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发谱仪式主持词

时间:2023-10-13 03:35:02 作者:top917 主持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top91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家谱发谱仪式主持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家谱发谱仪式主持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家谱发谱仪式主持词

各位宗长、宗亲!来宾们!大家上午好!

清明时节,鸟语花香,和风送暖,今天我们欢聚-堂。在这里隆重举行马氏家谱发谱庆典活动。这是我们沅江马氏的-件大喜事,更是由长沙水渡河迁居至沅江的崇云公子孙一次大聚会,大盛事!出席这次庆典的.有《马氏家谱》全体编委会成员。马氏第二十派祖:金阶公后裔、和生公后裔、桂先公后裔、少良公后裔、树荣公后裔、辅朝公后裔、星庭公后裔、松云公后裔、如海公后裔等。

一、马氏家谱发谱庆典正式开始。鸣炮!

1、全体起立!向家谱行注目礼!

2、颁发家谱!

3、向扶风堂马氏历代宗亲行鞠躬礼!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水渡河马氏历经时代风霜,有过辉煌灿烂的家史;出过几多雄才英贤,官宦达人,族谱不修,家世将被淹没。编修家谱是

全体沅江马氏人的愿望。大平盛世,編国史,修家谱,顺乎大势。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园满完成了这一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大业。

二、欢迎马氏家谱总编马伏田老先生作编修工作情况讲话(鼓掌)

三、欢迎马兵先生讲话(鼓掌)

四、欢迎马跃光先生讲话(鼓掌)

五、欢迎来宾代表讲话!(鼓掌)

六、欢迎宗亲代表讲话!(鼓掌)

七、祭祖仪式

敬领家谱,昭穆分明,敬祖慕宗,家业昌盛,瓜瓞绵延,人丁兴旺,发扬光大,传承万年!

祝:各位宗长,各位宗亲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吉祥如意 !发谱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篇2:家谱发谱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王氏各位宗亲族人:

大家上午好!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今天是公元二O一 x年农历二月初六,岁在丙申,时近清明。在这思亲祭祖祀节来临之际,王氏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王氏家庙,共同庆祝祭祖活动。在此,我以个人的名义,向远道而来的王氏长辈、兄弟及光临庆典的各位宗亲、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宣布祭奠活动开始

首先我宣布王氏家族祭祖活动理事会成员名单:王培轩 王振启 王振现 王文存 王培恒

二、全场肃静

请王氏族人,由主拜人带领,不分年龄,不分辈分依次排列,请乐队准备好

三1、起乐、鸣炮2、敬献贡品  3、主拜人带领行三跪九叩大礼(1.敬揖2.跪3.叩首4起.5.弃揖。反复三次)4、致词  :请阳城王氏第 代孙致贺词5、请王氏第 代孙宣读祭祖祭文

四、主拜人带领行三跪九叩大礼。(敬揖、跪、叩首、起立、弃揖)大礼告成,鸣炮。

篇3:清明立碑、祭祖、发家谱仪式上发言稿

尊敬的啜氏宗亲各位长辈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今天,对于我们啜氏族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第一,是要为我们老祖宗啜彦信立墓碑;第二,是发啜氏家谱。

续家谱、立祖碑这两件事的发起,是跟山西东于村召开20xx年第二届全国啜氏宗亲联谊会分不开的,受联谊会的影响,我们不但提出了续家谱,大家还提出了筹建西紫结啜氏祠堂,许多人主动提出愿意出资。在去年十月份马连会议期间,我同庆站、广站、红军、世松、世伟等商定,先把家谱和祖宗墓碑这两件事完成。

续家谱、立祖碑这两件事的筹备过程中,我们啜氏宗亲,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显示了空前的团结一致,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表现在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做出了大量的无私的奉献。在祖碑筹建过程中,西紫结村的啜世松、啜红军、啜俊雪、啜丙学、啜丙波、啜丙泽、啜建华、啜之良、啜世伟,东紫结村的啜芝谦、啜芝瑜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们几次开会研究,奔曲阳订碑,多次去墓地勘察。尤其是红军,带领大家维护祖墓,整理村容村貌,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

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的立祖碑印家谱捐资行动表现的十分踊跃。参加捐款的有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学童206人捐了款,几乎我们五个村的啜氏家人,家家户户都有。尤其是,全国啜氏宗亲理事会副会长,秦皇岛市抚宁县演武营村啜雨,也为我们捐了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的欢迎。

我们的啜氏家谱,从去年的五一到今年的三月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终于编续完成今天和大家见面了;这部家谱是河北枣强紫结啜氏家谱有史以来入编人数最多的一部,也是寻找地域最广,难度极大的一部。尽管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一定还会有不尽人意甚至不妥之处,敬请谅解指正。

在家谱编修过程中,许多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尤其是西紫结村的啜庆站、啜广站、啜俊雪;东紫结村的啜芝谦、啜芝瑜;大有村的啜芸香、啜胜军;清凉店村的啜大鹏教授和啜继东;沙河村的啜庆军;北京顺义孙各庄的啜长利。

我们谈到始祖祖碑的建立和《西紫结啜氏家谱》的续编,我们不能不说到,我们啜氏家族的巾帼豪杰啜大鹏教授,几年来,她呕心沥血,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啜氏家族的事业之中。包括这次,全国四次啜氏宗亲联谊会,都有她的辛劳,她是中华全国啜氏宗亲理事会工作的倡导者和领路人,为我们啜氏家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今天的立祖碑和家谱的续编,以及会议的构想时刻都在牵动着她的心。经常和我们微信说、电话讲,沟通一些具体事情。大鹏教授撰写碑文,撰写谱序,起草会议议程曾忙到凌晨三点,她的执著和热情,是非常可敬的。大鹏教授,是我们啜氏家族的楷模,是我们族人学习的榜样。

在这里还要说道,我们的族长啜庆站,70多岁的老人,从20xx年三月份,就投入到了家谱续修准备工作中。为了续家谱不漏掉任何一个人,几乎天天骑着自行车在衡水市里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去各家各户了解在衡水市里的家人信息。那真是不辞辛苦。

20xx年五一节,啜大鹏教授举办《清凉店啜氏家谱》首发式,我特意从杭州赶回参加,并做20xx年续修家谱的准备工作。在我回到老家西紫结的.7天里,庆站大辈和广站,我们三人,白天走访全村各家各户,晚上,汇总族人信息,设计家谱格式,讨论家谱应该包含那些内容,几乎天天忙到晚上11点多。

回杭州后我就开始了《西紫结村啜氏家谱》的整理续修。几乎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编写俩小时,只要有时间就坐在电脑旁,一个格一个格的编修甚至半个格半个格的编修,在这10个月里,其中的艰辛没做过是难以体会到的,当今年三月份编修完成后,那真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一下子浑身感到轻松了很多。

再续修过程中,全国宗亲理事会副会长啜雨、俊雪又从网上了解了很多家人信息,提供了很大帮助。通过大家的努力又联系上数家七十年以上、甚至上百年没有联系没有续过家谱的族人,共计132人。其中,有早年迁居到北京顺义区牛栏山孙各庄的德祥、德瑞、德友的家人宝阳、宝林、宝民等44人,还有早年迁到湖南邵阳啜立树的近门家人文章、文高及其子女12人;有早年迁到内蒙呼伦贝尔去的立庄的四爷爷德林一家11人;还有早年搬到辽宁葫芦岛去的金香的叔伯弟兄金海一家19人;还有早年迁到辽宁葫芦岛去的站根的大爷立书一家35人;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这部家谱,明显的一点不足,就是精神文明方面的内涵不多,以后要加以弥补。

一个啜姓分不开,啜姓一家亲。我们啜氏家族,全国不到5000人,让我们团结起来,关心啜氏家族的事,关心国家大事,共同努力,搞好我们啜氏家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家庭文化水平,靠勤劳和智慧,发家致富,为振兴啜氏家族做出贡献,为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篇4:家谱发放仪式上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

承蒙全族宗亲把本届续修宗谱这样严肃而庄重的大事交给七修族谱编纂小组来完成,这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认可,在此,我谨代表七修编纂小组的全体成员向各位宗亲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万分的感谢!

今天,是公元20xx丁酉年仲冬日农历初五,也是冬至节,在这冬阳高照,盛世和谐的日子里,xx家族成员聚集圆山酒店,隆重举行族谱发行仪式,堪称一大盛事,如此壮举,虽不能绝后,但绝对空前,可喜可贺!激动之余,草成绝句,以襄盛事:

七修族谱册册新,

先人创业倍艰贞。

但期我辈多劬力,

江山代有吉高门。

受组委会委托,由我把本次续修族谱的全过程向大家做个汇报,若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长辈和宗亲海涵。在此我汇报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续修宗谱全过程

盛世修志,望族列谱。本次续修与六修时隔25年,时光荏苒,人事浮沉,加上当时环境,条件的不许与不便,六修宗谱自然就会出现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样七修势在必行,在全体族人的一致要求和支持下,组成了由元友叔挂帅,以寿华、寿海、少华、寿永、寿平、炽生、炽兵、炽权、炽荣、炽平共十一人的编纂小组。编纂小组成立后,各地的联络代表积极联络本区域族人,共召开筹备联络会十次,讨论并完成了诸多事宜:

(1)《xx宗谱》的续修。《xx宗谱》一书自起草工作开展以来全体族人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大家群策群力,各尽所能,积极奔走,为编修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七修宗谱,以六修家谱为蓝本,将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扩展、延伸,将所知道的情况从先祖开始追述,按辈分顺序介绍。除了探求xx家族的渊源历史,也详细介绍了众多与xx家族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特别是各家族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起来的子女们及其他亲属们。着重记载xx家族各支、各房、各辈族人的来龙去脉,生殁日期及墓地所在地,这样,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来认识xx家族的百年沧桑,从更多的细微之处来品味家族历史的变迁。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七修《xx宗谱》于20xx年冬交付初稿,20xx年仲冬正式出版,今天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2)实现了一世祖坟茔的迁徙。据族谱记载,另据致权哥姑奶、姑母证实(她们二人均嫁到此地)一世祖坟茔位于新城三小的白水塘旁边,岁月沧桑,几番风雨,一世祖坟茔墓地除了几畦菜地上长出的青青菜蔬外,已了无踪迹,但这并未动摇和消减我们的决心,迁徙吉日到来那天,我们按计划如期进行一世祖坟茔的迁移,随着镐头,铁锹的挖掘,终于在原墓冢找出了双环圈,先祖的宝骸及石灰块等,这证明了族谱的记载是准确的。一世祖新的墓地座落在美丽的花亭湖畔,那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朝迎晨曦,暮送晚霞,可谓风水宝地。这得感谢元友叔和炽兵哥,是他俩无偿捐出这光风霁月之地。在此也要感谢为坟茔迁徙的诸位宗亲,正是你们的倾情捐赠,才使一世祖坟茔顺利地迁徙成功,圆了xx族人做大清明的梦。

(3)践行了去江西鄱阳瓦屑坝的寻根问祖之旅,圆了多年的宿愿。

(二)增补了诸多内容:七修宗谱在六修基础上增加了诸多内容,这为子孙后代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也为日后续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补内容一共十五项:

(1)吉姓起源

(2)xx先祖肖像与简介

(3)中华xx徽标图腾

(4)太湖xx族旗

(5)太湖乾龙县志、民国县志对xx族人的记载摘录

(6)太湖吉吕路三姓宗谱对迁湖始祖来湖经历的记载

(7)中华xx歌

(8)中华xx冯翊堂《三字经》

(9)中华xx通用楹联

(10)一世祖坟茔迁址记

(11)江西鄱阳寻根记

(12)七修宗谱序

(13)髦耋寿星相片

(14)赞助名录及全家福相片

(15)七修感言

(三)对先祖迁徙地瓦屑坝的介绍

(1)瓦屑坝名称的由来:江西瓦屑坝位于鄱阳县城西十余公里的莲湖乡。据考证,早在西汉时期,这里是古代鄱阳地区的水运交通枢纽,由于优质的土质资源,制陶工场规模宏大,成为江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里的陶瓷曾销往全国各地乃至皇宫作营造之用。唐朝末年,经兵燹之灾,这一片曾经辉煌的土地变成了废墟。据鄱阳县志在文物遗产中记载:“瓦屑泠,莲湖乡一村名,原是古代遗留下来无数陶片堆积而成的一条长坝。故过去称“瓦屑坝”。陶片自双港河起,迤逦20多华里至莲湖表恩止,河中陶片虽经千百年河水冲刷,至今尚有如此之多,诚为罕见。这就是瓦屑坝名称的`由来。

(2)瓦屑坝为何成为移民聚散地?古代的瓦屑坝是码头,是豪门望族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扁子港上曾经帆樯林立,这里的筷子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历史进入五代以后,瓦屑坝的坝字渐隐,而瓦屑泠独传。宋元之后,随着全国经济重点的南移,江西一跃而成为全国首富,人口之众也是首屈一指,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残酷战争造成了鄂皖豫川等地大片土地荒芜,,成了百里无人烟的宽乡。江西因为吴宏、余光等饶州守将把住了鄱阳湖的咽喉,罹难稍浅,成了地少人多的“窄乡”。为了发展经济,明清两代统治者开始从江西等地移民,瓦屑坝这个壮阔的古老码头,自然成了江西官方首选的移民聚散地。

黎民大迁徙触动了赣鄱大地敏感神经,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长达四百多年的大迁徙中,曾有210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移民定律,背井离乡,一拨又一拨在瓦屑坝集中,乘坐古老的帆船,荡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牵挂与迷惘,走向鄂皖豫川,走向那未知的远方……因而被史学家称为“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瓦屑坝”与“大槐树”并称为中国八大移民之首。

(3)今天的瓦屑坝:今天的瓦屑坝移民遗址还未被当地政府重视,也没有形成规模和档次,但当地人还是以极大的热情来迎接每一位前来寻根问祖的人。当地人在瓦屑坝建起了高大的牌坊,牌坊两边镌有两副对联,一副为:“回古渡亲瓦屑周行故乡,辞饶州别鄱阳遍布华厦,”另一副为:“洪武移民迁居声赫百代千秋,西汉烧陶制瓦名扬天南地北”正上方是“移民圣地瓦屑坝”七个大字。在牌坊的西边建有移民纪念亭。据当地瓦屑坝民俗文化馆副馆长高春介绍每年到这里来寻根问祖的人络绎不绝,都是当地人自费接待。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与祝福,感谢本届全体族人认真细致的、不畏艰辛的、无私奉献的关心、支持与通力合作,感谢全体族人的理解与支持,也感谢本届编纂小组的全体成员的无私奉献与合作。祝福我宗族以谱为鉴,光前裕后,自立、自强、自勉、自勤,兴族兴家,利国富民,再创辉煌;祝福我族,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人财阜盛,心想事成,永远发达,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篇5:家谱发放仪式上的讲话稿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各位族亲:

大家好!

20xx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为元世祖讳九云公、四世祖讳班公敬香立碑。三年过去了,今日,我们再次实行盛大仪式,祭告皇天厚土,为十一世祖讳希淮公、十二世祖讳文明公扫墓立碑,并为我族修家谱、立排行,这是我族家史上的一件喜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人之有祖,正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水流千里不舍其源,树高万丈不离其根。我金氏家族源远流长,历史上也出了不少胜利人士。饮水思源,饮水思源,寻根访祖,承继发扬祖业,是我金氏后裔之传统美德。修家谱、立排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敦亲睦祖,尊祖敬宗,使长幼有序,尊卑有份;就是为了追念先人创业之艰辛,弘扬先人优秀文化和精神传承,加强道德教化,建设和谐家园;就是为了加强族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增进情意,增加团结,共同发展;更是为了使我金氏家族更加兴盛发达、枝繁叶茂!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我本人,向提倡发起立碑修谱事宜并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十四世永杰、永义两位叔公、十五世贵生兄及工作小组的十五世贵明、贵红、贵峰、贵荣、贵毅等兄弟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切理解和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并付出辛勤努力的其他族亲表示真诚的感谢!向全体族亲表示最诚心的庆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修谱前,文史学院古汉语专家、史学专家、民俗学专家、周易探讨会闻名学者甄继祥教授为我族深化探讨推出了四十个辈分起名用字,并在本次修谱中赐予了确认,那就是:“文堂永贵,武鸿常发;咸亨庆会,利贞昌毓;乾开泰运,坤德荣临;民守诚信,国振宁安;治善仁兴,圣敏显耀(均为姓名中间用字,循环运用),今日,甄教授因工作繁忙不能应邀出席我族的`颁谱庆典,但我们也要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别典籍,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因此它是我们的传家宝,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是维系家族和谐的纽带。本次我族修谱,凝合了大家的才智和心血,梳理了我们的脉络,那就是,我们都是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这是恒久无法变更的!随后,我们要将新修的家谱按十三世祖五个房头颁授给大家。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大团聚、大聚会,能够借祖德宗功这一宏大的凝合力和神圣的同化力,在思想、精神、感情上进一步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在经济、文化、生活等金面继往开来,加强沟通,促进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珍惜了“一脉相承,万派同源”的血肉亲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同德,精诚协作,续写我族的锦绣篇章,共创金氏后裔的现代辉煌,以光耀先祖,造福后昆。我坚信,全体族亲有志气、有信念、有才智、有实力,必将大有作为!

祈愿有着优秀文化传承的我金氏家族人丁兴盛、英才辈出!祈愿各位阖家华蜜,万事如意!感谢。

篇6:家谱发放仪式上的讲话稿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字辈第33世孙陈凯,在33世孙中本算不上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让我发言确实诚惶诚恐。

编修家谱是家族发展历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谱已有两年有余,编委会的长辈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编委会的前辈和倡议、关心、支持修谱工作的.所有宗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发展,我们敦行堂陈氏宗亲流动性非常大,有些宗亲可能已迁徙至千里、万里之外了,编修家谱意义重大。

家谱具有传承文明、正史补正、宣扬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观本族,一世祖请于朝而作家谱,宋高宗赐金钱谱,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动。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谱序中写到家声四锐,赫赫播扬,世不乏人使我等众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读了,总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孙中山先生说过:由于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当加以发扬和利用。

我想,也正是基于这种情怀,陈氏族人在漫漫的#39;历史长河中,祖祖辈辈将家谱的缮修工作延续到了今天,并以此来教育后代铭记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亲缘。缮谱、修谱、续谱,彰显的正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族风、激励后人的思想和精神。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家族振

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作为陈氏后辈和所有前辈一样,我热切期望全族宗亲人同努力,把我们的家谱、家族发扬光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族人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有宗亲曾提议修建陈氏宗祠,我本人非常赞成,并愿力尽所能予以支持。为了更好地推动今后宗祠修建、宗亲联系及与其它堂号陈氏或其它姓氏宗族交流,建议本次会议就成立敦行堂宗亲联席会秘书处予以讨论。希望各地敦行堂陈氏后裔在今后要加强联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陈氏家族的优良族风不断努力,为当地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篇7:请谱庆典仪式主持词

请谱庆典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父老宗亲:

大家上午好!

恰逢盛世,普天同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峄县大明官庄宋氏请谱庆典仪式”,这是我们宋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也是一次大盛典、大聚会。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绕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座的都是宋氏的后裔、宋家的子孙,我们有着同根、同脉、同宗、同源的情怀。今天能和咱宋家门的老族长、各位祖叔兄弟、各位宗亲代表欢聚一堂,相信大家也会和我一样———倍感无比神圣、无比自豪、无比激动!我们期待的见证宋氏家族团结兴盛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出席这次请谱庆典仪式的有《峄县大明官庄宋氏春秋》编委会成员、部分捐资代表、各地宗亲代表,共60余人。

仪式进行第一项,鸣炮奏乐!

仪式进行第二项,请宋氏家族第22代传人xxx宗亲,汇报编修族谱的有关情况。

仪式进行第三项,请宋氏家族第21代传人xxx宗亲,报告财务收支情况。

仪式进行第四项,举行请谱庆典仪式,全体起立,鸣炮奏乐!请几位长辈及部分编委会成员共同为宋氏宗亲代表颁发家谱——《宋氏春秋》,并由宗亲代表上台请谱。

仪式进行第五项,请宋氏家族第20代传人xxx宗亲讲话,大家欢迎。

各位宗亲:

相信今天在座的我们宋氏后裔,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怀祖之情,都应该心存敬畏、心怀感恩、常思进取!我们这次编修的家谱——《宋氏春秋》,体现的是不忘先辈历史、颂扬祖先的优良传统、激励后人奋发努力的思想和精神。毫无疑问,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聚人心、共创和谐是一脉相承、合拍一致的!

我们坚信,今天的.活动,将成为今后我们峄县大明官庄宋氏家族史上的里程碑,这次修谱所做的贡献将永远会被族人津津乐道、发扬光大。

最后,我提议,我们宋氏家族的后裔,今后一定要加强联系,交流沟通,互相鼓励,相互学习,为弘扬宋氏家族的传统家风、优良族风奋发努力。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宋氏家族繁茂兴旺、越来越好!

祝在座的各位宗亲代表,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合家幸福、吉祥如意,我们来日方长!

仪式到此结束,请大家共进午餐、共饮美酒!

仪式主持词

捐款仪式主持词

升国旗仪式主持词

开光仪式主持词

开工仪式主持词精选

开班仪式主持词

结对仪式主持词

授信仪式主持词

捐赠仪式主持词精选

婚礼仪式主持词

家谱发谱仪式主持词(锦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家谱发谱仪式主持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