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传读书心得1000字

时间:2022-11-24 16:58:49 作者:Okkdjdjeb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Okkdjdjeb”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邓稼先传读书心得1000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邓稼先传读书心得10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邓稼先传读书心得1000字

国庆七十周年阅兵以后,脑海里一直在回荡着一个问题,人活一世不过百年,意义何在?

十月十六日,也就是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五十五周年之际,有幸读到了邓夫人这部著作,邓稼先不再是一个课本上“两弹元勋邓稼先”冷冰冰的七个字,而是一个鲜活的、如同在我们身边的、和蔼的长者。

日寇侵华,手撕膏药旗;迫于形式,求学西南联大;尊其父嘱,学科学以报国;政权腐朽,追逐共产主义之光;远见卓识,赴国外寻求科学之道;视名利如粪土,学成毅然回国;临危受命,二十八载,刻苦钻研,罗布泊一声惊雷响,世界为之一颤!中华民族自此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

在他眼里,报国从来都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曾经国破家亡的惨状,时时刻刻印在他的脑海里,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必然受制于人。当接到原子弹的任务时,他便将自己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祖国的国防。

在他的一生中,以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暂停模拟四个里程碑的贡献,向中华民族、向祖国献上了他的忠心:志虑忠纯,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鞠躬尽瘁,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如邓稼先接受李鹏副总理奖章的时候所说的那样: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部分应该做的工作,只能做一个代表而已。除了邓稼先,还有一代代人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前赴后继,他们有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学府的精英,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他们甘愿做这无名英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如今国泰民安,国富兵强,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向每一位为祖国前进默默奉献的前辈们致敬!!!高山仰止

将自己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是历史给予的厚遇。

篇2:邓稼先传读书心得1000字

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昆明的精神就留存于这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它们曾是热血青年的“革命熔炉”与“文化圣地”。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和支部的其他同学来到了昆明的革命圣地——西南联大即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它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年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八年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王力等300余人,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9年,就读学生不过八千,而且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少西南联大校友成为业务和政治骨干。

西南联大不仅大师云集,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著,蔚为学术重镇、人才摇篮,而且是当时“倒孔(祥熙)”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发起者和策源地,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民主堡垒”。有不少校友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有的已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并有近30位校友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中牺牲,成为烈士。西南联大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而且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站在这个寂静校园,我陷入沉思,我知道目前的云南师大与西南联大几乎无精神上的关联,因为中国大学的精神已死。西南联大是个不朽的传奇!我们来此不是不仅是怀念,也是悼念!

告别师大,我们按计划迈进了翠湖旁边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

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并成为后来黄埔军校重要教官基地。阳光下,这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熠熠发光。望着中间这空荡荡的操场,我仿佛看到了蔡锷,看到了朱德,看到了那个时代最热血的青年,在这里操枪弄炮弹,谋划中华的未来。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

这所百年军校走出了中国的三军总司令朱德元帅,还走出了越南、朝鲜两国的三军总司令,他们是越南的武元甲大将,朝鲜的次帅崔庸健大将。原缅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将军也毕业于这所百年军校。此外,从这里还走出了两位总理,一位是讲武堂校长李根源,曾任“国民政府总理”,另一位是韩国复国后的首任总理李范奭。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史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尽,但革命烈士的英勇壮烈仍透过漫长的岁月,散发出强烈的令人敬佩的光芒。

篇3:邓稼先读书心得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悦耳的歌声唱出深深的情,为了这巨龙的腾飞有多少人付出血的代价!翻开祖国的书卷,每一页都有一个光辉的名字。在这光辉的背后,是多少人的付出!

邓稼先,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九天,便谢绝了老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并带回了一脑子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可现如今,有的人出国深造只顾自己的幸福,不为祖国建设出一丁点力,与邓稼先比起来,是多么渺小!邓稼先是在祖国最困难时回来的,为了祖国核事业,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数十年,而有的人,在祖国富强之时也不回来为国出力,身为一名中国人,不为祖国服务,多么可耻!

当邓稼先听到祖国要放一个“大炮仗”后,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因为他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他甘当无名英雄,为了祖国有原子弹,他用手摇计算机算来算去;苏联专家撤走了,不怕!我们自己来研究,谁会坚持?谁会继续?我不行,他人也不行,可邓稼先,行!经过无数次的枯燥计算,他成功了!

在一次核试验中,核弹的降落伞未打开,他知道检查工作极具危险性,便阻止别人,第一个去检查。在那次事故中,他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肝脏破损,放射物侵入骨髓,可他仍然坚持在火线工作。他说:“为祖国献身,我死而无憾!”换成我们,谁愿意第一个冲上去,谁也不会;谁愿意受伤后继续冒着危险工作?更不会有人这么做。

只有邓稼先做到了,一个爱国的赤子做到了!今日,无人能与他比!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人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为了祖国,他们甘愿付出一切!钱学森——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尽管受到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仍坚持回国,用自己的所学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回眸历史,看那些为祖国奉献的人士,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会进步!有了他们,中国才能腾飞!有了他们,中国才会更加强大!

篇4:邓稼先的读书心得

灯到日历的记忆在不清晰,徒留下人的喟叹,却又莞尔。我在那记忆的大门外久久徘徊,脑海里又是那挥之不去的笑脸__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孕育出来的儿子。它是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领导者和成就者。从原子弹再到氢弹再到东方红1号,这期间他所付出的努力是很少有人看到的。他说服了两对立派的人工作;当遭批判围攻的时候他去和他们说理。他工作的地方环境十分恶劣,经常寒风呼啸,有时温度会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当出现故障时,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并来检查装置,尽管他很疲惫,但只有一句:“我不能走。”邓稼先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无私无畏的精神令无数人敬佩。

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朴实气质,与奥本海默相比,他最有农民的朴实性质。中国几千年传统及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则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化中的精华,并转化成了自己的性格来培养。

邓稼先,您是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作为炎黄子孙,您无私为国奉献,自信自强凭借聪明才能和顽强毅力,不畏艰难,攀登高峰,攻克了我国第一道科技难关,是我国屹立于世界世界民族之林。已无可更改的事实向世界表明,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同时,也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一攧扑不破的真理。邓稼先,永恒的骄傲。

篇5:邓稼先读书心得感想

课文讲的是邓稼先两弹之父是如何工作的,邓稼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为我们的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

邓稼先不怕艰险、工作艰苦,当他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一片庄稼地,而科技人员也寥寥无几,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换上工作服当小工,和建筑工人一起砍高粱、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

邓稼先做事都是认认真真、不求回报。而我确实做每件事都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以后一定要学习邓稼先的精神。

同学们,只有我们现在好好学习才能长大更好的报效祖国,为祖国出一份力,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篇6:邓稼先读书心得文章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邓稼先》,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杨振宇,这篇文章共分六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

最让印象深刻的是,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

因为从这两节我感到了中国人从任人宰割到了富强,从什么都没到什么都有(现在科技达到的),从失败到成功。

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出现使中国富强起来。

邓稼先是其中之一。他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京上完初中和小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8年——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到祖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带领数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工作。

1964年10月16日中国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功劳离不开邓稼先的研究与努力。

邓稼先在我的心目中,更伟大了。

篇7:邓稼先读书心得感想

有一个伟人,他没有和毛主席朱德般战功赫赫,但他以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人们-----邓稼先,一个大写的人.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邓稼先的世界,感受心灵深处的震撼吧! 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便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他来到了生活条件恶劣的戈壁滩为祖国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白天的戈壁滩酷热而晚上又刺骨般冷.他在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成功的领导了氢,原子弹的发射. 他是氢弹的开发者,他的成就意味着中国“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他是中国的功臣,而奥本海莫也是其国家的功臣.但二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奥本海莫锋芒毕露不拘小节,邓稼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截然不同的性格决定不同的人生.

我们对比他和居里夫人的光辉事迹,便会发现许多惊人之处:一样热爱祖国,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样做出杰出贡献;那我们便可以说,邓稼先是中国的“玛丽.居里”! 他的成就使千千万万中国人欢天喜地,庆贺中国这古老的巨龙腾飞了!但他仍不懈努力,为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默默奉献着他的一切.

《邓稼先》 3

邓稼先事迹

邓稼先 教案

邓稼先颁奖词

邓稼先教案

《邓稼先》教学设计

邓稼先读后感200字

邓稼先观后感600字

《邓稼先》教学教案

电影《邓稼先》观后感

邓稼先传读书心得1000字(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邓稼先传读书心得10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