美式,村夫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欧美式,村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麻雀优美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麻雀优美散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麻雀优美散文

麻雀优美散文

早上,我醒来的时候,便听到窗外叽叽喳喳的一片,是麻雀的声音。这声音杂而不乱,像极了孩子们玩耍时开心的嬉笑声。其实,我是被它们吵醒的。在这偏于城市生活的小康乡村,已经很少有人饲养家禽了,在这边我是听不到在家乡时每天天蒙蒙亮就亮开嗓子的雄鸡的声音的,而麻雀却填补了这一空白。告诉你,若是想睡个懒觉,门儿都没有。

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我看到了这群小家伙。

它们异常活跃,在地上蹦蹦跳跳,有的成双成对,有的三五成群,人从阳台上鸟瞰下去,地上纯粹就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仿若两军交战一样。不过它们可不是在厮杀,完全是在觅食。倘若有人靠近了它们,便齐刷刷“噗”的一声飞起来啦。一会儿,在不远的树枝上,或电线上,或窗口的铁架子上,你又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每一只,都像是复制出来的,灰灰的羽毛,圆圆的脑袋,翘翘的尾巴,灰白的腹部,那句“口头禅”依然是“叽叽喳喳”,好像在说:“嘿嘿,笨蛋,有本事就来抓我呀!”

虽是如此,但它们也不会就此有丝毫松懈,那双滴溜溜的眼睛一只在注视着你,若果你有什么举动,它们会再次飞到另一个地方。等你走开后,它们还会再飞回来,像是往天空扔出一团揉皱了的纸团似的,这大概是地上的残羹败炙在吸引着它们。

在这之前,它们只不过是单独的一只或两只出现在地上,若是看到一粒米绝不会一个“人”吃独食,而是立马欢呼雀跃叽叽喳喳呼朋引伴。在附近活动的同伴们循着声音,翙翙地飞来了,不一会儿,地上又成了密密麻麻的一片。乍一看,只不过是一个个黑黑的在地上活动着的小点儿,若不是集体聚集到了一起,你恐怕很难发现它们。

这让我不由想到了孩提时捕鸟的情节。

在地上支一个竹筛,筛子下面撒些秕谷,然后取一根系了绳子的小棒支起筛子边缘,人拉着绳子的另一端,藏于隐蔽一隅,待麻雀进入筛子啄食,迅速拉动绳子。哇塞,那时筛子下边不定能罩住多少只麻雀呢!于是乎,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了。而这,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捉麻雀的情景是相宜的。

但是现在,是没有人会这么干了,或者说,大家根本就不懂这种捕鸟方式,更或者,即便有人知道,也不会付诸行动,因为着实勾不起人的一丁点儿兴趣来。现在的孩子,钟情于玩具,于是乎,麻雀便铺天盖地数不胜数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倒剩饭剩菜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倒是给麻雀们提供了很好的美食资源。

小家伙们吃饱喝足后,或聊天,或吹牛,或打情骂俏,或追逐打闹,好不快活。总之,它们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自己的事情可干。而娱乐活动一旦结束,也就是日上三竿,它们便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这个季节,它们忙着筑巢,繁衍后代。在我们暂居的村子,几乎每座房子的墙壁凿来输送太阳能热水的`洞孔里,差不多都居住着一对麻雀夫妻。嘿嘿,还真是给它们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温馨的小家哩。

而那些“早恋”的小家伙,还真是迅速呢,我在阳台上锻炼的时候,分明听到了它们的孩子在某个洞孔里嗷嗷待哺的啾啾声。做父母的,总不会走得太远,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们。于是在听到孩子们的呼唤后,立马就出现在巢穴的周围了,而且嘴里还叼着虫子呢。这回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你也啾啾,我也啾啾,它也啾啾,好像是在说:“妈妈,这条虫子给我吧!”另一个则开始不服气了,高声道:“不要给它,那是我的,妈妈!”还有一个说道:“妈妈,他们都不是好孩子,每天依着自己个大欺负我,你还是把那条虫子给我吧,等我长大了,有力气了,它们就再也不敢对我放肆了!”至于妈妈最后把虫子分给了谁,我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当妈妈的一定是经过好一番斟酌才下的决定的。我只看到,那只灰灰的家伙,过了一会儿,“扑棱”一下,从巢里飞了出来,一转弯就消失在了墙棱处。随即,巢里面便归于平静了。

然而这个时候,那只麻雀又出现了,嘴里同样叼着食物,和刚才一样,环视一下四周后,便钻进了巢穴,于是那些小宝宝们又开始了七嘴八舌的啾啾。我在想,怎么这家伙这么迅速,刚刚才出去的,一下子就又飞回来了,而且飞回来的方位正和它飞出去时相反,再快它也不能这么快啊?哦,对了,想起来了,麻雀属于雌雄轮流孵卵的鸟类,大概喂食小宝宝们的责任亦是如此。嗯,一定是这样子的,因为麻雀在我心中从来都是那种尽职尽责的鸟类。

日暮西山夕阳西下,它们又成群结队出现在行道树上,叽叽喳喳窜来窜去,实在是高兴得不行,大概像得了西川的刘备。然而,我是知道的,千叶茂树里,是有很多很多虫子的。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群小家伙,看着它们每天忙忙碌碌,不为名利,不为金钱,不为地位,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嫉妒、怀恨、憎恶、觊觎、陷害,有的只是每天的开开心心和快快乐乐,如此,便罢了。

篇2:麻雀往事优美散文

麻雀往事优美散文

小时候,故乡的麻雀特多。

麻雀贪吃、又笨,我们瞅准了它们的个性,就在一个支起的簸箕下面撒些稻谷引诱它们。麻雀看到稻谷,就兴奋地邀兄请弟飞到簸箕下,贪婪地啄食,直到簸箕“扑”地罩下来,才明白已中了圈套,惊恐飞窜。

即使是那些年老的麻雀,虽然见识广警惕性高,但最终经不住食物的诱惑而成为簸下之物。

我们将麻雀捉入一个袋里,扎紧袋口,一阵乱棒便打死了,然后拔光它们的毛,再剖洗干净,拿到火上烤,烤得香喷喷的。

那个时候,还没有听到什么保护鸟类的宣传,我们尽兴捉,因为麻雀不但叫得烦人,还偷吃庄稼。

我十二岁时,跟村里的.二妞成了好朋友。我们两家是邻居,只要我站在她家门口一喊,她便飞快地从家里跑出来。我们一起上学、回家,追逐在叫翻天的麻雀声里。

“麻雀要跟我们赛歌呢,我们可不能认输!”二妞话落,我们一齐大声唱起了在学校学到的歌儿。

那时,我爷爷得了哮喘病,咳得厉害,村里人说吃了清蒸雏雀就会好。我和二妞就扛着梯子去爬屋檐找雀窝。麻雀常结窝在屋檐,最容易找不过了。可是那次我们连寻着了几个雀窝都没发现雏雀,很是沮丧。

终于,找到了一窝雏雀,我兴奋极了,伸手就捉。雏雀在我手里凄惨地叫着,雀妈妈不知飞到哪儿去了。

“小麻雀在叫妈妈呢!”二妞悲伤地说,一双恳求地眼睛望着我。

我叹口气,把小麻雀放回了窝里。二妞也没妈妈,我不忍伤她的心。

时过十二年,我与二妞从外面回到故乡,发现再也没有了麻雀的影子。村里人告诉我,麻雀早已在故乡绝迹了。

篇3:喂麻雀优美散文

喂麻雀优美散文

最近我和老伴住进一套位于顶层的小房,还在阳台一角种了几盆高大的绿色植物,营造了一个绿色小天地。

那天早上我醒来,听到阳台上鸟儿啁啾的叫声,我精神为之一振,便披衣走出阳台,原来是两只麻雀在围栏上跳跃、歌唱,见人来了才飞到屋檐上。这是久违了的鸟声,久违了的景象。阳台竟有鸟的足迹,鸟的声音,我能与鸟为邻,真是难得的乐事。

回想我青年时代在南宁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全国进行“除四害”,麻雀蒙受“冤假错案”被列为四害之一,全国城乡对它们大搜捕。记得一连几天,全市清剿麻雀。爬梯掏雀窝,摔鸟蛋的,在楼顶、阳台挥竹棍,打铜锣赶麻雀的,处处严阵以待,麻雀无处安身。从此,我所到的城市和乡村,再也看不见麻雀的踪影。

现在,人们认识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高楼林立的城市重视了环境绿化,许多人家的阳台有了绿叶和香花;在公园、在林荫大道上,有了鸟儿的飞翔和歌唱。鸟类是自然界中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可是人类往往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在环境的污染中,在对鸟类的捕捉杀害中,失去鸟类这个可爱的朋友。其实,爱护鸟类是人类爱护绿色地球的一种行动。

于是,我庆幸我阳台的一角常有麻雀光临。我开始对小鸟们留意观察。这些高大的建筑群,不是它们喜欢的安身之所,它们虽然也喜欢蓝天白云,可是更喜欢树木花丛。我阳台上的.一角绿荫,竟能使两只麻雀常来做客。我想热情招待它们,烟、酒、茶自然都用不上,我便把一小撮米粒撒在围栏的瓷砖上,然后转入房内,留给阳台一片安静。果然,两个小客人飞来了,高兴的同时也警惕地啄食米粒。有一天,乌云密布,凉风嗖嗖,下了连绵的秋雨。我想,这样的天气更难觅食了,就放了一把米粒。果然,两只麻雀趁雨暂停的机会,飞来啄食。还啁啾地叫着,呼朋唤友,竟然又飞来了几只鸟儿,饱餐后才飞去。

但愿阳台上绿色的一角,引来更多可爱的鸟儿。

篇4:燕子麻雀稻草人优美散文

燕子麻雀稻草人优美散文

剑川的秋天,是从稻草人开始的。

夏秋的交替在城里,在钢筋水泥里,没有明显的划痕。阳光一样的灼热,夜晚一样的沉闷,雨过天就蓝。无论是视觉还是感觉上,都没有大的区别。

城外就不一样了,秋天一到,稻谷就开始扬花。麻雀熟知夏秋的交替变化规律,以及与它们的意义,或早或晚地来吸取稻谷的乳汁,被麻雀吸过乳汁的谷子不会饱满,就成秕谷了。秕谷过多,也就意味着收成减少,于是稻草人就出现在稻田里了。先是某家女主人惊呼:麻雀已经吸我们谷子了!很快就有一个稻草人出现在她家的稻田里,然后是两个,三个,很多个。花花绿绿地站在大片的稻田里当着稻田的警察。麻雀初见全副武装的稻草人,先是心生恐慌,飞得远远的。然而,稻草人就是稻草人。麻雀见稻草人永远是那个样子,也就试探性地在稻草人身边飞来飞去,最后居然落在稻草人肩膀上,叽叽喳喳地欢闹,大胆地去吸取稻谷的乳汁了。稻草人就成了秋天的一个象征,一个醒目的提示。

燕子不知道何时开始,就在电线上成串成串的集中,它们不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的欢闹。它们在电线上错落有致排列着,轻声细语,呢呢喃喃,婉约而亲和。偶尔有一两只像是组织者或领导,忽高忽低飞到这儿或那儿传递着它们的,我们听不懂的信息。它们像是在做着一种迁徙前的告别,或是一种文人的笔会。也许在为即将要去的.新家激动,却带着即将分别的感伤,就如白族民歌中唱的那样,去了前方心牵后,都是留念和不舍。

是应该留念的,剑川这个地方,人们对燕子特别友好。燕子来了,这个地方到处飘洒着温暖、和谐、祥和、欢乐;燕子去了,这个地方也一直传承着一种坚韧、忠贞、勤劳、积极。

秋天的脚步声很快,燕子走了,稻谷的乳汁也逐渐变硬,一晃眼又变成了黄澄澄的谷子。等中秋一过,它们将在欢乐的笑声里告别田野,以另外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稻草人则在某一角落,静静地观看着这一切。

麻雀是不离开这个地方的,它们曾在这个地方消失过,又在人们的期待欢喜中出现。如今,它们已和这个地方融洽默契,人们在稻子不成熟的时候用稻草人吓唬它们,也会在秋收后把饱满的谷子给它们吃呢!晨光初照,在古城的小道上走着,就不断有它们的欢声笑语,它们喜欢和人玩游戏,你近了它们也不让开,就在能抓住它们的时候,又呼的一声飞到墙头了。它们将在墙头屋角,和这个地方一起,闹腾着走过冬天。

燕子麻雀稻草人,和生活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却让生活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味道。

篇5:寻找麻雀的家园优美散文

寻找麻雀的家园优美散文

小城的七月,温度虽然不是很高,可整天闷在水泥砖块编织的“鸟笼”似的房子里,让人烦燥不安。住在顶楼的我,更是让躁热折磨得苦不堪言,只好扒在窗前让风吹走心中的不快。

站在窗前,这时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路边的树下。树上不时跳跃着一群群麻雀,看着它们在高楼间穿梭,心里感叹,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们,为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带来无限生机。正在我充满遐想时,一个声音突然说:晚上它们住哪儿呀?不知什么时候,女儿已站在了我的旁边,正用手指着鸟儿问我。

女儿的问题我一时答不上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麻雀的家和村里的房子是分不开的,村里房子的墙大多是用泥土垒成,在这过程中,墙上留下了不少拳头大小的“墙眼”,这是冲墙时支撑墙板的木杆留下的洞,这些“墙眼”就成了麻雀的“家”。当然,在这里是不可能有“墙眼”可供它们居住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些穿行于高楼间的麻雀住在哪里。只好抱歉地说,我也不知道,有时间我们去找找看。

于是,某日的晚饭后,带着女儿离开家,出去寻找麻雀的家园,更重要的是,想去寻找一片清凉。

太阳即将下山,但它把今日的最后一丝光亮投射到地面时,还是让人有些受不了,我们把自己放进路边建筑物的阴影中,才稍微感到一丝凉意。无独有偶,一群麻雀也似乎和我们一样正追逐着这一抹阴凉。

平时没怎么注意,这里的麻雀还真不少,七八只一群,十几只一群,熟练地穿行高楼间。细细观察,它们大都往一个方向飞,看准了它们飞落的方向,我们便跟了去。小城并不大,在七拐八弯绕过几栋楼之后,我们进了一个小院。不大的院子里,两棵小叶榕手牵手立在院中,四周被一米多高的杜鹃围着,是一个休闲的好所在。

比起我见过的榕树来,这两棵实在不算大,也就三层楼房那么高,一抱围粗。太阳把自己的最后一分光散散的洒在树上,光线被晃动的树叶反射过来很刺眼。麻雀们三五成群在树顶盘旋,寻找着自己歇脚的地方。

它们或高或低的飞着,对这里一点都不陌生。开始时,来的鸟儿并不多,三三两两的在四周的房顶和树梢之间来回巡视,刚停一会儿就起飞了。慢慢的,越聚越多,四周小楼上全都停满了,一排排,一队队,很是整齐。它们歪着头互相看着,一会儿又飞向树梢。这时,空中、树梢、房顶全是麻雀,少说也有上万只。嘴里喳喳喳喳叫个不停,叫声连成一片,有排山倒海之势,又很纯,更像高山里的溪流,沉而脆,连绵不绝。时不时忽地飞一圈,声音高了起来,如小溪遇到了高坎,哗的一声过后,又恢复了原来的节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鸟儿们先后找到了自己的“地盘”落了下去,随着鸟儿的增多,树梢的枝条慢慢往下弯,正如秋天里被压弯腰的稻穗,只不过穗上结的'不是谷粒,而是喳喳叫的麻雀。夕阳的余辉里,麻雀们也成了金黄。看得我们父女俩都呆了,半天没说话。

在这遍地高楼的小城里,还有长势如此好的两棵树,不得不佩服小院主人的耐心。榕树下围了花坛,花坛中栽满了杜鹃,中央还有石桌凳,地上的鸟粪被打扫得很干净,看得出他们对这里鸟儿很是爱护。小院里有两栋楼,一栋是办公楼,另一栋是住宿楼,很显然这是某个单位的办公场所,只是刚才进门时没注意,出门时我特意看了一眼:漾濞县审计局,大门上的名字很显眼。心里为鸟儿们感谢他们为这些城市里的小精灵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家园。

小学时读过巴金老先生的《鸟的天堂》,对里面群鸟云集的描写印象很深,虽然生活在大山里,鸟儿见过不少,可真还没目睹过那么多鸟在一起。没想到,亲眼看到“鸟的天堂”是在这高楼林立的小城里,但愿它们能在这里永远栖息下去,为看惯冰冷建筑的眼球增添些许色彩,也为行色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找一个最好的理由。

从麻雀的家回来,女儿对我说,她好想做一只麻雀,住在树上,又不热,还可以到处飞。我顿了下说,做麻雀真好(我不敢把前几年人们到处拿着枪打鸟的情形告诉她)。

那晚女儿睡得特别香,破例没有在睡梦中都喊热,脸上还露出甜甜的笑,大概是梦见自己真的变成了麻雀。

篇6:没有麻雀的地方优美散文

没有麻雀的地方优美散文

落雪的季节天气非常的寒冷,枯枝败叶更会让人倍生凉意,昏暗的天空被浓烟熏染着,斑驳的路面急匆匆行走着赶路的人。冬天如此凄凉,竟然听不到一丝的麻雀声,是不是被工厂里那轰鸣的机器声淹没了?其实,这里根本就没有麻雀,这个麻雀所不屑居住的地方。

若是在乡村,这个时候便是麻雀最活跃的季节了。声声鸟鸣不乏凄凉,但也是对生命的吟唱。白天与也往不同,晒谷场上那成群的鸟你争我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要是在落雪的时候将晒谷场清扫出一片空地,空地上撒上一些谷粒,再将一个大筛子罩在地上,筛子的边缘用一根木棍支上,之后用一根长长的细绳牵着,等到麻雀来觅食的时候快速的拉紧绳子,便会有麻雀被罩在筛子里了,然后将它们一一捉住,那便是小朋友最幸福快乐的事情了。如若到了晚上麻雀似乎不愿打扰人们熟睡的梦,都各自回巢了,小朋友也不像我儿时那样去屋檐下掏鸟窝了,也许是现在故乡都换成砖瓦房了吧。这样也给鸟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但晒谷场上的'那种情景还是常常出现的。

虽然晒谷场上的情景常常会引起人们对冬天的感叹,游子思乡的情怀,但这也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由得不让你吟唱,虽然带着酸酸的味道,这味道在另一个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也许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许我们对现在的生活方式有所麻木,只要衣食无忧,只要不缺东少西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其实这样也并非不好,总比那些贪得无厌恶贯满盈醉生梦死的强多了。人们最难接受的也是这种淡漠无味的生活了。

当然平庸的活不如热烈的死,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痛苦的悲不如痛快的哭。忠言逆耳,良药路口。有味道总胜于无味道!

所以麻雀声声总能让人想起美好的东西,何况是独自流浪异乡的游子呢!在这个落雪的季节,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谁能不忆起那冬之韵鸟之鸣呢!

可是在这个城市没有,绝对感受不到!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厌恶的汽车尾气,麻雀早已避去唯恐不归了。而我没有它的羽翼,不能自由的飞来飞去,只有独守这里,想到这些心里不由涌起万般感受,错综复杂的心情也难于言表了!

篇7: 麻雀散文

麻雀散文

麻雀是所有城市忠实的舞者,无论春夏秋冬、严冬酷暑、屋檐下、空地上、绿林中到处都飞舞着它们矫健的身影,没有人为它们开辟疆场,没有人为它们准备食粮,没有人为它们遮风挡雨,也没有人为他们鼓掌喝彩。它们却在这个属于人的世界里欢快的飞翔、觅食、生育、形成与人类共存的最大的自然鸟类种群,在不同的环境下生生不息。

据说没有人能够在家里成功饲养麻雀。麻雀被人捕获后就会绝食而死,决不顾惜自己的生命。麻雀是在用生命维护自己的自由。没有自由毋宁死。也许麻雀主观的意识上并没有为自由殉节的意念,但在失去自由之后的绝食壮举却让我们肃然起敬。也许是麻雀的平凡让人们不屑于去花费精力在家里用笼子里饲养它。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食物,同样的空间可以饲养那些羽毛鲜艳,叫声悦耳,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赏心悦目的宠物鸟,从而获得更多精神上、物质上的收获。君不见那些动辄售价几千元上万元的鹦鹉,在富贵之家的窗前、廊下,操着怪调哑哑学舌,逗的主人和来访者哈哈大笑。在主人的.赞誉声中,鹦鹉也就获得了成就感、荣誉感。在训猴的行当里,人们选择猴子来训练时,先将抓获的猴子们放在笼中观察,将那些机灵聪明的猴子筛选出来单独训练,而把那些顽劣不堪难以驯服笨拙懒散的猴子又放回大山自由的生活。那些机灵的猴子却要终生的在枷锁下,为训猴者牟利。

麻雀是一群无法驯服的群体。在佛教放生仪式中,麻雀也成为主角。每当一年放生时节来临,麻雀就在扮演回归自然的精灵,从鸟笼中一跃而出,在吱吱喳喳的欢笑声里,欢呼着冲向天空中自由飞翔,眨眼见就不见了踪影。麻雀的平凡,也为他们带来了平静的生活。虽然不时的受到鸟鹰的侵扰、喜鹊的蔑视、大雨严寒的考验,他们也毫不退却。在鸟鹰的面前,麻雀母亲也会奋不顾身的保护幼鸟,宁可自己葬身鹰口;在喜鹊的蔑视下,麻雀们心态安然的在草地上觅食;在大雨中麻雀们静静的躲在屋檐下等待阳光普照;在严寒中麻雀们艰难的觅食谋生,相信春天总会到来。

麻雀也受过错判。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月,麻雀曾经被指为四害之一,人皆喊打,无处落脚,失魂落魄。麻雀也有过变成天鹅、化作鸳鸯、尝试一飞惊天的梦想,但那只是一个梦想,一个始终存在于梦中的希望,但愿自然界的进化会让所有麻雀实现自己的愿望。

世界是立体的,无论什么样的生物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虽然存在不公平、存在高低贵贱、存在弱肉强食、存在痛苦悲伤,但无论什么生物,更多的时候应该是欢乐的、幸福的、平静的。如同麻雀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感慨自己的境遇,不埋怨上苍的不公,不颓唐堕落,积极乐观充满活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充满欢乐愉悦的世界。

篇8:麻雀经典散文

麻雀经典散文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个盛夏的傍晚,爸爸下班回来很神秘的招呼我:“儿子过来,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呢,赶紧走到他身边。只见他松开握着的大手,手心里竟然卧着一只麻雀崽儿。我欣喜若狂,小心翼翼的接过来,放在妈妈找来的一个纸壳盒子里。我又在盒子周围扎了一些小洞,主要是怕它憋着。

麻雀崽儿毛绒绒的,一打开盒盖儿,他就会张大黄色的嘴巴,叽叽喳喳的叫着,可能是饿的吧。我按爸爸的吩咐,把用水泡过的小米装在一个小酒盅里。它太小还不会自己吃,我就用火柴棍儿挑起几粒喂到它的嘴里。

麻雀崽儿在我的.精心饲养下,一天天的成长。毛色也逐渐变成了土褐色,这叫羽翼渐丰吧。爪子也变得坚硬有力,时常会听到它在盒子里蹦跳抓挠的声响。可能是它觉得自己长大了,纸盒里已经容纳不下它,想让我给它安排一个大点儿的房间吧。

我想也是,于是打开盒盖,准备把它挪到新家去。正当我伸手去抓它时,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扑棱”一下从敞开的窗户飞了出去。这下我可急了,连忙跑出去想捉住它。可它神气活现的站在房檐上,晃着脑袋东张西望,完全忽视了我的存在。等我搬来梯子准备上房捉它时,它又一次飞跑了。这次,它飞的很高很远,一会儿就消失在了蓝天里。

那个夏天,一只伴我一起成长的麻雀终于飞跑了。这下,我是伤心至极,回到屋里趴在炕上哇哇大哭。心想,这麻雀也太不够意思了,我也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伺候大的吧,到头来,没指望你知恩图报,怎么就这么恩断义绝的飞跑了了呢?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得知后安慰我说:“行了,飞就飞了吧。等有时间我再给你捉一只。”从那以后,可能是我渐渐长大了的缘故吧,对这样的事情已经失去了兴趣。爸爸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淡忘了对我的承诺,再也没跟我提起过捉麻雀这件事儿。

檀香优美散文

优美英语散文

心情优美散文

镜优美散文

大海优美散文

汪国真经典优美散文

红花草优美散文

山啊!山优美散文

五月雪优美散文

亮色优美散文

麻雀优美散文(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麻雀优美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