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

时间:2022-12-31 04:00:24 作者:井湘 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井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

一、重点短语:

1.on weekends

2.on weekdays

3.as for

4.my eating habits

5.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6.the same as

7.the result of

8.junk food

9.get good grades

10.see a dentist

11.have a healthy habit

12.be stressed out

13.a balanced diet

14.for example

15.at the moment

16.be sorry to do sth

17.go bike riding

18.take walks=go for walk

19.take a vacation

20.plan to do sth

21.western country

22.take sth with sb

23.depend on

24.host family

25.hardly ever

26.ask sb about sth

27.get back to school

28.a balance of

29.kind of

初二期末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1.主语:

表示句子所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儿”,一般由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或者短语充当

例如:Gina is from Australia.

She often goes to the movies.

This kind of juice tastes good!

2.谓语:

主语发出的动作。一般是有动作意义的动词。谓语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两个方面必须保持一致。

例如: We are both quiet.

He has a smart phone.

You should study harder.

Her parents are teachers.

3. 宾语:

分为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属于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He's playing soccer.

Good food and exercise help me to study harder.

4. 系动词:

表示状态或状态变化的动词,没有实际的动作意义。如 be, 感官系动词(look, sound, smell, taste 和 feel)、保持类系动词(keep, stay 和 remain)、状态变化类系动词(become、get、turn 和 go)等。

This picture looks so beautiful.

Keep working, you will see the post office on your right.

篇2:八年级英语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句型。

1. I get so nervous when I give a speech. 只要发表演讲,我就紧张。

give (sb.) a speech 做报告,做演讲;

e.g. Our school will invite a scientist to give us a speech about feelings next week.下周,我们学校将邀请一位科学家给我们做一个关于情感的报告。

2. I have a CD about giving speeches. 我有一张有关发表演讲的CD。

3. I feel more relaxed now because of your help. 有了你的帮助,我现在感觉轻松多了。

A. because of+代词/介词短语,“因为(某人/某事物);由于”,在句中作状语。

e.g. He walked slowly because of his bad leg. 他走得慢是因为腿有毛病。

B. because 连词, “因为”,用来连接原因状语从句。

e.g. I did it because he told me to. 我做这事是因为他叫我做的。

4. What is Kangkang’s suggestion for helping Michael?

suggestion 意为:“建议,提议”,为可数名词。 其的动词:suggest。同义词: advice, 为不可数名词。

e.g. I’d like to hear your suggestions for ways of raising money.

= I’d like to hear your advice for ways of raising money.

关于筹集资金的办法,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make a suggestion 意为:“提建议”。

e.g. Can I make a suggestion? 我提个建议好吗?

5. Relax and just follow the dentist’s advice. 放轻松,只要听医生的建议。

A. advice 意为:“建议”, 不可数名词。

advice 可被 some, any, no 等词修饰,不可被an或其他数词直接修饰。

篇3:八年级英语单元知识点梳理

Unit1

【短语归纳】

1.too much太多 2.lie down躺下

3.see a dentist看牙医

4.get an X-ray做个X光检查

5.take one’s temperature量体温

6.put some medicine on…在…上敷药

7.have a fever发烧

8.play computer games玩电脑游戏

9.all weekend整个周末

10.take breaks/take a break休息

11 without thinking twice没多想

12 go to doctor看医 13.get off下车

14.take sb.to the hospital送某人去医院

15.wait for等待

16.to one’s surprise使…惊讶的;

17.thanks to多亏;由于 18.in time及时

19.think about考虑

20.have a heart problem患有心脏病

21.get to到达 22.right away立刻;马上

23.get into trouble造成麻烦(或烦恼)

24.do the right thing做正确的事

25.fall down摔倒 26.play soccer踢足球

27.put…on sth.把…放在某物上

28.a few几个;少数 29.come in进来

30.get hit/sunburned被打击/晒伤

31.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32.be used to习惯于 33.because of因为

八年级下册英语语法知识点归纳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重点语法:宾语从句

结构:主语 + 谓语动词 + 宾语从句(主语 + 谓语动词 + 宾语/表语)

例句:----Im good at English. He says. (改为加宾语从句的复合句)

----He says Im good at English.

注意:①主句是一般现在时态,宾语从句的时态不受其影响。

例句:He says Im good at English now.

He says I was good at mathematics when I was young.

②主句是过去时态,宾语从句也要用过去时态。

例句:He said I was good at mathematics when I was young yesterday.

He said I was good at English now yesterday.

③宾语从句是客观真理时永远用一般现在时态。

例句:Our teacher says 24 hours make a day.

Our teacher said the sun gives us so many energy yesterday.

④动词原形不能作主语,必须用其 -ing 形式。

例句: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重点短语:direct speech 直接引语

reported speech = indirect speech 间接引语

first of all = at first 首先

pass on 传递

be supposed to do sth. 应该做某事

be good at = do well in 在某方面做得好

篇4: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收在《朝花夕拾》里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教学认真。

关心实习——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

“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日暮里:勾起了鲁迅家国之愁思。

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2、《我的母亲》作者是学者胡适文章选自《胡适自传》。

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赞美了母亲优秀的品格。

母亲为人:仁慈温和,严父慈母,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很有刚气。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作者牛汉“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作者写“第一本书”的态度:崇敬,珍爱。

父亲:知书识理,关心孩子的学业,温和善良,理解孩子,乐于助人,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5、《再塑生命》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本文叙述了莎利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利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6、《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初二上册语文第6单元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quē曦xī襄xiāng陵湍tuān

yǎn漱shù属zhǔ引凄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夏水襄陵。襄:上。

(2)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

(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6)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

(7)哀转久绝。绝;消失,停止。

(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这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等四季景色。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人名),北魏(朝代)地理学家(称谓)。

初二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秋风破屋图(2)群童抱茅图(3)屋漏无干图(4)遥想广厦图

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铺垫。

3、“归来倚杖自叹息”,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之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反映了这件事?

安史之乱。《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烘托了诗人暗淡愁惨(或悲凉、凄凉、悲哀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蓄势。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诗的?

诗人从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发出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9、通过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处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抒情议论的关键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以写实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的诗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篇5: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8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全等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简称全等形。

2、一个图形经过翻折、平移和旋转等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一定与原图形全等。反之,两个全等的图形经过上述变换后一定能够互相重合。

二、全等多边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叫做全等多边形。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性质:

(1)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多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

1、全等符号:≌。如图,不是为:△ABC≌△ABC。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C。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SAS,边角边);

(2)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ASA,角边角)

(3)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AAS,角角边)

(4)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SSS,边边边)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斜边直角边)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都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作用:

(1)用于直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

(2)用于证明直线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

(3)用于测量人不能的到达的路程的长短等。

(4)用于间接证明特殊的图形。(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等)。

(5)用于解决有关等积等问题。

苏教版8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 整式的乘法 幂的运算性质: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乘法公式

2.整式的除法 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

十字相乘法 分组分解法

【练习1】 口答:

(1) x3x2 = (103)5= (-3x)3=

(2) 105.103.10= (am)2 = (-5ab)2=

(3) -y3y4 = -(x4)3 = (xy2)2 =

(4) Xm+2.x3m= (a4)4= (-2xy3z2)4=

【练习2】计算

(1) 5x2y2(-3x2y)

(2) (-2ax2)2.(-3a2x)3

(3) 5b2c.(3ab-2b3)

(4) (4x2-3x+6).2x

(5) 先化简,再求值:x2(x-1)-x(x2+2x-6), 其中x=2

【练习3】计算

1. x(4x-y)-(2x+y)(2x-y)

2. (a+2b)2+(a-2b)2

3. (a-b)2-(a+b)(a-b)

4. (x+y+z)(x-y-z)

5. (x-y-z)2

【练习4】计算

【练习5】因式分解

1. a2-ab

2. 3a3+12ab2-9a4b3

3. -8x4y+6x3y-2x2y

4. m(4x+y)-2mn(4x+y)

5. 3a(a-2b)2-18b(2b-a)2

6. x2-81

7. x3-4x

8. 25m2-10mn+n2

9. 4(x-y)2+12(y-x)+9

10. x2-4x-5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初二数学本学期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导致本次复习时间较短,只有三个周的复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

(一)、整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与方法:

1.知识要点综合复习,加入适当的练习。课堂上逐一对易错题进行讲解,多强调有针对性的解题方法。最后针对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2. 考试热点的归纳,要以与课本同步的训练题型为主,要列表或作图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有些考试题型学生可能不熟悉,所以教师要讲解解题方法和步骤。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3.几何部分。重点是特殊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判定是重点。要学会判定方法的选择,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非常熟悉,掌握常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证明题要多练多总结。

(二)、在自己经历过的解决问题活动中,选择一个有挑战问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与过程及所获得的体会,并选择这个问题的原因。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统计思想以及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让同学总结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复习方法:

1、强化训练

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分式方程,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是解题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小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

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辅导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

篇6: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证明

一、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一般情况下:疑问句不是命题.图形的作法不是命题.每个命题都有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要说明一个命题是一个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将原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要作辅助线.既可以作平行线,也可以作一个角等于三角形中的一个角.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

三、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是:(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四、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是:(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在证明时需注意:(1)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

常考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定理.2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及判定.命题及其条件和结论,真假命题的定义.

初二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的重心

已知:△ABC中,D为BC中点,E为AC中点,AD与BE交于O,CO延长线交AB于F。求证:F为AB中点。

证明:根据燕尾定理,S(△AOB)=S(△AOC),又S(△AOB)=S(△BOC),∴S(△AOC)=S(△BOC),再应用燕尾定理即得AF=BF,命题得证。

重心的几条性质:

1.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竖坐标:(Z1+Z2+Z3)/3

4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5.重心是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的点。

如果用塞瓦定理证,则极易证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篇7:高三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

1.基础梳理

wildlife protection decrease loss reserve hunt zone carpet respond distant fur relief laughter mercy certain importance contain rub mosquito insect affect attention appreciate succeed secure imploy bite dinosaur inspect dust fierce ending die out in relief

2.词语归纳

1)wild

作形容词,表示“野生的,野的,荒凉的,不守规矩的”。

be wild to do sth迫切地想做某事

be wild with+抽象名词,表示“……得发狂,因……而发狂的状态”。

be wild out 极其热心或热爱

run wild自由生长,不受控制

作名词,表示“荒芜人烟的地方,偏僻的地区,荒野”。

2)protect

作动词,表示“保护,警戒”,常与from连用。

protect与against连用,表示“防御……攻击”。

名词protection后面常与against,of连用。

3)loss

表示“损失”是可数名词,常用复数。

表示“遗失,丢失,丧失”。

也可以表示战斗,比赛中“打输,失败”,是不可数名词。

at a loss表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亏本地”。

4)hunt

表示“打猎,猎取”

hunt for搜索,试图找到 hunt sb/sth down对某人/某物穷追到底

hunt sth up查寻

作名词,前面加冠词。

5)peace

表示“和平,合约,和平时期”。

be at peace with… 让……平静,与……和睦相处

be in peace 安详的 make peace 和解 keep/break the peace 维持/破坏治安

6)apply

表示“申请,请求”。

apply for…(to…)向……申请

表示“应用,使用”,其宾语后面接不定式,也可以用to+动名词。

apply to适用于,to是介词。

apply oneself to致力于,努力进行。

7)suggest

表示“建议,提议”后接名词,动名词,不接不定式,也可以接从句,从句中的谓语动词由should+动词原形构成,should可以省略。

表示“使人想起,表明”后接名词或者是从句。

也可以表示“暗示,启发”,后接从句。

篇8:初二英语知识点总结梳理

初二期末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1.由that引导,由于that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因此that在非正式文体中可以省略。这类宾语从句通常表达一种陈述意义。

e.g.He told me (that) he would go to Wuhan.

Tom says (that) he must study hard.

She told me (that) she was a student.

(1)如果由and连接两个并列的宾语从句时,第二个that则不能省略。

e.g.She said she liked English very much and that she didn’t like math at all.

(2)常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有:believe, expect, explain, feel, hear, hope, imagine, prefer, promise, report, say, see, tell, think, understand, warn, wish等。

2.由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who, whose, what, which, when, where, how, why引导,含有“谁、什么、哪个、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样、为什么”等特殊疑问意义。

e.g.Do you know who they’re talking about?

Can you tell me what they’re looking for?

I don’t know where she has gone.

I wonder how she can find us.

She didn’t tell me where her hometown was.

3.由从属连词whether和if引导,含有“是否,能否,对否,有否”等一般疑问意义。

e.g.She asked me if I could help her.

Jim wanted to know whether I had taken his English book.

Please tell me whether you can come or not.

在这类宾语从句中要注意两点:

(1)if引导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区别

if引导宾语从句时意为“是否”,从句中该用什么时态就应用什么时态。

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时意为“假如”,从句中应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

e.g.She wanted to know if you were a teacher.

I don’t know if the letter is yours.

They’ll go boating if it is fine tomorrow.

I’ll give it to her if she comes next week.

(2)if引导宾语从句时多数情况下可以与whether互换,但如果要突出“究竟是……还是不……”这层意思时,通常用whether,并在后面的加上“or not”,即一般要选择whether构成whether…or not的结构。

e.g.Please find out whether the money is his or not.

Let me know whether you can come or not.

I want to know whether you can help me or not.

八年级英语知识点

v+ to do/ doing

1. try to do sth 尽量做某事, 努力做某事 he tries to finish his homework

Try not to do sth 尽量不做某事 he tries not to hurt his friends’ feelings。

Try doing sth 尝试做某事。 He tried washing his hair with a new shampoo。

2. mean to do sth 有意做某事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 我不是有意伤害你的。

Mean doing sth 意味着、being good to her doesn’t mean loving her 对她好并不意

味着爱她。

3. start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 start to do sth (begin)

He usually starts cooking at 6 in the evening when his mother is not at home.当他妈妈不在家

时,他通常在晚上6点钟就开始做饭。

4. 停止做某事 the teacher is coming,lets stop talking. 停下来做某事 if you are tired, you can stop to rest.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知识点总结

1.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花费某人某些时间去做某事,例如:

It takes me twenty minutes to get to school on foot every morning.每天早晨我步行到学校要花费二十分钟。

It will take three hours to finish the work.完成那项工作需要花费三个小时。

2.depend v. 依靠,依赖depend(常与on, upon连用)视情况而定

It all depends on how you tackle the problem.那要看你如何应付这问题而定。

Children must depend on their parents.孩子们必须依赖他们的父母

3.How do you get to/reach/arrive at school? 你怎样到达学校?

I ride to school./ I get to school by bike.骑车

I take a bus to school. / I get to school by bus.做公共汽车

I take the subway to get to school./I get to school by subway.坐地铁

I walk./ I get to scool on foot 走着去

4 .on/in+修饰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冠同等)+交通工具,强调乘坐某种交通工具。For example:

Jack goes to school on his bike.杰克骑车去学校

Mr. Green goes to work in his car every day. 格林先生每天开车去上班

5. How does Lucy go to school?(单三)路西怎么去学校?

She rides her bike. 她骑车去

6. How long does it take?那要花多长时间?

It takes twenty minutes. 花20分钟

7 .How long does it take them to get to the bus station?到汽车站得多久?

It takes them about two hours to get to the bus station.用了他们两个小时

8. How far is it from his home to school? 从家到学校有多远?

It is five miles. 五英里

9. We waited at the bus stop. 我们在公共汽车站等(车)。

10.The old man lives on a small pension.老人靠一小笔退休金生活。

11. I've never heard of anyone doing that. 我从未听说有人做那种事。

12. A town is bigger than a village but smaller than a city. town通常指“城镇、集镇、小镇”,对应于country/countryside.有时指城市里的闹市区或商业中心。

13. until用于肯定句中,表示动作一直持续到until所表示的时间为止。

I will wait here until the concert is over.我将一直在这儿等到音乐会结束。

14. not…until用于否定句中,表示动作的转折。意思为“直到……才”

主句的谓语动词是表示瞬间(终止性的)动作的词。

She can't leave until Friday.在星期五之前她不能离开

篇9:五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梳理

小学五年级英语知识点:形容词原级的用法

1. 形容词原级可以被 very,quite,so,rather 等词的修饰

1)very 非常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book.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注:very 也可以接形容词级,表示强调。格式是:the very + est结尾的形容词级或是不规则形容词级。例:the very lowest price 最低的价格

2)quite 相当

Its quite cold this morning. 今天早晨相当冷。

3)so 那么

You are so fast. 你那么快。

4)rather 有些,颇

I think youre rather unkind not to stay. 我想你不留下来有点太不友善了。

2. 在 asas 和 not soas 的中间形容词常用原级

1)asas 表示相等

This knife is as sharp as that one. 这把刀和那把一样锋利。

He is as tall as I. 他的个子和我一般高。

2)not soas, not asas 表示不如

Hes not so clever as his brother. 他不像他的兄弟那么聪明。

五年级英语重要知识点

重点单词

Sunday (Sun.) 周日

Monday (Mon.) 周一

Tuesday (Tue./Tues.) 周二

Wednesday (Wed./Weds.) 周三

Thursday (Thur./Thurs.) 周四

Friday (Fri.) 周五

Saturday (Sat.) 周六

weekend 周末(周六、日)

wash my clothes 洗衣服

watch TV 看电视

do homework 做作业

read books 看书

play football 踢足球

on the weekend 在周末

play sports/do sports 做体育运动

listen to music 听音乐

play ping-pong 打乒乓球

小学五年级英语辅导技巧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培养人和造就人才的关键阶段。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从儿童的各种兴趣入手。实施“兴趣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英语的“兴趣教学”是培养学生听和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学生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质量的有效保证。是达到低年级英语学习目的的关键。

一、学习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教学英语话一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并辅助以手势、动作、表情等,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老师的意图,在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中使学生足渐达到听懂记牢的水平。如教“Listen to the tape——recorder”时,可反复指着自己的耳朵和录音机示意给学生,通过反复多次的示意后,学生就明白了。又如叫“Look at my mouth”则指指眼睛,然后再指指自己的嘴,配之以适当的表情,学生就心领神会了。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听懂很多的课堂用语。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奠定了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使他们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小,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差,他们的感性大于理性,因此,教学中的直观性,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就有其特别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景,多采用看图,听录音等方法,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说;采用防说、歌曲等,设法在学生面前描绘出一副副图画,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这样,将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达到掌握和运用英语的目的。运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乐中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1、创设生活情景

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真实生活距离,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好机会,譬如:在教学A同学在B同学家窜们的一段对话,可先教室的前面布置一番,然后让A同学在外面敲敲们说:“My I come in?”B打开门说:“Oh,it is you ,A,come in please!”

将A让进屋后说:“Set down please!”“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e?”A 说:“Coffee please!”B转身给A倒了一杯咖啡,递给他说:“Here you are !”A有礼貌的点头说:“Thank you !”由于这种对话的内容、形式都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乐说、爱学,积极性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对话练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特定场合与人对话的能力,而且不知不觉间养成了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2、在实景中学习英语单词

我们知道,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到知觉开始的。感知是认识其他活动的前提,没有感知,就没有认识。而感知过程离不开客观事物本身存在。把英语教学放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这不但强化了英语语言的训练,而且发展了儿童的智力。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母、单词、句型中发展思维。如在叫vegetables(蔬菜)这课的单词时,事先可以准备些事物,在课堂上,拿这事物逐一给学生说,使学生很快将词义与读音联系起来。又如要学生将见过的动物用简笔画画出来,tiger(老虎)、dog(狗)、pig(猪)、cat(猫)等,通过录音,看口型模仿说。学生们的“画”创设了实际情景,他们看着自己的画,兴趣盎然!

篇10:七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梳理

※ 比较等级

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形容词和副词有原级、比较级和级三种形式。

规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级加 -er或-est。

(1)不规则变化的形容词和副词如下:

→better→best

→wors →worst

(许多)many/much→more→most

(几乎没有)little→less→least

(远的)far→farther→farthest

(老的,旧的)old

(2)三种句型

① 原级句型:

as+形容词/副词+as,表示“和…一样”;否定句式:not as/so +形容词/副词+as,表示“和…不一样”。

eg. I think Kate does just as well as Ann.

If you like the chicken, you may have as much as you can.

I don't like the film. It's not so interesting as that one.

② 比较级句型:

a. 主语+谓语+比较级+than+其它,表示“较…一些”。

eg. This city is more beautiful than that one.

It is hotter today than yesterday.

He is a much nicer worker.

b. 比较级+and+比较级,more and more+原级,表示“越来越…”,说明本身程度的改变。

eg.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growing faster and faster.

世界人口增长得越来越快。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越来越漂亮

c. the+比较级, the+比较级,表示“越…就越…”,说明随着前边条件的变化,后边的结果也发生变化。

eg. The more she eats, the fatter she'll be. 她吃得越多就会越胖。

The more, the better. 越多越好。

③ 级句型:

主语+谓语+(the)形容词或副词的级+in/of

注:级前一般要用the,如: He is the most careful student.

但在副词级前the可以省去,如:He writes(the)most carefully in his class.

This kind of cake is the most delicious.

I like English best.

Mike is the youngest in his class.

He runs fastest.

英语语法知识点七年级

【动词】

1. 动词be(am,is,are)的用法:

be动词包括“am”, “is”, “are”三种形式。

①第一人称单数(I)配合am来用。句型解析析:I am+?

例句:I am Snoopy.

I am ten years old.

I am a student.

I am a boy.

②第二人称(You)配合are使用。句型解析:You are+?

例句:You are my good friend.

You are a good teacher.

You are beautiful

③第三人称单数(He or She or It)配合is使用。句型解析:She(He, It) is +?? 例句:She is a good girl.

She is so tall.

She is short.

④人称复数 (we /you/they)配合are使用。句型解析:We (You, They) are +?? 例句 We are in Class 5,Grade 7.

They are my friends.

You are good students.

用法口诀:

我(I)用am, 你(you)用are,is跟着他(he),她(she),它(it)。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还有一条须注意,句首大写莫忘记。

对应练习:

一. 用括号中适当的词填空。

1. I ________(am, are, is) from Australia.

2. She _______ (am, are, is) a student.

3. Jane and Tom _________(am, is, are) my friends.

4. My parents _______ (am, is, are) very busy every day.

5. _______ (Are, Is, Do, Does) there a Chinese school in New York?

一、用be 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 ______ a boy. ______ you a boy? No, I _____ not.

2. The girl______ Jack's sister.

3. The dog _______ tall and fat.

4. The man with big eyes _______ a teacher.

5. ______ your brother in the classroom?

篇11:八年级英语单元知识点梳理2021

英语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v+ do

1. Let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Let sb not do sth 让某人不做某事

2.why not do sth = why don’t you do sth 做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不做?

Why not put on a raincoat, its raining outside. 外面在下雨,为什么不穿个雨衣呢?

3.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事

I will do my best to make my dream come true. 我会尽我所能去使我的梦想实现。

Make sb + adj 使某人………..

The story makes us happy。

二、v+ doing

1.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our English teacher told us to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every day。英语老师叫我们每天练习说英语。

2. finish doing sth 完成做某事 my mum asks me to finishing cleaning up my room before

she come from work。 妈妈要求我在她下班回来之前打扫干净我的房间。

3. Enjoy doing sth 享受做某事

The boys are enjoying playing basketball 孩子们正在操场上享受打篮球。

4. stand doing sth 忍受做某事她不能忍受欺骗他人

5.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你介意开门吗?

6. keep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She will keep fighting in this new semester. 在新学期,她将继续努力奋斗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短语:

1.on weekends

2.on weekdays

3.as for

4.my eating habits

5.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6.the same as

7.the result of

8.junk food

9.get good grades

10.see a dentist

11.have a healthy habit

12.be stressed out

13.a balanced diet

14.for example

15.at the moment

16.be sorry to do sth

17.go bike riding

18.take walks=go for walk

19.take a vacation

20.plan to do sth

21.western country

22.take sth with sb

23.depend on

24.host family

25.hardly ever

26.ask sb about sth

27.get back to school

28.a balance of

29.kind of

初二期末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1.主语:

表示句子所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儿”,一般由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或者短语充当

例如:Gina is from Australia.

She often goes to the movies.

This kind of juice tastes good!

2.谓语:

主语发出的动作。一般是有动作意义的动词。谓语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两个方面必须保持一致。

例如: We are both quiet.

He has a smart phone.

You should study harder.

Her parents are teachers.

3. 宾语:

分为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属于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He's playing soccer.

Good food and exercise help me to study harder.

4. 系动词:

表示状态或状态变化的动词,没有实际的动作意义。如 be, 感官系动词(look, sound, smell, taste 和 feel)、保持类系动词(keep, stay 和 remain)、状态变化类系动词(become、get、turn 和 go)等。

This picture looks so beautiful.

Keep working, you will see the post office on your right.

篇12: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梳理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取得的成就

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

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

⑴、北方—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②、技术要求高。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

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

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广西是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4、新型农业

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5、畜牧业分布

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

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③、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

④、宁夏牧区——滩羊

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地理学习方法技巧

纵向联系法:

从知识的纵向联系看,它是指沿一定思路使知识向纵向延伸发展,从而掌握部分知识的联系。

按地理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来联系。如地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在许多局部知识范围中,也有纵向思路的体现,如从上到下,从老到新的岩层变化等。

按时间发展演化有从旧到新或从古到今的知识联系,如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按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或层次有由浅入深或由初级到高级的联系。如工业的发展,从手工业——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等,这些地理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纵向联系中,在每一阶段或层次上又存在着多向或横向联系。

按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逐步推进的前后联系。如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源:太阳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引起近地面空气或升或降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差异——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水平运动。

按地理事物存在的点、线、面、体的空间分布反映了由近及远、由始至终的纵向联系,如学习工业分布中的工业基地、工业地带,城市群等,容易混淆,可在图中抓住几个中心城市,沿铁路、或河流、或海岸线都可作纵向联系,使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沿一定思维线索发展,便于理解其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也加强了记忆。

篇13: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初二上册语文第6单元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毳cuì衣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更定。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拿:撑,划。

(3)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5)是金陵人,客此。客:客居。

(6)及下船。及:等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点拨:第l句是正面描写,第2句是侧面烘托。

(2)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怀念的句子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的皮衣,守在火炉边,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点拨:重点理解“拿”“毳衣”等词语。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寒气弥漫,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与云朵、山峰、湖水、上下都一片白色。

点拨:重点理解“雾凇”“沆砀”“一白”等词语。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焉得”“更”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人名),明末清初(朝代)人。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一、现代文阅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

5、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6、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7、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8、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9、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10、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河中石兽

一、原文及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终究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馆授徒,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很疯狂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显得)很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第二点的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二、走近作者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

三、字词

1、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2、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3、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4、山门:寺庙的大门。

5、圮:倒塌。

6、并:两者都,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经历,经过。

9、十余岁:十多岁。岁:年。

10、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竟:终于,到底。

13、曳:拖着。

14、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15、设帐:讲学,教书。

1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17、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

18、岂能:怎么能

篇14: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篇15: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

诗四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huì荷hè锄候骑jì

都dū护燕yān然豚tún

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荷:扛着。

(2)但使愿无违但:只。

(3)江人大荒流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仍怜故乡水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游山西村》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默写《游山西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东晋(朝代)着名诗人陶渊明。

2.《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朝代)着名诗人王维。字摩诘,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唐朝,(朝代)着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南宋(朝代)着名爱国诗人陆游。这首诗选自《剑南诗稿》。

篇16: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y=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x=0,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根号..x+yxy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不等关系

1、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要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

3、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0和正数<===>不小于0

非正数<===>小于等于0(≤0)<===>0和负数<===>不大于0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

篇17: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梳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京尹yǐn艨艟méng chōng 乘骑jì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 lín 不容间jiān也 穹qió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天下之伟观:雄伟景象。

②既望: 农历十六日(望:农历十五日)

③方( 当……时)其(潮)远出(发、起)海门

④仅(几乎,将近)如银线

⑤既而(不久 )

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

⑦玉城(城墙)雪岭际天(连接着天。际:连接)而来

⑧沃日:冲荡太阳。沃:用水淋洗。

⑨“……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⑩艨艟(战船)

⑾既而尽(穷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⑿势极雄伟:气势

3.一词多义:

观: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以: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势: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能: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4.重点虚词:

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连词,相当于“而”。

以此夸能。介词,凭借。

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是。

海涌银为郭。成为。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而: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表转折。

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表承接。

5.词类活用:

①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做动词,穷尽。)

②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做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文”通“纹”,原指花纹,这里做动词。)

③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用做动词,树立,举)

6.古今异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方古义:当……时。今义:方形等)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古义:接近、连接。今义:边际)

③吞天沃日(沃古义:用水淋洗。今义:肥沃)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奔腾古义:腾起。今义:跳跃着奔跑)

⑤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枪古义:举枪。今义:一种体育器械)

⑥人物略不相睹(人物古义:人和物。今义:特指人)

⑦皆披发文身(文古义:画花纹。今义:文字、文章等)

篇18: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梳理

1、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流入杭州湾。钱塘江大潮之所以特别宏伟,是因为钱塘江的出海口地形特殊。出海口宽达上百公里,到了澉浦,收缩到二十公里,而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收到三公里左右,因此,外宽内窄,呈喇叭形。海潮来时,以每秒十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的海水向江内推进。由于里边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潮水被两岸夹住;又加上这一带河床高低悬殊也很大,从而向东流的江水冲击着由东向西涌来的潮水,前浪叠后浪,互相拥挤、堆积,进到盐官镇时江道最窄,形成最高峰。于是激起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形成闻名中外的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日,正是观潮的最好时候,所以人们竞相前往海宁观潮。

2、词语解释

横卧:横躺着。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屹立:高耸地直立着。

横贯:横向贯穿。本课指钱塘江潮头从这岸到那岸横着通过去。

余波:指大潮过去以后剩下的波浪。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人声鼎沸是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了一样。

水天相接: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山崩地裂多发生在地震的'时候,本课形容潮来的声音很大,如山崩地裂一般。

漫天卷地:漫,满、遍。漫天卷地是铺天盖地的意思。本课形容大潮余波水势汹涌。

3、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2—5自然段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次过程,具体描绘了钱塘江大潮奇异壮观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这一段先交代观潮的时间、地点。接着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及远处的小山、近处的建筑,从而写出了潮来前的平静。之所以写潮来前的平静,是为了给潮来时的景象作铺垫,使人读到“潮来时”的景象时自然与先前的“平静”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感受到大潮的壮观。在这部分的描写中“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这句话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钱塘江入海口地势的特点,才有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形成。最后写钱塘江大堤上等待观潮的人极多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早已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足以看出人们的心情,也正说明这“天下奇观”对人们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

第3、4自然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奇异景观。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部分。第3自然段先写从远处传来的“好像闷雷在滚动”的隆隆的响声,但“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声音像闷雷说明还很远,江面还没有变化却听到声音,可以想象大潮来势之大。接着再写随着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说明是在远处,之所以看到大潮像“一条白线”,是因为水天相接的东边江面宽阔,潮头不高的缘故。

第4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绘大潮越来越近时的壮观景象。先写“白线”很快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写出了大潮越来越近,水势逐渐加大的过程。接着写“再近些”时,“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从颜色和高度这两个角度写出了大潮的气势,这是由于东宽西窄的地形,使得白浪翻滚的潮水形成六米多高的城墙。最后写“越来越近”时,大潮更加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两个比喻句,从景象和声音两个角度,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大潮的水势之大,来势之猛,真是气吞山河,无比壮观。

第5自然段写潮头过后的江面的景象与变化。一是写“霎时,潮头奔腾西去”说明大潮过去时急且快,可是余波未尽,“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个词写出了余波之大。二是写江面恢复平静以后,江水涨了六七米高。显然,这时的平静与潮来前的平静完全不同。这两点描写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说明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

4、一词多义

观:

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1]

仅: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1]

为:

“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是[1]

以:

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1]

势:

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1]

能:

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1]

5、词类活用

①天下之伟观也(观: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③皆披发文身。(文,名词作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文”通“纹”,原指花纹,这里做动词。)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高)

篇19: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梳理

一\\句式: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

②方其远出(于)海门(省略句)

③(潮)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省略句)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介宾短语后置句)

⑤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

⑥出没于鲸波万仞中(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观潮》节选自《武林旧事》,作者是宋朝周密,字公谨。本文写的是当时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外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

三、重点句子翻译清单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不久随着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荡迸射,吞没宇宙,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不久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5、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周围涌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6、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的大潮,是天下雄伟的的景象啊。

8、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9、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却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沾湿,凭借着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的本领。

11、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路上堵满了车马,食物和别的各种东西都比平常贵上一倍。

四、重点句子识记

第一段写江潮之盛,其中:1、写“形“的句子是仅如银线2、写“色”的句子是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写“声”的句子是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4、写“势”的句子是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5、写参演舰之多(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6、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7、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8、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9、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五、理解性识记

1、第一段中作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对潮水的描写由远而近,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浙江海潮雄伟壮观的特点。这一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是:总分总。

2、第一段中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是: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的作用: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并为下文作铺势。

4、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内容: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这种写法作用是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5、第三段写健儿的水上表演,突出了“弄潮儿”的.勇猛、矫健、灵活等特征。“旗尾略不沾湿”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6、最后一段中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精彩的句子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7、本文重点在描写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另外还描写了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主次分明。

8.“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请在本文中画出与这两句诗描写相一致的语句:“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六、赏析

本文只有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即写风景,又写民俗,使读者叹为观止!

本文作者以十分精练,简洁的语言,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吴中健儿高超的游泳技术和观潮的盛况,本文作者写此文时已是南宋灭亡,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

第1段写海潮之雄。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概括全文,先声夺人点明题旨。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出之,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排山倒海第2段写演军之威。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3段写弄潮之勇。这时潮水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时也从侧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

第4段写观潮之盛。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

首先,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钱塘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数众多,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精练的结果。其次,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

七、写作特点

1.结构得当,语言精练。

写景与记事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使本文的描写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而且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

2.描写生动。

本文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白描部分,语言也十分简洁生动。

3.渲染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如:“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相衬”,江干上下“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初二英语知识点梳理

英语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

高考英语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共1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总结,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