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协议研究

时间:2022-12-18 19:32:11 作者:白鹿白麒冰箱 合同范本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白鹿白麒冰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协议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协议研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协议研究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协议研究

有效的高速公路监控可以堆护高速公路高效安全的运行,但是高速公路的监控设备来自多个厂家且采集了语音,视频,文字等信息,因此保证他们快速准确的传递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标准的通信协议.文章借鉴了104协议,通过协议结构设计和相关定义入手,并简要分析了报文处理和时间同步的处理方法,对高速公路通信协议的建立做了简要的分析.

作 者:刘洋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交通局通信管理处,唐山,063000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U412 关键词:高速公路   通信协议   设计  

篇2:浅析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方案的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为例,着重介绍了高速公路通信分中心的作用,分析了分中心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构成及配置方案,详述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构成及配置方案和交换网络同步的构成。

1 概述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主要是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及监控、收费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话音业务及数据、图像信息传输通道,它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高速、畅通、舒适、高效运营及实现现代化交通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起着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中枢神经的作用。贵州某高速公路采用符合全省规划的三级管理体制:省通信中心-本地通信分中心-通信站。高速公路分中心通信系统由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等构成。

2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

光传输系统采用SDH光同步传输系统与综合业务接入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干线SDH设备采用STM-16等级,系统采用1+1保护方式;接入网采用华为FA16内置STM-4等级OSN1500光传输设备,用4芯光纤从贵阳到该公司公路方向与其通信分中心构成两纤自愈环,解决区间通信。在其通信分中心设置华为分插复用设备ADM-2.5G一套,设置2个方向的STM-16共4个光接口,往贵阳方向与隆回REG中继设备连接。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采用华为HONET及FA16内置STM-4等级OSN1500光传输设备,用4芯光纤从贵阳方向与该高速公路通信分中心构成两纤自愈环,解决区间通信。该高速公路通信分中心的接入网和干线共有光传输设备。

2.1 分中心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构成及配置方案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主要设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在该高速公路通信分中心设置一套STM-16速率等级的ADM分插复用器,采用深圳华为的OptiX OSN 7500智能光传输设备。在通信分中心设置1套华为iManagerT2000传输网管终端,对本路段SDH设备及沿线3个光中继设备、并接入网内置的OptiX OSN 1500光传输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同时在通信分中心设置1套iManager N2000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终端,对高速路上所有ONU设备及通信分中心的OLT设备、交换系统、电源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2)在通信分中心设置综合业务接入网光线路终端设备OLT设备,采用华为的HONET OLT4S系列。

2.2 网管系统

在通信分中心设1套华为iManager T2000传输网管系统,对全线所有SDH传输设备(含软、硬件设备)进行统一集中网管,负责对该高速公路所辖路段的ADM设备和中继器设备以及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OLT、ONU内置的SDH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维护,并提供向上连接的Q3接口以便将来与省中心的网管连接。iManager T2000网管系统在TMN(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的结构中处于网元级和网络级之间,即子网级管理系统SNMS(Sub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具有全部网元级和部分网络级的功能。iManager T2000具有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五项基本功能,此功能主要面向网元层。T2000不仅提供全部的网元层的`管理功能(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通讯管理、拓扑管理、系统管理),还提供部分的网络层的管理功能。在通信分中心还设置1套华为iManager N2000综合网管系统,可集中统一管理华为程控数字交换机C&C08、综合业务接入网设备FA16、环境电源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并提供向上连接的Q3接口以便将来与省中心的网管连接。iManager N2000综合网管系统负责接入网的全面的集中管理和维护;负责接入网用户线路管理和维护;负责设备环境管理和维护;负责网络设备性能管理与维护。

3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在该高速公路通信分中心设置华为数字程控交换机C&C08,为高速公路沿线管理部门之间提供业务电话和指令电话,同时实现高速公路电话专网与公网的互联;通信分中心交换机收容了高速公路各站点的电话用户。

3.1 系统构成及配置方案

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由通信分中心的一套数字程控交换机及若干用户组成,完成本局的话务接续与出入局的话务接续,同时转接它局之间的呼叫,并与相邻路通信分中心连接;与其他分中心用n×2Mb/s数字中继相连,数字中继线共120线;通信分中心交换机采用模拟中继的方式与贵阳市话局交换网相连,分中心交换机配80线模拟中继入市话;接入网通过V5.2接口相联,共设1个V5.2接口,近期设7个2Mb/s;交换机配备计费终端(包括计费软件、终端和行式打印机),用于用户呼叫公网和网内用户时计费。通信分中心电话交换机是交通专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一套数字程控交换机构成。交通专网电话编号时,贵州省高速公路网分配一个长途区号,用户号长为5位。

3.2 系统交换网络同步构成

C&C08时钟同步系统拥有完善的维护、告警和故障检测功能。在维护终端可监视查询单板状态和各种故障信息,时钟系统自动检测故障,故障时可自动或人工倒换,以保证时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C&C08时钟同步系统有以下特点:拥有国标三级、二级(包括A类、B类)及通信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BITS等多种级别时钟可供选择,能满足各种交换局的不同要求。其中二级A类时钟和BITS设备是国内唯一可提供的厂家。三级和二级靠不同的插板来配置,结构选配灵活。

4 总结

通信系统是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之一,是服务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为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的图像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传输通路,是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的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 崔林.京沪高速公路临沂——红花埠通信系统概述[J].科技资讯,2006

[2] 刘志宁,唐正峰,翟洪涛.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6

[3] 郭军梅.新原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建设和维护设想[J].山西交通科技,2004

篇3: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简析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简析

文章以高速公路发展情况为依据,分别通过对光纤数字传输子系统、程控数字交换子系统、光缆子系统和通信电源子系统的.介绍,全面分析和介绍了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情况.

作 者:熊俊 叶景福  作者单位:江西省公路管理局交通通信总站,江西,南昌,330000 刊 名:科技创业月刊 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年,卷(期):2010 “”(1) 分类号:U412.366 关键词:光纤数字传输子系统   程控数字交换子系统   光缆子系统   通信电源子系统  

篇4: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养护和管理论文

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养护和管理论文

一、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特点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保障, 是实现高速公路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实现了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的数据、语音和图像等信息准确而及时地传输, 同时保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络畅通, 并为高速公路内部各部门与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一般建在公路两侧,沿公路呈线状分布,一般通信站都设置在收费站或管理所的所在地, 通信站的地理位置在公路建设时已基本确定, 不能随意设立通信站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以内部通信为主, 并进入电信公用网,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一般采取分级管理、集中控制调度,有效保持各级管理机构与公路沿线各地有关部门及上级机关通信联络的畅通。为了及时处理交通事故, 进行交通调度指挥,通过通信系统对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类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保证各部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加强了公路各管理处、服务区、收费站、监控中心等机构之间的联络。

二、加强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养护和管理

通信系统维护是通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信系统设备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只有认真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注重维护工作的科学性,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性。

1.制定运行管理规定,明确系统保障原则

认真分析信息系统联网后的维护特点。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由单一道路运行转为整个路网联网运行后,最大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技术复杂,设备先进,整体性强。任何单一系统和设备及软件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数据丢失,因此,维修保养难度和责任重大。针对信息系统联网后的维护特点,按照层次管理的实际,从职责划分、工作制度、维护内容、器材保障、奖惩措施等方面人手,制定了《高速公路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规定》,确定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必须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指挥、统一纪律,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明确系统运行管理必须遵循先主后次,先急后缓。维修维护必须做到先主后次,先包后缓,先全局后局部,先上级后下级,故障处理应先抢通后修复,努力缩短中断时间。设备维护必须遵守预检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重点做好日常维护保养,适时组织整修,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运行管理要树立全局观念,服从指挥,主动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保障信息系统全程全网稳定。严格执行国家和单位有关网络和数据保密规定,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保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止泄密事件发生。

2.积极创造条件,搞好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建立器材库。要求各级单位必须建立能储存常用零部件的器材库,并建立严格的维修器材采购、保管、领取制度和出入库登记制度。二是建立维修室。要求各级单位必须建立电器和机械两个维修室,配备常用测试仪表、维修工具和维修车辆。三是制定故障抢修方案。各级单位都要按照所辖工作范围,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设备、软件故障抢修方案,对人员分工、工具仪表配备、备件储存、车辆派遣方法及时限规定等,做出科学安排,达到快速反应和快速排除的要求。

3.强化高速公路通信设备维护与管理的考核

各个运营管理企业在对通信设备维护与管理的考核方面采取的方式、方法不一致,导致设备的维管水平有所区别,从管理方面来说,应该特别注重对通信设备维护管理的考核。从考核体系架构来说应该包含三级:区管理中心—各公司—各维护管理部门。考核手段应该改变单一的手段,采用网络管理平台、系统自动轮巡与人工检查等全天候多角度的巡检方式。考核内容应涵盖:整体设备运行状态、设备完好率,设备维修流程和工作实效。在考核流程方面应该按照对规定的考核评分办法以月、半年和年度为单位汇总统计,通过月通报、半年通报、年度通报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4.提高公路运营企业维修队伍业务水平

运营企业的维保队伍是高速公路通信设备维保工作的主要力量,所以,在设备的建设期和验收期必须提前介入、随时跟进。在工程建设期间,首先要熟悉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其次要对施工线路、走向、防雷、接地等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工程验收期间,维保技术人员要按照合同和图纸的要求,对所使用的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进行严格的验收。在系统缺陷责任期,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提出缺陷责任的保赔要求,督促生产厂家进行缺陷维修。

篇5:高速公路机电养护系统架构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养护系统架构研究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公布,全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高速公路的路网规模和复杂程度日益扩大,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养护量也逐渐增加.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涉及到高速公路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路公司)与机电设备养护单位,它们有各自的办公系统、设备管理系统.

作 者:祁德美 胡晓光 沙薇  作者单位:祁德美(广东新粤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胡晓光,沙薇(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刊 名: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英文刊名:CHINA ITS JOURNAL 年,卷(期):2010 “”(5) 分类号:U4 关键词: 

篇6:浅谈高速公路数据通信系统

浅谈高速公路数据通信系统

高速公路系统是关系到旅客生命安全的系统,高效的数据通讯对于旅客的生命安全和道路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将对高速公路数据通讯系统的`特点、组成和通信方式进行具体的论述.

作 者:胡梦龙  作者单位: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2010 “”(13) 分类号:U412.36+6 关键词:高速公路   通信   数字   信息  

篇7:浅谈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浅谈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介绍了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上为安全行驶所起的`重要的作用以及监控系统的多层管理机制.

作 者:单旭国 SHAN Xu-guo  作者单位:辽宁艾特斯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沈阳,110005 刊 名:北方交通 英文刊名:NORTHERN COMMUNI CATIONS 年,卷(期):2010 “”(1) 分类号:U4 关键词:高速公路   监控系统   监控中心  

篇8:通信系统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网络计划技术研究

摘要:我们国家的通信行业正在高速的发展中,这就要求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但现在大多数通信工程的项目中还是存在很多的潜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

而且通信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实效性特征,使其在进度控制的方面带来了很多的难题。

关键词:通信工程;网络计划;进度控制

近些年来,项目管理成为各行业发展中最为关注的内容,同时也是企业在发展时管理水准提高的保障。

有人经过研究发现,把网络技术和实际项目中的管理活动相结合。

能够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准,并且能解决一些在传统管理的工作中出现的地域跨度以及工作复杂等问题。

信息的传输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以创造出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所以对通信工程的项目中网络计划的技术进行应用和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1、通信工程和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与一般的工程项目比较,通信工程具有更为明显的技术特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项目进度的控制严格。

通信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控制进度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

实际建设中往往有多个负责施工的单位参与进来,假如某一个工序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建设的整体进度。

并且在系统完成建设后,还需要用户做出一定的维护,项目的维护期特别长,所以要做好项目进度的控制。

第二,技术应用的要求高。

作为技术密集的项目,信息技术是信息工程的依托,在实际建设中要考虑到怎样把握技术的方向,以免脱离了企业技术应用的能力盲目的引进新技术。

第三,需求较为复杂。

因为通信项目通常涵盖了较多的专业内容,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做好需求的分析,很可能出现返工之类的问题。

第四,风险较高。

风险主要体现于技术和非技术的层面上。

以非技术的风险作为例子,一旦建设单位跟承建方产生了分析,项目很可能因此而失败。

第五,项目建设的环境比较复杂。

为了满足规划的需要,项目建设的覆盖面往往极其广泛,建设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地势和地理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大。

引进网络的计划技术,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让施工的进度得到有效的管理。

当代学者将网络的计划技术进行界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工程的项目管理着手,因为大家都认为它是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重要管理技术。

在它的应用意义上看,体现在能够把管理中薄弱的环节加以改善,对传统项目的管理中方法单一的问题做到了有效的解决。

通信工程的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增强通信网络的能力,把网络计划的技术融入其中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让网络服务的客户满意度增强了。

所以怎样充分利用网络计划的技术成为了通信工程的项目建设中应该考虑的首要内容。

2、在通信工程的进度控制里应用网络计划的技术

2.1通信工程的进度控制中具体的要求

通信工程主要对施工的工序(工序包括施工准备、具体施工和设计等等)进行进度控制。

在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

结合项目的总进度目标,编制进度目标。

并引进控制的循环理论来对项目的开展进行一定的指导,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样才能让工程项目提前或者准时交付。

不过实际控制进度的时候能够发现较多的影响因素。

这样很可能出现项目的开展和计划落实之间相互脱离的状况,这就要求对进度的控制中要做好适时的计划修正。

2.2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时的控制办法

目前对通信工程的项目进行控制时有很多种方法。

例如甘特图法,它是在早期的项目管理当中用于对项目进度进行计划安排的方法。

其具备易于制作和理解的优势,并且在安排工期的时候把项目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等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

对项目管理的水平提高十分有利,不过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着一些弊端。

比如包含的信息量少,而且不能利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也不能用工期计算来优化工期的方案。

所以甘特图法只局限于在简单设备的安装上使用,不能适应现今通信工程的项目建设需求。

这时便提出了网络计划的技术,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把项目中所有的工序连在一起,利用电脑计算出时间参数。

通过合理的分析发现项目里关键的工作,避免了建设中盲目施工状况的发生。

3、网络计划技术优化的策略

通信的工程建设目的在于扩大网络的规模。

网络计划的技术在工程的应用中具体的优化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引入时间优化的方法

所谓的时间优化方法,主要是将缩短工期当做其目标。

在确保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配置合理的前提下,让项目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并取得其相应投资的回报。

特别是对工程项目里关键的环节,更加需要重视在项目保证质量的同时让工期合理的缩短。

优化方法的具体利用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时差充分的进行利用,主要是指把人力物力等闲余资源引进到关键的程序当中,集中施工的情况下可以让关键性的项目工期缩短。

第二,在项目管理当中引进组织措施。

比如说在一些关键的项目当中,让各个部门进行平行或者交叉作业,也能让工期缩短。

第三,引入技术措施。

这方面就是主要靠引入相关工艺设备和高薪技术,来使施工的效率提高,从而缩短工期。

3.2引入资源优化的方式

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强调把工程项目里所有的设备、材料、资金以及人员等相关资源在使用上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

优化的过程中要将网络计划的技术融入到其中,以项目具备的资源库作为依托,把资源具体的信息和优化后产生的效果进行一定的描述,然后与网络计划的要求使资源能够与其所对应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

优化的具体方法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将时间进行较为合理的安排,如果在某一个阶段内所需的资源过多,就要将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二,在工程的进度由于资源供给得不到满足出现延误的时候,要做好计划的调整。

在整个优化的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动态资源的管理上,合理地安排资源优化来应对项目在具体实施时出现的问题。

3.3引入成本优化的方式

成本优化主要强调的是成本费用受到工程工期的影响程度,通过减少时差让工程的建设可以在最小的成本范围当中进行。

优化的具体策略主要有:第一,对工程费用进行合理的区分,比如材料费用和员工的薪资可以作为项目的直接费用。

而折旧费和管理费应当作为项目的间接费用。

第二,要注意到间接费用有可能因为工期的延长而增加,直接费用却在工程工期缩短的时候增加。

这就需要考虑到对费用和工期的关系做出判断,以寻找出最好的工期点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

4、结束语

在通讯工程中对网络计划的技术进行应用,可以让工程的进度得到一定的保障和合理控制。

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将通信工程的项目和网络计划的技术内涵重视起来。

通过对时间、资源以及成本优化的方法让网络计划的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工程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宝起.刍议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5,02:63—64.

[2]何鹏.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技术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5,12:11+68.

[3]张占庆.通信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通信技术,1994(03).

[4]毛庆荣.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技术[J].硅谷,2014,13:170+173.

篇9: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3.1系统架构设计

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架构设计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将B/S与C/S架构模式应用其中,使系统运行问题得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服务器运行压力。其中B/S模式以服务器为核心,承担数据存储及处理任务,在该模式的应用下用户通过浏览器便可确保数据的处理工作的开展,经笔者研究B/S模式具有系统简单、可移植性强等特点,但该模式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运行缓慢、处理压力大等缺点。C/S架构以服务器为数据处理平台,该模式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较快,且客户端响应速度快,然而C/S架构模式维护成本高,适应性较差。目前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主要运用了J2EE分层架构,在分层实现中系统由资源管理器GIS、数据层、表现层、引擎与引导、业务层等部分构成。电信公司在设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时应对网络部署结构加以考虑,通过合理部署网络结构来提高系统安全性水平以及对外服务能力,通过该措施可实现非功能性需求目标,确保各项业务的有效开展。

3.2系统数据库设计

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中,系统功能及后台数据库管理具有必要联系,其中后台数据库为系统提供读取单元及数据存储,是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重要组成环节。据此相关人员在系统设计中应根据相关规定来设计数据结构,在数据库设计中应满足数据存储性能、安全需求及较少冗余需求。在数据库保存设计时应充分满足前台数据库设计要求,强化数据表逻辑关系,使冗余数据部分充分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存储性能。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使用环境将对系统作用的发展息息相关,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中应对安全需求充分考虑,对明文验证及身份验证双保险验证体系予以建立,避免系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为系统运动创造一个安全的实施环境。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对应数据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冗余数据加强管理,通过数据库结构形式的优惠来避免数据的出现,从而提高数据检索效率。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数据报表管理模块作为核心的模块,任何数据均需以报表形式来输出,在数据报表生成管理中可采取不同数据分析方法,确保数据采集有效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数据测试可实现数据的有效加工,提高分析报告的生产率。

篇10: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通信技术建立在网络开发技术基础上,为通信网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通信技术得到了充分优化与创新,网络系统的灵活性越来越复杂,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资源需求不断增大,这对于通信行业发展起到有效作用。为确保通信网络资源环境的稳定性,通信行业应按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加以设计,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快速性及可靠性,这也是实现通信自动化的关键环节。目前许多运营商对资源越来越重视,为了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加强对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互联网已经实现了IP化改造的接口有Mc(MSS-MGW)、Nc(MSS-MSS)、Nb口(MGW-MGW),相对于原来的TDM承载,IP传输具有减少传输资源、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等优势。同时,IP化的不可靠性给传统语音交换业务对可靠服务质量的要求带来不确定性。所以,通过对现网的规划配置,引入多种安全保障机制来弥补IP安全性的漏洞。现阶段,我国的移动网络已具备大规模推行IP化的条件,在结合现网设备的实际情况和IP化最新进展的同时,控制IP化改造的实施成本,发挥现有传输资源和IP承载作用。

2通信行业中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通信行业资源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资源复杂分散,增加网络运行难度、各专业网管相对独立,配置易出错、人工操作占主导对通信业务发展不利,详情如下。

2.1数据资源复杂分散,增加网络运行难度

据笔者了解,传统通信网是由业务网、传输网及支撑网组成,网络结构相对复杂,且通信设备多种多样,未对通信网络分类整理,这对于网络的运行十分不利。此外不同的常见网管不同,所采取的设备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网络数据分散复杂,为网络维护增加了难度。就目前来看传统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依然在沿袭人工管理方式,致使电子化水平不高,基于这种情况下使通信设备运行速度逐渐迟缓,对用户各项业务的开展也带来了阻碍,长此以往会导致网络资源被严重浪费。

2.2各专业网管相对独立,配置易出错

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对通信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快”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通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随着通信业务的发展,通信传输逐渐增多,然而各专业网管独立运营不仅浪费更多时间,同时浪费了相关资源,对通信事业的智能化发展极为不利。就目前来看这些问题对通信业务影响巨大,唯有开展合理的资源管理方可提高通信业务的发展水平。

2.3人工操作占主导对通信业务发展不利

传统通信设备管理中通常采取人工管理模式,但这种传统管理模式无法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一旦记录错误还需进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更多物力人力,从而增加了误差。总的来说我国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通信事业的发展较为不利。

篇11: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4.1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系统登录管理功能的实现对系统的'运行起到直接影响,用户登录该系统时应对用户名及密码输入来认证身份信息,待密码转化为MD5密文后对相应字段进行比较,对用户权限加以验证。通过该方法不仅可将权限分级管理优越性反映出来,还能确保系统使用及功能操作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精确性。通过权限管理途径可对用户名的正确性加以判断,密码验证完成后读取权限信息,确保分权管理目的的实现。

4.2系统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

在系统用户管理中,管理员首先提出登陆请求,将用户名及密码输入其中,获得验证信息后便可进入用户管理界面中,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新网络操作用户的添加、删除用户、变更用户等,当变更需求提交后系统便会率先验证变更的信息,确保信息无误后便可将其提交到数据库,向系统管理员反馈,通过这一手段来实现系统用户管理功能。当前通信网中拥有多种传输介质,且各自独立不相兼容,并必须采用各自专用的设备,若引进了软交换技术来组建网络,利用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搭建一台多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设备的需求降低设备的总采购额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使依靠各种不同介质传播的网络达到了一定的互融互通的效果,正是由于实现了不同介质在同一网络中信息传递从而简化了过去不同介质间繁琐的数据转换。

5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通信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通信技术得到了充分优化与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为确保通信网络姿态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还应对管理系统合理设计,分别从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两个方面来实施,实现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应用效果,为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电力通信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8,26(15):103-107.

[2]尹磊.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6(18):34.

[3]关子娟.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28-29.

[4]李志伟.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46.

篇12:全球4G通信系统发展研究论文

全球4G通信系统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对移动通信系统3G和4G进行了简单比较,指出3G系统的局限性以及4G系统的优势。接下来论述了中、美、日三国4G通信系统发展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移动通信系统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3G;4G;TD-LTE-Advanced;Wimax

自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颁发3G牌照以来,中国的3G用户数在新增移动用户数中的占比已超过半数,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虽然与2G系统相比,3G系统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速率(快速移动环境下,最高速率为144kb/s;室外到室内或步行环境下,最高速率为384kb/s;室内环境,最高速率为2Mb/s),能支持多媒体业务,但它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a.通信速率不能够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b.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的各种速率的业务;

c.难以时限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

d.通信费用与2G相比并未降低,甚至更高。

鉴于3G系统的局限性,各国已在积极进行后3G通信系统(IMT-Advanced)的科研与实验。与3G系统相比,IMT-Advanced具备以下优势:a.更高的通信速率(1000Mbps),更宽的网络频谱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可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其图像传输质量堪与高清晰度电视相比;

b.终端更加多样化、智能化;

c.可提供更多类型,具有多种QoS的各种速率的增值业务,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视频广播(DVB)、数字音讯广播(DAB)等;

d.通信成本的降低带来通信费用的降低。计费方式更加灵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制所需服务。

那么,4G通信系统在世界上的研发进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4G研发进展情况来对此了解一二。

1中国

1.1研发方面,中国“国家863计划”启动了面向后三代/四代(B3G/4G)的移动通信发展研究计划———未来通用无线环境研究计划(简称Future计划)。Future计划一期,完成了六种无线传输链路方案的设计,完成了支持分布式多天线接入的射频系统的设计,初步研究了无线资源管理方案和上层协议,基本完成了基带电路核心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测试。Future计划二期,“TDD系统OFDM上行链路设计与实现及TDD技术集成”在6月17日进行了正式验收。该系统采用宽带TDD OFDM MIMO技术,兼容TD-SCDMA,峰值速率可达122Mbit/s,频谱利用率为7.1bit/s/Hz,支持高清晰视频点播、FTP高速下载、Internet、语音等业务。验收结果表明该系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武汉汉网、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手开发出的全IP移动通信技术,传输速度比3G快50倍,是国际公认的4G技术核心。

1.2外场技术演示和示范

1月28日,在上海快速移动的测试车上,基于IPV6的高清电视等业务的演示十分流畅。工作人员在上海延安西路高架做了2km长的覆盖,车辆在真实的路况中以50km/h的时速行驶,获得的下行速率为20~90Mbps,上行最高也可达80Mbps。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4G试验网已经正式进入第三阶段,即外场试验和预商用计划。

2010月5日至9日,日内瓦举行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的“2009年世界电信展”。中国移动、中兴、大唐等中国公司展示了TD长期演进(TD-LTE)技术应用的最新产品。中国移动公司展台,一个大屏幕实时播放远在万里之外的上海黄埔江的画面。另外,还设置了模拟车厢,展示这项技术在行进列车中的应用,乘客通过面前的.大屏幕可与远方客人进行视频对话。

上海世博会,中国移动搭建的准4G网络TD-LTE演示网覆盖至黄浦江两岸9个场馆以及江面游船。为观博者提供世博园区内陆上和水上移动状态下高清视频监控、导航、视频会议等服务;高科技机器人“天线海宝”还能为游客带来歌舞表演、测量体温、发放礼品券等。

1.3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态势

原中国信息产业部(现工业信息化部)与他国的4G合作研发始于,当时与日本NTTDoCoMo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共同探讨和研发4G技术;10月,又与韩国达成协议,扩大技术合作范围,共同支持对4G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在Future计划的支持下,一批中国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参与了欧盟第六框架WINNER、MaGnet、MOCCA等国际上有关未来移动通信研究项目,并与一批跨国企业设立了一系列联合研发项目。中科院计算所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中心(MCR)与瑞萨科技公司合作,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建立移动通信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4G手机平台,并解决未来手机技术应用方案;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与37家欧洲知名厂商和研发机构结盟,加入欧盟最大的B3G项目“未来全球个人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203月,中国、韩国和日本就进一步联合研发4G移动通信标准一事达成共识。

1.4标准研发进展

20,中国在标准化组织3GPP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TD-LTE。2009年,在TD-LTE基础上形成了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TD-LTE-Advanced是中国继TD-SCDMA之后,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吸纳了TD-SCDMA的主要技术元素,但它将提供更宽的带宽,可以进行更多的数据业务,它充分体现了我国通信产业界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自主创新成果。

目前,TD-LTE-Advanced已获得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和亚太地区通信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2美国

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在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密集的研发和市场化阶段。据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学会(IEEE)最新公布的802.16无线宽带技术草案文本,该机构目前正在研究一项无线传输新标准802.16m兼容WiMAX和4G。802.16m标准在快速移动状态下的传输速率可达100Mbit/s。

美国AT&T早在就推出了4GAccess网络,它能配合EDGE技术进行上传,并利用宽带OFDM技术进行下载。AT&T的4GAccess网络升级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移动电话基地台的软件构建,第二阶段则进行智能型天线的硬件构建。2004年2月,美国手机服务提供商Nextel通信公司与思科、北电网络和IBM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达拉姆(RaleiGh Durham)地区试验“4G”无线服务,这次“4G”试验采用Flarion技术公司提供的每秒钟下载速度达1.5Mb的设备,这项服务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以及其他设备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

2009年1月6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正式开通4G移动互联网业务,波特兰因此成为美国西部首个迈入4G时代的城市。

推出这一业务的美国Clearwire公司称,在波特兰开通的4G网络采用了WiMAX标准。这也是美国迄今第二个开通采用该标准4G网络的城市。

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去年10月曾开通类似网络。据悉,通过这一网络移动上网最快下载速度可达每秒4M字节。当地《俄勒冈人报》科技记者罗格韦在其博客中说,他的实地测评表明,通过4G网络上网速度比利用苹果iPhone手机通过3G网络上网平均快4倍以上。

3日本

日本早在21世纪初就为4G的研发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并作为e-Japan计划的一部分,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3月,日本最大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公司在东京郊区的试验室中建立一个下一代移动通信试验网络,该网络的空中接口采用了基于可变扩展因子技术的正交频率和码分复用技术(VSF/OFCDM)。同年10月,NTT DoCoMo表示,该公司已成功完成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传输实验。此实验是在室内进行,下传和上传速率分别可达到100Mb/s和20Mb/s。205月28日,NTT DoCoMo宣布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无线接入系统的户外试验。

此次试验中,日本NTTDoCoMo公司已经通过4+4和6+6天线MIMO技术在100MHz带宽下分别验证了1Gbit/s(室外试验)和2.5Gbit/s的峰值传输速度。

2006年12月25日,NTTDoCoMo表示,公司已经成功地以接近5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向一个移动速度为每小时10公里的接收装置传输了数据。209月,NTT DoCoMo展示了一项试验,在e-UTRA数据速率为200Mbit/s的情况下,功耗低于100mW。

2009年5月,日本总务省向NTT Docomo、软银移动、KDDI和e-Mobiel公司颁发了LTE牌照。按照日本政府为4G研发设定的目标,到20日本将实现比现有传输速率快100倍的移动通信系统。

综上所述,4G移动通信系统无论在技术研究、标准化进程、产品试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当然,4G系统要真正投入商用并非易事,会遇到技术、市场方面的各种困难。

4G网络以IP为基础,具有灵活的多媒体接入方式,将给产业链上的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内容提供商带来巨大的商机,也能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简单易用的通信服务,在不久的未来必然会登上舞台,使未来的通信生活更加丰富。

篇13:EPON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EPON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本身的技术特点和灵活的组网方式,使得EPON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本文在介绍EPoN组成与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将EPON应用于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接入网的网络结构、终端设备接入及光分配网络的设计,并总结了其优势与不足.

作 者:赵丽花 樊俊青  作者单位:赵丽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15)

樊俊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刊 名:山东通信技术 英文刊名:SHANGD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9(2) 分类号:U4 关键词: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   网络结构   光分配网络(ODN)  

篇14:基于CAN总线的机载通信系统协议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机载通信系统协议设计

在机载通信系统中,将各个通信设备视为独立节点,通过CAN总线进行信息交换,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减少电气连线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2.0B的应用层协议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协议中报文格式的分配、大数据量的分段传输以及节点间的.通信方式.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应用层协议设计的可行性.

作 者:马建萍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68 刊 名:弹箭与制导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OJECTILES, ROCKETS, MISSILES AND GUIDANCE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V243 关键词:CAN总线   机载通信系统   应用层协议   报文格式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研究

浅谈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设备管理

通信运营企业应用ERP系统

管理软件系统项目合作协议

化学水处理系统方案的比较研究

高速公路心得体会

高速公路会议纪要范文

长余高速公路稳定土强度试验研究

三星某系统存在通信敏感信息泄露隐患

通信论文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协议研究(推荐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协议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