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经典散文

时间:2025-01-17 03:36:50 作者:铁锤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铁锤”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老人经典散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老人经典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老人经典散文

老人经典散文

工作之余我独坐门口。看着街道的霓虹灯,倾听着城市的喧哗,享受着凉风的轻抚。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座是长短不一的木块用绳索绑在一起的木架。上面堆放着好几种爆米花,有卷筒的,还有粗颗粒的,颜色更是缤纷。那一位消瘦的老人推着它。显然他是卖爆米花的,在这富足或闲逸的人群中,似乎他这一幕有些与街道不协调,我的视线开始追随着他。可以看出他很疲劳了。但他依然慢步的前行,寻找着买爆米花的人。这时一个朝气蓬勃的女孩上前止住了他地步伐,显然她是买爆米花的。他疲倦的面容露出了浅浅微笑,他心里有些激动。

我默默的看着他们交易结束,老人继续往街头迈步着。不出几步,他视乎感觉出我一直看着他。他扭头微笑着朝我看了过来,那是一眸向我客气示好的.眼神。看着他那历经沧桑的笑颜,很淳朴、很憨厚。当我回神过来,却没来得及回礼他一个表情,却已转身继续前行了。我愧疚着自己的不礼貌,暗怀怜悯的看着他背影。那背影抑或描绘着他生活的贫苦、艰辛,抑或书写着他对生活地坚韧不屈、自食其力。望着老人躬身曲背身影的远去!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沉重,我内心除了崇敬之外,更多的是难过和怜悯。

想起儿时家里生活的窘迫,父亲在外跑摊,是否也这样过着艰辛卑微的日子呢?还有几年前自己刚离家学徒,不正是这样吗?可自己从未这样从容,更多的确定抱怨。记得亲属那时还教导我,要把这样的日子深深的埋在心中,以后自己才能更珍惜美好的日子。

可今天的我还记得么?恐怕不是今天这位老人的提醒,使自己觉悟早已望到九霄云外了。

篇2:凄凉老人散文

凄凉老人散文

周末,习惯于一个人散步的我,随便吃了点早餐,顺手拿件外套,迎着徐徐秋风,漫无目的走着,走着。可能是长期跻身于城市生活久了,也可能是年龄渐老的缘故,抑或是对繁杂忙碌的生活的反感,总喜欢寻觅一处空旷,静谧所在,来回避和逃逸繁杂与喧嚣的生活气息。

一个人就这样徒步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城南的小树林里,说是树林,却没了春季的窈窕俊美,也没了夏季的绿荫如盖,树上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片残叶,树叶都已枯黄,纷纷扬扬飘落在地上,往日碧绿的草坪不见了,如今映入眼帘的是厚厚的残叶和紊乱的荒草。那一行行树木也似一个个瘦骨嶙峋的老人,没了生机。惟有几棵常青树在深秋的天气里,不忍枯萎,颇有独立寒秋的味道。

这时候一阵秋风吹过,吹得树枝吱吱乱叫。真的是秋风萧瑟,那些曾经充满活力、生机勃勃,风情万种,并予以我们一片绿色世界的树木,在风雨的摧残下,只留下灰色的衰枝,乱发丝的垂挂着,脱了叶的枝条,在这苍白的世界里瑟瑟发抖。孤独、苍凉地摇着枯枝,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那曾经光彩亮丽,婀娜多姿的丰采、却是昙花一现的往事。望着满地飘零残叶、枯树荒草,原本想寻觅一处宁静所在,获得一份安逸的恬静,却没想到非但没有冲淡压抑的情愫,却又徒增几分荒凉。

我继续踏着残叶往前走,远远的地方,有一模糊的身影在闪动。这么冷的天气,这么苍白荒凉的地方,怎么会有人和我一样不惧深秋寒风、独享孤独寂寞之人?好奇心,驱使我不由自主地往前走。

很快,那影子已清晰可见,在一石墩上,坐着一身着单薄衣服的老人,他垂着头,弓着腰,大约有七十多岁。

为了看清楚,我继续前往,等到了老人身旁,才止住脚步。为了不惊扰老人,我轻声向他招呼到:“大叔,”他好像没有听到。“大叔、大叔......”我又连叫几声,他微微动了下头,似乎“嗯”了一声,头仍低的沉沉的。

我接着问:“大叔,这么冷的天,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啊?”

老人家慢慢抬起头来。啊!那是一张满脸沟壑,一脸沧桑,满目泪痕的脸,看的我傻了眼,一阵揪心的痛,不知何为?

呆傻片刻后的我,慢慢地蹲在地上,想和老人聊一聊,想安慰老人家一下,也想知道老人家为何如此凄凉、悲苦?

于是,我掏出纸巾,递给他。老人家伸出颤微微的手很艰难的接住,擦了擦了眼泪。

我柔声问道:“大叔,你为何一个人坐在这里流泪?有什么伤心事吗?能和我说说吗?”老人家凝视着我片刻,心里好像在估摸我是否是位好人,大约过了两分钟后,他点点头,微微张开嘴,慢慢地道出了他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

老人家是位退休的工程师,今年已七十八高龄。老伴于早几年前去世,一生有五个孩子,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一个在国外,一个在省城工作,三个女儿是大的,都就职于本市,现皆已成家。

我对他说:“大叔,你儿孙满堂,现在应该是坐在家里享受清福,为何一个人孤孤单单在这荒凉地方悲伤落泪?”

老人家哽咽着声音接着说:“我老了,不中用了,大儿子在省城上班,和儿媳妇不在一起,两人分居两地,无法接我去居住。二儿子身在国外有心无力。三个女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我。”

在他话音停顿之时,我插嘴说:“大叔,也许你的儿女工作确实太忙没有时间守候在你身边,我想他们应该是孝顺子女。”

“孝顺!”他叹了叹、想了想然后说:“他们孝顺,都很孝顺。我清贫一生,没有留下什么,孩子们凑钱给买了一套宽敞明亮的房子,又给我找了个保姆,帮我洗衣做饭,儿子寄钱,女儿送东西,他们的孝心没什么可说的。可我每天独居在那么大的房间里,进进出出都是一个人,心里空落落。我不需要钱,我也不需要那些东西,我需要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

老人家顿了顿,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看到他这样,我鼓励他:“大叔,你有什么想说的.尽可告诉我,你就把我当闺女,想说什么就说,不要顾忌。”

他眯着眼轻轻地点点头似乎是信任了我,接着继续说:“闺女,我想给你说说我有个想法,我想续弦,但不知孩子们是否同意?每次面对孩子们时,好多次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我怕孩子们反对。”

我问他:“你和你的孩子们说过吗?”

他摇摇头说:“没有。”

“你没试你怎么知道他们会不同意呢?你还是试着问问他们,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开放,会理解老人的心情的。”我继续安慰着他。

“不行的,我曾经含含糊糊,举例说过。大儿子和三个女儿对续弦都不赞成,原因是老年人岁数大了,再婚会有很多不便的因素。可不续弦,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太孤独,太寂寞,有时想这样活着还不如一死了之痛快。”老人家说着说着,眼泪又哗哗落了下来。

“大叔,你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万万不可。”听他这么说我心里好痛。但我不知道怎样安慰他,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哄他开心,想来想去,只有转换话题,来减轻老人的悲伤。

“老叔,你年轻时一定很棒吧?事业上也一定有着惊人的成就吧?能和我说说你的过去吗?”我问。

听我这样问,老人家止住泪水,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一丝微笑闪过,眼中有了幸福之意......

他仰着头望着远方开始慢慢地回忆着往事:好多年以前,他是一个大型企业的工程师,专门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为他所在的企业研发了很多产品,如动平衡机械设计、制造等等,因我不懂这些机械术语,无法完全记述他所说的。

接着,老人家很神气地告诉我说,他曾经多次获得省及国家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是他们厂里的骨干力量。他还告诉我他的一个小秘密,他说他年轻时是位标志的小伙子,厂里的姑娘每天都如蜂蝶一般在他身边莺莺围绕。他的妻子就是其中一位崇拜他的女人,后来他被她俘虏了。

看老人家心情有些好转,我就笑着和他开玩笑:“呵呵!看来大叔当年可是才貌双全之人,若我早出生几十年,我也会去追求大叔的喽”

他呵呵一笑,但很快那笑容就凝固在他脸上,他又低下了头。可能是想到年轻时的丰采,对比现在独身一人的孤苦,老人家又潸然泪下。看着这一幕,我不知如何是好,想再安慰他,我没了词汇,没办法我只有站直身子,拍着老人家颤抖的双肩,让老人家痛痛快快地哭泣,直至他把心里的怨气完完全全释放出来。我才仰头望望天空,看天色已不早了,心想不能让老人家一直在这里悲伤受冻,应早点送他回家。

于是,我就低头对他说:“大叔,我们回吧?天气不早了,我送你回家好吗?不然你会被冻坏的。”

他点头同意,于是我搀扶着他一步一步走出树林。老人家身体不是太好,走不到十几分钟,就呼呼喘个不停,从刚才坐的地方走出树林就用了二十分钟,平时我只用五分钟就够了。而这里离城里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市中心。若这样走法,到天黑也到不了家,老人家身体也会吃不消的。唉!我都想不到他是怎样跑到这里来的!

我问他是否愿意坐出租车,他轻轻点了下头表示同意。于是,我伸手招呼了一辆车停下,扶着他坐进车里,并把钱付给师傅,然后千叮咛万叮咛嘱咐出租车师傅,无论如何要把老人家送回家里。平时因老开车,今天我不想再坐车,想好好放松一下,所以就没跟随一起离去。车慢慢离开了,老人家探出头来向我挥了挥手,看着他那孤独的挥手,望着他那苍老的背影,我后悔了,为什么不把老人家送到家里呢?我太没责任心了!

望着远去的出租车,突然有一个幻影不停地在我眼前旋转、旋转,最后幻化成一位老态龙钟的孤单老人。那仿佛就是我的老年,很遥远却也只是几十年的光阴。等到我白发苍苍之际,我的儿女会不会也弃我而去呢?我会不会也像他这样孤苦伶仃,悲凉凄惨呢!

人老了到底需要什么?自从老人家的身影消失以后,这个问题一直盘绕着我。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一首优美温婉的歌声突然回荡在我的耳旁......

《常回家看看》这首曾经唱红全国的歌曲,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也唤醒了人们已经开始漠视的亲情,也揭开了困惑在我脑海里的疑问。让我明白了人老了需要的是亲情,是温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对老人的关心,爱护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子女只知道给老人钱,给老人买东西。可是老人需要的不是钱,不是物质,他们需要的是对亲情的渴望。他们奢望的是和儿孙聚在一起唠唠嗑,谈谈心......

所以,作为子女,我们要从真正意义上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而一味的忙碌工作,为了小家的安稳而把老人家遗忘在遥远的地方,他们可是曾经为我们创造了无数财富的老人,不要使他们在本应享受社会与家人的尊重与关怀的时候,却无助的被孤单寂寞吞噬掉。

希望老人家的儿女们,能够常回家看看,老人家需要你们亲情,老人家需要你们给他一个温馨的家。我衷心的祝愿老人家开心快乐!健康长寿!

这时候,风依然不停地在呼呼的刮着,枯黄的树叶依然在空中盘旋着,衰枝仍在瑟瑟抖个不停,老人家的泪水是否也还在一直的流......

篇3:老人湖散文

老人湖散文

老人湖位于东风航天城东北约35公里的地方。是刚刚被人提及、有开发商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然后才被人关注的地方。

我知道老人湖的名字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前些日子有小孩子家长说,学校组织孩子们到老人湖春游了。办公室里便有人议论,怎么可能,距离这么近,几十年来从没听说过!昨天中午回家,她说,他们单位有车晚饭后去,她要去看看,问我去不去,要去就早些预定坐位。当然要去了,去看看老人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预报的天气是小雨。电视里那位天气预报员大约是广东人,报的是有小“Yi”。一天了“Yi”下不来,傍晚天上倒布满了云朵。有些担心下“Yi”,出门前特意带了件厚衣服。“夏天的出门,冬天的行装。”父母生前常说的话,一出门就能想到。这是很有道理的。上次去广州,去时稍有累赘后悔穿太多,路上遇到寒冷,刚刚好,复庆幸。有些道理是需要牢牢记住的。

一路攒行,走戈壁,过荒野,趟草地,等再看到戈壁的时候,开车的老周说,前边就到了。有个牌子上写着,甲方,甘肃XX公司。乙方,北京XXX公司。车子一掠而过,拐下戈壁从施工单位整理的一条土石路上往左行,颠簸了几下就到了。车下无形的风吹得人直打趔趄,眼看着一身短打的单位领导身上起鸡皮疙瘩。往前走,眼前是一片碧绿,一条木栈道往正西伸出,像连到了天边。走上木道,看出绿色全是冒出地面的芦苇,以及其他杂草。有点点水渗在草里,形成不大片沼泽。远处有树影。或许是栈道低下去好多,走一点后刚下车时凌利的风就悄然隐退了。空气里感觉出潮湿,大家都觉得心旷神怡,不约而同地赞叹“好地方!”于是相机、手机的照相功能全部施展开来。也行,西天上的云慢慢散开,有几分钟还透出一阵灿烂。一只牛犊子在桥边独自觅食,看人过来,步步后退。女人们喊,别走啊,我们又不伤害你,让我们跟你照张相多好。它毫不理会女人们的声音,仍然保持着人进它退的警戒,总在四五十米开外,好奇地打量着一群陌生的人。似乎在说:你们也来找吃的?吃草为什么总不停步往前跑呢?或者是说:我早就知道你们人类的那点儿伎俩,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安全。

说是湖,其实就是进来的那一点地方有些沼泽,其他地方都可以走到草上去。栈桥的意思,还是不破坏湖里这些希罕的植物吧。我在苦想,没水没老人,为什么叫老人湖呢?

前边有沙包,上边茁壮着红柳,桥在这里岔道,分成西、北两路。我们继续西行。几只牛迎出来,或许有牛犊的妈妈,牛犊便再不后退。老牛见的世面多,看见人能辨别出善恶吉凶,所以它们任大家拍照而毫不在乎。前边已干旱的明显了。高大的胡杨中,有一棵完全干枯了,在一片碧绿中尤其显眼。路往北拐,望见羊群集聚在树下,便加快步伐赶,生怕失去拍照的机会。世上所有的机会都稍纵即逝,拍照的光线、景物造型尤其如此。跳下桥去接近羊群,它们咪咪妈妈地叫喊着躲避,分明是看不出,来的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栈桥环绕一圈,往回走了。在一棵胡杨树下,接着了开头的岔道;继续向北的路,也在这里分开。看天色渐暗,大家都不愿意往前了。

最终也没看到老人,也没看到湖水。根据观察,这里应当是曾经弱水途经洄水的地方。它地势较低,接近目前的主河道,有可能在洪水流经的时候灌进水来,形成湖泽。在早远年代,大概水量丰沛,显示出碧波荡漾,鸟飞鹭起,鱼翔浅底的景象。老人在这里迎风荡舟,渔歌互答,其乐悠悠。现在,不知道舟辑被风沙埋到了哪里,也不知道老人的胡子飘到了哪里。剩下的,只有苍天,短草、枯树、马鸣了。

现在又迎来了开发商的目光。虽然我遗憾于在东风航天城近四十年没认识它,但我又庆幸它一直被厚厚的面纱遮挡,所以才能以现在的面目呈现于世。假若几十年前就成为景点被人造访,我不敢保证它还能保护的这么安详。皇城根下的开发商为什么到这里来开发?是保护还是掠夺,只有天知道!就我们兜了一小圈目光所及,栈桥下不时有废弃的饮料瓶啤酒罐。倘若一开发游人纷至,自觉与保洁跟不上,难保不成为一处满目疮痍。这是我不愿意想象的事情。

离开老人湖的时候,云又把西天合上,只在高处留出一道光缝。岸边戈壁上突兀的木屋子已经成型。据开车的周主任说,开发商要在这里建成数座木屋、蒙古包、停车位,让游人们来住下来。对这美好的描绘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在这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用水、饮食、废水废物的处理谈何容易!弄不好,就会把这一片保持了成千数百年的纯洁之地变成一个垃圾场。

但愿我的担忧是瞎想。

回来一天了,我仍然在想,它怎么能叫湖,老人隐居到了哪儿,现在为什么能被开发商盯上。

篇4: 老屋老人散文

老屋老人散文

小村的一隅,是一座老式的房屋,屋内住着两位已将过百的老人,他(她)们是我的二爷、二奶。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老屋虽历经风吹雨打,冰雪侵袭,却依旧如初,默默而立,守护着与之相伴相守几十年的一对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划痕虽已无情地烙在了二爷及二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但初心依然,在风雨飘摇中相敬如宾,相互扶持,是亲情使然,抑或是最初誓言的加持?

一屋遮蔽,温馨故我。老屋中摆设平凡而简单,东间是一张老式大床,靠着北面贴着油布的'土坯墙,床的南面是一个火炉以备冬季取暖,上有老式水壶用来烧水喝茶;西间是做饭的土锅,锅灶前堆放着一些干草之类的柴禾,屋内琳琅满目,虽杂碎陈旧,但让人觉得生活本该这样,平淡如此。一年四季,星转斗移,生活过得平静而祥瑞,老屋前的小菜圃在二爷的料理下显得生机勃勃,四季常驻,左邻右舍及我们总是会得到些新鲜的菜豆,让我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当然,我的几个叔伯及婶婶们也会在二爷、二奶身体偶感或稍有不适时,会一齐来到嘘寒问暖,照顾有加。平时,每逢家中改善生活,也会给二爷、二奶送去一些,以便让他们老有所依,心有所托。

长大后的儿女总会成家立业,各居一所,但俗话说:叶落归根,根在哪?在生养他(她)们的地方。老屋虽旧,却是儿女远去归来后永久的归宿,有屋才有家。家的在人们的心中是无可代替的,每逢佳节,挂牵年老双亲的女婿、女儿会携带外甥、外孙女从外地赶到,共享天伦之乐。临别时,姑姑、姑父们总会因担心二爷及二奶的身体而会让他们一起去住,却总是遭到二爷的拒绝,他总会说:我还能动,在老家已经习惯了,就不麻烦了。这里还有邻里在照顾呢!

每当燕子归来,春暖花开时节,老屋门前的树木又焕发新颜,这时的二爷总会在叔婶的帮助下把腿脚不便的二奶从屋中推出,搬一把小凳子默默地坐在二奶旁边,陪她一起静静地晒太阳,两位老人就是这样,谁也不说话,只是偶尔相互看一眼,当然不知彼此看清没有,我想只有老屋知道。

因为陪在他们身边的,惟有老屋而已。夏季来临,树荫下的二爷总会手拿一把扇子轻轻摇动,替二奶驱蚊解凉,在这世人皆为烦躁的季节里,似乎只有他们才懂得什么叫“心静自然凉”。秋蝉群鸣,是庄稼收割的季节,这时的二爷总会拄着拐杖到田间地头转转、看看,那会心的微笑总是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冬天到了,大地沉寂,惟有那飘飞的雪花装点着世界,老屋也穿上了一身洁白的衣裳,象婚纱吧?莫非在庆祝两位百岁老人的钻石之婚约,那门前的大红对联岂不是最好的证明,看,二爷脸上的幸福微笑说明了一切吧!

夕阳无限好,最美是黄昏。静默而立的老屋是最好的见证,时间虽然流逝的是青春和梦想,但沉淀的是相约、相伴、相守、相知,一生有他和她,此生足矣!

篇5:祭一位老人经典散文

祭一位老人经典散文

对于公公的去世,我们任何人是没有准备的,还能有多少年,十年还是二十年,或者更多,想都似乎没想,至少不是永别吧,但竟成了永别。最后一次走出他的视线依然是他送我们,我们背负着他准备的大大小小的包,里面装的是点沉甸甸的东西,吃的,他装上了猪大腿,装上了胡麻油……件件似乎平凡,却承载着不平凡,总是如此,我们习惯了。我们习惯了十几年,十几年怎么能不成习惯呢?可习惯却一下子没了?!习惯了他的等待,习惯了的接送,顷刻间粉碎,连碎片都不留。公公白天还是好好的,骑他心爱的摩拖车,去他爱去的小街,买他爱吃的东西,看他爱看的棋赛,肯定还想着要买准备迎接心爱的孙儿东西,一大堆的东西,件件饱含和孙儿相处的回忆,他一贯宠爱孙子。

可是,他却走了,真的走了,走的很急,很快,安静,无声,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疑惑,永远的刺痛,永远的迷,永远的无奈,永远的悔恨和遗憾,带走了对我们的爱,牵挂和期盼……一切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包括他孙儿一句稚嫩的“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爷爷”的豪情,包括几路儿女殷殷的风驰电掣的扑赶,包括我们的捶胸顿足,我们的'悔意难当,还有我们的诸多的“如果”……

我们还想接你进城呢,享福呢,看孙子呢,怎么走了呢?才60岁的坎怎么就迈不过呢?我们都在谴责你,怪你无情,怪你残忍,留下了我们这些孩子们,不管了。留下了一个孤独妻子,不管了,还有一位高龄的老母亲,甚至连家里那条尾巴脱毛发炎的病狗还等着你喂药呢……我们怎么能不怪你呢,至少应该让我们见你最后一面吧,我们呕吐劳顿了一路,却没有叫上一声父亲,爷爷……大卫,你的孙儿,四下乱看,一脸的迷茫,一脸的寻找,一脸的不懂……爷爷的好吃的呢?爷爷怎么不起来,爷爷,不准备好东西不要紧,只要你起来,用一贯爱的声音叫一声:大卫。问一声:晕车了没有。可是,家里人物出出进进,却只有安静,更没有爷爷的声音。

人走了,很多东西才总是浮出脑海,第一次见公公,是在我家,一身洗净的蓝灰中山服,从一条长长的小径走来,六月忙天,我着实毫无准备,裤子卷在半腿,有点慌乱,下意识的捋了捋。公公坐在我家炕上一坐就是一整天,商量很多话,始终很和蔼,能讲出很多道理。好像还说我去他家不会受罪,家里鸡蛋很多,可以随便吃……

再后来,就是每次回家后的叮咛,聊天,关心好像少不了,公公健谈,明智,善良,明理,所以,对于我们这些给他当媳妇和女婿的人都很喜欢他,爱他,尊敬他,非常希望孝敬他,他从来不计较什么,让人觉得轻松,自然,没有压力,从不因为婆婆的唠叨而迁怒与我们,一副淡定的样子,还经常宽慰婆婆,叫她不要计较。原谅我们。这是使他成为我心中慈父的因素之一。

在省城上学两年,由于丈夫提前上班,出入总是公公送我或接我,冬天的夜很长,早上走时天总是很黑,村里有狗,总是叫个不停,他带一把铁锨,走在前面,吆喝着,我跟在后面,怯怯的,怕狗扑过来,他说,狗也怕人,不敢过来,稳步走在前面,真的,狗没扑上来,只远远吠叫。

篇6:老人风采散文

老人风采散文

大概是去年十月份的一天,溜达到东湖广场,见表演台的前沿围了个小半圆屏幕,还摆了音响,有个文艺工作模样的人在指导。围观中有消息灵通的说是搞广场舞比赛。

我也在台上转悠了一阵,无意间看见大台后角有个高大身材的老人在玩陀螺,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走过去跟他聊上了。陀螺在我们乡下叫皮老鼠,是小孩玩的,我小时就玩过,是项很好的运动。

“老哥,怎么想到玩这个?”我问。

“呵,原来身体不好,儿子叫我玩这个,说锻炼身体。”

“练了多久,好么?”

“好啊。一练就是三年了,现在什么病也没有。”

这老人姓王,是南丰乡人。三年前身体很不好,有好多的毛病。儿子给买来陀螺,要他跟叔叔一起玩陀螺。原来王老哥有个弟弟,是开拖拉机的老司机,他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工作,常常到北京住上一段时期。因为北京的老人最爱玩空竹,玩陀螺,他也就跟着学会了。

正聊着,一个穿着黑底红色盘龙非常时尚的花褂,稍稍偏廋显得特别干练的老人,背着鼓鼓囊囊的大包轻飘飘地走来了。王老哥指着那老人说

“我的老弟。他的陀螺大的有四斤重,还有带音响的`,还有空竹,好会玩啰。”空竹我好像在电影里看到过,有些印象。于是说:“王师傅,请玩下空竹吧?”

“呵,好吧。”王师傅性格特别开朗,马上打开大包,里面有大大小小的陀螺,品种不同的空竹。旁边一个插袋,插置了两根线棒,还有一根皮鞭一根铁链鞭。他拿出一只双轮空竹就玩开了。

这是蓝色的双轮空竹,小碗大小,可能不是竹木材质。由于轮盘周围有哨孔,旋转起来,哨音很响,犹如群鸽在飞翔。我随即拿出手机拍视频。只见王师傅两手握着线棒,上下提、拉、抖、盘、抛、接,腰随手转,脚随腰动,空竹牵动着眼神,眼光又指挥着头颈活动,真的身如游龙,眼似流星,脚步乃燕子抄水般轻灵。看得我真的过瘾!我脑子一闪念——这就是现代老人的风采!

空竹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可单独练,可多人练。不要什么场地,街头巷尾都可,很方便。通过提拉盘抖抛接,可以玩出好多种花样,据说有上百种之多,使人关节、韧带、肌肉、腰部得到锻炼,能提高灵敏度,延缓衰老,防止老年痴呆。抖空竹可是集娱乐、游戏、健身、竞技、表演于一身的民间艺术啊。

后来,王师傅又拿出瓷器茶杯盖当单轮空竹玩,呵,真有两下子——大家知道,茶杯盖与盖蒂的比重,太悬殊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居然能线挂盖蒂,把茶杯盖侧立旋转起来,不掉下!神奇吧!王在旁边介绍说,他练这个真不容易,事先在地上铺厚棉絮,防止摔破茶杯盖。这样练了一段时间,才练成。

最后王师傅还玩起了四斤重的陀螺,鞭子是铁链子,将大陀螺抽打起来,大陀螺闪着红绿光圈,响着悦耳的哨音,给人一种舒心美妙的感觉,真的是种享受。

王师傅说他来县城有几年了,带动了一些老年朋友,也玩起了陀螺和空竹。他还介绍说,空竹本是陀螺演变过来的,它俩是孪生兄弟,玩时可以相互调节。是啊,空竹对其他运动又何尝不是上好的辅助运动。我是练点太极、八卦的,如果再学抖空竹,那身体,那精神肯定不错!

希望王师傅在我们县里,组织一个抖空竹的群体,带动更多的老年朋友一起玩。那时,他,他们,一定越过越精神。朋友们,行动吧,活出老人的一种风采来!

篇7: 流浪老人散文

流浪老人散文

我自认自己是一个骄傲的人。记得有一次,我走在淮南天桥下,虽然没有工作,没有钱,但还是慢慢地悠闲地走着。形形色色的人群匆忙的来回,店面里情歌的节奏正好跟随着我的步子。此时正是中午,我习惯的掏出欠费的手机看一看,每次我无聊的时候总是这么做。

饥饿,让我叹息。昨夜吃的水煮面昨夜已消化干净。再一次掏出手机看。就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老人,浑身上下衣服破破烂烂的,面容和手臂灰黑的`。我当即就断定:这是一位乞讨者。他旁边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显得冰冷无比。

我已经停住了脚步,这是不寻常的停伫,相比于别人的快步躲开,我觉得自己温暖极了。他向我走近,我看清了他的脸并不很老,只是粗糙无色。他向我点点头,示意我能怜悯他,我没有反应,他再一次点点头,我还是冷冷的立在那里。终于,他如秋风一样从我胸膛穿过,带走了心中最后一丝温暖。我没有回头,饥饿的紧迫感,带动了我的双脚朝家的方向晃动。

像这一幕,我经历过很几次。如果有零钱心情又好,就给,相反就不给。而这次不同的是:我真的分文没有,从来没有过的匮乏感突然使我紧张起来,望望四周冰冷的人群,显的我如咸水鸭一般苍白。

流浪的人从我身旁走过,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可是每次回头,总能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背影。

篇8:老人与我优美散文

老人与我优美散文

看过了形形色色的生活,总想回到最初的过去,那时的童真和无所顾忌。

离家已经半年多,还是不能完全习惯这样没有家人陪伴的生活。

我很难独立,可是…这半年多的独自生活让我不得不学会独立。

再见后的再次相遇,总是会觉得特别的珍惜。

偶尔还是会想家,虽然在家的时候总是想着逃离和自由。

一个人在孤单的夜里,想着过去,眼泪就突然来袭。

好像人与人就真的会有心灵感应。

正处于思亲的低潮,手机屏幕就亮起了,看到是奶奶来电,很吃惊,奶奶已经65岁,记性和耳朵都变得不好,她说她费了很久的时间才背下我的号码,电话那头的千叮咛万嘱咐,她说让我照顾好自己,不要被人欺负,她说她没去过大城市,不知道那里的人是怎样,会不会一做错事就对我凶,她担心我会受委屈,天气的忽冷忽热,害怕我着凉生病,我突然就不知该怎么回答,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嗯,我知道”。

匆忙的挂了电话,生怕她听出我梗咽的声音和不好的情绪,心里一阵阵的酸楚。

小时候,父母很忙,童年里爷爷奶奶的给我的记忆还多余父母,每天早晨坐在爷爷的自行车后遛弯,听着他唱《东方红》,看他教我做早操;晚上赖在奶奶的房间不走,会在她的.被窝里睡着,奶奶身上的肥皂味是我儿时就熟悉的味道。

总有那么多的过去都是在你们的陪伴里渐渐长大。

如今…我已长成了落落大方的姑娘,他们也在岁月中老去,总想他们能等一等我,等我和他们的五年之约,等我为他们的金婚写出最浪漫的故事。

好想能有魔力,让他们不要老去,给我多点陪伴。

我只希望他们不要这么快的老去,等我来还他们的这份爱。

爷爷奶奶,等我来爱你

篇9:描写老人的散文

放风筝的老人选择一个有风的春天,一手拉着丝线,一手拿着线圈,两眼随着风筝线放远,独自坐在江边,任凭轻浪一点一点,湿了裤脚,断了随想……

他信步在江滩,累了就坐在河岸。这不是江南,杨柳依旧如丝,在两岸垂首欣赏它们飘逸的倒影,春水明如镜,一丝一缕毫不保留地呈现着。偶有一两艘船经过,遗下阵阵涟漪,光阴在这里慢慢晃荡着过去,心也在一圈圈沉浮中慢慢静止。

风起,老人放开手中的风筝,用线去牵引着。熟悉的技能代替了生疏的操作,吃力地快走代替了快乐的奔跑,然而风筝一如昔日顺利地起飞。风时止时动,风筝却愈飞愈远。老人牵着它,徐步走着,眼神一刻也不离开向天际飞翔的天使。

他又累了,时间凋零了年轻的身体,却保留着一颗年少的心。看着自己放飞的风筝,已经在天际中自由地翱翔,寻了一块石头,他歇息了。放下手中的丝线,打开依然温热的茶杯,小饮几口,凝视着缓缓流逝的江水……

山自碧青水自流,云自卷舒风自游。没有谁会在意岸边多了一位老人的身影,在天空欢闹的莺燕也没有在意多了一位外来客。他的身边依旧无人,他的心水如往平静。他认真地观察着风筝的起伏,只有风筝牵动着他的心,他的心随着风筝飞翔着,无目的地自我放逐。

桃花影落,已不知过去了多少时光。老人只是坐在石上,或许静静回想着一生,从童年一直成长着,然后在奔波中渐渐老去。或许他早已剪断了往事的风筝,带着过去一切心里会疲累,解放过去,让他自由飞吧。他心静澄明,忘却启程。从朝霞到落暮,老人一直独自坐着,就算没有知己与他来和,也有风筝与他相伴。

斜阳暮色,老人开始收线,风筝缓缓落下,最终到了老人手中。临水的阳光映着老人,好像被人逗弄,使他沧黄的脸像小孩般的红彤彤,他望着亦被夕阳染红的江水,矗立了片刻,然后,江滩的沉寂被老人的脚步打破,老人离去,只留下一片被拉长的倒影……

这不是江南,却生活着平淡安宁的江南人。天空落下夜幕,渐渐吞噬着风筝划过的痕迹,平静吞噬着平静。

这位放风筝的老人,依旧会来吧,我想……

茶摊老人 散文阅读

夕阳·老人·感动 散文

关爱老人承接美德散文

蓝园的老人伤感散文

优秀散文:那天路那花海那老人

老人致辞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

关爱老人标语

关爱老人议论文

种树老人颁奖词

老人经典散文(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老人经典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