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 第1篇: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设计第2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第3篇:童年的问号教案设计第4篇:《小鸭子的问号》第二课时教案第5篇:《小鸭子找妈妈》教案设计第6篇:《小鸭子找妈妈》教案设计第7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案设计第8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案设计第9篇:问号第10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第11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第12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第13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及教案第14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第15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第16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第17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第18篇:问号诗歌第19篇:小问号第20篇:问号作文
篇1: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识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的习惯及善于观察的习惯。
3、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指导读好课文,读出小鸭子关心和奇怪的语气。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并指导写字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2、复习生字:(课件出示一串小问号,叠成一个三角形,每个小问号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然后师说字谜,生来猜,逐个点击。)
3、复习生词:(课件出示,跟上面的生字一样藏在问号后面。)生抢读。
4、指导写字:
师:俗话说:“光说不练不是真本事。”咱们不光要把生字读好,更要写好。
出示生字卡片:伙、伴、饭、每
1) 生再读生字。
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 师范写“每”,并强调“母”的笔顺。
4) 生练习写字(每组写一个字)。
二、精读课文,质疑解难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把躲在问号后面的生字宝宝和词语娃娃找出来了,并和他们成为了好伙伴。老师还想知道在咱班上,谁和你是好伙伴?(生答)那在这篇课文里谁和谁是好伙伴啊?好伙伴之间应该互相怎么样?
1、由“好伙伴”引入对课文第一段的学习。
师:是呀,好伙伴之间就该互相关心、帮助。咱们故事中的小鸭子就是这样一只爱关心别人的.好宝宝。咱们去看看他是怎么关心小鸡的吧。请孩子们打开书,找找。
指名找到小鸭子问的那句话。
师:这就是小鸭子冒出的第一个问号(板:?)也就是第一个问题。请你们用“—”将这个问题画一画。(大屏展示,让学生学着画)
师:它为什么要这么问呢?引导学生答到:他看见小鸡经常在院子里吃石子。
师:对,它一次又一次地看见小鸡吃石子,还提出了心中的问题,说明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鸭子?
生:爱观察,爱提问……
2、引导学生读出“关心”的语气: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3、过渡:孩子们,你们说小鸡能吃饱饭吗?(能)这时小鸭子又提出什么问题了?(生汇报)引导学生用“—”把这个问题也画起来。(大屏出示)
(创设情景:丁零零,上课了。数学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可小明还没进教室。这时班主任老师走过来看见了,他会觉得怎么样?他会怎么问小明?)
由情景引出“奇怪”的语气,再指导学生读好“奇怪”的语气。
换词理解“奇怪”,并引导学生将换的词用到句子里去读读。
4、引导学习第四段。
师:小鸭子对小鸡能吃饱饭还吃石子的现象很不理解,孩子们,你们认真读了课文,帮它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指名回答第四段。
师:哦,原来鸡没有牙齿,吃食时是整个吞下去。那石子起什么作用呢?(生继续汇报)
师:我明白了,原来(板书:鸡吃石子,助消化)。并指导学生用“~~”把这段话勾起来。
齐读第四段。
5、拓展: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这就是小鸡吃食的习惯。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特殊的吃食习惯。如黄蟮,就是把食物整个吞下,遇到大点的食物就咬成几段再逐段吞下。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资料,了解一下其他动物的吃食习惯,你们了解到了吗?看咱班哪个最勇敢、知识最丰富的孩子来说说?
(生自由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师适当表扬。)
6、深化主题: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多好问呀。我们平时也要像小鸭子那样,善于观察,发现了问题要多问,可以问问别人,也可以去读读书,找答案。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这样我们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咱班的小博士也会越来越多的。
7、引导学习最后一段。
1)师:孩子门,刚才我们学了文,对小鸭子提出的问题,你们明白了吗?(明白了)那小鸭子明白了吗?请一、二大组的孩子来读读最后一段,其他孩子认真听,看他们读错没有。
(生读课文)
问:小鸭子找到答案了,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齐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2)引导想象:小鸭子细心观察发现了问题,并通过问找到了答案,增长了知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嘎嘎地欢叫着向伙伴们跑去。请你们大胆地想象一下,小鸭子跑到伙伴中去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
(同方讨论,再指名汇报。)
三、分角色朗读
师:孩子们,故事中的小鸭子可爱吗?(可爱)想来扮演一下吗?下面咱们就来分角色读读课文吧。
分角色:男同学读小鸭子的问的话,强调要读出关心、奇怪的语气。女同学读小鸡回答的话。其他部分由老师读。 然后再把男、女的角色换一下读。
四、总结全文
孩子们,小鸭子和小鸡的故事我们就学完了。可故事中小鸭子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好问,并能主动关心别人的优点却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咱班的孩子也能做像小鸭子那样爱观察、好问、爱关心他人的好宝宝。
篇2:《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自制小鸡和小鸭头饰。
学生:
1.自制小鸡、小鸭头饰。
2.了解动物吃食的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小朋友认识它吗.知道问号是用在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爱提问题的小伙伴小鸭子,齐读课题:小鸭子的问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喜欢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3.小组长组织组内开火车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有几段.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组内交流:全文有几段.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2.小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卡片。(摇晃、吞下去、整个等。)
3.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多种形式读。
4.生自己读,自己纠正读音;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5.全体学生看着生字词语卡片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6.小组内交流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7.生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相机指名组词语。(院、每、答、怪等。)
8.做听音举卡片的游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文中哪句话最难读.一边读文一边找一找。指导读好两个长句:①他来到院子里,看见小鸡又在吃石子儿,就关心地问: “你每天能吃饱饭吗.”②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2.读了课文,你发现了小鸭子的问号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
结合回答,指导朗读句子: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指名读—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小鸭子通过问小鸡,问题得到了解决。指导朗读小鸡说的话:“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生练读—指名读—生评价读—男女生赛读。)指导读好“整个”、“磨碎”等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读,重点读好对话。拿出准备好的头饰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2.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读,其余学生当好评委。
3.大家戴上头饰分成两组一起分角色读。
六、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小鸭子跑向伙伴的情景)师述:小鸭子知道答案可高兴了,他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生展开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续编故事。
2.反馈讨论的情况。
3.向小伙伴说说,自己通过学习课文后想探究什么问题。
4.教师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开火车认读。
2.练习用生字组词语。
3.生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6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同桌交流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再指名说。
4.师范写“饭”,一边书写一边强调它的位置和笔顺。
5.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6.生字练习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设计理念
本课从问号入手,引入课文的教学,激发孩子们像小鸭子那样主动探究知识。小鸡、小鸭的对话活泼有趣,设计多种形式的快乐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分角色朗读表演,旨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展示表演才能。
教学目标
1.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
篇3:童年的问号教案设计
童年的问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生字,能按正确笔顺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学会一个部首“夕”。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想像能力及自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方法,重点利用读拼音、猜字、听读、编谜语、熟字加偏旁、形近字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认读、识记本课生字及本课生字引出的生字,拓展识字目标,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放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小时侯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大胆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回家搜集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你能不能想起那些,曾经最想探求的奥秘最想知道的问题呢?都是些什么?谁愿意告诉大家。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小宇宙里原来有这么多问号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童年的问号》?(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1、这篇文章短小而精美,我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配乐)
2、你也来读一读,好吗?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再读二遍。
3、谁能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我们来分自然段读一读,好吗?
4.课文中都写了谁的故事?你最喜欢谁的故事,
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生读
小结:是啊,他们多么善于观察生活啊?童年就这样在问号中慢慢长大,后来,牛顿、瓦特,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看来,科学家们从小就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能不能难倒你们呢?
(二)1.出示词语:
梦乡、这里、瓦片、居住、治水
伟大、科学、而今、停顿、特别
壶盖、飞舞、伴随、采药、治病
1)、开火车领读、认读
2)、指读
师:看来这些词语还真没难倒你们,不过这些字宝宝可要单独来考一考你们了,愿意迎接挑战吗?
2.字卡认读
认生字:
形声字:顿 左声右形
药 上形下声
病字旁 病 外形内声
伟 左形右声
治 左形右声
特 左形右声
师:你们和生字交上了朋友,字宝宝们真高兴啊,他们又把自己在生字中的好朋友也带来和大家见面了,你们愿意认识他们吗?
3.出示词语:
美梦,而且,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齐读课文
篇4:《小鸭子的问号》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简析: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让人充满好奇。小鸭子的问号这篇短文, 以小鸡和小鸭对话的形式, 向我们介绍了小鸡的吃食习性、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 将知识写得趣味十足而又简单易懂、语言浅显有趣、亲切自然, 能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动物的感情和探究动物习性的兴趣。
学情分析:
小鸡小鸭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小动物。课文中文字浅显,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小鸡的吃食习性并不难、只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 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合理创设情境, 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设计理念: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和说。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读懂课文,了解小鸡的吃食习惯,感受奇妙的动物世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能读准字音, 分清字形, 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细品, 体会感情; 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教学目标:
1、认知: 在读中了解小鸡吃石子儿的原因。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情感: 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 有主动探究动物习性的愿望。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小动物、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动物吃食习性的有趣。
教学准备:
学生: 复习课文。
教师: 一只鸭子教具, 自制小鸡小鸭头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趣
1、教师导语: 老师今天请了一位朋友来到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出示教具小鸭子)这只可爱的小鸭子头上还有个东西, 它看起来像什么?(预设: 问号、)这是为什么呢? 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鸭子的问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板书课题。想一想: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预设: 小鸭子的问号指的是什么? 等等)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同时尊重他们学习的自主权, 又培养他们善思质疑的精神。]
2、导语: 小朋友们的问题提得真好、但是要想答对这些问题,你们就得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去朗读课文。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 越仔细越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3、导语: 怎么样,找到小鸭子要问的问题了吗? 谁来说说看? (学生各抒己见、)结合回答,重点指导朗读两个句子: “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我们鸡没有牙, 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 帮助消化。”
4、朗读表演。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喜欢阅读的习惯。]
三、精读细品,体会感情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鸭子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你最喜欢课文哪一段,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情。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教师的教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 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
3、全班交流。
四、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1、引入: 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它会去干什么呢?
2、小组讨论,续编故事。想象小鸭子跑去后会发生些什么事?
篇5:《小鸭子找妈妈》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简单复述故事。
2.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情节。
3.培养幼儿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分角色而且带着心情、感情去表演故事情节。
2.复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故事《小鸭子找妈妈》,幼儿歌曲《数鸭子》,风景画一幅
小鸭子、鸭妈妈、小青蛙、小鸟、小猫、小狗、老牛头饰各一个
板凳若干,纸质草地、河、荷叶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在《数鸭子》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间教室坐好。并告诉幼儿老师今天要讲一个关于鸭子的故事,出示风景画,故事就发生在画里面,名字叫做《小鸭子找妈妈》,贴出故事的名字。
2.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①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②小鸭子怎么了?
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它的动作是什么?说了些什么?
请幼儿模仿小鸭子伤心的表情、语言、动作。
③哪些小动物帮助了小鸭子?
幼儿模仿故事中小动物说的话和帮助小鸭子。根据孩子的回答给幼儿戴头饰。
教师一边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边在风景画中相应的位置贴上动物的头像。
④根据图片,教师指着图画讲故事。在故事中教师引导幼儿把小动物说的话请幼儿说出来。幼儿分角色带着感情表演故事的内容。其余幼儿在台下当观众,表演的好的要鼓掌。
⑤结束:小鸭子找到了妈妈,小动物们都欢呼了起来。这时,天黑了,小鸭子和它的朋友们也累了,一起唱着《数鸭子》回去休息了。
3.延伸环节:假如小朋友和大人一起出去逛街,走失了你会怎么办??
篇6:《小鸭子找妈妈》教案设计
太阳公公回家了,小动物也跟着妈妈回家了。夜里静悄悄的,小河边也静悄悄的,小树林里也是静悄悄的。黑夜就要来了,鸭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们洗了一下午的澡,就回家了,可是,走在最后的一只小鸭子却迷路了,着急在草地上又是摇头又是跺脚的,它东张西望,四处寻找,可是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妈妈。
小鸭子好害怕,它难过的哭了起来,“呜呜呜……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小鸭子的哭声传了很远很远。小青蛙听到了,急忙跳了过来,轻轻地对小鸭子说:“别哭别哭,小鸭子,我来帮助你。”小青蛙和小鸭子来到了小河边,这里一个小动物也没有。它们在这边找找,又往那边找找,可是找来找去,都还没有找到鸭妈妈。小鸭子又难过的哭了起来,“呜呜呜……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这时候,小鸟听见了,它飞过来轻轻地对小鸭子说:“别哭别哭,小鸭子,我来帮助你。”小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不停地喊:“谁家丢了鸭宝宝?谁家丢了鸭宝宝?”老牛听到了,也帮忙“哞哞”地叫了起来,“谁家丢了鸭宝宝?谁家丢了鸭宝宝?”
小狗听了也帮忙“汪汪”地叫了起来,“谁家丢了鸭宝宝?谁家丢了鸭宝宝?”小猫听见了也帮忙“喵喵”地叫了起来,“谁家丢了鸭宝宝?谁家丢了鸭宝宝?”大家的呼喊声传了很远很远,鸭妈妈终于听见了,它急忙赶过来。“哎呀呀,是我的宝宝不见了。”小鸭子见到了妈妈,高兴地大叫了起来“嘎嘎嘎!”“妈妈!妈妈!我可找到您啦!”这个时候呀,来帮助小鸭子找妈妈的动物们都欢呼了起来。“找到啦!找到啦!小鸭子找到妈妈啦”
篇7: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快、捉”等13个生字和提土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快、捉”等13个生字和提土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 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顺势借助图片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kuàir zhuō ? jí zhí ? yān sǐ ?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
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提土旁”。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如:“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
书写要点: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难点。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玩转盘”等各种方式认识、熟悉生字。这样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设计意图: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不仅可以在整体上感知全文,还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读课文。
篇8: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分角色朗读课文。
3、感受同伴之间互助帮助胡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导写字。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出示吃得(?? ) 急的( )拓展积累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
(两句话。两个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 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 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 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 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小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_。”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
③ 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四、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9:问号
问号
问号wèn hào[释义]①(名)标点符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
②(名)疑问。
[构成] 偏正式:问(号[例句] 这件事情的结果还是一个~。(作宾语)篇10: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认为什么要吃石头,教育孩子不懂就要问。
4.能够展开合理的想像续编课文,说说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吃石头是为了帮助消化。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伙”、“伴”、“饭”、“每”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认为什么要吃石头,教育孩子不懂就要问。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吃石头是为了帮助消化。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接题质疑,导读课文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小鸭子的问号(板书课题)
2.指导读课题。
(1)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读。
(2)叫学生认读“号”。
(3)指名读好课题,学生评价。
3.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1)小鸭子的问题是什么?
(2)小鸭子的问题解决了吗?答案是什么?
(3)小鸭子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4.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小朋友们的问题在课文中都能找到,你们想解决上面的问题吗?那就快点读课文吧!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1.小朋友按要求大声地读课文。
(1)把生字圈出来,并读正确。
(2)读好课文,多读几遍,直到通顺为止。
(3)把课文读同桌听,互相评一评。
(4)给课文每一自然段村上序号。
2.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的,读给人家听一听。
(3)全班听录音读,评议别人读得好的地方。
(4)学生学习录音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更好。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集体看生字词语卡片读。
3.小组交流怎样记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方法。
5.指名上台领读,并指名组词。
6.游戏巩固。(开火车比赛读)
四、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鼓励学生:小朋友们认读生字以及读课文都很棒,接下来我要检查一下你们读懂课文了吗?
2.小鸭子的问题是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
4.小鸭子的问题解决了吗?答案是什么?
5.教师出示文中的句子,指导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6.讨论:小鸭子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7.教师教育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学会用嘴巴去问。
8.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问题呢?是怎么解决的?
五、朗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
1.请小朋友们观察今天要写的字,看看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由一而下下地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写“每”、“饭”字。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作业情况。
七、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怪”、“院”、“粒”、“答”等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够展开合理的想像续编课文,说说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具准备
头饰,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游戏巩固。
3.读课文。
二、续编课文
1.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鸭子通过问的办法解决了的疑问“小鸡为什么吃石子儿”,你们还记得吗?
2.指名回答小鸭子吃石头的原因。
3.知道答案小鸭子可高兴了,他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演一演。
5.反馈学生讨论的情况。
6.请小组把课文续编的内容演一演。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组合,拿出准备好的头饰,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2.请小组上台分角色读,其他的小朋友注意倾听并评一评。
3.大家带上头饰分成两组一起分角色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明确要写的生字,认读并进行扩词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在书写时的注意点。
4.教师一边书写一边强调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篇11: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2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 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
2 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自制小鸡和小鸭头饰。
学生:自制小鸡、小鸭头饰。了解动物吃食的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小朋友认识它吗?知道问号是用在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爱提问题的小伙伴小鸭子,齐读课题:小鸭子的问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喜欢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 小组内互读互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3 小组长组织组内开火车读课文。
4 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有几段?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 组内交流:全文有几段?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2 小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卡片。(摇晃、吞下去、整个等。)
3 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多种形式读。
4 生自己读,自己纠正读音;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5 全体学生看着生字词语卡片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6 小组内交流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7 生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相机指名组词语。(院、每、答、怪等。)
8 做听音举卡片的游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文中哪句话最难读?一边读文一边找一找。指导读好两个长句:①他来到院子里,看见小鸡又在吃石子儿,就关心地问:“你每天能吃饱饭吗?”②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2 读了课文,你发现了小鸭子的问号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 全班交流,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
结合回答,指导朗读句子: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指名读—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 小鸭子通过问小鸡,问题得到了解决。指导朗读小鸡说的话:“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生练读—指名读—生评价读—男女生赛读。)指导读好“整个”、“磨碎”等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 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读,重点读好对话。拿出准备好的头饰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2 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读,其余学生当好评委。
3 大家戴上头饰分成两组一起分角色读。
六、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1 (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小鸭子跑向伙伴的情景)师述:小鸭子知道答案可高兴了,他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生展开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续编故事。
2 反馈讨论的情况。
3 向小伙伴说说,自己通过学习课文后想探究什么问题。
4 教师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 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开火车认读。
2 练习用生字组词语。
3 生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6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同桌交流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再指名说。
4 师范写“饭”,一边书写一边强调它的位置和笔顺。
5 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6 生字练习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篇12: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识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的习惯及善于观察的习惯。
3、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指导读好课文,读出小鸭子关心和奇怪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并指导写字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2、复习生字:(课件出示一串小问号,叠成一个三角形,每个小问号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然后师说字谜,生来猜,逐个点击。)
3、复习生词:(课件出示,跟上面的生字一样藏在问号后面。)生抢读。
4、指导写字:
师:俗话说:“光说不练不是真本事。”咱们不光要把生字读好,更要写好。
出示生字卡片:伙、伴、饭、每
1) 生再读生字。
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 师范写“每”,并强调“母”的笔顺。
4) 生练习写字(每组写一个字)。
二、精读课文,质疑解难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把躲在问号后面的生字宝宝和词语娃娃找出来了,并和他们成为了好伙伴。老师还想知道在咱班上,谁和你是好伙伴?(生答)那在这篇课文里谁和谁是好伙伴啊?好伙伴之间应该互相怎么样?
1、由“好伙伴”引入对课文第一段的学习。
师:是呀,好伙伴之间就该互相关心、帮助。咱们故事中的小鸭子就是这样一只爱关心别人的好宝宝。咱们去看看他是怎么关心小鸡的吧。请孩子们打开书,找找。
指名找到小鸭子问的那句话。
师:这就是小鸭子冒出的第一个问号(板:?)也就是第一个问题。请你们用“—”将这个问题画一画。(大屏展示,让学生学着画)
师:它为什么要这么问呢?引导学生答到:他看见小鸡经常在院子里吃石子。
师:对,它一次又一次地看见小鸡吃石子,还提出了心中的问题,说明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鸭子?
生:爱观察,爱提问……
2、引导学生读出“关心”的语气: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3、过渡:孩子们,你们说小鸡能吃饱饭吗?(能)这时小鸭子又提出什么问题了?(生汇报)引导学生用“—”把这个问题也画起来。(大屏出示)
(创设情景:丁零零,上课了。数学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可小明还没进教室。这时班主任老师走过来看见了,他会觉得怎么样?他会怎么问小明?)
由情景引出“奇怪”的语气,再指导学生读好“奇怪”的语气。
换词理解“奇怪”,并引导学生将换的词用到句子里去读读。
4、引导学习第四段。
师:小鸭子对小鸡能吃饱饭还吃石子的现象很不理解,孩子们,你们认真读了课文,帮它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指名回答第四段。
师:哦,原来鸡没有牙齿,吃食时是整个吞下去。那石子起什么作用呢?(生继续汇报)
师:我明白了,原来(板书:鸡吃石子,助消化)。并指导学生用“~~”把这段话勾起来。
齐读第四段。
5、拓展: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这就是小鸡吃食的习惯。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特殊的吃食习惯。如黄蟮,就是把食物整个吞下,遇到大点的食物就咬成几段再逐段吞下。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资料,了解一下其他动物的吃食习惯,你们了解到了吗?看咱班哪个最勇敢、知识最丰富的孩子来说说?
(生自由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师适当表扬。)
6、深化主题: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多好问呀。我们平时也要像小鸭子那样,善于观察,发现了问题要多问,可以问问别人,也可以去读读书,找答案。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这样我们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咱班的小博士也会越来越多的。
7、引导学习最后一段。
1)师:孩子门,刚才我们学了文,对小鸭子提出的问题,你们明白了吗?(明白了)那小鸭子明白了吗?请一、二大组的孩子来读读最后一段,其他孩子认真听,看他们读错没有。
(生读课文)
问:小鸭子找到答案了,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齐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2)引导想象:小鸭子细心观察发现了问题,并通过问找到了答案,增长了知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嘎嘎地欢叫着向伙伴们跑去。请你们大胆地想象一下,小鸭子跑到伙伴中去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
(同方讨论,再指名汇报。)
三、分角色朗读
师:孩子们,故事中的小鸭子可爱吗?(可爱)想来扮演一下吗?下面咱们就来分角色读读课文吧。
分角色:男同学读小鸭子的问的话,强调要读出关心、奇怪的语气。女同学读小鸡回答的话。其他部分由老师读。 然后再把男、女的角色换一下读。
四、总结全文
孩子们,小鸭子和小鸡的故事我们就学完了。可故事中小鸭子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好问,并能主动关心别人的优点却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咱班的孩子也能做像小鸭子那样爱观察、好问、爱关心他人的好宝宝。
20 小鸭子的问号
板书: 鸡吃石子,助消化
篇1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及教案
《小鸭子的问号》原文
小鸭子胖胖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他来到院子里,看见小鸡又在吃石子儿,就关心地问:“你每天能吃饱饭吗?”
“我吃得饱饱的。”小鸡回答。
小鸭子很奇怪:“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小鸡说:“我们没有牙,要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
《小鸭子的问号》教案
教学目标
1、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喜欢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3、小组长组织组内开火车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有几段?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组内交流:全文有几段?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2、小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卡片。(摇晃、吞下去、整个等。)
3、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多种形式读。
4、生自己读,自己纠正读音;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5、全体学生看着生字词语卡片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6、小组内交流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7、生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相机指名组词语。(院、每、答、怪等。)
8、做听音举卡片的游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文中哪句话最难读?一边读文一边找一找。指导读好两个长句:①他来到院子里,看见小鸡又在吃石子儿,就关心地问:“你每天能吃饱饭吗?”②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2、读了课文,你发现了小鸭子的问号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
结合回答,指导朗读句子: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指名读—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小鸭子通过问小鸡,问题得到了解决。指导朗读小鸡说的话:“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生练读—指名读—生评价读—男女生赛读。)指导读好“整个”、“磨碎”等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读,重点读好对话。拿出准备好的头饰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2、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读,其余学生当好评委。
3、大家戴上头饰分成两组一起分角色读。
六、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小鸭子跑向伙伴的情景)师述:小鸭子知道答案可高兴了,他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生展开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续编故事。
2、反馈讨论的情况。
3、向小伙伴说说,自己通过学习课文后想探究什么问题。
4、教师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开火车认读。
2、练习用生字组词语。
3、生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6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同桌交流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再指名说。
4、师范写“饭”,一边书写一边强调它的位置和笔顺。
5、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6、生字练习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小鸭子的问号》教学反思
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因为学生是整个活动过程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他们知识的增长及能力的发展,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一切目标的最终实现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愉快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快乐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学者拉斯曼曾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捶打冰冷的铁。”这句话非常有力地鞭鞑了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这种教学模式已逐步被否定。而更多的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从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量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积极思维而获得知识不易被遗忘,同时对促进其思维能力也有较大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学生没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主动、活泼、自主地学习。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良好的氛围是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活动的需要。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如:《小鸭子的问号》一课为例:
在导入课题时,先带领学生尽情的唱和表演《数鸭子》这首儿歌,这个环节勾起了孩子对小时侯的回忆。然后用简笔画画出小鸭,头上再画出一问号,提醒学生思考:小鸭子的问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的问题解决了吗?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一个轻松、喜悦的环境中学习。并且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在组织小活动时,让学生自由表演,个别较差的让学生教学生,再以适当引导,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学生乐于接受,实现了在乐中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式也是千秋各异。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给自己插上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个人独特的感悟,那么语文学习就会变成“充满乐趣的活动”学生才能从快乐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每个人都有干好一件事的心理需求。小学生也有学好语文的心理需求,同样他们也具备多种潜能。没有天生的呆子、傻瓜。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学习、阅读求知、自我完善方面的潜能。如果我们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变“要我成龙”为“我要成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他们就会为了“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自觉地自动地自主地学好语文。
总之,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多对学生说“行,你真行!”等鼓励性语言,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篇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⑵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
⑶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3.学习第二个事例。
⑴总结学习第一个实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⑵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⑶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一、二自然段。
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⑶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作业: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篇15:《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蔚纳字,会写要求写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崩斫饪挝哪谌荩能够展开合理的想像。
3倍梁枚曰埃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笔蹲帧⑿醋帧
2闭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小朋友认识它吗?知道问号是用在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爱提问题的小伙伴小鸭子,一起板书课题:小鸭子的问号。,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1鄙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喜欢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句子读准确,通顺。
2 比比谁最先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3 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呢?
4蓖桌互读互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5奔觳樽远燎榭觥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读。
(2)观察拼音里面的秘密,指名说。(伴、饭、院是前鼻音;晃、整是后鼻音)
(3)多中形式读这些生字(指名读、男女赛读、分小组读等。)
(4)去掉拼音考读。
6、小组交流怎样记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相机指名组词语。(院、每、答、怪等。)
7、(1)课文有几段?(5)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读中感悟,理解内容
1、教师鼓励学生:小朋友们认读生字以及读课文都很棒,接下来我要检查一下,你们读懂课文了吗?
2、小鸭子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反馈: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又”和“关心”体会小鸭子的细心和友好。
3、小鸭子的问题解决了吗?答案是什么?相机指导“奇怪”一词,突出小鸭子的问号。(小鸭子通过问小鸡,问题得到了解决。 “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4、课件出示文中的句子,指导朗读小鸡说的话。
(1)读好关键词“整个”、“磨碎”等。
(2)读好长句。 (指名读-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5、讨论:小鸭子是怎么解决问题的?(问)
6、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问题呢?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教育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今天要写的生字“伙”“伴”“饭”“每”,指名读。
2、怎样才能写漂亮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3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笔画、位置、结构),强调“伙”“伴”“饭”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4、师生一起书空“每”,强调笔画笔顺。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强盗书写姿势
6、交流展示。看谁最会观察、欣赏别人,别忘了指出字的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世界真奇妙,小鸡吃饱了饭还吃石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好问的小鸭子通过求教,终于知道了,原来小鸡是要石子帮助自己消化食物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游戏巩固(走迷宫)
3、齐读课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课件出示小鸭和小鸡,以及他们的对话。
2、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读,重点读好对话。教师指导。
3、拿出准备好的头饰,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读,其余学生当好评委。
4、大家分成两组一起分角色读。
三、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
5.组织展示背诵。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学生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同桌交流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再指名说。
(1)“怪”、“院”在田字格中左让右;
(2)“粒”中的“米”为“;
(3)“答”字上紧下松 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续编课文,知识延伸
1、(课件演示小鸭子跑向伙伴的情景)师述:小鸭子知道答案可高兴了,他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生展开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续编故事。)
2、反馈讨论的情况。
3、请同学把讨论的内容演一演。
4、向小伙伴说说,自己通过学习课文后想探究什么问题。
5、教师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生字练习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向小鸭子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你们个个都能把问号变成感叹号!
[《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6:《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从而引发学生课外前去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3、让学生喜欢读有趣味性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难点:
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问难,引入新课。
1、齐读课题,想: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2、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书。
要求:先把生字勾画出来,自己借助拼音认读,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的认识情况。
(个人、集体结合,开火车、当小老师等)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分自然段抽读课文。
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在组内充分自由地朗读,边读边想开课时大家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小组长担任主持人,汇报人)
3、全班交流。
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以及答案: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了下去,靠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四、熟读课文,朗读表演。
1、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提意见。重点读好对话。
2、在同学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分角色表演。表演时可以补充自己的语言和想法。
五、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齐读生字。
2、抽读、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问: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
3、续编故事:小鸭子叫着向伙伴们跑去……
4、推荐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
5、用“关心”“奇怪”练习说话。
三、学习生字。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记?怎么记?扩词。
2、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可以怎么记?扩词。
3、田字格里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生描红。
5、展示自己写的字,评议,修改。
6、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
伙(伙伴) 伴(伙伴) 饭(吃饭) 每(每人)
怪(奇怪) 院(小院) 粒(米粒) 答(回答)
四、认识米字旁和食字旁。
五、指导孩子们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规范、整洁地书写。
六、质疑。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现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3、总结:
(凡事要主动探究)
七、朗读比赛。
1、抽生朗读。
2、学生评议。
3、齐读全文。
八、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语。
2、完成《同步练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外阅读。
5、日记:
[《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7:《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本课从问号入手,引入课文的教学,激发孩子们像小鸭子那样主动探究知识。小鸡、小鸭的对话活泼有趣,设计多种形式的快乐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分角色朗读表演,旨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展示表演才能。
教学目标
1毕不抖劣腥の兜闹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2蹦茉擞米约合不兜氖蹲址椒ㄈ鲜侗究紊字,会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倍梁枚曰埃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笔蹲帧⑿醋帧
2闭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自制小鸡和小鸭头饰。
学生:1弊灾菩〖Α⑿⊙纪肥巍
2绷私舛物吃食的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小朋友认识它吗?知道问号是用在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爱提问题的小伙伴小鸭子,齐读课题:小鸭子的问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鄙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喜欢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毙∽槟诨ザ粱ヌ,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3毙∽槌ぷ橹组内开火车读课文。
4奔觳樽远燎榭觥
(1)课文有几段?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弊槟诮涣鳎喝文有几段?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2毙∽榕纱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卡片。(摇晃、吞下去、整个等。)
3崩鲜Ψ抖粒小老师领读,多种形式读。
4鄙自己读,自己纠正读音;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5比体学生看着生字词语卡片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6毙∽槟诮涣髟跹识记这些生字(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7鄙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相机指名组词语。(院、每、答、怪等。)
8弊鎏音举卡片的游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鄙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文中哪句话最难读?一边读文一边找一找。指导读好两个长句:①他来到院子里,看见小鸡又在吃石子儿,就关心地问:“你每天能吃饱饭吗?”②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2倍亮丝挝模你发现了小鸭子的问号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比班交流,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
结合回答,指导朗读句子: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指名读-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毙⊙甲油ü问小鸡,问题得到了解决。指导朗读小鸡说的话:“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生练读-指名读-生评价读-男女生赛读。)指导读好“整个”、“磨碎”等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鄙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读,重点读好对话。拿出准备好的头饰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2鼻胪学上台分角色读,其余学生当好评委。
3贝蠹掖魃贤肥畏殖闪阶橐黄鸱纸巧读。
六、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1保ǔ鍪竟彝蓟蚨嗝教蹇渭演示小鸭子跑向伙伴的情景)师述:小鸭子知道答案可高兴了,他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生展开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续编故事。
2狈蠢√致鄣那榭觥
3毕蛐』锇樗邓担自己通过学习课文后想探究什么问题。
4苯淌ο蜓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背鍪颈究我写的字,开火车认读。
2绷废坝蒙字组词语。
3鄙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6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同桌交流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再指名说。
4笔Ψ缎础胺埂保一边书写一边强调它的位置和笔顺。
5毖生练习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6鄙字练习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8:问号诗歌
问号诗歌
抛给你一个问号,
你不曾回答,
其实,也不用回答。
在你心里,
己经有了答案!
也许是不屑一顾,
也许是嗤之以鼻。
你一直沉默不说。
而我一直悬在空中,
心中的石头不敢落地!
唯有,
捕风捉影般的'猜来猜去……
又怕是猜错的谜语!
给我~你的答案吧!
就算是善意的谎言,
也能慰籍一颗“被虚荣”,“求存在”的灵魂!
真的吗!?
至此,
咬紧腮帮苦笑着……
其实,
答案就在沉默中!
也许,
一切都将释然吧!
篇19:小问号
他是谁?他有一个红红的小脸蛋,乌黑的短发,一双小巧玲珑的眼睛――他就是我弟弟,也是我家的“小问号”。
我的“小问号”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问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公园,“小问号”就会问:“姐姐,树为什么要浇水?”我回答道:“因为树要快快长大呀!”
“那为什么这里人这么多呢?”“小问号”又问了起来。
“因为这里热闹呀!”我再次回答道,“你看,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玩耍,还有的……”
在溪边,“小问号”会闻到:“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呀,姐姐?”
“因为我们参与了五水共治,水就变清澈了。”
“那五水共治又是什么呢?”
“就是保护水源,不浪费一滴水,这就参与了‘五水共治’。”
但是在吃的问题上,“小问号”又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了。有一次吃晚餐,“小问号”说:“姐姐,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游戏规则是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答对了话,你吃一颗排骨;你答不出来或答错就我吃一颗。”
“好呀,那就来玩玩吧!”我暗自窃喜,这还不容易。
“好,请问怎样让纸在水上漂得更长。”
“折成纸船。”
“对!”
于是我吃了一颗糖醋排骨……
就这样,我一连吃了好多颗糖醋排骨。
“小问号”可真是什么都能问呢,看来我都可以为他出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
篇20:问号作文
问号作文
转眼间,六年的时光已即将过去,相伴了六年的朋友也即将分开,在我的脑海里,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号……
枇杷果?
走在枇杷树旁,突然想到了树上那黄澄澄的枇杷令人垂涎三尺。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却发现在那高高的枇杷树上竟然没有一个枇杷!怎么可能?要知道,往年,我可是摘枇杷能手的哦!那香甜可口的枇杷,如今却已只剩下孤单的树枝了。枇杷哪儿去了?
回想起来,我似乎还没看见黄橙橙的枇杷挂满树枝,枇杷似乎就没有了踪迹。的确,这一个多月我们差不多每天都被包围在小升初的考试之中,又正赶上六年级的毕业考试,老师也布置很多作业。天天在家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几乎不怎么会出去玩儿,还没看见枇杷开花,枇杷就落了。
再望一眼那孤单单的枇杷树,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伤感。都怪这令人讨厌的小升初,才让我们失去了本来拥有的一些快乐,不过,也许这就是成长的滋味吧。成长像颗变味糖,有苦有甜。
儿童节?
对于我们小孩儿来说,记忆最深的节日除了生日,大概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吧。今年的儿童节我又是怎么过的呢?
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统一组织一个“庆六一文艺表彰大会”,以前,我可是每年都会积极参与的,而今年,我破天荒只当了个观众,在下面观看而没有参与的。是什么使我没参加的呢?还是小升初。六一前进入了总复习阶段,连上下学回家还要抓紧时间,真算得上是争分夺秒了,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六一的活动……
想着那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想着他们无忧无虑的模样,我真的“恨”小升初,是他,夺走了我们的一个美妙的节日,因为我们正在慢慢长大!
六一班?
期末考试结束了,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学,如今却要分别,六一班,以后还会有么?
那天上学,孔老师让我们合唱《童年》这首歌,我直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刚开始,我们都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唱着唱着,我们渐渐有点伤心了,但都不愿意让别人看出自己很伤心,甚至表现出一幅“玩世不恭”的样子。我们脸上嘻嘻哈哈的笑着,但大家都知道对方的心情。
六一班,还能是一个完整的六一班吗?能!初中后,也许我们不会还在一个班级,也不要忘记最初的梦。就算六一班的同学不在一起了,但我们的心永远留在一起,永远是一个快乐六一班。
“?,?,?”,这一个个的问号,代表了我们对童年的留恋,对小学时光的记忆,是我们成长的记录,是对未来的向往!
★ 小鸭子谜语
★ 四年级小鸭子作文
★ 小鸭子童话作文
★ 小鸭子小学作文
★ 小鸭子家作文
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设计(合集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