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诗歌

时间:2025-04-12 03:38:35 作者:ucla1012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ucla101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诗情画意诗歌,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诗情画意诗歌,欢迎阅读!

篇1:诗情画意诗歌

《墨韵流情》

诗情画意入心流,墨韵芳馨扑鼻柔。

世事苍茫连广宇,人生浩荡写春秋。

《大海情歌》

容江纳月好胸怀,盖地含天入眼来。

心志非凡尘不染,激情奔放荡云开。

《晨景》

晨起红纱远近飘,胭脂泪落满禾苗。

若无美女思君夜,怎得风光这么妖?

《赏画有感》

高山流水景常新,看画追思梦里人。

自古知音最难觅,美诗一首意情真。

《铜雀台寻吟》

高台铜雀今何在?秋雁南飞入眼来。

清雨不明游客意,漳河激浪荡云开。

《赏八骏画》

骏马飘然把日追,奋蹄一啸踏云随。

诗情高雅入心境,画韵流光拂面吹。

《赏姐妹照》

万绿丛中双姐妹,娇容脸上粉霞飞。

柔姿美照留人世。蝶舞花池入眼扉。

《送才女水仙》

才女赋词情意畅,诗文流韵墨痕香。

连天荷叶满池碧,绝艳仙姿入梦翔。

《寻江南》

苏子才情何处寻?断桥残雪成幽梦。

谁家痴女临窗望,只见烟霞缥缈中。

注:苏子,苏小小。

【忆江南】

深秋大雁飞天外,秀美江南入梦来。

花纸伞前烟雨泪,乌篷船上紫霞徊。

篇2:诗情画意说南海诗歌

诗情画意说南海诗歌

你来或不来,

南海就在那里,

我近,你远。

就像喜马拉雅山,

擎起一片蓝天。

人们说她是屋脊,

我说她是栅栏。

你早说要来看看,

举着自由航行的`旗帜,

无害通过,

开着军舰。

我说朋友看看又何妨?

别指望掀起波澜。

其实,天上也能看见,

海里浪大有风险。

你侦查与否,

岛礁就在南海,

只增、不减。

就像绞索般的债务,

庞大到帝国欲翻。

人们说你剪羊毛,

我说你在累卵。

谁没几个穷朋友?

庄园一别言犹在耳,

终归拳头说了算。

遗憾不比,

只需航母把海峡一拦。

知会一声防长要来,

听说掏火棍换成打狗棒,

哥们千万别误判。

你相不相信,

灯塔就在礁盘,

我建,都看。

它是一盏指路灯,

过往船只注意,

人们说意在宣示,

我们说责任、重担。

你怀疑我的善意,

PC-8忽闪着翅膀,

时不时转上一圈。

我们坦诚申明,

打狗棒有时会出声、冒烟。

别介,就来转转、看看,

君不见弟兄们心急、上火,

理解哥们有苦难言!

篇3:浪漫五月诗情画意诗歌

浪漫五月诗情画意诗歌

当春天的美好成为过往

五月撩开夏的衣裙

大雁已经在路上

鸟儿们发惊呼

风一反常态

狂躁不安

每一个门窗的缝隙

都能听出暴风雨的节奏

老槐树上一串串洁白的新蕾

正以夏天的姿态张开嘴角说

等待一场雨的.到来

雨季似乎还差几天

青苔蔓延在水里,小鱼躲在下面说悄悄话

青蛙的卵子闪着银光,浮在水面

没有秘密可言

几只鸭子游过去,不用着急

美食要吃出滋味

是青蛙不负责任?

还是蝌蚪命运不济!

没有思维的动物,不会伪装

蛙的叫声里没有悲鸣

远处的木鱼一如从前

袈裟里写满故事

摘一枚青杏,放在嘴里

满口生津

酸,代替了苦涩,质的变化

需要养分,水,光合作用

李子挂在枝头,柄稍长一些,很像五线谱上

静止的一串四分音符

风抚枝条,弹奏美妙乐章

心懂

当所有风景不在眼里

华丽的词藻,苍白无力

不去争奇斗艳,叶子簇拥着果实

不显山,不露水

忧郁的绿色,等待爆发

五月是深沉的季节

绿是夏的梦

一树一树的槐花

比蒲公英的命运好得多

飞与不飞都是造化

携一本书,带一支笔

铺开五月,用花和叶的味道

填满一阕词

2016.5.19

篇4:诗情画意神农架散文诗歌

诗情画意神农架散文诗歌

行走于山水之间,体味林泉之清秀,悠哉,美哉,我亦向往。

然而有一个去处在我心中却远远凌驾于它们之上,那就是极富神话色彩驰名中外的湖北——“神农架”。

“神农架”听名字也许没有一些名山大川那么响亮,也或许有人已把它遗忘。

但是它的自然景致,资源扩展度,文化内涵,与俊美灵秀的五岳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儿山高谷深,林海苍茫,藏娇纳秀,多种奇异动物神出鬼没,是一个神奇无穷谜一样的地方。

“神农架”一个有着古老而美丽传说的地方,一个精神文明的源头,美丽的生态园。

一个让世人仰视, 一个可以倾听到神的语录,接受神灵洗礼的天梯。

我站在无神论的队列,可我相信它是神,它是那远古文明的化身。

神农架群山巍峨的耸立在长江和汉水之间,千峰攢蔟,万壑争流,朝云暮雨,云蒸霞蔚;

神农架是一片神奇的山林,林海茫茫,郁郁葱葱,其间生长着珍贵稀有的植物,深藏着举世称奇的飞禽走兽。

让我在审读神农架这部绿色天书时,惊叹大自然的生花妙笔是多么的神奇!

有人称神农架既有黄山之奇,又容庐山之秀;

既有泰山之壮,又纳华山之险。

诗人徐迟曾赞美说:“大三峡不如小三峡,小三峡不如神农架。”

诗人的这种感受,如今竟成了神农架人和游人的口头禅。

我的感受是,三峡之景壮观秀丽,一目了然;

神农架之景则宏大而妩媚,朦朦胧胧的样子,教人难识其尊容仙面,许多奇景异象还藏在未知的神秘之处,给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和美妙而丰富的想象。

当我走进广阔无垠的神农架,仿佛闯入了野人的神秘王国。

我在深山老林中跋涉,处处嗅到野人散发的气息。

有多少人在这里寻梦,期待着那震惊世界的一刻。

我走进古老原始的神农架,犹如跨进悠悠历史的长河。

岩石印下冰山擦过的痕迹,古木刻下岁月流逝的年轮,

每一座山峰都让你魂牵梦绕,每一条小溪都对你娓娓述说......

我走进丰富多彩的神农架,宛如进入了动植物的乐土。

银杏梳妆,鸽树起舞,仙草江边一碗水,灵芝七叶一枝花。

我在深林中与金丝猴共舞,我在溪流间听娃娃鱼唱歌......

我走进美丽幽静的神农架,好似走进安徒生的童话天堂。

时间在这里好像凝固,世界也停止了喧闹。

我在温泉中洗去凡尘,在绿色的大自然里畅想。

岁月如能倒流,我原回到地老天荒......

我置身神农架的高山之上,其实就是置身在云雾之中。

云雾一阵阵飘过来,轻轻地缠绕着你,

你就如在天宫徜徉漫步的仙子,别有一番滋味涌入心头,教人好生惬意。

有时,一团云雾涌过来,岂是“十步之外不辨人马”可比拟,简直是“对面相逢不相识”了。

神农架观云,燕子垭是最好的去处。

每逢雨过初晴,刘享寨西麓的紫竹河谷便成了一片云的海洋。

洋不知有多深,只见洋面波涛汹涌,卷起千堆白雪;

也不知有多宽,唯见洋流奔腾起伏,连着遥远的天际,不知哪是洋,那是天。

然而,最妙的还是云海之上偶尔会悬起的一轮五彩光环。

它形似彩虹,却又不是彩虹,点缀在天幕之上,宛如一枚璀璨的玉镯。

它色彩分明,柔和协调,镶嵌在波峰浪谷之间,酷似一架缓缓滚动的佛辇,这就是举世罕见的“佛光”。

据说,中央电视台的同志曾摄下了珍奇的画面。

他们说,我国历史上仅在峨嵋山发现过“佛光”,如今在神农架又发现了,可见这儿的确是一块仙山佛地。

然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种被作家梅洁赞美过的“守望树”。

我看到了许多“守望树”。那些树象被焚烧过似的,浑身发黑如焦炭。

它们拔地通天,庄严肃穆,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我自岿然不动,正所谓“风雨不动安如山”。

它阅历了千年的沧桑,经受了亘古的磨乱。

如今却悄无声息地站在那里,尽管早已没了生命。

那么它在这寂寥冷漠的世界等待着什么呢?守望着什么呢?

我凝神静思,我不解地默问。

“守望树”只静静地站在那里,与我没有任何的心灵交流。

然而,我又分明感应到它强烈的生命气息。

生前,美化着自然;死后,也不忘装点自然。

“守望树”啊,你是自然之子,你是自然之灵啊!

“有一种树,它虽然死了,却千百年地站着。”

这是神农架一位饱受生活磨难,生活可谓穷困潦倒,但却执着地追求着且有着丰硕成果的'文人对作家梅洁所说过的话。

于是梅洁便去拜望了这种树,并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散文,发表在《神农架报》的第一份月末版上。

梅洁赋予人格化的这种树,就是失去了生命的冷杉树,也就是所谓的“守望树”。

在作家《走向神农架》的报告文学中,其“《黑暗传》与中国的荷马”一节,写的就是这位神农架的文人,就是她所同情与赞美的“守望树”。

啊,神农架。我用我清风般的脚步走近你,是怕惊醒了你悠远古朴的梦境;

我用我虔诚般的灵魂拥抱你,是为了我们相约了几个世纪的爱情。

篇5:浪漫五月诗情画意诗歌

五月的风

如果有风,我会用诗行落在荷尖上的唯美,书写。

鬼使神差中,贴上一枚初夏的邮票。

寄给秋天一个梦的简章。

等待有一场,比露水缠绵的微雨

兜起那被渔歌惊扰的水痕扑进你五月的心池。

我打开窗台,用掌纹,承接你潮湿的喜悦。

而后,某年的某个夜晚,你在水栈,潋滟那一夏的'动听。

那些盛装摇曳的荷儿,闭上眼眸。

在半开不开之间,低眉浅笑。

生怕,撑不住伞中的矜持

柔软地舒展频频向我靠近。

篇6:浪漫五月诗情画意诗歌

五月

五月,

最后的花开 爆裂而来

掀开脆薄的天空 和 软糯的大地,

五月的夜与白昼重叠,

那皎白如水的月光照见深陷于枝叶密集的青虫的睡姿

和一只青鸟的横陈在窠臼中酣甜的梦呓

五月的花 在白昼的边缘

在人们视野的盲点

在一个人深痛的原野

以飓风的方式席卷所有的欲说还休不知所云的语言

五月,

天暗了,空气冷澈了,心飘远了,

稻草人在茫茫暗紫色的迷雾中仓促的.发出一阵轻声的咳嗽,

五月,涌动四方的花海在一个人奔跑的背后簌簌有声,

花海,花海,

请停下脚步,

让我看清你的身段你的容颜你的眼,

我只听到你们绵密的暗笑在背后响起,

如同雷声,如同闪电,如同火焰,如同光,

如同大风

五月,

大风起兮 卷走一个人所有的狂想和绮丽的梦,

五月,

花开似海 在遥远的天之涯,在一个人用一生的睡梦都无法到达的距离,汹涌。

五月,

冥想是徒劳,是自杀,是痛苦的延续,是喑哑的祭奠,是从一出生就被捆绑的注定。

篇7:浪漫五月诗情画意诗歌

五月

慢慢地

淡淡的芬芳

在春暮里,变得躁动

拂过麦浪

抖落了一身花蕊

才显得深沉

老家的窗前

父亲踮着脚聆听风的声音

然后拿起一把镰刀

又放下

风中传来

收割机的轰鸣

看过那块麦田

雨,便有了心事

春去了,落花随着流水远去

麦禾有了身孕

五月,小荷的叶子

在等待着一场雨

我在深夜里听一首歌

叫荷塘月色

月亮醉卧在床

一场雨如期而至

滋润心田

也与麦子灌浆

麦子

告别寒冬

用融化的冰雪

奋力泛青

生命的倔强

是蔓延的翠绿

一场场春雨

在拔节的季节

迸发出骨骼的响声

五月的阳光下

将要诞生一颗颗成熟的'生命

哦,让我在阡陌的歌谣里

灌以满腔的柔情

奶白色的麦浆

是沉甸甸的成年礼

六月,收割机一到

黄灿灿的麦子

就是庄稼汉子的一腔豪情

篇8:王维诗歌的诗情画意和禅趣

王维诗歌的诗情画意和禅趣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他睿智早慧,十五岁离家游学长安、洛阳,十七岁即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样名烁千古的篇章。王维曾一度刻意功名,追求进取,其边塞类诗作大多洋溢着青春活力和壮志雄心。然而,宦途的坎坷波折又使他深感现实残酷,世态炎凉,一生几度隐居,诗作笔锋更多地转向现实。加之王维崇尚佛学,广交僧侣,“隐逸”便经常成为其诗作的主旋律。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述王维:“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姊妹'那句话用得恰当了。”(1)凭借着对自然、情感的敏锐捕捉以及超强的表现力,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情”、“诗中有画”、“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一面不倒的旗臶。

一、诗中有情

王维是个重情谊且善写情的人。在其诗作中,生活小品和赠别之作甚多,内容多述及相思别离和朋友间关怀、慰勉之情,在数量上几乎与其山水田园诗平分秋色。而他写景之时,也往往是为了寓情。在《淇上送赵仙舟》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才逢又别,倍感黯然神伤。“相逢”二句,虽轻描淡写,却觉浓郁深情,扑面而至。接着诗人借“天寒”二句写景,铺开抒情之路,与结句遥相呼应,令送别后的怅惘往来于心而不释。 王维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如《临高台送黎拾遗》:“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写离情却无一语言情而只摹景物。《送杨长史赴果州》:“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既是景语,也是情句,将道路的荒凉之景与行者的凄楚之情融为一体,自然、含蓄而又回味深长。

在王维的诗歌中,有不少采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而且往往显得自然流畅,蕴藉含蓄。如《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曾被后人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劝君”二句,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关怀体贴之意溢于言表,却又绵长含蓄。胡应麟评这两句诗说:“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又如《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此诗用口语化问答,却也言浅意深,余味不绝。朋友言称不得意,诗人坚决支持其归隐--“但去莫复问”,又借白云抚慰友人,表抒心声。所以钟惜评论此诗的末二句说:“感慨寄托,尽此十字,蕴藉不觉。深味之,知右丞非一意清寂,无心用世之人”(2)。

王维写情之妙处,还在于对现实情景平易通俗的描写中,蕴含深沉婉约的绵绵情思。其《相思》一篇,托小小红豆,咏相思情愫,堪称陶醉千古相思心的经典之作。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先是用平直的话语写出了节日思亲的大众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人顿觉“与我心有戚戚焉”,而后诗人笔锋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空转换犹如“蒙太奇”手法,“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3)。

王维写情,又多见隐喻比兴。上述数诗,已可略见其风。又如《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全篇不著“相思”二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句句意深。藉“寒梅”、“春草”喻意,相思之情跃然纸上。第一首写出了妻子对远在江南的丈夫的牵挂,第二首则从丈夫的角度着笔,却不直诉思念,而是向来自故乡的捎话人打听故乡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写法别致有趣,委婉含蓄。整篇尤以第三首中“心心”二句最见功力,借“春草阶生”将女子的愁心难展、情意缠绵刻画入骨,令人感慨叫绝。

王维歌咏从军、边塞等内容的诗篇,也同样善于写情。在这类诗作中,刻画出诸如将军、战士、豪侠等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并通过写人,抒发了诗人自己的豪情壮志。如《观猎》通过日常的狩猎活动来刻画将军的精神面貌: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其中“回看”二句所显露的“毫端有风雨声”(4),不啻是诗人凌云壮志的化身。

二、诗中有画

古语有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苏轼曾有一著名论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5)如《山中》道:“荆溪白石出,开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浅溪白石,缀上依稀红叶,山色苍翠,处处鲜艳欲滴。此即东坡所指誉的“诗中有画”。而《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仅用十字就描绘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样景物,形、体、光、色尽在眼前,构图简洁不掩气势壮美,实乃意境深邃之佳作。

王维的“诗中有画”,妙在传神。无论是刻画工细的白描,还是大笔勾勒的写意,无论是极尽夸张的渲染,还是引而不发的含蓄,都让人读后无需细品,脑海中即浮现出鲜明的景象。《山居秋瞑》一诗描绘了一组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流光音色浑然一体--山泉叮咚映照明月无声,莲叶沙沙点缀着浣纱女的软语轻笑,每一句都是一幅鲜活流畅、富有生气的图画,毫不夸张地说,通篇就是一部充满诗意的风光影片。 王维诗中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完全可以在他对夕阳、明月、空山、深林、清泉、远村、白云、孤烟等景物的渲染中感受得到,如《竹里馆》云: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而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藉竹林、明月寓情,王维道出了一个隐者的孤寂悲愤。

在诗人笔下,点睛之笔的妙用、虚实浓淡的构架、气韵渲染的铺排,都有其独到之处。其《鸟鸣涧》云:“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惊”、“鸣”二字点睛,反衬出春山的幽静。又如“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等句,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妙笔,使画境平添几分生动。《终南山》一诗中,诗人这样写到: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全篇虚实变幻,开阖大气。终南山的奇峰广脉、深壑云烟,因此诗而显得神韵流转,读之如身临其境,牵人荡气回肠。

神韵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用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绘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正如清人陆佃所言:“

摩诘诗到神境处,真是景即意、意即景,不造境而景得,不说意而意完”(6)。

三、诗中有禅

王维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7),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王维学佛,并不恪守一定的教门,而是广泛结交各个宗派的僧侣,同时自学各派佛教经论,从中接受佛学的影响。王维笃志奉佛,思慕隐逸,在《偶然作六首》第三篇中我们即可略窥一斑:

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王维著名诗句。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这是诗人最早谈到个人佛教信仰的作品,“爱染”二句,表明自己对佛教的信仰日益牢固,世俗的贪欲、爱念已日渐淡薄。

王维对奸臣专政的黑暗政治颇感不满,不愿同流合污,加上宦途受挫,于是产生了逃避现实的想法,企图走隐遁的道路。然而,他又不甘心过清贫的日子,在隐逸的.同时幻想着“终南捷径”。矛盾的诗人试图从佛学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自己思想行为的理论依据。从佛教的义学中接受的主要思想,于他的诗歌创作中随处可见。在《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中有云: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臵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此诗大意是说,一旦滋生微小的尘念,便忽然感到生命的短促有如朝露,觉得世上难以容身。然而只是洗濯邪恶之心并不能从生死中解脱出来,在“悟道”的过程中人还处于迷途之中。诗中以“宾、主”喻“空、有”,意指必须了悟“空”理,达非空非有之境,方能成就佛道,得以解脱。这分明是受佛家“四大皆空”等理论的影响,引人脱离现实。而在《疑梦》中,诗人又表露出安于现实环境,从幻想中寻找精神安慰的消极:

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仇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上诗,可品出佛家的“空”理,有看破红尘的放任,也有万念俱寂的宁静。

诗中寄寓禅意,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中也多有表现。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关于此诗的禅意,陈仲奇先生曾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因为'对境无心',所以花开花落,引不起诗人的任何哀乐之情;因为'不离幻相',所以他毕竟看到了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因为'道无不在',所以他在花开花落之中,似乎看到了无上的'妙谛':辛夷花纷纷开落,既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这是何等的'任运自在'!'纷纷'二字,表现出辛夷花此生彼死、亦生亦死、不生不死的超然态度。在王维看来,整个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不正是像辛夷花那样,在刹那的生灭中因果相续、无始无终、自在自为地演化着的吗?......王维因花悟道,似乎真切地看到了'自然'的本性。”(8)王维的山水诗,大多追求一种寂静清幽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往往蕴涵着禅意。无怪乎胡应麟会有“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9)的感慨。

王维诗歌多具清淡自然之风而又意境深远,其以动写静、以静寓禅的高超手法,为历代诗评家所赞赏。从他那清新淡雅的诗作当中,不难感受到诗人那颗淡泊、平和、恬静的心。每阅其卷,都仿佛是诗人带着我们在空山赏月、在远村小憩、到溪畔汲泉、于窗前看花......览诗如赏画,阅文如读禅,投身于诗人为我们创造的空灵境界中,尘世的纷纷扰扰、物欲浮躁都渐渐挥散,真的是身世两忘,万念俱寂了。

篇9:诗情画意流,墨韵芳馨柔诗歌

诗情画意流,墨韵芳馨柔诗歌

七言絕句《从故乡出发》

一一一赠李怡萍

回首故乡双泪流,几多感慨上心头。

扬鞭策马天涯路,何处青山解客愁?

七言絕句《从故乡出发》

一一一赠李怡萍

思亲话别写春秋,故里依稀入梦游。

锦绣文章书一卷,心舟满载尽乡愁。

七言絕句《龙抬头日》

山河处处暖风流,紫气萦萦二月头,

正是人间好时节,青龙翘首欲云游。

七言絕句

《读文留言》

浮世沉香一缕烟,虚无缥缈入禅玄。

真经难解人生苦,犁地耕牛抱土田。

七言絕句

《感叹》

人间多少沧桑事,来去匆匆似水流。

富贵荣华成一梦,江山依旧白云游。

七言絕句《赠刘成宏》

化身彩蝶伴春梅,采蜜闻香荡翠微。

阅尽人间无限事,挥毫泼墨入诗飞。

七言絕句

《商丘夜》

一一 赠刘成宏

灯火无声流异彩,繁星剔透入情怀。

登高远望商丘景,把酒吟诗逸默斋。

七言絕句

《商丘故事》

一一一赠刘成宏

千古桃花一扇媚,庄周化蝶入玄微,

木兰跨马出征去,月老牵情伴月飞。

七言絕句《春雪》

不与繁花媚世时,抛情洒泪有谁知?

冰心玉体随冬去,化作春江碧水驰。

七言絕句

《春雪》

化蝶翩飞下玉台,抛情洒泪送春来。

胸怀锦绣三千丈,染得青山一片皑。

比较诗情画意的句子

诗情画意的句子

名人的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的个性签名

诗情画意的感恩节祝福语

诗情画意的成语解释

诗情画意汉字美抒情散文

诗情画意优秀个人颁奖词

古文中诗情画意的句子

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作文

诗情画意诗歌(推荐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情画意诗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