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坚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观后感心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观后感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观后感心得
今天是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纪念日,75年前的胜利,我虽不能与共,但请让我今年今日,再次为之呐喊,为之兴奋,为之震撼。
有这样一首百听不厌又振奋人心的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呀,中国是一个大国,正因为有了我们民族的团结,才有了我们今天强大的祖国!
战争,总是无情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回顾历史的长河,有多少英雄儿女在战场中牺牲,但是,他们都是在自豪的微笑中闭上了眼睛。因为他们知道:在国难当头,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能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祖国的大地上,是多么辉煌的事情!
1894年,日本政府挑起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因岁次甲午,史称中日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一败涂地,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船可驶入以上各口。这一切的一切,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的危机,使中国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从此,中国成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人民的头上被三座大山压得那么沉重,中国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那么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什么?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后来,在毛泽东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帝国主义胆敢来侵犯,我们就把它消灭掉!
帝国主义的本性是很难改变了!今年,日本帝国主义大胆把遮羞布拉出来,明目张胆夺取我国领土钓鱼岛。且不说是日本为何明目张胆而争我国领土钓鱼岛,先来了解我们自己的一些做法:我们认为只要是把气愤发泄在日货上面,不买、砸坏、烧掉,就是给他们致命的一击,却不料到这是多愚蠢的做法。因为面对着这样的事实,他们不乱,我们却先乱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想办法在科技、工业等方面超过别人,因为在我们这里有比他们更先进的科技产品,我们还需要购买他们的吗?所以,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特别强调地指出:落后就会被挨打!就会被帝国主义欺负!国家民族就会被灭亡!千万不要忘记历史经验教训!
同学们,中国需要奋起,更需要振兴。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唯有好好学习,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才好把祖国变得更强盛,祖国强盛了,别人才不会欺负我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业吧!
篇2:2022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心得800字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的明镜,也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教科书。国耻,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历史不容忘记。只有真正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才能深刻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性。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_广场前进。“咚―咚―咚”多么有劲,多么铿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脚步声。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经的伤痛;勿忘“昨天”,牢记那可贵的觉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难得的坚毅;勿忘“昨天”,继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国魂。但勿忘 “昨天”,不是让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中不知前进方向,勿忘“昨天”,是为了让我们正视今天,是为了让我们挑战明天,是为了让我们将“昨天”胜利的辉煌重现……
或许平日的我们并不会将那段难忘的历史特意拿出来宣扬一番,但只要我们将那个__年前的日子融入到自己的脑海,它便能像警钟一样时时鞭策我们好好工作、踏实前进!此时此刻,我们隆重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周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想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能在铭记历史中,不忘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激动。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于教师来讲,必须牢固树立国耻的意义、忧虑意识和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对自己民族遭受的耻辱,往往比得到荣誉更能刻骨铭心。一个不忘国耻而愤然前行、充满忧患意识而始终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纪念抗战胜利__周年的日子里,在伟大祖国通往现实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们理应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转变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中。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育幼苗的使命与责任,更应该发扬工作认真,乐于学习的工作作风,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习,打动家长。面对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珍惜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篇3: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心得总结800字精选
75年前的21138月15日,1945年,使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并5261引以自豪的日子:日本宣4102布无条件投1653降。
经过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战争。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振兴了中国的民族由衰败走向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在战斗中与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战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说明理由,为什么中国人创造了战争力量的弱小国家,最根本的原因的中国士兵和平民,他们在战争中的阻力英勇正义史诗般的战斗事迹,弘扬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又打了一场血腥的战争的最前沿的阻力,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军民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太行山八路军左权的工作人员,副科长,是指到反法西斯的英勇牺牲,琅琊前五位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跳跃的边境,雨打败魔鬼......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些悲惨的义举,钢框架的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中国历史上遭受了巨大的耻辱,重灾区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一个又一个的。究竟有多少人抛头的民族解放,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抚摸他的胸部红色围巾,看了起来,血红色的标志,那场大火井冈山红色杜鹃花,行军到一个炽热的天空的道路上,我们毛泽东主席,刘刘少奇的一年南征北战同志,振兴中国的过去,红军队在宁死不屈您烈士的战争中,杨成武命令,不怕牺牲,抗战相信,“头断,血可流,位置不能丢失。”英雄烈士...是他们的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和所有的人,以换取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日子里,决心要努力学习,准备建设绿色家园!
在抗日战争中,国家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的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将是一个永久的丰碑不朽的!
重温那个时期悲惨的,激越的民族记忆,所以我知道一个在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从那时起,我要努力学习,快乐,全面发展,建设泰安做好充分的准备: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
篇4:2020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心得800字精选
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牢记和实践这场胜利的制胜法则,胜利就永远属于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胜利的根本。当初,日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小岛国悍然对中国进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国在艰难的近、现代化过程中,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地方势力割据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中华民族面临死亡的绝境,没有屈服,反而觉醒,组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以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军队血战,直到胜利。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内部或外部的力量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也决不允许任何人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自强不息才不会被动挨打,和平发展才能够维护和平。当时日本之所以敢于向中国开战,还与日本经济军事能力远强于中国有直接关系。1937年,日本工厂值为61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中国不过4万吨。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稳定。
善于向历史学习才能不让前人的血白流。我们今天纪念这场胜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态度下,面对历史。我们既面对所受的屈辱,也缅怀前人所做出的牺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胜利,目前的目的是是面对未来,营造未来。而习近平主席在抗战中的三次挥手致意,“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更是不容置疑。
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的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为世界与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篇5:2020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个人心得感悟精选
八年抗战八年泪,一寸山河一寸血。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正如毛泽东在二战尚未全面爆发前的判断:“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中国战场歼敌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苏联著名将领崔可夫元帅在其回忆录中感慨:“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没有谁能否认,如果没有中国的浴血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是另一种写法。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中国的命运与亚洲的命运,与世界和平的希望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而这一次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以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展现中国抗战的荷兰导演伊文思曾说,“我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抗战爆发后,北京_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从气贯长虹的平型关大捷到浩气凛然的台儿庄会战,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在卢沟桥畔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评价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此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让这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篇6:“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征文活动
“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征文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九·一八”事变85周年,充分发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作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今日起至8月29日,面向沈阳全市的中小学生开展“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暑假征文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你想怎样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就请你在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之时,写出自己的感想与收获并加入到活动中来。本次征文体裁不限,字数在500——1000以内,标题内容自拟。所有参加征文活动者,请注明“学校、姓名、班级、联系电话”。届时活动将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提前与获奖同学所在的'学校进行联系,最终由学校为获奖的同学颁发获奖证书,以资鼓励。获奖征文将在博物馆微信平台、馆刊、官网进行刊登。获奖同学如愿意加入博物馆小小志愿者队伍,将作为优先考虑;如已经是“九·一八”博物馆小小志愿者,其征文获奖,将作为全年评选优秀小小志愿者的参考依据。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自今日起,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邀请,诚挚地欢迎同学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共同体验丰富多彩的假期。
投稿方式如下(1)电子邮箱:xjb918@163.com (2)邮寄地址: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邮编110044
(3)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投递
篇7: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闪耀。有这么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有这么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__年前,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时今日,我们在向为国捐躯的英烈致敬、为遇难同胞哀悼的同时,更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力量,高擎抗战精神的火炬,照亮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爱国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侵略者丑陋凶残的脸嘴,万千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争着死,抢着死”“人人抱必死之心”“死也不当亡国奴”;无数抗日英雄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以身殉国,树起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构筑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正是因为具备不向邪恶低头、不向侵略者屈服的顽强精神,中国抗战才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充满矛盾,要求我们继续践行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始终保持定力,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行。
抗战精神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险、血战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英雄气概。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咫尺,呼唤着所有中华儿女携手前行。今年上半年,我们坚决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战疫情、抓难点、筑根基、促就业、保民生……国内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接下来,我们要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坚定必胜信念,继续向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宣战,响鼓重槌、尽锐出战,朝着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发起冲锋,攻坚克难、乘势追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深刻领悟抗战精神中“团结”所凝聚出来的磅礴力量,在“战贫”中强化团结协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帮扶工作,从政策、资金、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助力对口帮扶地区,以强大的“战贫”合力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回首那段峥嵘岁月,那些不屈不挠的身影,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之所以誓死抵御日本侵略者,既是为了守护脚下的国土,也是为了保护身后的群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抗战精神也是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过去的苦难与辉煌,弘扬历久弥新抗战精神,就是要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朝最艰苦的地方下沉,乐于与群众“面对面”,认真倾听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从中找到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要始终把群众的表情作为检验工作开展情况的“晴雨表”,做到看群众的“脸色”行事,在群众不开心、不满意、不答应的事情上下一番硬功夫、真功夫、实功夫,真正用“一身汗”换来群众的“真心赞”,用“脚上的土”换群众“心中不堵”。
篇8: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遍中华大地,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而作为抗战期间广为流传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以激越昂扬、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唤醒了民众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无畏精神,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在高唱国歌的同时,要传承抗战精神、精诚团结,坚定信念、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新时代的我们精诚团结,万众一心。“人心齐,泰山移。”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各爱国党派、各社会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大地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步入新时代,眼前的机遇更多、挑战更大,党员干部更要牢固树立“万众一心”的团结意识,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创辉煌。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明确角色意识,当好人民公仆,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新时代凝聚发展力量,共谋发展伟业。
新时代的我们坚定信念,无惧炮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埃德加·斯诺曾采访一名在日占区的红军指战员,问他在战争结束后准备干什么。他露齿微笑着,十分泰然地说道:“那时我已经死了,我们大半都将死在这场战争中。”革命先烈正是怀着必胜的理想信念,在漫漫长夜中坚守黎明的到来。步入新时代,面临的选择更多、诱惑更大,更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质。要学习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做到政治坚定、理论扎实。要磨砺党性意志,扎根乡村沃土,不断学习先进做法,不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探索发展思路。
新时代的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进。“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东北沦陷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险阻,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当前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弘扬“奋勇前进”的攻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坚决打赢新时代三大攻坚战。要持续巩固脱贫战果,筑牢保障民生底线,扎实践行“两山理论”,切实守护绿水青山,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篇9: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9月3日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1931年至1945年,中国军民艰苦卓绝、浴血奋战,以空前的团结、无比的英勇和顽强的毅力,开展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经过长达的持久作战,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
精神永恒,历久弥新。76年来,抗战精神作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彰显着熠熠生辉的时代价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赓续奋斗。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这种苦难辉煌中孕育出的伟大精神,从血与火的历史中汲取前进智慧,不断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力量。
把握精神实质,激发伟大征程“内动力”。20__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抗战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把握了精神内涵,才能更加明确“要传承什么”“需补充什么”“该做些什么”,进而不断厚植爱国情感,树立为家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价值取向;涵养民族大义,强化为民族“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崇高追求;敢于无我无畏,深化对斗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品质;增强必胜之志,永葆对事业“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进取之心。于此,方可在风高浪险中稳立潮头,在千帆竞发中力拔头筹,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铭记辉煌历史,强化决胜未来“助推力”。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透过历史的云烟,我们能看到战争的残酷,看到和平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更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把他们可贵的精神融入血脉、植于心田、发扬光大,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捍卫和平、开创未来,实现无数革命英烈自立自强、振兴中华的夙愿。诚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要从抗战的辉煌历史中找到借鉴,从抗战的战略战术、优良作风中汲取营养,着力练强防范风险的“先手”、化解矛盾的“高招”,打好应对挑战的有“准备战”、转危为机“主动战”,切实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赢得主动。
讲好红色故事,增强中国声音“穿透力”。今天的中华民族,正以高尚的民族精神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在伟大抗战精神的催动下,我们搞改革、求发展,深外交、谋大同,战疫情、斗洪水,让中国故事传遍南北、中国声音响彻东西。站在新的起点上,传承、发扬好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但弘扬抗战精神并非延续仇恨,而是把这种精神上升为和平发展的理性认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必须紧紧抓住民心这一最大政治,驰而不息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以“中国之制”深化“中国之治”,稳扎伟大、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将新的伟大斗争推向前进,用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之“力”,定能让中国这艘东方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篇10: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起点,我们更需认真品味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逆风前行、激流勇进的强大动力。
涵育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极大升华。“爱国必抗日,抗日即爱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成为四万万同胞的共同意志,汇聚成抗击侵略、救亡图存的民族伟力。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如今,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筑梦人,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牢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把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是爱国;干好本职工作,为着梦想而拼搏是爱国;做一个好公民,尽到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爱国。爱国不是体现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人人心怀殷殷爱国情,中华民族就会持续迸发出逐梦前行、势不可挡的磅礴伟力。
敬畏人民群众,增强执政底气。14年抗战,全体中华儿女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无数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本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就是人民伟大力量的再次生动阐释。在全面建成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在科学擘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在应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中,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在每一项具体任务中,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的伟大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心向领航灯塔,勇毅破浪前行。抗战期间,面对凶残的强敌,中华儿女挺起了民族脊梁,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而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是抗日战争夺取胜利的最根本保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在奋进新时代、构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奔向幸福的领航灯塔,是中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的掌舵人。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前进道路如何坎坷,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上下同欲、奋楫笃行,就没有征服不了的骇浪,就没有度不过去的难关,就一定会以更加崭新勃发的英姿屹立于世界舞台!
篇11: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76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感悟14年抗战背后的“精神分量”,接过敢为人先的鲜红旗帜,厚植爱国主义的精神基石,传颂甘于奉献的英雄史诗,让抗战精神焕发新光芒,照亮新征程。
接过敢为人先的鲜红旗帜。“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共满洲省委连夜起草并于次日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这是国内号召武装抗日的第一篇宣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党员干部要接过敢为人先的鲜红旗帜,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疫情防控和防汛减灾等各类重大考验风险中担起重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先一步发现问题,抢一步解决问题,夯实民生之基。要竭尽赤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各项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精神,要时刻想在前、做在前,做好有效衔接。
厚植爱国主义的精神基石。狼牙山五壮士凭据险要地形,多次击退日寇进攻,面对拥上来的敌人,马宝玉神情严肃地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宁死不投降!为祖国、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正因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迸发,抗战将士乃至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一起。“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站在在历史交汇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更要厚植爱国主义的精神基石,发现和培育优秀的党员干部和先进分子,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传颂甘于奉献的英雄史诗。“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战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高喊“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赵登禹;在监狱中身受重伤,坚贞不屈的赵尚志;在刑场里严守机密,英勇就义的赵一曼……“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党员干部要传颂甘于奉献的英雄史诗,在新时代弘扬先人后己、为国尽忠的精神,将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自觉投身到祖国建设中来,服从组织安排,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为实现无数英烈振兴中华的未竟夙愿而接续奋斗。
篇12: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76年前的9月3日,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中国人民用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赢得了抗战胜利。抗日战争已成历史,但抗战精神从未远去,这种精神穿越岁月和时代,辉映当下、激励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不如暂且把微博、朋友圈、娱乐新闻、综艺节目放一边,静下心来刷一刷抗战精神,在传承和弘扬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常“刷”抗战精神,“刷”的是“祖国永远在心中”的爱国情怀。“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抗战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发出中华民族的怒吼——“这里是中国”。爱国情怀始于心,在这个和平年代,祖国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如何诠释这种爱国情怀?那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坚持恪尽职守,不负组织培养,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让“爱国”成为心中信念、变为生命常态。
常“刷”抗战精神,“刷”的是“肩头扛起中国梦”的担当气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抗战时期,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抗日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不畏强暴、以身殉国,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如今,看似岁月静好,实则是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在负重前行,我们青年干部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每一个人都要继承和发扬担当精神,攻坚克难、发奋图强,学好本领、练好真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肩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
常“刷”抗战精神,“刷”的是“万众一心向前行”的大局意识。“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同国民党竭诚合作,并在“全国抗战”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团结全国各阶层的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需要我们心中有大局、前进有方向。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不断提升看问题的高度、拓宽想问题的广度、强化解决问题的力度,合力推动中华民族这艘巨大航船,穿越历史的波澜、驶向复兴的彼岸。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要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奋勇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用“青春之力”托起“中国梦”。
篇13: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深处走来,历经血与火的淬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神积淀,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抗战中促成民族意识的觉醒,迸发空前团结的强大力量,更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注入丰沛养分和澎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战精神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深刻内涵。14亿中国人民要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顽强斗争克服一切险阻之隘、以扎实脚步丈量胜利咫尺之距,让抗战精神历久弥新,照亮追梦之路。
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激发“同仇敌忾、共赴疆场”的时代强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爱国情怀根植于中华广袤大地、深融于中国人民精神血脉,成为中华民族培育起来的固有基因,和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一二·九”运动中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北平爱国学生,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抗日军民,及至庚子年逆行而上、白衣执甲的抗疫英雄,中华儿女总能在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像火山一样迸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奏响同仇敌忾、共赴疆场的时代强音。
坚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引领“大义凛然、慷慨豪迈”的生动实践。“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为了维护国家尊严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饱经沧桑而不失的精神之魂。14年的全民抗战,中华儿女“扛起土枪土炮,挥动大刀长矛”,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用生命和鲜血高擎坚决抵抗侵略的旗帜,绵亘其中的正是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硝烟散尽,但气节长存。当下虽无外敌入侵,但内外挑战仍然艰巨复杂,我们要从那段不屈抗争的历史中汲取力量,让崇高的民族气节历劫不灭、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慷慨豪迈的奋勇前行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激荡“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汇聚“气吞山河、壮怀激烈”的磅礴力量。“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一个民族最巍峨的精神丰碑,就是为了祖国利益不惜流血牺牲、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涌现出无数不畏强暴的英雄豪杰,他们共赴国难、视死如归,即使血染疆场,也要救国救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亡,构筑起“人人抱必死之心,必与日军拼命到底”的强大精神支柱,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如今,我们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遇到不小的压力阻力,我们要激荡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砥砺英雄奋进之志,方能不断汇聚气吞山河、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凝聚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鼓舞“披荆斩棘、越挫越勇”的砥砺前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华民族英勇战斗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源于坚定不移永不言败的民族自信和必胜信念。与西方战场相比,中国的抗战时间要持久得多、道路要曲折得多,但中国人民丝毫没有被吓倒,而是坚强地挺直脊梁,始终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锐利武器,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萧若百炼之钢,不可屈抑。”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中国共产党历尽艰险,我们要赓续和坚定必胜信念,始终拥护党的领导,从而构筑起决战脱贫攻坚的坚强精神防线,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 弘扬民族精神
★ 弘扬民族精神格言
★ 弘扬民族精神资料
★ 弘扬抗战精神征文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观后感心得(精选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