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

时间:2022-11-28 16:24:22 作者:MissBlack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issBlac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

(—)情景导入

播放完整音乐。教师扮演“交警”带领幼儿学做踏步走、整理衣物等动作以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做小交警

1、你们知道交警是干什么的吗?

Ppt小结:交警的工作对人们很重要,他们有时要操作红绿灯,有时要处理交通事故,有时接待人们的问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时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车辆拥挤时还要疏通道路。

2、交警是怎么指挥交通的呢?

⑴停止信号。(要点:左手过头)

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出示图例)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播放音乐)

小结:跟着音乐节奏,会让你的动作看上去更神气!

⑵转弯信号。(要点:一手掌心向前,一手摆)

你还知道其它的手势吗?(出示图例)

个别幼儿示范(播放音乐)。

小结:抬头,挺胸,收腹。手臂用力伸直,可以让你看起来就像个小交警。

⑶直行信号。(要点:两手平伸,一手摆)

你还知道第三种吗?(出示图例、播放音乐))

小结:我们交警的工作对人们很重要。马路上所有的车辆、行人都听我们的交警的指挥。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专心的指挥。

3、播放完整“交通警”音乐。

第一次。小结:注意到音乐的节奏,收腹、挺胸、抬头、有力,这样会更棒。

第二次(幼儿戴上白色手套)。总结:掌声送给你们的敬业、勇敢。小小交通警们,感谢你们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三)、活动延伸

其实交警指挥交通的手势还有很多(出示图例),它们在大舞台里等着你们哦,你们可以到那里去继续学做小交警哦。

篇2: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2、了解交通警察的一些简单手势

3、懂得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司机》

1、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变成了小司机,现在就请你听交通警察的指挥开车吧!

2、幼儿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二、师幼谈话

1、你看见谁在指挥交通?

2、你看见了哪些有趣的动作?

3、幼儿自由地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三、幼儿欣赏歌曲你刚才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范唱)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红绿灯,念歌词

2、节奏练习:根据歌词念节奏。

3、幼儿学唱五、游戏:歌表演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能学会简单的手势后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安全意识是指对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

篇3: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交通警的服装。

2、充分表达自己自豪激昂的情绪。

3、训练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增强想象力。

活动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小朋友们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谁在指挥交通?它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交警叔叔指挥交通是什么样子?

2、让幼儿模仿交警叔叔,体验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神气。

二、学唱歌曲

1、幼儿欣赏歌曲《我是小小交通警》。

2、启发幼儿讨论:歌曲中小小交通警是怎样指挥交通?让幼儿熟悉歌词。

3、教幼儿唱会歌曲《我是小小交通警》。

三、动作表演

1、让幼儿大胆为歌曲创编动作。

2、教师幼儿共同表演

活动延伸

1、让小朋友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家长听

2、和自己的小伙伴一块来做小小交通警的游戏。

篇4: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清楚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懂得唱K曲,清楚乐曲内容。

教学预备:

1、红、绿两色圆形卡纸。

2、课前预先录好的乐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孩子欣赏乐曲,清楚乐曲内容

1、今日朱教师给孩子带来了1首美妙地乐曲,叫《小小交通警》,请你们听听乐曲里都讲了些啥?

2、孩子欣赏乐曲1遍,并按节拍拍一拍小手。

3、提问:

①红灯闪应当怎样?(快停下)

②绿灯亮应当怎样?(请出发)

③是哪个在指挥交通?(交警)

④谁听警察的话?(车子、人)

二、孩子熟识乐曲内容

1、孩子按节拍念歌词1遍。

2、孩子与幼儿教师一块儿跟着旋律念歌词2遍。

三、孩子学习乐曲

1、孩子听旋律跟唱K曲1遍。

2、幼儿教师依照歌词内容,创作动作,孩子效仿,加深对歌词内容的印象。

3、孩子跟Music重复效仿动作2到3遍。

四、游戏:小小交通警

幼儿教师展示交通信号灯

1、现有,朱教师要与你们来玩一個游戏。

2、交待游戏玩法。

3、孩子游戏。

游戏玩法:

1、孩子边唱K曲、边做动作,看见红灯停、绿灯行。

2、幼儿教师依照乐曲内容展示交通信号灯。

篇5: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

一、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音演唱歌曲。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初步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学唱八分休止符。

3、激发幼儿尊敬交通警的情感。

二、准备:音乐磁带,图片一张。

三、过程:

1、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上有谁,在干什么?(交警在指挥交通)

交警是怎样指挥的?(学做交警的指挥动作。)

2、新授歌曲《小小交通警》

A、听录音磁带一遍

B、教师清唱一遍

C、请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

D、幼儿学唱歌曲3遍

E、重点练习休止符的唱法

F、师生跟着音乐边唱边共同表演交警的指挥手势(2遍)

3、游戏:红绿灯

4、幼儿跟着音乐有精神地踏步走出教师。

篇6:小小交通警教案

活动名称:小小军乐队

活动目标:

1能按节奏快走和慢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锻炼幼儿节奏感。

活动准备:

大鼓一个,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鼓声集合,复习“学军操”

a伸展——学海军打旗

b体转——用望远镜做膫望动作。

c下蹲——用射击动作。

d跳跃——跳伞

2玩游戏“小小军乐队”。练习按鼓点节奏快走和慢走,鼓点有快有慢,有停,交替进行。 a幼儿排成圆圈听鼓点逆时针方向快走和慢走。

b加入口令和衬词进行练习,激发幼儿走的兴趣。如:教师边敲鼓点边喊:“一,二,三。”幼儿:“嘿!嘿!嘿!”

3复习游戏“们都是机器人”,鼓励幼儿变换不同动作,活动全身。

4听鼓声走回教室。

篇7:小小交通警教案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2、视频《我会安全过马路》3、斑马线及三个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通过图片视频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播放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班小朋友太乖了,老师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老师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小班小朋友真棒,老师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小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老师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老师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小朋友知道了一些过马路的知识了,那么你们知道不遵守安全规则有什么危险吗?

播放闯红灯图片,幼儿讨论。总结,不遵守安全规则是很危险的。

9、播放视频《我会安全过马路》

再次让幼儿复习交通安全知识 “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10、现场模拟让幼儿过马路。

出示红绿灯图片,请个别幼儿示范过马路。

11、集体过马路,结束课程。

篇8:中班音乐教案小小交通警

活动目标:

1.喜欢跟着音乐做动作,体验变现性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身体的不同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初步知道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律动课件《小小音乐家》

活动过程:

1.体态准备。

复习律动操或是已经会跳的舞蹈进行热身。

听,我们的律动操音乐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跳起来把。

2.听辩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听音乐,感知音乐旋律。

3.肢体感受。

幼儿自由看节奏谱,自由模仿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幼儿欣赏,感知表现性律动中肢体语言与音乐的节拍、力度、旋律的完美结合。

幼儿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动作含义。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小小音乐家,看看谁会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讲诉这个音乐故事。

4.音乐游戏

教师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请个别幼儿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活动反思:

幼儿刚听到音乐就欢快的舞动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幼儿都愿意尝试在伴奏下运动,当看过一遍视频后,幼儿主动说出了,我在视频里看到有弹钢琴的动作,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敲小鼓的动作,有了以上的铺垫。幼儿也就能容易的学会了这个舞蹈。总体来说这节音乐课给幼儿带了活跃的气氛。

篇9:幼儿园《小小交通警》音乐教案

幼儿园《小小交通警》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清楚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懂得唱K曲,清楚乐曲内容;

教学预备:红、绿两色圆形卡纸

课前预先录好的乐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孩子欣赏乐曲,清楚乐曲内容

1、今日朱教师给孩子带来了1首美妙地乐曲,叫《小小交通警》,请你们听听乐曲里都讲了些啥?

2、孩子欣赏乐曲1遍,并按节拍拍一拍小手。

3、提问:①红灯闪应当怎样?(快停下)

②绿灯亮应当怎样?(请出发)

③是哪个在指挥交通?(交警)

④谁听警察的话?(车子、人)

二、孩子熟识乐曲内容

1、孩子按节拍念歌词1遍;

2、孩子与幼儿教师一块儿跟着旋律念歌词2遍;

三、孩子学习乐曲

1、孩子听旋律跟唱K曲1遍;

2、幼儿教师依照歌词内容,创作动作,孩子效仿,加深对歌词内容的印象;

3、孩子跟Music重复效仿动作2到3遍;

四、游戏:小小交通警

幼儿教师展示交通信号灯

1、现有,朱教师要与你们来玩一游戏;

2、交待游戏玩法;

3、孩子游戏;

游戏玩法:

1、孩子边唱K曲、边做动作,看见红灯停、绿灯行;

2、幼儿教师依照乐曲内容展示交通信号灯。

篇10:《小小交通警》幼儿园活动教案

《小小交通警》幼儿园活动教案

一、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音演唱歌曲。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初步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学唱八分休止符。

3、激发幼儿尊敬交通警的情感。

二、准备:音乐磁带,图片一张。

三、过程:

1、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上有谁,在干什么?(交警在指挥交通)

交警是怎样指挥的. ?(学做交警的指挥动作。)

2、新授歌曲《小小交通警》

A、听录音磁带一遍

B、教师清唱一遍

C、请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

D、幼儿学唱歌曲3遍

E、重点练习休止符的唱法

F、师生跟着音乐边唱边共同表演交警的指挥手势(2遍)

3、游戏:红绿灯

4、幼儿跟着音乐有精神地踏步走出教师。

篇11:托班音乐活动:小小交通警

托班音乐活动:小小交通警

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学会唱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红、绿两色圆形卡纸

课前事先录好的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1、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地歌曲,叫《小小交通警》,请你们听一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幼儿欣赏歌曲一遍,并按节奏拍拍小手。

3、提问:①红灯闪应该怎么样?(快停下)

②绿灯亮应该怎么样?(请出发)

③是谁在指挥交通?(交通警察)

④谁听警察叔叔的话?(汽车、人)

二、幼儿熟悉歌曲内容

1、幼儿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2、幼儿与教师一起跟着旋律念歌词两遍;

三、幼儿学习歌曲

1、幼儿听旋律跟唱歌曲一遍;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幼儿模仿,加深对歌词内容的印象;

3、幼儿跟音乐反复模仿动作2~3遍;

四、游戏:小小交通警

教师出示红、绿灯

1、现有,朱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

2、交待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

游戏规则:

1、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看到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根据歌曲内容出示红、绿灯。

篇12:《小小乐队》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词。

2、引导幼儿学习准确的衔接歌唱,并能边唱边按节奏做打击乐器的模仿动作。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鼓、镲、三角铁、碰铃、沙锤、铃鼓等。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练习:

《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小手爬》、《洗手帕》。

2、发声练习:

《小小蛋儿把门开》

《蜜蜂做工》

《春天》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敲鼓后问小朋友,真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鼓)小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咚咚咚)我们一起说说,我的小鼓咚咚咚。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2、这个乐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锵锵锵),那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原来它叫小嚓。引导幼儿一起说,我的小镲锵锵锵。

3、这又是什么乐器呢?它像什么形状?(三角形)这叫三角铁,三角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叮叮叮)引导幼儿说三角铁叮叮叮。

4、这又是什么乐器(碰铃),发出什么声音?(当当当)引导幼儿说,小碰铃当当当。

5、这是什么乐器呢?像什么?(锤子)对了,这叫沙锤,发出什么声音?(沙沙)那锣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哗哗)我们一起说说,沙锤沙沙,锣鼓哗哗。

6、小小乐队开始演奏了,我们一起把他们发出的声音说说。

7、这些乐器不但可以发出声音,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歌曲的名字就叫《小小乐队》

先听老师唱唱,仔细听你听到歌曲里唱了那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把歌词完整的告诉老师。

8、教师示范歌曲。

提问: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有哪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把歌词完整的说出来。

9、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琴声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念小声,老师念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念大声,老师念小声。

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唱小声,老师唱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唱大声,老师唱小声。

10、小朋友唱的真好,引导幼儿边唱歌曲时把歌词唱清楚。

跟着老师没有琴声再完整的唱一遍,看看谁的歌声最好听。

11、师幼边做打击乐的模仿动作边唱歌一遍。

篇13:《小小乐队》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其实只要我们有心,能发出奇妙声音的“乐器”无处不在。我们从孩子兴致勃勃地用筷子敲击小碗、盆子,用积木敲击桌子的动作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和迷恋。生活中各种东西在拍打、敲击、摇晃时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巧妙组合在一起就如一首“交响曲”。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法自制乐器,学习用敲、拍、抖的方法来表现强弱音。

2.能随乐曲合作演奏。

3.能积极思维,有不同的想法并敢于尝试和表现。

活动准备:

各种饮料罐,大小铁皮盒,皮筋、小棒、黄豆、绿豆等。

活动过程:

一、尝试自制乐器。

1.教师:桌上有许多材料,请你去玩一玩,让它们发出好听的声音。要记住你用到了哪些材料?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自制乐器。

3.集体交流讨论,听辨哪些乐器的声音比较动听。

(1)你用到了哪些材料?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了声音?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2)你觉得什么声音最响?什么声音轻?

(3)简单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各种办法自制了乐器并试着演奏,有的小朋友是用敲的方法来演奏的,有的是用拍的方法,还有的用到了摇的方法。

二、重新选择乐器,按类分组。

1.交代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班要成立小小乐队。请你们去选择和制作自己喜欢的乐器。选择大鼓的坐在右边,选择响板的坐在中间,选择沙球的坐在左边。

幼儿选择与制作乐器,按小组坐好。

为乐队取名。

三、尝试表现不同节奏。

1.幼儿自由表现不同节奏。

2.观察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表现强弱音。(O×-O××O)

教师:图谱上有什么?手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大手表示强音,小手表示弱音)

3.分乐器练习,大鼓拍强音,响板与沙球拍弱音,教师指挥。

四、随乐曲完整演奏,教师指挥。

1.教师边哼唱边指挥,幼儿演奏。

2.随乐曲演奏,教师指挥。

3.互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延伸:

1.继续用各种材料自制小乐器。

2.用自制乐器表现更多的节奏型。如附点七分音等。

活动建议:

用于制作乐器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灵活运用。

活动点评:

我选择了最常用的二二拍的乐曲《拔根芦柴花》为背景音乐,演奏时突出重点,让孩子通过不同的力度表现强弱音。由于课前考虑比较充分,细节的地方都加以了考虑,如座位的安排、节奏谱的绘制等,所以今天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了,而且孩子们自始至终对活动充满了兴趣。活动中我与孩子们的关系融洽,偶尔的小玩笑,俏皮的话语都能激起孩子对老师和活动的喜欢。孩子们在与音乐、与老师、与乐器一起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

篇14:小小音乐家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2/4拍歌曲的旋律。

2、在活动中体验用乐器伴奏的愉悦。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星星图片一张。

2、塑料瓶制作的沙球十个。

3、家长已经会唱歌曲《小星星》。

4、配班教师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家长介绍活动名称和目标。

2、教师边唱“问候歌”,边拍手示意家长带宝宝坐垫子呈半圆型,家长引导宝宝跟着一起拍手。

3、教师出示星星图片:今天姐姐请来了星星和我们做游戏,现在星星要跳舞,姐姐和妈妈唱歌,宝宝们来拍手,我们一起表演《小星星》的曲。

4、教师:姐姐想要大家表演的更棒一些,瞧!还带来了沙球,请宝宝自己到姐姐这里拿沙球做伴奏乐器。家长鼓励宝宝大胆的上来拿。5、第一次活动时,需要家长右手帮宝宝一起握沙球摇节奏,左手在宝宝的腿上打拍子。

6、第二、三次活动时,家长只需左手在宝宝腿上打拍子。

活动指导:

1、在活动时家长要投入给宝宝营造氛围,多给宝宝鼓励和肯定。

2、帮助宝宝打拍时,节奏要正确,动作要轻柔。

活动延伸:

1、家长可以利用家里的废品瓶子和宝宝一起制作沙球。

2、多让宝宝听听音乐,并做拍手、点头等动作。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篇15: 小班教案《小小飞行员》

活动目标:

1.能听从指挥进行游戏,体验当小小飞行员的光荣感。

2.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欢快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随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小兔跳、小猫走等,开汽车、火车、飞机等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游戏:小小飞行员

1、引起活动兴趣:你们旅行过吗?乘什么交通工具去旅行的?你们想知道飞行员怎样开飞机的吗?

2、玩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教师当司令发命令,幼儿当小小飞行员双手展开做开飞机,听到司令说:“上飞机”飞行员单脚站立,“飞机起飞”飞行员四散开飞机,“飞机钻在云层迷失方向”小飞行员原地转圈,“飞机飞出云层,继续向前飞”飞行员又四散飞开,“下飞机”飞行员站停,游戏结束。

3、幼儿游戏几次,提醒幼儿飞的时候不要碰撞了。

三、放松运动

听音乐做上、下肢放松运动、开飞机出场

教学反思:

1、老师的亲和力强,综合素质高。

2、活动设计层次分明,完整性较好。

篇16: 小班教案《小小飞行员》

活动目标:

1.能听从指挥进行游戏,体验当小小飞行员的光荣感。

2.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欢快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随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小兔跳、小猫走等,开汽车、火车、飞机等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游戏:小小飞行员

1、引起活动兴趣:你们旅行过吗?乘什么交通工具去旅行的?你们想知道飞行员怎样开飞机的吗?

2、玩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教师当司令发命令,幼儿当小小飞行员双手展开做开飞机,听到司令说:“上飞机”飞行员单脚站立,“飞机起飞”飞行员四散开飞机,“飞机钻在云层迷失方向”小飞行员原地转圈,“飞机飞出云层,继续向前飞”飞行员又四散飞开,“下飞机”飞行员站停,游戏结束。

3、幼儿游戏几次,提醒幼儿飞的时候不要碰撞了。

三、放松运动

听音乐做上、下肢放松运动、开飞机出场。

活动反思:

首先,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利用在线上开飞机做准备运动展开。在创设情境的氛围下,做针对平衡的热身活动,为下面的环节做好铺垫。中间我还穿插了走、跑、蹲、垫脚等多种趣味的走线方法,孩子有比较强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直接利用情境“停飞机”非常自然的引出。在利用三种方法停飞机的时候,有些挑战性,但是孩子们都完成的比较好。

《小小交通警》幼儿园活动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小小男子汉教案

小班优秀礼仪教案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参考

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小小少年教案

《小小少年》教案

小小棒球员教案

小班美术《小小粉刷匠》

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精选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班《小小交通警》优秀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