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平安喜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电影《敦刻尔克》观后感:只要参与,就是英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电影《敦刻尔克》观后感:只要参与,就是英雄,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电影《敦刻尔克》观后感:只要参与,就是英雄
电影《敦刻尔克》观后感:只要参与,就是英雄
只要参与,就是英雄
――电影《敦刻尔克》观后感
国人无双
本来,在上周六晚上,看完电影《敦刻尔克》后,就应该写观后感的,但是回到家,已经很晚了,眼睛直打架,所以直接睡觉;第二天,应约和朋友去宝界山游玩,回到家很累,又没动笔;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忙于工作,很累,于是又没写。直到今天,才有空写下这篇观后感。由此看来,《商君书》的说法还是绝对正确的,劳民、疲民,是可以让老百姓没功夫思考的。
本人已经好多年没去电影院了,因为我们这里最有名的特产就是盗版,往往电影院里刚首映,某些网站就有同样的片子出来。所以,为了省钱,真想看,就上网看不要钱的,方便又实惠。
《敦刻尔克》其实就是扩大版的《拯救大兵瑞恩》,整个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国家组织一大帮人,去拯救被纳粹德军包围在法国北部敦刻尔克海边的四十万英法联军。既然知道了内容,我就不大感兴趣了。但是坚定“马国”夫妻号召大家不要去看,这倒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也就非得要去看这部片子,不仅自己要去看,而且还要带着全家人去看,去消消毒,去领教一下西方电影毒害的威力。
电影分三条线来讲述这个故事,陆地、空中、海上,我们先讲第一条线――陆地。
影片一开始,一群英国士兵在一个小镇上找吃的,突然遇到了德军的袭击,他们连德军的面都没见到,一群士兵就只剩下了一个幸运儿汤米。
汤米一路逃跑,终于来到海边。放眼望去,海滩上到处都是等待撤离的士兵和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这样的场景让我记起了,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国产电影。一队国军士兵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来到江边,江边人头攒动,都是人,没有一条船,身后就是如狼似虎的日本兵,你说怎么办?
汤米当然明白,等待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的汤米一直在想方设法逃离敦刻尔克,当然也做了一些并不怎么高尚的事情,在经历了几次历险过后,终于跑回了英国。
在英国码头上,人们拿着各种物品来犒劳归来的士兵,汤米就觉得很不好意思,毕竟是打了败仗,狼狈逃回来的。这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老人,他在给士兵们分发毯子,这位老人对每一位归来的士兵都说了一句话:孩子,你干得很棒!汤米听了之后,很羞愧,就说,可我什么也没有做,一直在逃跑啊!老人仍然说,孩子,你干得很棒!
的确,每一个可以平安归来的人,都是英雄!每回来一个人,就是为世界保留一份反抗纳粹的力量,保留一颗自由的种子,只要你可以反抗纳粹,你就是英雄!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某个英雄的军队,在他们看来,逃跑是一种懦夫的行为,是一种背叛革命的行为,是一种应该遭到唾弃的行为。你看看,正常人和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奥特曼之间的区别就在这里。
第二条线,空中。空中的主角是三架喷火式战斗机。我们可以看到三架喷火式战斗机的编队是很密集的,这是沿用一战时的思路。因为一战时,还没有很先进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有时候飞机之间的联络还要靠手势,所以密集编队,就是为了容易看到战友发出的手势。
而此时,德国人的飞机编队就很科学,他们两架飞机之间往往都要相隔几十米到两百米左右。德国人的战机是BF-109,这种飞机速度快,便于打游击,往往运用打了就跑的战术。
三架喷火式战斗机在飞往敦刻尔克时,就遇到了BF-109的袭击。因为编队密集,长机被击落。法瑞尔的飞机也受了伤,他的战友柯林斯,就问法瑞尔能否坚持,是不是返航?法瑞尔回答说,只是油表被打坏,还可以继续,请柯林斯随时报告他的飞机油量情况,也就是两架飞机共用一个油表了。
两架飞机又进行了一场战斗,在击落了几架敌机之后,柯林斯的飞机不幸被击落,这就意味着法瑞尔无法知晓自己飞机的油量了,这时的法瑞尔完全有理由,光荣地离开战场,返回英国基地。但是,当他看到德国飞机又在肆虐地屠杀英国士兵,轰炸英国船只时,他为了自己的同胞,忍不住又加入了战斗,直至燃油耗尽。
此时的法瑞尔完全有机会向海上滑翔,像他的战友柯林斯那样接受英国船只的救援。但是,当他看到有一架德国轰炸机,又忍不住,加入了战斗,在击落敌机后。由于离地面太近,他已经没有机会跳伞,只好任由飞机向敌人的阵地滑翔而去。飞机迫降后,法瑞尔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个人的安危,而是放火烧了飞机,在做完这一切后,才光荣被俘。对,这绝对是光荣被俘!因为他出色地履行了他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的职责。
鲍鹏山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检验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感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他会不会生气。如果面对黑暗、邪恶,面对世上一切的不公、不平,你还能够生气,并且很生气,说明你还有道德感,你的道德感还很强……”以下还有很多精彩的话,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这里就不多说了。
一个道德感这样的强烈的人,面对纳粹,会生气,可以奋不顾身,舍身解救自己同胞的人,能是一个无耻的人吗?就算他最后被俘了,也一点不影响他是一个英雄。但是,我们的某个文化,就往往将被俘和耻辱划上等号。在朝鲜战场上,不就是这样吗?那些被联合国军俘虏的士兵在战争结束后,一部分人回了大陆,一部分人去了台湾。回大陆的这部分人,得到了怎样的幸福生活?去台湾的那部分人,又是何种牛马待遇?这里不便展开,历史总有还原真相的时刻。
最后,讲最为关键的一条线,海上。因为要跨过英吉利海峡,要撤退就必须要有船,没有船,神马都是浮云!所以,海上的故事主要围绕“月光石号”这艘游艇来展开的。这艘船的船长是道森先生,船员是他的儿子皮特和帮工乔治。
一开始,道森先生并没有打算让乔治参与营救,毕竟很危险,乔治是在开船的最后一刻,跳上船的。正因为这一跳,使他成为了英雄!虽然说,他死得很莫名其妙,毫无缘由,但是绝对是有价值的。因为他用他的死,拯救了一个患了战争恐惧症的海军士兵,最后这个士兵放下恐惧,也加入到了海上救援中去。所以我说乔治也是英雄。
当然,这艘船上最大的英雄还是道森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还是,当他在面对敌机俯冲扫射的时候,那份沉着,那份冷静。最终,在道森先生的指挥下,成功躲过敌机的追杀,拯救了一船人的生命。当“月光石号”在英国码头靠岸的时候,就有人发出惊叹,没想到这么小的一艘船居然救了五十五个人!
在这场救援中,有多少像“月光石号”这样的'民船,拥有这些民船的都是普通民众,但是,在他们得知,自己的子弟兵被困敦刻尔克时的那一刻,就不再普通,那一刻,他们是英雄,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解救陷入困境的孩子们。于是他们义无返顾,决然开向最危险的地方,去解救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正因为有着无数像“月光石号”这样的救援船只,像道森先生这样的船长,像皮特、乔治这样的船员,敦刻尔克才能成为奇迹。
海上营救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负责在敦刻尔克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的英国指挥官博尔顿,在完成对英国士兵的救援任务后,拒绝撤退,说他要去帮助法国人。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一对有颜色的夫妻了,他们就直接指责英国人在敦刻尔克拿法国人充当肉盾的,自己先跑;然后在缅甸,又提供假情报,坑了中国军队,那我们当炮灰,掩护自己逃跑。像这样不要脸的电影,必须抵制!这都哪跟哪?
一个人首先得顾及自己,才能去顾及他人。先救自己国家的人,再救其他国家的人,这是人性使然。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人。不像有些国家,先人后己,一直都在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就算饿死自己国家的老百姓,也要援助其他国家的老百姓,就算自己国家的小孩没有书读,也要援助其他国家的小孩有书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把老百姓的生命,把老百姓的幸福,把老百姓的生活不当一回事,可以随时牺牲,随时交换,随时舍弃,这样的精神正常吗?
这个社会也怪,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听说腾飞老师的博客、公众号什么的都被封了,就因为他为《敦刻尔克》说了一句真话。想当年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何等凶狠,一连杀了两个敢于记录真话的齐国史官,有用吗?照样不断有勇敢的人站出来说真话。几千年前的古人就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都互联网时代了,你封得住吗?还这么傻,脑子要补钙!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什么保卫战,作为本篇的结尾。在敦刻尔克,只要参与,就是英雄。同样,在某个保卫战,只要你参与,哪怕只点了一个赞,只当了一回群主,只搬了一块砖,你就是英雄,你就足以自豪地对你的后人讲:在那个烽火连天、风沙骤起的年代,你说过真话!
国人无双
2017.9.14
篇2:电影《英雄》观后感
电影《英雄》观后感
《英雄》一部明星云集,场面宏大,画面精美,武打设计挥洒写意,将中国传统意境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电影主题鲜明,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电影特效,刺客刺秦,生动形象的展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面貌,英雄 观后感 (费祥)。“天下”二字,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秦始皇雄伟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刺客,由李连杰主演的荆轲,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开始他全力以赴,将生命置之度外。但一旦破解了‘天下’二字,立刻当机立断,放弃一己之私,而为六国百姓着想,束手就擒,从容赴死。这个死,比匹夫之勇,报一己之仇要壮烈的多,深刻的多。李连杰的高超演技,将刺客的内心世界描写的形象而又生动,那华丽的打斗动作,那帅气俊秀的外表,不得不让人赞颂此部影片的的成功。英雄不但对刺客和侠的诠释突破传统,达到了新高度,而且提倡了和平,人道,天下,不杀这些全新的,进步的'文化观念。很多中国人理解不了这些,是因为中国近代占主导的观念是斗争,玩命,不妥协,不让步,把革命看做盛大的庆典。这些腐朽落后,给民族带来灾难的意识,要求无名那把剑十步之内,血溅当场。可是,百年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意识的泛滥,于人于己于民族,都没什么好处。
其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英雄电影中所展现出凄美恢弘的画面。《英雄》里都不遗余力地再现:围棋、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筒、弓箭、巍巍楼宇、漫漫黄沙、青山碧水、红墙绿瓦。就色彩而言,《英雄》中,是“红”与“黑”的对立和碰撞。“黑”是秦朝的代表颜色,象征着宏大叙事的压力,主流意识形态的威严,而影片以红色隐喻国仇家恨,以红色象征火山爆发前的内在力量,以红色宣示一种剑侠特有的矢志与抱负。影片伊始,即表现秦国的强大军队、盖世的宫殿建筑、浓烟而沉稳的黑色。黑色衣着的严肃的秦王头顶黑冠、脚穿黑靴、身穿黑甲,稳坐黑色龙柱的黑色秦宫,豪气不凡,庄重威严。在描写侠客的片段中,鲜艳夺目的红色则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残剑、飞雪及如月等人物的服装均为红色,与少暗红色的场景空间熔铸为一体,形成烈火般的红调,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成功之作。
篇3: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英雄儿女电影观后感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经典的老电影——《英雄儿女》。
这部影片是由巴金爷爷的小说《团圆》改编而来的。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英雄儿女》观后感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这才知道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朋友王复标的儿子。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
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影片的经典片段——王成背着发报机,看到敌人已把自己包围,对“延安”说:“为了战斗的胜利,向我开炮!”然后就拿起一个爆破筒,拔掉导火索后英勇地跳下阵地,与美国鬼子同归于尽。
看完电影,我的感受很深。战士王成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虽然中弹了,但对美国鬼子的仇恨让他把疼痛放在脑后,继续单独与众多敌人作战,直至壮烈牺牲。
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有多少战士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光荣牺牲。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又有多少父母,儿女,妻子,在背后默默流泪……
篇4: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英雄儿女电影观后感
风烟滚滚,唱英雄……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这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的插曲。《英雄儿女》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王成叔叔的英雄事迹。
在朝鲜战场上,王成所在的连队为拖住敌人,坚守无名高地,一次次打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进攻,连队的伤亡十分惨重,最后阵地上只剩下身负重伤的'王成。他一面用步话机向指挥部报告战情,一面阻击敌人,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团团围住。王成毫不畏惧,他用步话机向我军指挥所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随即拉响了爆破筒,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我军大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了中朝人民的安宁与和平,他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王成叔叔倒下了,千百个像王成叔叔那样的英雄站起来,冲上去。王成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杰出代表。《英雄儿女》这部影片热情地赞颂了以王成叔叔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影片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王成叔叔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特别令我感动。看今朝,为什么祖国美如画?是英雄的业绩开红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她。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然而我在学习上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时还特别贪玩,碰到难题不能像英雄们那样千方百计的去解决,多么不应该啊!
今后我一定以英雄为榜样,克服缺点,在学习上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做新世纪的主人,决不让英雄的血白流!
篇5: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英雄儿女电影观后感
走出大会议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英雄儿女》里的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不断地在我脑海里闪过。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我国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人发起的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片段直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
有一个叫王成的志愿军,为了在第一时间给王政委报告前线的情况,背着又大又重的通讯机,在前线的炮火中穿梭。美国军队从山脚下登了上来,而援军却还没有赶到。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他拾起手榴弹向美国兵扔去,虽然王成叔叔仍在和美国人做着殊死搏斗,可是他一个人又怎么能抵挡得了美国人的“千军万马”呢?孤胆英雄王成在战友全部阵亡的情况下,怒视着向高地蜂拥而至的敌人。这时王成叔叔突然发现了炮灰里的一支爆破筒,他登上山峰,手持爆破筒,高呼“打倒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为祖国,向我开炮!”便抱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看到这儿,我的双眼上多了一层白雾。看到王成叔叔的英雄形象,再想想我自己,我真的有点无地自容。记得一次遇到一道数学难题,我想了一会儿做不出来就放弃了,如果是王成叔叔,一定会坚持不懈一直思考下去。他连死亡都不惧怕,难道还会害怕一道数学题吗?而我却害怕思考,轻易就向困难低头,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们现在这样好的学习条件,是革命先烈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学习王成叔叔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更要像周恩来爷爷一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篇6: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看了《英雄儿女》这一篇电影,虽然它是黑白屏幕,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也就是1950年,美国侵略者又起了贪心,妄想征服全世界,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又把矛头对准了朝鲜,引发了战争。我国闻讯组织了一支“抗美援朝”队伍。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后,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并肩作战,英雄杀敌,他们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国际主义形象,在影片里不断展现。使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597.9高地的保卫战。我们志愿军坚守在那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轮番向坚守在那里的我军志愿军进攻。
他们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像野狼一样疯狂地扑向该高地。由于敌人的武器装备强于我们,战争打得十分艰苦又非常残酷。守在597。9高地的志愿军战士大部分都牺牲了,看到这里,我的心就不断地沉重起来。志愿军战士的牺牲人数不停地在增加,伤亡惨重。这时候,在597.9高地上,只剩下了志愿军战士王成一个人啦。他面对黑压压涌向高地的敌人,不但没有胆怯,反而仇恨汹涌。他凭着自己的英勇顽强,与敌人进行奋战。就这样,一个人与敌人又坚持战斗几小时。由于寡不敌众,敌人离高地越来越近。
这时候他拿起报话机,向我军指挥部高喊:“我是851,我是851,敌人把我包围了,你们赶紧向高地开炮!”我军指挥部知道王成在高地上,如果开炮就会伤着王成同志,因此就迟迟下不了这个命令。眼看敌人就要完全占领整个高地了,这时候王成急了,他早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非常沉着冷静地向我军指挥部首长喊着:“我是851!我是王成!敌人已经把我包围了;亲爱首长,同志们!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开炮意味着粉身碎骨。喊完,他就扔掉了报话机,又把一颗颗手榴弹扔向敌人,每一颗手榴弹都藏着他的爱国心和对敌人的仇恨向敌人掷去,在弹尽一刻间,他突然发现焦土里一根爆破筒,他猛地把它拔出来,立即打开引爆的后盖,向敌人冲去。就这样,我们的英雄儿女,钢铁战士王成同志与敌人同归于尽了。这正是:一声呼叫炮声隆,翻江倒海天地蹦,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很不平静,好个“为了祖国,向我开炮”,开炮,意味着粉身碎骨,但为 了祖国这一崇高目标,王成心甘情愿。这里没有一点私心杂念,真可谓“生命诚可贵,祖国价更高。”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鼓舞,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如水流千里归大海,纷纷回归祖国,与祖国同甘苦共患难,为四化大业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英雄的画面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个像王成一样的英雄,就没有我们伟大的国家,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王成只是一名普通战士,但他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敌人无比仇恨。在最危难的时刻,宁肯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让敌人得到一寸土地!同时,也使我联想到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像王成那样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奋勇杀敌,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王成等革命先烈们精神永存,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进。
当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当人们有畏难情绪时,想到王成的光辉形象,就鼓足了勇气。王成能面对死亡的威胁,喊出“向我开炮”的呼声,那么日常中的小小困难就不能克服吗?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更需要王成的献身精神。愿每个人都象王成那样,发扬“为了祖国,向我开炮”的精神!王成的精神永存王成的精神永远激励人们奋进!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大公无私,是因为他有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赤胆忠心,是因为他随时随地做好了为理想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准备。我们的国家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正在艰难起步,我们的国家和欧美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做好,才能让祖国变的更美好。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地陷进去独身档,天塌下来只手擎,两脚熊熊趟烈火,战士辉煌化金星。
英雄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生命像春天,像鲜花永常在!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篇7:《烈火英雄》电影观后感
《烈火英雄》震撼的是每一个人,它让我们知道在这看似和平幸福的生活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畏生死,他们负重前行,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心里装的却是素不相识的你我。
滨海市储油厂因与卸货油轮沟通不畅产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消防官兵一个个跳入火海灭火,火灾后有人被救,他们终于活着,有人却再也睁不开眼睛,无法看到这个世界。
电影院里那振聋发聩的不仅是震撼的爆炸场面,最重要的是那最真实的“现实人性”。就像有人说电影削弱了现实的残酷“所有油管的爆炸不是相当于20颗原子弹,而是相当于100颗原子弹”。可是我仍然被感动,老太太问医生:“你们怎么还不走”?医生说:“如果我们走了,你自己给自己做手术吗?”。那一刻,我的鼻子发酸,红了眼。当郑志为了救战友们,被熊熊大火吞噬的最后,将头盔扔向队长喊了一句“给我妈”,这一刻我潸然泪下,因为我看着同样红了眼的妻子,我久久哽咽,即将为人父为人母,这种感觉更是刻骨铭心。江立伟用烫伤的双手关闭阀门的最后一刻,被大火爆炸的冲击牺牲的那一霎那,想到灭火后和妻子儿子团聚的场景,我的泪再也止不住了。“人性有善恶,有自私,有无私”,纵观整部电影,感染我的不仅是情节和电影效果,还有我们的消防员在死神面前的无畏。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英雄们也想陪陪家人,他们也想逃,但他们是消防员,他们有这个责任保护人民。他们每一次冲进火场的身影让我深深感动!
篇8:烈火英雄电影观后感精选
“烈火无情,英雄无畏。”今天我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烈火英雄》。由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讲述了沿海油罐区爆炸造成火灾,整个油罐区的原油都顺着管子朝最大的A01油罐流去,许多管子已经破裂,原油顺着管子的裂缝流了出来,变成了流淌火。如果A01大爆炸,威力相当于20颗原子弹,如果让火焰燃爆附近化学罐区,就会造成毒气,威胁到全市,全省,甚至邻国人民的安全。人们看到这个新闻后慌乱的四处奔逃,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消防员战士毫不畏惧,他们舍身忘己,一个个冲进火中…
总指挥讨论出,如果要阻止四个油罐的原油流入A01油罐,就必须人去把四个总闸关上,而在烈火中去关总阀门是非常危险的。小队队长江立伟领取了任务,他跑上铁梯,不停地转动着开关。此时死守化学罐区的马卫国队长和战友被火包围,水管也被大火烧断,在他们快要被火海吞灭的时候,火外的郑志从消防车中取出水管,喷向熊熊大火,他们上空的建筑物塌了下来,郑志一把将队长推开,他却不幸牺牲。万分紧急的关头,江立伟关闭了最后一个闸门,但A01油桶随即发生了小爆炸,将江立伟炸出了很远,他倒在一片火焰中…火灭了,在和烈火最终的对战中,消防员们胜利了。
不管发生什么灾害,解放军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洪水中、废墟中、烈火中,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高大的身影,正是他们不放弃希望的信念,正是他们那无所畏惧的精神,才使得我们敬仰,钦佩。
篇9:《烈火英雄》电影观后感
昨天妈妈带我去看电影《烈火英雄》。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消防支队在面临特大火灾时全体消防员们,不惧危险,逆火而战,最终成功扑灭大火,保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故事。
我很佩服那些消防战士们,他们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也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他们用手中的水枪谱写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剧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让我瞬间崩溃。爆炸港口的化学管区离火源一线之隔,如果化学管区被点燃,后果将不堪设想。特勤一中队队长接到上级指令,必须挡住火源,死守化学管区。然而他们只有十来个人,一辆消防车,还有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又怎能抵挡猛龙般的大火呢?他们用完了水,用完了粉尘,搬起石头挡住流淌火。在万般无奈之下,队长给每个消防员都录了一段视频,在生死关头他们仍然带着坚强的笑容,告诉家人自己的思念和爱;告诉家人要照顾好自己;告诉家人自己从不后悔。
消防员是一群可爱的人,也是一群可敬的人,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篇10:《烈火英雄》电影观后感
时隔半个月再次回想起《烈火英雄》这部电影的一些片段,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意难平。这部电影是根据鲍尔吉·原野的一个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着消防员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维护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安全。看完这部影片我的脑海里一直围绕着八个字“烈火无情,人间有情”,我觉得这就是这部作品最想要传达的一种精神,致敬我们伟大的消防员。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更加清晰和真实地体验了救火现场的危险,这种危险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你想不到的,在貌似平静的现场中,在你看到的看不到的各个角落中,都有一些意外准备要了你的命;还有一种是你知道的,它就在你面前,随时准备要了你的命。那种体验,即便我再完全投入的去体会,我不敢说我明白,我只能说我佩服。
在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莫过于消防员了,无论是发生洪水还是火灾,哪里发生了险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每发生一场灾难,都会有不止一个的消防员牺牲,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太多,他们除了消防员这一个身份还是一个为人子为人父的普普通通的人啊。他们和我们都一样都有着凡人之躯,可就是这个身躯他们义无反顾的在人群中逆行去抢救那一个个生命。当灾难发生在眼前,作为一名消防员,他们的职业本能就是先救人,这种职业本能早就超过了人的生存本能和功利本能。
看完这部影片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有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在困难面前,我们要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不应该先想的如何逃避。消防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要做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的最前沿,要有不怕苦的精神。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起这份责任,这份责任可能是对自己,亦有可能是对国家。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有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勇争担当精神的传承者。
篇11:《烈火英雄》电影观后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自然又是少不了一些献礼式作品,但如今的献礼片早已不再是九十年代的那种主旋律电影,而是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背景下,将故事性、娱乐性等融合到一起,做到了娱乐性、通俗性,正在热映的《烈火英雄》便是一个典型。
影片《烈火英雄》根据鲍尔吉·原野(他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的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而原著则是取材于大连的20-年7月16日的石化公司厂区内的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的事件,据当时的中石油对外声明所说,该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电影的改编则加入了更多戏剧化、通俗化的元素,既以富有冲击力的影像凸显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的可能危害性,更是突出了灾难里的大写的人。
影片开场时便是一场发生在一家饭馆的火灾,黄晓明饰演的消防队队长江立伟首先冲进去救出了躲在楼上衣橱里的孩子,险情过后让杜江饰演的马卫国带着一个新消防员进入熟悉熟悉火场情况,但突发爆炸使得该新兵殉职,江立伟也带着难以挥去的心理创伤离开该中队……影片的这段开场便简约而有力的处立起了消防队员的不顾个人安危的形象,同时也通过几句简要的对白便完成了对江立伟、马卫国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并在影片的结尾前有所呼应,这点可以看出主创的用心)。
影片也很快进入了原型是7·16的大型火灾场面:石油码头的管道发生爆炸,使得一座储油量高达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出现了泄露及爆炸,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甚至可能随时会引起附近的油罐甚至是化学罐的爆炸,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不仅是滨海市(影片的背景设定为滨海市)的各消防队员都积极的投入到这场争分夺秒的救灾行动中,邻市甚至全省的部分资源也被投入其中。熊熊的火光与近在咫尺的有害化学物品储藏罐,在叙事与视觉上形成了很有力的双重冲击,十分的扣人心弦。
而无论是作为主要人物的消防队员们,还是普通市民,影片也以简约的方式刻画出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消防队员如马卫国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前后两场戏的父子之间的对白,就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推动了人物的成长变化,也升华了主题;又如另一名消防队员郑志,从中段时的被马卫国批评他想要混到退役,到危难之际的表现,将一个消防队员的英勇与同样生为人的小心思表现的淋漓尽致。
再说消防官兵之外的其他人物们,匆忙中想要离开的小市民,不肯打开饭店大门的老板等,特别是那个港口的负责人,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将这地方视为自己的家,尽管知道很危险依然选择了留下,同时他又怕消防官兵们因为危险而放弃,于是选择了有所隐瞒……他们都是现实生活里活生生存在的小人物,从而构成了一幅灾难来临时的众生相。
尽管影片也存在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很刻意煽情(如欧豪、杨紫饰演的这对情侣),但作为一部献礼片来说,影片舍弃了过往主旋律片的“高大上”形象的塑造,而是成功的刻画了一群有血有肉、有喜有忧的寻常人的个性形象,再加上视觉特效不断的渲染出火灾现场的危险性,让人看得又紧张又心有所动。
篇12:《烈火英雄》电影观后感
7月22日下午我去万象城百老汇看了《烈火英雄》这部片子,这部片子源于“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改编,我看后热血沸腾。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黄晓明饰演的消防队长冲进火锅店里,英雄般地救出一个小女孩,但是随后的爆炸,死了一位队员,他被撤职了,被周围人认为害人,他很自责也很沮丧。我觉得这好不公平,要想想队长救了这么多人,人们不应该因为一点错误,而否定所有的努力。
一场可怕的大火,一幕幕消防战士们艰难地在火灾区扑火的英勇情景,火像瀑布一样地流了出来,队长带着技术员不顾一切地冲进火场,要关掉所有的阀门,可事与愿违,发电车也毁了,更可怕的是附近的化学罐如果爆炸,相当于20颗原子弹,太可怕,这是一场“保卫战”,这是一场与火的较量,这是一场生死搏斗。指挥官派出敢死队时,黄晓明又自告奋勇报名。温度越来越高,先是氧气不够,再是阀门转了45分钟还没关上,原来每个阀门要关就要转八千圈,最后双手都烫烂了,血肉模糊,他好像不知道疼痛,继续转。我疑惑不解,他不是说“我就想活着出去见我的老婆和孩子”,为什么呀?当他拿出照片,忍痛与家人“告别”,我哽咽着发现他是个真正的英雄,为了保护大家,他宁愿牺牲自己,火焰不断地向他扑来,可是他为了使命坚持着,从没有放弃,烈火无情,英雄无畏!
我觉得这部片子让我们更加了解消防员背后付出的艰辛,号召更多人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以后我不再崇拜那些娱乐明星,而将目光看向那些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在生活里注意防火,保护环境,水火无情,人间有情。
★ 关于电影观后感
★ 热门电影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范文
★ 电影观后感
电影《敦刻尔克》观后感:只要参与,就是英雄(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