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

时间:2025-01-06 03:39:32 作者:津少冰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津少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

“我妈妈批评我就是泼妇骂大街!”

一个女孩儿忍着眼泪,嘴唇颤抖地跟我说,声音低沉压抑,愤怒下面是掩藏不住的悲伤。

这是个单亲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偶尔会见到爸爸,还不能让妈妈知道。

孩子说当年还小,父母以为自己不懂,其实什么都知道,爸爸妈妈总是吵架,虽然大多数会背着她,但是她都知道。后来爸爸离开了家,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住在姥姥家,也挺开心。

上小学了,回去和妈妈一起住,从那时候起就是在妈妈的各种不满中长大。女孩儿说自己和妈妈完全是两种人,妈妈为人古板,脾气急躁,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对,就是一顿批评指责,有时候是误会,也不听解释。自己的性子有点儿慢,但是并不内向,在学校和同学老师都有话说,在家里很少和妈妈说话,因为言多必失,教训惨重。

既然解释会让妈妈更生气,索性就听着,然后妈妈会更生气,说她态度不端正,明显是在消极抵抗。刚想回答,妈妈一大串连珠炮一样的问题砸了过来,根本没办法说话。

平静一些之后,女孩儿说妈妈的批评很多时候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接受那种批评的方法,竟然使用那么恶毒的词语,就像自己不是她亲生的而是仇人一样。小时候不太懂,只知道害怕,后来渐渐明白了,越来越觉得妈妈很粗俗,甚至很恶心。

知道妈妈很辛苦,为了自己一直也没有再婚,而爸爸已经有了别的孩子,但是这个不能抵消妈妈谩骂一样的批评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所以从初三开始,她就开始“反抗”,从顶嘴、摔东西到离家出走,偶尔妈妈气极的时候会动手,自己也开始还手。

可是每一次这样强烈的冲突发生之后,女孩儿都很痛苦,甚至想到结束生命。她觉得不应该那样对妈妈,但是更怨恨妈妈那样对待自己,本来是相依为命的两个人,来不及相爱,只剩下相杀。

这个孩子来找我的时候接近崩溃,哭到痛彻心扉,压抑了太久,找到一个出口,终于跟着泪水倾泻出来。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单亲家庭,妈妈太过孤单和苦恼而情绪不稳定,才折磨孩子。这可不一定,很多结构完整的家庭,亲子之间也一样的“势不两立”“剑拔弩张”。无外乎是父母对孩子的想法或者做法很恼火,认为做得不对,给以批评教育,但是方法有问题,孩子不接受。

别说十几岁的孩子,几岁大的孩子如果不接受父母的批评,抵抗和顶撞起来,也是能量巨大。每当这种时候,父母多少都会感受到很伤自尊,要么发更大的脾气,要么自己生闷气,甚至后悔生了这个孩子。

批评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适当的批评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心理学家对于如何批评才有效,做了很多研究。

其实没有谁爱听批评,即使真是犯了错。除非错得太大,后果过于严重,犯错的人太自责,为了缓解自责感,所以才恨不得被大骂一顿。

批评之所以受到抵触,与“面子”密切相关,也就是自尊心。孩子只要有了自我意识,慢慢就会有自尊心,而且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强。

心理学家将“面子”分成两种:“积极的面子”和“消极的面子”。

“积极的面子”是希望与周围其他的人保持联系、获得肯定;“消极的面子”是指可以自主决定,不受别人干涉。

也就是说,被批评之所以让人不舒服,一方面是感觉到别人对自己不满意,另一方面是自己的自由被干涉。

孩子们小的时候,自由意志没有那么强,因为安全感的需要,很担心父母对自己不满,所以容易承认错误,但是改正的能力不够高。长大以后,更渴望自由,也更独立,会逐渐不愿意被批评。

批评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1.公开的批评:直接指出错误,毫不含糊说出错误在哪里,不顾及对方任何“面子”。

比如陈述错误事实、命令、警告和威胁、辱骂等等,这类批评的强度最大。

2.不公开的批评:说着看似无关的事,轻松或者幽默,但是在传递批评,不伤害“面子”。

比如使用反语,“你把我的手表摔坏了太好了,真是省得我自己摔了。”

或者运用一些暗示的方法提醒孩子做得不好,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乱扔东西,爸爸很严肃地去捡起来放到垃圾桶。

3.积极的批评:批评的过程中强调双方的亲密关系以及合作立场,保护了安全感。

比如严肃地询问没有先指向错误结果而是原因,“你能跟我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吗?”。

或者以幽默轻松的方式指出问题;告诉孩子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等等。

4.消极的批评:是温和的批评,保护孩子选择的自由。

比如不提事件本身,询问对方的想法,“你可以不这样做吗?”

帮助孩子找理由,“你认为你是在帮助他,其实他不需要你做这个。”

表达自己的感受:“你的行为很令我失望”。

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正常的“面子需求”,这样的批评更容易被接受。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们,大人也一样。

关于如何批评孩子才更有效,总结几个注意事项:

1.慎用公开批评。

批评教育孩子要看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有些严重的错误,必须使用公开的批评,比如品行方面的问题。但是最好使用陈述事实这样的方法,命令和警告也可以,威胁和谩骂是破坏性的批评,容易引起反作用,不能使用,比如文章开头提及的女孩儿,她妈妈一直运用的就是最糟糕的公开批评,无论大错小错。

2.批评要有充分依据。

孩子是自己生养的,但不是私有财产,不能想说就说,想批就批。有些父母对孩子缺乏信任,捕风捉影,这样会大大消减父母的威信,导致之后的家庭教育失败。

3.要允许孩子解释。

针对原因的询问比针对结果的询问,更能实现批评教育的有效性。

“你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能先说说为什么吗?”

了解原因的过程,其实是在告诉孩子,这个错误并没有破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4.给孩子做必要的解释。

孩子年纪小、经验不足或者考虑不周到的时候,犯下错误,劈头盖脸批评会令其感觉委屈,从而拒绝承认错误,所以批评教育的时候要做必要的解释,告诉孩子这个错误的严重性,然后再批评教育。

5.批评之后要有关心和鼓励。

孩子犯错,父母很生气,即使是运用了理性克制的方法,也会给孩子带来消极情绪,导致“积极的面子”或者“消极的面子”受损,所以必须要提供“售后服务”。

批评孩子之后,找一个时间谈谈,讲明父母的批评对事不对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知道错了而且改正就是好孩子。

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错误,对很快改正的孩子还要表示肯定和感谢。

家庭教育的智慧无处不在。

到底怎样做才是合适的、有效的?

除了要多看书学习,了解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是孩子,做了那样一件错事,父母怎样处理自己改正的可能性最大?答案往往就是有效的策略。

再一次重申,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改正错误,成长得更好,要保护的是孩子的“面子”。

批评不是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宣泄不满和愤怒。

关于批评教育孩子犯错误的十一条建议

1. 孩子是可以批评的。正确的批评,不仅不会打击孩子,反而是他成长的好机会。那些“批评会扼杀天性,使孩子失去信心”的说法,并不可信。

2. 孩子犯错时,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一心急,张口就把教育,变成了情绪宣泄和对孩子的训斥。除了让孩子畏惧,起不到任何教育的目的。

3.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所以千万不要出现“三岁看老”“你以后也就这样了”类似的话。它的潜台词是“你无法变好,我也管不了你”,这其实是家长在逃避教育的责任。

4. 批评时,一定要告诉孩子错在了什么地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只有被明确地告知,才有改正的可能。

5. 最有效的批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和规则。比如,“吃太多零食对牙齿不好,个子也会长得慢”。这可能会让你陷入和孩子一轮又一轮的解释中,但现在多花时间解释,总比将来花更多时间批评要好。

6. 批评要具体化,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到其他事情。最忌讳父母翻旧账。泛化的批评会让批评失焦,无法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反而会激起他的反感。

7. 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你就是个自制力差的孩子”“你就是好吃懒做”……它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真的有缺陷,从而放弃自身成长。

8. 批评一定不能止于批评,最好能指出孩子的某种优点,并给予适当鼓励,这会增加他改正错误的信心。

9. 仅仅告诉孩子怎么做是不够的,更要手把手的亲自教他如何改正。这个共同改正的过程,比批评更重要。

10. 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馈,这个反馈要及时、准确。孩子犯错了,立刻指出让他改正;孩子更正了,及时表扬他的努力。

11. 最后切记:千万不能体罚,一次也不能。

篇2:坚信:人性本善-孩子犯错了怎么办作文

坚信:人性本善-孩子犯错了怎么办作文

坚信:人性本善——孩子犯错了怎么办?坚信:人性本善——孩子犯错了怎么办?

周敏《三字经》头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有在日后与社会的不断接触学习中才会改变。而对于一个在校学习的小学生而言,那更是善良、单纯。因此,他们活泼,好动,大胆,无谓,甚至有肆无恐,不断地挑拨着大人(家长、老师)的忍耐极限,他们会时不时犯错、闯祸,让大人头疼,那么在此时,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呢?本学期,休过产假后我又接了一个新的班级。

班里学生都还比较听话,但,有一天课前,校政教处领导却喊我过去,一种不好的预感袭来,不会是班里学生闯祸了吧?带着忐忑的心情走进政教处,果不其然,我们班的两个男生一高一胖,满身尘土的站在里面,低着头,眼里却满是不服气。此时,政教处的领导正训斥着他们:“打呀,现在怎么不打了?拦都拦不住!公然在校园里打架,真是无视校园纪律,你们班扣分,周一在全校点名批评......”听着这带着怒气的斥责,我更是火冒三丈!想着全班同学奋斗了一星期的成果,却被他们俩一场架给打完了。我恨恨地瞪了他俩一眼,在政教处领导的严肃要求下将他们带了出来。真是丢人啊!还要在全校批评、点名,一定要好好惩治一下才行!于是在回班级的这一段路上,我想着惩治的.办法,可是,突然,又想到了他们那不服气的眼神!他们是为什么打架呢?总有理由的,还是问一下再说吧!回到班里,经过询问、调查,原来是几个班里的孩子在操场上玩,结果,两人玩过火就打了起来,大家正在劝架,校领导就走了过来。还好,并不是什么大事,可打架总是不好的。

于是,经过我的快速思考后,我决定如此做:1、分析打架后果,并尽量说得严重一些,使学生心生悔意;2、分析打架原因并帮助解决;3、承认错误,握手言和。看着他们羞怯的笑容,听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很庆幸当时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再次责骂他们,而因此也赢得了人心。尤其是在以后班里只要出现有同学之间关系不好时,大家总会劝说:一点小事儿,值得吗?曾经打架的两个人还会附和道:就是,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道个歉,握握手就好了!就像我俩那会一样。

看着这和美的景象,我想到:大人,为什么要把孩子的事情搞复杂、搞严重呢?就像早恋现象,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孩子早熟的时代早恋是一件正常而又自然的现象,大人们不要遇之而色变,防之如防虎,要尽量从好的方面去看他们,要相信他们都是好孩子!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原来事情很简单。因为人性本善!

篇3:孩子犯错了 只问八句话就可以了

孩子犯错了 只问八句话就可以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免不了要犯错误,孩子尤其如此。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很多父母都是生气,责备,打骂,殊不知,事情没解决,反倒使你们之间的距离疏远!如果,这个时候收起你的脾气,尊重孩子,心平气和的问他这几个问题,相信他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就知道该怎么解决了!有时孩子犯错不是故意的,可能是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很重要。许多家长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会习惯性的快下断定:“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误会了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你感觉怎么样?”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也受到的冲击。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而已。说出来,心情就会好很多。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接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等到他心情平复下来,才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受,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话,先不要急着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想办法,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想办法的重点是允许任何人有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些办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看看,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第六个问题然后问他:“你决定怎么做?”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办法,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即使他的决定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家长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这么决定不行。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会信任你了。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的教训。

接着问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同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经典八问: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篇4:孩子犯错了,聪明的父母都这样惩罚孩子!

孩子犯错了,聪明的父母都这样惩罚孩子!

1、罚坐

当孩子总是吵闹不休或者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的时候,父母不妨用罚坐的方式来惩罚孩子,可以划一个惩罚区,摆上椅子,然后准备个时钟,计时处罚的时间,并让孩子说出为什么被罚的原因,这样做能够对孩子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孩子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还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2、罚打扫卫生

孩子们都喜欢乱扔垃圾,那么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如就罚孩子打扫卫生吧,这样能够对孩子起到惩罚的作用,还能让孩子知道打扫卫生的辛苦,这样孩子就能反思自己平常乱扔垃圾的坏行为,真是一举多得的惩罚方法。

3、罚抄写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都会在旁边说教,但是说了很多,孩子往往都是左耳进右耳出,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那么不如让孩子抄写吧,罚孩子抄“我错了”三个字,这样能够很好起到惩罚的作用,让孩子牢记自己错了,也能牢记父母唠叨的话。

4、打手心

当孩子犯的错比较严重的时候,适当的打骂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打孩子可不能太过狠,不然很容易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的,打孩子最好是打手心,打手心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多大的伤害,也会让孩子感到痛,从此知道自己的错。

5、做家务

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就罚孩子去做家务,这样能够让宝宝承担家里的一些家务,减轻母亲的生活负担,还能借机教会宝宝做家务,从而锻炼宝宝的.独立能力。

6、没收心爱的东西

没收心爱的东西是对宝宝最大的惩罚,宝宝都会有自己心爱的东西,当宝宝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不妨把宝宝心爱的东西给没收了,这样宝宝就会难过,然后父母借此让宝宝反思自己的错误,当宝宝改正的时候,就将玩具归还。

7、罚站

罚站的惩罚方法在学校也十分常见,罚站的惩罚方法能够很好的约束到孩子,但同时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任何伤害。因此当宝宝做错事的时候,不妨让宝宝贴在墙上,不准动,让宝宝知道错了就是要受罚的。

8、不给零食

孩子喜欢吃零食是很正常的,但宝宝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可以惩罚孩子,不给孩子零食吃,这样宝宝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并且为了零食,改正自己的错误。

父母惩罚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在惩罚孩子的时候,有一些事情还是应该注意的:

1、惩罚孩子要把握原则

2、尽量不要动武力

3、在合适的时机惩罚

4、不在公共场所惩罚孩子

5、不用恶意和威胁的语言

6、惩罚后不要忘了安抚

/写在最后/

父母都希望通过惩罚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但是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哦。

我犯错了1000字作文

我错了_

我错了作文400字

我错了初一作文

开错了窗经典随笔

爸爸,你错了作文

我错了作文 300字

弟弟,你错了作文

小松鼠啊,我错了

那次我错了作文300

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集锦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