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课件,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课件,欢迎阅读分享。
- 目录
篇1: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3、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
本节共分3课时。“位置优越”、“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各用1课时。34个省级行政区可另加1节课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位置优越
(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 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哪怕学校没有挂图都关系不大。
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3页活动题。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归纳如下:
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①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活动第3题的表格中最后一项“其他”,我想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综合考虑,那就是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2、国土辽阔
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4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
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内海、领海宽度12海里课本上没提及,但还是向学生介绍一下为好,说明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面积等这些概念我认为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权的,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要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事例材料: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机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邻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请同学们思考:美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国的主权?为什么?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阅读阅读材料“美丽富饶的祖国海洋”。
最后活动题4让学生讨论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也可让学生补充一些不利的地方,培养学生要辩证地看问题。如边界很长,国防建设上就会有许多困难,领土很大,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一、繁荣……
3、34个省级行政区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⑶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等等。
⑷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⑸猜谜语(打一省级行政区名称):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
十一逢中秋(重庆),银河渡口(天津),宝地(贵州),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川)
⑹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拼得最快。
⑺练习: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而简称和行政中心,主要交给学生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就可以了。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一提。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李湘,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也不可能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后面有时间能做一节课练习最好。
相关阅读:疆域概念
词目:版图
拼音:bǎn tú
释义:
(1)版,户籍;图,地图。
《周礼·天官·司会》:“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
(2)指一国的疆域。
基本解释
[domain;territory] 指领土范围、国家的边界
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周礼·天官·司会》
这里,这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秦牧《土地》
罗马教会比罗马帝国版图更大,寿命更长
详细解释
1. 古代宫中小吏及其子弟的名籍和宫室方位图的合称。
《周礼·天官·内宰》:“掌书版图之灋,以治王内之政令。”郑玄 注:“版为宫中阍寺之属及其子弟录籍也;图,王及后、世子之宫中吏官府之形象也。” 孙诒让 正义:“吏官府之形象,谓吏人所居之府寺,其方位界域,广狭远近,悉书其形象於图也。”
2. 户籍和地域图册。
《周礼·天官·小宰》:“听闾里以版图。”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版,户籍;图,地图也。听人讼地者,以版图决之。” 贾公彦 疏:“闾里之中有争讼,则以户籍之版、土地之图听决之。”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三代之君,开井田,画沟洫,讲步亩,严版图,因口之众寡以授田,因田之厚薄以制赋。” 清 方文 《负版行》:“借问此是何版图,答云出自 玄武湖 。天下户口田亩籍,十年一造贡皇都。”
3. 疆域;领土。
唐 刘禹锡 《和州刺史厅壁记》:“考前二邦之籍与版图,纔什伍六,而地征三之。”《新唐书·杨炎传》:“ 至德 后,天下兵起,因以饥疠,百役并作,人口凋耗,版图空虚。”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痛兹版图,尚尔割截。” 毛泽东 《论持久战》九二:“ 中国 版图广大,兵员众多。”
4. 指疆域图。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五:“ 凡勒拉 每天就前面对着这个杀身成仁的烈士,后面背着全 爱尔兰 的版图,办他的公事。”
篇2: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 (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新课讲述:
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
(二)、国土辽阔
1、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土和领海。
(附图)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
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4°)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最高点距离海面还有17.5米。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
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东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罗斯1707,加拿大997)
3、我国的疆域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4、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活动:
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阅读下图,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三)补充:我国的领海与内海
领海
1、领海是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2、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3、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4、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参看教材上的阅读材料)
自然地理学上: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
内海
政治地理学上: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是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
五、练习巩固
1 我国南北跨______很广,约_____度,大部分位于____纬度地区,属于____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带,没有____带.
2 我国西部深入_______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_______洋,有众多的_______和_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 下列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归纳小结:本节课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到我国疆域十分辽阔,知道领土四端、四大临海、两大内海,也的众多的邻国,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六、作业
1、(P3)活动3:结合以上分析,补充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2、(P5)活动2:
量算: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根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
3、(P6)活动4:
补充说明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好处。
2 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本初子午线
3 我国东临哪个洋( )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太平洋
4 中国是一个( )国家
A 岛国 B 大陆国 C 海陆兼备 D 半岛国
篇3: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课型:新授
课时:三课时
教法:讨论、读图、分析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能够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能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中国的四个端点,量算出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和东西端之间的距离,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地理位置及行政中心、重要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掌握运用地图获取有关地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另过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重点难点:
掌握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省及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
导入新课:
我国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资源丰富,雨热条件好,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对外交往联系便利,这些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一、位置优越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根据世界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根据活动题,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二)学习过程
1.我国的位置,让学生根据世界地图,结合上学期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的位置,教师给于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对我国的位置特点进行描述。
2.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进行对比、分析;海路位置的优越性:与蒙古、日本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及时帮助学生总结我国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国土辽阔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1.4,了解我国领土的四端,并估算我国东西端、南北端的距离。感受我国国土的辽阔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 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十四个,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十四个邻国。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来,并分清它们的范围。
4.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 000千米,与我国各海相望的有六个国家,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六个海上邻国。
5.我国的内海有 、 。
6.我国最大的盐场是,位于 海近岸。
7.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位于 海。
8.台湾海峡属于 海。
(二)学习过程
1.我国领土的四端,重点让学生记忆四端的位置。
2.陆上邻国可先让学生自己查找,然后更正,在进行记忆,记忆的时候按照逆时针的顺序。
3.临海的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把大概范围讲清即可。
4.海上邻国可先让学生自己查找,然后更正,在进行记忆,记忆的时候按照顺时针的顺序。
5.5.6.7.8这几个目标,重点记忆就可以了。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三级: 、 、 。
2.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行政中心、轮廓。
(二)学习过程
1.行政区域的划分,重在让学生理解划分的意义。
2.名称及位置:①带领学生按照方位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②让学生自己用拼图进行练习,③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拼图,④利用书中P9的空白图,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3.简称:①带领学生认识各省简称,按不同分类,②学生自己进行记忆,反复练习,③老师检查掌握情况。
4.轮廓:利用课件演示主要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讲清特点,便于学生记忆。
5.行政中心:可以利用以后的学习不断的加深记忆。
归纳小结:
1.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
南部少数地区在热带,没有寒带
高山地区有类似寒带的冰雪带
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西部深入内陆,与多国接壤
东濒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多岛屿、港湾,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 000多千米,有14个邻国。大陆海岸线长18 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沿海岛屿: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
3.34个省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作业安排:
同步练习、填充图册
课后记:
篇4: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的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新课程标准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要完成实施新课改的使命,依据“六环三步”的教学模式来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课后不断地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要完成实施新课改的使命,依据“六环三步”的教学模式来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课后不断地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我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因为我在课后忽视了教学反思的过程,因而也就难以在实际应用和学生反馈中得到明显的收效。今后应积极进行反思,更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寻找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情境。
我在设计辽阔的疆域这节课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具体实施“六环三步”的过程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使学生不容易掌握重点,也没有进行重点强调和归纳总结,缺少拓展创新的内容,今后我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照新课程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需要改进:
一、贴进生活,设计情境
我认为学生通过课前自己准备的.材料,已经对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又进行小组内交流和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点拨,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如应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分析,使学生有目的的解决问题。另外在介绍我国四至点时,不仅仅要求学生找到并记住,应当首先创设情境,把我国的四至点用四幅图片展现出来,可以从网上下载很吸引人的图片,从海南这个美丽的海岛城市出发,更可以通过一首诗“北--头顶黑龙江,南--脚踏曾母暗沙,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通过这首诗给人形象生动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活动要有“质”的保证
课堂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但是课后效果不佳,这说明我设计的活动有很多是有量无质。课堂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学情,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进实际生活才能引起共鸣,但我的教学活动很少体现,今后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增强“思维性讨论”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如:开展竞赛的时候,我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答出有质量的答案,课堂气氛虽然营造了起来,可是对知识点学生还是没有熟记,可以把知识点提炼出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容易掌握。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把学生放手于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在讲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比较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给学生分组,回忆一下七年中国地理纬度的知识,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提供互相讨论、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知识丰富起来。
四、通过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我通过复习旧知识、读图分析、竞赛等活动断开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温故知新、教给了学生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同时竞赛的抢答题也概括了本节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由于课堂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易掌握重点和难点,这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
学生不仅仅是参与教学、被动地听讲,而是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增强了使用意识、交流能力、探究精神。总之,一堂好课需要师生共同来演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互相配合才能精彩,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轻松愉快中完成。
篇5:辽阔的疆域初二地理上册教案
辽阔的疆域初二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收听歌曲“歌唱祖国”
一、课堂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二)、先阅读教材,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中国是________洲东部、_______洋西岸的国家
2、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__半球,原因是
从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_半球。原因是
3、读“中国的疆域示”图,找出中国濒临的四海一洋,台湾岛,海南岛。
二、师生知识梳理
1、指导学生读第2页图,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地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讨论中国的.纬度位置的特点,(说出至少三种生长在热带的动植物、说出至少三种生长在温带的动植物。虽然同样是寒假,海口已经是春耕季节,而哈尔滨还是冰天雪地,我们要去哈尔滨看冰灯。)
看图比较中国与加拿大、巴西的纬度位置,比较分析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联系大洲大洋的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三、课堂训练
1、台湾海峡属于(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我国的边缘海中,位于热带的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属于我国的内海的是( )
4、春节期间,当B处还是冰天雪地时,
海南岛已经是春耕大忙了,这是为什么?
篇6:初二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说课稿
初二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 (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新课讲述:
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
(二)、国土辽阔
1、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土和领海。
(附图)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
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4°)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最高点距离海面还有17.5米。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
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东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罗斯1707,加拿大997)
3、我国的疆域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4、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活动:
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阅读下图,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三)补充:我国的领海与内海
领海
1、领海是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2、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3、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4、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参看教材上的阅读材料)
自然地理学上: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
内海
政治地理学上: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是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
篇7: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疆域》课件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疆域》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扩展知识:对地理教学特点的思考
地理课教学内容是第九单元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巴西,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学习掌握巴西的纬度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亚马逊平原、亚马逊丛林的特点,巴西经济作物与分布、民族产业产品、人口城市分布特点;教学过程和方法采用了课件投影系统展示学习内容的图片与描述文字师问生答,围绕各环节内容设计几个问题小组合作后师问生答,亚马逊丛林与水资源难点破解上用了两个视频资料,增加了学生的形象感知。一堂课内容比较充实,学生接受和获得的知识应当是比较多的,教师素质比较高,课程内容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很熟练,两个视频很合适。
思考与改进建议:我理解,对于地理课程,学习内容普遍是开阔眼界了解性、知识常识性、记忆再现应用性的内容,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做地理知识储备的。对于这种类学习内容的学习,教师合理设计几个问题,依靠学生自学课本大部分就可以边读、边理解知识点,找出答案、小组讨论,教师点题总结;对于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想办法展示一些具体形象加深理解,如本节教师放的两段视频资料;安排时间再强化一下识记,做做练习巩固一下记忆。这样,在自学中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思考得出答案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答案中相互检测印证并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加深理解重难点、进行印证获得的知识点,在识记和巩固练习中加深记忆。改进方法,一是改变教师用投影展示教材上有的文字和图片,让学生边看边思考后由个别同学回答,变为教师只用投影展示每个环节的合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材找答案,小组合作人人回答交流印证、教师点题总结。这样可以锻炼每个学生的说,加深思考和识记;二是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大声背诵强化识记,动笔做练习加强记忆,目的是遵循记忆规律,让学生当堂学习理解诀所学地理知识。
信息技术课内容是编辑操作,教学任务目标是学生学会并熟练操作文件、文件夹、文字等的选中、复制、移动、删除的多种方法,并比较复制与移动的不同。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了学生看教师用菜单方法操作演示一遍、学生用工具方法听教师说着做一遍、学生用快捷键方法练一遍、学生用右键方法巩固练习一遍。应当说一堂课学生主要是在看中学,练中学,练中巩固,对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逐步形成操作能力,很有帮助。这种教学方法应当肯定。教师教材熟练,课堂组织能力强,大部分学生学会掌握了,效果还算不错。
思考与改进建议:我理解,对于信息技术操作应用性的课程内容,就是要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在练中巩固熟练形成技能。本节课就是以这种方法上的。可是教学效果表现在最后巩固练习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没做完,说明这部分学生或者不会,或者不熟练。应当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出现各个任务操作环节的反馈上,每个环节教师应当检测每个学生是否按要求操作完成了,没完成的是什么原因或让同学帮助找一找加以解决。检测到每个学生都完成了,再进行下一个环节。因为每个学生一台微机,这样做并不难,只要学生注意到了,就到做出来,用不了多少时间。另一个问题是,学习内容不能仅限于文件的编辑操作,要加上对文件夹和不同格式文体的编辑操作。
篇8:初二上册地理说课稿教学一:辽阔的疆域
初二上册地理说课稿教学模板一:辽阔的疆域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 (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新课讲述:
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洋,尾靠全球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
(二)、国土辽阔
1、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土和领海。
(附图)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
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4°)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点距离海面还有17.5米。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
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东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罗斯1707,加拿大997)
3、我国的疆域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4、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活动:
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阅读下图,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三)补充:我国的领海与内海
领海
1、领海是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2、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3、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4、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参看教材上的阅读材料)
自然地理学上: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
内海
政治地理学上: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是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
初二上册地理说课稿教学模板二:《中国人口》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 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 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 我们来发现: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 展示 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公元0年---- 公元20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归纳:慢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 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
1949-1990 变
1990-2005 化 变慢,原因:计划生育
d. 计划生育的国策
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
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三 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a. 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 展示人口密度图 归纳总结:东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伸:探究
1. 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 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人口多
2、人口增长快、原因 国情→国策
3、国策:计划生育
二、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这篇八年级地理说课稿:《中国人口》说课稿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上册地理说课稿教学模板三: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说教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篇9: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指出接壤的国家。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篇10: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并能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比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方法
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工具
PPT,地图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一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一想,回忆一下,待会请一个同学来回答。(播放世界地图)
(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一个既邻海又有广阔大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优越性。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一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播放中国地图)
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大家一致。
(生)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师)在ppt上展示我国的东西南北四端,再一次强调我国四端的位置,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计算一下我国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度差,最东端和最西端的经度差。
(生)东西经度差是61°25′,南北纬度差是49°39′。
(师)我国的东西经度差达到60°,这么大的差距,到底会产生什么奇特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播放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在同一时间点上,所拍下的景色)
同学们请看屏幕,同是北京时间6点,乌苏里江江面已洒满金色的阳光,而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这是为什么呢?那个同学能告诉我。(提示:这就需大家回顾以前学的地球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自转方向)
(生)回答:因为地球是球形的,任何时刻,太阳光不能全部照亮整个地球,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乌苏里江在帕米尔高原的东边,所以太阳光先照射到乌苏里江。
(师)因为地球的自转运动,总是东方先迎来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且经度差越大,时间的差距越大。乌苏里江在帕米尔高原的东边,所以乌苏里江先日出,又因为两地的经度差达到60°,这占了地球经度的六分之一,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如果拿360°来平均分开的话,也即是说每15°经度差就是一个小时,所以帕米尔高原与乌苏里江在时间差上相差了4个多小时,这也不难解释乌苏里江已金光灿灿,而帕米尔高原还是黑夜了。出国的人们常说的“倒时差”,也是因为经度差而引起的时间差。
以上就是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的其中一个表现。除了经度差距大外,我们还计算出了我国的南北纬度差也接近50°,这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了。我们知道经度影响时间差,那么纬度呢?大家想一想纬度会影响什么?气候五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生)回答:气候五带是根据获得的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的。
(师)气候五带是根据获得的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的。不同的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能不同,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能比高纬地区获得的要多,所以纬度会影响获得的太阳能的数量,也即是影响气候。冬季,位于热带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天气依然非常炎热,树木葱郁,而黑龙江地区已经是白雪皑皑了。这个气候差异对于身在广州的我们可是深有体会的了,冬季的时候你们只能坐在电视前看着北方的孩子在玩雪仗了。
现在,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我国的疆域很辽阔?那谁知道我国具体的领土面积是多少吗?在世界的排名是第几位?
(生)回答: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排世界第三位。
(师)对,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大家记住了,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因为领土包括陆地领土和海域领土,但在这里,你们只需特别记住陆地领土的面积。陆地面积这么大,那边界线肯定也不会太短了,据测算,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这么长的边界,那邻居肯定不少了,同学们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有那些,一共有多少个?并将找到的国家填到地图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发放自制图标,播放我国疆域与邻国地图)
(生)阅读地图,查找资料,回答:按照逆时针,我国的邻国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有14个邻国。
(师)除了陆地领土外,我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领土,我国的领海范围是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我们的海域,请看地图,从北到南,分别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和岛屿。把找到的海域也填到地图上相对应的位置上。
(生)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师)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多万千米,所以邻近的海洋也会比较多,其中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包围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除了四大海外,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近海还分布着我国的岛屿——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还有黄渤海诸岛,东海上的舟山群岛,南海上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从多岛屿。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顺时针从北到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其中朝鲜和越南与我国既陆上相邻也隔海相望。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海域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漫长的国界线和海岸线以及众多的邻国,现在是不是可以证明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了?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优势,知道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这节课则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疆域辽阔有哪些优势?翻到教材第6页,小组讨论,补充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待会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以及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从北到南濒临的海域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并分析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 八年级地理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课件(合集10篇)




