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老师心得

时间:2022-12-17 00:29:08 作者:五月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高中数学老师心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高中数学老师心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中数学老师心得

学习完这本书,又观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努力地满足学生的认知活动,才能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然而教学设计时,而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忽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与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新授课中无视学生的认知需求。

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在学生已经熟悉的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联系数和形,通过对两个特殊函数的研究抽象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表面上看体现了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合由熟悉到陌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但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其意义何在?价值是什么?只是按照自身的主观意志组织活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调动。

(二)在复习课中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复习课时中,有些教师先请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等比数列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3)比中项的概念

(4)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然后在学生一一回答时教师分别对等比数列定义中应注意哪些关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强调要对公比q讨论;等比中项应该有正负两个;等比数列性质中注意与等差数列的性质类比。粗看起来教师开门见山抓住关键,直奔主题,对知识的复习到问题的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动口又动手,教学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但实际上一问一答式的活动则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其中有多少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呢?有多少是学生感兴趣的呢?有多少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呢?这些问题的思维价值在哪儿?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吗?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考虑到教学任务如何快捷、顺利地完成,却没有看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抽象、枯燥的知识往往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感到疲劳和乏味。复习课让学生重新温习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解题方法是必须的,但是这种重新学习是要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和再实践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身学习能力。复习课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提炼升华的重任,应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充实感,知识上的价值感和应用上的协调感,由此提高兴趣,开发潜能,使复习课能上出新意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综合运用课上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

例如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课,教师这样组织复习,先请同学思考答以下问题

(1)若函数f(x)是奇函数,如何用符号表示?用图形表示呢?

(2)若函数f(x)满足f(x+2)=f(x)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怎样用符号表示?

(3)若函数f(x)满足f(1+x)=f(1—x)则函数f(x)的图像有什么特征?这样复习导入加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这三种语言的理解和相互转换,加强了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也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教学效果似乎不错,但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时教师安排好的,问题都是预先设计好的,问题的解决也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学生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更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偏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等都应立足于“实在”,都要着眼于“有效”。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从书中和实际得到如下启发:

(一)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苏联心理学家教学家鲁宾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把教师要教的变成学生要的。如函数的奇偶性新授课,教师阐述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地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火箭为保持飞行方向和飞行平移尾羽成中心对称设计;汽车为易于驾驶设计成轴对称。对称也是函数图像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图像的对称进而得到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函数奇偶性的内在要求和数学探究的兴趣、欲望。

(二)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产生认知的焦点。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把知识的认知和建构过程当作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是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就必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要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学习中,体现求知的艰辛和快乐,锻炼思维,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问题可以由教师设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而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更接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教师以教学的首席身份将学生引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即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又启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起认知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有效地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组织探究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关键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深入研究问题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发现令他们不解或者感到有趣的事物时,好奇心就会激发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地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人人都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提供一种经历,使他们在这种经历中,能够实现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学生的认识总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和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

篇2:高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高中数学组全体教师13人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本学期的教研组的工作更加务实有成效,在教师的课改理念培训,教学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科技文化,教学水平的提高,团结协作分工配合新教师培养以及课题研究都取得明显成绩,在学校领导的新的教研工作思路下开创了校本教研等崭新局面,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存在因惑与不足。现汇报如下:

一、做好课改教学的准备,追逐课改前沿教学

开学前,高一高二的每位老师统一参加了泉州普教室组织的课改教学培训,接着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改通识培训,此后又组织初高中数学教师一起教研,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改的实施方案,探讨学生的评价制度和学分认定方案,并对高中三年的课程教学安排进行规划.最后形成了《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案(提议稿)》(附后)送教务处。与初中数学教师一起商讨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师的建议下,修改了原来编好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结合教学时间的受限等因素形成了《平山中学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简版)》。

学习新课程理念是为了更好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教研组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践行新课程,从而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高一年级)。高二、高三的老师虽然用的是老教材,但他们也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认识到教改不只是教材的改变,而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法的改变:“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教研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我们对教改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打算: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二、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工作

每次都有主讲人,利用多媒体教室,讲稿做成PowerPint文件,讲完后组内交流讨论,稿件要上交保存。通过专题研究更新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教师理论的研究和同伴互助,达到充实教师的科研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养成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学目的。本学期的主讲专题有:

①《数学组报告之课改理念》,袁小林主讲

②《数学组报告之微格教学》袁小林主讲

三、新教师的培养

本学期高中部数学新教师有2人:蔡绵绵和王小琳。由于这两位教师都在课改的高一年段,教材的知识系统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于教学经历和经验不足的新教师来说更是一人考验,所以对新教师的指导帮扶也是本学期教研工作的一个重点,开学时就组建新老教师结对子,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分别为:小琳——志提,绵绵——欢兰,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教研组长和指导老师定期走进新教师的课堂,检查教案,介绍的知识处理巧妙的教学实例,了解新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肯定优点,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指导,开阔新教师的视野,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材分析和课堂组织能力.这两位新教师表现都不错,尤其是绵绵,几乎每周向我及其他老教师请教教材处理,知识点讲解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进步很快,小琳在下半学期也进步明显,教学成绩稳步上升。

四、汇编校本练习册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种课程辅导资料纷纷而上,大部分资料是题量过多,超难或超课程标准,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科课程辅导资料的不稳定,也给师生教学增加了极大的负担.所以,编写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实际,且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课程辅导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把开发校本教材的目的确立为“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稳定一套教辅资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积极收集反馈意见,逐步修订提高质量”根据学期制订的汇编计划,练习册的的编写顺利进行,高一已完成必修1和必修2。高二高三的上学期的编写计划也完成。编写的工作虽然已接近尾声,但是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修订工作,如何保障印刷成行等等,对于我们来是都是严峻的考验五、公开教学研讨校际方面:

(1)本校公开周教学研讨:全组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准备,示范课由蔡志提,赵欢兰,陈秀阳,连智勇主讲。

(2)五校课改教研:袁小林,郭兰招进行片段微格教学设计展示交流

(3)外出听课袁小林,蔡志提等10人分别去南侨、养正、陈埭民族、二中,季延等中学听课交流课改心得和教学经验。

校内方面:有4人(小林,欢兰,小琳,绵珠)执教了一堂公开课.通过公开课的研讨平台,凝聚台上、台下人员的心血,汇集全体教师的智慧,大家共同求得或多或少的进步,也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教研氛围中,同事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与团结.多次校本教材的修订讨论,也是集教师群体智慧的途径,大家通过校本研讨,加强了对教材的把握.

五、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学习与交流

应同仁的要求,本学期由我向其他数学教师讲解几何画板使用方法,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并通过教学中使用过的由几何画板课件实例展示其优势的地方。

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组织和开展

方案一:用数学知识测量旗杆高度,高三学生参加;方案二:超级搭档高一、二学生参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存在的不足:

(1)由于学校各种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安排的变动,原本计划下半学期开展的公开课未能全部完成。

(2)教学技能比赛(教学论文汇编)教师没有按计划开展,教学任务沉重,时间少,加之没有经费,教师缺乏热情。

(3)高中数学课件库建立没有完成,教师教学忙,空闲时间少,精心制作课件的时间不够,做教师真辛苦,这项工作期待下学期内完成。

八、展望下期教研计划

重师生常规教学的落实,走校本教研特色之路,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下学期,将加大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力度,鼓励老师撰写教育博客(晋江博客群),开创网络教研新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篇3:高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精选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集中由黄丽娜陈艳红两位教师二次分学段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第六届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级教研组《循环小数》一课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获多,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十一月中旬我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第六届教学节,七位教师分别代表各组讲了课,三节评为优质课,这次公开教学,呈现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六年纪《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四年纪《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五年纪《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错——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得出两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综合起来看这次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们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石晨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家长评一条龙,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对评价结果登记在作业情况扉页栏中,周五下午学生以小组评定等级后带回家,有时把班里同学好的作业带回家,双休日家长对孩子一周的学习、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对比后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周始老师综合激励换星,学生每周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不断地吸取经验,经常进行弥补,月末进行争星活动,学生在一个月内品尝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学习,每一个月是一个新起点,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学生的学习距离缩短,五星级作业评定,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篇4:高中数学老师经典语录

1、我们一起来口答第…题…

2、要心中有图…

3、你不能把直线延长…

4、那几分是虚构的!

5、没写也给你分了,得分是综合因素,不是你的因素…

6、你也只是想想而已!

7、一边去吧!

8、把错误控制在人为可控制的范围内(拿嫦娥一号来说…)

9、这是口答题!

10、有些学生基础太差!发明手写印刷体!(向量上面没带箭头)

11、不是天方夜谭也差不出多了!

12、头脑中要有载体(正方体)!

13、但我画图不准,往这边来吧!还是不准!我向它做垂线,我也向它做垂线!我连线…

14、你还写个负值!写一个不够,还写两个!

15、相当相当差!

16、节省一分钟,刘翔都跑几个来回了!

17、…你虚心点!

18、椭圆中心-“椭心”?

19、都是老题了,还念念不忘得出…除非高考命题人换了,不然的.话…(这话说得…)

20、写…是需要失分的!说实话,脑子一点都不转!为什么?说实在的,没有那么多为什么,这是送分!一送就是5分!

21、下次写作文时写个数学题算了!一看就跑题!省事!

22、分,烫手啊!

23、插空!-我不会给你插空的!我用的是分类法…

24、方程的解你写坐标啊!

25、向量只是包装,就如拨了一层又一层,里面只是一个苹果…

26、因为我知道你不会,所以我没有说!

27、看得见是实线,看不见是虚线,而有的学生“视而不见”!

28、不要一看答案就明白,一看题就想不出来

29、“非命题?-是不是“不是命题”啊?

30、什么呀!瞎说!

31、…吗?笑话!不是的!

32、睡12小时还懒洋洋的,为什么?没有放松!换句话说,你处于僵硬状态!

33、什么不一定啊,一定不是!

篇5:高中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课程标准》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社会学科的思想性,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而奋斗。

二、学生情况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喜欢读书,除了学好语文数学外,还爱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知识较丰富,接受能力较强。因此,我打算从培养他们学习社会的兴趣入手,采用形式多样、灵活、充分利用地球仪、挂图、投影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以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喜欢学社会,爱学社会。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当前小学社会课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做到既有利于解决教师备课和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又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积极性。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册大体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寻根问祖

1、文明的曙光

2、伟大的发明

3、杰出的.智慧

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

1、我们生息的国土

2、沿着江河走下去

第三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

1、走进民族大家庭

2、炎黄子孙的心愿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些特点,从而受到国情教育。

2、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主义斗争,历尽了艰难曲折,终于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3、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伟大意义。知道国旗、国徽和国歌象征的内容。

4、使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多年来祖国和家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些突出成就。

5、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志向。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本学期着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

3、根据单元内容实际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课时

第一单元(10课时) 第二单元(10课时) 第三单元(9课时) 复习和练习(24课时) 共计:53课时。

篇6:高中数学老师信

尊敬的xxx:

xx外国语学校的数学教学水平很高,在高一高二两年就完成了整个高中所要求的所有数学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

虽然课程难度较高,但xxx的课业表现十分突出,在年级排名前5.

在数学学习上,xxx有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她总是聚精会神的听讲,做笔记时,在每道题后面,都会习惯性空出10余行。

课下,她在与同学讨论自我回顾时,在空白处再记录下自己的认识。

她经常会把笔记进行整理分类,遇到问题是会到办公室来向我请教。

这样的笔记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我还在班级里向同学们推荐xxx的学习方法,号召大家向她学习。

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我会布置一些挑战性的.难题,xxx经常能够想出多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为了拓宽学习视野和思路,xxx每天还会进行课外学习,期间她完成了许多具有一定难度和较大灵活性的习题。

她还会与我交流有关问题的学习心得,有时候还会提出对课程教学该进的建议。

我发现这位学生对数学有较深刻和独到的理解,这是班上大部分学生所欠缺的。

xxx对于数学的热情,再加上她的学习能力,使她在数学课程中保持了一贯的优秀,还多次在学校学科竞赛取得好成绩。

推荐人:xxx

高中数学老师的推荐信英文版【3】

dear admission officer,

i got to know xxx in september xxxx when i was her mathematics teacher. six years later when i had become the director of grade 11, she applied for the internship in my school, working as an assistant grade director under my supervision. it was amazing to find that the girl who once was introvert and silent turned to be lively and skilled at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from the respective of two matters made by her, i realized that ms x has the great talent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he first thing was her caring attitude to students in arts specially class who felt inferior because of poor grades on regular courses. to stimulate their aspiration of learning, she organized to hold a performance half a month after receiving counselors’ and my support, in which all arts student participated. in this case, those students were more confident after making them feel they were important. meanwhile, counselors reflected that students were more willing to coordinate their work and more vigorous in classes.

the other thing was her action in dealing with “dumb english” by the means of establishing english corner. she would raise a topic in advance, to allow students make some preparations, and in six p.m. of every friday, she appealed students to speak out freely, by which students’ oral english were improved and learning interest was triggered. therefore, i was delighted for her flexible thought and appreciated for her contribution to the teaching career in this school.

maybe because young people have common words, ms x developed a favorable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and received heartening feedbacks. uncommonly, she also got along with teachers who were dozens years older her. the reason was that she was responsible and positive like volunteering to pick out some articles inspiring motivation or interesting stories for teachers.

a particular pleasure is the fact that she has evolved from being an exemplary student into a gifted teaching manager. through her devotion to students and the school, she became a valued member of the team. given her talent, responsi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she would become an outstanding member in your facility. in a word, during the one year of her internship, ms x performed excellently, so i thoroughly support her application for admittance into your graduate program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incerely,

xxx, x, director of grade 11

xxx high school, xx province

tel: xxxxxxxxxxx

篇7: 高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我担任高二(1)(5)班数学教学工作。在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自己的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得自己的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一年。是艰辛的一年。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年。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开学我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同行请教,结合本校和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我对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做到既备学生又备教材。

本学年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首先,我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与其他教师讨论。其次,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教”。

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能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校内听课,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操作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我追求课堂讲解的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深知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同时更新理念,坚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好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

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做到边听边学,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并常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四、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生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往往会有些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例如新的竞争压力,以往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一些问题困扰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从下面几方面下功夫。

1、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在开学初,我就给他们指出高中数学学习较初中的要难度大,内容多,知识面广,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准备。对此,我给他们讲清楚,大家其实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先跑,谁跑得有力,谁就会成功。对较差的学生,给予多的关心和指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骄傲的学生批评教育,让他们不要放松学习。

2、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开始,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字迹潦草,不写解答过程。不喜欢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会总结消化知识。对学习马虎大意,过分自信等。为了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我要求统一作业格式,表扬优秀作业,指导他们预习和复习,强调总结的重要性。通过努力,大多数同学能很快接受,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五、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8:高中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的二年级数学准备小组教师在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教学日常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完成上学年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以更充分的工作热情、更正确的教学态度和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有计划地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课程准备小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要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保质保量完成。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总结一次备课小组活动,及时讨论和解决。

二、定期开展备课组活动,解决相关问题

课程准备小组将每周开展一次活动,包括教学进度的安排、问题的分析、讨论和研究、数学教学的最新趋势、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一般来说,每个课程准备小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演讲,时间是第二节课。经过精心准备,每个课程准备小组活动将能够解决一到几个相关问题,课程准备小组成员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积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

根据学校要求,积极认真收集课前备课资料,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享。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课前两三天完成。每个老师的电教比例应该是90%以上。学生每周至少要做两次作业,要求全面改革,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在课堂上评论,及时反馈

每章至少要有一个课外练习,需要一定的知识覆盖

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主体式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9:高中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一、高中数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建议。

1、深入研究教科书。以教科书为核心,深入研究教科书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掌握知识的逻辑体系,认真理解教科书改革的本质,逐步明确教科书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水平,准确把握了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教材有意识、无意识地加深和拓宽。同时,一般要注意数学的应用;注意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例如,增加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拓宽知识广度,获得知识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起点和目的地。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充分发挥教材的各种教学功能。充分利用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组织研究课题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需要;总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特点,实施灵感和讨论性的教学。发扬民主教学,师生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研究小组应根据教科书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教学主题,每学期指

一个主题,安排

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三、教学进度

高中一年级教学进度

上学期学期

周次内容周次内容

1-3集合1-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5简易逻辑4-6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6-8映射与函数7-9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9-10指数函数10期中考试

11期中考试11-13向量及运算

12-13对数函数14-16解斜三角形

14-15等差数列17研究性课题

16-17等比数列18-总复习

18-19期末总复习20期末考试

20期末考试

高中二年级教学进度

上学期学期

周次内容周次内容

1-3不等式的证明1-6空间直线和平面

4-5不等式的解法7-10简单几何体

6-8直线的方程11期中考试

9简单的线性规划12-15排列与组合

10期中考试16-18概率

11—12圆的方程19期末复习

13-14椭圆20期末考试

15-16双曲线

17-18抛物线

19期末复习

20期末考试

篇10: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聋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更有着特殊的学习需求。现在虽然聋生是在聋校这个“独立王国”中学习和生活,但终究有一天,他们将走上社会,因此,在教育和教学中不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缺陷的补偿和残疾的矫治上,而应放在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上。

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数学是宇宙的语言,她所蕴含的美妙与奇趣是任何一门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其应用之广泛、力量之强大也使她无愧于“科学的皇后”之美称。但也有学生曾经这样形容:“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又难又繁,枯燥无味,不学不行,实在无奈。”对于有着听力和语言障碍的聋生来说,他们学习数学更是难上加难。聋生的听觉障碍对他们所造成的学习困难导致了他们在学习数学中除了与正常学生相同的学习需要:如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培养数学能力的需要之外,还有着诸多特殊的学习需要:比如形成发展语言的需要、积累数理经验的需要、习得生活数学常识的需要等。如何优化聋校的数学教学,推动聋生回归主流,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形成发展语言

在聋校“隔离”的环境中,聋生不能“自然习得”有声语言,因此聋生的语言发展总是处于一种迟缓的状态,语言的发展滞后于思维的发展,这是聋生普遍的现象。然而思维的发展又依赖于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数学思维的发展。由于数学思维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如果学生不掌握相应的数学语言,那么他的数学思维就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有一道关于平方根的题目,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当题表述为“± =”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是±4,而把这个题目表述为“16的平方根是”时,有好多学生就不知所措了,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教授,也要注意帮助聋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语言。

二、积累数理经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数理逻辑经验”这个概念,并指出它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数学中,数字的名称、读法和写法等都属于社会经验,它们都有赖于教师的传授。如果没有教师的传授,儿童自己是无法发现这些知识的。数学知识中,既有对应关系,又有序列关系和包含关系等各种逻辑关系。在儿童的数学学习中,让儿童积累数理逻辑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的数理――逻辑经验,大部分是从游戏和玩耍中取得的。聋童在学前期,由于听觉及语言上的障碍,他们与健听小朋友们之间一起游戏和玩耍受到限制,当进入一年级学习数学时他们的数学经验准备不足,甚至连数数经验都缺乏。因此,在聋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三、发展抽象思维

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聋校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也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都是经过人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的真正的科学结论,只是不给学生进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即使这样,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数学的抽象性致使以视觉形象为主要信息来源的聋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然而,发展抽象思维对于聋生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聋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直观,以便理解数学的内容和意义,懂得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要过渡到抽象,了解数学抽象化的过程,掌握数学的方法和技能。

四、“保底”数学教学

所谓“保底”数学教学,主要指的是与聋生生活密切相联,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有用的数学知识。当聋童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时,他们终将自己独立地生活,也避免不了要与各种人接触,与生活细节接触,因此,他们更需要学习生活中常用到的数学知识,而我们现在采用的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知识系统太强,密切联系生活太少,教材知识结构与聋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比如就买东西这一件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事,牵涉到的数学问题就很复杂,有千克与克之间单位的换算,有元角分的认识及单位换算,要用到加减乘除,还有成数与折扣等,教材只是一味地跟着体系走而不是跟着聋生的学习需要走,有的只安排一个课时,加之聋生买东西的实践经验少,往往遇到现实情况时不知所措,甚至闹出很多笑话。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探究细化聋生在生活数学方面的学习需求,并按各年级汇编成册,补充到现行教材之中,提高聋生的数学学习技能,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尽管近十多年来,我们特殊教育界对聋校的数学教学已经进行过多项改革,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不能尽如人意,聋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缺乏、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从数学学习中难以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甚至有部分学生都认为学数学根本就没有用。我们应当多角度地寻找聋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为聋生回归社会主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数学老师实习报告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总结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计划例子

双减政策数学老师心得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心得总结精选

二年级数学老师工作心得总结

送给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师节祝福语

一年级数学老师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精选两篇

数学老师辞职报告

高中数学老师心得(推荐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中数学老师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