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

时间:2025-01-09 03:37:06 作者:dingyan136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dingyan13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欢迎阅读!

篇1: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

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1:郭广昌:自己决定放弃中专,改读高中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毕业前的这段时间的人生轨迹基本上是被确定了的:小学—中学—考大学。可是对于郭广昌来说,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出现在中学时代。

像大多数的农家父母一样,郭广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跳出“农门”,因此父母让他报考师范,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农门”,就这样,成绩优异的郭广昌报考了师范。

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郭广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决书。难道这辈子就待在东阳做一名乡村教师吗?自己的大学梦呢?东阳中学走出了那么多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中师生吗?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郭广昌做出了第一个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决定———放弃中师,改读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几斤米,来到了东阳中学。高中3年,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过来。

1985年,18岁的郭广昌又面临一次选择——高考。有意思的是,念理科的郭广昌竟然报考了复旦大学的哲学系。正是这两个关键的决定,几乎影响了郭广昌的一生。正是因为读了高中,才有了他后来的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哲学,则是因为那时最热门的讲座,都在哲学领域。

1992年,郭选择和校团委4个伙伴下海创业。哲学带给他做生意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即要在别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

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2:俞敏洪:英语从33分到95分 40分钟就交卷

1977年,因为一些不可抗原因,家在农村的俞敏洪高一下半学期才进入了高中。上高中以后,俞敏洪功课明显跟不上,但高考就要来临了。 复习了10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1979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一天,俞敏洪高中的一个英语老师告诉俞敏洪,江阴县教育局准备办个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俞敏洪母亲到城里找到几个亲戚打听,证实了这个消息,就让俞敏洪去报名。这次的复习真正变成了全职脱产学习。俞敏洪和二十多个男孩一起住在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大房间里。老师指定俞敏洪当副班长,这对俞敏洪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既然是副班长,学习就要认真,俞敏洪带领大家一起拼命,早上带头起来晨读,和大家一起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晚上10点半熄灯以后,大家全部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

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确实只需要40分钟。

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填志愿的时候,老师对俞敏洪说,如果你想上北大,语文一定要及格,不然北大不会要你,但俞敏洪的语文是58分。俞敏洪不敢下笔填北大,还是老师帮他填的志愿。

8月底,俞敏洪的同学们几乎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他却什么也没收到。按常规,北大是第一个发录取通知的,老师就说俞敏洪大概没戏了。这时候,俞敏洪真的特别难受。有一天俞敏洪和妈妈在地里种菜,大队的人找到俞敏洪说县里有电话来。

俞敏洪急忙跑过去,县教育局长对俞敏洪说你的录取通知下来了。俞敏洪问他是哪个学校,他故意说自己不知道。俞敏洪拿到通知书一看是北京大学,当时就乐疯了,和两个考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像范进中举一样跑到马路中间又蹦又跳,连大卡车都停下来了。

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3:马云:豪气冲天要考北大 数学成绩就1分

1982年的时候,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

当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心灰意冷的马云和他一个表弟一起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因为长得有点儿歪瓜裂枣的意思,愣是让老板给拒了。没办法,他通过找关系,才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也许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吧。

但是这时候路遥的《人生》的改变了马云的想法,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并在19岁的那一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不过他的数学成绩嘛……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的数学成绩实现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长——19分!

马云又开始了一遍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就这样,到了马云20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在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师对马云说,就你这个数学成绩,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儿倒过来写。无论这老师是什么心态,马云是被刺激的够呛,他想出了一个绝招。

在考数学之前,马云背下了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开始以后就一个一个的往公式里套。用这种独门绝技,马云这次数学的考试成绩还真就及格了——79分。

虽然马云这回数学成绩大幅提高,不过他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唉,也行啊,马云心想,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管他是本科还是专科,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份坚持。就当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那就是当年杭州师范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做了一个令马云感觉是天上掉馅饼的决定,那就是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

于是,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光荣的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4:史玉柱:高考状元 数学差1分满分

从初中开始,到18岁离开故乡,史玉柱不为了什么,就为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去爬山,大家都爬山,我不去爬山,觉得好像太另类,就养成爬山的习惯。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爸爸是怀远公安局的,我妈妈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1977年恢复高考,让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此前,他高中毕业就“下放”了。

18岁之前,史玉柱随父亲两次见识过大上海的繁华,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层的国际饭店还有外滩,外滩的楼和怀远的楼是不一样的,非常洋气。此刻,尽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觉得他离大上海很遥远。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

篇2: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

——史玉柱:高考状元 数学差1分满分

从初中开始,到18岁离开故乡,史玉柱不为了什么,就为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去爬山,大家都爬山,我不去爬山,觉得好像太另类,就养成爬山的习惯。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爸爸是怀远公安局的,我妈妈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1977年恢复高考,让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此前,他高中毕业就“下放”了。

18岁之前,史玉柱随父亲两次见识过大上海的繁华,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层的国际饭店还有外滩,外滩的楼和怀远的楼是不一样的,非常洋气。此刻,尽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觉得他离大上海很遥远。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

篇3:2021高考励志奋斗故事

高中进校时他是班上倒数第一名,父母对他没抱多大希望。但他最终却逆袭进入北大,是坚持和专注改变了一切,成为咱们身边普通学生励志的模板。资质普通,成绩又吊车尾,这样的孩子在众人眼中已经被划拨为“差生”一类。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提前接到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部的预录通知书!他,就是来自重_中学高三(_)班的_,他的完美转身为普通学生“逆袭”高考提供了一个最为励志的模板。

别的孩子还在紧张的准备高考,_已经给自己安排了美联英语的口语课程,“我的口语一直不好。”说话慢吞吞的_笑得很直率。他是大足人,从在老家大足读书开始,成绩就非常普通,高中进入_中学也纯粹是“低空飞过”。进入_中学后就读于十四班,当时进校的成绩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名。这还只是_的第一次“吊车尾”。高二文理分班,他进入一班学习,新班级高手如云,于是_又悲催地成了倒数第一名。“他高一高二,语文外语都差。外语成绩进校时就70-80分,还不到90分的及格线,到了高三时就达到127.5分了。”两个班主任_和_回忆,_三年的学习生涯里就出现了两次“垫底”,他都一一实现逆袭,“高二期间只用了半学期时间,他就进入年级排名前十名。”

生物是_最喜欢的学科,对生物着迷的程度让他随时把生物学知识用到生活中来。一次和同学去吃饭,眼见同学往碗里加味精,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味精成分,这一点曾让老师和同学都大呼受不了。因为他的这份喜爱,班主任_推荐他去了参加生物奥赛班。到了高三,父母担心他因为参加奥赛班分散了精力而要求他放弃,有点信心不足的_在班主任的鼓励下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事实上,父母对_的成绩并不十分看好,从勉强入校到吊车尾,爸爸妈妈曾经的期望就是孩子能上个重本线,要是能考上重大那可真是阿弥陀佛了。谁知儿子给了他们一个更大的惊喜,得到北大的录取书,同时还获得了_中学特别颁发的3.5万元奖金,让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篇4:2021高考励志奋斗故事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花开时湖边折枝的人群里会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迫切,目光却比你们更加迷茫。那年我高三。

高一那年,我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上课时睡觉聊天看漫画,跟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女老师气得眼里含泪。高二分科,我选了文科。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多么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是个什么概念?更具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于是我在大家或无奈或鄙视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字写得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去。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理智还是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边,12名和120名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瘦瘦小小,带副黑边眼镜,趴在书桌上的身影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情绪,总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市里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要怎样去感谢那个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是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下意识里对她的话不置可否。她继续说:“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看不起那些刻苦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不敢尝试!你不敢像她一样地去努力!因为你怕自己努力了也比不上她!你宁可不去尝试,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你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没有把握……”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承认当时我是完完全全地懵了,反反复复回荡在脑子里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可是,我要承认——她的判断是正确的。

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试试努力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结果,也的确承诺不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从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上十点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位置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竟然是我自己。

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已久的期中考试。至今我仍记得考完之后的感觉。抱着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着人来人往,心里空空的没有着落。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其实,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瞠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多么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意料地平静。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成绩单的第一行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篇5:2021高考励志奋斗故事

又是一年高考时。大学懒散的生活几乎模糊了所有不重要的记忆。但是我相信对于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当全社会焦点都放在这场盛大的学术选拔上时,曾经的经历或喜或悲都会涌上心来。

记得高考前几天学校就开始放假了,所有人都在搬运厚厚的课本和试卷,在教室进进出出,像是很悲凄地清理干净在教室里留存的回忆。依稀记得某天傍晚的自己和同桌在快清空的教室里撕了厚厚的一沓物理考卷,两人念叨要在结束考试以后烧掉所有的书本、试卷来祭奠我们被高中吞噬的青春。撕扯一半的时候,检查教室的教导主任敲门出现,愣在门口估计有半分钟。

“同学……你们没事吧?”至今都记得那年主任小心翼翼地问,“发泄得差不多就好了。地就别扫了,你们早点回家吧……”

我们很听话抱着书走了,完全也没有理会身后的教导主任打扫那些被撕得很碎的卷子内心有多纠结,心里就想着活该活该,谁叫你以前检查仪容仪表检查得那么认真?他走远了以后,我们就相互学着主任那像是怕我们被折磨崩溃的语气,哈哈大笑……

那时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压力山大”,倒是每天的地位让我们十分满足,连不苟言笑的班主任都很乐于扮小丑逗我们开心,在家里更是类似神一样就差没有供奉起来。每天都很平静,都在向往着三个月的漫长假期和大学的美好。

考前一天看考场回来,去了孔庙祈福。我们那儿没有考前大批考生拜祭孔子的习惯,所以那天的孔庙只有三三两两的老人闲庭信步。

我很虔诚地拜了好久,心里想的却是孔夫子保佑的科目包不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后来和几个朋友在小吃街,除了一个女生郁闷自己明天星座运势很差以外,大家都抱着“要死的话再担心也没有用”的态度走走逛逛,分享着路边卖烧饼的阿姨免费送我们的“加油饼”,大嚷着说要不要买几张李宇春海报求“春哥”再保佑一下,闹得路人纷纷注目。

回家以后,喝了妈妈煮的苦菜汤,然后开始了我绵延一周左右类似惊天浩劫的肚子疼。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患了肠胃炎,全家几乎都惊动了,妈妈急得快哭了,到处打电话,在晚上十点左右还是决定去医院挂急诊。家里浩浩荡荡跟了四五个人一起去。看见那阵仗医生就笑了:“小姑娘你明天高考了吧?”

我点头算是回答,然后身后的“皇亲国戚”就开始七嘴八舌解释起了我肚子疼的起因经过,但是谁也不敢提“万一考不好……”这样的话题,生怕自己一个乌鸦嘴就坏了我的前程。

打了点滴吃了药就回家歇着了。那几天每当看书看卷的时候就自我催眠:“我不会的就一定不会考到。”然后安安稳稳睡大觉。

考试的早上肚子又是出奇的疼,在厕所跑进跑出,这时候我才真正感到紧张:难道要被这样的疼痛毁灭梦想么?临近出门,我窝在厕所里哭了。妈妈让我匆匆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被开导几分钟就出门迎战了。事后才知道,我出门后妈妈也哭了,明显心情不比我轻松。

忘了是第几场考试,进考场前,前面走着的一个清瘦女生突然回头大喊了一声“大家加油!”整个小道上突然就像回声谷一样回荡着所有人的加油声,此起彼伏的声音还有大家的笑容突然让我莫名感动,觉得这场全民紧张的“战争”带给我们的青春其实很美好。

关于高考自然是有很多的苦痛和艰辛,很多高中学子也很憧憬大学的美好。殊不知我们对此都只是报以一笑:你们太年轻了啊!因为有了大学生活这样的参照,回望那年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过程、生活时而风雨时而阳光却一直充满能量,才会知道,那才是真正的青春。那段经历不是“挨”,而是真真切切的“成长”。

篇6:高考励志奋斗故事有哪些

努力是一种勇气

俞敏洪,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山村,上大学,为此他参加了三次高考。由于前两次失利,村民嘲笑他“异类”“想上大学想疯了”,甚至考完试,英语老师还抽了他一个大嘴巴。

可是,他不仅没有丝毫退意,反而更加疯狂的学习,第三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北大他更是一度被同学孤立。因为肺结核中途休学,所以他实际是在北大留了一级。所以无论是同届还是下一届,都不认可俞敏洪是他们的同学。同学互相拜访的时候,没有人来看他,因为两届同学都认为他不是他们的同学。

他当时感到非常的痛苦,也非常的心酸,觉得自己被深深地侮辱了。

这也给他上了关于人性的一课:当一个人还是地平线上的一棵小草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在遥远地方看见你,即使走近了,别人也不会看,甚至无意中一脚把这棵草踩在脚底。

要想引起别人注意的话,必须变成一棵大树,人们才能在遥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地平线上的你。

想通了之后,他再也不去责怪那些同学了,而是更加努力自己的成长,当他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时候,他两届的同学,都承认了俞敏洪是他们的优秀同学。

罗素说:“对付贫穷要有勇气,忍受嘲笑更要有勇气。”

无疑俞敏洪是有勇气的。知道自己其他方面比不过他的同学,但是他有一种能力,无论别人如何反对、嘲笑,他会持续不断地努力、更加努力的证明自己。

在毕业典礼上,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我们班落后的同学,但是我想让大家放心,我绝不放弃,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们10年能干成的事情,我干20年。”

凭借这股子“更加努力”的劲头,他穿越了贫穷和嘲讽,做为“蜗牛”的代表,爬上了金字塔尖,和雄鹰看到了一样的风景。请记住:努力是一种勇气!

学生高考奋斗演讲稿

励志奋斗小故事

爱因斯坦奋斗的故事

高中的奋斗故事

高考励志故事:能救你的只是你自己的奋斗

高考奋斗的励志名言

高考励志故事

我也是胜利者初中作文

最伟大的胜利者议论文

名人励志的奋斗故事精选

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